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50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喷墨记录装置,更特别地涉及用于清洁喷墨头的喷嘴表面的技术。
背景技术
如果在喷墨记录装置中连续进行记录操作,那么油墨粘附并积聚在喷嘴附近并且会对喷出精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定期地进行头部的喷嘴表面的清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10-241127描述了ー种利用擦拭网擦拭并且清洁以倾斜方式设置的头部的喷嘴表面的方法,其中利用平行于喷嘴表面设置的按压辊将沿着某一方向行进的擦拭网抵靠并按压在喷嘴表面上,擦拭喷嘴表面。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10-234667描述了ー种使用擦拭网来防止擦拭残留物的方法,通过改变网的朝向来切换擦拭网的液体吸收能力,并且在切换擦拭网的行进方向的同时将喷嘴表面擦拭两次。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10-241127所描述的方法中,由于擦拭方向始终是一致的,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疏液膜的劣化(疏液膜的脱落等),以及,喷嘴内部附着材料的滲透沿着擦拭方向行迸。另ー方面,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10-234667所描述的方法中,进行擦拭方向的切換,但是由于是在两个方向之间切换擦拭,因此这不会解决以上所描述的问题,并且仍然存在诸如在擦拭方向上的疏液膜劣化和喷嘴内部附着材料的渐进渗透的问题。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10-234667的方法中,由于通过改变整个装置的朝向来切换擦拭方向,因此存在装置尺寸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发明,其目的是提供ー种具有很高的喷嘴表面清洁能力的喷墨记录装置。下面描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了ー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传送装置,其传送记录介质;喷墨头,其具有喷嘴表面,在喷墨头中排列有喷嘴,并且喷墨头从喷嘴朝向由传送装置传送的记录介质喷射墨滴;以及擦拭装置,其通过沿着喷墨头的喷嘴表面相对地移动来擦拭喷嘴表面。其中,擦拭装置包括擦拭部件,其抵靠喷嘴表面;以及旋转驱动装置,其使得擦拭部件绕着垂直于喷嘴表面的轴线旋转。根据第一方式,通过绕着垂直于喷嘴表面的轴线旋转的擦拭部件来擦拭喷嘴表面。因此,可以沿多个方向擦拭喷嘴表面,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仅沿着ー个方向擦拭而导致的疏液膜劣化或附着材料被推入喷嘴内部。此外,由于采用仅擦拭部件旋转的构造,因而可以使擦拭装置的构造紧凑。
根据第二方式,根据上述第一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支撑装置,其沿着垂直于喷嘴表面的方向可移动地支撑擦拭部件;以及偏压装置,其朝向喷嘴表面偏压擦拭部件。根据第二方式,可以将擦拭部件抵靠并且按压在喷嘴表面上(采用所谓的悬置结构)。因此,可以以稳定的方式擦拭喷嘴表面而不会对喷嘴表面施加过大的载荷。根据第三方式,在根据第二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支撑装置不但沿着垂直于喷嘴表面的方向可移动地支撑擦拭部件,而且还以可摆动的方式支撑擦拭部件。根据第三方式,擦拭部件设置为可相对于喷嘴表面前进和后退,还可以摆动。因此,可以以更加稳定的状态使擦拭部件抵靠喷嘴表面。根据第四方式,根据上述第一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杆,其连接于擦拭部件;旋转基座,其受到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而旋转;导孔,其用于引导该杆,导孔形成在旋转基座中,并且穿过导孔插入该杆;以及弹簧,其一端连接于擦拭部件并且另一端连接于旋转基座。根据第四方式,可以将擦拭部件抵靠并且按压在喷嘴表面上(采用所谓的悬置结构)。因此,可以以稳定的方式擦拭喷嘴表面而不会对喷嘴表面施加过大的载荷。根据第五方式,在根据上述第四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导孔形成为朝向擦拭部件侧扩宽的锥状。根据第五方式,通过形成为锥状的导孔的作用,擦拭部件设置为可相对于喷嘴表面前进和后退,还可以摆动。因此,可以以更加稳定的状态使擦拭部件抵靠喷嘴表面。根据第六方式,在根据第四或第五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分别用作杆的多个杆和分别用作导孔的多个导孔与擦拭部件的旋转中心同心布置。根据第六方式,多个杆和多个导孔布置为与擦拭部件的旋转中心同心。因此,可以使得擦拭部件以稳定的状态抵靠喷嘴表面,并可以使擦拭部件以稳定的状态旋转。根据第七方式,在根据上述第一至第六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擦拭部件形成为圆盘状,并且形成为锥状从而使周缘部背离方式延伸。根据第七方式,擦拭部件形成为圆盘状,并且形成为锥状从而使周缘部背离延伸。因此,当擦拭装置和喷墨头相对移动并且擦拭部件抵靠喷嘴表面时,可以容易地进行使擦拭部件抵靠喷嘴表面的动作。更具体而言,当在擦拭部件的端面(擦拭表面)位于稍高于喷嘴表面所在位置的状态下擦拭装置和喷墨头相对移动时,喷嘴表面的端部抵靠形成为锥状的擦拭部件的周缘部,并且沿着周缘部的倾角下推擦拭部件。因此,可以容易地使擦拭部件抵靠喷嘴表面。根据第八方式,在根据上述第七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在擦拭部件的中心处形成有凹部。根据第八方式,在擦拭部件的中心(旋转中心)处形成有凹部。因此,可以防止擦拭部件上的个别部分的位置持续抵靠喷嘴表面。根据第九方式,在如上述第一至第八方式中任一方式所限定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擦拭部件包括垫;以及可更换的擦拭织物,其覆盖垫的前表面。根据第九方式,通过更换擦拭织物,可以容易地恢复清洁性能。根据第十方式,在根据第九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垫是可拆卸地设置的。
