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134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立起姿势保持进行了预期记录的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纵置型的记录装置(参照专利文献I),其具备保持部(排纸堆叠器)和排纸辊,该保持部从能够以立起姿势收置记录介质(记录用纸)的记录用纸收置部输送记录介质并以立起姿势保持记录后的记录介质,在记录后的记录介质被输送的输送路径的终端,在保持部附近配设有该排纸辊。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6-205655号公报在这样的现有纵置型记录装置中,以立起姿势蓄积于保持部的记录介质的下端部在弯曲的情况下和/或从保持部脱落等情况下,有时会与排纸辊接触。一般而言,排纸辊的表面由橡胶等制成,所以存在如下的问题如果保持部上的记录介质与排纸辊接触则记录介质污染和/或破损。另外,也存在如下的问题从保持部脱落了的记录介质,在与排纸辊接触的状态下,在排纸辊反转的情况下,变为卡纸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适当地防止被记录并保持的记录介质与输送记录介质的辊接触的记录装置。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以立起姿势保持进行了记录的记录介质的保持部;将所述记录介质送入所述保持部的辊;和设置于所述保持部的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位置限制使得所述记录介质相对于所述辊变为非接触状态的限制部。根据该构成,通过辊被送入的记录介质,以受到位置限制而相对于辊不接触的状态被接受部接受。因此,能够防止在记录后被排出并保持的记录介质再次与辊接触。由此,能够适当地防止因记录后的记录介质与排纸辊接触而产生的记录介质的污染和/或破损。该情况下,优选,所述保持部的底面与所述辊的顶点相比位于铅垂下方。根据该构成,因为保持部的底面与辊的顶点(铅垂方向上的最高点)相比设置于下侧,所以不会妨碍由辊送入记录介质。该情况下,优选,在所述限制部的上端部设置有介质导入部,该介质导入部形成为将越过所述辊的顶点而被送入的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保持部引导。 另外,该情况下,优选,所述介质导入部与所述辊的顶点相比位于铅垂下方。根据这些构成,由辊送入的记录介质,从辊交接到介质导入部、沿着介质导入部顺畅地被送入接受部。特别是,由于将介质导入部设得比辊靠下侧,所以不会妨碍记录介质的送入,记录介质可靠地被接受部接受。此外,优选,所述保持部的底面设置为,随着从所述辊离开而变为向下倾斜。根据该构成,被送入的记录介质由于自重而自动地沿着保持部的底面。由此,记录介质的下端部以与辊非接触状态被保持。
该情况下,优选,具备记录介质盒,该记录介质盒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搭载所述棍的框体装拆,以立起姿势收置所述记录介质,所述保持部设置于所述记录介质盒。根据该构成,通过从框体(记录装置)取出记录介质盒,能够一次性地进行未记录的记录介质的供给和记录后的记录介质的取出。进而,在记录介质盒设置有保持部,所以能够省略用于另行保持记录介质的构成,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单化以及低成本化。


图I是记录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使用纸从给送辊离开后的状态的记录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3是已使用纸压接于给送辊的状态的记录装置的侧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介质盒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介质盒的打开了上部外侧盖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受部的侧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接受部的侧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记录装置5记录介质盒44排纸棍51盒主体55上部外侧盖61保持面62接受部62a支撑部62b限制部62c介质导入部71抵接部P用纸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说明。