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匣的导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0864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水匣的导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导墨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墨水匣导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喷墨打印机由于具有操作容易且可打印于多种喷墨媒体等优点, 广受消费大众欢迎,但喷墨打印机使用一段时日后,便会因墨水匣的墨水耗尽而 须更换墨水匣,目前常见的更换方法是丢弃旧有的墨水匣再安装全新的墨水匣以 提供墨水,此举不但造成墨水匣体的浪费,且因墨水匣的价格昂贵而无形地增加 了使用者的开销。为了节省打印成本并避免资源浪费,重复使用同个墨水匣的连 续供墨系统便应运而生。现有的连续供墨系统皆为外置式连续供墨系统,其是于喷墨打印机外设置一 供墨容器,并通过管线连接供墨容器及喷墨打印机内部的墨水匣,利用真空导墨 的原理将墨水自供墨容器导入墨水匣中,再通过目视观察供墨容器的墨水耗用情 形并适时补充墨水至供墨容器中,便可达成墨水匣供墨不间断的连续供墨目的。然而上述连续供墨系统于使用上却有诸多的限制及不便。首先供墨容器放置 的高度必须和喷墨打印机位于同一平面,且供墨容器的墨水液面须略低于喷墨打 印机的喷嘴,以避免墨水匣因承受来自供墨容器过大的液压而造成墨水自出墨口 溢出。但静置一段时间后,墨水匣常会因其墨水液面较高而回流至供墨容器中, 不但严重影响供墨状态,且在重新使用时须浪费一定量的墨水,方可使墨水匣压 力恢复平衡而顺利供墨。其次,由于供墨容器放置的位置隐蔽,使用者容易疏于补墨,当供墨容器的 墨水用完时便会造成墨水匣无法正常供墨,甚至会因缺墨干涸而阻塞墨水匣的出 墨口。再者,墨水匣、供墨容器及管线的组装繁复,若管线安装不当将影响墨水
匣承载座的运动而降低打印品质,且管线一但松脱更会造成漏墨,而缠绕的管线 还会影响喷墨打印机的外部美观。
而若不利用管线补墨,另有将原墨水匣取出以进行补墨的方式,然由于一般 墨水匣缺乏断墨结构,因此墨水匣自墨水匣承载座取出时极易漏墨,不但造成墨 水的浪费,还会污染喷墨打印机内部。
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墨水匣导墨装置来避免上述 补墨不便或容易漏墨的现有缺陷,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墨水匣的导墨装 置,其是将套环及栓塞设置于墨水匣的容置结构中,并使栓塞及套环于供墨 室中结合,以利用栓塞的塞盖端容置于容置结构的容置端中来隔绝墨水腔及 供墨室,同时利用栓塞的连接柱的第二流道与套环上的多个凸块卡合来封闭 第二流道。当墨水匣的套环及栓塞承受一外来作用力时,将使栓塞的卡合端 的反弹块变形并使栓塞产生一轴向位移,故塞盖端与容置端将分离并使第二 流道脱离多个凸块的卡合,因此墨水可由墨水腔经容置结构的供墨口流入供 墨室,再依序通过栓塞的第二、第一流道释出进行供墨;另一方面,当外来 作用力消失时,栓塞可利用反弹块的弹力还原而使塞盖端封闭供墨口及凸块 卡合第二流道进行断墨,以防止现有自墨水匣承载座上取出墨水匣补墨时容 易漏墨的情况,并避免使用管线补墨的种种不便。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导墨装置,适用 于一连续供墨系统的一墨水匣上,墨水匣具有用以容置一墨水的一墨水腔以 及一容置结构,容置结构包含一容置端、 一供墨室及一置入口,且供墨室与 墨水腔相连通,导墨装置包括 一套环,具有一开口及一容置槽,且是由容置
结构的置入口置入供墨室内并密封供墨室,其中开口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凸块,
容置槽是与开口及供墨室相连通;以及一栓塞,具有一塞盖端、 一卡合端及 一连接柱,塞盖端及卡合端连接于连接柱的两相对侧,连接柱包括一第一流 道及一第二流道,第一流道沿连接柱轴心贯穿卡合端,第二流道是垂直并连 通于第一流道,卡合端是由套环的开口置入容置槽中,且以轴向旋转的方式
