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2934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对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进行拉伸的纺丝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进行拉伸的纺丝拉伸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保温箱内收纳有多个加热辊和多个调质辊的装置。在该装置中,在利用多个加热辊将丝线加热至拉伸温度之后,在加热辊与调质辊之间对丝线进行拉伸,被拉伸后的丝线借助调质辊而被调质。此时,若加热辊的温度因高温的调质辊的影响而变化,则存在无法将拉伸时的丝线维持在预定的温度的顾虑。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利用遮蔽罩覆盖最下游侧的加热辊而遮断来自调质辊的热辐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1610号公报然而,即便利用遮蔽罩覆盖加热辊的周围,也无法抑制经由保温箱的侧壁等的导热。因此,会产生如下的问题:来自设定为相比加热辊为高温的调质辊的热经由保温箱的侧壁等传递至由遮蔽罩覆盖的空间内,结果加热辊达到设定温度以上而变为高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对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进行拉伸的纺丝拉伸装置中,提高对拉伸前的丝线进行加热的预热辊的温度控制的精度。本发明的纺丝拉伸装置,对从纺丝装置纺出的丝线进行拉伸,其特征在于,具备:预热辊,对拉伸前的上述丝线进行加热;调质辊,配置在上述预热辊的丝线行进方向下游侧,并且设定为相比上述预热辊为高温且高速,使得在上述调质辊与上述预热辊之间对上述丝线进行拉伸;保温箱,收纳上述预热辊以及上述调质辊;以及遮热部件,配置在上述预热辊的周围,在上述保温箱的内面中的、与由上述遮热部件划分出的预热辊配设空间相面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绝热部。根据本发明,借助配置在预热辊的周围的遮热部件,能够抑制预热辊受到调质辊的热辐射的影响的情况。此外,在保温箱的内面中的、与由遮热部件划分出的预热辊配设空间相面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绝热部。因此,即便来自比预热辊高温的调质辊的热借助经由保温箱的导热到达预热辊的附近,也能够抑制该热传递至预热辊配设空间内的情况。因而,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来自调质辊的热辐射和导热这双方对预热辊的影响,能够提高预热辊的温度控制的精度。此处,优选上述绝热部设置在上述保温箱的内面中的、与邻接于上述调质辊周围的高温空间的上述预热辊所被配设的上述预热辊配设空间相面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在与调质辊的周围的高温空间邻接的预热辊配设空间配设的预热辊容易受到调质辊的影响,容易变得相比设定温度为高温。因此,通过针对这种预热辊配设空间设置绝热部,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容易受到调质辊的影响的预热辊的温度。并且,优选上述绝热部设置在上述保温箱的内面中的、与对即将拉伸前的上述丝线进行加热的上述预热辊所被配设的上述预热辊配设空间相面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对即将拉伸前的丝线进行加热的预热辊对拉伸时的丝线的温度赋予的影响大。因此,通过针对这种预热辊所被配设的预热辊配设空间设置绝热部,能够良好地控制拉伸时的丝线的温度。并且,优选在上述保温箱的内面与上述绝热部之间设置有空气层。这样,能够利用空气层提高绝热效果,能够进一步抑制热从保温箱传递至预热辊配设空间内的情况。并且,优选上述绝热部为金属板和绝热材料层叠而成的结构,且以上述金属板朝向上述预热辊侧、上述绝热材料朝向上述保温箱的内面侧的方式配设。根据这种结构,例如在丝线断开的情况下,断开的丝线所接触的是绝热部的金属板侧,不会出现因断开的丝线而导致绝热材料受到损伤的情况,能够防止绝热部的绝热功能下降。并且,优选上述保温箱具有沿着上述预热辊的轴向的侧面部,在上述侧面部的内面中的与上述预热辊的周面对置的区域设置有上述绝热部。