液压自动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15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自动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业中的手用扳手。
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机械工业广泛应用的是一种传统机械式的扳手。它的工作原理通常用手旋转蜗杆来推进活动钳口紧(或松)扣达到扣紧螺帽的目的,然后进行操作。由于机械式的 扳手使用时不方便,有时还不安全,而且还浪费工作时间,尤其是在狭小的地方使用时,更感到困难,有时候扣不紧螺帽时,还会松扣造成不同程度的工伤事故,这些已经是众所周知了。根据初步检索,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之前,还没有一种适用于机械工业中的自动化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种液压自动扳手,其使用时只要用手指一揿按钮就能使活动钳口自动扣紧螺帽,并且不会松扣,安全可靠,又省工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的传统机械式扳手的基础上,对活动钳口与蜗杆的传动机构作了改进。从而就解决了用手来旋转蜗杆的操作方式达到扣紧螺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传统机械式扳手的外观基本相同,由扳手主体、活动钳口二大主要部件所组成。其特点是在传动机构中增设了由圆柱形油囊、活塞型油缸、扇形齿轮等机构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蜗杆,通过液压系统来达到扣紧螺帽的目的。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下面来根据附图进行说明
首先把扳手主体(1)中段的滑动按钮(18)往下按动〔滑动按钮(18)的下部设有细钢丝(6)连接齿轮箱(4)里的挡块(5)。挡块(5)的支点固定在齿轮箱(4)边框的支架(8)上,支架(8)也就是安装挡块(5)和活塞型油缸(13)的,而支架(8)安装在齿轮箱(4)的边框上。〕使挡块(5)脱离活动钳口(2)下面齿槽的位置。再揿下扳手主体(1)尾部的注油按钮(16)使压油囊板簧(17)压迫圆柱形油囊(15)后,使油液通过油管(14)与活塞型油缸(13)〔它固定在支架(8)上面〕连接,使活塞型油缸(13)里面的油压不断增加来推动油缸活塞(11),活塞(11)顶端与扇形齿轮(9)由活络连杆(10)来连接。扇形齿轮(9)与活动钳口(2)下面的齿相啮合。由活塞(11)向上移动来操纵扇形齿轮(9)转动,也就带动了活动钳口(2)向前推进来扣紧螺帽,然后把扳手主体(1)中段的滑动按钮(18)向上推动。致使支架(8)上的挡块板簧(7)弹起挡块(5)嵌入活动钳口(2)下面的齿槽中。这时就可以操作旋转工件了。
如取下扳手时,只要在扳手主体(1)中段的滑动按钮(18)往下按动,就使挡块(5)脱开活动钳口(2)下面的齿槽的原来工作位置。此时,在松扣弹簧(3)的作用下,扳手的活动钳口(2)移动到扳手主体(1)的侧面。这样就可以使活动钳口(2)自动弹离其原来的位置。也就使活动钳口(2)自动松开就可取下扳手。
与现有技术中的传统机械式扳手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自动扳手使用起来,具有灵活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又省工作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自动扳手,由扳手主体(1)、活动钳口(2)和液压传动系统所组成,其特征是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松口弹簧(3)、齿轮箱(4)、挡块(5)、细钢丝(6)、挡块板簧(7)、支架(8)、扇形齿轮(9)、活络连杆(10)、活塞(11)、密封圈(12)、活塞型油缸(13)、油管(14)、圆柱形油囊(15)、注油按钮(16)、压油囊板簧(17)、滑动按钮(18)。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挡块(5)与挡块板簧(7)固定在支架(8)上面,而挡块(5)与滑动按钮(18)通过细钢丝(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活络连杆(10)的一端与齿轮箱(4)内的主要部件扇形齿轮(9)相连接,另一端与活塞(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动扳手,其特征在于注油按钮(16)与压油囊板簧(17)连接,并由圆柱形油囊(15)所组成的注油、贮油的装置。
专利摘要
一种液压自动扳手,由扳手主体与活动钳口的二大主要部件和液压系统所组成,操作时只要通过扳手柄上的按钮来任意调节或松开钳口的距离。这种扳手在扣紧螺帽后不会发生松扣现象,它与现有的扳手相比,具有灵活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节省工作时间等特点,应用广泛。
文档编号B25B13/14GK86203740SQ86203740
公开日1987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1986年6月8日
发明者王琨 申请人:王琨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