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多轴向震动的展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5594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碳纤维多轴向震动的展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滚压展纱装置,尤指一种能提高展纱效果的碳纤维多轴向震动的展纱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碳纤维束是由非常多的纤维所构成,如同本领域惯用的称呼方式为3K、6K、12K、24K、48K,就是指单一碳纤维束包含有3千条纤维至4万8千条纤维,实际使用时,该碳纤维束会以展纱技术形成布状,使碳纤维布能多层包覆欲强化的结构上,即能通过该碳纤维提供轻量化与足够结构强度的应用功能,当碳纤维束展开的表面积愈大时,该碳纤维的单位面积重量就可以愈轻(愈薄),因此在相同的包覆厚度情况下,愈薄的碳纤维布就能包覆更多层,而在愈多层的碳纤维布进行不同角度交叉包覆情况下,该强化质量将会愈好,因此,如何将碳纤维束展的更开更均匀是本领域所一直在努力的目标,而现有的一种展纱装置,其主要做法利用多个滚轮对碳纤维束进行滚压,利用滚轮张力的变化,使碳纤维束受压而逐渐展开,次要配合对滚轮的加温与配合上浆剂的使用,让碳纤维束的展开更加均匀,又该常见的改进方式有控制滚轮的直径,亦有改变滚轮的表面粗糙度,虽然均能提高其展开面积,但详观上述现有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是该惯用的展纱方式仍存在有改善的空间,此为本发明所欲克服的技术问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碳纤维多轴向震动的展纱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多轴向震动的展纱装置,包括一架体和多个平行排列的展纱轮,该多个展纱轮分别通过多个第一作动件单独枢设,且该第一作动件能够相对架体带动展纱轮进行前后往复、左右往复或上下往复的轴向位移,该展纱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作动件,该多个第二作动件分别单独连接该多个第一作动件,且该第二作动件能够相对架体带动第一作动件进行前后往复、左右往复或上下往复的轴向位移,该展纱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三作动件,该多个第三作动件分别单独连接该多个第二作动件,并由第三作动件连接于该架体,且该第三作动件相对架体带动第二作动件进行前后往复、左右往复或上下往复的轴向位移,而该第一作动件、第二作动件及第三作动件的位移方向不产生重复,使展纱装置的每一独立展纱轮能控制的进行无位移、单轴向的位移、双轴向位移或三轴向位移,并依据使用需求调整位移的频率与幅度。

其中,该多个展纱轮之间平行间隔有至少一张力轮,且该张力轮枢设于一连接架上,并由连接架固定于该架体处。

其中,该架体处设置有与张力轮相等个数的驱动器,且该驱动器以一推杆连接该连接架,并能推顶该连接架进行张力轮的高度调整。

其中,该第一作动件包括有一顶座、一底座及一第一马达,该第一作动件以顶座枢设展纱轮,且该顶座滑设于底座,该第一马达固定于底座,且由第一马达带动顶座而相对底座往复位移。

其中,该第二作动件固定有一第二马达,且该第二马达连接该第一作动件,且由第二马达带动第一作动件而相对第二作动件往复位移。

其中,该第三作动件于架体处固定有一驱动机,且该驱动机延伸有一螺杆,且该螺杆穿设该第三作动件,利用螺杆旋转带动第三作动件往复位移。

其中,该第三作动件包括有一座体、一顶杆、一滑座、一驱动转轮及一臂杆,该座体一端连接第二作动件,且该另一端垂直滑设于架体上,该座体能够调整连接该顶杆,并于架体端固定该滑座,使滑座位于顶杆的正下方,该驱动转轮固定于架体,并由驱动转轮的圆周处连接臂杆的一端,而该臂杆的另一端滑设于滑座,能够通过臂杆推动顶杆而形成第三作动件的往复位移。

其中,该驱动转轮于圆周处开设有不同半径距离的多个调整孔,通过臂杆选择连接于不同调整孔而第三作动件的位移幅度。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该展纱装置以一架体平行排列有多个展纱轮,该展纱装置以多个第一作动件独立枢设该多个展纱轮,又该展纱装置以多个第二作动件独立连接该第一作动件,又该展纱装置以多个第三作动件独立连接该第二作动件,并由第三作动件连接于该架体,而该第一作动件、第二作动件及第三作动件的位移方向不会重复,使展纱装置的每一独立展纱轮能可控制的进行无位移、单轴向的位移、双轴向位移或三轴向位移,并依据使用需求可调整位移的频率与幅度,借此提高其碳纤维束的展开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四)。

图7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五)。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A---碳纤维束;

10---展纱装置;

11-----架体;

12----展纱轮;

13--第一作动件;

131-----顶座;

132-----底座;

133-----马达;

14--第二作动件;

141-----马达;

15--第三作动件;

151----驱动机;

152-----螺杆;

153-----座体;

154-----顶杆;

155-----滑座;

156---驱动转轮;

157-----臂杆;

158----调整孔;

16----张力轮;

161----连接架;

162----驱动器;