该记录装置,边输送以立起姿势保持的用纸(记录介质)边进行预期的记录,以立起姿势保持(贮存)排纸了的记录后的用纸。另外,如各图所示,规定X轴(左右)方向、Y轴(前后)方向和Z轴(上下)方向,下面进行说明。如图I或图2所示,记录装置I的外观由框体2构成,该框体2形成为与X轴及Y轴方向相比Z轴方向的尺寸形成得较大的薄型的箱状体。另外,记录装置I具有通过喷墨方式对面对输送路径上的用纸P进行打印处理的打印部3 ;将单张的用纸P沿输送路径输送的输送部4 ;以立起姿势收置用纸P,相对于框体2自由装拆地安装的记录介质盒5 ;和支撑输送部4和/或打印部3等的装置框架(省略图示)。在框体2的上侧的面设有配置有操作按钮等的操作面板21 ;连接用于与PC等连接的线缆的线缆端子22 ;和对能够装拆地安装多个墨盒(省略图示)的盒安装部(省略图示)进行开闭的盒盖23。另外,在框体2的上侧的面设有对用于排出进行了记录的用纸P(记录介质)的用纸排出口 24进行开闭的用纸排出口盖25。此外,用纸排出口盖25由使用者进行开闭,但即使在关闭的状态下实行记录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图外的开闭机构自动地打开。打印部3具有滑架31,其配设于后述的一对输送辊42的下游侧并搭载有喷墨头
32;和设置于与喷墨头32相对的位置的导向部件33。
滑架31设置为能够通过图外的马达而沿着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滑架导向轴34往复移动。另外,如图2所示,滑架31设置为倾斜姿势,所以产生要以滑架导向轴34为中心转动的力。因此,设置于滑架31的上方的被导向部35,夹入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滑架导向板36,由此将滑架31的姿势保持一定。 导向部件33,构成输送路径的一部分,并且规定用纸P的记录面和喷墨头32之间的间隔(工作间隔)。另外,在导向部件33形成有凹部,在对与喷墨头32相对的位置进行无边缘打印时,该凹部接受排出到从用纸P的端部偏离的区域的墨液。在该凹部中,设置有吸收墨液的墨液吸收材料(省略图示)。而且,还在导向部件33的下方配置有贮存被舍弃的墨液的废液te(省略图不)。另外,本实施方式,为墨盒与滑架31独立地设置的所谓脱离滑架(off carriage)型,但也可以是墨盒搭载于滑架31的依附滑架(on carriage)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滑架31边在X轴方向上移动边进行记录的所谓串行打印机,但也可以使用覆盖(cover)用纸P宽度的固定式的喷墨头32。进而,不限于喷墨方式,也可以是其他的记录方式。输送部4具有设在从上游侧与所安装的记录介质盒5的前端相对的位置上,将从记录介质盒5供给的用纸P向下游侧送出的给送辊41 ;将用纸P向打印部3输送的一对输送辊42 ;防止用纸P从打印部3的引导部件33浮起的引导辊43 ;和将进行了记录的用纸P从打印部3排出的一对排纸辊44。此外,给送辊41、各输送辊42、引导辊43及各排纸辊44分别以适当的间隔在用纸P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配置有多个。给送辊41,在与用纸P的前端接触的状态下,通过图外的马达而旋转由此将用纸P向下方送出。在与给送辊41的外周面相对的位置上配设有形成用纸P弯曲反转的大致U状的输送路径的导向部件45。此外,附图标记46为辅助给送辊41对用纸P进行送出的辅助从动辊。向下方被送出的用纸P通过给送辊41及导向部件45向上反转,并向一对输送辊42被输送。用纸P被夹在一对输送棍42之间向打印部3输送。在打印部3进行了记录的用纸P经由引导辊43及一对排纸辊44向记录介质盒5的排纸保持部52 (后述)被排纸。如图3的虚线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排纸辊44排出用纸P的排出方向,以朝向记录介质盒5的方式设定为斜上方。被排出的用纸P边与记录介质盒5的保持面61 (后述)滑动接触边向上方移动。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给送辊41 (和辅助从动辊46)、输送辊42及排纸辊44分别形成为咬合辊的形态。