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纸桶自动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4893发布日期:2019-05-21 21:46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全纸桶自动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桶制造机械,尤其是涉及全纸桶自动成型机。



背景技术:

全纸桶是用原纸筒和纸底板通过拆边粘合形成的,大都用来作为各种化工原料,粉粒状矿物质、粮食与食品、散装液袋物和小件物品等外包装,它与铁桶包装相比,具有体质轻、耐腐蚀、包装成本底、可回收利用等特点,目前全纸桶制造由于种种原因,只能采用人工和半机械化生产,然而半机械化生产当前存在以下问题:上底涂胶,压痕、折边、压底涂胶换纸和卷口各工序都是单独作业,完成所有工序最少需要4个人,正常情况下工作10小时,4个人班产(8小时)最多只能完成全纸桶3600只,平均每个人900只,不仅生产效率低,人工工时成本高,而且工序人员能力不平衡,物流就会不通畅,生产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全纸桶制造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仅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生产安全性好的全纸桶自动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全纸桶自动成型机包括间隔旋转的圆台,所述圆台上间隔依次设置可完成装涂胶纸底板、装纸筒、压痕、折边、压桶底、放底纸涂胶、压底纸和取纸桶工序的支撑台,在压痕工序上设置有可与纸筒内外表面分别相接触并将纸桶上端形成压痕的内齿和外齿,在折边工序上设置有可将压痕折成倾斜状的压折模,在压桶底和压底纸工序上分别设置有可使桶底压平和底纸压紧的压头,在取纸桶工序上设置有可使纸桶取出并放置在打孔装置上的机械手,在打孔装置一侧设置有可将已打孔的纸桶取出并旋转调头放置在卷口装置上的机械手,在卷口装置一侧设置有可将已卷口的纸桶放置在输出带上的机械手,在装涂胶纸底板工序外侧和在放底纸涂胶工序外侧分别设置有涂胶装置。

在装涂胶纸底板工序的外侧设置的涂胶装置可将纸底板吸取涂胶后输送到装涂胶纸板工序,在放底纸涂胶工序的外侧设置的涂胶装置可将底纸吸取并放置在已涂胶的纸桶底上。

所述涂胶装置包括一端绕立柱同步转动的输送转杆Ⅰ、输送转杆Ⅱ和胶水小车,所述输送转杆Ⅰ另一端上设置可升降的支承盘Ⅰ,所述支承盘Ⅰ上间隔设置可将纸底板吸起的吸盘Ⅰ;所述输送转杆Ⅱ另一端设置有可旋转的支承盘Ⅱ,支承盘Ⅱ周边上间隔设置有毛刷,支承盘Ⅱ中间设置有可将纸底板压紧的压板,所述输送转杆Ⅱ和支承盘Ⅱ之间设置有输送转杆Ⅱ可转到纸底板存放位置和可使输送转杆Ⅰ同步转到用于装涂胶纸底板的支撑台位置的驱动机构,所述胶水小车包括一对上下平行设置相对旋转的胶辊,胶辊下部设置有胶水斗。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摆动齿轮和与其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一端与气缸活塞杆相连,摆动齿轮固定在用于连接支承盘Ⅱ的转轴上。

所述打孔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用于支撑纸桶的顶杆,位于纸桶内的钻套和位于纸桶外并与钻套相配的钻头,钻套之间设置有楔块,楔块用于活动固定钻套。