固定于容置槽中,以使多个凸块封闭第二流道以及使塞盖端置于容置端中,使墨水腔与供墨室相隔离;当一外来作用力施加于套环与栓塞时,将使栓塞 产生一轴向位移以使墨水腔与供墨室相连通,并使第二流道脱离多个凸块, 墨水腔中的墨水将进入供墨室,并依序经由第二流道及第一流道释出,以进 行供墨,而当外来作用力消失时,多个凸块将再度封闭第二流道以及塞盖端 将使墨水腔与供墨室相隔离,以进行断墨。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墨水匣的容置结构的容置端是邻近于墨水腔, 且容置端的形状与栓塞的塞盖端相同。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墨水匣的容置结构的容置端还包括一隔板及多 个引流槽,隔板上具有一供墨口,而多个引流槽则位于容置端的侧壁,使栓 塞产生轴向位移时墨水腔的墨水通过引流槽及供墨口进入供墨室。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容置结构的置入口的周围具有多个定位口,以 定位套环。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套环还包含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开口位 于第一侧面,且第二侧面周围还包括多个定位块,其对应于容置结构的置入 口周围的定位口。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二侧面还包括一出墨口,用以释出来自第一 流道的墨水。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套环的第一侧面还具有多个卡固块,用以卡固 一弹性元件。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栓塞的连接柱的第一流道侧壁上还包括及一抵 顶面,用以承受外来作用力。根据本明的构想,其中栓塞的连接柱的第一流道中还包括一抵顶柱, 其是一刚性材质。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栓塞的塞盖端还包括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 其位于栓塞的两相对侧,其中第一侧面邻接于墨水腔,第二侧面是与栓塞的 连接柱相连接。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塞盖端的第一侧面还包括一凹槽,用以轴向旋 转栓塞。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栓塞的卡合端还包括多个反弹块及一底座,其 分别与容置槽的两相对侧面接触。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栓塞的卡合端的多个反弹块是较底座为薄,使 栓塞进行轴向位移时利于多个反弹块延容置槽变形。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套环的开口宽度等于栓塞的卡合端的底座宽度 且小于卡合端的底座长度,使栓塞的卡合端通过开口进入容置槽,并于轴向 旋转后卡合于容置槽。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套环的容置槽宽度等于栓塞的卡合端的底座长 度,而容置槽高度等于卡合端厚度,以容置卡合端。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墨水匣,适用于 一连续供墨系统的一墨水匣上,其包括 一墨水腔,用以容置一墨水; 一容 置结构,其包含一容置端、 一供墨室及一置入口,容置端邻近墨水腔且供墨 室是与墨水腔相连通; 一套环,具有一开口及一容置槽,且是由容置结构的 置入口置入供墨室内并密封供墨室,其中开口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凸块,容置 槽是与开口及供墨室相连通;以及一栓塞,具有一塞盖端、 一卡合端及一连 接柱,塞盖端及卡合端连接于连接柱的两相对侧,连接柱包括一第一流道及 