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架单元、液体喷射记录装置以及滑架单元的固定方法

文档序号:249849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架单元、液体喷射记录装置以及滑架单元的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架单元、液体喷射记录装置以及滑架单元的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提供一种将墨滴喷射至记录纸等而进行图像或文字等的记录的打印机或传真机等液体喷射记录装置。该液体喷射记录装置具备液体喷射头,该液体喷射头排列有多个将液体喷射至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喷射孔。该液体喷射头,以多个喷射孔的排列方向作为纵向方向,以与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横向方向,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法线方向观看时形成为长方形状。将该液体喷射头搭载于滑架而构成滑架单元。而且,使滑架单元沿上述横向方向移动,并沿上述纵向方向搬送被记录介质,同时,从上述液体喷射头喷射液体, 由此,在被记录介质进行记录。一般以螺丝紧固作为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滑架的固定构造。此外,在专利文献1和 2中,公开了为了简易且迅速地进行喷墨头的安装作业,将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滑架而卡止的固定构造。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17057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2-2109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要求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滑架的装卸作业的进一步的简易化和迅速化。另外,为了提高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记录精度,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滑架的定位变得重要。在上述的螺丝紧固固定构造的情况下,沿水平方向将液体喷射头推碰到滑架并同时用螺丝进行紧固,由此,进行液体喷射头的定位。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螺丝拧紧转矩可能导致液体喷射头旋转而引起微小的位置偏移。另外,在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固定构造中,也难以确保定位精度。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滑架的装卸且能够确保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滑架的定位精度的滑架单元、 液体喷射记录装置以及滑架单元的固定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滑架单元,具备液体喷射头,排列有将液体喷射至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多个喷射孔;以及滑架,以固定有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状态而与所述记录面平行地相对移动,其中,具备第1杆,该第1杆通过相对于所述滑架转动并卡合而将所述液体喷射头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伴随着所述第1杆的转动动作和卡合动作,至少在与所述记录面平行的面内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所述滑架而定位。依照本发明,由于具备第1杆,该第1杆通过相对于滑架转动并卡合而将液体喷射头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因而只要将第1杆转动并卡合,就能够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的装卸。另外,由于伴随着第1杆的转动动作和卡合动作而将液体喷射头定位,因而能够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的定位。另外,期望,所述液体喷射头,以所述多个喷射孔的排列方向作为纵向方向,以与所述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横向方向,从所述记录面的法线方向观看时形成为长方形状,所述滑架具备容纳部、支撑部以及卡合部,其中,该容纳部容纳所述液体喷射头的至少一部分,该支撑部与所述容纳部邻接,配置于所述纵向方向的一方侧,将所述第1杆转动自如地支撑,该卡合部与所述容纳部邻接,配置于所述纵向方向的另一方侧,将所述第1杆卡合,在所述液滴吐出头和所述容纳部中的一方的侧面,形成有沿所述纵向方向突出的第1 突起和沿所述横向方向突出的第2突起,所述第1突起和所述第2突起抵接在所述液滴吐出头和所述容纳部中的另一方的侧面,由此,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定位。依照本发明,由于第1突起和第2突起抵接在容纳部的侧面而被定位,因而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液体喷射头的定位。另外,期望,在所述第1杆的所述支撑部侧,形成有第1按压部,伴随着所述第1杆的转动动作,该第1按压部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述支撑部侧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横向方向和所述纵向方向按压,由此,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述支撑部侧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横向方向定位,并且,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整体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纵向方向定位。