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震后被救援的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580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震后被救援的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震后被救援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条主寻觅索(1)、多条支寻觅索(2)和多个设置有绳索连接机构(3)的抗压防护舱(4),每个抗压防护舱(4)通过其上的绳索连接机构(3)与一条支寻觅索(2)的一端连接,所述支寻觅索(2)的另一端与主寻觅索(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震后被救援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压防护舱(4)上设置有舱门(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震后被救援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压防护舱(4)上设置有透气孔(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震后被救援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压防护舱(4)内设置有通讯器(7)。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便于震后被救援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压防护舱(4)的形状呈圆桶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震后被救援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压防护舱(4)的一端呈圆锥状。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震后被救援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压防护舱(4)包括有圆桶状的外壳(8)和其内横截面呈矩形的舱室(9),舱室(9)与外壳(8)的内壁呈缓冲连接。8.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便于震后被救援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压防护舱(4)的形状呈三棱柱状。9.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便于震后被救援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压防护舱(4)的形状呈球状。10.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便于震后被救援的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抗压防护舱(4)的形状呈立方体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