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214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在同一个处理薄片上打印与刻印的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预览显示在显示画面上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以前,大家熟知的盲文标签,其将视觉障碍者可以识别的盲文和明眼者可以看见的墨字并行配置(排列配置)或者重叠配置,使视觉障碍者和明眼者都能识别(例如参照特开平10-275206号公报)。此外,大家熟知的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同时进行墨字打印处理和盲文刻印处理,并制作上述的盲文标签(例如参照特开2001-88358号公报)。
在上述的信息处理装置中,根据用户的字符输入和编辑,进行生成有盲文信息的盲文刻印,所以用户在实际进行盲文刻印之前很难掌握盲文信息的图像。因此,在进行墨字信息的输入和编辑时,用户为了能够掌握盲文信息的图像,假想将盲文刻印的图像预览显示在显示画面上。不过,诸如在盲文和墨字重叠配置时,墨字打印的图像和盲文刻印的图像重叠预览显示,所以墨字、盲文中的哪一个图像用户都看不清楚。尤其在显示画面小的情况下更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的技术问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墨字信息的图像和盲文信息的图像用户都能够目视识别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将在同一个处理薄片上打印和刻印的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预览显示在显示画面上,包括墨字预览单元,用于预览显示墨字信息;盲文预览单元,用于预览显示盲文信息;以及预览转换单元,用于控制墨字预览单元和盲文预览单元,当将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打印和刻印在处理薄片上时,可以有选择地在仅显示墨字信息、仅显示盲文信息、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都显示之间进行转换。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将在同一个处理薄片上打印和刻印的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预览显示在显示画面上,当将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打印和刻印在处理薄片上的时候,通过转换操作,有选择地仅预览显示墨字信息、仅预览显示盲文信息、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两方都预览显示。
根据这些结构,能够将显示画面上的预览显示有选择地转换为仅显示墨字信息、仅显示盲文信息、盲文信息和墨字信息两方都显示。也就是说,用户能够根据盲文或墨字的配置选择想要的预览显示。因此,盲文和墨字的配置即使是以重叠的方式配置的,也能够通过预览显示容易地掌握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进行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显示的时候,盲文预览单元以空白显示构成盲文的刻印点的轮廓,作为盲文信息。
根据这种结构,无论盲文信息和墨字信息重叠进行预览显示,还是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重叠进行预览显示,都能够透过盲文信息目视识别墨字信息。
本发明的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上述任一个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各单元发挥作用。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提供使用户容易地既能目视识别墨字信息的图像,又能目视识别盲文信息的图像的程序。


图1是标签制作装置的闭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标签制作装置的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盲文刻印部整体的立体图。