依照本发明,只要将第1杆转动,就能够将液体喷射头的支撑部侧沿横向方向定位,并且,将液体喷射头的整体沿纵向方向定位。所以,能够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的定位。另外,期望,在所述第1杆的所述支撑部侧,形成有第2按压部,伴随着所述第1杆的转动动作,该第2按压部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述支撑部侧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法线方向按压,由此,进行定位,在所述第1按压部将所述液体喷射头沿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定位之后,所述第2按压部将所述液体喷射头沿所述法线方向定位。依照本发明,只要将第1杆转动,就能够将液体喷射头的支撑部侧沿法线方向定位,能够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的定位。而且,由于将液体喷射头的支撑部侧沿横向方向定位之后,沿法线方向定位,因而法线方向的定位不妨碍横向方向的定位。所以,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液体喷射头的定位。另外,期望,在所述第1杆的所述卡合部侧,形成有第3按压部,伴随着所述第1杆的卡合动作,该第3按压部沿所述横向方向和所述法线方向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述卡合部侧相对于所述滑架按压,由此,进行定位。依照本发明,只要将第1杆卡合,就能够将液体喷射头的卡合部侧沿横向方向和法线方向定位,能够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的定位。另外,通过对长方形状的液体喷射头分别个别地进行支撑部侧和卡合部侧的定位,从而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液体喷射头的定位。另外,期望,在所述滑架的所述卡合部侧,设有按压机构,该按压机构与所述第1 杆的卡合动作连动,沿所述横向方向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述卡合部侧相对于所述滑架按压,由此,进行定位。依照本发明,由于具备与第1杆的卡合动作连动而按压液体喷射头的按压机构, 因而即使在例如液体喷射头被罩覆盖的情况等的难以利用第1杆本身来按压液体喷射头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按压机构来按压液体喷射头而进行定位。另外,期望,在所述滑架的所述卡合部侧,设有第2杆,该第2杆沿所述法线方向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述卡合部侧相对于所述滑架按压,由此,进行定位。依照本发明,由于具备按压液体喷射头的第2杆,因而即使在难以利用第1杆本身来按压液体喷射头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第2杆来按压液体喷射头而进行定位。此外,所述容纳部也可以是槽部。另外,所述容纳部也可以是贯通孔。另外,将钢线材料弯曲而形成所述第1杆。依照本发明,能够廉价地形成第1杆,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记录装置具备使上述的滑架单元移动的滑架移动装置和搬送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被记录介质搬送装置。依照本发明,由于具备将液体喷射头精度良好地定位的滑架单元,因而能够精度良好地从液体喷射头的喷射孔对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喷射液体。所以,能够提供记录精度优异的液体喷射记录装置。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滑架单元的固定方法,是在滑架单元中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所述滑架而固定的方法,该滑架单元具备液体喷射头,排列有将液体喷射至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多个喷射孔,以所述喷射孔的排列方向作为纵向方向,以与所述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横向方向,从所述记录面的法线方向观看时形成为长方形状;以及滑架,以固定有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状态而与所述记录面平行地相对移动,其中,该滑架单元的固定方法完成以下的工序纵向方向固定工序,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纵向方向固定;横向方向固定工序,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横向方向固定; 以及法线方向固定工序,在所述纵向方向固定工序和所述横向方向固定工序完成之后,或在所述纵向方向固定工序和所述横向方向固定工序完成的同时,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法线方向固定。一般而言,在将液体喷射头沿法线方向固定的力作用的状态下,难以将液体喷射头沿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定位。与此相对的是,在本发明中,由于在纵向方向固定工序和横向方向固定工序完成之后,或在纵向方向固定工序和横向方向完成的同时,完成法线方向固定工序,因而能够将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滑架而沿各方向可靠地定位固定。发明的效果依照本发明的滑架单元,由于具备第1杆,该第1杆通过相对于滑架转动并卡合而将液体喷射头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因而只要将第1杆转动并卡合,就能够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的装卸。另外,由于伴随着第1杆的转动动作和卡合动作而将液体喷射头定位, 因而能够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的定位。


