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15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脱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对通过所谓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实施图像脱色处理时的省电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有这样一种技术S卩、在通过所谓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上,实施加热处理来对薄片上的图像颜色进行脱色,从而可以实现所述薄片的再利用。成为脱色处理对象的薄片存在其印字浓度或薄片厚度等各不相同的情况,例如,对印字浓度低且厚度薄的薄片,即使不施加高温也能够充分地进行脱色。因此,如果在脱色处理中,不区分薄片种类及其印字内容而施加了相同热量,则根据薄片,会产生过度施加热量的结果,基于节省能量的观点存在不利于节省能量的问题。此外,还公开了如下所述的构成S卩、在实施了一次脱色处理后,检测实现了何种程度的脱色,并根据其程度再次进行脱色处理的构成,但是在该构成中,必须对一张薄片实施二次脱色处理,且在第一次脱色处理中存在施加过度热量的担忧。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的脱色装置具有脱色处理部、薄片输送部、印字状态检测部、处理控制部。其中,脱色处理部,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实施消除所述脱色性着色剂的颜色的脱色处理;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印字状态检测部,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配置在所述薄片输送部的薄片输送方向上的所述脱色处理部的上游侧,用于检测表示形成在所述薄片输送部所输送的薄片上的图像的印字状态的印字状态信息;以及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此外,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的脱色装置具有脱色处理部、薄片输送部、印字状态检测部、处理控制部。其中,脱色处理部,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实施消除所述脱色性着色剂的颜色的脱色处理;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印字状态检测部,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被配置在所述薄片输送部的薄片输送方向上的所述脱色处理部的上游侧,用于检测表示形成在所述薄片输送部所输送的薄片上的图像的印字状态的印字状态信息;以及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使其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薄片输送速度。此外,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的脱色装置具有脱色处理部、薄片输送部、薄片厚度检测部、处理控制部。其中,脱色处理部,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实施消除所述脱色性着色剂的颜色的脱色处理;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薄片厚度检测部,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被配置在所述薄片输送部的薄片输送方向上的所述脱色处理部的上游侧,用于检测所述薄片输送部所输送的薄片的厚度;以及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此外,本发明第四方面涉及的脱色装置具有脱色处理部、薄片输送部、薄片厚度检测部、处理控制部。其中,脱色处理部,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实施消除所述脱色性着色剂的颜色的脱色处理;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薄片厚度检测部,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被配置在所述薄片输送部的薄片输送方向上的所述脱色处理部的上游侧,用于检测所述薄片输送部所输送的薄片的厚度;以及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薄片输送速度。此外,本发明第五方面涉及的脱色装置具有脱色处理部、薄片输送部、耗电模式检测部、处理控制部。脱色处理部,通过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进行加热,从而实施消除所述脱色性着色剂的颜色的脱色处理;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并使其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耗电模式检测部,检测是否设定为省电模式和普通模式中的任一个,所述省电模式是将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中的消耗电力抑制为规定电力以下的模式,所述普通模式是用比所述省电模式大的消耗电力执行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的模式;以及处理控制部,在所述耗电模式检测部检测到设定为省电模式的情况下,相比设定为普通模式的情况,降低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薄片输送速度,而且,降低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薄片加热温度。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脱色装置E的外观的正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脱色装置E的内部构成的纵截面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脱色装置E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4是用于说明脱色装置E中的薄片输送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脱色装置E中的薄片输送的图。图6是用于说明脱色装置E中的薄片输送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脱色装置E中的薄片输送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脱色装置E中的薄片输送的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脱色装置E’的内部构成的纵截面图。图1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例的脱色装置E’中的脱色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脱色装置E的外观的正视图。脱色装置E对通过所谓的脱色性色调剂或脱色性墨水等“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sheet),实施消除该脱色性着色剂的颜色的“脱色处理”。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脱色装置E具有处理器(processor)801、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802、存储器(memory)803、HDD(HardDisdDrive硬盘驱动器)804、操作输入部805及显示器806。操作输入部805诸如可由键盘(Keyboard)、鼠标(Mouse)、触摸面板(touchpanel)、触垫(touchpad)、图形输入板(graphicstablet)、专用按钮等构成。