图4A和图4B是刻印单元的平面图及截面图。
图5A和图5B是6点盲文的说明图及刻印凸部的截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盲文刻印部中的带传送的说明图。
图7是标签制作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8A、图8B及图8C是用于说明标签制作装置的处理模式的说明图。
图9A、图9B及图9C是关于带上的墨字打印区域和盲文刻印区域的配置指定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0是按照画面显示说明预览显示次序的说明图。
图11是预览显示画面的其他示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以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应用于标签制作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该标签制作装置可以执行墨字打印和盲文刻印,用于制作视觉无障碍者和明眼者双方都可以识别的盲文标签。
图1是标签制作装置1的闭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标签制作装置1的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标签制作装置1由装置盒2来形成轮廓,在该装置盒2的前部表面配置了具有各种输入键的键盘3,而且,在其后部表面安装有开闭盖4。而且,在开闭盖4的表面的中央部位上配置有显示器5。
另外,在开闭盖4的内部左侧形成有凹陷的、用于装配带盒C的带盒装配部6(墨字打印部120),通过按下盖体打开按钮7打开开闭盖4,在开闭盖4打开的这种状态下,带盒C可以在带盒装配部6处自由装卸。另外,在开闭盖4上形成有窥窗4a,用于在开闭盖4闭合状态下目视确认带盒C的安装、未安装情况。
在装置盒2的后部表面右侧分别形成有刻印带插入部31和刻印带排出部32,在刻印带插入部31和刻印带排出部32之间内置有盲文刻印部150的主装置,其中,该刻印带插入部31用于手动插入从墨字打印部120排出的打印、切割后的带T、即标签(用户用指尖把住标签插入盲文刻印部150),该刻印带排出部32将刻印有盲文的带向后面排出。
而且,在装置盒2的右侧上形成有用于供给电源的电源供给口9和用于与电脑等外部装置(省略图示)连接的连接口(接口)10,通过将外部装置连接在该连接口10上,就能够根据由外部装置生成的字符信息进行墨字打印或盲文刻印了。
另一方面,在装置盒2的左侧形成有连通带盒装配部6和装置外部的打印带排出口11,邻近该打印带排出口11设有通过电动机驱动(切割电动机141,参照图7)剪刀形式的带切割器12。而且,在墨字打印后的带T被送出时,通过带切割器12切割带T,并从打印带排出口11排出。
另外,键盘3用于将各种指定和数据输入到后述的控制部200,在输入键上除了排列有包含字母键组、符号键组、数字键组和假名键组在内的字符键组3a以外,还排列有用于指定各种动作的功能键组3b等。在功能键组3b上设置有电源键、选择键、取消键、字型变换(shift)键、四个光标键、预览键和打印/刻印键等,该选择键用于文本输入时的数据确定或换行、以及选择画面中的各种模式的选择指示;该取消键用于取消各种输入;该字型变换键用于变换各种键的作用等;该光标键用于光标移动和使显示器5的显示范围移动;该预览键用于进行打印数据的预览显示;该打印/刻印键用于启动打印/刻印动作。
显示器5在横向(X方向)约12cm×纵向(Y方向)5cm的长方形区域内可以显示192点×80点的显示图像数据,该显示器5在用户通过键盘3输入字符信息,然后制作、编辑用于墨字打印的墨字数据与用于盲文刻印的盲文数据时使用。此外,该显示器5显示各种错误信息或消息(指示内容),报知给用户。
带盒装配部6包括在头包容器13内内藏由热敏头构成的打印头14的头单元15;与打印头14对峙(相对设置)的滚筒(platen)驱动轴(省略图示);卷曲驱动轴,用于缠绕后述的墨带R(省略图示);以及后述的带卷盘18的定位突起19。此外,在带盒装配部6的下侧,内藏用于旋转滚筒驱动轴(省略图示)及卷曲驱动轴(省略图示)的打印传送电动机121(参照图7)和动力传递机构(省略图示)。
带盒C的结构包括(容纳有)在盒子20内部的上部中央部位配置的、用于缠绕一定宽度带T的带卷盘18;以及在右下部配置的、用于缠绕(卷曲)墨带R的墨带卷盘21,带T与墨带R具有相同的宽度。此外,在带卷盘18的左下部形成有用于插入头包容器13的贯通孔22,该头包容器13覆盖上述头单元15;对应于带T与墨带R的重叠部分,设置与上述的滚筒驱动轴配合(被上述的滚筒驱动轴嵌合)的、旋转驱动的滚筒(platen roller)23,其中滚筒驱动轴嵌入滚筒23。另一方面,在靠近上述的墨带卷盘21处配置有墨带卷曲卷盘24,从墨带卷盘21送出的墨带R能够围绕贯通孔22的四周孔璧传送,并卷在墨带卷曲卷盘24上。