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引导部件33侧的输送辊42及排纸辊44分别通过图外的马达被旋转驱动,位于喷墨头侧的输送辊42、引导辊43及排纸辊44分别从动。另外,驱动侧的排纸辊44包括橡胶辊,引导辊43及排纸辊44包括马刺状的辊(星形轮)。接下来,参照图2至图5,对记录介质盒5进行详细说明。记录介质盒5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框体2装拆,通过安装而构成记录装置I的外观。另外,通过拆下记录介质盒5而露出记录装置I的内部,因此,能够容易地消除在输送路径上用纸P卡纸等不良情况。此外,虽省略了图示,但记录介质盒5构成为相对于框体2沿Z轴方向自由滑动,其装拆操作通过使记录介质盒5滑动来进行。记录介质盒5具有以立起姿势收置用纸P的盒主体51和设在盒主体51且将用纸P保持为立起姿势的排纸保持部52。
盒主体51具有安装时与框体2变为同一个面、形成为记录装置I的大致轮廓的盒框体部53 ;作为整体形成为托盘状的主体托盘54 ;对收置用纸P的用纸收置空间S进行开闭的上部外侧盖55 ;相对于上部外侧盖55能够以从主体托盘54的上端突出的方式滑动地设置的上部内侧盖56 ;相对于主体托盘54,能够以从主体托盘54的上端突出的方式滑动地设置的上部滑动托盘57 ;相对于上部外侧盖55能够沿X轴方向滑动地设置的边缘导向件58 ;和使收置在用纸收置空间S内的用纸P的前端摆动的可动托盘59。
在主体托盘54的下端部形成有支撑所收置的用纸P的前端的用纸前端支撑壁54a。在安装有记录介质盒5的状态下所收置的用纸P,其前端以与用纸前端支撑壁54a抵接的状态被支撑。如图5所示,上部外侧盖55以设在主体托盘54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的左右一对转动支点55a为中心转动。通过开放上部外侧盖55,显露出用纸收置空间S,能够进行用纸P的收置。另外,上部外侧盖55的外侧的面、即安装在框体2上时朝向装置内侧的面,作为用于保持(蓄积)记录后的用纸P的保持面61发挥作用(详细后述)。如图2及图3所示,上部内侧盖56设置为,在记录介质盒5被安装在记录装置1(框体2)上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上部外侧盖55沿用纸P的输送方向(Z轴方向)滑动。另外,同样地,上部滑动托盘57设置为,在安装有记录介质盒5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主体托盘54沿Z轴方向滑动。通过使这些上部内侧盖56及上部滑动托盘57与用纸P的Z轴方向的长度一致地进行伸缩,能够形成针对该用纸P最合适的用纸收置空间S。另外,在延长了上部内侧盖56的情况下,上部内侧盖56的外侧的面以与上部外侧盖55的外侧的面连续的方式延伸,保持面61沿Z轴方向延长。如图4及图5所示,边缘导向件58自由滑动地接合于长孔55b,该长孔55b在上部外侧盖55上沿X轴方向延伸并开口,该边缘导向件58被设置为能够与收置在用纸收置空间S内的用纸P的宽度一致地进行滑动。由此,在与用纸P的X轴方向的长度(宽度)相对应的合适的位置上,对所设置的用纸P的边缘进行导向。此外,虽省略图示,但边缘导向件58的一部分在上部外侧盖55的外侧露出,通过对该露出部分进行操作,即使在关闭了上部外侧盖55的状态下,也能够使边缘导向件58滑动。如图2及图3所示,可动托盘59设置于在安装有记录介质盒5的状态下成为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主体托盘54的下侧,作为所谓漏斗发挥作用。可动托盘59能够以设在主体托盘54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的左右一对摆动支点59a(参照图4及图5)为中心转动,通过图外的驱动机构进行摆动。由此,能够设为使所收置的用纸P的前端与给送辊41压接的状态(参照图3)和使其离开的状态(参照图2)。另外,如图4所示,在可动托盘59上,在与用纸P的前端对应的位置沿X轴方向按适当间隔形成有多个接触开口部59b。通过该多个接触开口部59b,给送辊41能够相对于被收置的用纸P压接。接下来,参照图2至图4以及图6,关于排纸保持部52进行说明。排纸保持部52具有包括上部外侧盖55的外侧的面等的保持面61 ;接受被排纸的用纸P的下端部、并且对被接受的用纸P的下端部进行位置限制使得其相对于排纸辊44成为非接触状态的接受部62 ;和设于保持面61的将用纸P保持为立起姿势的保持部件63。
