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调节器、以及窗户调节器子组件及其装配方法_3

文档序号:8500856阅读:来源:国知局
示,滑轮组件30a具备滑轮主体31、滑轮托架32、将滑轮主体31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滑轮托架32上的螺母部件33。
[0073]滑轮主体31同时具有全圆板状的底面凸缘部311和顶面凸缘部312、以及形成于底面凸缘部311和顶面凸缘部312之间的线缆导向槽313。在线缆导向槽313上,缠绕有固定于滑块底座13和滑块底座14的驱动线缆W2。在滑轮主体31的中心部,形成有用于插通螺母部件33的插通孔314。
[0074]滑轮托架32具有:滑轮支承面321,对滑轮主体31的底面凸缘部311进行支承;嵌入筒部322,从该滑轮支承面321的中央部向下方延伸,并且嵌入于嵌入凹部20a的贯通孔21内。在滑轮支承面321的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立起壁部323,当俯视时,该立起壁部323覆盖滑轮主体31 (线缆导向槽313)的线缆卷绕区域、特别是最大施加驱动线缆W2的拉伸负荷的区域。
[0075]螺母部件33由插通于滑轮主体31的插通孔314并且铆接固定于滑轮托架32的嵌入筒部322的下端部的轴部件构成。在螺母部件33的上端部,形成有与滑轮主体31的顶面凸缘部312抵接的凸缘部331。在螺母部件33的中心部,形成有螺栓插通孔332,所述螺栓插通孔332被用于将组装状态的窗户调节器I组装于车辆车门的结合螺栓(未图示)插通。
[0076]在将滑轮组件30a嵌入如上构成的嵌入凹部20a的状态下,刚性防脱突起22和弹性防脱突起23,以当俯视时夹持滑轮组件30a的滑轮主体31的方式重叠于滑轮主体31。刚性防脱突起22的前端部与滑轮主体31的顶面凸缘部312相对向,弹性防脱突起23的前端部位于滑轮主体31的线缆导向槽313的内部。这样,刚性防脱突起22和弹性防脱突起23直接按压滑轮组件30a的滑轮主体31,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滑轮主体31从树脂制面板10的嵌入凹部20a脱落(脱离)。另外,通过刚性防脱突起22能够使具有滑轮主体31的滑轮组件30a的防脱防止功能提高,同时,通过弹性防脱突起23能够使滑轮组件30a向嵌入凹部20a的插入容易性提高。进一步,能够较小设定将具有滑轮主体31的滑轮组件30a嵌入树脂制面板10的嵌入凹部20a时的弹性防脱突起23的弹性位移量,从而能够提高弹性防脱突起23的耐久性。
[0077]刚性防脱突起22位于从驱动卷筒15和电动机单元16起的最远侧,当俯视时,覆盖滑轮主体31 (线缆导向槽313)的线缆卷绕区域、特别是最大施加驱动线缆W2的拉伸负荷的区域。由此,除了具有滑轮主体31的滑轮组件30a的脱落防止功能以外,还能够使刚性防脱突起22具有卷绕在滑轮主体31上的驱动线缆W2的脱落防止功能。弹性防脱突起23位于最接近于驱动卷筒15和电动机单元16的一侧,当俯视时,覆盖滑轮主体31 (线缆导向槽313)的线缆非卷绕区域,也就是说没有施加驱动线缆W2的拉伸负荷的区域。
[0078]如上构成的窗户调节器I如下装配。首先,在树脂制面板10的导轨11和导轨12上升降自如地支承滑块底座13和滑块底座14。接着,将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固定于滑块底座13和滑块底座14并且中间部卷绕在驱动卷筒15上的驱动线缆W1,卷绕在滑轮组件30b和滑轮组件30c的滑轮主体31上,将施加了驱动线缆Wl的拉伸负荷状态的滑轮组件30b和滑轮组件30c嵌入树脂制面板10的嵌入凹部20b和嵌入凹部20c。同时,将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固定于滑块底座13和滑块底座14的驱动线缆W2,卷绕在滑轮组件30a和滑轮组件30d的滑轮主体31上,并且将施加了驱动线缆W2的拉伸负荷状态的滑轮组件30a和滑轮组件30d嵌入树脂制面板10的嵌入凹部20a和嵌入凹部20d。
[0079]现在,参照图7 (A)?⑶,更详细地说明将施加了驱动线缆W2的拉伸负荷状态的滑轮组件30a嵌入树脂制面板10的嵌入凹部20a的工序。
[0080]首先,如图7(A)所示,在滑轮组件30a的滑轮主体31的线缆导向槽313上卷绕驱动线缆W2不足一圈(第一步骤)。
