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3855发布日期:2018-07-27 19:4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印刷装置的一例,存在如下的打印机,该打印机在由供送器(供送部)供送的介质上进行印刷。此外,在这样的打印机中,存在一种具备以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的一对侧框架(侧板)和将侧框架彼此连结的底框架的打印机(例如专利文献1)。

在该打印机中,将具有控制电路的控制基板、用于向控制基板供电的电源基板安装在侧框架上。

然而,基板有时会受到噪声的影响。因此,基板有时会在被收纳于也被称作外壳的壳体(屏蔽部件)中的状态下被安装在侧框架上。但是,在将基板收纳于壳体中的情况下,会由于壳体而导致部件个数相应地增加。

另外,这样的课题不限于安装有基板的打印机,在安装有基板的印刷装置中,基本上是共同的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6115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抑制噪声的影响和部件个数的增加的方式来安装基板的印刷装置。

以下,对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解决上述课题的印刷装置具备:驱动源,其对供送介质的供送部进行驱动;印刷部,其在所述介质上进行印刷;基板,其具有用于向所述驱动源供给信号的信号供给部以及用于向所述驱动源供电的供电部;屏蔽部件,其覆盖所述基板;以及一对侧板,其被设置为,在宽度方向上具有间隔,并与所述屏蔽部件连结。

根据该结构,通过覆盖基板的屏蔽部件而对一对侧板进行连结。因此,屏蔽部件兼用作对一对侧板进行连结的部件和对基板进行覆盖的部件。因此,能够以抑制噪声的影响和部件个数的增加的方式来安装基板。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屏蔽部件具有向与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弯折的弯折部。

根据该结构,屏蔽部件具有弯折部,因此,能够提高屏蔽部件的刚性。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弯折部将对所述基板与所述驱动源进行连接的配线和安置所述介质的安置部隔开,并向所述安置部侧弯折。

根据该结构,弯折部向安置部侧弯折。并且,配线被配置在由弯折部形成的空间内。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并且能够通过屏蔽部件而将配线隐藏配置。

上述印刷装置优选为,还具备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用于相对于所述屏蔽部件而固定所述基板,对所述基板与所述驱动源进行连接的配线被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件上。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配线安装于固定基板的固定部件上,从而固定部件兼用作对配线进行支承的部件以及对基板进行固定的部件。因此,能够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固定部件由金属构成,在所述固定部件的第一面上,安装对所述信号供给部与所述驱动源进行连接的信号配线,在与所述第一面不同的第二面上,安装对所述供电部与所述驱动源进行连接的电配线。

根据该结构,固定部件由金属构成。进而,信号配线和电配线被安装在固定部件中的不同的面上。因此,能够降低信号配线和电配线彼此造成的噪声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印刷装置的内部的侧剖视示意图。

图3为从正面侧表示印刷装置的内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基板的框图。

图5为侧板和屏蔽部件的立体图。

图6为屏蔽部件的侧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图1所示的印刷装置11设为被放置在水平面上,从而将沿着上方和下方(铅垂方向)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z,将沿着水平面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x以及进深方向y,而进行图示。也就是说,宽度方向x、进深方向y及上下方向z是各不相同的方向,并且相互交叉(优选为正交)。此外,将进深方向y上的一端侧称为前侧,将与一端侧相反的另一端侧称为后侧。

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1具备大致长方体状的壳体12。在壳体12的上表面处,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有位于后侧的第一盖13和位于前侧的第二盖14。在壳体12的上表面中的与第二盖14在宽度方向x上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进行印刷装置11的各种操作的操作部15。并且,在壳体12的前表面上,设置有排出印刷后的介质m(参照图2)的排出口16。

如图2所示,在壳体12内设置有:供将介质m重叠卷绕成圆筒状而形成的卷筒r进行安置的安置部18;从安置部18供送介质m的供送部19;以及对供送部19进行驱动的电机等驱动源20。安置部18通过位于关闭位置(参照图2)的第一盖13而被覆盖。并且,在第一盖13位于打开位置(省略图示)时,安置部18被露出于外部,从而能够安置或更换卷筒r。

印刷装置11具备:对被供送的介质m进行输送的输送部21;对被输送的介质m进行支承的支承部22;在介质m上进行印刷的印刷部23;以及将被印刷后的介质m切断的切断部24。并且,在安置部18的下(重力方向)侧设置有:统括性地对印刷装置11中的各机构的驱动进行控制的基板25;以及覆盖基板25并由能够屏蔽电磁波的材质形成的屏蔽部件26。屏蔽部件26将安置部18和设置基板25的空间隔开。因此,屏蔽部件26通过从成为在安置介质m的情况下被开闭的第一盖13侧的上方覆盖基板25,从而相对于用户而屏蔽基板25。

供送部19对卷筒r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保持,并由驱动源20驱动,从而使卷筒r向一个方向(在图2中为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这样,供送部19对卷筒r进行放卷,从而供送介质m。