通过像这样配置绝热部,能够大幅降低从保温箱的侧面部朝预热辊的周面辐射的热,能够有效地抑制对丝线的温度带来直接影响的辊表面的温度上升。此外,优选在上述保温箱的背面部的内面也设置有上述绝热部,设置在上述侧面部以及上述背面部的各个上述绝热部一体地构成。通过像这样在保温箱的背面部也设置绝热部,能够降低从背面部朝预热辊配设空间传递的热,能够更可靠地抑制预热辊的温度上升。并且,通过将设置在背面部的绝热部与设置在侧面部的绝热部一体地构成,绝热部的安装变得容易。并且,优选上述保温箱具有与上述预热辊的端面相面对的开闭部,在上述开闭部的内面中的与上述预热辊的端面对置的区域设置有上述绝热部。通过像这样配置绝热部,能够降低从保温箱的开闭部朝预热辊传递的热,能够抑制预热辊的温度上升。并且,优选在上述高温空间、与邻接于上述高温空间的上述预热辊所被配设的上述预热辊配设空间之间,设置有第2绝热部。通过设置这种第2绝热部,能够降低从高温空间朝预热辊配设空间直接传递的传热量,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预热辊的温度上升。并且,优选在上述保温箱形成有用于导入上述丝线的导入口,设置有将从上述导入口流入的空气朝上述预热辊引导的空气导入部。通过设置这种空气导入部,从导入口流入保温箱的内部的温度比较低的空气被朝预热辊配设空间供给,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预热辊的温度上升。此处,优选上述空气导入部是在设置于相比上述预热辊靠上述导入口侧的位置的上述遮热部件上形成的开口。通过像这样在遮热部件上形成开口,并将该开口作为空气导入部,由此不伴随新部件的设置、部件的配置变更,能够容易地设置空气导入部。发明效果在本发明中,在保温箱的内面中的、与由遮热部件划分出的预热辊配设空间相面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绝热部,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预热辊的温度受到调质辊的影响的情况,能够提高预热辊的温度控制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纺丝拉伸装置的纺丝牵引机的示意图。图2是详细地示出纺丝拉伸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绝热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打开开闭部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5是关闭开闭部后的状态下的剖视图。标号说明3:纺丝拉伸装置;20:保温箱;20a:导入口;22:开闭部;26、27:侧面部;28:背面部;31~33:预热辊;33:最终预热辊;34、35:调质辊;42~44:遮热部件;42a:开口(空气导入部);46:最终预热辊配设空间;48、49、52:绝热部;48a、49a、52a:金属板;48b、49b、52b:绝热材料;50:空气层;53:绝热部(第2绝热部);54:高温空间;Y:丝线。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纺丝拉伸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纺丝拉伸装置的纺丝牵引机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纺丝牵引机1形成为在将从纺丝装置2纺出的多条丝线Y利用纺丝拉伸装置3进行拉伸之后,利用丝线卷绕装置4卷绕的结构。另外,以下,参照对各图标注的方向进行说明。纺丝装置2通过将聚酯等熔融纤维材料连续地纺出来生成多条丝线Y。从纺丝装置2纺出的多条丝线Y在由油剂导丝器10赋予油剂之后,经引导辊11被朝纺丝拉伸装置3输送。纺丝拉伸装置3是对多条丝线Y进行拉伸的装置,且配置在纺丝装置2的下方。纺丝拉伸装置3形成为在保温箱20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导丝辊31~35的结构。对于纺丝拉伸装置3,将在后面详细说明。由纺丝拉伸装置3拉伸后的多条丝线Y经引导辊12被朝丝线卷绕装置4输送。丝线卷绕装置4是对多条丝线Y进行卷绕的装置,且配置在纺丝拉伸装置3的下方。丝线卷绕装置4具备筒管架13、接触辊14等。筒管架13具有沿图1的纸面进深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且由未图示的马达旋转驱动。在筒管架13上,在其轴向上多个筒管B以并排状态装配。