[0081]接着,如图7 (B)所示,使滑轮组件30a的轴线相对于嵌入凹部20a的轴线倾斜,将滑轮组件30a中与滑轮主体31的线缆卷绕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嵌入于嵌入凹部20a (第二步骤)。更具体而言,在使滑轮组件30a的轴线相对于嵌入凹部20a的轴线的倾斜角度最大,并且使滑轮主体31的线缆卷绕区域(特别是最大施加驱动线缆W2的拉伸负荷的区域)和刚性防脱突起22的周方向位置错开的状态下,将滑轮组件30a中与滑轮主体31的线缆卷绕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嵌入于嵌入凹部20a,之后,逐渐减小滑轮组件30a的轴线相对于嵌入凹部20a的轴线的倾斜角度,同时,使滑轮主体31的线缆卷绕区域(特别是最大施加驱动线缆W2的拉伸负荷的区域)和刚性防脱突起22的周方向位置一致。由此,在刚性防脱突起22的下方的嵌入凹部20插入滑轮组件30a中与滑轮主体31的线缆卷绕区域相对应的部分。
[0082]接着,如图7(C)所示,使滑轮组件30a的轴线向与嵌入凹部20a的轴线一致的方向倾斜,将滑轮组件30a中与滑轮主体31的线缆非卷绕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嵌入于嵌入凹部20a (第三步骤)。此时,弹性防脱突起23被按压于滑轮托架32的滑轮支承面321上并产生弹性变形,在滑轮主体31的线缆导向槽313的内部恢复弹性并返回至自由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刚性防脱突起22和弹性防脱突起23在滑轮组件30a的滑轮主体31上重叠,防止了滑轮主体31从嵌入凹部20a脱落(脱离)(第四步骤)。
[0083]在以上的工序中,如图7(D)所示,组装于车辆车门之前的子组件状态的窗户调节器I完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先将滑轮组件30a中与滑轮主体31的线缆卷绕区域(特别是施加驱动线缆W2的拉伸负荷最大的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嵌入于嵌入凹部20a (第二步骤),之后,将滑轮组件30a中与滑轮主体31的线缆非卷绕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嵌入于嵌入凹部20a(第三步骤),因此,无论是否对滑轮主体31施加驱动线缆W2的拉伸负荷,都能够可靠地防止缠绕在滑轮主体31上的驱动线缆W2脱离或者滑轮组件30a(滑轮主体31)产生破损这些不良情况。
[0084]子组件状态的窗户调节器1,通过插通于螺母部件33的螺栓插通孔332的结合螺栓(未图示)将树脂制面板10结合于车门面板(内面板),同时,在滑块底座13和滑块底座14上结合窗玻璃(未图示),由此作为完成状态的窗户调节器I组装于车辆车门。
[0085]在此,由于所谓的制造子组件状态的窗户调节器I的工序和将子组件状态的窗户调节器I组装于车辆车门的工序,在不同的生产线或者不同的制造工厂进行,因此,在两工序之间必须加入子组件状态的窗户调节器I的交货工序(搬入工序)。在该交货工序中,会对滑轮主体31施加驱动线缆W2的拉伸负荷或者对滑轮组件30a施加意料之外的冲击。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刚性防脱突起22和弹性防脱突起23直接按压滑轮组件30a的滑轮主体31,因此,在子组件状态的窗户调节器I的交货时(搬入时),能够可靠地防止滑轮主体31从树脂制面板10的嵌入凹部20a脱落(脱离)。另外,能够可靠地防止卷绕在滑轮主体31上的驱动线缆W2从嵌入凹部20a脱落(脱离)。
[008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嵌入凹部20a和滑轮组件30a的嵌入构造所产生的优势的作用效果,同样完全能够通过嵌入凹部20b-20d和滑轮组件30b-30d的嵌入构造而得到。
[0087]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以在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导轨11和导轨12上升降自如地支承滑块底座13和滑块底座14的所谓的双轨式窗户调节器I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同样能够适用于在单一的导轨上升降自如地支承单一的滑块底座的所谓的单轨式窗户调节器。在将本发明适用于单轨式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