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带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801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纸带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由打印带与剥离纸重叠而成的纸带材料上进行打印的纸带打印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把裁断后的打印带片段强制排出装置外的纸带片段排出机构、且在由打印带与剥离纸重叠而成的纸带材料上进行打印的纸带打印装置。
现有技术过去,存在这样一种纸带打印装置,即一边输送由打印带和剥离纸重叠而成的纸带材料,一边进行打印,在完成打印的部分上,容易剥离地设置半裁切部,按照预定长度完全裁切,制作出标签元件。在这种场合下,在打印头等打印机构的纸带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上设置全裁切机构,在全裁切机构下游侧设置半裁切机构,又在半裁切机构下游设置使裁掉的纸带部分自然下落到装置外的纸带排出口(参见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号平5-20893)。
如上所述,由于在全裁切机构与纸带排出口之间设置了半裁切机构,所以在这个部分上,全裁切机构与纸带排出口之间距离被加长。因而,被裁掉的纸带部分难于自然下落到装置外,这造成了纸带堵塞和二次裁断等。
而且,使裁断后的打印部分的纸带片段从纸带排出口自然下落。因此,将纸带排出口制成向着装置外部展开的形状,裁断后的纸带片段被顺利地排出到装置外。
在这样的传统纸带打印装置中,由于纸带片段通过自由下落而被排出到装置外,所以在纸带片段长的场合下,能够合理地排出纸带片段,而如果纸带片段短且存在静电影响等,则纸带片段恐怕会残留在装置中。在这种场合下,也会发生纸带片段的堵塞及二次裁断等故障。
发明概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强制排出被裁掉的纸带部分而能够可靠地将其排出到装置外、且能够防止纸带堵塞和二次裁断等的纸带打印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纸带打印装置,它由以下部分构成输送由打印带与剥离纸重叠而成的纸带材料的纸带输送机构;在由所述纸带输送机构送来的纸带材料上进行打印的打印机构;设置在所述打印机构的纸带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裁断所述纸带材料的全裁切机构;把由所述全裁切机构裁掉的纸带部分排出到装置外的纸带排出口;转动滑擦由所述全裁切机构裁掉的纸带片段并通过所述纸带排出口把所述纸带片段强迫排出到装置外的纸带片段排出机构。
采用这种纸带打印装置,由于具有通过纸带排出口把由全裁切机构裁掉的纸带部分强制地排出到装置外的纸带排出机构,所以能够可靠地把被裁掉的纸带部分排出到装置外,并且能够防止纸带的堵塞和二次裁断。
纸带打印装置优选地还具有裁断所述纸带材料的打印带或剥离纸任一方的半裁切机构。
半裁切机构最好设置在所述全裁切机构的纸带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所述纸带片段排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半裁切机构的纸带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由于能够最小地限制从打印头到全裁切机构的距离,所以能够最小地限制下次打印的纸带材料的前部裁切量,由此减少了纸带浪费。
纸带打印装置优选地还具有使所述全裁切机构的裁断动作与所述纸带片段排出机构的排出动作同步的动作同步机构。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由于只在全裁切机构的裁断动作中进行纸带排出机构的排出动作地使之同步,所以在打印中与半裁切中不在纸带材料上产生张力作用,对打印及半裁切没有影响。
纸带打印装置最好还具有使所述半裁切机构先于所述全裁切装置执行裁断动作的控制机构。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由于能够在通过全裁切机构裁断纸带材料前进行任意次的半裁切,所以能够获得具有任意数目的半裁切部的标签元件。
最好所述半裁切机构具有在纸带材料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并进行裁断,同时在不裁断时与纸带材料分开的半裁切刀,所述半裁切刀在不裁断时被刀罩盖住。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半裁切机构移动于纸带材料宽度方向上地进行裁断。就是说,由于能够借助滑行操作进行裁断,所以与推切方式相比,能够用很小的力进行裁断,从而可以节省能量、纸带打印装置结构的小型化和可靠裁断。另外,由于半裁切刀在不裁断时离开了纸带材料,所以不会妨碍纸带材料的打印输送和装卸。而且,由于半裁切刀在不裁断时被刀罩盖住,所以能使裁切刀不受外来异物入侵等的影响。
半裁切机构优选具有夹住所述纸带材料、与半裁切刀相对且支承所述纸带材料的纸带承板,在所述纸带承板上,形成用于所述纸带片段排出机构转动滑擦所述纸带片段的切口部。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由于纸带排出机构成咬入形成于纸带承板上切口部的布局,所以能够缩小半裁切机构与纸带排出机构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减小纸带排出余量并且能够减小纸带浪费。
纸带片段排出机构最好转动接触所述纸带片段的剥离纸一侧并将其排出。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通过将纸带排出机构设置在剥离纸侧,在能够轻松地沿纸带材料的卷边排带,同时,由于不敲打打印带侧,所以没有给打印面带来损伤和污点。
所述纸带片段排出机构最好具有排出辊,该排出辊靠近通向纸带排出口的纸带排出路线,且转动滑擦所述纸带片段,把纸带片段弹出装置外;可自由转动地支承所述排出辊的辊轴;使所述排出辊转动的电动机;设置在所述排出辊与电动机之间的传动装置。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当电动机驱动时,通过传动装置让排出辊绕辊轴转动。排出辊一边转动,一边滑擦纸带片段,借助摩擦力将纸带片段从纸带排出口弹出到装置外,强制排出纸带片段。这样一来,由于使排出辊转动接触(转动滑擦)纸带片段,所以能够可靠地弹出纸带片段。
所述排出辊最好具有辊体、和从辊体起延伸出来且利用随着转动而产生的离心力向外展开的多个滑擦片。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由于滑擦片随着转动而展开,所以在不转动时、即在裁断前的打印带输送时,排出辊不阻挡纸带输送。此外,通过多个滑擦片的滑动接触,能够在纸带片段上作用间歇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排出纸带片段。
滑擦片最好由从所述辊体延伸出来的活动片部和其前端与活动片部相连的滑擦锤部构成,所述滑擦锤部相对所述活动片部向所述纸带片段一侧突出。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随着排出辊的转动,能够只让滑擦片的滑擦锤部转动接触纸带片段,能够使摩擦力集中作用在纸带片段上。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弹出纸带片段。
此外,所述辊体、活动片部及滑擦锤部中的至少滑擦锤部优选地是由橡胶制成的。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由于在直接滑擦纸带片段的滑擦锤部上使用了摩擦系数高的橡胶,所以能够赋予纸带片段以足以排带的推进力。
