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37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纤维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切割纤维的装置,该装置位于例如卷曲机压辊的后面,并且设计成可以将从卷曲机上卷曲后的纤维束切割成任意长度。
传统的此类切割装置,一般具有一种外周型的结构,例如在日本特许公告59-27405,特开昭56-73118,特开昭56-73119及特开昭57-95314中所公开的装置。这种结构是这样设计的它具有位于转动盘周面上的切刀,送入的纤维束卷在所述的盘上,然后利用一个位于盘外侧的压力滚,对应于切刀的间距,将成卷曲的纤维束切割成一定长度的纤维段。
还有另外一些类型的结构。其中一种为内周型,例如公开于特开昭50-116723中的装置,这种装置的切刀环形配置并且其刀刃朝内,纤维束在这些切刀及一个设置在外部的压力辊之间切割成段。再有一种结构为内外周结合型,这种结构设计为使周面带有切刀的盘结构与内表面具有切刀的环结构结合起来,而使纤维束在该二切刀之间被切割成段。
传统类型的切割装置均被设计成在环形设置的切刀间距之间,将纤维束切割成段。因此,由于切刀的切割依赖于纤维束的运动,故不可避免地会在切刀间出现纤维束的不连续或者堆积。另外,对于一台具有象公开于特开昭1-201540中的卷曲机所具有的高达每分钟6,000米的高压缩速度的高速卷曲机来说,有必要设计一种也能以较高速度进行切割的切割装置,以与上述的高速卷曲机配合工作。
因此,针对用于切割由卷曲机卷曲过的纤维的装置,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接受来自于卷曲机的纤维束的转动体,该转动体设计包括双对称指盘及双对称压盘,双对称指盘的周边上具有多个钩形指,该钩形指在指盘的周边上依次交替排列,其中心轴线倾斜以使相向设置的回转面倾斜并同时同向以相同的速度转动,双对称压盘分别设置在指盘的后部并以与指盘相同的方向相同的速度转动;一个由分别具有朝向指盘的后部弯成钩形的顶端、并依次连续交替叉合的钩形指构成的叉合区,该区位于周向转动方向的一端,在该端所述的及双对称指盘的回转面彼此靠近,该叉合区用作纤维束的入口;一个“之”字形钩挂区,在该区,由于两个指盘回转面的分开,使钩形指亦向左右分开,以沿叉合区的转动方向将纤维束钩拉成“之”字形;一个夹持区,该区由位于所述周向方向的另一端,用于使所述纤维束的弯曲部夹持在两侧的钩形指的顶部及所述的压盘的盘沿之间;一个切刀,用于切割位于夹持区内张紧于二指盘之间的纤维。
本发明的装置具有上述的结构一个叉合区,该叉合区由沿周向设置的钩形指的顶部构成,在该区中,二指盘的回转面彼此靠近,并且该区作为纤维束的入口使纤维束可以毫无困难地送入。通过入口送入的纤维束由钩形指钩挂住,随着转动体的转动,两个指盘的回转面逐步分开,使得离开叉合区的钩形指亦左右分开,这样,纤维束与转动体一体转动并被钩拉成“之”字形。
在夹持位置,二彼此相向倾斜的指盘的回转面之间的分离距离最大,纤维束的“之”字形弯曲形状的波幅最大并被张紧,同时其弯折部被分别夹持在钩形指与压盘的盘沿之间。
本发明提出两种结构一种是使位于夹持位置的纤维束在两个分开的指盘的距离中央处被左右相等的切开;另一种是使纤维束在偏左或者偏右的位置被切割,以生产出长度不一的切割段。
在本发明中,提出了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所述双对称指盘与压盘由分别设置在压盘转动轴端部的等速连接件相连接。具有这种结构的装置有助于简化卷入纤维束的转动体的结构,同时也有助于保证输送速度的平稳性。
在本发明中,还提出了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双对称压盘的转动轴中的一个设置成倾斜的,且其倾斜方向与所述指盘的倾斜方向相同,而且对于纤维束形成在所述指盘的钩形指之间的“之”字形弯曲形状的波幅,可以通过改变所述转动轴两轴线的倾斜角度而得以改变。故,具有这种结构的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由“之”字形弯折形状的波幅决定的纤维切割长度,而不必更换指盘和夹盘。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所示的实施例1给出了这样一种结构,一对用于构成转动体(R)的双对称压盘3.3的轴线(L)位于一条水平直线上。
在附图中,标号1、1表示压盘3.3的转动轴,在该轴的外伸出端分别装有皮带轮并由图中未示的马达驱动;标号4.4表示指盘,等速连接件5.5分别设置在转动轴的两内部端,指盘4.4通过等速连接件5.5与压盘3.3构成一体结构,并与压盘3.3一起被转动驱动。
