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圆筒逃生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42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空圆筒逃生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逃生装置,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高空圆筒逃生网。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城市高楼林立,二十层以上的大厦比比皆是,然而,虽然楼房是越建越高,但高空安全设备却没有同步发展。目前,极大部分高楼的安全设备仍然是安全电梯,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只能争相挤入安全电梯来争取生存的希望,而安全电梯每次的承载人数极其有限,每个人又希望自己能抢先进入电梯,所以人们很容易在争抢电梯的过程中由于动作激烈而受到伤害,并且电梯的运行必须依赖于电力,一旦火灾引起电路故障,电梯就不能工作。因此,目前现有的高空安全设备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研发一种能安全、快速地帮助人们高空逃生的新的高空安全设备正成为业内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能安全、快速地帮助人们高空逃生的高空圆筒逃生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空圆筒逃生网,包括由线绳制成并带有网孔的圆筒网、多个安全腰带扣以及至少一安全绳,所述圆筒网由上往下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圆筒网的金属圈;所述安全绳由圆筒网上端的入口穿行至下端的出口 ;所述安全腰带扣包括相连接的腰带与减速器,该减速器安装于所述安全绳上并与安全绳滑动配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相邻的两金属圈之间设置有多个橡筋圈,该些橡筋圈固装于圆筒网上并由该两金属圈向中间逐渐收紧,一旦人们失手下滑到橡筋圈所在位置时,可通过收紧的橡筋圈来借力调整身体的平衡,还能减缓往下的冲力,达到减速的目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筒网、金属圈的直径为1.2米,所述最收紧的橡筋圈其直径为0. 5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相邻两金属圈的间距为1.8米,相邻两金属圈之间的相邻两橡筋圈的间距为0.2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相邻两金属圈之间的橡筋圈为5个。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筒网下端的出口处设置有一弹性安全垫,进一步防止人们在下滑到出口时因速度过快而受伤。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筒网的网孔呈菱形或正方形,人们可用手抓网孔、脚蹬网孔的方式来减缓冲力和下滑速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圈为钢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全绳为两条,使用时,连续的两个人使用不同的安全绳,通过分流来进一步保证安全绳的正常使用,防止安全绳因承载过重而断裂;并且,当其中一条安全绳损坏时,还有另一条安全绳可供使用,从而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一种高空圆筒逃生网,其有益效果在于一、通过采用安全腰带扣在安全绳上下滑的方式将人们从高空快速地降落到地面,使用时,利用安全腰带扣的腰带将使用者固定,使用者通过操作减速器来控制下滑的速度,从而保证使用者在降落到地面时不会因速度过快而受伤,并且,还通过圆筒网来防止人们在逃生时被网外物体碰伤或擦伤,进一步保证了逃生的安全性;以及,通过在带有网孔的圆筒网上设置金属圈来支撑圆筒网,使圆筒网保持其直径的开口宽度,更便于人们在逃生时畅通无阻,进一步保证了逃生的快速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圆筒网外的物体的防御;不仅如此,即使人们失手或安全腰带扣的减速器失灵,人们还可用手扶安全绳、手抓网孔和脚蹬网孔的方式来减缓冲力和降低下滑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们能安全地降落到地面。二、通过在相邻的两金属圈之间设置多个橡筋圈,该些橡筋圈固装于圆筒网上并由该两金属圈向中间逐渐收紧,使用时,如果人们失手或安全腰带扣上的减速器失灵,当下滑到橡筋圈所在位置时可安全地通过借力来调整身体的平衡,还能减缓往下的冲力,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三、通过设置两条安全绳,使用时连续的两个人使用不同的安全绳,通过分流来进一步保证安全绳的正常使用,防止安全绳因承载过重而断裂,并且,即使其中一条安全绳损坏时,还有另一条安全绳可供使用,从而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四、通过在圆筒网的下端出口处设置一弹性安全垫,进一步防止人们在下滑到出口处时因速度过快而受伤。