优选地,所述滑擦锤部外周端上转动方向的后角部被倒角。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在裁断前的纸带材料输送时,滑擦锤部突出到纸带排出路线内,从而,不妨碍纸带输送,能够顺利地进行纸带材料的输送。
所述纸带打印装置最好还具有在夹住被排出的纸带片段、与排出辊平行对置、且同时可自由转动的排带辅助辊。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纸带片段的与排出辊相反的那面通过排带辅助辊能够显著减小所要承受的制动摩擦力。因而,能够顺利地排出纸带片段。
排带辅助辊最好与所述排出辊的滑擦部对置地具有缩颈部。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因排出辊转动而承受排出力的纸带片段、同时通过夹住缩颈部而压紧位于两侧的突出部。因此,纸带片段一边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点上受到引导,一边被排出,能够从纸带排出口直弹出纸带片段。
所述纸带打印装置最好具有装置机架,所述辊轴悬臂支承在该装置机架上。
采用这个实施例,能够简单地把排出辊设置在狭小的空间内。而且,能够利用辊轴弹性地合理且稳定地使滑擦片滑动接触纸带片段。
电动机最好兼用作所述全裁切机构的动力源,它使所述排出辊与所述全裁切机构的裁断动作同步转动。
但在裁断宽度不同的打印带的场合下,对剪刀类型的刀具和滑动形式的刀具来说,根据纸带宽度而完全裁切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根据这个优选实施例,由于简单地与裁切刀裁断动作同步地驱动排出辊,所以即便是宽度不同的打印纸带,也能够与裁断同时地排出并且控制系统没有变复杂。另外,由于兼用了电动机和裁切刀,所以在能够减少部件数量的同时,能够实现节省空间。
所述纸带打印装置最好还具有一对与所述纸带片段排出机构相邻、把所述纸带片段引向纸带排出口的排带导板,在位于排出辊一侧的其中一块排带导板上,形成用于所述排出辊滑擦所述纸带片段的切口部。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通过这对排带导板,能够有效地防止在纸带片段裁切刀与纸带排出口之间跑到纸带排出路线外。此外,即便在纸带片段上残留有卷边等,在纸带排出口之前,也都能顺利地排出纸带片段。
最好在另一块排带导板上,可自由转动地安装着所述排带辅助辊。
采用这个实施例,在能够适当设置排带辅助辊的同时,能够防止部件数量的增加。
最好在这对排带导板中的至少一块导板上,相互平行地形成了多个在纸带排出方向上延伸于导板内面上凸条。
采用这个优选实施例,能够减小产生于排带导板与纸带片段之间的制动摩擦力。尤其是,这对纸带片段上有卷边的场合是有用的。
这些凸条最好对应于各种宽度不同的纸带片段的下端部位置。
根据这个实施例,即便存在任何各种宽度不同的纸带片段,也能够减小排带导板的制动摩擦力。
根据以下基于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清楚。
图面简介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纸带打印装置的外观平面图。
图2是表示打开图1的纸带打印装置的显示器的状态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打开图1的纸带打印装置的启闭盖的状态的外观的斜视图。
图4是图1的纸带打印装置的主要内部结构的斜视示意图。
图5是带盒装在纸带打印装置上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半裁切机构安装架的斜视图。
图7是半裁切机构和纸带排出机构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纸带排出机构、半裁切机构、全裁切机构及带盒的位置关系的斜视图。
图9是半裁切机构的裁切刀操作机构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0是半裁切机构的裁切刀操作机构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1是半裁切机构的裁切刀操作机构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半裁切机构的裁切刀操作机构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3是纸带承板的斜视图。
图14是说明纸带排出机构、半裁切机构、全裁切机构、裁切刀操作机构、带盒的位置关系的斜视图。
图15是表示压带件、定位件、导杆及刀座的位置关系的斜视图。
图16是表示压带件、定位件、支承座及摇动件的位置关系的斜视图。
图17是刀罩结构的说明图。
图18是定位件结构的说明图。
图19是刀座结构的说明图。
图20是刀座结构的说明图。
图21是刀座结构的说明图。
图22是刀座及刀刃结构的说明图。
图23是刀座结构的说明图。
图24是半裁切机构的裁切刀操作机构的结构说明图。
图25是纸带材料的斜视图。
图26是实施例的半裁切机构、全裁切机构及纸带片段排出机构局部的斜视图。
图27是纸带排出机构局部的侧视图。
图28是纸带排出机构局部的平面图。
图2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纸带打印装置的框图。
图30A-30F是本发明纸带打印装置的打印方法的说明图。
图31是本发明纸带打印装置的打印方法的流程图。
图32是半裁切控制的流程图。
图33是半裁切控制的流程图。
图34是半裁切控制的流程图。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下,依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纸带打印装置是这样的装置,即在带剥离纸的打印带上打印所需的文字图形的同时,定尺裁断打印带的完成打印的部分并制成标签。
图1是纸带打印装置的外观平面图,图2是打开上盖的纸带打印装置的外观斜视图,图3是打开启闭盖的纸带打印装置的外观斜视图。如这些图所示,纸带打印装置1由把外壳上下分成两截的装置外壳3构成的装置本体100、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装置本体100上的多种带盒200构成,是打印对象的纸带材料210被容放在带盒200中。在装置本体100的左后部顶面上,设置了带窗口的启闭盖141,在成型于启闭盖141的内部的带盒安装部140上,可自由装卸地安装着上述带盒200。在启闭盖141的右边,设有打开启闭盖141的操作钮8。
在装置本体100的右后部顶面上,内藏着切去纸带材料210边角的成形裁断机构(未示出)。在装置外壳3的这个部分上,形成了把纸带材料210的完成打印部分Aa送入成形裁断机构中的纸带插入导向件9、与之相连的缝状纸带插入口10。此外,在装置本体100的右侧后部上设置了电源插头11和连接个人电脑等的连接器12。
装置本体100在左侧面后部上具有侧框架101,在侧框架101上形成了用于把完成打印的纸带材料210送到装置外的纸带排出口110。在纸带排出口110与带盒安装部140之间,使装置外壳3与启闭盖141的局部成防滴形突出,并内藏有全裁切断纸带材料210的全裁切机构300、半裁切断纸带材料的半裁切机构400及纸带片段排出机构500(见图1,以后详述)。即在带盒安装部140、全裁切机构300、半裁切机构400、纸带片段排出机构500及到达纸带排出口100的直线部分上,形成了兼用作纸带材料210输送路线的纸带排出路线18。
即,如图25所示地在纸带打印装置本体100内可自由装卸地安装着把由打印带211和剥离纸212重叠而成的纸带材料210卷成卷并容纳起来的带盒200(图25表示已打印的裁断纸带部分210)。此外,在纸带打印装置本体100中,设置了由输送纸带材料210的压带辊220等构成的纸带输送机构、由在送来的纸带材料210的打印带211一侧上进行打印的打印头150等构成的打印机构。