指盘4.4上带有多个钩形指6.6,这些钩形指分别在各自的指盘4.4上等间距设置,而且钩形指以如下方式双对称设置即位于一侧指盘周边上的钩形指6.6相对于位于另一侧的周边上的钩形指转动半个间距后,两侧的钩形指叉合在一起。另外,这些双对称指盘4.4具有一根轴线(S),该轴线中间弯折,其角度与所述等速连接件5.5所形成的倾斜角相对应,并且这些双对称指盘4.4的回转面(r)、(r)彼此相向倾斜,同时二双对称指盘4.4以相同方向相同速度回转。
钩形指6.6分别具有一个顶部7,该顶部7朝向指盘的后部方向弯成钩形。在双对称指盘4.4的回转面(r)、(r)的周向一侧,二回转面的彼此靠近处,形成有一叉合区(a),在该区(a),二指盘4.4上的钩形指6.6依次左右叉合。在本发明的装置中,叉合区(a)的内侧用作纤维入口8。
从所述叉合区(a)沿转动方向向前,为“之”字形钩挂区(b)、在该区(b),由于彼此间相向倾斜的指盘4.4的回转面(r)、(r)的分开,而使得两侧的钩形指从叉合位置逐渐向左右分开。
通过入口8送入的纤维束(T),随着指盘4.4一体转动,且由于钩形指6.6从叉合状态变动到分离状态,而被钩拉成“之”字形弯曲形状同时在每一个钩形指6的外侧形成弯折部(t)、(t)。
在一端构成叉合区(a)的指盘4.4直径的另一端,形成有一夹持区(c),在该区,倾斜盘的回转面(r)、(r)分得最开。
也就是说,成排延伸在两指盘的回转面(r)、(r)上的钩形指6.6在夹持区(c)分得最开,并且贴近所述压盘3.3的盘沿9.9,而且这时,压盘3.3也正在指盘4.4的后部以同一速度转动,故使到达夹持区(c)的纤维束(T)的弯折部(t),(t)被夹持在钩形指与所述压盘3.3的盘沿9.9之间。
由于位于两侧的钩形指6.6之间的空间的扩大以及由于压盘的夹持,呈“之”字形弯折的纤维束(T)被拉得最紧而且这种拉紧状态一直保持着,直到受到在两指盘4.4的中部外侧处的盘状切刀10的切割。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3由丝杠11及导轨12、12支持,电机(M)装在支架13上,而切刀10则装在电机(M)的输出轴14上。
当切刀被设置在两个指盘的中部时,纤维束(T)的被切割处为其“之”字形弯曲形状的波幅中部,这样切出的纤维段两边一样长。但是,当切刀10的位置偏左或偏右时,纤维被切割出的长度两侧是不相同的。另外,以随意的速度来回调节丝杠,即可使用于切割纤维的切刀左右移动,这样就可以在纤维的“之”字形弯曲形状的一个波幅内连续调节以改变纤维被切割段的长度,藉此,就可以获得一包含有任意长度的纤维段的纤维混合。
越过夹持区(即切割位置)的钩形指6.6逐步离开压盘3.3朝向入口8运动,以再次构成叉合区(a),同时,被切割完的纤维从被夹持状态释放出来并落到下面去。
图2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描述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双对称压盘3.3的一个转动轴1、1(图中左边的一个)设置成这样该轴亦可以与指盘4的弯折轴线的弯折方向相同的方向弯折。
在实施例2中,转动轴1的倾斜,使压盘与指盘倾斜,这样,双对称指盘4.4的回转面(r)、(r)几乎是平行的,故此,纤维束(T)在钩挂区(b)内形成的“之”字形弯曲形状的波幅就可以改变了。
当指盘4的倾斜角度改变时,所述的“之”字形波幅亦会发生变化,这样,通过对具有这种变化了的纤维“之”字形波幅的中部进行切割,就可以获得任意长度的均一纤维段。另外,通过在一个“之”字形波幅内横向改变切割位置,还可以进行各种切割。因此,进行上述切割,就不必更换部件例如更换带有切刀的转动体,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也就是说,在实施例1中,指盘4的倾斜角度是固定的,这样,在钩形指6.6间产生的纤维束(T)的波幅是均匀的。而在实施例2中,通过改变指盘4的倾斜角度(A),就可使纤维的“之”字形弯曲形状的波幅及纤维的切割长度改变。另外,该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及功能因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在此省略。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盘沿9.9通过安装一个具有高抗磨损性能的树脂环构成。
从上面的实施例可以清楚地看出,本发明包括用于接收纤维束(T)的转动件(R)及双对称指盘4.4与位于指盘4.4后面的压盘3.3。
如图3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装置设置在用于输送纤维束(T)的送料辊15、15的后面,此时的纤维束已由卷曲机(图中未示)卷曲,而且本发明的装置设置成使送料嘴16对着入口8。