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全腰带扣的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高空圆筒逃生网,包括带有网孔11的圆筒网10、多个安全腰带扣20以及至少一安全绳30,其中所述圆筒网10采用耐火、防霉、防蛀、耐强力的特制线绳制成,特制线绳的直径可以是0. 6厘米或其它,该圆筒网10的网孔11呈菱形或正方形,该圆筒网10由上往下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圆筒网10的金属圈12,该金属圈12的直径与圆筒网10的直径相同或相近,并且相邻的两金属圈12之间设置有多个橡筋圈13,该些橡筋圈13固装于圆筒网10上并由该两金属圈12向中间逐渐收紧,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金属圈12之间的橡筋圈13有5个,圆筒网10与金属圈12的直径为1. 2米,该5个橡筋圈13中最收紧的橡筋圈13为中间位置的橡筋圈13,其直径为0.5米,各橡筋圈13拉圆后的直径可与圆筒网10、金属圈12的直径相等或相近,相邻两金属圈12的间距为1. 8米,相邻两金属圈12之间的相邻两橡筋圈13的间距为0.2米。需指出的是,圆筒网10与金属圈12的直径并不限于是1.2米,相邻两金属圈12之间的橡筋圈13也不限于是5个,最收紧的橡筋圈13的直径不限于是0. 5米,相邻两金属圈12的间距不限于是1. 8米,相邻两金属圈12之间的相邻两橡筋圈13的间距不限于是 0. 2米,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毋庸置疑的是任何在以上基础上对这些数值所做出的修改都属于本实施例的等同变化,其技术实质是一样的。所述安全绳30由圆筒网10上端的入口穿行至下端的出口,该安全绳30的直径可以是3厘米,但不局限于3厘米,其它直径的安全绳30也是可以的,该安全绳30具有耐火、 防霉、防蛀、耐强力的功能,本实施例有两条安全绳30,当然还可以是三条或者更多条,使用时连续的两个人使用不同的安全绳30,通过分流来进一步保证安全绳30的正常使用,防止安全绳30因承载过重而断裂,并且,即使其中一条安全绳30损坏时,还有另一条安全绳30 可供使用,从而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这两条安全绳30还可采用两种不同的颜色,以便于容易区分。所述安全腰带扣20包括相连接的腰带21与减速器22,该减速器22安装于所述安全绳30上并与安全绳30滑动配合,对应于颜色不同的两条安全绳30,该安全腰带扣20也可采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每条安全绳30上的安全腰带扣20其颜色与其所在的安全绳30的颜色一致,该安全腰带扣20的具体数量可根据需要决定,一般应该大于或等于逃生的人的数量;并且,如果逃生群体中有儿童、老弱病残群体需要帮助,年轻体壮的人可将需要帮助者的安全腰带扣20锁扣在自己的腰部带他们下逃。为了进一步防止人们在下滑到圆筒网10出口时因速度过快而受伤,在所述圆筒网10下端的出口处设置一弹性安全垫14,该弹性安全垫14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圆筒网10出口的直径,本实施例中弹性安全垫14的直径也为1. 2米。优选地,由于钢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所述金属圈12可采用钢圈,当然如果是不锈钢圈更佳,也不排除采用其它金属制成的圈,比如铁圈、铜圈等等。本实施例的图1中该圆筒网10的高度只有5. 4米,具有四个金属圈12,但其仅是一个用来显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而已,实际上该圆筒网10最高可做到100米以上, 可供50人甚至更多的人逃生,该圆筒网10的具体高度可根据楼层高度而定。本实用新型在未使用时可收缩成块状,装在特制的安全箱内,固定在指定的阳台窗口处,或者不用安全箱直接将其固定在阳台窗口处,一旦遇到火灾时可迅速打开安全箱或直接将其放出,圆筒网10和安全绳30的下端可在几秒内同时往下坠落到地面上,而圆筒网10和安全绳30的上端被固定在阳台窗口处,为了防止人们在逃生时争先入网造成拥挤, 可在圆筒网10的入口处设置一个每次仅供1人进入的限制门,使用时,连续的两个人使用不同的安全绳30,通过分流来进一步保证安全绳30的正常使用,防止安全绳30因承载过重而断裂,并且,即使其中一条安全绳30损坏时,还有另一条安全绳30可供使用,从而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为了便于区分,这两条安全绳30可分别采用红色和蓝色,当然也可以是其它两种不同的颜色,对应的,安全腰带扣20的颜色也是红色和蓝色,则红色的安全腰带扣 20在红色的安全绳30上使用,蓝色的安全腰带扣20在蓝色的安全绳30上使用,使用者将安全腰带扣20的腰带21捆绑在自己的腰上,双手握住减速器22往下滑动,并通过操作减速器22来控制自己的下滑速度,如果逃生群体中有儿童、老弱病残群体需要帮助,年轻体壮的人可将需要帮助者的安全腰带扣20锁扣在自己的腰部带他们下逃,当下滑至橡筋圈 13所在位置时,由于橡筋圈13是收紧的,人们可方便地通过接触借力来安全地调整身体平