此外,在打印机构的纸带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裁断纸带材料210的全裁切机构300,在全裁切机构300的纸带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纸带打印装置本体100的侧框架101上,如上所述地开设了把裁掉的纸带部分210排出到装置外的纸带排出口110。此外,在纸带排出口110和全裁切机构300之间,设置仅裁断打印带211或剥离纸212一方的半裁切机构400,在半裁切机构400和纸带排出口110之间,设置从纸带排出口110强制排出被裁掉的纸带部分210的纸带片段排出机构50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只对打印带211进行半裁切的情况。
在装置本体100的前部上,突出形成了月牙形的显示部22,在显示部22的表面上,设置电源插头和裁纸灯等各种指示灯23。在显示部22的后方,设置了键盘120,同时,在键盘120上设置了覆盖键盘的大型上盖25。上盖25以内藏于避开上述启闭盖141的右半边中的铰链为中心在上侧被打开关闭,在打开键盘120的同时,被装入上盖25内侧的液晶显示器26向斜向上打开。就是说,当上盖25向斜向后打开时,形成键盘120位于液晶显示器26前方,进行输入操作的状态。
这样构成的装置本体100被设计成在以键盘120设置部为主体的底部上以上盖25设置部为主体地安装圆顶部的形式。在上述显示部22和关闭时的上盖25之间形成细长槽27。细长槽27部分是这样的部分,即在与未示出的内侧凹槽配合地形成了手提扣手的同时,它成为了在打开关闭上盖25时的手指插入部。
在这个纸带打印装置1中,首先,按下操作钮8地打开启闭盖141,将带盒200安装在带盒安装部7上。在带盒200中,除了纸带材料210外,还装有墨带230、压带辊220等(见图1和图5),当把带盒200安装在带盒安装部7上时,纸带材料210的输出端部和装在其上的墨带230被插入装置本体100侧的打印头150和压带辊220之间并且驱动系统的压带辊转轴143及墨带卷轴144与压带辊220及墨带230卷取侧的墨带卷芯轴205配合。因而,随着启闭盖141的关闭,打印头150把纸带材料210及墨带230压在压带辊220上地处于打印待机状态。
接着,在装置本体100左前角的电源开关20被接通的同时,前后脚地打开了上盖25并进行输入准备。在这里,一边观看液晶显示器26,一边操作键盘120,在输入并编辑了所需的文字等字符后,在键盘120上发出打印指令。当发出打印指令时,同时输送纸带材料210与墨带230,驱动适当的打印头150地在纸带材料210上进行利用热转印的打印。打印后的墨带230被卷起来,而纸带材料210经过纸带排出口110被输送到装置外壳3的外面。
当使用者事先选择半裁切断模式时,在打印过程中停止纸带输送,通过半裁切断机构400对已打印的部分的前部进行半裁切。随后,当结束打印时,当包括余白的已打印部分的尾端到达裁切刀后,停止纸带输送,全裁切断机构300和纸带片段排出机构500同时驱动,在裁掉是已打印部分的纸带片段Aa的同时,经过纸带排出口14将其弹到装置本体2外。如图1所示,在纸带排出口110成向外扩展的形状的情况下,纸带片段Aa能够被顺利地排出。
另一方面,在剪切如此形成的纸带材料210的已打印部分、即纸带片段Aa的场合中,使纸带片段Aa的端部受纸带插入导向件9引导地插入纸带插入口10。当纸带片段Aa被插入纸带插入口10中时,起动内藏的成形裁断机构,把纸带片段Aa的角部裁切成半径形状。
如图4所示,带盒安装部140的内部结构是这样构成的,即压带辊转轴143和墨带卷轴144可自由转动地垂直设置在平板安装架142上,驱动电动机145的转动力可通过齿轮组146几乎同时地被传递给压带辊转轴143和墨带卷轴144。因此,这些结构装置被设置成隐蔽在带盒安装部140的底板(未示出)下方,并且贯通底板,压带辊转轴143和墨带卷轴144和后述的打印头150突出到带盒安装部140内。
此外,在带盒安装部140内,热打印头等打印头150被打印头座151与压带辊转轴143相对地保持。打印头座151可以以打印头座轴线152为中心转动。在其下端部上,垂直延伸设置着释放杆153。如此操作释放杆153,即它与盖141的启闭是联动的,通过释放杆153,使打印头以打印头座轴线152为中心地转动,由此一来,可以使打印头150相对嵌装在压带辊转轴143上的压带辊220接近和离开。
在带盒内部200内,如图5所示,设置有安装被卷成卷儿的纸带材料210的纸带供应卷筒201,纸带材料210的前端部被一直拉到开设于全裁切断机构300侧的侧壁上的纸带输出口202。在纸带输出口202的附近,设置了与压带辊转轴143配合而可以转动的压带辊220,在其相对的那一侧上,中间夹着纸带材料210地设有打印头150所面对的开口部203。设置了把墨带230送到压带辊220与打印头150之间的墨带供应卷筒204以及与墨带卷轴144配合而可转动的墨带卷芯轴205。
因而,当把带盒200装在带盒安装部140上时,压带辊转轴143与压带辊220配合,而墨带卷轴144与墨带卷芯轴205配合。与启闭盖141的关闭动作联动,面对开口部203内的打印头150受压带辊220的按压。当存在打印指令时,驱动电动机145动作,压带辊220和墨带卷芯轴205转动,一边送进纸带材料210,一边通过打印头150进行打印,并通过纸带输出口202向全裁切机构300那侧(纸带排出口100侧)输送。
全裁切机构300,如图4、图6至图8所示,是如此构成的,即它成固定刃310和活动刃320由共用支轴301支承的上张剪子形状,全裁切驱动电动机330的转动力通过齿轮组331及旋转圆板340被转换成活动刃320的摇摆运动地进行裁切动作。
固定刃310和活动刃320在各自的下端具有反向垂直延伸的固定臂311和摆臂321。固定臂311被固定在后述的承板框架171上。在摆臂321的前端上,如图8所示,安装了树脂等制成的臂座322,该臂座322在全裁切驱动电动机330那侧的面上,在摆臂32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了未示出的长槽。
全裁切驱动电动机330、齿轮组331及旋转圆板340如图4所示,设置在平板状刀座160上。全裁切驱动电动机330的转动力通过由蜗杆331a和蜗轮331b等构成的齿轮组331被传递给旋转圆板340,旋转圆板340以与固定刃310和活动刃320的支轴301平行的转轴341为中心地转动。这样,由于在旋转圆板340的摆臂321那侧的端面上设置了嵌入摆臂321长槽中的曲柄突起62(见图27、28),所以旋转圆板340的转动力被转换成摆臂321的摇摆运动。
半裁切断机构400如图6、图8、图9所示地设置在竖立于刀座160上的刀架部170及承板支架171上。以刀架部170的外侧面为安装基准面170a,在该安装基准面170a上,设置了由斜刃刀刃410及支持它的刀座450构成的半裁切刀401、压带件420、一对刀刃定位件430及驱动它们动作的裁切刀驱动机构。
另一方面,以承板支架171的在与上述安装基准面170a同一侧的外侧面为安装基准面171a,以该安装基准面171a为基准地设置了夹着纸带材料210地与半裁切刀401对置的且支承纸带材料210的纸带承板440。纸带承板440与半裁切刀401构成了半裁切断机构400。刀架部170及承板支架171的倒角面宽方向与刀刃410切入方向是同向的。
纸带材料210经过纸带承板440和半裁切刀401之间的上间隙被插入到两者之间并且相对纸带打印装置本体100可自由装卸。因而,刀刃410被设置成通过裁切刀驱动机构从下向上滑动地自由裁切并可以自由接近离开纸带承板440,压带件420和这对刀刃定位件430也被设置成可自由接近离开纸带承板440。
刀架部170及承板支架171是如此形成的,即和连接其根部的连接架172一起,在刀座160的局部上使弯曲线173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同方向且同角度地弯曲成截面成L形。纸带材料210临近这两个安装支架170、171之间的间隙部174并且被插入刀刃410和纸带承板440之间。这样,由于一体弯曲地形成了刀架部170和承板支架171,所以两者位于平面上。因此,刀刃410侧与纸带承板440侧的设置位置关系的精度提高了,提高了裁切精度。