丝线卷绕装置4通过使筒管架13旋转而在多个筒管B上同时卷绕多条丝线Y,生产多个卷装P。接触辊14与多个卷装P的表面接触而赋予预定的接触压力,对卷装P的形状进行整理。对纺丝拉伸装置3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纺丝拉伸装置3具有被收纳在保温箱20的内部的多个(此处为5个)导丝辊31~35。各导丝辊31~35是由未图示的马达旋转驱动、且具有未图示的加热器的加热辊。在保温箱20的右侧面部的下部形成有用于将多条丝线Y导入保温箱20的内部的导入口20a,在保温箱20的右侧面部的上部形成有用于将多条丝线Y导出至保温箱20的外部的导出口20b。从导入口20a被导入的多条丝线Y从下侧的导丝辊31起依次卷挂,且最终从导出口20b被导出。导丝辊31~35配置成以单侧卷挂的方式卷挂丝线Y。下侧的3个导丝辊31~33是用于在对多条丝线Y进行拉伸之前进行预热的预热辊,这些辊表面温度设定成丝线Y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的温度(例如80℃左右)。另一方面,上侧的2个导丝辊34、35是用于对被拉伸后的多条丝线Y进行热定形的调质辊,这些辊表面温度设定成比下侧的3个导丝辊31~33的辊表面温度高的温度(例如130~140℃左右)。并且,上侧的2个导丝辊34、35的丝线输送速度比下侧的3个导丝辊31~33快。在以下的说明中,适当地将导丝辊31~33称为“预热辊”,将导丝辊34、35称为“调质辊”。经由导入口20a被导入保温箱20内的多条丝线Y首先在由预热辊31~33输送的期间被预热至能够拉伸的温度。预热后的多条丝线Y借助预热辊33与调质辊34之间的丝线输送速度之差而被拉伸。此外,多条丝线Y在由调质辊34、35输送的期间进一步被加热至高温,拉伸后的状态被热定形。这样被拉伸后的多条丝线Y经由导出口20b被导出至保温箱20外。此处,预热辊31~33中的配置在丝线行进方向最下游侧、对即将拉伸前的丝线Y进行加热的最终预热辊33接近高温的调质辊34、35。因此,最终预热辊33的辊表面温度容易受到调质辊34、35的影响,存在达到设定温度以上而成为高温的情况。最终预热辊33的温度对拉伸时的丝线Y的温度带来的影响大,因此,若不适当地控制最终预热辊33的温度,则无法将丝线Y维持在预定的质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纺丝拉伸装置3中,在最终预热辊33的周围配置遮热部件。图2是详细地示出纺丝拉伸装置3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在图1中省略图示,但在保温箱20的内部,为了对保温箱20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整流,以大致沿着丝线Y的行进方向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整流部件41~45。利用其中的、配置在预热辊31与最终预热辊33之间的整流部件42、配置在预热辊32与调质辊34之间的整流部件43的前端部、以及配置在最终预热辊33与调质辊35之间的整流部件44,大致划分出供最终预热辊33配设的配设空间46。配置在最终预热辊33的周围的上述整流部件42~44作为针对最终预热辊33的“遮热部件”发挥功能。遮热部件42~44具有遮热性能,通过以包围最终预热辊33的周围的方式设置遮热部件42~44,能够抑制最终预热辊33与其他辊31、32、34、35之间的热辐射。尤其是通过设置位于最终预热辊33与高温的调质辊34、35之间的遮热部件43、44,能够抑制因来自调质辊34、35的热辐射而使最终预热辊33过度地温度上升的情况。然而,仅通过以包围最终预热辊33的周围的方式设置遮热部件42~44,存在最终预热辊33的温度依然比设定温度高的情况。认为这是由于从调质辊34、35朝最终预热辊33的配设空间46借助经由保温箱20的导热而传递热。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纺丝拉伸装置3中,在保温箱20的内面中的、面对由遮热部件42~44划分出的最终预热辊33的配设空间46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绝热部。此处,对保温箱2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保温箱20构成为具有:将辊31~35收纳在内部的收纳部21;以及相对于收纳部21以未图示的铰链等作为支点而转动自如的开闭部22。收纳部21由顶部23、右侧面部24、右下侧面部25、左下侧面部26、左侧面部27以及背面部28构成,且从背面部28朝前方突出有辊31~35。