一第二流道,第一流道沿连接柱轴心贯穿卡合端,第二流道是垂直并连通于 第一流道,卡合端包括多个反弹块及一底座,并由套环的开口置入容置槽中, 且以轴向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容置槽中,使多个反弹块及底座分别与容置槽的 两相对侧面接触,同时使多个凸块封闭第二流道以及使塞盖端置于容置端中, 以隔离墨水腔与供墨室;当一外来作用力施加于套环与栓塞时,将使栓塞的 多个反弹块延容置槽变形且栓塞产生一轴向位移,以使墨水腔与供墨室相连 通,并使第二流道脱离多个凸块,墨水腔中的墨水将进入供墨室,并依序经 由第二流道及第一流道释出,以进行供墨,而当外来作用力消失时,多个反 弹块将利用一反弹作用力恢复原形使多个凸块再度封闭第二流道并使塞盖端 再度隔离墨水腔与供墨室,以进行断墨。


图l(a)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栓塞、弹簧及套环的结构示意图l(b)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墨水匣容置结构的透视图; 图l(c)是图l(a)及(b)的组装示意图;图l(d)是图l(C)的组装完成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连续供墨系统墨水匣的导墨装置于导墨状态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 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请参阅图l(a)-(d),其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墨水匣的导墨装置示 意图,其中图l(a)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栓塞、弹簧及套环的结构示意 图;图l(b)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墨水匣容置结构的透视图;图l(c)为 图l(a)及(b)的组装示意图;图l(d)则为图l(c)的组装完成剖面示意图。如 图l(a)及(d)所示,墨水匣1的导墨装置包括一栓塞11、弹性元件12、套环 13,其装配于墨水匣1上的容置结构14,其中容置结构14又包含塞盖容置端 141、供墨室142及套环置入口 143。而弹性元件12可为一弹簧,但不以此为 限,任何具有弹力的元件,皆可用于本发明作为弹性元件12。请参阅图l(a)并配合图l(d),栓塞11为一具有弹性的软性材质,例如 橡胶,但不以此为限,且其包括一塞盖端111、连接柱112及卡合端113,其 中塞盖端111及卡合端113位于连接柱112的相对两侧,且塞盖端111具有 第-一侧面1111及第二侧面1112,其位于该塞盖端111的两相对侧,其中第一 侧面1111邻接于该墨水匣1内部的墨水腔10并与该墨水腔10的墨水或泡绵 (未图示)相接触,且第一侧面1111的表面还具有一凹槽1113,用以于组装至 容置结构14上时轴向旋转调整栓塞11的角度,而第二侧面1112相对于第一 侧面1111并与连接柱112连接,此外,塞盖端111的第一侧面1111的面积 大于第二侧面1112的面积,于本实施例中,塞盖端111为圆锥台,但不以此 为限,换言之,任何第一侧面1111面积大于第二侧面1112面积的形状,皆
可作为本发明的塞盖端111,以便组装于容置结构14的塞盖容置端141时通过面积较大的第一侧面llll提供一个良好的封闭的作用。请再参阅图l(a),栓塞11的卡合端113位于连接柱112相对于塞盖端111 的另一端,包括多个反弹块1131与一底座1132,其中底座1132的宽度Ll小 于其长度L2,于本实施例中,底座1132为椭圆形,但不以此为限,任何长宽 具有差异的形状,例如长方形等,皆可作为本发明底座1132的形状。而多个 反弹块1131的整体轮廓的宽度与底座1132的宽度Ll相同但长度略小于底座 1132的长度L2,且底座1132及反弹块1131两者的面积皆小于塞盖端111, 又反弹块1131的厚度较底座1132为薄,以便栓塞11沿轴向朝墨水腔10方 向进行位移时可弯曲变形(如图2所示)。请参阅图l(a)并配合图l(c),栓塞11的塞盖端111及卡合端113利用 连接柱112相连,于本实施例中,连接柱112为一直径等于卡合端113的底 座1132宽度Ll的圆柱,但不以此为限。