图1是显示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液体喷射头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喷射头芯片的立体图。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的说明图,是滑架的基台部和液体喷射头的分解立体图。图5(a)是从-Z方向观看杆时的平面图,图5(b)是从-X方向观看时的侧面图。图6是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滑架的配置动作的说明图。图7是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滑架的配置动作的说明图。图8是第1按压部的按压动作的说明图。图9是第1按压部的按压动作的说明图。图10是第2按压部和第3按压部的按压动作的说明图。图11是第2按压部和第3按压部的按压动作的说明图。图12是第2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的滑架的立体图。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的滑架的立体图。图14是第3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的滑架的立体图。图15是第3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的立体图。图16是第3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液体喷射记录装置)图1是显示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液体喷射记录装置1具备一对搬送装置2、3,搬送纸等被记录介质S ;液体喷射头4,将墨水吐出至被记录介质S ;墨水供给装置 5,将墨水供给至液体喷射头4 ;以及扫描装置6,使液体喷射头4沿与被记录介质S的搬送方向(主扫描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副扫描方向)扫描。一对搬送装置2、3分别具备格栅辊(grid roller) 20、30,沿副扫描方向延伸设置;夹送辊(Pincn ! 011吐)21、31,与格栅辊20、30平行地延伸设置;以及电动机等图中未显示的驱动机构,使格栅辊20、30进行轴旋转。墨水供给装置5具备容纳墨水的墨水罐50以及将墨水罐50和液体喷射头4连接的墨水供给管51。具备多个墨水罐50,具体而言,并排地设有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的4个种类的墨水的墨水罐50Y、50M、50C、50B。墨水供给管51由能够与液体喷射头4 (滑架单元 62)的动作相对应的具有可挠性的柔性软管构成。扫描装置6具备一对导轨60、61,沿副扫描方向延伸设置;滑架单元62,能够沿着一对导轨60、61滑动;以及驱动机构63,使滑架单元62沿副扫描方向移动。驱动机构63 具备一对滑轮64、65,配设于一对导轨60、61之间;无接头带66,卷绕于一对滑轮64、65之间;以及驱动电动机67,使一方的滑轮64旋转驱动。一对滑轮64、65分别配设于一对导轨 60,61的两端部之间,沿副扫描方向隔开间隔而配置。无接头带66配设于一对导轨60、61 之间,滑架单元62联接至该无接头带。在滑架单元62,搭载有多个液体喷射头4,具体而言, 沿副扫描方向并排地搭载有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的4个种类的墨水的液体喷射头4Y、4M、 4C、4B。(液体喷射头)图2是显示液体喷射头的立体图。液体喷射头4具备安装底座40、液体喷射头芯片41、流路基板42、底板44以及布线基板45。此外,安装底座40和底板44可以分体,也可以一体成形。安装底座40从Z方向观看时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从其长边的中央部至底板44 的表面,在安装底座40设有切口。在该切口的尽头面,安装有液体喷射头芯片(以下,简称为“喷射头芯片”)41。流路基板42安装于喷射头芯片41的一面侧。在流路基板42的内部,形成有用于使墨水流通的图中未显示的流通路,在流路基板42的上面,形成有与上述流通路连通的流入口 42a。吸收墨水的压力变动的压力调整部(图中未显示)联接至该流入口 42a。底板44大致垂直地立设在安装底座40的上面,在底板44的表面,安装有布线基板45。在布线基板45,形成有控制喷射头芯片41的动作的控制电路45a。布线基板45和喷射头芯片41之间由柔性基板46电连接。图3是显示喷射头芯片的立体图。在喷射头芯片41,具备墨水室10、多个通道(图中未显示)以及喷嘴孔13,其中,墨水室10容纳墨水,多个通道由能够通过施加电压而变形的压电元件划分且并列地配置,喷嘴孔13向着被记录介质吐出墨滴。如果具体地说明,那么,喷射头芯片41是所谓的独立通道类型的喷射头芯片,具备喷嘴板14、致动器板15、墨水室板16以及喷嘴帽8,其中,喷嘴板14形成有喷嘴孔13,致动器板15隔开间隔而并列地立设有多个压电元件,形成有多个通道,墨水室板16形成有墨水室10,喷嘴帽8用于支撑喷嘴板14。致动器板15是由例如钛酸锆酸铅(PZT)等压电材料构成的矩形板。在如图2所示的液体喷射头4,以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和喷射头芯片41的喷嘴板平行地配置的方式,使喷嘴板向着下方而安装喷射头芯片41。液体喷射头4的喷射头芯片 41的喷嘴孔的排列方向成为纵向方向,与该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向成为横向方向。即,液体喷射头4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法线方向观看时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以下,将液体喷射头的纵向方向称为Y方向,将横向方向称为X方向,将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法线方向称为 Z方向。