并且,开闭部22具有:在关闭后的状态下朝向收纳部21侧的面开口的框体部29;以及在框体部29中填充热导率比框体部29的构成材料的热导率高的材料而形成的导热促进部51。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部21以及开闭部22的框体部29由强度优异的不锈钢构成,导热促进部51由热导率比不锈钢的热导率高的铝合金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发明中的“绝热部”,分别在保温箱20的左下侧面部26以及左侧面部27的内面设置有侧面绝热部48(参照图2、3)、在保温箱20的背面部28的内面设置有背面绝热部49(参照图2、3)、以及在保温箱20的开闭部22的内面设置有前面绝热部52(参照图4、5)。另外,侧面绝热部48以及背面绝热部49作为绝热部件47而一体地构成。并且,作为本发明中的“第2绝热部”,在遮热部件44的最终预热辊33侧设置有绝热部53。图3是示出绝热部件47的立体图。另外,在图3中,省略最终预热辊33的图示。绝热部件47具有:在中央部形成有用于配设最终预热辊33的开口的多边形状的背面绝热部49;以及从背面绝热部49的周缘的一部分立起设置的侧面绝热部48。侧面绝热部48通过根据背面绝热部49的周缘的形状将板材折弯而构成。绝热部件47的侧面绝热部48形成为大致沿着保温箱20的左下侧面部26以及左侧面部27的形状。侧面绝热部48从侧面部26、27稍稍离开,在侧面绝热部48与侧面部26、27之间形成有空气层50。通过设置这种空气层50,能够提高基于侧面绝热部48的绝热效果。然而,若空气层50的层厚宽,则基于对流的传热变大,无法发挥作为绝热层的功能。因而,空气层50的层厚例如优选形成为30mm以下的程度。另一方面,绝热部件47的背面绝热部49在与保温箱20的背面部28抵接的状态下借助未图示的螺栓等被固定,在背面绝热部49与背面部28之间并未形成有空气层。此处,侧面绝热部48为作为构造体的金属板48a、和涂布在金属板48a中的靠侧面部26、27侧的面的绝热涂料48b层叠而成的结构。同样,背面绝热部49也为作为构造体的金属板49a、和涂布在金属板49a中的靠背面部28侧的面的绝热涂料49b层叠而成的结构。通过设置这种侧面绝热部48以及背面绝热部49,即便来自高温的调质辊34、35的热借助经由保温箱20的侧面部26、27、背面部28的导热而传递至最终预热辊33的配设空间46附近,也能够抑制该热从侧面部26、27、背面部28朝配设空间46传递的情况。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于调质辊34、35周围的高温空间54、与邻接于高温空间54的配设空间46之间设置有绝热部53。具体地说,绝热部53设置在遮热部件44的靠最终预热辊33侧,能够降低从高温空间54朝配设空间46直接传递的传热量。另外,绝热部53并非必须与遮热部件44分开设置,也可以通过利用热导率低的材料构成遮热部件44而使遮热部件44兼具作为绝热部的功能。并且,与绝热部48、49同样,也可以将绝热部53利用作为构造体的金属板、和涂布在金属板的靠最终预热辊33侧的面的绝热涂料构成。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配设于最终预热辊33周围的遮热部件42~44中的、设置在相比最终预热辊33靠导入口20a(参照图2)侧的位置的遮热部件42上形成有多个开口42a。从导入口20a流入保温箱20内的空气与伴随着丝线Y的行进产生的伴随流一起沿着形成在位于遮热部件42与导入口20a之间的预热辊31的周面、和保温箱20的右下侧面部25以及左下侧面部26的内面之间的流路F流动。通过在该流路F的延长线上设置开口42a,从导入口20a流入的比较低温的空气经由开口42a被朝最终预热辊33的配设空间46供给,能够防止最终预热辊33的过度升温。其次,对设置在保温箱20的开闭部22的导热促进部51以及前面绝热部52进行说明。图4是打开开闭部22后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5是关闭开闭部22后的状态下的剖视图。更详细地说,图5是包含最终预热辊33以及调质辊35的旋转轴的铅垂面的剖视图。另外,在图4中,省略整流部件41~45以及绝热部件47的图示。如至此为止所说明了的那样,存在因来自高温的调质辊34、35的热导致最终预热辊33达到设定温度以上而变为高温的问题。然而,另一方面,还存在欲将来自高温的调质辊34、35的热朝预热辊31、32供给,从而削减针对预热辊31、32的电力投入量的要求。在本实施方式中,响应于上述的要求,在构成开闭部22的不锈钢制的框体部29填充热导率比不锈钢的热导率高的铝合金而设置导热促进部51,由此使从调质辊34、35产生的热经由导热促进部51积极地朝预热辊31、32侧移动(参照图5的箭头T)。