显示器806诸如可由电子纸、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EL(ElectronicLuminescence场致发光片)、PDP(PlasmaDisplayPanel等离子显示器面板)、CRT(CathodeRayTube:阴极射线管)等构成。此外,也能够通过所谓的触摸面板显示器实现操作输入部805和显示器806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的脱色装置E中,处理器801具有执行脱色装置中的各种处理的作用,此外,也具有通过执行存储器803、HDD804等中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作用。另外,处理器801当然也可以通过可执行同等的运算处理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或MPU(MicroProcessingUnit:微处理单元)来实现。此外,关于HDD804也同样,可通过例如闪存器等的存储装置来代替。存储器803诸如可由RAM(RandomAccess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存储器只读存储器)、DRAM(DynamicRandomAccess存储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taticRandomAccess存储器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VRAM(VideoRAM视频RAM)、闪存器等构成,并具有存储脱色装置E中所利用的各种信息及程序的作用。接着,对脱色装置E的内部构成进行详细地说明。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脱色装置E的内部构成的纵截面图。脱色装置E例如包括盒505及盒506,装载收容成为脱色处理对象的完成了图像形成的薄片;排出盒501及排出盒502,收容由脱色装置E已实施了脱色处理的薄片;废品盒509(相当于废弃薄片收容部),收容不能再利用的薄片;杠杆式厚度传感器507,检测输送的薄片厚度;重送传感器508,检测从盒505及盒506供给的薄片的重送,该重送是指一次输送多页薄片的情况;光学式线阵传感器(Knesensor)504,用于检测在所输送的薄片表面上形成的图像的印字状态(也包括亮度、污渍、污垢、褶皱、颜色等)等;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对形成在薄片上的基于脱色性着色剂的图像进行加热从而脱色;向规定的薄片输送方向引导作为输送对象的薄片的输送通路:PaPj等;在这些输送通路:PaPj等中输送薄片的输送辊R3R8;薄片供给辊Rl及R2,用于从盒505及盒506向输送通路供给薄片;排出辊R9及R10,用于将脱色处理后的薄片排出到盒501及502;挡板(flapper)F,设置在输送通路的分岔口,用于切换输送路径。这些输送通路hPj等以及输送辊R3R8等相当于“薄片输送部”。上述输送辊RlRlO由处理器801驱动控制。通过由处理器801控制的挡板F来规定薄片输送部所输送的薄片的输送方向。薄片输送部具有作为“废弃薄片输送路径”的输送通路PC、输送通路Pd、输送通路:Pe,该“废弃薄片输送路径”将在薄片输送方向上通过了线阵传感器504(印字状态检测部)的薄片输向收容不能再利用的薄片的废品盒509。此外,线阵传感器504及处理器801进行协同动作,从而实现作为“印字状态检测部”的功能。线阵传感器504被配置在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的薄片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对形成在由薄片输送部进行输送的薄片上的图像进行扫描。处理器801基于线阵传感器504从薄片所读取的图像数据,检测形成在薄片上的图像的印字率、印字浓度、印字颜色(相当于印字状态信息)等,其中,印字率是指印字面积相对于印字对象面积的比率。此外,线阵传感器504能够对薄片的两面读取作为上述“印字状态信息”的印字率、印字浓度、印字颜色等。此外,厚度传感器507及处理器801进行协同动作,从而实现作为“薄片厚度检测部”的功能。这里的厚度传感器507被配置在薄片输送部的薄片输送方向上的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的上游侧,并具有可以转动轴507r为支点进行转动的杠杆部件507L。杠杆部件507L被弹簧等的弹性部件施力,以使以转动轴507r为支点进行图2中所示的逆时针转动。厚度传感器507通过光学式传感器等检测根据通过薄片输送路径上的厚度传感器507附近的薄片的厚度而进行退避的杠杆部件的转动角度,从而获得关于薄片厚度的信息。此外,处理器801相当于“处理控制部”。脱色处理部503a具有辊al、辊a2及卷绕架设在这些辊上的带a3,带a3随着这些辊的转动也进行转动。辊al及辊a2中的至少一个辊被处理器801驱动转动。此外,辊al及辊a2中的至少一个辊被处理器801所控制的加热器加热。同样地,脱色处理部503b也具有辊bl、辊b2及卷绕架设在这些辊上的带K3,带随着这些辊的转动也进行转动。辊bl及辊b2中的至少一个辊被处理器801驱动转动。此外,辊bl及辊紀中的至少一个辊被处理器801所控制的加热器加热。如上所述构成的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通过一边输送通过带a3、带K3、输送辊R6及输送辊R7等夹持输送的薄片一边进行加热,从而使形成在该薄片上的脱色性着色剂脱色。处理器801(处理控制部)基于取得的印字状态信息,控制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的脱色处理的控制参数、薄片输送部的薄片输送速度等。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脱色装置E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4图8是用于说明脱色装置E中的薄片输送的图。处理器801控制薄片供给辊Rl或R2,从而从盒505或盒506将成为脱色处理对象的薄片Sb向薄片输送路径进行供给(ACTlOl)。重送传感器508进行盒505及盒506所供给的薄片的重送检测(ACT102)。当重送传感器508检测出重送时(ACT103中的“是”),处理器801驱动输送辊R3或R4,将被检测出重送的该薄片通过输送通路Pc或输送通路Pd向废品盒509排出(ACT114)(参照图4所示的粗线箭头)。接着,处理器801使用厚度传感器507取得通过检测未被重送而仅提供一张的薄片的厚度所获得的信息(ACT104)。处理器801在厚度传感器507检测的薄片厚度超过规定的阈值时(ACT105中的“是”),通过输送通路Pb、输送通路Ph及输送通路Pe,向废品盒509排出该薄片(ACT114)(参照图5所示的粗线箭头)。另外,这里的输送通路Pb设置在薄片输送方向上的线阵传感器504的上游侧。由此,对于线阵传感器504,能够避免具有超过线阵传感器504中的容许值程度的厚度的薄片进入到线阵传感器504的情况发生,从而能够防止在线阵传感器504中的薄片卡住或破损等的问题发生。处理器801在薄接着,处理器801控制输送辊R6、输送辊R7及输送辊R5等,使基于线阵传感器504所读取的图像而检测出的“印字率”或“印字浓度”超过规定阈值的薄片(ACT107中的“是”),通过输送通路Pi、输送通路Pj、输送通路Pe,向废品盒509排出(ACT114)(参照图6所示的粗线箭头)。处理器801(处理控制部)基于从线阵传感器504、厚度传感器507等所取得的信息,控制脱色处理部503a、脱色处理部503b及薄片输送部协同动作所进行的脱色处理的控制参数(ACTIOS)。作为处理器801的控制参数的控制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出如以下(1)至(10)所示的控制。(1)线阵传感器504(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印字率”越高,使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越高。(线阵传感器504(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印字浓度”越高,使脱色处理部503a及50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越高。