5衡,又能减缓往下的冲力,如果人们失手或减速器22失灵,不仅橡筋圈13可减缓冲力,人们还可用手扶安全绳30、手抓网孔11、脚蹬网孔11的方式来减缓冲力和降低下滑速度,在下滑过程中,圆筒网10和金属圈12将保护人们不被圆筒网10外的物体所碰伤、擦伤,当下滑到圆筒网10下端的出口时,由于下滑速度是可控的,人们一般能安然无恙的降落到地面, 即使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在降落时速度有点过快,也有弹性安全垫14的最终保护,进一步保证降落安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通过采用安全腰带扣20在安全绳30上下滑的方式将人们从高空快速地降落到地面,使用时,利用安全腰带扣20的腰带21将使用者固定,使用者通过操作减速器22来控制下滑的速度,从而保证使用者在降落到地面时不会因速度过快而受伤,并且,还通过圆筒网10来防止人们在逃生时被网外物体碰伤或擦伤,进一步保证了逃生的安全性,以及,通过在带有网孔11的圆筒网10上设置金属圈12来支撑圆筒网10,使圆筒网10保持其直径的开口宽度,更便于人们在逃生时畅通无阻,进一步保证了逃生的快速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圆筒网10外的物体的防御,不仅如此,即使人们失手或安全腰带扣20的减速器22失灵,人们还可用手扶安全绳30、手抓网孔11和脚蹬网孔11的方式来减缓冲力和降低下滑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们能安全地降落到地面;另一方面,通过在相邻的两金属圈12之间设置多个橡筋圈13,该些橡筋圈13固装于圆筒网10上并由该两金属圈12向中间逐渐收紧,使用时,如果人们失手或安全腰带扣20 上的减速器22失灵,当下滑到橡筋圈13所在位置时可安全地通过借力来调整身体的平衡, 还能减缓往下的冲力,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再一方面,通过设置两条安全绳30,使用时连续的两个人使用不同的安全绳30,通过分流来进一步保证安全绳30的正常使用,防止安全绳30因承载过重而断裂,并且,即使其中一条安全绳30损坏时,还有另一条安全绳30可供使用,从而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又一方面,通过在圆筒网10的下端出口处设置一弹性安全垫14,进一步防止人们在下滑到出口处时因速度过快而受伤。藉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安全、快速地帮助人们高空逃生的高空圆筒逃生网。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空圆筒逃生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线绳制成并带有网孔的圆筒网、多个安全腰带扣以及至少一安全绳,所述圆筒网由上往下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圆筒网的金属圈;所述安全绳由圆筒网上端的入口穿行至下端的出口 ;所述安全腰带扣包括相连接的腰带与减速器,该减速器安装于所述安全绳上并与安全绳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圆筒逃生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两金属圈之间设置有多个橡筋圈,该些橡筋圈固装于圆筒网上并由该两金属圈向中间逐渐收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圆筒逃生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网、金属圈的直径为1. 2米,所述最收紧的橡筋圈其直径为0. 5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圆筒逃生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金属圈的间距为1. 8米,相邻两金属圈之间的相邻两橡筋圈的间距为0. 2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圆筒逃生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金属圈之间的橡筋圈为5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圆筒逃生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网下端的出口处设置有一弹性安全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圆筒逃生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网的网孔呈菱形或正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圆筒逃生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圈为钢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圆筒逃生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绳为两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圆筒逃生网,包括由线绳制成并带有网孔的圆筒网、多个安全腰带扣以及至少一安全绳,所述圆筒网由上往下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圆筒网的金属圈;所述安全绳由圆筒网上端的入口穿行至下端的出口;所述安全腰带扣包括相连接的腰带与减速器,该减速器安装于所述安全绳上并与安全绳滑动配合。藉此,采用安全腰带扣在安全绳上下滑的方式将人们从高空快速地降落到地面,加之减速器可控制下滑速度,人们在降落时不会因速度过快而受伤,圆筒网还防止了人们在逃生时被网外物体碰伤或擦伤,金属圈使圆筒网保持其直径的开口宽度,更便于人们在逃生时畅通无阻,也加强了对圆筒网外的物体的防御。
文档编号A62B3/00GK202169026SQ20112020631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
发明者康寻达 申请人:康寻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