163-----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先请由图1至图3所示观之,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多轴向震动的展纱装置,其中:一展纱装置10以一架体11平行排列有多个展纱轮12,该展纱装置10以多个第一作动件13独立枢设该多个展纱轮12,且该第一作动件13相对架体11带动展纱轮12进行前后往复、左右往复或上下往复的其一轴向位移,又该展纱装置10以多个第二作动件14独立连接该第一作动件13,且该第二作动件14相对架体11带动第一作动件13进行前后往复、左右往复或上下往复的其一轴向位移,又该展纱装置10以多个第三作动件15独立连接该第二作动件14,并由第三作动件15连接于该架体11,且该第三作动件15相对架体11带动第二作动件14进行前后往复、左右往复或上下往复的其一轴向位移,而该第一作动件13、第二作动件14及第三作动件15的位移方向不会重复,使展纱装置10的每一独立展纱轮12能可控制的进行无位移、单轴向的位移、双轴向位移或三轴向位移,并依据使用需求可调整位移的频率与幅度,借此提高其碳纤维束A的展开面积。

其一较佳实施例,再请由图1、图2及图3所示观之,该展纱装置10于展纱轮12之间平行间隔有至少一张力轮16,且该张力轮16枢设于一连接架161上,并由连接架161固定于该架体11处,又该架体11处设置有与张力轮16相等个数的驱动器162,且该驱动器162以一推杆163连接该连接架161,并能推顶该连接架161进行张力轮16的高度调整,其中,该第一作动件13包括有一顶座131、一底座132及一马达133,该第一作动件13以顶座131枢设展纱轮12,并以顶座131滑设于底座132,该马达133固定于底座132,且由马达133带动顶座131而相对底座132往复位移,该第二作动件14固定有一马达141,并以马达141连接该第一作动件13,且由马达141带动第一作动件13而相对第二作动件14往复位移,该第三作动件15于架体11处固定有一驱动机151,且该驱动机151延伸有一螺杆152,且该螺杆152穿设该第三作动件15,利用螺杆152旋转带动第三作动件15往复位移。

续请由图1至图7所示,于实际进行展纱动作时,该展纱装置10依据需求的不同,而独立装设有平行且连续的不等数量的展纱轮12,并能于展纱轮12之间间隔有张力轮16,此时碳纤维束A由展纱装置10的一端进入,并受到展纱轮12与张力轮16的连续滚动挤压,该展纱轮12用于将碳纤维束A展开以提高其单位面积,而该张力轮16用于调整对碳纤维束A的拉紧力度,对碳纤维束A进行滚压时,该展纱轮12能无位移的原地旋转,更由于该第一作动件13、第二作动件14、第三作动件15皆互相不重复的具有单一轴向的往复位移功能,使展纱轮12能进行单轴向的位移、双轴向位移与三轴向位移的选择使用,再进一步说明各作动件的作动模式,本实施例的第一作动件13是以前后往复的轴向位移进行举例,并不局限该第一作动件13只能前后位移,该第一作动件13的马达133固定于底座132,并能直接驱动该顶座131,使顶座131连动该展纱轮12产生前后方向的往复位移,同时该往复位移的频率与幅度都可以调整,于频率快与幅度小的状态下,该展纱轮12将形成前后方向的震动效果,本实施例的第二作动件14是以左右往复的轴向位移进行举例,并不局限该第二作动件14只能左右位移,该第二作动件14用于滑设该第一作动件13,并于第二作动件14固定有马达141,利用马达141驱动该第一作动件13,而形第一作动件13被推拉形成左右往复的轴向位移,再者,该第一作动件13与第二作动件14能同时作动形成前后与左右的双轴向位移效果,使展纱轮12的运动状态呈现平面不规则画弧或画圆轨迹,本实施例的第三作动件15是以上下往复的轴向位移进行举例,并不局限该第三作动件15只能上下位移,该第三作动件15的驱动机151固定于展纱装置10的架体11处,并由驱动机151的螺杆152垂直推动该第三作动件15,使第三作动件15能产生上下往复的轴向位移,又当第一作动件13与第三作动件15或第二作动件14与第三作动件15同时作动时,将能形成不同平面的不规则画弧或画圆轨迹,再者,亦能同时驱动第一作动件13、第二作动件14、第三作动件15同步进行三个轴向的位移作动,使展纱轮12产生有立体空间的画弧或画圆轨迹,综合上述对于展纱轮12的无位移、单轴向、双轴向或三轴向位移的选择匹配,即能通过展纱轮12挤压碳纤维束A,进行多方向的拉扯而达到均匀展开碳纤维束A的目的,让碳纤维束A由束状展开形成扩大的平面状,借此相对于习用的展纱技术能展的更开与更均匀,即能有效降低单位面积的碳纤维重量。

另一较佳实施例,再请由图8所示,该第三作动件15包括有一座体153、一顶杆154、一滑座155、一驱动转轮156及一臂杆157,该座体153一端连接第二作动件14,且该另一端垂直滑设于架体11上,又该座体153可调整连接该顶杆154,并于架体11端固定该滑座155,使滑座155位于顶杆154的正下方,又该驱动转轮156固定于架体11,并由驱动转轮156的圆周处连接臂杆157的一端,而该臂杆157的另一端滑设于滑座155,能通过臂杆157推动顶杆154而形成第三作动件15的往复位移,而该驱动转轮156于圆周处开设有不同半径距离的多个调整孔158,通过臂杆157选择连接于不同调整孔158而第三作动件15的位移幅度,本实施例以第三作动件15为例,亦能适用于第一作动件13与第二作动件14,且不限定只能带动展纱轮12进行上下往复的轴向位移,通过空间上组装位置的变化就能产生前后或左右轴向位移,借此等效的达成展纱轮12的多轴向运动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