所述卷口装置包括可将纸桶固定的左夹板和右夹板,以及位于纸桶上方既可旋转又可升降的卷口模。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是:启动涂胶装置,此时输送转杆Ⅱ位于胶辊上方,输送转杆Ⅱ上的支承盘Ⅱ旋转带动毛刷旋转并与胶辊接触,使毛刷上粘有胶水,气缸工作带动齿条,齿条带动摆动齿轮,摆动齿轮带动输送转杆Ⅱ转动到纸底板存放位置,此时输送转杆Ⅰ转到装涂胶纸底板工序的支撑台位置,压板在气缸作用下压紧纸底板,电机Ⅲ转动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支承盘Ⅱ和毛刷旋转,毛刷将胶水涂在纸底板上(在转轴旋转时,压板在气缸作用下只压紧纸底板而不会旋转),毛刷将胶水涂在纸底板后,压板松开,而后输送转杆Ⅰ和输送转杆Ⅱ在摆动齿轮作用下返回,输送转杆Ⅱ上的毛刷继续粘胶,而输送转杆Ⅰ上的吸盘吸附已涂胶的纸底板,输送转杆Ⅰ和输送转杆Ⅱ再转动纸底板存放位置,对下一块纸底板涂胶,而输送转杆Ⅰ则转动到装涂胶纸底板工序位置,将吸附的纸底板放在支撑台上,如此反复可不断地进行纸底板涂胶和落位(图1和图2所示)。当第一块纸底板放入装涂胶纸底板工序(第一道工序①)的支撑台上时,圆台顺时旋转,当第一道工序①的支撑台转到装纸筒工序(第二道工序②)位置时,此时通过人工将纸筒套在该支撑台上,纸筒上端面高出纸底板约30-40毫米,圆台继续顺时旋转, 当纸筒转到压痕工序(第三道工序③)时,圆台停止旋转,提升板将纸筒提升,内齿和外齿同时旋转将纸筒上端压槽成痕(图3所示),圆台继续顺时旋转,当压痕后的纸筒转到折边工序(第四道工序④)时,圆台停止旋转,折边工序支撑台上方的折边模下降将纸筒上端折成八字形(图4所示),折边模上升退出后,圆台继续顺时旋转,当折边后的纸筒转到压平工序(第五道工序⑤)时,圆台停止旋转,压头下降将折边压平(图5所示)。圆台继续顺时旋转,压平后的纸桶转到放底纸涂胶工序(第六道工序⑥)时,圆台停止旋转,此时涂胶装置先对桶底涂胶,而后涂胶装置又将底纸盖在桶底上(图1所示)。圆台继续顺时旋转,当转到压桶底工序(第七道工序⑦)时,压头下降将底纸压紧在桶底上(图6所示),圆台继续顺时旋转,当纸桶转到取纸桶工序(第八道工序⑧)时,取纸桶工序上方的机械手将纸桶取出并旋转放在打孔工序上(第九道工序⑨)时,圆台继续旋转到第一道工序,如此循环可不断完成第一到第八道工序的工作,而第九道工序下来的纸桶则继续进入卷口工序上(第十道工序⑩),直到纸桶进入输送机输出。

