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介质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640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打印介质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印介质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装饰品外形上图案的要求也有较大的提高。随着广泛的市场需求和科技的进步,UV打印介质固定装置已经被各行各业所青睐。

现有用于实现对曲面物品进行打印的打印介质固定装置通常包括旋转治具,所述旋转治具包括底板、与底板固定连接的侧板、多个设于侧板上的转动轮以及位于转动轮端部且与转动轮固定连接的转轴;其中,所述转轴用于承载打印介质,转动轮带动转轴旋转,且在转轴上设置多个限位轮。该旋转治具虽可以实现UV打印介质固定装置对曲面物品的打印,但打印介质直接与转轴或限位轮进行面面接触,使得打印在打印介质上的图案容易被转轴或限位轮破坏,从而影响打印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打印质量的打印介质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印介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辊、第一定位轮及第一夹料单元;所述第一定位轮套设在所述第一旋转辊上,所述第一夹料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料环,所述第一夹料环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轮上。

优选地,所述打印介质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旋转辊、第二定位轮及第二夹料单元;所述第二定位轮套设在所述第二旋转辊上,所述第二夹料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夹料环,所述第二夹料环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轮上,所述第二旋转辊与所述第一旋转辊并行设置,所述第二旋转辊与所述第一旋转辊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打印介质的第一容纳空间。

优选地,所述打印介质固定装置还包括夹具架及驱动机构;所述夹具架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旋转辊及所述第二旋转辊插设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夹具架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外,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旋转辊和/或所述第二旋转辊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具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挡臂及第二挡臂;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并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挡臂与所述第二挡臂并行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辊的两端分别插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上和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旋转辊的两端分别插设在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夹具架还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及第四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相互平行且分别嵌于所述第一侧板内,所述第三轴承及所述第四轴承相互平行且分别嵌于所述第二侧板内;所述第一旋转辊的两端分别套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内,所述第二旋转辊的两端分别套于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四轴承内。

优选地,所述夹具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夹具架内,并套于所述第一旋转辊与所述第二旋转辊上,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臂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臂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具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挡臂与所述二挡臂的上方,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臂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臂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第三转动轮及传动带;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转动轮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第二转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辊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二转动轮内,所述第二转动轮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第三转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辊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三转动轮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轮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定位轮中相邻两个第一定位轮之间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第一夹料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夹料单元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定位轮一一对应。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打印设备,包括打印介质固定装置,所述打印介质固定装置至少包括:第一旋转辊、第一定位轮及第一夹料单元;所述第一定位轮套设在所述第一旋转辊上,所述第一夹料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料环,所述第一夹料环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轮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打印介质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打印介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辊、第一定位轮及第一夹料单元;所述第一定位轮套设在所述第一旋转辊上,所述第一夹料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料环,所述第一夹料环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轮上。所述第一旋转辊旋转带动所述第一定位轮旋转,所述第一定位轮旋转带动所述第一夹料环旋转,所述第一夹料环与所述打印介质接触,所述第一夹料环通过与所打印介质的接触摩擦力带动所述打印介质,从而实现所述打印介质的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仅仅只有第一夹料环与所述打印介质接触,减小了所述打印介质与支持物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了打印介质与所述第一旋转辊直接接触而破坏打印在打印介质上的图案,提高了打印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印介质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印介质固定装置的第一定位轮及第一夹料环相互配合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印介质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印介质固定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印介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辊11、第一定位轮21及第一夹料单元(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一定位轮21套设在所述第一旋转辊11上,所述第一夹料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料环31,所述第一夹料环31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轮1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打印介质41为曲面打印物,所述第一旋转辊11为圆柱形旋转辊,所述圆柱形旋转辊可以与电机61连接由所述电机61带动旋转;所述第一定位轮21为用尼龙材料制作的空心圆主体,所述第一旋转辊11带动所述第一定位轮21旋转;所述第一定位轮21旋转带动所述第一夹料环31旋转,所述第一夹料单元包括三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料环31,所述第一夹料环31与所述第一定位轮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夹料环31为丁腈橡胶圈,工作时丁腈橡胶圈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所述打印介质4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小,而且丁腈橡胶圈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有效的保护了打印在打印介质41上的图案,提高了打印质量。

优选地,所述的打印介质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旋转辊12、第二定位轮22及第二夹料单元(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二定位轮22套设在所述第二旋转辊12上,所述第二夹料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夹料环32,所述第二夹料环32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轮22上,所述第二旋转辊12与所述第一旋转辊11并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旋转辊12与所述第一旋转辊11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打印介质41的第一容纳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料环32为丁腈橡胶圈,所述第二定位轮22为尼龙定位轮,所述尼龙定位轮具有一定的弹性,其弹性张力较小使得所述第二定位轮22紧固的套于所述第二旋转辊12上,以至于当所述第二旋转辊12旋转时所述第二定位轮22不会在其轴上滑动且能使所述第二定位轮22与所述第二旋转辊12同时转动不会产生滞后。

