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卸料的造纸浸泡系统。
背景技术:
造纸厂或者废纸再造厂一般采用转鼓式碎浆机进行打浆。该技术方案的特点是,原料不经浸泡处理直接粉碎。其缺点是废纸原料中各种纸张种类多,包括了牛皮纸、纸芯筒等等,如不经浸泡,部分废纸原料不能分散,变成废料,造成原料的浪费。
部分造纸设备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造纸的喷淋浸泡装置,申请号:201520087592.5,申请日:2015-02-09,该装置包括在地面上设置的浸泡池体,浸泡池体内安装有可升降物料平台,浸泡坑体内壁上安装有搅拌装置,浸泡坑体上方安装有喷淋装置;可升降物料平台中,平台体底部安装有X型支架,X型支架的支杆通过位于浸泡坑体底部的滑块与液压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是经过喷淋对废纸原料进行预湿,使得纸张纤维结构被破坏,提高出浆率。该技术方案存在的不足是采用升降平台用于升降物料,其作业连续性不佳,不便于卸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一种便于卸料且具有连续作业能力的造纸浸泡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卸料的造纸浸泡系统,包括浸泡池、安装支架、输送带和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池侧面呈倒梯形,所述输送带配合浸泡池两侧侧壁和底部设置,所述浸泡池上方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对应浸泡池中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入浸泡池内,所述转轴底部安装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与输送带互不干涉,该技术方案可以利用输送带的连续运输功能,保证卸料的连续和高效。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可在所述的安装支架底部配合浸泡池设置若干喷淋花洒,其作用是将露出水面的废纸原料或者漂浮在水面的废纸原料打湿。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可在浸泡池底部设置排渣管道,所述排渣管道上设置有电控闸门,其作用是便于回收废渣。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输送带采用不锈钢网带或耐磨塑料网带中的一种作为网面,其作用是提高使用寿命。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安装支架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电线连接电机和输送带以及电控闸门,其作用是将多个部件的控制集中到控制面板上便于工人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倒梯形的浸泡池内设置配合其形状的输送带,有效提高了卸料速率,另外通过设置在浸泡池中部的搅拌器也提高了纸浆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浸泡池;2、输送带;3、安装支架;4、喷淋花洒;5、电机;6、转轴;7、搅拌器;8、排渣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卸料的造纸浸泡系统,包括浸泡池1、安装支架3、输送带2和搅拌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池1侧面呈倒梯形,所述输送带2配合浸泡池1两侧侧壁和底部设置,所述浸泡池1上方设置有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对应浸泡池1中部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设有转轴6,所述转轴6伸入浸泡池1内,所述转轴6底部安装有搅拌器7,所述搅拌器7与输送带2互不干涉,该技术方案可以利用输送带的连续运输功能,保证卸料的连续和高效。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是,可在所述的安装支架3底部配合浸泡池1设置若干喷淋花洒4,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可在浸泡池1底部设置排渣管道8,所述排渣管道8上设置有电控闸门,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所述输送带2采用不锈钢网带或耐磨塑料网带中的一种作为网面,其余结构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安装支架3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电线连接电机5和输送带2以及电控闸门,其余结构与实施例4完全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