根据第十方式,垫是可拆卸地设置的。因此,可以容易地实施擦拭织物的更换。根据第十一方式,在如上述第十方式所限定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垫包括垫主体;以及环形盖部件,其可拆卸地设置在垫主体上并且遮盖垫主体的周缘部,通过将擦拭织物的周缘部夹在垫主体与盖部件之间,将擦拭织物安装在垫主体上。根据第十一方式,通过将擦拭织物夹在垫主体与盖部件之间,将擦拭织物安装在垫上。因此,可以容易地实施擦拭织物的更换。根据第十二方式,在根据第九至第i^一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至少垫中由擦拭织物覆盖的部分由弹性体制成。根据第十二方式,垫由弾性体构成。因此,可以在不对喷嘴表面施加过大载荷的情况下抵靠擦拭织物。根据第十三方式,如上述第一至第十二方式中任一方式所限定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清洁液沉积装置,其通过沿着喷墨头的喷嘴表面相对地移动而将清洁液沉积到喷嘴表面上。根据本方式,设置有将清洁液沉积到喷嘴表面上的清洁液沉积装置。因此,可以在润湿的状态下擦拭喷嘴表面,可以改善清洁性能,并且可以降低对喷嘴表面的损害。根据第十四方式,在如第十三方式所限定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此处擦拭装置具有托盘,托盘设置在擦拭部件的下方,并且回收从擦拭部件滴下的清洁液。根据第十四方式,回收从擦拭部件滴下的清洁液的托盘设置在擦拭部件的下方。因此,即使通过沉积清洁液来擦拭喷嘴表面,也可以防止清洁液溅射到周围区域。根据第十五方式,在如上述第一至第十四方式中任一方式所限定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传送装置通过将记录 介质卷绕在旋转鼓的圆周表面上来传送记录介质;以及,喷墨头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方式布置,使得喷嘴表面与鼓的圆周表面相对。根据第十五方式,在喷嘴表面以倾斜方式设置的喷墨头中,可以用紧凑的构造有效地擦拭喷嘴表面。根据本发明,可以可靠地擦去附着在喷嘴表面的污染物等。此外,也可以防止疏液膜的劣化或附着材料被推入喷嘴内部。


下面将參考

本发明的性质以及其他目的和优点,其中在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其中图1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正视图;图2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侧视图;图4图示头部的下表面;图5是头部下端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清洁液沉积单元的大体构造的正视图;图7是示出擦拭単元的大体构造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8图示擦拭装置的前表面;图9是擦拭装置的俯视图10是擦拭装置的正面剖视图;图11是擦拭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12是示出安装擦拭织物的方法的说明图;图13A和13B是悬置机构的操作的说明图;图14A至14C是擦拭垫的擦拭操作的说明图;图15A至15C是擦拭垫的擦拭操作的说明图;图16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侧视图;图17是示出擦拭単元的大体构造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18是示出擦拭装置的构造的侧面剖视图;图19是清洁液沉积单元的又一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图20是清洁液沉积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く第一实施例》 <喷墨记录装置的构造的实例>图1至图3分别是示出涉及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构造的正视图、俯视图以及侧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此喷墨记录装置10是单程类型的行式打印机,主要由下述构成纸张传送机构20,其用于传送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切片纸张)P ;头部单元30,其朝向由纸张传送机构20传送的纸张P喷射蓝绿色(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黒色(K)各顔色的墨滴;维护单元40,其进行安装于头部単元30的各头部的维护;以及喷嘴表面清洁单元50,其清洁安装于头部単元30的各头部的喷嘴表面。纸张传送机构20由带传送机构构成,并且通过将纸张P吸引在行进带22上来水平传送纸张P。头部单元30主要包括喷射蓝绿色墨滴的头部32C,喷射品红色墨滴的头部32M,喷射黄色墨滴的头部32Y,喷射黑色墨滴的头部32K,安装有头部32C、32M、32Y、32K的头部支撑框架34,以及移动头部支撑框架34的头部支撑框架移动机构(未示出)。头部(喷墨头)32C、32M、32Y、32K由与纸张P (作为打印对象)的最大宽度相对应的行式头构成。头部32C、32M、32Y、32K各自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除非要区别特定的头部,否则以下称为头部32或各头部32。头部32 (32C、32M、32Y、32K)形成为矩形块形状,并且排列有喷嘴N的喷嘴表面33(33C、33M、33Y、33K)形成在每个头部的下表面部分。图4图示头部的下表面。此外,图5图示头部的下端侧面。如图5所示,喷嘴表面33在头部32的下表面中央形成为带状(矩形形状)。在喷嘴表面33的两侧(喷嘴表面33中沿垂直于纵向的方向的每ー侧)设置有帯状(矩形形状)的喷嘴表面保护部分33a,以将喷嘴表面33夹在中间。如图5所示,喷嘴表面保护部分33a设置为保护喷嘴表面33,并且形成为超出喷嘴表面33而伸出。对喷嘴表面33施加疏液处理(例如,在其表面上形成疏液膜)。喷嘴N以ニ维矩阵结构排列在喷嘴表面33上。換言之,喷嘴沿着相对于喷嘴表面33纵向以预定角度倾斜的方向以等距排列,而且沿着喷嘴表面33的纵向以等距排列。通过以此方式排列喷嘴N,可以减小将喷嘴N沿着头部32的纵向投影时喷嘴N之间的有效节距,并且可实现喷嘴N的高密度排列。头部支撑框架34包括用于安装头部32的头部安装部分(未示出)。