输送部21具备:对介质m施加输送力的输送辊28、和将介质m按压到输送辊28上的从动辊29。此外,印刷装置11具备对输送辊28进行旋转驱动的输送电机30。当输送电机30被驱动时,夹持介质m的输送辊28和从动辊29旋转。这样,输送部21从成为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供送部19侧朝向成为下游侧的排出口16侧输送介质m。

印刷部23具备:沿着宽度方向x(扫描方向)延伸的引导轴32;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引导轴32上的滑架33;以及支承于滑架33上并且具有向介质m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省略图示)的喷出头34。进而,印刷装置11具备使滑架33沿宽度方向x往复移动的滑架电机35。当滑架电机35被驱动时,喷出头34与滑架33一同沿宽度方向x移动,印刷部23从喷出头34喷出油墨,并印刷到介质m上。

如图3所示,印刷装置11具备以在宽度方向x上具有间隔的方式设置的一对侧板37、38。本实施方式的侧板37、38分别以沿着上下方向z及进深方向y的方式而相互大致平行地设置,并通过沿宽度方向x设置的屏蔽部件26而被连结。并且,在宽度方向x上,在第一侧板37侧,设置有驱动源20及输送电机30。此外,在第二侧板38侧,设置有滑架电机35。

基板25具备:设置于处于一对侧板37、38之间的内侧区域处的主体部40、以及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41。通信部41经由形成于第一侧板37上的切口部42,而被设置于如下的外侧区域处,该外侧区域为处于一对侧板37、38的外侧的区域、且为第一侧板37和壳体12之间的区域。另外,内侧区域是指被屏蔽部件26覆盖的区域,外侧区域是指未被屏蔽部件26覆盖的区域。

如图4所示,基板25具有:用于向驱动源20、输送电机30、及滑架电机35供给信号的信号供给部44;和用于向驱动源20、输送电机30、及滑架电机35供电的供电部45。另外,信号供给部44及供电部45被设置在主体部40,并由屏蔽部件26覆盖。并且,在信号供给部44连接有在图4中以虚线箭头表示的信号配线46(46a~46c),并且在供电部45连接有在图4中以实线箭头表示的电配线47(47a~47c)。

具体地说,印刷装置11具备:连接信号供给部44和驱动源20的第一信号配线46a、连接信号供给部44和输送电机30的第二信号配线46b、以及连接信号供给部44和滑架电机35的第三信号配线46c。并且,信号供给部44通过信号配线46而向驱动源20、滑架电机35、输送电机30供给表示驱动速度、驱动方向等信息的信号。

此外,印刷装置11具备连接供电部45与驱动源20的第一电配线47a、连接供电部45与输送电机30的第二电配线47b、以及连接供电部45与滑架电机35的第三电配线47c。并且,供电部45通过电配线47而向驱动源20、滑架电机35、输送电机30供给驱动所需的电力。

如图5所示,屏蔽部件26具有沿宽度方向x的一部分(后端部)向与宽度方向x交叉的上方倾斜地弯折的弯折部49。弯折部49跨及宽度方向x而被设置。具体地说,弯折部49被形成为,成为弯折部49的基端的弯折线50沿宽度方向x延伸,并且从第一侧板37延伸至第二侧板38。进而,在一对侧板37、38上连结有对切断部24以能够沿宽度方向x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的切割器框架51。

如图6所示,弯折部49以顶端(后端)靠近供送部19的方式而向安置部18侧弯折。第一信号配线46a及第二信号配线46b和第一电配线47a及第二电配线47b在弯折部49的下侧通过。因此,弯折部49会将连接基板25和驱动源20的配线(第一信号配线46a及第一电配线47a)与安置介质m的安置部18隔开。

印刷装置11具备用于相对于屏蔽部件26而固定基板25的板状的固定部件53。固定部件53由金属构成。进而,固定部件53通过螺钉54而被固定在屏蔽部件26的下表面。

固定部件53具有向弯折部49侧被弯折的弯曲部56,将弯曲部56作为边界而彼此朝向不同的方向的面分别被设为第一面53a和第二面53b。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面53a和第二面53b朝向与屏蔽部件26相反的方向,为不与屏蔽部件26对置的面。具体地说,第一面53a是朝向后方的面,第二面53b是朝向下方的面。

进而,印刷装置11具备:用于相对于固定部件53而安装第一信号配线46a及第二信号配线46b的信号线安装部57;和用于相对于固定部件53而安装第一电配线47a及第二电配线47b的电线安装部58。并且,信号线安装部57被安装在第一面53a,电线安装部58被安装在第二面53b。

因此,在固定部件53的第一面53a,安装了第一信号配线46a和第二信号配线46b。此外,在与第一面53a不同的第二面53b,安装了第一电配线47a和第二电配线47b。

接下来,对印刷装置11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信号供给部44发送对驱动源20进行驱动的信号,并且供电部45向驱动源20供电时,驱动源20对供送部19进行驱动,从而供送介质m。这时,虽然从第一电配线47a、驱动源20产生噪声,但会通过屏蔽部件26、固定部件53而使噪声对基板25、第一信号配线46a的影响得到降低。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