纸带承板440如图8、图9、图13所示,在与刀刃410相对的纸带支承面441上并沿着刀刃410上下滑动方向的切入线地形成了承槽442,刀刃410嵌入该承槽442内地进行裁断动作。这样一来,通过设置承槽442,能够在裁断时利用纸带材料210的弹性,并且即便存在刀刃410尖411的位置误差,也能够保持稳定的切入精度。
另外,承槽442的上下长度比打印对象的纸带材料210的宽度长。使其于承槽442的中间部的纸带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相邻地形成了切口443,切口443是使后述纸带片段排出机构500的排出辊510临近纸带支承面441的结构。而且,在切口443的下方,设置了象隔架那样突出的纸带输送导向件444。
此外,使之与承槽442下端部的纸带输送方向下游侧相邻设置有缩孔445,缩孔445是使后述刀罩403的刀刃保护部403e嵌入的部分。缩孔445被设置成比送来的纸带材料210的宽度方向的下端部更靠下。此外,在纸带承板440的背面446一侧上,在切口443的上方突设着支承排出辊510的上端部的支承凸缘447。
而且,在纸带承板440的承槽442侧的边缘上形成了垂直的弯曲部448,纸带承板440的背面446成直角。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承板支架171的间隙部174侧的边缘上,也面向外侧地形成垂直的安装凸缘175。因而,通过使纸带承板440的直角背面446与安装凸缘175的直角部相一致,而正确地得到了承刀面441和承板支架171的垂直角度及纸带承板440的垂直度。在安装时,通过借助开设于纸带承板440上的螺纹孔449的拧固等方式来固定。在安装凸缘175上,同样地给对应于纸带承板440切口443的位置开切口。
刀刃410侧如图6、图9、图14所示,由与纸带承板440相对地设置的压带件420、垂直地保持在压带件442上的导杆402、由可自由滑动地安装在导杆402上的刀座450和刀刃410构成的半裁切刀401、设置在导杆402上下两端上的一对刀刃定位件430、驱动这些部件的裁切刀驱动机构构成。
刀具驱动机构由转动的旋转圆板460、将旋转圆板460的转动转换成摆动运动的输入板470、将输入板470的摆动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的支承座480以及将旋转圆板460的转动转换成摆动的输入臂490构成。这样,由于支承座480可传递往复直线运动地与压带件420相连,所以压带件420可自由接近和离开纸带承板440,而且由于输入臂490可传递摆动地与刀座450相连,所以刀座450可进行滑动裁切。
压带件420如图15-图17所示地由上下对置的上板421和底板422及连接于它们之间的两块相邻侧板423、424构成。
在侧板423的与纸带承板440相对的端面上,上下形成了压带面425,可通过压带面425将纸带材料210压紧在纸带承板440的纸带支承面441上。因此,可防止裁切时纸带材料210的位置偏离,进而可防止其裁切后的打印位置偏离。另一方面,侧板424与支承座480相连。以后说明了这些连接结构。
在压带件420的上板421和底板422上,如图15所示地开设了在从侧板424到压带面425的方向上长的长孔426(只画出了上板421侧),导杆402的上下两端可自由滑动地嵌在这些长孔426中,如图9所示,导杆402被设置成平行于承带板440。在导杆402的上板421和底板422的内侧上下两端上,如图9、图15及图18所示地(图18是图9局部的后视图),固定着一对刀刃定位件430。
这些刀刃定位件430由可容纳于压带件2420内的板片制成并且与导杆402成一体地可相对承带板44自由接近和离开。另外,在各刀刃定位件430的与承带面板440相反的那对置面的相反侧上,形成了使后述弹簧486a的一端接触的弹簧支承面431,刀刃定位件430通过弹簧486a而如此受力,即它弹性地接触承带板440并且它以预定高度突出到压带件420上。该突出部的前端称为接触承带板440的承带面441的抵接部432。
刀刃410如图19-图23所示地保持在刀座450上。在刀座450上形成了通孔451,如图9所示地,导杆402穿过通孔451。因此,刀座450变成可以沿导杆402地上下自由滑动于这对刀刃定位件430之间。因此,保持在刀座450上的刀刃410相对纸带材料210的宽度方向、即垂直于压带件210延伸方向地直线移动并能够进行裁断。而且设计成可一直滑动到纸带材料210的宽度方向的上下外侧。
刀刃410是由斜刃构成的且大致成方形的薄板。在凹设于装在导杆402上的刀座40的一侧面上的刀架部452上,使其突出地将刀刃保持在承带板440侧。刀架部452由形成与除刀头412外的刀刃410互补的形状的凹部构成。在本实施例的刀刃410成菱形的情况下,它具有夹着刀尖411地相邻的其中两个边、即刀尖411以及和刀尖411夹着刀头412的限制边缘413和构成其它两边的边缘414、415。因此,刀架部452也被制成菱形凹部。因而,刀架部452由面接触刀刃410一面的底面453、围绕刀刃410周边的侧壁面454形成。在侧壁面454的一角上,设有使刀头412比刀座450更突出的切口部455。
以夹着切口部455的两侧的侧壁面454为刀刃定位部454b、454a,使刀刃410的刀尖411接触限制边缘413并规定突出到刀头412切口部455外的突出量。这样,由于刃尖411和限制边缘413与刀刃定位部454b、454a相接触,所以能够与刀刃410外形的分散性无关地使刀刃410突出到刀座450外的突出量是一定。
而且,在其它的两个侧壁面454上突出设置有适当数量的向刀架部452内突出的突出部456。刀刃410在通过两个边缘414、415将突出部456的前端一侧部位压凹的状态下压入刀架部452内,由各突出部456和刀刃定位部454a、454b支持而不动。另外,在突出部456的周围上预先形成有被压凹的前端一侧部位的材料规避的规避槽456a。
可是,由于刀刃410进行纸带材料210整个宽度的裁切,所以刀刃410从纸带材料210的宽度方向端面切入,在初期受到相当大的损伤,而且反复进行间歇裁切。因此,刀刃410有可能豁口或磨损等,如图22所示地,如果如此设定刀刃410的切入角α、切刃角b、刀尖角c,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即,可以使由刀座450保持的刀刃410的刃尖411相对于滑动裁切方向(箭头方向)的切入角a为20度以上、60度以下。当小于此值时,阻力增大,而大于此值时,有可能发生裁切弯曲。
而且,可以使刀刃410的切刃412的切刃角b为90度以上(钝角)。当小于90度时,刀刃在加工时和动作时均易缺损,而大于90度时,可防止强力拉拔纸带材料210时刀刃缺损,同时使前端锋利,可减少磨损。
另外,刀刃410的切刃412的刀尖角c通常是越尖越好,但由于缺损,最好为20度以上、-50度以下。另外,刀刃410可以是超硬合金制成的。这是由于通常的工具钢等易于磨损,而陶瓷又有可能缺损的缘故。
如上所述,在将刀刃410安装在刀座450的刀架部452上之后,将刀架457安装在刀座450上。刀架457由截面为コ字形地包覆刀刃410并将刀座450保持在基板457a的一部分上的保持部457b、从基板457a下垂的下垂片457c以及从下垂片457c的下端向与保持部457b的相反一侧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卡合突起457d构成。
在保持部457b上与刀刃410相对向的内面一侧上设置有推压突起457e,通过推压突起457e来推压刀刃410,从而提高刀刃410的安装强度。而且,在卡合突起457d的前端上形成有用于枢轴安装在后述的输入臂490的前端长孔493中的防脱部457f。另外,卡合突起457d是与后述的旋转圆板460的转轴461平行地设置的。
如图17所示,压带件420的刀刃410的滑动范围周围由刀罩403盖住。刀罩403具有包覆与压带件420的侧板423相对向的一侧的侧板403a,以及包覆与纸带承板440相对向的一侧的侧板403b。
在侧板403a上,在刀架457的下垂片457c的滑动范围内设有上下方向的狭槽403c。侧板403b具有防止纸带材料210的前端进入的同时作为纸带材料210的裁切动作时的推压面的作用。