头部32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此头部安装部分中。安装在头部支撑框架34上的头部32相对于纸张P的传送方向垂直地排列(以使每个头部32的喷嘴行垂直于纸张P传送方向的方式)。此外,各头部32也沿着纸张P的传送方向以预定顺序等间隔排列(在本实例中,头部32按照蓝緑色、品红色、黄色和黒色的顺序排列)。另外,喷嘴表面33水平地布置(平行于纸张P)。此外,头部安装部分设置为可在头部支撑框架34上升降,并且通过未示出的升降机构进行升降。安装在头部安装部分上的头部32相对于纸张P的传送表面垂直升降。头部支撑框架移动机构(未示出)使得头部支撑框架34在纸张传送机构20上方的位置处沿着垂直于纸张P传送方向的方向水平滑动。例如,头部支撑框架移动机构包括跨越纸张传送机构20上方水平布置的顶板框架、设置在顶板框架上的导轨、在导轨上滑动的行进主体、以及沿着导轨移动此行进主体的驱动装置(例如,螺旋进给机构等)。头部支撑框架34安装在行进主体上并且水平地滑动。头部支撑框架34由该头部支撑框架移动机构驱动,并且以可在预定的“图像记录位置”与“维护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设置。当位于图像记录位置时,头部支撑框架34布置在纸张传送机构20上方。通过这种方式,对已由纸张传送机构20传送的纸张P进行打印。另ー方面,当头部支撑框架34位于维护位置时,其被布置在设置有维护单元40的位置处。在维护单元40中设置有遮盖头部32喷嘴表面33的护罩42(42C、42M、42Y、42K)。例如,当装置长时间停机时,将头部32移至布置有此维护単元40的位置(维护位置),并且喷嘴表面33被护罩遮盖。通过此方式,防止由于干燥而造成的喷射故障。在护罩42中设置有用于加压及抽吸喷嘴内部的加压抽气机构(未示出),以及,用于向护罩42的内部供给清洁液的清洁液供给机构(未示出)。此外,在护罩42下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废液盘44。供给至护罩42的清洁液被丢弃于废液盘44,并从废液盘44经由废液回收管46回收至废液罐48。喷嘴表面清洁单元50布置在纸张传送机构20和维护单元40之间。在头部支撑框架34从维护位置移动到图像记录位置吋,喷嘴表面清洁单元50清洁头部32的喷嘴表面33。喷嘴表面清洁单元50由清洁液沉积单元60和擦拭単元80组成,当头部支撑框架34从维护位置朝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时,清洁液沉积单元60对各个头部32的喷嘴表面33施加清洁液,并且擦拭単元80擦拭已经施加清洁液的头部32喷嘴表面33。图6是显示清洁液沉积单元大体构造的正视图。如图6所示,清洁液沉积单元60主要包括清洁液沉积单元主框架62,安装于此清洁液沉积单元主框架62上的清洁液喷嘴64C、64M、64Y、64K,容纳有清洁液的清洁液罐66,使清洁液罐66和清洁液喷嘴64C、64M、64Y、64K连接的清洁液管68,将清洁液从清洁液罐66传送到清洁液喷嘴64C、64M、64Y、64K的清洁液泵70,以及打开和关闭清洁液管68的清洁液阀72。清洁液沉积单元主框架62水平地布置在废液盘44上方。针对每个单独的头部设置清洁液喷嘴64C、64M、64Y、64K,并且根据头部32的安装节距将清洁液喷嘴安装在清洁液沉积单元主框架62上。清洁液喷嘴64C、64M、64Y、64K各自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除非要区分特定的清洁液喷嘴,否则在下文将清洁液喷嘴64C、64M、64Y、64K称为清洁液喷嘴64。每个清洁液喷嘴64具有宽度与喷嘴表面33宽度相对应的喷射ロ,并且从此喷射ロ喷射清洁液。清洁液喷嘴64布置在清洁液沉积单元主框架62上以便向上喷射清洁液。当头部32越过清洁液喷嘴64吋,从喷射ロ喷出的清洁液冲击喷嘴表面33,由此润湿喷嘴表面33 (在喷嘴表面33上沉积清洁液)。清洁液喷嘴64分别经由清洁液管68与清洁液罐66连接。清洁液泵70设置在清洁液管68途中,并且将容纳在清洁液罐66中的清洁液送到清洁液喷嘴64的每ー个。清洁液阀72设置在清洁液管68途中,由此打开和关闭清洁液管68的通道。可以采用単独为每个清洁液喷嘴设置清洁液泵的构造,或者,采用所有清洁液喷嘴共用单个清洁液泵的构造。这同样适用于清洁液阀。清洁液沉积单元60具有上述构造。清洁液沉积单元60的操作由控制整个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器(未示出)来控制。控制器通过控制清洁液泵70和清洁液阀72的驱动来控制清洁液的沉积。例如,将主要成分 为こニ醇单丁醚(diethylene monobutyl ether)的清洁液用作清洁液。通过对喷嘴表面33施加此类清洁液,可以容易地溶解并去除源于附着在喷嘴表面33的油墨的固态附着物。图7是显示擦拭单元大体构造的侧视图。擦拭单元80主要包括用于擦拭头部32C、32M、32Y、32K中喷嘴表面33C、33M、33Y、33K的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以及,其中安装有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的擦拭单元主体82。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分别使形成为圆盘形状的擦拭垫抵靠头部32的喷嘴表面33,同时使得擦拭垫旋转,由此擦拭喷嘴表面33。为每个単独的头部设置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并且根据头部32的安装节距将擦拭装置布置在擦拭单元主框架82上。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都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此处參考ー个擦拭装置100描述其构造。图8和图9分别显示擦拭装置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另外,图10和图11分别是擦拭装置的正面剖视图和侧面剖视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擦拭装置100包括擦拭装置主体壳110,并且,在此擦拭装置主体壳Iio中设置有擦拭垫120,使擦拭垫120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140,以及沿轴向移动擦拭垫120的悬置机构160。擦拭装置主体壳110形成为在竖直方向长并且其上部敞开的长方体盒状。托盘112布置在擦拭装置主体壳110内部的上端部附近。托盘112布置用于封闭擦拭装置主体壳110的上侧开ロ部分,托盘112的底部以相对于擦拭装置主体壳110的后表面侧倾斜的方式形成。