而连接柱112位于其轴心处具有第 一流道U21(如图l(c)所示),而在接近卡合端113处具有一第二流道1122,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1121大致为圆锥状,但不以此为限,且第一流道1121 是轴向延伸贯穿卡合端113,而第二流道1122是平行于卡合端113的底座1132 长度L2方向且垂直轴向地贯穿连接柱112并与第一流道1121相通以构成一 T 形流道。此外,在第一流道1121中沿轴心设有一刚性材质的抵顶柱1123,用 以于墨水匣1安装至墨水匣承载座(未图示)上时配合一外来结构,例如顶针 结构,使第一流道1121及墨水匣承载座间得以疏通,而在第一流道1121的 侧壁上则具有凸出的抵顶面U24(如图l(c)所示),其中抵顶面1124用以承 受外来作用力以使栓塞ll产生一轴向位移(如图2所示)。请再参阅图l(a)并配合图l(d),套环13大致上呈圆柱状,且为具弹性 的软性材质,例如橡胶,但不以此为限。套环13具有第一侧面131、开口 132、 卡合端容置槽133及第二侧面134,其中套环13的第一侧面131包括多个卡 固块13U,以卡固弹性元件12。而套环13还具有开口 132,其位于第一侧面 131上并横越第一侧面131,且开口 132的两相对侧壁上具有凸块1321,凸块 1321的位置是对应于栓塞11的第二流道1122。此外,开口 132的宽度L3等 于栓塞11的卡合端113的底座1132宽度Ll且小于底座1132的长度L2,而
卡合端容置槽133的宽度L4约等于卡合端113的底座1132的长度L2,换言 之,开口 132的宽度L3小于卡合端容置槽133的宽度L4,因此开口132及卡 合端容置槽133可构成一倒T形的空间,而卡合端容置槽133的高度则是大 约等于整个卡合端113的厚度,是以栓塞11轴向旋转至底座1132宽度Ll与 套环13的开口 132宽度L3对齐时,整个卡合端113可穿过套环13的开口 132 进入卡合端容置槽133,并在栓塞11轴向旋转90°后卡合且容置于卡合端容 置槽133中,于此同时,栓塞11的第二流道1122则与套环13开口 132上的 凸块1321密合,以封闭第二流道1122。此外,套环13的第二侧面134的周 围具有多个定位块1341而轴心处有一出墨口 1342 (如图l(d)所示),其中定 位块1341是用以将套环13定位于墨水匣1上,而出墨口 1342则用以释出来 自第一流道1121的墨水。接着请参阅图l(b)并配合图l(c)及(d),墨水匣1内具有墨水腔10及一 容置结构14,容置结构14包含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是用以容置栓塞11、 弹性元件12及套环13,而容置结构14还包括塞盖容置端141(第一端面)、 供墨室142及套环置入口 143(第二端面),其中塞盖容置端141邻近墨水腔10 且具有一隔板1411,并通过位于隔板1411上的供墨口 1412连通墨水腔10及 供墨室142,而供墨口 1412其形状与栓塞11卡合端113相同且小于栓塞11 的塞盖端111,此外,塞盖容置端141的形状与栓塞11的塞盖端111相同, 且其侧壁上具有多个凹陷的引流槽1413,因此当栓塞11的卡合端113及连接 柱112穿过供墨口 1412而使塞盖端111容置于塞盖容置端141时,可通过塞 盖端111确实地封闭塞盖容置端141的供墨口 1412及引流槽1413,避免墨水 自墨水腔10经由引流槽1413及供墨口 1412流入供墨室142。供墨室142相 对于塞盖容置端141的另一端则为套环置入口 143,而供墨室142及套环置入 口 143于垂直轴向的截面积大小与套环13相等,且套环置入口 143的周围具 有多个相对应于套环13定位块1341的定位口 1431,以定位套环13并避免套 环13的轴向转动。请参阅图l(c)并配合图l(d),如图所示,首先提供具有墨水腔10及容 置结构14的墨水匣1以及栓塞11与套环13,并将套环13及弹性元件12由 墨水匣1的容置结构14的套环置入口 143置入供墨室142中,且将套环13