(3)基于线阵传感器504(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图像的“颜色”,控制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4)当线阵传感器504(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薄片的两面上形成有图像时,升高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5)厚度传感器507检测到的“薄片厚度”越厚,使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越高。(6)线阵传感器504(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印字率”越高,使基于输送辊R6、输送辊R7及脱色处理部503a和503b(薄片输送部)的、薄片通过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时的薄片输送速度越低。(7)线阵传感器504(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印字浓度”越高,使基于输送辊R6、输送辊R7及脱色处理部503a和503b(薄片输送部)的、薄片通过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时的薄片输送速度越低。(8)线阵传感器504(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图像的“颜色”的亮度越低,使基于输送辊R6、输送辊R7及脱色处理部503a和503b(薄片输送部)的、薄片通过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时的薄片输送速度越低。(9)当线阵传感器504(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薄片的两面上形成有图像时,使基于输送辊R6、输送辊R7及脱色处理部503a和503b(薄片输送部)的、薄片通过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时的薄片输送速度比对只在单面上形成有图像的薄片进行脱色处理时慢。(10)厚度传感器507检测到的“薄片厚度”越厚,使基于输送辊R6、输送辊R7及脱色处理部503a和503b(薄片输送部)的、薄片通过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时的薄片输送速度越低。当然,也可以适当地组合控制如上述(1)(10)那样的控制参数。处理器801基于对应如上所述地成为对象的薄片所设定的控制参数,对该薄片执行通过输送辊R6、输送辊R7及脱色处理部503a和503b等协同动作而进行的脱色处理(ACT109)。处理器801通过将实施了脱色处理的薄片经由输送通路Pj及输送通路Pg输送给线阵传感器504,从而读取脱色处理后的薄片的两面的图像(ACTllO)。作为图像读取的结果,处理器801在判断出薄片上以规定值以上的浓度残留有着色剂的颜色时(ACT111的“是”),判断是否已经对该薄片进行了几次脱色处理(ACT112),当重复了规定次数以上的脱色处理时(ACT112的“是”),则判断为脱色困难,并由薄片输送部通过输送通路Pi、输送通路Pj、输送通路Pe,向废品盒509排出该薄片(ACT114)(参照图7所示的粗线箭头)。另外,对某薄片进行了几次脱色处理的履历信息能够事先存储到例如存储器803或HDD804。另一方面,当未重复规定次数以上的脱色处理时(ACT112的否),处理器801再次执行脱色处理。处理器801在线阵传感器504读取脱色处理后的薄片的两面的图像、并判断出在薄片上未残留规定值以上的浓度的颜色的着色剂时(ACT111的否),由薄片输送部通过输送通路Pi、输送通路Pj、输送通路Pf,向排出盒501或502排出该薄片(ACTIU)(参照图8所示的粗线箭头)。(第二实施方式)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下面,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进行了说明的部分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脱色装置E’的内部构成的纵截面图。第二实施方式的脱色装置E’不包括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脱色处理部503a。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脱色装置E’还包括输送通路Pk。图1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脱色装置Ε’中的脱色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在该流程图中,由于ACTlOlACT107、ACT109ACT114与图3是相同的,所以省略其说明。处理器801(处理控制部)在作为线阵传感器504的图像读取(ACTllO)的结果判断出薄片的两面上形成有图像时(ACT201的是),通过转向输送该薄片,从而使其正反翻转(ACT20》,并将薄片输送部的第二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二输送速度V2设定得高于第一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一输送速度V1(ACT203),从而执行第二次的脱色处理(ACT109)。具体地说,处理器801(处理控制部)通过依次经由(1)线阵传感器504、(2)输送通路Pi、(3)脱色处理部503b、(4)输送通路Pj、(5)输送通路Ph、(6)输送通路Pk、(7)输送通路:Pa、(8)输送通路Ph、(9)输送通路Pk、(10)脱色处理部503b进行薄片输送,从而对薄片的两面进行脱色处理。另外,处理器801(处理控制部)在作为由线阵传感器504的图像读取(ACTllO)的结果判断出薄片的两面上形成有图像时(ACT201的“是”),通过薄片输送部使薄片通过二次脱色处理部503b,并执行二次基于脱色处理部503b的脱色处理,而且,使脱色处理部503b的第二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二加热温度T2低于第一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一加热温度Tl(例如将第二加热温度T2设为140度、将第一加热温度Tl设为180度)。而且,处理器801(处理控制部)对于线阵传感器504的图像读取的结果(ACT106)是任一面上的印字浓度低于规定的下限值的薄片,只执行一次脱色处理部503b的脱色处理。同样,处理器801(处理控制部)可以在厚度传感器507检测到的薄片厚度超过规定的阈值时,通过薄片输送部使薄片通过二次脱色处理部503b,执行二次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而且,使脱色处理部503b的第二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二加热温度T2低于第一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一加热温度Tl。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801(处理控制部)对厚度传感器507检测到的薄片厚度低于规定的下限值的薄片,只执行一次脱色处理部503b的脱色处理。(第三实施方式)下面,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是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下面,对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的部分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在第三实施方式的脱色装置E”中,处理器801具有作为耗电模式检测部及处理控制部的功能。处理器801(耗电模式检测部)检测是否设定为在“省电模式”和“普通模式”中的任一个模式,该“省电模式”是将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的脱色处理中的电力消耗抑制到规定电力以下的模式,该“普通模式”是用比“省电模式”大的耗电量执行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的脱色处理的模式。