在擦拭期间从擦拭垫120滴下的清洁液被回收到此托盘112中。废液出口114形成在托盘112沿倾斜方向的下側。回收在托盘112中的清洁液从此废液出口 114排出。布置在擦拭装置主体壳110内部的废液管122与废液出ロ 114连接。废液管122布置为从废液出口 114向下侧延伸,并且其下端部分布置为从擦拭装置主体壳110的下表面部分伸出。如下所述,当将擦拭装置100安装在擦拭单元主体82中时,废液管122的下端与形成在擦拭单元主体82中的废液出ロ连接。支架116布置在擦拭装置主体壳110内部,位于托盘112的下侧。如下所述,旋转驱动机构140安装在该支架116上。擦拭垫120形成为圆盘形状,其周缘部形成为发散的锥状。此擦拭垫120主要包括垫主体124,可拆卸地安装在垫主体124上并覆盖垫主体124表面的擦拭织物126,以及将擦拭织物126固定于垫主体124的垫盖128。垫主体124主要由基板124A和布置在基板124A上的垫124B构成,并且整体形成为圆盘形状。基板124A形成为具有预定厚度的圆盘状的刚性体。垫124B安装在基板124A的上表面部分上,并与基板124A结合成一体。垫124B形成为圆盘形状,并且其周缘部形成为发散的圆锥形状。更具体地说,垫124B由中央圆形部124B1和绕中央圆形部124B1周围形成的环状锥形部(倾斜部分)124B2构成。圆形部124B1形成为平坦形状。此圆形部124B1构成擦拭喷嘴表面33的部分,而且其直径至少形成为大于喷嘴表面33的宽度(在垂直于纵向的方向的宽度)。此外,半球状凹部124B3形成在圆形部124B1的中央部分中。该垫124B由具有预定硬度的橡胶材料(例如硬度为5°的橡胶)制成,并且形成为可弹性变形。垫124B形成为直径比基板124A小。基板124A设置为从垫124B周围以环状突出。基板124A的突出部124A1形成为锥状。如图12所示,擦拭织物126形成为圆形形状并且形成有发散形状以便符合于垫主体124的上表面形状。例如,此擦拭织物126由编织的或交织的(knitted or woven)微纤维的片材制成,诸如为对苯ニ甲酸こニ醇酯(PET)、聚こ烯(PE)、NY等。垫盖128形成为管状,并且夹持部128A形成在其上端部分上。夹持部128A以倾斜方式形成为环状,以符合基板124A的突出部124A1的形状。垫盖128的内径形成为与基板124A的外形的直径大致相等,以及,夹持部128A的内径形成为与垫124B的外形的直径大致相等。因此,当将垫盖128放置在垫主体124上方时,垫主体124容纳在垫盖128中,且垫124B处于暴露状态。在此情况下,垫盖128的夹持部128A安装在基板124A的突出部124A1上。因此,如果将擦拭织物126放置在垫主体124上方并且将垫盖128进ー步放置在其上,则擦拭织物126的周缘部夹在垫盖128的夹持部128A与基板124A的突出部124A1之间,并且将擦拭织物126固定在垫主体124上。板状锁定块130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垫主体124的基板124A上。另ー方面,在垫盖128中形成有锁定槽132,锁定块130配合于该锁定槽132中。锁定槽132由竖直部132A和水平部132B构成。竖直部132A形成为从垫盖128的下边缘部分向上(沿轴向)延伸,并且形成为与锁定块130的宽度大致相等。水平部132B形成为从竖直部132A的上端向侧面(沿周向)延伸,并且形成为与锁定块130的厚度大致相等。当将垫盖128配合到垫主体124上时,通过使锁定块130的位置与锁定槽132中竖直部132A的位置对准,并且将竖直部132A配合在其中,从而将锁定块130配合到锁定槽132的竖直部132A中。如上所述,当将垫盖128配合到垫主体124上时,垫盖128的夹持部128A抵靠基板124A的突出部124A1。与此同时,锁定块130到达锁定槽132中竖直部132A的上端。在此状态下使垫盖128在周向旋转时,锁定块130配合到锁定槽132的水平部132B中。通过旋转垫盖128直到锁定块130到达锁定槽132中水平部132B的前端,将垫盖128锁定到垫主体124上。此外,以此方法,将擦拭织物126固定到垫主体124上。旋转驱动机构140主要包括垫旋转马达142,以及,传递此垫旋转马达142的旋转的旋转传动机构144。垫旋转马达142安装在支架116的下表面部分上。垫旋转马达142布置为使得输出轴142A沿竖向面朝上,并且布置为在支架116的上侧突出。旋转传动机构144主要包括安装在垫旋转马达142的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146 ;与驱动齿轮146啮合的惰轮148 ;安装有惰轮148的驱动轴150 ;以及联轴器152,该联轴器152使驱动轴150和后文描述的旋转底座162的旋转轴162A连接。驱动齿轮146安装在垫旋转马达142的输出轴上。惰轮148安装在驱动轴150上并且与驱动齿轮146啮合。驱动轴150连接至联轴器152的输入轴(未示出)并且以可旋转方式被支撑。联轴器152安装在托盘112上。在托盘11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联轴器152的联轴器安装部112A。联轴器安装部112A作为圆形开ロ部设置在托盘112的中央。通过将联轴器152配合到联轴器安装部112A中成为不透液体的状态,将联轴器152安装在托盘112上。联轴器152具有圆筒状壳体152A,并且输入轴和输出轴(未不出)布置在壳体152A的内部。输入轴和输出轴可旋转地支撑在布置于壳体内部的轴承(未不出)上,并且被连接成在二者之间能够传递旋转。如上所述,驱动轴150连接至联轴器152的输入轴。因此,通过转动驱动轴150使输入轴旋转。如果输入轴旋转,则此旋转被传递到输出轴,并且使输出轴旋转。悬置机构160主要由旋转基座162、偏压弹簧164以及四个滑杆166构成。旋转基座162形成为圆盘状并且水平布置(平行于喷嘴表面33)。旋转轴162A连接于旋转基座162的下表面。旋转轴162A同轴方式连接于旋转基座162。旋转轴162A竖直地布置(垂直于喷嘴表面33),并且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联轴器152的输出轴(未示出)上。因此,当联轴器152的输出轴转动时,旋转轴162A旋转。結果,旋转基座162绕着竖轴(绕着垂直于喷嘴表面33的轴线)转动。偏压弹簧164由螺旋弹簧构成并且竖直(垂直于喷嘴表面33)布置。偏压弹簧164的一端(上端)连接于擦拭垫120的下表面(垫主体124的基板124A的下表面)的中心,并且其另一端(下端)连接于旋转基座162的上表面的中心。滑杆166形成为圆棒状并且一体式设置在擦拭垫120上。更具体地说,滑杆166一体式设置在构成擦拭垫120的垫主体124的基板124A的下表面上。多个滑杆166以与基板124A的中心同轴方式等间隔(以90°间隔)布置,以便从基板124A的下表面沿竖向向下延伸。