当将带盒C装配在带盒装配部6上时,头包容器13与贯通孔22、定位突起19与带卷盘18的中心孔、卷曲驱动轴(没有图示)与墨带卷曲卷盘24的中心孔分别呈插入状态,打印头14和滚筒卷盘23隔着带T与墨带R抵接(当接する),因而可以实现墨字打印。而且,在基于输入的字符信息进行墨字数据的打印后,墨字打印完的带T被送到打印带排出口11。
此外,带T具有带种类(带宽度、带颜色、油墨颜色、带材质等)不同的很多种,因而在盒子20的背面设置了以识别带种类为目的的多个被检测孔(未图示)。此外,对应这些被检测孔,在带盒装配部6处设置了多个用于检测这些信息的带识别传感器(微动开关)171(参照图7),通过该带识别传感器171判断带种类,并作为带信息存储在数据信息模块235(参照图7)中。
另一方面,在装置盒2的后部表面右侧装配有盲文刻印装置作为盲文刻印部150,在该盲文刻印装置的内部,将主结构装置组装在装置框架65(参照图3)上。如图3所示,盲文刻印装置包括基于3个刻印针41(参照图4A和图4B)进行盲文刻印的刻印单元80;将插入到刻印带插入部31的带T向刻印带排出部32传送的带传送机构60;以及从刻印带插入部31到刻印带排出部32的带传送路径70,而且,相对于由带传送机构60驱动的、沿着带传送路径70传送的带T,刻印单元80有选择地驱动3个刻印针41,从而形成盲文。
带传送路径70、带传送机构60和刻印单元80为了防止来自外部的异物侵入,被设置在具有透光性的刻印部包容器30(图1或图2)的内部。刻印部包容器30包括用于密封带传送路径70等的上方的表面包容器30a;刻印带插入部31侧的前面包容器30b;以及刻印带排出部32侧的后面包容器(省略图示)。在前面包容器30b上形成有开口的刻印带插入口(省略图示)。使刻印带插入口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对应于带T的厚度和宽幅的带T的宽度(24mm)。而且,后面包容器也开口有与刻印带插入口具有大致相同形状的刻印带排出口。
此外,分别形成凹陷(凹槽)的刻印带插入部31和刻印带排出部32,以使它们面向带传送路径70逐渐向下倾斜。而且,在刻印带插入部31上设置有手动导轨8,该手动导轨8根据两种带T的宽度(12mm和24mm),可在与带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带的宽度方向)上滑动自如,可以转换宽度。用户在该手动导轨8及其对抗璧的引导下,将打印面朝上的带T插入到刻印带插入部31中。
如图3所示,带传送机构60包括可正反旋转的传送滚筒61,将传送滚筒61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装置框架65上的支承部件62,以及通过没有图示的动力传递机构使传送滚筒61旋转的刻印传送电动机151。传送滚筒61包括由驱动滚筒(省略图示)和从动滚筒61a构成的夹紧滚筒,从动滚筒61a为了不将已经刻印完的盲文压坏,以及为了避免干扰,形成有环状槽(省略图示)。
接着,参照图4A和图4B,对刻印单元8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A是从图3中的上方观察刻印单元80的平面图,图4B是刻印单元80的截面图。图4A示出了墨字打印后的带T(带宽为12mm)通过手动插入被从刻印带插入部31传送到带传送路径70,并向刻印带排出部32传送带T的状态。
如图4A及图4B所示,刻印单元80包括配置在带T背面一侧的、并在导轨区装入上述3个刻印针41的刻印部件81(刻印头);以及在隔着带T与刻印部件(刻印针41)81对置位置上设置的刻印接受部件82。
刻印部件81具有沿着带宽度方向(图4A的上下方向)的、以间隔为2.4mm排列着的3个刻印针41,并与6个刻印点302a~302f(参照图5A和图5B)中的纵向的3个刻印点对应,而且,通过对将螺线管47作为驱动源的直线运动进行引导的导向部件45,保持该刻印部件81与带T垂直。刻印针41的头部41a形成为具有圆角的圆筒形,以使刻印的刻印凸部302的形状成为具有圆角的圆筒形。
此外,臂部件46的一端半固定地连接在刻印针41的尾部上。该臂部件46的另一端与螺线管47的活塞48的顶端连接,并可转动,而且,在臂部件46上还设置有支承部件49,该支承部件49支承该臂部件46的中间部位,并使其可以自由旋转。而且,活塞48和上述的刻印针41平行设置,以使该螺线管47的活塞48的顶端在相对于带T的垂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从而,在活塞48通过螺线管47做直线运动时,臂部件46以支承部件49为支点旋转,进而刻印针41在与带T垂直的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此外,延伸分别连接至3个刻印针41的3个臂部件46,以使位于上下两端的臂部件46分别背离带宽度方向(上下方向)延伸,位于中间的臂部件46沿着带T传送方向延伸。也就是说,臂部件46从刻印针41的位置开始向三个方向延伸,其结果,使分别连接的3个螺线管47配置成三角形。