使纵向方向(Y方向)与主扫描方向一致且使横向方向(X方向)与副扫描方向一致,将液体喷射头4搭载于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记录装置的滑架单元62。另外,多个液体喷射头4沿X方向并排地搭载于滑架单元62。而且,沿Y方向搬送被记录介质,使滑架单元 62沿X方向移动,同时,从液体喷射头4喷射墨滴,由此,在被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滑架单元)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的说明图,是滑架的基台部和液体喷射头的分解立体图。此外,滑架62a的基台部是搭载有液体喷射头4的部分,与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平行地配置。滑架62a由铝合金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在滑架62a,设有槽部70,以作为容纳液体喷射头4的安装底座40的容纳部。从Z方向观看时,槽部70形成为比液体喷射头更大一圈的大致长方形状。此外,在槽部70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从液体喷射头喷射的墨滴通过该贯通孔。在液体喷射头4的安装底座40的+Y方向的侧面,形成有沿+Y方向突出的第1突起47。该第1突起47抵接在槽部70的+Y方向的侧面,由此,将液体喷射头4相对于滑架 62a而沿Y方向定位。另外,在液体喷射头4的安装底座40的+X方向的侧面,形成有沿+X 方向突出的一对第2突起48a、48b。其中,一方的第2突起48a配置于安装底座40的-Y方向,另一方的第2突起48b配置于安装底座40的+Y方向。这一对第2突起48a、48b抵接在槽部70的+X方向的侧面,由此,将液体喷射头4相对于滑架6 而沿X方向定位。在滑架6 装配有杆(第1杆)80。将不锈钢等钢线材料弯曲而形成杆80。该杆 80相对于滑架6 而转动并卡合,由此,将液体喷射头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此外,设有支撑部72,该支撑部72与槽部70的-Y方向邻接,将杆80转动自如地支撑。另外,设有卡合部73,该卡合部73与槽部70的+Y方向邻接,将杆80卡合固定。在卡合部73,设有向下开口的钩状的卡合凹部73a。杆80具备沿Y方向延伸的直线部85。直线部85形成为与槽部70的Y方向长度同等的长度,配置于槽部70的-X方向的外侧。另外,杆80具备从直线部85的-Y方向端部沿+X方向延伸的转动轴部86。转动轴部86形成为与槽部70的X方向长度同等的长度,配置于槽部70的-Y方向的外侧。此外,上述的支撑部72将杆80的转动轴部86转动自如地支撑。另外,杆80具备第1按压部81,该第1按压部81从转动轴部86的+X方向端部沿-Z方向延伸,进而沿-χ方向和+Y方向倾斜地延伸。第1按压部81伴随着杆80的转动动作而沿+X方向和+Y方向按压液体喷射头4的底板44的侧缘部。另外,杆80具备第2按压部82,将转动轴部86的长度方向中央部沿+Y方向弯曲而形成该第2按压部82。第2按压部82伴随着杆80的转动动作而沿+Z方向按压液体喷射头4的安装底座40的支撑部72侧。图5(a)是从-Z方向观看杆时的平面图,图5(b)是从-X方向观看时的侧面图。如图5 (b)所示,包括第2按压部82的平面相对于包括直线部85和转动轴部86的平面而沿 + Θ方向配置。如果从图5(b)的状态起,使杆80的直线部85沿+ Θ方向转动,那么,第2 按压部82也沿+ θ方向转动。由此,对配置于第2按压部82的+Z方向的液体喷射头进行按压。返回至图4,杆80具备折返部87,该折返部87从直线部85的+Y方向端部沿+X 方向延伸,进而向着-Y方向折返。此外,上述的卡合部73的卡合凹部73a与杆80的折返部87卡合。另外,杆80具备U字部88,该U字部88从折返部87的-Y方向端部沿+X方向和 +Z方向倾斜地延伸,进而沿+Y方向延伸。另外,在U字部88的前端,设有沿+Y方向延伸的第3按压部83。该第3按压部83伴随着杆80的卡合动作而沿+X方向按压液体喷射头4 的底板44的卡合部73侧,并且,沿+Z方向按压安装底座40的卡合部73侧。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杆80中,通过将钢线材料弯曲而形成第1按压部81、第2按压部82以及第3按压部83。依照该构成,能够廉价地形成杆80,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液体喷射头的定位固定方法)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的液体喷射头的定位固定方法进行说明。图6和图7是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滑架的配置动作的说明图。此外,图6是立体图, 图7是平面图。首先,如图6所示,在滑架62a的槽部70的内侧,配置液体喷射头4的安装底座40。在该阶段,如图7所示,在液体喷射头4的第1突起47的前端和槽部70的侧面之间,存在着间隙,在一对第2突起48a、48b的前端和槽部70的侧面之间,也存在着间隙。从图6所示的状态起,将杆80沿+ θ方向(围绕X方向)转动。
图8和图9是第1按压部的按压动作的说明图。此外,图8是立体图,图9是平面图。如图8所示,如果将杆80沿+ θ方向转动,那么,杆80的第1按压部81抵接在液体喷射头4的底板44的侧缘部。如图9所示,由于第1按压部81沿-X方向和+Y方向倾斜地延伸,因而首先沿+X方向按压底板44。由此,液体喷射头4的支撑部72侧沿+X方向移动, 支撑部72侧的第2突起48a的前端抵接在槽部70的侧面。结果,将液体喷射头4的支撑部72侧相对于滑架6 而沿X方向定位(支撑部侧横向方向固定工序)。如果继续将杆80转动,那么,沿+Y方向按压底板44的支撑部72侧的端部。由此, 第2突起48a的前端沿着槽部70的侧面滑动,同时,液体喷射头4的整体沿+Y方向移动。 结果,第1突起47的前端抵接在槽部70的侧面,将液体喷射头4的整体相对于滑架6 而沿Y方向定位(纵向方向固定工序)。在该阶段,卡合部73侧的第2突起48b的前端不抵接在槽部70的侧面。从图8所示的状态起,进一步将杆80沿+ θ方向转动。图10和图11是第2按压部和第3按压部的按压动作的说明图。