如上所述,本发明包含这样的设置设置多个分别位于其旋转面相对倾斜的二双对称指盘的周边上的钩形指,利用两侧的钩形指构成的叉合区作为纤维束的入口,钩拉纤维束使其在交替叉合的钩形指之间构成“之”字形弯折形状,利用位于指盘背部的压盘盘沿在纤维束的“之”字形弯折形状的波幅幅值最大的位置夹持住纤维束的弯折部分,在两个指盘之间切割纤维束。因此,对于上面所述的结构,利用设置在两侧指盘周边上的钩形指,自纤维束被送入转动件的时刻到纤维束抵达切割位置的时刻,纤维束转动半圈而由直线状态变为“之”字形状态。因此,转动件的圆周速度可以设置为比卷曲速度低,这样就可使其能与一个高速运行的卷曲机配合。
本发明能确保准确地切割这样的纤维束该纤维束的被弯成“之”字形弯折形状,其两端的一侧由从内部伸出的钩形指夹持住,而另一侧由外部支持的压盘盘沿夹持住,而且纤维束在其被左右拉紧的区域内被切割。
另外,本发明能根据需要改变纤维的被切割长度,而不必更换部件例如带有切刀的转动体,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还能通过改变指盘的倾斜角度来改变所述“之”字形弯折形状的波幅,从而改变纤维束的切割长度。
如上所述,本发明在纤维切割的技术领域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并且可改变并设定纤维束的切割长度。


图1是一局部纵向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2是一局部纵向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3示出了本发明装置的一个使用例。
图4为钩形指的运动情况示意图,示出了“之”字形钩挂区。
标号说明1、转动轴A、弯折角度2、皮带轮a、叉合区3、压盘b、“之”字形钩挂区
4、指盘c、夹持区5、等速连接件S、轴线6、钩形指L、轴线7、顶部M、马达8、入口R、转动体9、盘沿r、回转面10、切刀T、纤维束11、丝杠t、弯折部分12、导轨13、支架14、输出轴15、送料滚16、送料喷嘴
权利要求
1.一种纤维切割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接受来自于卷曲机的纤维束(T)的转动体(R),该转动体包括双对称指盘(4.4)及双对称压盘(3.3),双对称指盘(4.4)的周边上具有多个钩形指(6.6),该钩形指(6.6)设置成在指盘的周边上依次交替排列,其轴线在中心处弯折以使相向设置的回转面(r)、(r)倾斜,并同时同向以相同的速度转动,双对称压盘(3.3)分别设置在指盘的后部并以与指盘相同的方向、相同的速度转动;一个由分别具有朝向指盘(4.4)的后部弯成钩形的端部(7)、并依次连续交替叉合的钩形指(6.6)构成的叉合区(a),该区位于周向转动方向的一端,在该端所述的双对称指盘(4.4)的回转面(r),(r)彼此靠近,该叉合区(a)用作纤维束(T)的入口(8);一个“之”字形钩挂区(b),在该区,由于两个指盘(4.4)回转面(r)、(r)的分开,使钩形指(6.6)亦向左右分开,以沿从叉合区向前的转动方向将纤维束(T)钩拉成“之”字形;一个夹持区(c),该区由位于所述周向方向的另一端,用于使所述纤维束(T)的弯曲部(t)、(t)夹持在两侧的钩形指(6.6)的顶端(7.7)及所述的压盘(3.3)的盘沿(9.9)之间;一个切刀(10),用于切割位于夹持区内、张紧于二指盘(4.4)之间的纤维束(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双对称压盘(3.3)的转动轴(1.1),使其可以与所述指盘(4.4)的弯折轴线(S)的相同方向弯折,而且,通过改变所述转动轴(1.1)的轴线(L)的弯折角度(A)就可改变形成在所述指盘的钩形指(6.6)之间的所述纤维束(T)的“之”字形弯折形状的波幅。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随高速运转的卷曲机以较高的速度切割卷曲纤维束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转动体(R),转动体(R)包含有周边上具有钩形指6.6以倾斜方向旋转的双对称指盘4.4及以与指盘相同的速度转动位于指盘后面的压盘。钩形指6.6沿指盘4.4的周向彼此叉合而构成作为纤维束(T)入口的叉合区(a)。在所述叉合区(a)的转动方向上形成钩拉纤维束(T)成“之”字形的钩挂区(b),并于此将弯折的纤维束切割。
文档编号B26D7/14GK1079262SQ9310601
公开日1993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28日
发明者竹原克臣 申请人:株式会社竹原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