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热定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3093发布日期:2020-03-27 12:57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热定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设备,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纱线热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纱线生产中如果需进行纱线烘干热处理、单根纱线染色热定型等工序时,由于纱线在纱线的高速运行状态下,达到400-1000米/分的速度时,纱线的动态速度太快而导致热处理异常困难。

传统工艺中,纱线染色后需要射频烘干或烘箱烘干,它们的缺点是射频烘干功率要85千瓦左右,每小时大概在250kg纱线,烘箱烘干时间太长,而且筒纱内外层无法保证含水一致,高要求的纱线无法达到要求。

长丝和高捻度纱线热定型现一般采用筒纱真空热定型,筒纱内外层纱线要保证一致,所以定型时间很长,导致成本很高,一般成本要高达2500元每吨以上。

另外,如有弹力的纱线或长丝不能通过筒纱染色的方法进行染色,因为染色时纱线或长丝会收缩,会造成染色不匀,绞纱染色用水量大,污水排放大,绞纱工序复杂,损耗大,成本高,不能高温染色,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能耗低的纱线热定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纱线热定型装置,包括下磁铁座,下磁铁座下方设有电机,下磁铁座上部设有一对下碳刷,电机的出力轴穿过下磁铁座及下碳刷,下碳刷通过电缆与电源的相连接,电机出力轴上设有与下碳刷相配合的下铜环,电机出力轴下段中沿轴向设有顶部高于下探刷的穿纱孔,电机出力轴上在靠近穿纱孔的顶部处设有水平侧通孔,电机出力轴上在对应于侧通孔处套设有连接圈,连接圈内壁上设有一圈出纱槽,连接圈外设有出纱管,连接圈上设有连通出纱管和出纱槽的连通孔,电机出力轴上在连接圈上部通过下轴承与上磁铁座相连接,上磁铁座下表面中绕中线周向设有若干磁铁,上磁铁座上部设有一对上碳刷,电机出力轴穿过上碳刷且其上设有与上碳刷相配合的上铜环,电机出力轴穿出上碳刷的部分上套设有偏心内套,偏心内套外部转动套设有偏心外套,偏心外套通过中部轴承与加热推纱轮相连接,加热推纱轮下沿周向均布有若干长条状的加热片,上碳刷通过电缆与加热推纱轮相连接,电机出力轴上部通过上轴承与封盖相连接,封盖下表面与罩设在加热推纱轮外部卷绕纱线的卷绕轮相连接,绕卷轮上周向均布有若干与加热片相配合的竖直长孔,下磁铁座中绕轴线周向均布有若干磁铁,上磁铁座外周设有一圈限位环,卷绕轮外周底部可拆卸地设有起始绕纱圈,起始绕纱圈底部卡设在限位环内且外侧壁向上逐渐收缩;出纱管包括连接在一起水平段和向上折弯且出口位于起始绕纱圈旁的弯曲段。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下磁铁座上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在封盖上方设有毛刷固定圈,安装架上在毛刷固定圈上部设有顶板,顶板中部设有出纱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推纱轮与偏心外套间设有耐热隔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纺织以及印染上使用的对单根纱线相关处理的设备,在纱线动态的卷绕过程中对纱线加热定型,以方便后续工序更顺利进行。可实现对纱线烘干,纱线热处理,单根纱线染色,纱线热定型等工序。本实用新型让纱线在运行的过程中动态地储留纱线,给纱线热处理留出了时间,可对纱线或长丝进行烘干,可让有弹力的纱线或长丝预缩到设定缩率然后定型。

由于上磁铁座中绕轴线周向均布有若干磁铁,下磁铁座中绕轴线周向均布有若干磁铁,可确保装置在工作时,上磁铁座不会转动。

由于上磁铁座外周设有一圈限位环,卷绕轮外周底部可拆卸地设有起始绕纱圈,起始绕纱圈底部卡设在限位环内且外侧壁向上逐渐收缩;使得纱线可以更顺畅地缠绕在卷绕轮上。

由于下磁铁座上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在封盖上方设有毛刷固定圈,防止纱线退绕时脱圈。

由于加热推纱轮与偏心外套间设有耐热隔圈,可以起到支撑及隔热效果,使得装置运行更为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3的c-c剖示意图。