(1)通过覆盖基板25的屏蔽部件26而对一对侧板37、38进行连结。因此,屏蔽部件26兼用作对一对侧板37、38进行连结的部件以及覆盖基板25的部件。因此,能够以抑制噪声的影响以及部件个数的增加的方式来安装基板25。

(2)屏蔽部件26具有弯折部49,因此可以提高屏蔽部件26的刚性。

(3)弯折部49向安置部18侧弯折。并且,第一信号配线46a被配置在由弯折部49形成的空间内。因此,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并且能够通过屏蔽部件26而将第一信号配线46a及第一电配线47a隐藏配置。

(4)通过相对于固定基板25的固定部件53而安装第一信号配线46a以及第一电配线47a,从而固定部件53兼用作对第一信号配线46a及第一电配线47a进行支承的部件和对基板25进行固定的部件。因此,能够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

(5)固定部件53由金属构成。进而,第一信号配线46a和第一电配线47a被安装在了固定部件53中的不同的面上。因此,能够降低第一信号配线46a和第一电配线47a彼此带来的噪声的影响。

(6)通信部41被配置在未被屏蔽部件26覆盖的外侧区域,因此能够降低通信电波被屏蔽部件26屏蔽的顾虑。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如以下所示的改变例那样改变。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和下述改变例也可以任意组合。

·也可以在固定部件53安装第三信号配线46c、第三电配线47c。此外,信号配线46、电配线47也可以不安装在固定部件53。

·也可以将通信部41、信号供给部44、供电部45作为不同的基板设置,并通过配线或连接器而相互连接。

·弯折线50也可以被形成为,沿与宽度方向x交叉的方向,从第一侧板37延伸至第二侧板38。

·固定部件53也可以由与金属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可以由树脂构成。

·固定部件53也可以不具有弯曲部56。例如,信号配线46和电配线47也可以配置在固定部件53中的同一面上。此外,在固定部件53中,也可以在屏蔽部件26侧的面上安装信号配线46、电配线47。例如,也可以将固定部件53的屏蔽部件26侧的面设为第一面53a,将与屏蔽部件26相反的一侧的面设为第二面53b。并且,也可以在屏蔽部件26和固定部件53之间配置信号配线46或者电配线47。

·也可以采用不具备固定部件53的结构。例如,基板25、信号配线46、及电配线47也可以被安装到屏蔽部件26上。

·弯折部49也可以向与安置部18相反的一侧弯折。

·弯折部49也可以不将信号配线46及电配线47、与安置部18隔开。也就是说,例如信号配线46、电配线47也可以设置在与屏蔽部件26相比靠上方处。

·屏蔽部件26也可以具有多个弯折部49。例如,也可以将屏蔽部件26形成为波状。

·屏蔽部件26也可以不具有弯折部49。

·供送部19也可以设为,从将单张纸等被切开的状态的介质以层叠状放置的放置部一张一张地供送介质的例如拾取辊。另外,供送部19也可以设为将从外部插入的介质向输送部21供送的供送辊。

·油墨只要是能够通过附着到介质m上而在该介质m上进行印刷的油墨,则可以任意选择。例如,油墨包括将由颜料或金属粒子等固形物形成的功能性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混合于溶剂中而成的物质等,包含水性油墨、油性油墨、凝胶油墨、热熔油墨等各种组成物。

·介质m可以设为纸、树脂、金属、布、陶瓷、橡胶、天然材料(木材或石材等)或这些材料的复合体。另外,考虑到介质的厚度,可以使用板、片、膜、箔等。进而,介质的形状可以是矩形或圆形等任意形状。即,例如可以设为纸和树脂的复合体膜(树脂浸渍纸、树脂涂布纸等)、树脂和金属的复合体膜(层压膜)、织物、无纺布、盘、电路基板等。

·印刷装置11是通过将油墨等液体或调色剂等流体附着到介质上从而印刷文字、图画、照片等图像的装置,可以设为串行式打印机、横向式打印机、行式打印机、页式打印机等。此外,也可以设为胶版印刷装置、印染印刷装置等。另外,作为印刷装置,只要至少具有在介质上印刷的印刷功能即可,也可以设为还一并具有印刷功能以外的功能的复合机。进而,印刷装置也可以是在具有三维曲面的介质上印刷的装置。

符号说明

11…印刷装置;12…壳体;13…第一盖;14…第二盖;15…操作部;16…排出口;18…安置部;19…供送部;20…驱动源;21…输送部;22…支承部;23…印刷部;24…切断部;25…基板;26…屏蔽部件;28…输送辊;29…从动辊;30…输送电机;32…引导轴;33…滑架;34…喷出头;35…滑架电机;37…第一侧板;38…第二侧板;40…主体部;41…通信部;42…切口部;44…信号供给部;45…供电部;46…信号配线;46a…第一信号配线;46b…第二信号配线;46c…第三信号配线;47…电配线;47a…第一电配线;47b…第二电配线;47c…第三电配线;49…弯折部;50…弯折线;51…切割器框架;53…固定部件;53a…第一面;53b…第二面;54…螺钉;56…弯曲部;57…信号线安装部;58…电线安装部;m…介质;r…卷筒;x…宽度方向;y…进深方向;z…上下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