在侧板403b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上,于与后述的纸带片段排出机构500的排出辊510相对向的位置上沿与侧板403a垂直的方向突出设置夹持板403d,能够与排出辊510一起夹持纸带材料210。另外,在侧板403b的下端一侧,在送来的纸带材料210的宽度方向的外侧(刀刃410的裁切待机位置)上与刀刃410的刃面重合地形成有向与侧板403b垂直的方向突出的刀刃保护部403e。由于突出设置在刀刃410的裁切待机位置上,所以不会妨碍纸带材料210的行进。而且,刀刃保护部403e也从刀刃410的切刃412的前端突出,嵌入纸带承板440的规避孔445中。这样,通过设置刀罩403,可防止纸带材料210的前端被卡住,并可防止刀刃410的保护材料(相当于从外部插入异物等)、带材切屑的侵入。
如图9和图24所示,旋转圆板460以与压带件420的分离接近方向的垂直方向的转轴461为中心旋转,在一端面上具有端面凸轮槽462,在另一端面上具有曲柄突起463。在旋转圈板460的圆周面上凹设有检测凹部464,与配设在旋转圆板460的圆周面附近的微动开关等的刀具原位检测器465一起构成刀具原位检测机构。
转轴461贯穿于后述的支承座480的转轴插入孔489中,如图6所示,其前端部固定在刀架部170的安装基准面170a上。端面凸轮槽462使小直径圆孤槽462a和直径比其大的大直径圆孤槽462b连续地形成环状,并可间歇地进行后述支承座480的往复直线运动(相对于纸带承板440的进退)。刀具原位检测机构通过检测由刀具原位检测器465检测出检测凹部464的位置,可检测出刀刃410处在裁切待机状态的刀具原位。
旋转圆板460的驱动机构如图24所示地由半裁切驱动电动机466和将其旋转力传递到旋转圆板460上的齿轮组467构成。齿轮组467由蜗杆467a、蜗轮467b、中间齿轮467c构成,中间齿轮467c的旋转力通过一体形成于旋转圆板460上的驱动齿轮468被传递给旋转圆板460。另外,半裁切驱动电动机466如图6所示地设置在刀座160上,齿轮组467被安装在直角弯曲直立于刀具支承架160上的驱动部安装架176上。
这样,半裁切机构400具有专用的半裁切驱动电动机466和作为其传动机构的齿轮组467,上述全裁切机构300也具有专用的全裁切驱动电动机330及其齿轮组331。因此,全裁切机构300和半裁切机构400是完全独立地驱动的,全裁切和半裁切的组合自由度增加。而且,由于仅在需要时使某一个动作,所以有利于延长刀刃寿命。
如图9、图15和图16所示,输入板470在具有三角形等外形的基板471的一面上突出设有卡合在旋转圆板460的端面凸轮槽462中、在其与旋转圆板460之间构成端面凸轮机构的凸轮突起472,在其背面一侧上突设有支轴473和卡合突起474。
支轴473穿过后述的支承座480的横长孔488b、与旋转圆板460的转轴461平行地固定在刀架部170上,能够以该支轴473为中心自由摆动地构成。而且,卡合突起474可上下自由移动地嵌入后述的支承座180的卡合凹部448a中。
支承座480如图9、图15和图16所示,在基板481的压带件420一侧的端部的上下方向上,沿与基板481垂直的方向形成凸缘482,使凸缘482和压带件420的侧板424隔以间隔地相对向,通过连接销483将上下两个部位连接起来。
这些连接销483是沿压带件420的滑动方向配设的,一端固定在侧板424上,另一端滑动自如地穿过支承座480的凸缘482,在其前端上形成有防脱部484。因此,可离开接近地将支承座480和压带件420连接在一起。另外,下方的连接销483向插入后述的旋转圆板460的转轴461的转轴插入孔489内突出,在其前端上形成有防脱部484。
而且,在压带件420的侧板424上设有适当数量的且一直到达所容纳的各刀刃定位件430的弹簧容纳孔485a,和穿设在其中间部上的弹簧容纳孔485b。这样,在这些弹簧容纳孔485a、485b和支承座480的凸缘482之间,弹性地设置了各弹簧486a、486b。弹簧486a的一端如上所述地抵接在刀刃定位件430的弹簧支承面431上。
这样,压带件420和一对刀刃定位件430是分别独立的,通过弹簧486a、486b向纸带承板440一侧依附,互不影响地动作,所以提高了各功能的可靠性。
而且,在支承座480的基板481上,于适当部位开设有横长的安装长孔487,如图6所示,在刀架部170的安装基准面170a上可通过销体等相对于纸带承板440自由进退滑动地配置。而且,在基板481上凹设有能够使输入板470重合地安装的输入板安装凹部488,在该输入板安装凹部488内穿设有纵长的卡合凹部488a和在其下方的横长孔488b。输入板安装凹部488是以比输入板470的外形大的尺寸形成的,输入板470可在输入板安装凹部488内摆动。另外,在基板481上,在输入板安装凹部488的下方,设有插入旋转圆板460的转轴461的转轴插入孔489。
这样,输入板470嵌入支承座480的凹部488内,支轴473穿过横长孔488b地固定在刀架部170上。而且,卡合突起474嵌入卡合凹部488a中。因此,输入板470承受旋转圆板460的旋转力,以支轴473为中心地沿图9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摆动。
此时,卡合突起474一边在卡合凹部488a内上下移动,一边通过卡合凹部488a向支承座480传递水平滑动方向的动力。因此,能够将输入板470的摆动力通过支承座480转换成与旋转圆板460的转轴461垂直方向上的往复直线运动。另外,虽然支轴473和旋转圆板460的转轴461是固定的,但由于嵌入横长孔488b和转轴插入孔489中,所以不会妨碍支承座480的往复直线运动。
这样,当支承座480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时,经由连接销483,压带件420、经由刀座450安装在由压带件保持的引导轴402上的刀刃410、和固定在引导轴402的上下两端部上的刀刃定位件403可随着支承座408而进行往复直线运动,能够相对于纸带承板440自由地离开接近。
因此,压带件420能够将纸带材料210推压在纸带承板440上并能够将其解除。而且,通过使刀刃定位件430抵接在纸带承板440上,能够将刀刃410配置在距纸带承板440指定距离的裁切动作位置。此时,由于一对刀刃定位件430在纸带承板440的上下两处相抵接,所以即使纸带承板440等结构体变形等,也可以始终稳定地保持从刀刃410到纸带承板440的距离。
另外,在刀座450上,经由刀刃定位件430和引导轴402传递弹簧486a的弹力。因此,刀座450成为浮动状态,刀刃410弹性地咬入纸带材料210。因此,纸带材料210沿着纸带承板440的纸带支承面441的凹凸而凹凸,能够在刀其刃410的咬入压力不同的情况下相对于纸带刚性的分散性获得稳定区域宽的裁切性能。
而且,由于刀刃410是以悬臂状态将纸带材料210推压在纸带承板440上的,所以防止了纸带承板440的变形,提高了裁切精度。而且,由于是滑动裁切动作,所以与推切方式相比,能够以非常小的力裁切,可实现省力、小型化和可靠裁切。另外,由于裁切打印带211(受体),所以在进行连续、连号打印等时,完成的标签很容易处理。
输入臂490如图9和图14所示,其基端部通过与旋转圆板460的转轴461平行的支轴491轴支承在驱动部安装架176的外侧面上。在输入臂490的中间部上卡合有突出设置在旋转圆板460上的曲柄突起463,在其与旋转圆板460之间具有构成摆动曲柄机构的曲柄长孔492,在其前端部上沿摆动半径方向开设有长孔493。
曲柄长孔492是沿着输入臂490的摆动半径方向形成的,在其中间部上形成有旋转圆板460的旋转力不能传递到输入臂490的动力非传递部494,仅在其两端部上形成能够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部495和496。
而且,输入臂490前端的长孔493上枢轴支承有安装在上述刀座470上的刀架457的卡合突起457d,能够在输入臂490上沿摆动半径自由滑动。
因此,当半裁切驱动电动机466动作,经由齿轮组467使旋转圆板460旋转时,如图10和图11的顺序所示,是在曲柄突起463与曲柄长孔492的动力传递部495卡合的状态下旋转的,能够将旋转圆板46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输入臂490从下向上的摆动运动。另外,输入臂490的摆动运动被转换成刀座450沿着引导轴402上升的去路直线运动,能够进行刀刃410的裁切动作。
