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浆模塑制品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8323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纸浆模塑制品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浆模塑制品生产设备,特别是一次性纸制餐具的生产设备。
纸浆模塑制品生产线是以纸浆为原料生产各类一次性纸制品的设备。在以往的纸浆模塑生产中,成型工序和定型工序有的是相互分离,两者之间的转移是靠人工来完成;有的是一个成型工位只对应一个或二个定型工位,成定型生产工艺所需的节拍不能相互协调,无法充分有效利用其节拍差。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找到一种能将成定型工序连续完成,且可最大限度利用成定型工序间的节拍差和设备周边的有效空间的技术方案,使该设备紧凑、运作连惯,安全可靠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设备主要包括纸浆成型机、定型机、坯料转移机构、驱动系统及总控制系统,其特征是一台成型机D配三台定型机A、B、C,三台定型机分别位于成型机D的左侧、右侧和后侧,形成品字型排列,A、B、C至D均有坯料转移机构,总控制系统统一控制全机的驱动系统,按控制程序,定型机A、B、C与成型机之间的坯料转移机构依次至成型机D处取吸浆坯料,转移回定型机定型。
上述的纸浆模塑制品生产设备,其坯料转移机构包括在A、B、C、D品字型工作台面上⊥形布设的轨道10,在各自轨道上的运动小车8-a、8-b、8-c由总控制系统控制其依次工作,小车上有盛接坯料的丝网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台吸浆成型机供三台定型机的品字型排列,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设备潜力,因为定型过程是热压固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一台吸浆成型机供三台定型机,节奏合理,使该设备不仅合理利用了空间,而且大大提高了整机工作效率,使一台设备等于三台设备的能力。特别是转移机构采用带丝网的运动小车转移坯料及成品,使整机运转轻松,易实现自动化控制。
下面对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布置图,图2是主视结构示意图,D是成型机、A、B、C是定型机,10是导轨,1是成型机气缸、2是成型机模具、3是模板、4是浆池、5是定型机上模板、6是定型机模具、7是丝网、8-a、8-b是运动小车、9是下模板、10是导轨。图3是控制系统逻辑框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工作过程成型机D位于整台设备的中央处,在其左、右及后方分别安装着定型机A、定型机B、定型机C,在三台定型机和成型机的工作台面上,分别安装着三副成型机通往定型机A、B、C的导轨、导轨上各有一辆可做往复运动的小车8-a、8-b、8-c。车上安有用来盛接坯料的丝网7。小车的往复运动把成型工序和定型工序衔接起来。在成型机下方,有一吸浆池4,对应吸浆池的正上方安装有成型机的碗坯吸浆装置、模具1、模板2、气动吸滤元件、气缸、附件及控制元牛。
在定型机架上,装有上模板5、模具和液压驱动的执行元件气缸、传动系统、真空吸滤系统、加热系统和控制系统。在成型机与三台定型机之间各有一副导轨,各自的小车往复于成型机工位至定型机工位之间运载坯料。驱动系统分两种(1)气压传动,(2)液压传动,两种方法均可。下面进一步描述设备的工作过程。
首先,成型机上的气缸推动吸浆模板下行至浆池,吸浆模2吸浆,而后上行复位,这时定型机A的运动小车在气缸的推动下行至成型机工位处,上方的真空吸滤系统将吸浆模具2上的碗坯吹入到转移小车8-a的丝网中,小车8-a返回复位,定型机A上的定型模5在油缸的驱动下合模,使碗坯定型固化;与此同时,定型机B上的运动小车8-b已向成型机移动,开始了与上述动作一样的工作循环,接着是C,往复连续工作,其程序控制详见程序框图。小车的往复运动及吸浆模板的上下运动分别由各自的气缸带动,由空气压缩机提供动力源。在微电脑控制下,通过相应的管路及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到执行机构气缸。定型机动作是液压系统驱动油缸完成下模上行合模,模具内装有加热元件、对碗坯进行模塑热压固化定型。
权利要求1.一种纸浆模塑制品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吸浆成型机、定型机、坯料转移机构、驱动系统及总控制系统,其特征是一台成型机D配三台定型机A、B、C,三台定型机分别位于成型机D的左侧、右侧和后侧,形成品字型排列定型机A、B、C与成型机D之间均有坯料转移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浆模塑制品生产设备,其特征是坯料转移机构包括在定型机A、B、C和成型机D工作台面上丄型布设的轨道(10),在各自轨道的运动小车8-a、8-b、8-c。
专利摘要纸浆模塑制品生产设备,它由一台成型机和三台定型机组成,成型机在中间,三台定型机分别在其左侧、右侧和后侧,形成品字型。三台定型机与成型机之间均有导轨及各自的运动小车,用来转移坯料和成品。三台定型机在总控制系统的程序控制下,按顺序轮流工作。运动小车上有盛接坯料的丝网。该设备不仅理想地利用了空间,而且利用定型机工作节拍、充分发挥成型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文档编号D21J3/00GK2412915SQ9925665
公开日2001年1月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7日
发明者刘耿, 诸学良, 罗洁, 黄乾辉, 勇波, 谭建民, 邱力 申请人:武汉第二机床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