在旋转基座162中,在与滑杆166的形成位置对应的四个位置处,形成有用于插入滑杆166的导孔168。将滑杆166引入形成在旋转基座162中的导孔168中。导孔168形成为上端侧(擦拭垫侧)具有宽尺寸的锥状。此外,每个导孔168的下端部分的内径形成为与滑杆166的外径大体等直径(或稍太),以便能够可滑动地支撑滑杆166。在插入导孔168的每个滑杆166的前端上,还设置有固定板(保持板)170。固定板170形成为圆盘状,并且形成为大于导孔168的下端部分的内径。此处,偏压弹簧164安装在旋转基座162与基板124A之间,以便在正常状态时被压缩预定量。因此,在正常状态下,固定板170与旋转基座162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当向下按压擦拭垫120时,擦拭垫120克服偏压弹簧164的偏压カ而下降。当解除此按压カ时,擦拭垫120由于偏压弹簧164的偏压カ而恢复到原始位置。以此方式,擦拭垫120设置为可由于偏压弹簧164的驱动而向上和向下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擦拭垫120在向上和向下移动时,滑杆166由导孔168导引。此处,如上所述,导孔168形成为朝向上端部分扩宽。因此,将滑杆166保持为可以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倾斜的方式。结果,如图13A和图13B所示,除了保持为可上下移动外,擦拭垫120还保持为可摆动的方式。通过此方法,可以使擦拭垫120容易与喷嘴表面33形成紧密接触。擦拭装置100具有上述构造。在擦拭装置100中,通过驱动垫旋转马达142,擦拭垫120绕着竖轴(绕着垂直于喷嘴表面33的轴线)旋转。通过将该旋转着的擦拭垫120抵靠喷嘴表面33,从而擦拭喷嘴表面33。擦拭单元主体82主要包括容纳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的擦拭单元主壳180,以及,使擦拭单元主壳180升降的升降装置(未示出)。擦拭単元主壳180形成为平行六面体盒状,并且在其中形成容纳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的擦拭装置容纳部182C、182M、182Y、182K。擦拭装置容纳部182C、182M、182Y、182K形成为在纵向可以容纳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的凹部,其上部敞开。此夕卜,擦拭装置容纳部182C、182M、182Y、182K以与头部支撑框架34上所安装头部32的安装节距相等的间隔沿直线布置。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以竖向直立的状态容纳在擦拭装置容纳部182C、182M、182Y、182K中。将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容纳在擦拭装置容纳部182C、182M、182Y、182K中时,擦拭垫120C、120M、120Y、120K经由擦拭装置容纳部182C、182M、182Y、182K露出。此夕卜,擦拭垫120C、120M、120Y、120K保持为水平状态(平行于头部32的喷嘴表面33的状态)。在擦拭装置容纳部182C、182M、182Y、182K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器184C、184M、184Y、184K。将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容纳在擦拭装置容纳部182C、182M、182Y、182K中时,设置在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中的废液管122C、122M、122Y、122K连接至连接器 184C、184M、184Y、184K。形成在擦拭单元主体82内部的废液通道186与连接器184C、184M、184Y、184K连接。废液通道186与形成在擦拭単元主体82中的废液管连接ロ 188连接。废液管(未示出)连接至废液管连接ロ 188。废液管连接至废液罐48。从擦拭垫120C、120M、120Y、120K滴下并且回收在托盘112C、112M、112Y、112K中的清洁液,经由废液管122C、122M、122Y、122K、连接器184C、184M、184Y、184K以及废液管被回收进废液罐48。升降装置使擦拭単元主壳180在竖直方向上升降。通过由此升降装置使擦拭単元主壳180升降,容纳在擦拭单元主壳180中的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在预定的“擦拭位置”与“待用位置”之间移动。当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移动到“擦拭位置”时,擦拭垫120C、120M、120Y、120K位于其能够抵靠头部32C、32M、32Y、32K (在“图像记录位置”与“维护位置”之间移动)的喷嘴表面33C、33M、33Y、33K的位置。另ー方面,当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移动到“待用位置”时,擦拭垫120C、120M、120Y、120K位于其无法抵靠头部32C、32M、32Y、32K (在“图像记录位置”与“维护位置”之间移动)的喷嘴表面33C、33M、33Y、33K的位置。<喷墨记录装置的作用>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的作用。[图像记录方法]首先,将描述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的图像记录方法。第一,做为图像记录之前的准备,将头部支撑框架34移动到图像记录位置。通过此方法,将头部32设置在纸张传送机构20的上方,并且可以进行图像记录。通过未示出的纸张供应机构,将纸张P供应到纸张传送机构20。根据需求,进行预定的预处理(例如,施加预定的处理液等)。纸张传送机构20接收由纸张供应机构供应的纸张P,并且水平地传送纸张。通过朝向由纸张传送机构20传送的纸张P喷射墨滴,头部32在纸张P的表面上记录图像。通过未示出的收回机构,收回已记录有图像的纸张P。根据需求,进行诸如烘干、定