保持面61,是在记录介质盒5安装于框体2时,位于从一对排纸辊44附近到用纸排出口 24之间为止的大致平坦的面。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延长上部内侧盖56,由此保持面61与用纸排出口 24相比向上方延长。通过排纸辊44被排出的用纸P沿保持面61边滑动接触边向用纸排出口 24移动。通过用纸P的尺寸,从用纸排出口 24向上方突出并被排纸。这样,收置未记录的用纸P的用纸收置空间S和保持记录后的用纸P的保持面61形成在同一部件(上部外侧盖55及上部内侧盖56)的表里。由此,通过使供纸侧与用纸P的尺寸一致,能够同时使排纸侧也与该尺寸一致。另外,由于上部外侧盖55 (及上部内侧盖56)的一部分(一面)作为保持用纸P的保持面61发挥作用,所以,能够省略用于另行保持用纸P的结构,能够谋求结构的简单化及低成本化。如图2以及图6(a)所示,接受部62具有从保持面61向排纸辊44侧突出、支撑用纸P的下端的支撑部62a ;和在支撑部62a的前端向上方设置、对所接受的用纸P的下端部进行位置限制的限制部62b。即,接受部62形成为侧视为L状,通过保持面61、支撑部62a 以及限制部62b而形成为袋状。此外,技术方案中所说的“保持部”指上部外侧盖55以及保持部件63,所谓“辊”指驱动侧的排纸辊44。支撑部62a为设置为从保持面61沿Y轴方向水平地突出并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参照图4)。另外,支撑部62a,与驱动侧的排纸辊44相比位于下方(参照图6(a))。S卩,通过排纸辊44被送入的用纸P,由于其自重而在排纸辊44的铅垂方向上从成为最高点的顶点向下方下落,其下端被支撑部62a支撑。限制部62b,在支撑部62a的前端部分垂直地立起设置,进入到按适当的间隔配置多个的驱动侧的排纸辊44之间,在X轴方向上按适当的间隔配置有多个(参照图4)。SP,限制部62b作为整体形成为大致梳齿形状。另外,限制部62b中,其内侧的面(保持面61侧的面)位于驱动侧的排纸辊44和保持面61之间,并且在该辊44附近与该辊44的旋转轴相比位于下方(参照图6(a))。因此,限制部62b不会妨碍排纸辊44送入用纸P。另外,被送入的用纸P的下端由支撑部62a可靠地支撑,并且通过限制部62b限制其向排纸辊44侧移动。S卩,用纸P的下端部以与驱动侧的排纸辊44非接触的状态被保持。另外,也可以使限制部62b与支撑部62a同样地在X轴方向上延伸。在各限制部62b的上端部设有向排纸辊44侧弯曲而形成的介质导入部62c。介质导入部62c形成为,其前端部分位于驱动侧的排纸辊44的顶点与转动轴之间。另外,介质导入部62c的内侧的面(保持面61侧的面)设置为,从该内侧的面上延长的线变为驱动侧的排纸辊44的外周上的切线(或者与切线平行)(参照图6 (a)的单点划线)。用纸P的下端部,以越过排纸辊44的顶点而被支撑于驱动侧的排纸辊44的外周面的状态被送入(参照图6(a)的双点划线),从驱动侧的排纸辊44交接到介质导入部62c。由此,用纸P的下端部被适当且顺畅地向接受部62 (支撑部62a)引导。另外,如图6 (b)所示,也可以作为在各限制部62b的上端部分向排纸辊44侧倾斜的倾斜面部而形成介质导入部62c。接着,如图2到图4所示,保持部件63具有在上部外侧盖55的X轴方向两端部,分别突出地设置的一对支柱部63a ;和架设于一对支柱部63a的板状的板状主体部63b。板状主体部63b设置为,在与保持面61之间存在间隙地面对、并且沿X轴方向横截用纸P。S卩,板状主体部63b按一对支柱部63a的Y轴方向的长度的量从保持面61尚开。此外,板状主体部63b和保持面61的间隙可以根据保持的用纸P的厚度和/或张数来适当确定,但优选与用纸P的供给侧即用纸收置空间S的间隔大致相同。另外,在板状主体部63b的上方自由旋转地安装有左右一对卷曲矫正辊64。各卷曲矫正辊64形成为马刺形状(星形轮),向保持面61侧被施力。通过一对排纸辊44被排出的用纸P边与保持面61滑动接触边向用纸排出口 24移动,用纸P的下端部沿着驱动侧的排 纸辊44的外周被向接受部62送入。而且,用纸P的下端部,不会再次与驱动侧的排纸辊44接触地被保持。另外,被排纸的用纸P在通过各卷曲矫正辊64矫正了其卷曲缺陷(卷曲状态)的基础上,以立起姿势被保持在保持部件63和保持面61之间。由此,用纸P不会翻倒、依次适当地被蓄积于保持面61,因此能够连续地对用纸P进行排纸。另外,还能够防止在记录后的用纸P翻倒的状态下在拆下记录介质盒5的情况下所发生的用纸P的破损。根据以上的构成,能够防止在记录后被排出并保持的用纸P再次与驱动侧的排纸辊44接触。由此,能够适当地防止由于记录后的用纸P与驱动侧的排纸辊44接触而产生的用纸P的污染和/或破损。另外,通过从记录装置I (框体2)取出记录介质盒5,能够一次性地进行未记录的用纸P的供给和记录后的用纸P的取出。