此外,图10是立体图,图11是平面图。如图10所示,将杆80转动,直到杆80的直线部85接近水平为止。 此外,如图5(b)所示,包括第2按压部82的平面相对于包括直线部85和转动轴部86的平面而沿+Θ方向配置。因此,如图10所示,如果将杆80转动,直到直线部85接近水平为止, 那么,第2按压部82转动至水平的下方。由此,第2按压部82沿+Z方向按压液体喷射头 4的安装底座40的支撑部72侧。结果,将液体喷射头4的支撑部72侧相对于滑架6 而沿Z方向定位(支撑部侧法线方向固定工序)。由于在该时刻,已经将液体喷射头4的支撑部72侧沿X方向定位,因而Z方向的定位不妨碍X方向的定位。所以,能够将液体喷射头4的支撑部72侧沿X方向和Z方向精度良好地定位。接着,如图10所示,使杆80的折返部87卡合在卡合部73。如上所述,杆80 (参照图5)具备U字部88,并且,具备第3按压部83,其中,U字部88从折返部87的-Y方向端部沿+X方向和+Z方向倾斜地延伸,进而沿+Y方向延伸,第3按压部83从U字部88的前端沿+Y方向延伸。因此,在折返部87的卡合时,第3按压部83抵接在液体喷射头4的安装底座40和底板44的角部44a (参照图8)。此外,从杆80的折返部87至第3按压部83 的距离形成为比从卡合部73的卡合凹部73a至液体喷射头4的角部4 的距离更长一些。 因此,如果将折返部87卡合在卡合凹部73a,那么,U字部88进行弹性变形,同时,第3按压部83按压角部44a。由此,第3按压部83沿+X方向按压液体喷射头4的底板44的卡合部 73侧,并且,沿+Z方向按压安装底座40的卡合部73侧。结果,如图11所示,液体喷射头4 的卡合部73侧的第2突起48b的前端抵接在槽部70的侧面,将液体喷射头4的卡合部73 侧相对于滑架6 而沿X方向定位(卡合部侧横向方向固定工序)。另外,将液体喷射头4 的卡合部73侧相对于滑架6 而沿Z方向定位(卡合部侧法线方向固定工序)。通过以上,从而将液体喷射头4以相对于滑架6 而沿XYZ的3个方向定位的状态固定。此外,如上所述,液体喷射头4形成为以喷嘴孔的排列方向作为纵向方向的长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该液体喷射头4分别个别地进行纵向方向的支撑部72侧和卡合部73侧的定位,因而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液体喷射头4的定位。如以上所详述,本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62为这样的构成具备通过相对于滑架6 转动并卡合而将液体喷射头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的杆80,伴随着杆80的转动动作和卡合动作而将液体喷射头4相对于滑架6 而定位。依照该构成,由于具备通过相对于滑架6 转动并卡合而将液体喷射头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的杆80,因而只要将杆80转动并卡合,就能够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4的装卸。另外,由于伴随着杆80的转动动作和卡合动作而将液体喷射头4定位,因而能够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4的定位。这样,由于未用螺丝将液体喷射头4紧固于滑架62a,因而能够通过一次触碰(one touch)而进行液体喷射头的装卸。另外,不需要伴随着液体喷射头4的安装的定位调整作业。而且,即使在再次装配液体喷射头4的情况下,液体喷射头4的位置再现性也优异。此外,伴随着杆80的转动动作和卡合动作,将液体喷射头至少沿水平方向(X方向和Y方向)进行定位即可。这种情况下的铅垂方向(Z方向)的定位能够通过螺丝紧固等而进行。如果并用螺丝紧固,那么,能够将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滑架6 而更牢固地固定。另外,液体喷射头4的第1突起47和第2突起48a、48b为这样的构成抵接在滑架62a的槽部70的侧面,由此,将液体喷射头4相对于滑架6 而沿Y方向和X方向定位。依照该构成,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液体喷射头4的定位。(第2实施方式)图12和图13是第2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的滑架的立体图。在图4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在杆80的卡合部73侧设有第3按压部83,但在图12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中,在滑架6 设有按压机构90,在这点不同。此外,关于成为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部分,省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虽然在第2实施方式的杆80设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第1按压部81和第2按压部82,但未设置第1实施方式的折返部和第3按压部。在第2实施方式中,滑架62a的卡合部73与杆80的直线部85卡合。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滑架6 设有按压机构90,以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第 3按压部。按压机构90沿着槽部70的-X方向的边缘配置于+Y方向的端部。按压机构90具备基部91和可动板92,其中,基部91从槽部70的-X方向的边缘沿-Z方向立设,可动板92沿着基部91的+X方向的表面配置。可动板92的上端沿-X方向弯曲,与基部91的上端进行铰链结合。由此,可动板92能够沿图13所示的+ ψ方向(围绕Y方向)转动。返回至图12,爪部9 从可动板92的背面沿-χ方向立设。在将杆80卡合于卡合部73时,该爪部92a与杆80的直线部85抵接而沿+X方向被推出。在第2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中,为了将液体喷射头定位固定,首先,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将杆80转动。