另外,在脱色装置E”中的耗电模式的设定状态例如可以作为设定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803或HDD804中,并由处理器801取得该设定信息,从而检测耗电模式的设定状态。在脱色装置E”中的耗电模式例如能够通过向操作输入部进行操作输入来进行设定。在通过处理器801(耗电模式检测部)检测到设定为“省电模式”时,处理器801(处理控制部)与设定为“普通模式”时相比,降低通过薄片输送部使薄片通过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时的薄片输送速度,而且,降低脱色处理部503a及503b的薄片加热温度。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通过加热来进行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的构成,但是脱色处理中的控制参数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下述构成即将通过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浸入药液中或向该薄片喷药液、或将该薄片置于具有脱色作用的气体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毋庸置疑,脱色处理部中的加热温度能够替换成药液或气体的浓度、药液或气体温度、指定成分的配合率、置于药液或气体中的时间等参数。上述脱色装置的处理中的各动作,可以通过使处理器801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3中的脱色处理控制程序来实现。而且,在构成脱色装置的计算机中用于执行上述各动作的程序可以作为脱色处理控制程序来提供。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用于实现实施发明的功能的该程序被预先存储在装置内部所设置的存储区域中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将同样的程序从网络下载到装置中,也可以将存储同样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安装在装置中。作为存储介质,只要能存储程序、且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其形态可以为任意的形态。具体地说,作为存储介质,列举有例如,ROM、RAM等的安装在计算机内部的内部存储装置、CD-ROM或软磁盘、DVD光盘、光磁盘、IC卡等便携式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的数据库或其他的计算机及其数据库、在线路上的传输介质等。此外,通过这样预先安装或下载而获得的功能也可以与装置内部的OS(操作系统)等相互作用来实现其功能。此外,一部分或全部的程序也可以是动态生成的执行模块。此外,毋庸置疑,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处理器执行程序实现的各种处理的至少一部分可在A^tC802中以电路的形式来执行。如以上详述的那样,根据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可以提供能有助于对通过所谓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实施图像脱色处理时的省电技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中,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变形构成要素从而具体化。此外,通过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所开示的多个构成要素,可以形成很多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从各个实施方式所示出的所有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也可以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ο权利要求1.一种脱色装置,包括脱色处理部,对通过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实施消除所述脱色性着色剂的颜色的脱色处理;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印字状态检测部,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配置在所述薄片输送部的薄片输送方向上的所述脱色处理部的上游侧,用于检测表示形成在所述薄片输送部所输送的薄片上的图像的印字状态的印字状态信息;以及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是将薄片上所形成的图像的印字率作为所述印字状态信息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脱色处理部是通过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进行加热,从而执行所述脱色处理的处理部,所述处理控制部基于由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所检测的印字率,控制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所检测的印字率越高,所述处理控制部使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越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薄片输送部具有废弃薄片输送路径,所述废弃薄片输送路径将在所述薄片输送方向上通过了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的薄片向收容不能再利用的薄片的废弃薄片收容部输送,所述处理控制部将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印字率超过规定阈值的薄片通过所述薄片输送部向所述废弃薄片收容部输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是将薄片上所形成的图像的印字浓度作为所述印字状态信息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脱色处理部是通过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进行加热,从而执行所述脱色处理的处理部,所述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所检测的印字浓度,控制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印字浓度越高,所述处理控制部使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越高。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薄片输送部具有废弃薄片输送路径,所述废弃薄片输送路径将在所述薄片输送方向上通过了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的薄片向收容不能再利用的薄片的废弃薄片收容部输送,所述处理控制部将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所检测的印字浓度超过规定阈值的薄片通过所述薄片输送部向所述废弃薄片收容部输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是将薄片上所形成的图像的颜色作为所述印字状态信息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脱色处理部是通过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进行加热,从而执行所述脱色处理的处理部,所述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所检测的图像的颜色,控制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是将是否在薄片的两面上形成有图像作为所述印字状态信息