另一方面,刻印接受部件82在与3个刻印针41相对的面42a上形成与3个刻印针41相对应的3个刻印接受凹部43。这些刻印接受凹部43形成为与刻印针41的头部形状相配合的、具有圆角的凹型圆筒型。
刻印单元80通过该刻印针41与刻印接受部件82,在带T上形成刻印凸部302(参照图5A和图5B)。即,当与基于输入的字符信息而生成的盲文数据对应,激励螺线管47牵引活塞的时候,刻印针41按照导向部件45的引导,沿垂直于带T的方向前进,隔着带T接触到对应的刻印接受凹部43,从而在带T上刻印刻印凸部302。
参照图5A及图5B,说明在带T上形成的盲文B(6点盲文B)。图5A是表示字符信息“し”的盲文(盲文数据)B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6点盲文B用纵3个×横2个的6个点(刻印点)来构成一块300,用该一块300就可以表现1个字符或浊音符号等的属性。此外,在盲文B中,除了这样的表示假名字符与数字等的6点盲文B以外,也使用8点盲文,该8点盲文以纵4个×横2个的8个点模式的点表示汉字。本实施例的标签制作装置1以形成6点盲文B的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发明也适用刻印8点盲文的结构。
对于6点盲文B,一块300用纵3个×横2个的配置模式来分布(分配)6个刻印点301a~301f,在上述图的“し”中,选择刻印6个刻印点301a~301f中的4个刻印点301a、301b、301e、301f,并在带T上形成4个刻印凸部302a、302b、302e、302f。此外,在6个盲文刻印凸部302中,纵向间距约为2.4mm,横向间距约为2.1mm,距离邻接块的点(块间)的间距约为3.3mm。
图5B是刻印凸部302的截面形状。如该图所示,刻印凸部302的形状是具有圆角的圆筒形。此外,刻印凸部302的形状优选具有圆角的圆筒形(触觉良好)。其他的截面形状也可以诸如是半球形、圆锥形、四角锥形等。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盲文刻印部150中,作为刻印单元80准备了可相互交换的两种单元。一种用于形成小型的小刻印凸部303,另一种用于形成大型的大刻印凸部304。小刻印凸部303的圆筒直径约为1.4mm,高度约为0.4mm;大刻印凸部304的圆筒直径约为1.8mm,高度约为0.5mm。大小两种刻印凸部303、304可以根据用途来划分使用,例如,小刻印凸部303是面向习惯于读取盲文B(先天盲人)的,大刻印凸部204是面向初学者(中途失明者)的。
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在盲文刻印部150中带T的输送。按照上述的说明,盲文刻印部150包括通过刻印针41在带T上形成刻印凸部302的刻印单元80;传送带T的带传送路径70;以及沿着带传送路径70传送带T的带传送机构60,此外,还包括用于引导带T传送的带导向部件71、72,用于检测带T前端的透过型的前端检测传感器172。
在刻印带插入部31处,可以从带宽度大的带开始插入带T1(带宽度为24mm)、带T2(带宽度为18mm)、带T3(带宽度为12mm),对于最大宽度的带T1来说,需要上下带导向部件71、72共同引导,其余的带T2、T3则只需要下带导向部件72来引导。例如当使用最小带宽的带T3的时候,用户将带T3沿着下带导向部件72手动插入其前端,使其到达带传送机构60(传送滚筒61)(直到不能再插入为止)。然后,将带插入作为触发(trigger),开始传送利用带传送机构60的带T3了。
接着,参照图7,对标签制作装置1的控制过程进行说明。标签制作装置1包括以下各部分负责人机接口的处理的操作部110;进行墨字打印的墨字打印部120;按照预定的长度切割带T的切断部140;进行盲文刻印的盲文刻印部150;进行各种检测的检测部170;驱动各部的驱动部180;以及控制部200,与各部分连接,用于控制标签制作装置1的整体动作。
操作部110包括键盘3和显示器5,处理用户进行的字符信息的输入和各种信息的显示等。墨字打印部120包括带盒C、打印头14以及打印传送电动机121,用于一边传送带T及墨带(色带)R,一边在带T上进行墨字打印。此外,切断部140包括带切割器12及驱动它的切割电动机141,用于按照预定的长度切割带T。盲文刻印部150包括螺线管47、刻印针41以及刻印传送电动机151,用于一边传送带T一边在该带T上根据生成的盲文刻印数据进行盲文刻印。
检测部170用于进行带T(带盒C)的各种检测,包括用于检测带T(带盒C)种类的带识别传感器171、用于在盲文刻印部150中检测带T前端的前端检测传感器172、用于检测打印传送电动机121的旋转速度的打印部编码器(打印部旋转速度传感器)173、及用于检测刻印传送电动机151的旋转速度的刻印部编码器(刻印部旋转速度传感器)174。