由此,杆80的第1按压部81沿+X方向和+Y方向按压液体喷射头的支撑部72侧,将液体喷射头的支撑部72侧沿X方向定位,并且,将液体喷射头的整体沿 Y方向定位。另外,杆80的第2按压部82将液体喷射头的支撑部72侧沿Z方向按压并定位。接着,将杆80卡合在卡合部73。此时,杆80的直线部85与可动板92的爪部9 抵接,沿+X方向将爪部9 推出。由此,如图13所示,可动板92沿+ Φ方向转动,沿+X方向按压液体喷射头(图中未显示)的卡合部73侧。结果,能够将液体喷射头的卡合部73侧沿X方向定位。此外,由于在支撑部72侧将液体喷射头沿Z方向定位,因而可以省略卡合部73侧的Z方向的定位。另外,卡合部73侧的Z方向的定位可以通过螺丝紧固等而进行。如果并用螺丝紧固,那么,能够将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滑架6 而更牢固地固定。如以上所详述,第2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为这样的构成在滑架62a的卡合部73 侧,设有按压机构90,该按压机构90通过与杆80的卡合动作连动并沿X方向按压液体喷射头的卡合部73侧而进行定位。在该构成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只要将杆80转动并卡合,就能够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的装卸。另外,能够伴随着杆80的转动动作和卡合动作而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的定位。(第3实施方式)图14至图16是第3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的立体图。此外,在图14中,去除了液体喷射头,仅图示了滑架62a。在第3实施方式中,除了第2实施方式的按压机构90之外, 还具备第2杆94。此外,关于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的部分,省略详细说明。在图4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滑架62,设有槽部70,以作为容纳液体喷射头4的安装底座40的容纳部,在槽部70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与此相对的是,在图14至图16 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的滑架62a,仅形成有贯通孔78,以作为容纳液体喷射头4的安装底座 40的一部分的容纳部。此外,安装底座40的下半部的外形,形成为比贯通孔78更小,上半部的外形,形成为比贯通孔78更大。由此,安装底座40的下半部容纳于贯通孔78,安装底座40的上半部载置于滑架62a的上面。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于安装底座40 的侧面的第1突起(图中未显示)和第2突起48a、48b抵接在贯通孔78的侧面。如图14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杆80、支撑部72、卡合部73以及按压机构90的构成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即,在第3实施方式的杆80,设有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第1按压部81和第2按压部82。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滑架62a,设有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按压机构90。除此之外,在第3实施方式的滑架62a,设有第2杆94。将不锈钢等钢线材料弯曲而形成第2杆94。此外,设有第2支撑部74和第2卡合部75,其中,第2支撑部74与贯通孔78的+Y方向邻接,将第2杆94转动自如地支撑,第2卡合部75将第2杆94卡合。第2杆94具备直线部95和转动轴部96,该转动轴部96从直线部95的端部沿-X 方向延伸。该转动轴部96配置于贯通孔78的+Y方向的外侧,旋转自如地由第2支撑部74 支撑。第2杆94具备第4按压部98,将转动轴部96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弯曲而形成该第 4按压部98。第4按压部98伴随着第2杆94的转动动作而沿+Z方向按压液体喷射头的安装底座的卡合部73侧。在第3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中,为了将液体喷射头定位固定,首先,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将杆80转动。由此,杆80的第1按压部81沿+X方向和+Y方向按压液体喷射头的支撑部72侧,将液体喷射头的支撑部72侧沿X方向定位,并且,将液体喷射头的整体沿 Y方向定位。另外,杆80的第2按压部82将液体喷射头的支撑部72侧沿Z方向按压并定位。接着,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将杆80卡合在卡合部73。此时,按压机构90的可动板92转动,将液体喷射头(图中未显示)的卡合部73侧沿+X方向按压并定位。接着,如图15所示,将第2杆94转动,将其直线部95卡合在第2卡合部75。由此,转动至水平的下方的第4按压部98沿+Z方向按压液体喷射头4的安装底座40的卡合部73侧。结果,将液体喷射头4的卡合部73侧相对于滑架6 而沿Z方向定位。通过以上,从而将液体喷射头4以相对于滑架6 而沿XYZ的3个方向定位的状态固定。如以上所详述,第3实施方式的滑架单元为这样的构成在液体喷射头4的卡合部 73侧设有第2杆94,该第2杆94通过沿Z方向按压液体喷射头4的卡合部73侧而进行定位。依照该构成,只要将杆80和第2杆94转动并卡合,就能够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 4的装卸。另外,能够伴随着杆80和第2杆94的转动动作和卡合动作而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4的定位。此外,在图4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利用杆80的第3按压部83来按压液体喷射头的安装底座40和底板44的角部44a(参照图8)的构成。