固定于墨水匣1上,其中弹性元件12是借助卡固块1311固定于套环13的第 一侧面131上,而套环13则通过其定位块1341与套环置入口 143的定位口 1431 相配合,以避免套环13轴向转动。于本实施例中,套环13是以旋转的方式 固定于墨水匣1上,当套环13的位置固定后,此时弹性元件12便大致抵顶 于塞盖容置端141的隔板1411,以提供一个缓冲及牵引的功能,且由于套环 置入口 143于垂直轴向的截面积大小与套环13相等,因此套环13可封闭套 环置入口 143(也即第二端面)及供墨室142而避免供墨室142的墨水自套环置 入口 143渗出至墨水匣1外。另一方面,栓塞11需轴向旋转调整至其卡合端113对准容置结构14的 塞盖容置端141的供墨口 1412,由于供墨口 1412的形状等于卡合端113的底 座1132且小于塞盖端111,又连接柱112的直径等于卡合端113的底座1132 的宽度Ll,因此仅卡合端113及连接柱112可穿过供墨口 1412进入供墨室 142,而塞盖端111则留置于墨水腔10的一侧。当卡合端113进入供墨室142 的一定距离时,会与套环13相接触,而由于卡合端113的底座1132宽度Ll 大致等于套环13的开口 132宽度L3(如图l(a)所示),因此需将栓塞11轴向 旋转调整至适当位置,也即令卡合端113的底座1132的宽度Ll对准开口 132 的宽度L3,方可使卡合端113穿过套环13的开口 132而进入卡合端容置槽 133,接着利用塞盖端111的第一侧面1111的凹槽1113再度轴向转动调整栓 塞ll,使卡合端113的底座1132的长度L2平行于套环13的卡合端容置槽133 的宽度L4,由于底座1132的长度L2大致等于卡合端容置槽133的宽度L4且 大于开口 132的宽度L3,且卡合端容置槽133的高度大致等于卡合端113的 厚度,因此整个卡合端113可容置于卡合端容置槽133中并与套环13的开口 132产生十字型的卡固效果,故栓塞11与套环13得以连结并避免脱落,同时 亦使栓塞11的塞盖端111恰好容置于塞盖容置端141(亦即第一端面)中,且 栓塞11的第二流道1122与套环13的凸块1321相互卡合。请参阅图l(d),当栓塞11的卡合端113穿过供墨口 1412而容置并卡合 于套环13的卡合端容置槽133后,卡合端113的反弹块1131及底座1132分 别与卡合端容置槽133的两相对侧面接触,而栓塞11的塞盖端111则容置于 塞盖容置端141中,并通过塞盖端111的第一侧面1111及第二侧面1112分 别密封塞盖容置端141及其供墨口 1412,使墨水腔10的墨水无法通过供墨口 1412进入供墨室142;同时,由于栓塞11的连接柱112的第二流道1122亦 通过套环13的凸块1321封闭,因此供墨室142中的墨水亦无法自第二流道1122 进入第一流道1121而由套环13的出墨口 1342流出至墨水匣1外部。故此一 设计确实地封闭了墨水匣1,使墨水匣1在停止供墨的状况下不致于漏墨。请参阅图2,其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连续供墨系统墨水匣的导墨装置 于导墨状态下的示意图。由于本发明的栓塞11及套环13是两个独立的构件, 故当墨水匣1的导墨装置欲组装至墨水匣承载座(未图示)上进行供墨时,可 利用一外来结构,例如墨水匣承载座上的顶针结构,对套环13及栓塞11施 加作用力,使栓塞11相对于套环13产生一轴向位移来释出墨水腔10中的墨 水。如图2所示,当外来的一作用力(实线箭头)经由套环13的出墨口 1342 而施加于栓塞11的第一流道1121内的抵顶面1124时,会使栓塞11朝远离 套环13的方向移动,也即朝墨水腔10内部产生一轴向位移,并借助弹性元 件12提供一个牵引及缓冲的机制,此时由于栓塞11的卡合端113的反弹块1131 为软性材质且具有弹性,因此可沿着套环13的卡合端容置槽133的一侧弯曲 变形,而栓塞11的第二流道1122则会脱离套环13的凸块1321而与供墨室142 相连通,且栓塞11的塞盖端111也会因位移而与塞盖容置端141产生一间距, 使塞盖端111的第二侧面1112不再封闭塞盖容置端141的供墨口 1412,因此 墨水腔10中的墨水可如图2的虚线箭头所示,经由塞盖容置端141与塞盖端 111的间距通过引流槽1413及供墨口 1412流至供墨室142中,再通过栓塞11 的连接柱112上的第二流道1122流入第一流道1121,最终则经由套环13的 出墨口 1342或经由衔接于第一流道1121中的墨水匣承载座上的顶针结构(未 图示)而将墨水腔10中的墨水导流而出,以完成导墨的动作。同样地,如图l(d)所示,当该外来结构所提供的作用力消失时,由于栓 塞11的卡合端113的反弹块1131具有弹力,因此反弹块1131会还原成原形, 而使卡合端113因反弹块1131的弹力作用而退回至套环13的卡合端容置槽133 中,同时还将栓塞11的塞盖端111拉回容置结构14的塞盖容置端141,因此 可通过栓塞11的塞盖端111的第一侧面1111阻断塞盖容置端141,并通过塞 盖端111的第二侧面1112阻断塞盖容置端141的供墨口 1412,故墨水腔10