影等处理。通过连续地供应纸张P,连续地进行图像记录处理。[喷嘴表面清洁方法]下面,将描述对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的喷嘴表面33进行清洁的方法。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当头部支撑框架34从维护位置移动到图像记录位置时,利用头部32的移动来清洁喷嘴表面33。首先,控制器驱动升降装置,并且将位于待用位置的擦拭装置100移动到操作位置。相应地,当头部32从维护位置移动到图像记录位置时,可以使擦拭垫120抵靠头部32的喷嘴表面33。此处,如图14A所示,当擦拭装置100位于操作位置时,每个擦拭垫120的上表面(垫主体124的圆形部124B I)布置在位于头部32下表面(喷嘴表面33)上方预定高度(H)的位置处(換言之,以便与喷嘴表面33重叠)。換言之,将每个擦拭装置100布置为这样的方式使得相应头部32的下表面(喷嘴表面33)位于垫主体124的锥形部(倾斜部)124B2之间。接下来,控制器使位于维护位置的头部支撑框架34以匀速朝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于是,与头部32的前端(此处是邻近于图像记录位置的端部)到达清洁液喷嘴64的定时一致,控制器打开清洁液阀72并且也驱动清洁液泵70。通过此方式,清洁液从清洁液喷嘴64喷射。当头部32经过已喷射清洁液的清洁液喷嘴64吋,从清洁液喷嘴64喷射的清洁液接触喷嘴表面33,并且清洁液沉积在喷嘴表面33上(喷嘴表面33被润湿)。进ー步,与头部32的前端到达擦拭装置100的定时一致,控制器驱动垫旋转马达142。因此,擦拭垫120以匀速旋转。当头部32经过擦拭装置100上方时,旋转着的擦拭垫120抵靠喷嘴表面33,由此擦拭喷嘴表面33。此处,如上所述,每个擦拭垫120各自位于垫的上表面(垫主体124的圆形部124B1)高于头部32下表面(喷嘴表面33)所在位置的位置处。然而,由于锥形部124B2形成在擦拭垫120的周缘部,并且擦拭垫120由悬置机构160保持为可上下移动,因此当相应的头部32到达擦拭垫120时,擦拭垫120可被头部32的前端压下,如图14B所示。此外,由于头部32的前端抵靠锥形部124B2,因此擦拭垫120受到沿推进方向的力,但是由于擦拭垫120以可摆动方式被支撑并且在旋转时进行抵靠,因此此推力可以免除。通过此方法,可以使擦拭垫120抵靠头部32的喷嘴表面33而不会施加不适当的力。当头部32的前端越过锥形部124B2的上方时,如图14C所示,擦拭垫120的圆形部124B I紧密接触喷嘴表面33。这样做时,通过偏压弹簧164的偏压力,以预定压カ将擦拭垫120压靠在喷嘴表面33上。因此,可以以稳定的方式使擦拭垫120抵靠喷嘴表面33而不会施加不适当的力。进一歩,由于擦拭垫120旋转着抵靠喷嘴表面33,因此沿多方向擦拭擦拭垫120。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仅沿ー个方向擦拭而导致的疏液膜劣化或附着材料被推入喷嘴内部。另外,由于凹部124B3形成在擦拭垫120的中心(圆形部124B I的中心),因此可以均匀地擦拭整个喷嘴表面,同时消除在同一位置擦拭的作用。如上所述,清洁液沉积在喷嘴表面33上,然后在润湿状态下擦拭。因此,随擦拭进行,清洁液从擦拭垫120滴下。已从擦拭垫120滴下的清洁液回收在托盘112中并且经由废液管122被回收到废液罐48中。以此方式,可以将喷嘴表面33擦拭成清洁状态,而不会将清洁液溅射到周围区域。与头部32的后端(此处为邻近于维护位置的端部)通过清洁液喷嘴64的定时ー致,控制器停止驱动清洁液泵70并且关闭清洁液阀72。通过此方法,停止清洁液的喷射。进ー步,与头部32的后端通过擦拭装置100的定时一致,控制器停止驱动垫旋转马达142。通过此方法,停止擦拭垫120的旋转。此处,如图15A所示,在头部32的后端正在通过擦拭垫120的圆形部124B1时,使每个擦拭垫120推抵头部32的喷嘴表面33并且继续在预定位置旋转。另ー方面,当头部32的后端已通过擦拭垫120的圆形部124B I时,如图15B所示,那么锥形部124B2抵靠头部32的后端,并且锥形部124B2由于偏压弹簧164的偏压カ而逐渐上升。因此,可以在稳定状态下使擦拭垫120抵靠喷嘴表面33,直到喷嘴表面33的尽头(后端)。进一歩,由于擦拭垫120旋转着与喷嘴表面33分离,因此可以使擦拭垫120与喷嘴表面33分离而不会引起不必要的振动。因此,在分离期间可以防止清洁液飞溅,并且可以防止由于这种飞溅的清洁液而导致清洁之后喷嘴表面33被污染。当头部32的后端已完全通过擦拭垫120时,如图15C所示,擦拭垫120返回到其原始位置,換言之,返回到其上表面高于头部32下表面的位置。于是,停止旋转。随后,控制器驱动升降装置,使擦拭単元主壳180下降并将擦拭装置100移动到退回位置。通过前述各措施,完成喷嘴表面的清洁。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通过旋转着的擦拭垫120擦拭喷嘴表面33。因此,可以从多个方向擦拭喷嘴表面33,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仅沿ー个方向擦拭而导致的疏液膜劣化或附着材料被推入喷嘴内部。此外,通过设置悬置机构160,可以使擦拭垫120平滑地抵靠喷嘴表面33(換言之,抵靠擦拭垫120而不引起凹痕等)。此外,可以以稳定的方式抵靠擦拭垫120而不会施加不适当的力。此外,擦拭装置100仅具有旋转擦拭垫120的构造,因此可以采用紧凑的构造。擦拭织物126在使用时被污染,因此在适当时进行更换(一般地,擦拭织物在使用一次之后更换)。

通过从擦拭装置100移除擦拭垫120,执行更换擦拭织物126的工作。如上所述,构成悬置机构160的旋转底座162的旋转轴162A以相对于联轴器152可拆卸方式设置,因此,通过从旋转轴162A的此部分移除每个悬置机构160上的各擦拭垫120,更换每个擦拭织物126。以此方式,可以容易地进行更换擦拭部件的任务。此外,通过移除垫盖128、取下旧擦拭织物126、然后将新擦拭织物126放置在垫主体124上、再简单地重新安装垫盖128,可以简单地更换擦拭织物126。〈く第二实施例〉〉图1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构造的侧视图。如图16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纸张传送机构200由鼓传送机构构成。在鼓传送机构中,纸张P吸附在鼓202的圆周表面上,并且通过使鼓202旋转来传送纸张P。在此情况下,头部32C、32M、32Y、32K绕着鼓202的外周以辐射的方式布置。結果,头部32C、32M、32Y、32K布置为喷嘴表面33C、33M、33Y、33K倾斜的方式。由于头部32C、32M、32Y、32K的喷嘴表面33C、33M、33Y、33K以倾斜的方式布置,因此如图17所示,擦拭单元80布置为,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的擦拭垫120C、120M、120YU20K以倾斜方式布置。图18是显示擦拭装置的构造的侧面剖视图。如图18所示,擦拭装置100布置为擦拭垫120倾斜的方式,以便与倾斜布置的头部32喷嘴表面33相对应。換言之,将擦拭装置100设定为这样的方式使得头部32的喷嘴表面33与擦拭垫120的上表面(圆形部124B1)平行。以此方式,当头部32的喷嘴表面33以倾斜的方式布置时,擦拭垫120也以倾斜的方式布置以便与喷嘴表面33相匹配。因此,可以旋转擦拭垫120并使擦拭垫120抵靠倾斜的喷嘴表面33。
