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静电纺丝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7649发布日期:2019-08-23 23:37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静电纺丝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静电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静电纺丝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技术是指通过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中进行喷射纺丝。在电场作用下,针头处的液滴会由球形变为圆锥形(即“泰勒锥”),并从圆锥尖端延展得到纤维细丝,以生产出纳米级直径的聚合物细丝。

现有注射器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对于微量(ml/h毫升每小时级别)的调节很难实现平稳过渡。这样,具有以下问题:一是实际生产过程中,当突然改变注射速度这一参数时,很容易出现纺丝不稳定的现象,具体地,当突然变化的注射速度来不及调节时,会出现滴液、断丝等不理想的生产情况;二是需要耗费较多时间精力去调节,使纺丝达到新的平衡。其中,需要耗费较多时间精力去调节是因为,一方面对微量流速的调节本身就需要较高精度,很难一次做到,需要进行多次调节;另一方面,静电纺丝影响因素繁多,每一次人为来回调节就需要消耗较多时间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及时减小突变的注射速度对纺丝影响的用于静电纺丝的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静电纺丝的注射器,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注射管、设置在注射管内腔中的活塞以及具有溶液流出通道的针头,所述注射管成型有连通内腔和外界的连接头,所述针头的尾部套在所述连接头外并连通内腔和外界,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包括位于针头尾部的第一针管、位于针头头部的第二针管和密封连接第一针管和第二针管的流量缓冲装置。

流量缓冲装置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流量缓冲装置包括与第一针管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二针管密封连接的第二连接管,以及密封连接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弹性膨胀节。

为了便于成型制作,所述第一连接管、弹性膨胀节和第二连接管为一体件。

为了便于成型制作,所述第一针管、流量缓冲装置和第二针管为一体件。

为了便于安装和维护流量缓冲装置,所述流量缓冲装置通过能拆卸结构与第一针管或第二针管相连。

作为改进,所述流量缓冲装置通过能拆卸结构与第一针管和第二针管相连。这样流量缓冲装置与第一针管之间,流量缓冲装置与第二针管之间均能方便安装和维护。

能拆卸结构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流量缓冲装置套设在所述第一针管或所述第二针管上。

作为改进,所述流量缓冲装置套设在所述第一针管和所述第二针管上。这样,流量缓冲装置和第一针管之间,流量缓冲装置和第二针管之间均能方便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第一针管、第二针管和密封连接第一针管和第二针管的流量缓冲装置,将活塞一侧的流量突变,稳定平滑地释放到第二针管,从而及时减小了突变的注射速度对纺丝的影响;同时,流量缓冲装置会自动调节而不需要人为去调节,减少了人为反复调节注射流量来稳定纺丝的操作,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流量缓冲装置的放大图;

图3为弹性膨胀节的压力释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该用于静电纺丝的注射器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注射管1、设置在注射管1内腔中的活塞2以及具有溶液流出通道的针头4,注射管1成型有连通内腔和外界的连接头3,针头4的尾部套在连接头3外并连通内腔和外界。具体地,针头4包括位于针头4尾部的第一针管41、位于针头4头部的第二针管42和密封连接第一针管41和第二针管42的流量缓冲装置43。

其中,第一针管41、流量缓冲装置43和第二针管42可以为一体件。流量缓冲装置43也可以通过能拆卸结构与第一针管41或第二针管42相连。流量缓冲装置43也可以通过能拆卸结构与第一针管41和第二针管42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流量缓冲装置43套设在第一针管41和第二针管42上。在其它实施例中,流量缓冲装置43也可以套设在第一针管41或第二针管42上。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流量缓冲装置43包括与第一针管41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管431、与第二针管42密封连接的第二连接管432,以及密封连接第一连接管431和第二连接管432的弹性膨胀节433。并且,第一连接管431、弹性膨胀节433和第二连接管432为一体件。第一连接管431和第二连接管432可以采用塑料或金属制成,弹性膨胀节433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可以采用耐腐蚀、耐有机溶剂的聚合物,例如PTFE、PDVF、TPU、PEEK、PI和PA等聚合物。通过调节弹性膨胀节433对应材料的厚度和结构强度,可以调节流量缓冲的缓冲程度。

特别地,该用于静电纺丝的注射器,对于流量变化的敏感程度比较高,主要应用于微量化的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该用于静电纺丝的注射器,使用方法如下:

注射管1内装入待注射的溶液,通过推动活塞2柄使得内腔中的溶液从针头4喷出。

参见图3,当活塞2突然增大推进速度时,弹性膨胀节433首先快速响应,发生膨胀,然后再缓慢将弹性膨胀节433增大的压力逐渐释放到第二针管42,直至弹性膨胀节433重新达到平衡。

当活塞2突然减小推进速度时,弹性膨胀节433会因为自身刚度暂时保持原有的形态,然后逐渐收缩,缓慢释放突然下降的压力对第二针管42的影响,直至弹性膨胀节433重新达到平衡。

当注射器稳定纺丝时,弹性膨胀节433会保持一定的形状,形状大小由自身的材料强度,结构刚度和出丝稳定的注射速度共同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