中的墨水便无法再进入供墨室142中,此为第一断墨处。当然,在栓塞11的 反弹块1131的弹力带动下,塞盖端111复位至塞盖容置端141的同时,栓塞 11的连接柱112上的第二流道1122亦与套环13上的凸块1321再度卡合,使 供墨室142中的墨水无法通过第二流道1122经第一流道1121而输出,此为 第二断墨处。此外,外来作用力的消失会相对于套环13产生一牵引的力量而 将套环13上的屏障物,例如一薄膜,牵引回原位或凸起,因此还可当作一断 墨处。是以墨水匣1可利用该些断墨处阻断墨水的流出,以避免残存于墨水 腔10中的墨水渗溢所造成的污染或浪费。综上所述,本发明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墨水匣导墨装置于导墨状态时, 是利用一外力作用抵顶栓塞的抵顶面,由于栓塞的反弹块为具有弹性的软性 材质,因此可变形使栓塞得以产生轴向位移,使塞盖端离开塞盖容置端且第 二流道脱离凸块的卡故,故可同时开放容置结构的供墨口及栓塞的第二流道, 因此墨水腔中的墨水得以经由供墨口进入供墨室再依序经第二、第一流道并 经由套环的出墨口出墨。而墨水匣的导墨装置于欲停止供墨时,可通过除去外来作用力进行断墨, 且随着外来作用力的消失,墨水匣内部的栓塞会因其卡合端的反弹块的弹力 作用还原而归位至套环的卡合端容置槽中,同时带动栓塞的塞盖端回到塞盖 容置端,并使栓塞的第二流道与套环的凸块再度卡合,因此可利用塞盖端的 第一及第二侧面分别密封塞盖容置端及供墨口所形成的第一断墨处以及栓塞的第二流道与套环的凸块紧密结合所形成的第二断墨处来阻断墨水腔中的墨 水流出,故可确实的密封墨水匣端,此结构不但可防止漏墨污染喷墨打印机 内部,亦可避免墨水的浪费。此外,由于本发明墨水匣具有良好的断墨机制,相对地简化了墨水匣补 墨的难度,例如使用者可自墨水匣承载座上卸下墨水匣补墨而不会有漏墨的 问题,故无须如现有技术那样经由复杂的管线进行补墨,因此不会有管线松 脱影响供墨的困扰,也不会因管线的缠绕影响喷墨打印机的外观。又通过本 发明的导墨结构的设计,墨水匣可重复多次利用,不但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还节省了使用者的开销,使墨水匣的使用更臻完备,是以本发明极具产业的 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导墨装置,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的一墨水匣上,该墨水匣具有用以容置一墨水的一墨水腔以及一容置结构,该容置结构包含一容置端、一供墨室及一置入口,且该供墨室与该墨水腔相连通,该导墨装置包括一套环,具有一开口及一容置槽,且是由该容置结构的该置入口置入该供墨室内并密封该供墨室,其中该开口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凸块,该容置槽与该开口及该供墨室相连通;以及一栓塞,具有一塞盖端、一卡合端及一连接柱,该塞盖端及该卡合端连接于该连接柱的两相对侧,该连接柱包括一第一流道及一第二流道,该第一流道是沿该连接柱轴心贯穿该卡合端,该第二流道是垂直并连通于该第一流道,该卡合端是由该套环的开口置入该容置槽中,且以轴向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该容置槽中,以使该多个凸块封闭该第二流道以及使该塞盖端置于该容置端中,使该墨水腔与该供墨室相隔离;当一外来作用力施加于该套环与该栓塞时,将使该栓塞产生一轴向位移以使该墨水腔与该供墨室相连通,并使该第二流道脱离该多个凸块,该墨水腔中的该墨水将进入该供墨室,并依序经由该第二流道及该第一流道释出,以进行供墨,而当该外来作用力消失时,该多个凸块将再度封闭该第二流道以及该塞盖端将使该墨水腔与该供墨室相隔离,以进行断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墨水匣的该容置结构的该 容置端还包括一隔板及多个引流槽,该隔板上具有一供墨口,而该多个引流 槽则位于该容置端的侧壁,使该栓塞产生该轴向位移时该墨水腔的该墨水通 过该引流槽及该供墨口进入该供墨室。