可是,如图16所示,在液体喷射头4被罩如覆盖的情况下,不能利用第3按压部来按压角部。与此相对的是,在第2实施方式和第3实施方式中,为具备按压机构90以代替第1 实施方式的第3按压部的构成。由此,即使在液体喷射头4被罩如覆盖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液体喷射头4的卡合部73侧沿X方向按压并定位。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为具备第2杆94的构成,因而即使在液体喷射头4被罩如覆盖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液体喷射头 4的卡合部73侧沿Z方向按压并定位。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括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在上述的实施方式添加各种变更的实施方式。即,在实施方式中列举的具体的材料或层构成等只不过是一个示例,能够适当进行变更。例如,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记录装置、图2所示的液体喷射头、图3所示的喷射头芯片等的构成是一个示例,也能够采用其他构成。另外,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1个滑架6 搭载了 4个液体喷射头4, 但搭载于1个滑架62a的液体喷射头4的个数也可以是3个以下,也可以是5个以下。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液体喷射头4以直线状排列,但也可以以交错状排列。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液体喷射头4的纵向方向(喷嘴孔的排列方向)与滑架6 的副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液体喷射头4,但也可以以液体喷射头4的纵向方向与滑架6 的副扫描方向交叉成除了直角以外的角度的方式配置液体喷射头4。由此,由于主扫描方向上的液体喷射间距变小,因而能够进行高精细的记录。另外,图4所示的杆80的形状是一个示例,也能够为其他形状。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1个杆80来固定1个液体喷射头,但也可以通过联接多个杆80而利用1次转动动作和卡合动作来同时地固定多个液体喷射头4。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突起47和第2突起48a、48b形成于液体喷射头4 的侧面,但也可以形成于滑架62a的容纳部的侧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工序中,在第1按压部81沿-X方向和+Y方向按压液体喷射头4的情况下,首先,第2突起48a抵接在槽部70的侧面,沿X方向定位,接着,第 1突起47抵接在槽部70的侧面,沿Y方向定位。这是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液体喷射头4的形状、质量、重心的位置或槽部70的表面粗糙度所导致的滑动阻力等主要原因而引起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决定X方向,然后,决定Y方向。 但是,在固定具有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方式的液体喷射头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固定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由于是不同的方式而导致Y方向比X 方向先定位,也不会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即,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方法不限定将液体喷射头沿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定位的顺序。
0130]符号说明0131]S…被记录介质0132]X…横向方向0133]Y…纵向方向0134]Z…法线方向0135]1…液体喷射记录装置0136]2、3…搬送装置(被记录介质搬送装置)0137]4…液体喷射头0138]6…扫描装置(滑架移动装置)0139]13…喷嘴孔(喷射孔)0140]47…第1突起0141]48a、48b…第2突起0142]62…滑架单元0143]70…槽部(容纳部)0144]72…支撑部0145]73…卡合部0146]78…贯通孔(容纳部)0147]80…杆(第1杆)0148]90…按压机构0149]94…第2杆
权利要求
1.一种滑架单元,具备液体喷射头,排列有将液体喷射至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多个喷射孔;以及滑架,以固定有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状态而与所述记录面平行地相对移动,其中,具备第1杆,该第1杆通过相对于所述滑架转动并卡合而将所述液体喷射头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伴随着所述第1杆的转动动作和卡合动作,至少在与所述记录面平行的面内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所述滑架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喷射头,以所述多个喷射孔的排列方向作为纵向方向,以与所述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横向方向,从所述记录面的法线方向观看时形成为长方形状,所述滑架具备容纳部、支撑部以及卡合部,其中,该容纳部容纳所述液体喷射头的至少一部分,该支撑部与所述容纳部邻接,配置于所述纵向方向的一方侧,将所述第1杆转动自如地支撑,该卡合部与所述容纳部邻接,配置于所述纵向方向的另一方侧,将所述第1杆卡合,在所述液滴吐出头和所述容纳部中的一方的侧面,形成有沿所述纵向方向突出的第1 