进而,记录介质盒5为保持记录后的用纸P的结构,所以能够省略用于另行保持用纸P的构成,能够谋求结构的简单化以及低成本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记录介质盒5应用于所谓纵置型的记录装置I,但当然也能够应用于横置型的记录装置I。该情况下,优选,以使得盒框体部53成为底面的方式设置记录装置I。第二实施方式接下来,参照图7,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介质盒5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仅记载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装置不同的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介质盒5的接受部62具有从保持面61向排纸辊44侧向斜上方突出并与用纸P的下端抵接的抵接部71 ;和支撑抵接部71的侧视为L状的倾斜支撑部72。该抵接部71设置为,朝向保持面61侧向下倾斜,从侧面看抵接部71和倾斜支撑部72形成为直角三角形。另外,抵接部71以及倾斜支撑部7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限制部62b同样地,在X轴方向上按适当的间隔配置有多个,作为整体形成为大致梳齿形状。具体而言,抵接部71形成为,其前端部分在驱动侧的排纸辊44附近位于驱动侧的排纸辊44的顶点和转动轴之间。另外,抵接部71的内侧的面(保持面61侧的面)设置为,从该内侧的面上延长的线变得与驱动侧的排纸辊44的外周上的切线平行(参照图7的单点划线)。用纸P的下端部,以越过排纸辊44的顶点并被支撑于驱动侧的排纸辊44的外周面的状态被送入(参照图7的双点划线),从驱动侧的排纸辊44交接到抵接部71。被送入的用纸P,由于自重而沿着抵接部71的斜度移动,自动沿着保持面61。另外,抵接部71的斜度变为朝向排纸辊44侧向上倾斜,因此抵接部71限制用纸P向排纸辊44侧移动。由此,用纸P的下端部以与驱动侧的排纸辊44非接触的状态被保持。
权利要求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以立起姿势保持进行了记录的记录介质的保持部;将所述记录介质送入于所述保持部的辊;和设置于所述保持部的、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位置限制使得所述记录介质相对于所述辊变为非接触状态的限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的底面与所述辊的顶点相比位于铅垂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制部的上端部设置有介质导入部,该介质导入部形成为将越过所述辊的顶点而被送入的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保持部弓I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导入部与所述辊的顶点相比位于铅垂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的底面设置为,随着从所述辊离开而变为向下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介质盒,该记录介质盒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搭载所述辊的框体装拆,以立起姿势收纳所述记录介质,所述保持部设置于所述记录介质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记录装置,其能够可靠地防止进行了记录并被保持的记录介质与输送记录介质的辊接触。该记录装置具备以立起姿势保持进行了记录的记录介质的保持部;将所述记录介质送入所述保持部的辊;和设置于所述保持部的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位置限制使得所述记录介质相对于所述辊变为非接触状态的限制部。
文档编号B41J15/00GK102616009SQ201210021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
发明者依田浩之, 竹下三四郎, 铃木日出直, 齐藤武彦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