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只需1人就可完成整个流水线工作,生产效率高,1人班产(8 小时)全纸桶达到3600只,生产效率提高四倍,1人当四人,同时整个制造过程井然有序,不存在安全隐患,生产安全性好,再是结构紧凑,运行可靠,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X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的F-F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纸筒 2、圆台 3、输送转杆Ⅰ 4、支承盘Ⅰ 5、纸底板 6、抱箍 7、毛刷 8、立柱 9、输送转杆Ⅱ 10、电机Ⅰ 11、胶水斗 12、支承盘Ⅱ 13、胶辊 14、楔块 15、内齿 16、外齿 17、提升板 18、横臂 19、底纸 20、钻套 21、旋转电机 22、钻头 23、顶杆 24、机械手 25、气缸Ⅰ 26、右夹板 27、支撑台 28、吸盘 29、齿轮对Ⅰ 30、压板 31、吸附气缸 32、气缸Ⅱ 33、电机Ⅲ 34、摆动齿轮 35、齿条 36、弹簧 37、靠板 38、气缸Ⅲ 39、胶水小车 40、折边气缸 41、压折模 42、折边 43、齿轮对Ⅱ 44、中心驱动轴 45、压头 46、卷口 47、安装孔 48、卷口模 49、左夹板 5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全纸桶自动成型机包括可顺时间隔旋转的圆台2,圆台由中心驱动轴44带动旋转,中心驱动轴由主电机和传动箱带动(图中未画出),所述圆台上间隔顺时依次设置可完成装涂胶纸底板、装纸筒、压痕、折边、压桶底、放底纸涂胶、压底纸和取纸桶工序的八只支撑台27,在用于压痕工序的支撑台上方设置有可与纸筒内外表面分别相接触并将纸桶上端形成压痕的内齿15和外齿16,内齿15和外齿16通过齿轮对Ⅱ43驱动,齿轮对Ⅱ上的一个齿轮与伺服电机(图中未标出)相连,压痕工序的支撑台一侧设有提升板17,提升板可朝圆台中心前后和上下移动,在用于折边工序的支撑台上方设置有可将纸筒1上端折边42压痕折成呈八字形倾斜状的压折模41,压折模上端与折边气缸40相连,折边气缸固定在横臂18上,在用于压桶底和压底纸工序的支撑台上方分别设置有可使桶底压平和纸底板5(3-5毫米)压紧的压头45,在用于取纸桶工序的支撑台上方设置有可使纸桶取出并放置在打孔装置上方的机械手24,机械手上设有能抱紧纸桶的抱箍6,在打孔装置一侧设置有可将已打孔的纸桶取出并旋转调头(带有旋转电机21)放置在卷口装置上的机械手24,在卷口装置一侧设置有可将已卷口的纸桶放置在输出带上的机械手24,在装涂胶纸底板和放底纸涂胶两道工序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涂胶装置,装涂胶纸底板工序的涂胶装置是输送转杆Ⅱ上的支承盘Ⅱ旋转带动毛刷旋转并与胶辊接触,使毛刷上粘有胶水,气缸工作带动齿条,齿条带动摆动齿轮,摆动齿轮带动输送转杆Ⅱ转动到纸底板存放位置,此时输送转杆Ⅰ则转到装涂胶纸底板工序的支撑台位置,压板在气缸作用下压紧纸底板,由电机Ⅲ转动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支承盘Ⅱ和毛刷旋转,毛刷将胶水涂在纸底板上(在转轴旋转时,压板在气缸作用下只压紧纸底板而不会旋转),毛刷将胶水涂在纸底板后。放底纸涂胶工序一侧的涂胶装置是输送转杆Ⅱ工作将毛刷粘胶后涂在压平的纸桶底上,再将底纸19(厚度0.3-0.5毫米)吸取并放置在已涂胶的纸桶底上。再进入压底纸工序将底纸压紧在纸桶底上。各工序中相关的传动机构,动力机构和相关电气控制装置等均为现有技术。如驱动卷口模既旋转又升降的动力机构、折边模升降的动力机构、圆台旋转动力机构等都是现有技术。

所述涂胶装置包括一端绕立柱8同步转动的输送转杆Ⅰ3、输送转杆Ⅱ9和胶水小车39,所述输送转杆Ⅰ另一端上设置可升降的支承盘Ⅰ4,支承盘Ⅰ与吸附气缸31相连,所述支承盘Ⅰ上间隔设置可将纸底板吸起的吸盘28,所述输送转杆Ⅱ另一端设置有可旋转的支承盘Ⅱ12,支承盘Ⅱ周边上间隔设置有毛刷7,支承盘Ⅱ中间设置有可将纸底板压紧的压板30,压板与气缸Ⅱ32相连,压板作上下运动,支承盘Ⅱ绕转轴50作旋转,所述输送转杆Ⅱ和支承盘之间设置有输送转杆Ⅱ转到纸底板存放位置和输送转杆Ⅰ同步转到用于放涂胶纸底板输送到支撑台位置的驱动机构,所述胶水小车包括一对上下平行设置旋转的胶辊13,胶辊下部设置有胶水斗11。电机Ⅰ10与下部胶辊相连,胶辊之间通过齿轮对Ⅰ29相连。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摆动齿轮34和与其啮合的齿条35,所述齿条一端与气缸Ⅲ38活塞杆相连,气缸Ⅲ通过弹簧36支撑在靠板37上,靠板一端固定在转轴50上,摆动齿轮固定在用于连接支承盘Ⅱ的转轴上,转轴由电机Ⅲ33驱动。

所述打孔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纸桶并间隔设置的四根顶杆23,位于纸桶内的钻套20和位于纸桶外并与钻套相配的钻头22,所述钻套之间设置有楔块,楔块14用于活动固定相对设置在纸桶内的两只钻套20。纸桶上设有用于安装纸桶提手的安装孔47。

所述卷口装置包括可将纸桶固定并与气缸Ⅰ25相连的左夹板49和右夹板26,以及位于纸桶上方既可旋转又可升降的卷口模48,使纸桶开口端形成横截面为圆弧的卷口46。说明书未记载的相关动力、电气控制机构和传动机构等均为现有技术,如卷口模旋转和升降动力机构、压折模升降动力机构、圆台旋转动力机构等均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