而且,如图12和图9的顺序所示,当使曲柄突起463在卡合于动力传递部496上的状态下旋转时,能够将旋转圆板46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输入臂490从上向下的摆动运动。另外,输入臂490的摆动运动被转换成刀座450沿着引导轴402下降的回路直线运动。这样,如图9和图11所示,由于在曲轴突起463位于动力非传递部494的情况下刀座450是停止的,所以在刀座450的上升动作和下降动作之间产生停止状态,能够进行间歇的升降动作。
而且,当旋转圆板460旋转时,如上所述,经由输入板470和支承座480,压带件420、刀座450和刀刃定位件430间歇地进行相对于纸带承板440的分离接近,所以如图9至图12的顺序所示,联动地控制成这些分离接近动作和刀座450的升降动作交互地进行。
首先,图9为压带件420将纸带材料210释放,进行传送打印的状态,处于刀刃410从纸带承板440的下端部一侧离开的裁切待机位置。然后,如图10所示,使旋转圆板460旋转,经由输入板470使支承座480接近纸带承板440。因此,压带件420与纸带承板440夹持纸带材料210而固定。而且,刀刃410进行裁切准备移动,一直到接近纸带承板440的裁切开始位置,通过一对刀刃定位件430抵接在纸带承板440上而进行定位。
然后,如图11所示,使旋转圆板460旋转,经由输入臂490使刀刃410上升滑动,裁切纸带材料210。然后,如图12所示,使支承座480从纸带承板440一侧离开,使压带件420和刀刃410也随之离开。因此,由于使纸带材料210离开压带件420,所以能够进行输送打印。而且,刀刃410分开,直至到达指定的分离位置。
最后,如图9所示,使旋转圆板460旋转,经由输入臂490使刀刃410滑动下降,进行使刀刃410从分离位置复位到裁切待机位置的复位动作。通过循环重复进行上述动作,能够重复进行裁切动作。
如上所述,由于通过一个旋转圆板460的旋转力即能够进行复杂的循环裁切动作,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效率地进行。而且,各动作能够正确地同步。而且,通过从下向上将纸带材料210裁切,在裁切待机时使刀刃位于纸带材料210的下侧,所以在更换纸带时,刀刃410不会碰触纸带材料。另外,纸带材料210具有打印中向上偏离的特征(由于压带辊220和打印头150之间的上部是开放的)在这种情况下,但从上向下裁切时,纸带材料210的打印位置有可能偏离,但如果从下向上裁切时,纸带材料210已位于带盒的壳体等上板的适当位置,所以不会偏离。
纸带片段排出机构500如图1所示地配设在半裁切机构400和纸带排出口110之间,通过纸带排出口110将由全裁切机构300裁切分离的纸带材料210强制排出。例如,如图5、图7和图8所示,配置在纸带材料210的剥离纸212一侧,并具有在与纸带材料210相接触的状态下,向使纸带材料210排出的方向上旋转的排出辊510。
接着,参见图7、图26、图27和图28,说明纸带片断排出机构500。纸带片断排出机构500具有滑擦在纸带排出路线18上送出的纸带片断Aa地将纸带片断弹出装置外的排处辊510、自由转动地支承排出辊510的辊轴71、使排出辊510转动的传动机构72。上述全裁切驱动电动机330兼用作动力源。就是说,从转轴340上引出全裁切驱动电动机330的转动动力并且输入到由齿轮组构成的传动装置72中。
纸带片断排出机构500具有夹着纸带片断Aa与排出辊510平行对置的排带辅助辊514。排带辅助辊514是皮带辊,当通过全裁切驱动电动机330转动排出辊510时,在纸带片断Aa被夹入排出辊510和排带辅助辊514之间的状态下,它承受排出辊510的转动力地被弹向前面并被排出。
传动装置72由与转轴340端面齿轮61啮合的螺纹齿轮75、在同轴上被固定在螺纹齿轮75上的大齿轮76、和大齿轮76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77、与第一中间齿轮77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78构成。这些螺纹齿轮75、大齿轮76、第一和第二中间齿轮77、78都支承在刀支架160上。全裁切驱动电动机330的转动力通过这些齿轮被减慢并且传给后述的排出辊510的驱动齿轮343。纸带片断排出机构500以全裁切驱动电动机330为动力源,因此,其排出辊510和全裁切机构300的切断动作同步转动。就是说,通过使全裁切驱动电动机330工作,从旋转圆板340中分出转动力,这样,能够只在全裁切机构300的切断动作中进行纸带片断排出机构500的排出动作地使之同步。
因而,通过上述动作同步机构,由于纸带片断排出机构500只在全裁切中动作,所以在打印中和半裁切中,张力不作用于纸带材料210上,没有影响。由于把纸带片断排出机构500设置在剥离纸212那侧上,所以能够沿纸带材料210的卷边轻松地排出纸带,同时,不撞击打印带211侧,因此打印面没有受伤和被弄脏。
此外,由于纸带片断排出机构500和半裁切机构400是对置的,所以能够缩短两者的纸带输送方向上的距离。因而,由于排出余量缩小,所以能够减少纸带材料210的浪费。尤其是,如果排出辊510咬入承带板440的切口443中,则没有纸带材料210的浪费。此外,通过按照全裁切机构300、半裁切机构400、纸带片断排出机构500的顺序设置,所以从打印头150的设置位置到全裁断位置的距离能够最小,从而减少了纸带材料210的耗损。
辊轴71是竖立在刀支架160上的悬臂轴,排出辊510可自由转动地轴支承在辊轴71上。排出辊510由辊体部511、从辊体部511的底部下垂的多个下垂片(滑擦片)513、支持辊体部511的转轴515和设置于转轴515下端上的驱动齿轮343构成。辊体部511和下垂片513是用摩擦系数高的橡胶一体制成的,转轴515和驱动齿轮343是用树脂等一体形成的。
在转轴515上,辊轴71穿过其轴芯,并且覆盖上端部地固定着辊体部511。在转轴515的上部上,形成了在外侧飞散地略微分开下垂片513的多个环形凸起85。多个下垂片513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从辊体部511起斜向下地延伸成放射状(发散)。当辊体部511转动时,多个下垂片513通过随着转动的离心力而向外扩展。
下垂片513由从辊体部511伸出的薄活动片86、与活动片86前端相连的膨胀的滑擦锤部87构成。滑擦锤部87相对活动片86向纸带片断Aa一侧突出,其前端倾斜形成楔状。此外,滑擦锤部87的外周端的转动方向的后角87a被倒成一个大圆角(见图27),不阻止打印输送时的纸带材料210的输送。当辊体部511转动时,各滑擦锤部87成锤形地通过离心力在外侧振动,因而,各活动片86适当挠曲,下垂片513缠绕地扩展。随后,各滑擦锤部87的前端不撞击纸带片断Aa的剥离纸一侧的面地与其间歇滑擦。
另一方面,排带辅助辊514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位于后述半裁切刀401侧的辊座93上。排带辅助辊514夹住成形于上下中间部的缩颈部89地上下具有大径部90、90,并且包括位于两个大径部90的上下的轴部91、91地成一体。这样一来,在缩颈部89上,下垂片513的滑擦锤部87夹着纸带片断Aa地对置。
因此,当转动的滑擦锤部87撞击纸带片断Aa时,纸带片断Aa的对应部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在缩颈部89侧略微弯曲,结果,上下被大径部90、90压住并在两个部位上受大径部90、90的引导并被弹出。因此,纸带片断Aa能够从纸带排出口110中水平且笔直地排出。
可是,如图26所示,在纸带排出路线18上,从盒安装部7侧起,全裁切机构300的固定刃310和活动刃320、半裁切机构400的承带板440和半裁刀401、纸带片断排出机构500的排出辊510和排带辅助辊514相对。其中,承带板440超过排出辊510地延伸到纸带排出口110,并且位于半裁刀401的外侧且与承带板延长部42a对置地保持排带辅助辊514的辊座93。