在此情况下,由于擦拭装置主体壳110竖直布置,因此可以布置擦拭装置100C、100M、100Y、100K而不会引起相互干渉,即使在狭窄空间中亦是如此。
清洁液沉积单元的其他实施例>>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采取了通过朝向喷嘴表面33吹送清洁液来润湿喷嘴表面33的构造,但是润湿喷嘴表面33的方法不限于此。图19是清洁液沉积单元的其他实施例的侧视图。清洁液沉积单元60以膜的形式将清洁液保持在喷嘴表面33上,以将清洁液沉积到喷嘴表面33上(润湿喷嘴表面33)。图19所示的实例是将清洁液沉积在以倾斜方式布置的头部32的喷嘴表面33上的实例(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采用的清洁液沉积单元)。如图19所示,清洁液沉积单元260主要包括设置为与头部32C、32M、32Y、32K对应的清洁液沉积装置270C、270M、270Y、270K,以及,安装有清洁液沉积装置270C、270M、270Y、270K 的底座 272。底座272水平地布置,并且设置为可由未示出的升降装置进行上升和下降。清洁液沉积装置安装部分272C、272M、272Y、272K形成在底座272的上表面部分上。清洁液沉积装置270C、270M、270Y、270K通过螺栓等以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清洁液沉积装置安装部分272C、272M、272Y、272K (形成于底座 272)上。通过将清洁液沉积装置270C、270M、270Y、270K安装在该底座272上,使其沿着相应的头部32C、32M、32Y、32K的移动路径布置。 图20是清洁液沉积装置的正面剖视图。清洁液沉积装置270C、270M、270Y、270K都具有同样的构造,因此此处关于ー个清
洁液沉积装置270描述其构造。清洁液沉积单元270包括将清洁液沉积到喷嘴表面33上的清洁液沉积头部274,以及,回收已从喷嘴表面33落下的清洁液的清洁液回收盘276。清洁液回收盘276形成为上部敞开的方盒状。清洁液沉积头部274垂直竖立在清洁液回收盘276内側。清洁液沉积头部274形成为带有倾斜上表面的四边形块状,并且在其上部具有倾斜的清洁液保持表面274A。清洁液保持表面274A以与待清洁头部喷嘴表面33相同的倾斜角度形成,并且形成为宽度稍大于喷嘴表面33的宽度(纸张传送方向的宽度)。清洁液喷出ロ 278形成在清洁液保持表面274A的上部附近,并且清洁液从此清洁液喷出ロ 278流出。已从清洁液喷出ロ 278流出的清洁液向下流动,从上到下流过保持表面274A。以此方式,在清洁液保持表面274A上形成清洁液的层(膜)。通过使喷嘴表面33与形成在清洁液保持表面274A上的清洁液层接触,将清洁液施加于头部32的喷嘴表面33。与清洁液喷出ロ 278连接的供给流路280形成在清洁液沉积头部274的内部。该供给流路280与形成在清洁液回收盘276中的连接流路276A连接,并且,连接流路276A与形成在清洁液回收盘276中的清洁液供给ロ 276B连接。将清洁液供给至清洁液沉积头部274中的清洁液供给ロ 276B时,清洁液从清洁液喷出ロ 278流出。从清洁液罐(未示出)供给清洁液。与此清洁液罐相连的管(未示出)连接至清洁液供给ロ 276B。在此管中设置有清洁液供给泵(未示出)和阀(未示出),并且通过打开阀并驱动清洁液供给泵,将清洁液从清洁液罐供给至清洁液沉积头部274。如上所述,清洁液回收盘276形成为方盒形状,其上部敞开。清洁液回收盘276的底部以倾斜方式形成,并且在倾斜方向的下端部形成有回收孔288。经由形成在清洁液回收盘276内部的回收流路276C,该回收孔288与形成在清洁液回收盘276的侧面部分中的清洁液排放ロ 276D连接。从清洁液沉积头部274的清洁液喷出ロ 278射出的清洁液从清洁液保持表面274A下落,并被回收到清洁液回收盘276中。回收在清洁液回收盘276中的清洁液通过沿着连接至清洁液排放ロ 276D的废液管(未示出)流过而被回收到废液罐58中。清洁液沉积单元260具有上述的构造。清洁液沉积单元60以下述方式沉积清洁液。如上所述,底座272设置为可升降。当未进行清洁时,底座272处于预定的待用位置。在清洁期间,底座272从待用位置上升预定量,并且移动到预定的操作位置。当底座272移动到操作位置吋,将清洁液沉积装置270设置在预定的清洁液沉积位置。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在清洁液沉积单元260中的清洁液沉积头部274,将清洁液沉积在头部32的喷嘴表面33上。更具体地说,当清洁液沉积装置270设置在清洁液沉积位置时,其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在清洁液沉积头部274的清洁液保持表面274A上流过的清洁液与喷嘴表面33接触(清洁液保持表面274A与喷嘴表面33之间的间隙处于预定的范围内)。将清洁液沉积装置270设置在预定的清洁液沉积位置吋,则控制器使头部支撑框架34从维护位置朝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与头部32到达清洁液沉积头部274的定时一致,控制器驱动抽吸泵。通过此方式,清洁液以预定的流速从清洁液沉积头部274的清洁液喷出ロ 278流出。已从清洁液喷出ロ278流出的清洁液在清洁液从上到下流过保持表面274A。因此,在清洁液保持表面274A上形成清洁液的层(膜)。随着朝向图像记录位置行进的头部32通过清洁液沉积头部274,其每个喷嘴表面33与形成在对应清洁液沉积头部274的清洁液保持表面274A上的清洁液层接触。因此,将清洁液沉积到喷嘴表面33上。以此方式,也可以通过使喷嘴表面33与在平行于喷嘴表面33的表面上形成的清洁液层(膜)接触来润湿每个喷嘴表面33。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使油墨从形成在喷嘴表面33上的喷嘴渗出而润湿喷嘴表面33。《其他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用擦拭织物擦拭喷嘴表面的构造,但擦拭喷嘴表面的部件不限于此。除此之外,例如也可采用利用海绵等擦拭喷嘴表面的构造。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将擦拭织物夹在垫主体与垫盖之间而将其固定的构造,但固定擦拭织物的构造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利用可分离粘合剂固定擦拭织物的构造。此外,可通过螺钉等将垫盖固定到垫主体上。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与各个悬置部件一起移除擦拭垫的构造,但也可以仅移除擦拭垫。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四个滑杆将擦拭垫支撑为可升降且可摆动的方式,但所安装滑杆的数量不限于此。设置至少两个滑杆足矣。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清洁行式头的喷嘴表面的实例,但本发明也可类似地应用于清洁梭式头的喷嘴表面的情況。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移动头部来擦拭喷嘴表面的构造,但也可采用通过移动擦拭単元(擦拭装置)来擦拭喷嘴表面的构造。类似地,也可通过移动头部和擦拭単元(擦拭装置)两者来擦拭喷嘴表面。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形式,相反,本发明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中表达的本发明主g和范围之内的所有变化、替换构造以及等效置換。