突起和沿所述横向方向突出的第2突起,所述第1突起和所述第2突起抵接在所述液滴吐出头和所述容纳部中的另一方的侧面,由此,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架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杆的所述支撑部侧,形成有第1按压部,伴随着所述第1杆的转动动作,该第1按压部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述支撑部侧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横向方向和所述纵向方向按压,由此,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述支撑部侧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横向方向定位,并且,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整体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纵向方向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架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杆的所述支撑部侧,形成有第2按压部,伴随着所述第1杆的转动动作,该第2按压部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述支撑部侧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法线方向按压,由此,进行定位,在所述第1按压部将所述液体喷射头沿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定位之后,所述第2按压部将所述液体喷射头沿所述法线方向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架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杆的所述卡合部侧,形成有第3按压部,伴随着所述第1杆的卡合动作,该第3按压部沿所述横向方向和所述法线方向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述卡合部侧相对于所述滑架按压,由此,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架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架的所述卡合部侧,设有按压机构,该按压机构与所述第1杆的卡合动作连动,沿所述横向方向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述卡合部侧相对于所述滑架按压,由此,进行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架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架的所述卡合部侧,设有第2杆,该第2杆沿所述法线方向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述卡合部侧相对于所述滑架按压,由此,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是槽部。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是贯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架单元,其特征在于,将钢线材料弯曲而形成所述第1杆。
11.一种液体喷射记录装置,具备滑架移动装置,使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架单元移动;以及被记录介质搬送装置,搬送所述被记录介质。
12.一种滑架单元的固定方法,是在滑架单元中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所述滑架而固定的方法,该滑架单元具备液体喷射头,排列有将液体喷射至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多个喷射孔,以所述喷射孔的排列方向作为纵向方向,以与所述纵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横向方向,从所述记录面的法线方向观看时形成为长方形状;以及滑架,以固定有所述液体喷射头的状态而与所述记录面平行地相对移动, 其中,该滑架单元的固定方法完成以下的工序纵向方向固定工序,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纵向方向固定; 横向方向固定工序,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横向方向固定;以及法线方向固定工序,在所述纵向方向固定工序和所述横向方向固定工序完成之后,或在所述纵向方向固定工序和所述横向方向固定工序完成的同时,将所述液体喷射头相对于所述滑架而沿所述法线方向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架单元,该滑架单元能够简单地进行液体喷射头(4)相对于滑架(62a)的装卸且能够确保液体喷射头(4)相对于滑架(62a)的定位精度。该滑架单元具备排列有将液体喷射至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多个喷射孔的液体喷射头(4)和以固定有液体喷射头(4)的状态而与记录面平行地相对移动的滑架(62a),其中,具备杆(80),该杆通过相对于滑架(62a)转动并卡合而将液体喷射头(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伴随着杆(80)的转动动作和卡合动作,将液体喷射头(4)相对于滑架(62a)而沿各方向定位。
文档编号B41J2/01GK102239051SQ20098014898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4日
发明者村濑哲也 申请人: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