在承带板440的承板延长部42a上,形成了面对排出辊510的下垂片513的切口443。在辊座93上,形成了平行于承板延长部42a地对置的导板部95。这样一来,在导板部95的上下中央位置上形成的凹部96中,设置了排带辅助辊514。就是说,通过承带板440的承板延长部42a和辊座93的导板部95,构成了与纸带排出口110相连的一对排出导向机构。由此一来,即使纸带片断Aa是卷片,也不会掉到纸带排出路线18外,从而能够可靠地把纸带片断Aa一直引导到纸带排出口110。
在承板延长部42a上,在其内面上相互平行地形成了多个延伸于纸带排出方向(水平)上的凸条97。这些凸条97对应于各种宽度不同的纸带片段Aa的下端部位置,各纸带片段Aa由其中至少一个凸条97引导地被排出。尤其是,在纸带片段Aa上,在带盒4中产生了卷取缺陷的情况下,该凸条97有效地引导纸带片段Aa的排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转动的排出滚510转动滑擦纸带片段Aa地设置半裁切机构400,即便从全裁切机构300到纸带排出口110的纸带排出路线18延长了,也能可靠且顺利地排出纸带片段Aa。而且,由于排出辊510是间歇地使其多个下垂片513转动滑擦纸带片段Aa的结构,所以,能够稳定地赋予纸带片段Aa以排带推动力。此外,由于这些下垂片513是承受转动而扩展的结构,所以当停住纸带打印等时的排出辊510时,不会阻挡或妨碍纸带材料210的输送。
图29为本发明的纸带打印装置的框图。RISC微计算机中内装的CPU600中连接有内装ROM610、外带ROM611-613、内装RAM620、外带SRAM621和外带DRAM622。各ROM中内装有程序、显示、打印用的各符号发生器。各RAM中存储有编辑、显示、打印用的各缓冲存储器、操作区、堆栈区、打印设定的文字高度设定、文字宽度设定、文字修饰设定、文字间隔设定、纸带长度设定、前后部空白设定、字体选择、和重复设定等,并存储输入的打印带的记忆或根据打印带算出的半裁切的一张纸带材料210的长度和全裁切的一张纸带材料210的长度等。
而且,在CPU600中连接有内装历史控制用RAM的门阵列630、LCD板(液晶显示器)640和用于对其进行控制的LCD控制电路(主板一侧)641或LCD控制电路(副板一侧)642、接口连接器650和接口驱动器651、以及电源键660。门阵列630上连接有矩阵式键661和移位键662。此外,在CPU600上,经由接口连接器650、再分别经由驱动器333、469、147连接有全裁切用直流电动机330、自动调整用直流电动机332、半裁切用直流电动机466、纸带传送用步进电动机145,经由热敏头驱动器154连接有热敏打印机150,并连接有带盒判断开关670和带盒种类判断模式671。另外,复位开关680连接在CPU600上,复位、BLD(电池寿命显示)电路681连接在CPU600和门阵列630上,各种显示用LED682连接在门阵列630上。电源控制器690和AC适配器691连接在各种电动机和CPU600上。
这样,CPU600为各种装置进行总括控制的控制机构,能够使半裁切机构400先于全裁切机构300进行裁切动作。而且,能够分别独立地控制全裁切机构300、半裁切机构400、由压带辊转轴143和压带辊220构成的纸带送进机构,和由打印头150等构成的打印机构。
以下,参照图30A-31F和图31对传送打印的方法加以说明。首行,通过矩阵式键661等的输入部输入要打印的打印数据、文字尺寸、文字间隔、行数和前后空白等书写数据,用于按张裁切的裁切数据等构成的每张打印数据、打印几条与该打印数据的纸带相同的纸带条数数据。然后,当下达与该打印数据有关的打印开始指令时开始打印处理。
在此,通过CPU600对纸带输送机构和半裁切机构400进行控制,从纸带送进方向上流端留有剥离用空白地对由全裁切机构300切开的纸带材料210的一张打印标签的构成部分进行半裁切。而且,如此对纸带输送机构、打印头150和半裁切机构400进行控制,即,使得打印标签构成部分的剥离空白和打印部分的前空白之和为打印头150和全裁切机构300之间距离以上。另外,在不将多个打印要素切开地连续打印的情况下,取消各打印要素的边界线部分的全裁切机构300进行的切开和剥离空白,控制成仅由半裁切机构400进行半裁切。
当打印处理开始时,首先,将输入的条数打印数据作为打印的图象数据展开存储在RAM中(S100)。另外,将从文字数、文字尺寸、行间距和空白求出的一张纸带的长度作为半裁切的位置、将一根纸带的长度作为全裁切的位置存储在RAM的其它区域中。根据由该打印数据求出的图象数据和纸带长度数据进行向纸带材料210上的传送打印(S101)。
在图30A-图30F中,L1为打印头150和全裁切机构300之间的距离,L2为表示全裁切机构300和半裁切机构400之间的距离,图26A为打印前的纸带材料210的状态,从该状态开始,边传送边打印,在仅对纸带进行了长度L1的传送打印后(S102),如图30B、图30C所示地,打印动作和送进动作暂时停止,由全裁切机构300进行全裁切(S103),将多余的纸带部分(斜线部分)裁掉。然后,如图30C所示,对一个打印数据(图中例子为ABC三个文字)的剩余打印部分进行打印(S104)。接着,如图30D所示,在仅进行了L1+L2的传送打印后(S105),打印动作和送进动作暂时停止,由半裁切机构400进行半裁切(S106)。
之后,判断是否继续进行连接打印(S107),在不继续进行的情况下,在仅进行了从一个打印数据长度减去L2的长度的传送打印后(S108),打印动作和送进动作暂时停止,由全裁切机构300进行全裁切(S109)。这样,将中间具有一处半裁切部的两个打印数据长度的标签要素切开,剩余的纸带材料210成为图30B的无斜线部分的状态。之后,如图30C所示地,对一个打印数据的剩余打印部分进行打印(S110),结束打印。在下一次打印开始时,可从纸带上没有多余部分的状态进行打印处理。
在打印处理流程中,在S107连续进行连接打印的情况下,在仅进行了一张打印长度的传送打印后(S111),如图30E所示,打印动作和送进动作暂时停止,由半裁切机构400进行半裁切(S106)。然后,再判断是否连续进行连接打印(S107),在不继续进行的情况下,如图30F所示,在仅进行了从一个打印数据的长度减去L2的长度的传送打印后(S108),打印动作和送进动作暂时停止,由全裁切机构300进行全裁切(S109)。因此,将在中间加有两处半裁切部的三个打印数据长度的标签要素切断,剩余的纸带材料210成为图30B所示的无斜线部分的状态。然后,如图30C所示,对一个打印数据的剩余打印部分进行打印(S110),结束打印。在下一次打印开始时,可从纸带上没有多余部分的状态进行打印处理。在重复进行连续打印的情况下,则重复S107、S111、S106。
以下,根据图32的流程图对半裁切加以说明。当进行纸带打印装置本体100的主电源接通操作时(S200),首先确认是否有来自刀具原位检测器465的检测信号输出(S201)。在检测出刀具原位检测器465的检测开关为关断状态时,半裁切刀401处于刀具原位的定常状态,成为等待半裁切命令的状态(S202)。当下达了半裁切命令时(S203),直流电动机开始正转(S204),检测出刀具原位检测器465的检测开关为接通状态(S205),执行半裁切(S206)。然后,如果检测出检测开关为关断状态(S207),在进行了直流电动机制动控制后(S208),使直流电动机停止(S209),使半裁切刀401再次返回定常状态而待机(S202)。
在此,本装置中组装有计量半裁切刀401的裁切动作时间的计时器,在S206处开始半裁切后,在指定时间(例如3秒)未检测出检测开关为关断状态的情况下(S210),由于半裁切刀401的裁切动作出现异常,所以在使直流电动机停止后(S211),使其反转,使半裁切刀401进行反转动作(S212)。这样一来,如果检测出检测开关为关断状态(S213),在使直流电动机停止后(S214),关断主电源(S215),结束半裁切。
因此,在控制流程中,当在通过S212使直流电动机开始反转后,在指定时间未检测出检测开关为关断状态的情况下(S216),在到达时间后立刻将主电源关断(S217),结束半裁切。
而且,在控制流程中,在通过S201确认是否有来自刀原位检测器465的检测信号输出,并检测出刀具原位检测器465的检测开关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由于半裁切刀401不是处于刀具原位状态,所以使直流电动机正转,使半裁切刀401进行正转动作(S218)。这样一来,如果检测出检测开关为关断状态(S219),则使直流电动机停止(S220)。半裁切刀401成为定常状态(S202)。在使其进行正转动作(S218)后,在指定时间内未检测出检测开关为关断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控制流程中S210以后的控制。