驱动部180包括显示驱动器181;头驱动器182;打印传送电动机驱动器183;切割电动机驱动器184;刻印驱动器185,用于驱动盲文刻印部150内的螺线管47和刻印针41;以及刻印传送电动机驱动器186,用于驱动盲文刻印部150内的刻印传送电动机151。
控制部200包括CPU 210、ROM 220、RAM 230以及输入输出控制装置(以下,简称“IOCInput Output Controller”)250,这些装置相互之间通过内部总线260连接。ROM 220包括控制程序块221,存储用于通过CPU 210控制墨字打印处理或盲文刻印处理等各种处理的控制程序;控制数据块222,存储用于进行墨字打印的字符字体数据和用于进行盲文刻印的盲文字体数据。此外,字符字体数据也可以不存储在ROM 220内,另行存储在CG-ROM中。
RAM 230包括各种工作区块231,用于作为标记等使用;墨字打印数据块232,用于存储生成的墨字打印数据;盲文刻印数据块233,用于存储生成的盲文刻印数据;显示数据块234,用于存储在显示器5上显示用的显示数据;带信息块235,用于存储检测出的带信息,这些数据块作为用于控制处理的工作区域来使用。还有,为了即使切断RAM 230的电源也能够保持其存储的数据,需要经常备份。
在IOC 250中,包括用于补充CPU 210的功能并处理与各种周边电路的接口信号的逻辑电路,该逻辑电路由门阵列或常规的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构成的。基于此,IOC 250将来自键盘3的输入数据和控制数据、或检测部170的各种传感器值,原封不动地或经加工后,摄取到内部总线260,同时,与CPU 210联动,将由CPU 210输出到内部总线260上的数据或控制信号,原封不动地或经加工后,输出给驱动部180。
而且,CPU 210基于上述的构成,按照ROM 220内的控制程序,通过IOC 250输入来自于标签制作装置1内各部分的各种信号和数据。还有,基于输入的各种信号及数据,处理RAM 230内的各种数据,并通过IOC 250向标签制作装置1内各部分输出各种信号及数据,从而,进行诸如墨字打印处理与盲文刻印处理的控制。
例如,当用户通过键盘3输入了字符信息时,CPU 210就基于输入的字符信息生成墨字打印数据和/或盲文刻印数据,并将其暂时存储在墨字打印数据块232中,并将其暂时存储在盲文刻印数据块233中。还有,一旦接收了客户的打印指示,就开始驱动打印传送电动机121,并根据打印部编码器173的检测结果驱动打印头14,从而基于墨字打印数据块232内的墨字数据进行墨字打印。其后,通过基于墨字打印数据传送特定长度的带后,由带切割器12切断带的后端,并从打印排出口11排出印刷完的带T。
而且,在进行盲文刻印时,一旦用户从刻印带插入部31插入带T的话,CPU 210通过驱动刻印单元80及带传送机构60,就可以在盲文刻印部150中,基于盲文刻印数据进行盲文刻印。刻印完成后,通过驱动刻印传送电动机151,将刻印完的带T从刻印带排出部32排出。
接下来,说明标签制作装置1所具有的处理模式(打印模式)。用户能够通过使用键盘3的键操作从图8A~图8C所示的三个处理模式中选择想要的处理模式。第一处理模式是指在同一个带T上进行墨字打印和盲文刻印两个处理。如图8A所示,安装带盒C后,通过墨字打印部120打印墨字P,将经切割、排出后的带T进一步插入刻印带插入部31(参照图1或图2),并利用盲文刻印部150刻印盲文B,从而制作墨字/盲文均印标签。此外,在第一处理模式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信息进行墨字打印和盲文刻印。
第二处理模式是仅在带T上进行墨字打印处理的模式,如图8B所示,安装带盒C后,通过墨字打印部120打印墨字P,通过切割、排出带T,从而制作墨字标签。此外,第三处理模式是仅在带T上进行盲文刻印处理的模式,通过手动将长条状的带(按照任意长度切割的带)T插入到刻印带插入部31后,利用盲文刻印部150刻印盲文B,从而制作盲文标签。
此外,当选择第三处理模式时,为了得到用于手动插入的长条状的带,如图8C的虚线所示,可以在进行空打印(仅传送带)后,将经切割、排出后的带T作为手动插入用的长条状的带T利用。此外,图中虽有省略,作为可以在盲文刻印部150的上游侧安装带盒C的方法,可以在从带盒C中放出的长尺状的带T上进行盲文刻印。
此外,当选择第一处理模式或第三处理处理的时候,在从打印带排出口11排出带T,同时可以在显示器5上显示以督促向刻印带插入部31插入带为内容的信息。此外,代替信息显示,也可以通过指示器或LED进行显示。
而且,当选择制作墨字/盲文均印标签的第一处理模式的时候,通过用户使用键盘3的操作,能够设置想要的打印、刻印版面。如图9A~9C所示,如果是带宽度为24mm的带T1(参照图9A),可以选择下面的任一个版面打印配置部Ep位于上端、刻印配置部Eb位于下端(a-1);或打印配置部Ep位于下端、刻印配置部Eb位于上端(a-2)。