通过这样做,能够削减用于对预热辊31、32进行加热的电力。尤其是如图5所示,通过使导热促进部51相比框体部29朝辊31~35侧突出,由此使导热促进部51与调质辊34、35之间的离开距离变小,能够提高基于导热促进部51的传热效率。此处,认为通过将调质辊34、35附近的高温空气朝预热辊31、32侧输送能够降低预热辊31、32处的消耗电力。但若如此,则存在产生在高温的调质辊34、35附近产生的油雾等由低温的预热辊31、32冷却而固着在辊表面这样的不良情况的顾虑。对于这点,在实现基于导热的传热的本实施方式中,不伴随油雾等的移动,能够仅将热朝预热辊31、32侧传递,因此能够防止预热辊31、32处的辊表面的污染。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闭部22(导热促进部51)的内面中的、与最终预热辊33的端面对置的区域设置有前面绝热部52。如图4所示,前面绝热部52为作为构造体的金属板52a、和涂布在金属板52a中的靠开闭部22侧的面的绝热涂料52b层叠而成的结构。前面绝热部52以粘贴在导热促进部51的表面的形态设置。通过设置这种前面绝热部52,能够抑制从调质辊34、35产生的热在导热促进部51内朝预热辊31、32侧移动的过程中在最终预热辊33附近散热的情况。因此,能够削减用于对预热辊31、32进行加热的电力,并且能够抑制最终预热辊33达到设定温度以上而变为高温的情况。另外,前面绝热部52可以在开闭部22的内面中的、优选为遍及与最终预热辊33的端面对置的区域的整个区域、更优选为遍及与最终预热辊33的配设空间46相面对的区域的整个区域设置。(效果)如上,在本实施方式的纺丝拉伸装置3中,在保温箱20的内面中的、与由遮热部件42~44划分出的最终预热辊33的配设空间46相面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绝热部48、49、52。因此,即便来自相比最终预热辊33为高温的调质辊34、35的热借助经由保温箱20的导热到达最终预热辊33附近,也能够抑制该热传递至最终预热辊33的配设空间46内的情况。因而,不仅在热辐射的方面、从导热的方面也能够抑制最终预热辊33受到高温的调质辊34、35的影响的情况,能够提高最终预热辊33的温度控制的精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调质辊34、35周围的高温空间54、和邻接于高温空间54的最终预热辊33的配设空间46之间设置有绝热部53。因此,能够降低从高温空间54朝配设空间46直接传递的热传递量,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最终预热辊33的温度上升。表1是示出辊31~35的设定温度、与设置绝热部48、49、52、53前后的辊31~35的温度的表。在设置绝热部48、49、52、53前,最终预热辊33的温度成为比设定温度高9℃的89℃,与此相对,通过设置绝热部48、49、52、53,结果最终预热辊33的温度被维持在设定温度即80℃。这样,在具体的实施例中,也确认了最终预热辊33的温度控制的精度提高。【表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温箱20的内面与绝热部48之间设置有空气层50,因此能够提高绝热效果,能够进一步抑制热从保温箱20传递至最终预热辊33的配设空间46内的情况。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热部48、49、52为金属板48a、49a、52a与绝热材料48b、49b、52b层叠而成的结构,且以金属板48a、49a、52a朝向最终预热辊33侧、绝热材料48b、49b、52b朝向保温箱20的内面侧的方式配设。根据这种结构,例如在丝线Y断开的情况下,断开的丝线Y所接触的是绝热部48、49、52的金属板48a、49a、52a侧,不会出现因断开的丝线Y而导致绝热材料48b、49b、52b受到损伤这样的情况,能够防止绝热部48、49、52的绝热功能下降。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箱20具有沿着最终预热辊33的轴向的侧面部26、27,在侧面部26、27的内面中的与最终预热辊33的周面对置的区域设置有绝热部48。通过以这种方式配置绝热部48,能够大幅降低从保温箱20的侧面部26、27朝最终预热辊33的周面辐射的热,能够有效地抑制对丝线Y的温度直接带来影响的辊表面的温度上升。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温箱20的背面部28的内面也设置有绝热部49,设置在侧面部26、27以及背面部28的各个绝热部48、49一体地构成。