本装置具有检测半裁切刀401的异常动作之外的各种异常情况的检测机构。所谓各种异常情况表示,例如带盒盖打开检测、电源键关断操作、磁头过热检测等。图33表示上述各种异常情况发生时的半裁切流程。首先,在执行半裁切中,当通过异常情况检测机构检测出各种异常情况时,将该检测信号插入半裁切执行流程中(S300)。在这种情况下,持续驱动直流电动机,直至检测出检测开关为关断状态,半裁切刀401返回到刀具原位(S301)。之后,进行直流电动机的制动控制(S302),使直流电动机停止(S303),关断主电源(S304),结束半裁切动作。
图34表示电池寿命所剩无几的情况或插销脱落或停电等产生电源断开时的控制流程。当检测出这种主电源自然断开的异常情况时,将该检测信号插入半裁切执行流程中(S400)。在这种情况下,在控制上并不主动作出动作停止命令,而是保持原状。但当硬件、软件上有限制(防止复位时不定状态的处理等)时,顺其自然。若保持原状,直流电动机则不能动作(S401),主电源自然断开(S402),结束半裁切动作。
如上所述,通过刀刃410的位置检测和其动作时间的检测,能够确定刀刃410发生停止的原因,决定再启动时刀尖410的最佳复位方向,可将对系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另外,虽然以上的图32至图34所示的控制流程是针对半裁切机构400的情况进行说明的,但也可以对全裁切机构300进行同样的控制。
以上是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纸带打印装置,它由以下部分构成输送由打印带与剥离纸重叠而成的纸带材料的纸带输送机构;在由所述纸带输送机构送来的纸带材料上进行打印的打印机构;设置在所述打印机构的纸带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裁断所述纸带材料的全裁切机构;把由所述全裁切机构裁掉的纸带部分排出到装置外的纸带排出口;转动滑擦由所述全裁切机构裁掉的纸带片段并通过所述纸带排出口把所述纸带片段强迫排出到装置外的纸带片段排出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裁断所述纸带材料的打印带或剥离纸任一方的半裁切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裁切机构设置在所述全裁切机构的纸带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所述纸带片段排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半裁切机构的纸带输送方向的下游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使所述全裁切机构的裁断动作与所述纸带片段排出机构的排出动作同步的动作同步机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相对所述全裁切装置先使所述半裁切机构执行裁断动作的控制机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裁切机构具有在纸带材料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地进行裁断,同时在不裁断时与纸带材料分开的半裁切刀,所述半裁切刀在不裁断时被刀罩盖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裁切机构具有夹住所述纸带材料地与所述半裁切刀相对的且支承所述纸带材料的纸带承板,在所述纸带承板上,形成有用于所述纸带片段排出机构转动滑擦所述纸带片段的切口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带片段排出机构转动接触所述纸带片段的剥离纸一侧并将其排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带片段排出机构具有靠近通向纸带排出口的纸带派出路线的且转动滑擦所述纸带片段地把纸带片段弹出装置外的排出辊;可自由转动地支承所述排出辊的辊轴;使所述排出辊转动的电动机;设置在所述排出辊与电动机之间的传动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辊具有辊体、从所述辊体起延伸的且通过伴随转动的离心力而向外扩展的多个滑擦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擦片由从所述辊体延伸出来的活动片部和其前端与活动片部相连的滑擦锤部构成,所述滑擦锤部相对所述活动片部向凸向所述纸带片段一侧突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活动片部及滑擦锤部中的至少滑擦锤部是由橡胶制成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擦锤部外周端上转动方向的后角部经过倒角。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在夹住被排出的纸带片段地与排出辊平行对置的同时可自由转动的排带辅助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带辅助辊与所述排出辊的滑擦部对置地具有缩颈部。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装置机架,所述辊轴悬臂支承在该装置机架上。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兼用作所述全裁切机构的动力源,它使所述排出辊与所述全裁切机构的裁断动作同步地转动。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一对与所述纸带片段排出机构相邻地把所述纸带片段引向纸带排出口的排带导板,在位于排出辊那侧的其中一块排带导板上,形成了用于所述排出辊滑擦所述纸带片段的切口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直待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另一块排带导板上,可自由转动地安装着所述排带辅助辊。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这对排带导板中的至少一块导板上,相互平行地形成了多个在纸带排出方向上延伸于导板内面上凸条。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纸带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凸条对应于各种宽度不同的纸带片段的下端部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强制排出被裁掉的纸带部分而可靠地将其排出到装置外并能够防止纸带堵塞和二次裁断等的纸带打印装置。裁断纸带材料的全裁切机构设置在打印部的纸带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半裁切机构半裁切纸带材料。纸带排出机构通过纸带排出口把被裁掉的打印纸带强制排出到装置外。
文档编号B41J3/407GK1348867SQ01142
公开日2002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9日
发明者吉屋吉清, 桥本聪, 坂野秀树, 袖山秀雄, 海野辉彦, 仲村知记, 小岛康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吉姆帝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