权利要求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10),包括传送装置(20、200),其传送记录介质(P);喷墨头(32),其具有喷嘴表面(33),在所述喷墨头中排列有喷嘴(N),以及,所述喷墨头从所述喷嘴朝向由所述传送装置传送的记录介质喷射墨滴;以及擦拭装置(50、80、100),其通过沿着所述喷墨头的所述喷嘴表面相对地移动来擦拭所述喷嘴表面(33),其中,所述擦拭装置(50、80、100)包括擦拭部件(120),其抵靠所述喷嘴表面;以及旋转驱动装置(140 ),其使得所述擦拭部件绕着垂直于所述喷嘴表面的轴线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还包括支撑装置(160),其沿着垂直于所述喷嘴表面的方向能移动地支撑所述擦拭部件;以及偏压装置(164),其朝向所述喷嘴表面(33)偏压所述擦拭部件(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其中,所述支撑装置(160)不但沿着垂直于所述喷嘴表面(33 )的方向能移动地支撑所述擦拭部件(120 ),而且还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撑所述擦拭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还包括杆(160),其连接于所述擦拭部件(120);旋转基座(162),其受到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而旋转;导孔(168),其用于引导所述杆,所述导孔形成在所述旋转基座(162)中,以及,穿过所述导孔(168)插入所述杆(160);以及弹簧(164),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擦拭部件(120)并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旋转基座 (1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其中,所述导孔(168)形成为朝向所述擦拭部件侧扩宽的锥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其中,分别用作所述杆 (160)的多个杆(160)和分别用作所述导孔(168)的多个导孔(168),与所述擦拭部件(120) 的旋转中心同心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其中, 所述擦拭部件(120)形成为圆盘状(120),并且形成为锥状从而使周缘部背离方式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其中,在所述擦拭部件(120)的中心处形成有凹部(124B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其中,所述擦拭部件(120 )包括垫(120);以及能更换的擦拭织物(126),其覆盖所述垫(120)的前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其中,所述垫(120)是以能拆卸方式设置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其中,所述垫(120)包括垫主体(124);以及环形盖部件(128),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垫主体(124)上,并且遮盖所述垫主体的周缘部,将所述擦拭织物(126)的周缘部夹在所述垫主体与所述盖部件(128)之间,从而将所述擦拭织物(126)安装在所述垫主体(124)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其中,至少所述垫中由所述擦拭织物 (126)覆盖的部分(124B)由弹性体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还包括清洁液沉积装置(60),其通过沿着所述喷墨头(32)的喷嘴表面相对地移动而将清洁液沉积到所述喷嘴表面(33)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其中,所述擦拭装置(50、80、100)具有托盘(112),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擦拭部件的下方,并且回收从所述擦拭部件滴下的清洁液。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其中, 所述传送装置(20、200 )通过将记录介质卷绕在旋转鼓(202 )的圆周表面上来传送所述记录介质(P);以及所述喷墨头(32)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方式布置,使得所述喷嘴表面与所述鼓(202) 的圆周表面相对。
全文摘要
根据作为本发明一方面的喷墨记录装置(10),通过绕着垂直于喷嘴表面的轴线旋转的擦拭部件(120)来擦拭喷嘴表面(33)。因此,可以沿多个方向擦拭喷嘴表面,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仅沿着一个方向擦拭而导致的疏液膜劣化或附着材料被推入喷嘴内部。此外,由于采用仅旋转擦拭部件(120)的构造,因此可以使擦拭装置(50、80、100)的构造紧凑。
文档编号B41J2/165GK103029441SQ20121037185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井上浩志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