此外,在处理带为带宽度为18mm的带T2的情况时(参照图9B),可以选择下面的任一个版面打印配置部Ep位于上端、刻印配置部Eb位于下端(b-1);或打印配置部Ep位于下端、刻印配置部Eb位于上端(b-2)。此时,与带宽度相适应,打印配置部Ep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将变短。此外,在处理带为带T1和带T2的情况下,除了上述的版面以外,还可以选择按照预定的大小打印的墨字的一部分与盲文重叠的版面。
此外,在处理带为带宽度为12mm的带T3的情况时(参照图9C),因为带宽度是可以刻印盲文一块300的大小(带宽度方向的长度)的最低限的长度(参照图6),所以仅仅可以选择打印配置部Ep和刻印配置部Eb重叠的版面(但是也可以将打印配置部Ep和刻印配置部Eb沿带长边方向并排配置)。
下面,就标签制作装置1的预览显示功能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处理模式设置为制作墨字/盲文均印标签的第一处理模式、并将卷装有带宽为12mm的带T3的带盒C安装在标签制作装置1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1根据输入的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能够实际上在显示器5上预览显示在带T上进行了墨字打印和盲文刻印的信息(墨字预览单元、盲文预览单元)。而且,当处理模式为第一处理模式的时候,通过有选择地转换预览显示,能够显示“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仅墨字信息”和“仅盲文信息”(预览转换单元)。
如图10所示,当用户在墨字信息输入画面D10上输入墨字信息(在该图中为“たなか”),并在盲文信息输入画面D20中输入盲文信息后(在该图中为“たなか けい”),按下预览键时,标签制作装置1显示选择显示方法的选择画面。该选择画面D30是用于用户从“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在图中表示为墨字+盲文)、“仅墨字信息”(在图中表示为仅墨字)和“仅盲文信息”(在图中表示为仅盲文)中选择想要的显示方法作为预览显示的显示方法的画面。
在选择画面D30中,当用户选择“墨字+盲文”并按下选择键的时候,预览显示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两方(参照预览画面D40)。此外,当用户选择“仅墨字”并按下选择键的时候,预览显示仅墨字(参照预览画面D50)。当用户选择“仅盲文”并按下选择键的时候,预览显示仅盲文(参照预览画面D60)。此外,选择画面D30包括显示用于用户选择显示方法的选择项的选择项显示部D30a;以及显示当前选择的选择项的说明(例如显示墨字和盲文合在一起的信息“墨字+盲文”的时候)的说明显示部D30b。
此外,在选择画面D30中,可以通过上下操作光标键来实现分别将显示方法转换为“墨字+盲文”、“仅墨字”和“仅盲文”。此外,能够通过按下取消键实现从预览画面(D40、D50、D60)到选择画面D30的变化。也就是说,用户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分别将显示方法转换为“墨字+盲文”、“仅墨字”和“仅盲文”。因此,即使在设置为墨字和盲文重叠的版面的时候,用户也能够通过分别将预览显示的显示方法转换为“墨字+盲文”、“仅墨字”和“仅盲文”来轻易地目视确认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
此外,在预览画面(D40、D50、D60)中,以空白显示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因此,墨字信息、盲文信息和显示画面背景之间的对比强烈,能够更清楚地掌握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此外,背景(显示画面)不是整体涂黑,而是根据安装的带T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调整涂黑显示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所以用户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打印、刻印在带T上的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的图像。此外,在盲文信息的输入中,代替通常的字符输入可以采用直接输入(参照该图中盲文信息输入画面D20′),其中,直接输入是指每一块都指定刻印点来输入盲文。