图4是图3的d-d剖示意图。

图1至图4中:1.下磁铁座,2.电机,3.下碳刷,4.下铜环,5.连接圈,6.出纱管,7.下轴承,8.上磁铁座,9.上碳刷,10.上铜环,11.偏心内套,12.偏心外套,13.中部轴承,14.加热推纱轮,15.耐热隔圈,16.上轴承,17.封盖,18.卷绕轮,19.磁铁,20.起始绕纱圈,21.安装架,22.毛刷固定圈,23.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4所示,一种纱线热定型装置,包括下磁铁19座1,下磁铁19座1下方设有电机2,下磁铁19座1上部设有一对下碳刷3,电机2的出力轴穿过下磁铁19座1及下碳刷3,下碳刷3通过电缆与电源的相连接,电机出力轴上设有与下碳刷3相配合的下铜环4,电机出力轴下段中沿轴向设有顶部高于下探刷的穿纱孔,电机出力轴上在靠近穿纱孔的顶部处设有水平侧通孔,电机出力轴上在对应于侧通孔处套设有连接圈5,连接圈5内壁上设有一圈出纱槽,连接圈5外设有出纱管6,连接圈5上设有连通出纱管6和出纱槽的连通孔。

电机出力轴上在连接圈5上部通过下轴承7与上磁铁19座8相连接,上磁铁19座8下表面中绕中线周向设有若干磁铁19,上磁铁19座8上部设有一对上碳刷9,电机出力轴穿过上碳刷9且其上设有与上碳刷9相配合的上铜环10,电机出力轴穿出上碳刷9的部分上套设有偏心内套11,偏心内套11外部转动套设有偏心外套12,偏心外套12通过中部轴承13与加热推纱轮14相连接,加热推纱轮14下沿周向均布有若干长条状的加热片,上碳刷9通过电缆与加热推纱轮14相连接,加热推纱轮14与偏心外套12间设有耐热隔圈15。

电机出力轴上部通过上轴承16与封盖17相连接,封盖17下表面与罩设在加热推纱轮14外部卷绕纱线的卷绕轮18相连接,绕卷轮上周向均布有若干与加热片相配合的竖直长孔,下磁铁19座1中绕轴线周向均布有若干磁铁19,上磁铁19座8外周设有一圈限位环,卷绕轮18外周底部可拆卸地设有起始绕纱圈20,起始绕纱圈20底部卡设在限位环内且外侧壁向上逐渐收缩;出纱管6包括连接在一起水平段和向上折弯且出口位于起始绕纱圈20旁的弯曲段。

下磁铁19座1上设有安装架21,安装架21上在封盖17上方设有毛刷固定圈22,安装架21上在毛刷固定圈22上部设有顶板23,顶板23中部设有出纱孔。

本装置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筒纱通过电机2的中空轴,穿到出纱口出来,电机2中空轴转动,带动连接圈5及出纱管6转动,导线装在电机2中空轴上的槽口内,跟随轴一起转动,上磁铁19座8中装一圈磁铁19,与电机2侧下磁铁19座1隔空相对,出纱管6在其中间转动,下磁铁19座1固定不动,上磁铁19座8因为磁力牵引保持原位,进而使整个绕纱轮保持固定不转动,当空心轴转动时,加热推纱轮14不会随轴转动,但会蠕动,加热推纱轮14上加有加热片,起始绕纱圈20装在绕纱轮上固定不动,其上带有圆锥坡度,出纱管6转动带动纱线绕在圆锥坡度上,纱线滑动到绕纱轮上,加热推纱轮14蠕动,把纱线向上推,推动的幅度由偏心内套11和偏心外套12的相对位置来调节,纱线需要预缩的幅度通过更换起始绕纱圈20来实现,起始绕纱圈20的锥底直径与绕纱轮的直径比就是纱线拉伸长度与预缩后纱线长度的比值。传感器座装有一对传感器,当纱线绕在绕纱轮上低于下限时电机2降速,当高于上限时升速,保证纱线及时供应与输出。

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列举如下:

1.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来烘干纱线或长丝时,同样每吨纱线烘干能耗成一致性。此装置可安装于络筒工序上,减少染厂的工序,不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每吨纱线可节约500-1000元。可为工厂创造巨大的效益。

2.用于长丝及高捻度纱线热定型时,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纱线成本可节约1000元每吨左右,而且不会存在纱线或长丝定型差异。

3.本实用新型可让纱线或长丝预缩至设定缩率,然后筒染,可大大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以替代绞纱。绞纱一道工序成本在3000元每吨左右,本实用新型可让纱线成本节省1500元每吨。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