通过像这样在保温箱20的背面部28也设置绝热部49,能够降低从背面部28朝最终预热辊33的配设空间46传递的热,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最终预热辊33的温度上升。并且,通过将设置在背面部28的绝热部49、与设置在侧面部26、27的绝热部48一体地构成,使绝热部48、49的安装变得容易。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温箱20具有与最终预热辊33的端面相面对的开闭部22,在开闭部22的内面中的与最终预热辊33的端面对置的区域设置有绝热部52。通过像这样配置绝热部52,能够降低从保温箱20的开闭部22朝最终预热辊33传递的热,能够抑制最终预热辊33的温度上升。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温箱20形成有用于导入丝线Y的导入口20a,且设置有将从导入口20a流入的空气朝最终预热辊33引导的空气导入部42a。通过设置这种空气导入部42a,从导入口20a流入保温箱20的内部的比较低温的空气被朝最终预热辊33的配设空间46供给,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最终预热辊33的温度上升。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空气导入部42a形成为在设置于相比最终预热辊33靠导入口20a侧的位置的遮热部件42上形成的开口,因此,不伴随新部件的设置、部件的配置变更,能够容易地设置空气导入部42a。[其他实施方式]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以下所例示的那样,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施加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最终预热辊33的配设空间46的周围设置的绝热部48、49、52、53进行了说明。然而,在最终预热辊33以外的预热辊31、32中,当会产生因来自高温的调质辊34、35的热而达到设定温度以上变为高温的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预热辊31、32所配设的空间的周围设置绝热部。例如,预热辊32与高温区域54邻接配置,因此容易变得比设定温度高温。因而,在与预热辊32的配设空间(由遮热部件41~43大致划分出的空间)相面对的部位(例如遮热部件43、右侧面部24等)设置绝热部的做法也是有效的。另外,各辊的个数、配置能够适当地变更。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保温箱20的侧面部26、27、背面部28、开闭部22的内面分别设置绝热部48、49、52,在遮热部件44上设置绝热部53。然而,在哪个部位设置绝热部可以适当地变更。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背面绝热部49以及前面绝热部52,在其与保温箱20的内面之间特意未设置空气层,但也可以设置隔离件等而在绝热部49、52与保温箱20的内面之间设置空气层。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金属板48a、49a、52a上涂布作为绝热材料的绝热涂料48b、49b、52a而构成绝热部48、49、52。然而,绝热部48、49、52的具体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金属板48a、49a、52a上粘贴热导率比金属板48a、49a、52a的热导率低的部件等。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朝最终预热辊33供给来自导入口20a的空气的空气导入部,在遮热部件42上形成多个开口42a。然而,空气导入部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在图2的流路F的延长线上原本就不配置遮热部件42。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导热促进部51仅设置于开闭部22。然而,可以将导热促进部51也设置于保温箱20的其他部位。并且,构成保温箱20的各部位的材料能够适当地变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