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脱色处理部是通过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进行加热,从而执行所述脱色处理的处理部,所述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中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控制部在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在薄片的两面上形成有图像时,升高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控制部在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在薄片的两面上形成有图像时,由所述薄片输送部使薄片两次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并执行两次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而且,使所述脱色处理部的第二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二加热温度低于在第一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一加热温度。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是将薄片的两面上所形成的图像各自的印字浓度作为所述印字状态信息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处理控制部对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所检测的任一面上的印字浓度低于规定的下限值的薄片,只执行一次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13.—种脱色装置,包括脱色处理部,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实施消除所述脱色性着色剂的颜色的脱色处理;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印字状态检测部,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被配置在所述薄片输送部的薄片输送方向上的所述脱色处理部的上游侧,用于检测表示形成在所述薄片输送部所输送的薄片上的图像的印字状态的印字状态信息;以及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薄片输送速度。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是将薄片上所形成的图像的印字率作为所述印字状态信息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脱色处理部是通过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进行加热,从而执行所述脱色处理的处理部,所述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所检测的印字率,控制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所述薄片输送速度。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印字率越高,所述处理控制部使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所述薄片输送速度越低。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薄片输送部具有废弃薄片输送路径,所述废弃薄片输送路径将在所述薄片输送方向上通过了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的薄片向收容不能再利用的薄片的废弃薄片收容部输送,所述处理控制部将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所检测的印字率超过规定的阈值的薄片通过所述薄片输送部向所述废弃薄片收容部输送。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是将薄片上所形成的图像的印字浓度作为所述印字状态信息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脱色处理部是通过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进行加热,从而执行所述脱色处理的处理部,所述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所检测的印字浓度,控制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所述薄片输送速度。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印字浓度越高,所述处理控制部使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所述薄片输送速度越低。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薄片输送部具有废弃薄片输送路径,所述废弃薄片输送路径将在所述薄片输送方向上通过了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的薄片向收容不能再利用的薄片的废弃薄片收容部输送,所述处理控制部将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印字浓度超过规定的阈值的薄片通过所述薄片输送部向所述废弃薄片收容部输送。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是将薄片上所形成的图像的颜色作为所述印字状态信息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脱色处理部是通过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进行加热,从而执行所述脱色处理的处理部,所述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图像的颜色,控制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所述薄片输送速度。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是将是否在薄片的两面上形成有图像作为所述印字状态信息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脱色处理部是通过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进行加热,从而执行所述脱色处理的处理部,所述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中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所述薄片输送速度。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控制部在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在薄片的两面上形成有图像时,降低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所述薄片输送速度。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控制部在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在薄片的两面上形成有图像时,由所述薄片输送部使薄片两次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并执行两次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而且,使所述薄片输送部在第二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二薄片输送速度高于第一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一薄片输送速度。