此外,在预览显示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两方的预览画面(D40)中,正如图11所示的预览画面D40′一样,作为盲文信息可以以空白显示构成盲文的刻印点的轮廓。根据这种结构,即使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重叠显示,透过盲文信息也能够容易地目视确认墨字信息。
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将上述示例所示的标签制作装置1中的各部分作为程序提供。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将该程序存储在存储介质(省略图示)中来提供。作为存储介质,可以利用CD-ROM、闪存ROM、存储卡(微型闪存器(注册商标)、灵巧介质、存储排字盘等)、压缩光盘、光磁盘、数字化视频光盘、以及软盘等。
此外,也可以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关于标签制作装置1的装置结构或处理工序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范围,可以进行适当地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1标签制作装置5显示器80刻印单元 120墨字打印部150盲文刻印部200控制部210CPU B盲文C带盒Eb盲文刻印区域Ep墨字打印区域 P墨字T带。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将在同一个处理薄片上打印和刻印的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预览显示在显示画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墨字预览单元,用于预览显示所述墨字信息;盲文预览单元,用于预览显示所述盲文信息;以及预览转换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墨字预览单元和所述盲文预览单元,当将所述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打印和刻印在所述处理薄片上时,可以有选择地在仅显示所述墨字信息、仅显示所述盲文信息、所述墨字信息和所述盲文信息都显示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墨字信息和所述盲文信息的显示时,所述盲文预览单元以空白显示构成盲文的刻印点的轮廓,作为所述盲文信息。
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将在同一个处理薄片上打印和刻印的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预览显示在显示画面上,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打印和刻印在所述处理薄片上的时候,通过转换操作,有选择地仅预览显示所述墨字信息、仅预览显示所述盲文信息、所述墨字信息和所述盲文信息都预览显示。
4.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各单元发挥作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将在同一个处理薄片上打印和刻印的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预览显示在显示画面上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墨字预览单元,用于预览显示所述墨字信息;盲文预览单元,用于预览显示所述盲文信息;以及预览转换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墨字预览单元和所述盲文预览单元,当将所述墨字信息和盲文信息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打印和刻印在所述处理薄片上时,可以有选择地在仅显示所述墨字信息、仅显示所述盲文信息,所述墨字信息和所述盲文信息都显示之间进行转换。
文档编号B41J3/44GK1827384SQ2006100578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日
发明者高田诚, 田中静治, 植原隆行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