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墨口的形状等于该栓塞 的该卡合端的形状且小于该塞盖端,使该卡合端穿过该供墨口而将该塞盖端 留置于该容置端中。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环还包含一第一侧面及 一第二侧面,其中该第二侧面还包括一出墨口,用以释出来自该第一流道的 该墨水。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栓塞的该连接柱的该第一 流道侧壁上还包括一抵顶面,用以承受该外来作用力,及该栓塞的该连接柱 的该第一流道中还包括一抵顶柱,其是一刚性材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栓塞的该塞盖端还包括一 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其中该第一侧面邻接于该墨水腔,该第二侧面与该 栓塞的该连接柱相连接,且该塞盖端的该第一侧面还包括一凹槽,用以轴向 旋转该栓塞。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栓塞的该卡合端还包括多 个反弹块及一底座,其分别与该容置槽的两相对侧面接触,该多个反弹块是 较该底座为薄,使该栓塞进行该轴向位移时利于该多个反弹块沿该容置槽变形。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环的该开口宽度等于该 栓塞的卡合端的该底座宽度且小于该卡合端的该底座长度,使该栓塞的该卡 合端通过该开口进入该容置槽,并于轴向旋转后卡合于该容置槽。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环的该容置槽宽度等于 该栓塞的该卡合端的该底座长度,而该容置槽高度等于该卡合端厚度,以容 置该卡合端。
10. —种导墨装置,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的一墨水匣上,该墨水匣具有 用以容置一墨水的一墨水腔以及一容置结构,该容置结构包含第一端面、第 二端面及一供墨室,该导墨装置包括一套环,具有一开口及一容置槽,该套环密封该容置结构的该第二端面, 该开口具有多个凸块,且该容置槽与该开口向该容置结构的该第一端面延伸; 以及一栓塞,具有一塞盖端、 一卡合端,该塞盖端及该卡合端相连接,且具 一流道于该塞盖端及该卡合端之间,供该墨水流通,该卡合端置入该容置槽 中并由该套环的该开口卡扣,以使该多个凸块封闭该流道以及使该塞盖端置 于该容置结构的该第一端面,使该墨水腔与该供墨室相隔离;当一外来作用力施加于该套环与该栓塞时,将使该栓塞产生一轴向位移, 以使该墨水腔的该墨水流过该栓塞与该容置结构的该第一端面以进入该供墨 室,并使该流道脱离该套环的该开口的该多个凸块,使该墨水继续流经该流 道,以进行供墨,而当该外来作用力消失时,该多个凸块将再度封闭该流道, 以及该塞盖端将使该墨水腔与该供墨室相隔离,以进行断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导墨装置,适用于具有墨水腔及包含容置端、供墨室及置入口的容置结构的墨水匣,包括套环具有开口及容置槽,及栓塞具有塞盖端、卡合端及连接柱,卡合端由套环的开口置入容置槽,轴向旋转固定于容置槽中,使凸块封闭连接柱的第二流道以及塞盖端使墨水腔与供墨室隔离;当外来作用力施加于套环与栓塞时,将使栓塞产生轴向位移使墨水腔与供墨室连通,第二流道将脱离开口侧壁的凸块,墨水腔中的墨水将进入供墨室,并经由第二流道及第一流道释出,而当外来作用力消失时,凸块将封闭第二流道以及塞盖端使墨水腔与供墨室相隔离。
文档编号B41J2/17GK101117052SQ200610111139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4日
发明者罗进添, 邱重钧 申请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