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是将在薄片的两面上所形成的图像各自的印字浓度作为所述印字状态信息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处理控制部对所述印字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任一面上的印字浓度低于规定的下限值的薄片,只执行一次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25.—种脱色装置,包括脱色处理部,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实施消除所述脱色性着色剂的颜色的脱色处理;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薄片厚度检测部,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被配置在所述薄片输送部的薄片输送方向上的所述脱色处理部的上游侧,用于检测所述薄片输送部所输送的薄片的厚度;以及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脱色处理部是通过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进行加热,从而执行所述脱色处理的处理部,所述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所检测的薄片厚度,控制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所检测的薄片厚度越厚,所述处理控制部使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中的加热温度越高。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薄片输送部具有废弃薄片输送路径,所述废弃薄片输送路径将在所述薄片输送方向上通过了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的薄片向收容不能再利用的薄片的废弃薄片收容部输送,所述处理控制部将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所检测的薄片厚度超过规定的阈值的薄片通过所述薄片输送部向所述废弃薄片收容部输送。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控制部在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所检测的薄片厚度超过规定的阈值时,由所述薄片输送部使所述薄片两次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并执行两次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而且,使所述脱色处理部的第二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二加热温度低于第一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一加热温度。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控制部对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所检测的薄片厚度低于规定的下限值的薄片,只执行一次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31.—种脱色装置,包括脱色处理部,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实施消除所述脱色性着色剂的颜色的脱色处理;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薄片厚度检测部,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被配置在所述薄片输送部的薄片输送方向上的所述脱色处理部的上游侧,用于检测所述薄片输送部所输送的薄片的厚度;以及处理控制部,基于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薄片输送速度。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所检测的薄片厚度越厚,所述处理控制部使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所述薄片输送速度越低。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薄片输送部具有废弃薄片输送路径,所述废弃薄片输送路径将在所述薄片输送方向上通过了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的薄片向收容不能再利用的薄片的废弃薄片收容部输送,所述处理控制部将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所检测的薄片厚度超过规定的阈值的薄片通过所述薄片输送部向所述废弃薄片收容部输送。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控制部在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所检测的薄片厚度超过规定的阈值时,通过所述薄片输送部使薄片两次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并执行两次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而且,使所述薄片输送部在第二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二输送速度高于第一次脱色处理中的第一输送速度。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脱色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控制部对所述薄片厚度检测部所检测的薄片厚度低于规定的下限值的薄片,只执行一次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36.—种脱色装置,包括脱色处理部,通过对用脱色性着色剂形成了图像的薄片进行加热,从而实施消除所述脱色性着色剂的颜色的脱色处理;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耗电模式检测部,检测是否设定为省电模式和普通模式中的任一个,所述省电模式是将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中的消耗电力抑制为规定电力以下的模式,所述普通模式是用比所述省电模式大的消耗电力执行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的模式;以及处理控制部,在所述耗电模式检测部检测到设定为省电模式的情况下,相比设定为普通模式的情况,降低所述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通过所述脱色处理部时的薄片输送速度,而且,降低所述脱色处理部的薄片加热温度。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色装置,包括脱色处理部,实施消除脱色性着色剂的颜色的脱色处理;薄片输送部,输送薄片并使其通过脱色处理部;印字状态检测部,被配置在脱色处理部的上游侧,检测表示形成在薄片上的图像的印字状态的印字状态信息;以及处理控制部,基于印字状态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脱色处理部的脱色处理。文档编号B41F23/00GK102019748SQ201010280679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申请日期2010年9月10日优先权日2009年9月15日发明者井口健,八幡伊佐雄,土桥宏行,川口贵弘,泷裕之,田口浩之申请人: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