请参阅图3,所述的打印介质固定装置还包括夹具架,所述夹具架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旋转辊11及所述第二旋转辊12插设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夹具架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夹具架的长度为1316mm,打印介质41的长度为300mm,则该夹具架可以放5个打印介质41。所述夹具架包括:第一侧板51、第二侧板52、第一挡臂53及第二挡臂5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51与所述第一挡臂53及第二挡臂5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52与所述第一挡臂53及第二挡臂54同样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51与所述第二侧板52并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挡臂53与所述第二挡臂54并行相对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51及所述第二侧板52连接组合成一长方形框体,所述第一挡臂53及所述第二挡臂54为铝质挡臂,所述铝质挡臂减轻了所述夹具架的重量使所述夹具架容易移动。所述第一旋转辊11的两端分别插设在所述第一侧板51和所述第二侧板52上,所述第二旋转辊12的两端分别插设在所述第一侧板51及所述第二侧板52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侧板51与所述第一挡臂53及第二挡臂54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二侧板52与所述第一挡臂53及第二挡臂54同样可以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挡臂53及所述第二挡臂54可以是铁质挡臂,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所述夹具架还包括第一轴承55、第二轴承56、第三轴承57及第四轴承58,所述第一轴承55与所述第二轴承56并列嵌于所述第一侧板51内,所述第三轴承57及所述第四轴承58并列嵌于所述第二侧板内52,所述第一轴承55与所述第三轴承57并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轴承56与所述第四轴承58并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旋转11的两端分别套于所述第一轴承55与所述第三轴承57内,所述第二旋转辊12的两端分别套于所述第二轴承56与所述第四轴承58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具架还包括支撑板59;所述支撑板59位于所述夹具架内,并套于所述第一旋转辊11与所述第二旋转辊12上,所述支撑板5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臂53连接,所述支撑板5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臂54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旋转辊11与所述第二旋转辊12,避免由于打印介质41过重而使所述第一旋转辊11及所述第二旋转辊12产生形变影响产品的打印质量。

优选地,所述夹具架还包括连接件60,所述连接件60位于所述第一挡臂53与所述第二挡臂54的上方,所述连接件6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挡臂53连接,所述连接件6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臂54连接,所述连接件60的长度固定使得所述第一挡臂53与所述第二挡臂54的间距等于所述连接件60的长度且在放置了打印介质41后所述第一挡臂53与所述第二挡臂54的间距不变。

请参阅图4,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61、第一转动轮62、第二转动轮63、第三转动轮64及传动带65;所述第一转动轮62与所述电机61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轮63与所述第一旋转辊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轮64与所述第二旋转辊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62通过所述传动带65与所述第二转动轮6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轮63通过所述传动带65与所述第三转动轮64传动连接;所述电机61通过所述传动带65与所述转动轮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轮位于所述第一侧板51上与所述旋转辊的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带65包括第一传动带651及第二传动带652,所述第一传动带651与所述第一转动轮62及所述第二转动轮63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652与所述第二转动轮63及第三转动轮64连接;当电机61启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轮62自转,所述第一转动轮62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651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轮63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轮63通过与所述第一旋转辊11接触产生的转矩力带动所述第一旋转辊11旋转,同时第二转动轮63通过第二传动带652带动第三转动轮64转动,所述第三转动轮64通过与所述第一旋转辊11接触产生的转矩力带动所述第二旋转辊12旋转,这样就实现了所述第一旋转辊111旋转与所述第二旋转辊12同步旋转。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带65只有一条,所述传动带65套设在所述转动轮外,电机61启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轮62自转,所述第一转动轮62带动所述传动带65转动,所述传动带65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轮63及第三转动轮64同时同方向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轮63通过与所述第一旋转辊11接触产生的转矩力带动所述第一旋转辊11旋转,所述第三转动轮64通过与所述第一旋转辊11接触产生的转矩力带动所述第二旋转辊12旋转,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旋转辊11与所述第二旋转辊1222同步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轮2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定位轮21之间间隔预定距离,所述第一夹料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一夹料单元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定位轮21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打印设备,所述打印设备包括打印介质固定装置。该打印设备的所述打印介质固定装置与上述所述的打印介质固定装置结构相同,因此,也具备相同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打印介质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打印介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辊11、第一定位轮21及第一夹料单元;所述第一定位轮21套设在所述第一旋转辊11上,所述第一夹料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夹料环31,所述第一夹料环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轮21上。所述第一旋转辊11旋转带动所述第一定位轮21旋转,所述第一定位轮21旋转带动所述第一夹料环31旋转,所述第一夹料环31与所述打印介质41接触,所述第一夹料环31通过与所打印介质41的接触摩擦力带动所述打印介质41,从而实现所述打印介质41的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仅仅只有第一夹料环31与所述打印介质41接触,减小了所述打印介质41与支持物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了打印介质41与所述第一旋转辊直接接触而破坏打印在打印介质41上的图案,提高了打印质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打印介质固定装置及打印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