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线自动打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06807发布日期:2018-10-19 20:5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环形线自动打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属于低压电器的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自复式过欠压保护器作为一种低压电器,其表面醒目位置必须有清晰的产品参数标识,如工作电压、额定电流、过欠压保护值及动作时间等,传统的标识方法有不干胶粘贴或油墨移印,但在电器产品设计时,为了追求外观造型美观,往往形成曲面或凸凹面,即为某一种该类产品,a、b面都有标识,使用不干胶粘贴效果不甚理想,而油墨移印不仅工序道数多,对于不同面需分别移印,而且不环保,一些企业已禁用。因此,近来逐渐采用紫外线直接在塑料外壳上打标方法,但人工打标速度慢,而且打标标识相对产品外形易倾斜,打标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不仅提高了打标的速度,同时提升产品品质的一种环形线自动打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环形线自动打标装置,包括机架和工件,还包括控制箱,所述的机架的上部设有环形线,所述的环形线中设有可移动的链板线,所述的环形线上设有打标组件,所述的工件位于链板线中;

所述的打标组件包括支承板和紫外线打标机,所述的支承板的底部设在支架上,所述的机架中设有推动工件向上位移至支承板的双行程气缸,所述的支承板上设有与工件呈活动定位的顶紧气缸,所述的机架上设有与链板线中的工件呈配接式分布的感应气缸,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与感应气缸呈对应式分布的光电传感器,所述的紫外线打标机与支承板上的工件呈活动式触接;

所述的控制箱控制打标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形线上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通过动力箱驱动链板线进行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感应气缸包括感应气缸a、感应气缸b和感应气缸c,所述的感应气缸a、感应气缸b和感应气缸c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的感应气缸a与工件的端面呈活动式顶紧,所述的感应气缸b、感应气缸c与工件的侧面呈活动式顶紧;所述的光电传感器包括光电传感器a、光电传感器b和光电传感器c,所述的感应气缸a与光电传感器a呈感应式分布,所述的感应气缸b与光电传感器b呈感应式分布,所述的感应气缸c与光电传感器c呈感应式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感应气缸a与感应气缸b的活塞杆中心距为1.5倍工件厚度,所述的感应气缸b与感应气缸c的活塞杆中心距为2~3倍工件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架中设有横档,所述的双行程气缸固定在横档中,所述的双行程气缸通过u形托架推动工件进行上下位移,所述的u形托架的内开档间距为87.5mm,所述的支承板上设有与工件呈活动式挡接的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紧气缸包括顶紧气缸a和顶紧气缸b,所述的顶紧气缸a与顶紧气缸b互相垂直分布。

一种环形线自动打标装置的操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电机通过动力箱驱动链板线逆时针转动,人工或机械手将工件放入链板线上动力箱附近处,工件被逆时针回转并带近感应气缸a时,光电传感器a检测到工件,但此时光电传感器b、c未检测到工件,感应气缸a、b放行工件,至感应气缸c将工件挡住,通过plc程序控制,驱动双行程气缸上行,双行程气缸上部的u形托架托住工件上行80mm,工件通过支承板的缺口,在顶紧气缸的作用下,将工件顶紧在挡板上,启动打标机先进行顶部圆弧面(a)打标,当圆弧面标识完成后,顶紧气缸a和顶紧气缸b松开,继续驱动双行程气缸向上提升,u形托架将工件提升20mm(工件a、b面之间的距离),打标两侧台阶面(b)处的标识,此时若第二只工件至感应气缸a处,由于感应气缸b处无工件,感应气缸a放行,感应气缸b将工件挡住,第三只及后续工件都被挡在第二只工件之后,当第一只工件完成所有标识后,两个顶紧气缸放松,双行程气缸下行,u形托架带动工件下行,直至将工件放在链板线上,随线逆时针回转;当光电传感器c检测到感应气缸c处无工件时,会通过plc程序控制,感应气缸b放行工件,其活塞杆缩回,同时感应气缸a活塞杆顶出,将第三只工件顶住,第二只工件放行到感应气缸c处,当光电传感器c检测到感应气缸c处有工件时,感应气缸b活塞杆伸出,同时,感应气缸a将活塞杆缩回;第二只工件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打标,如此循环;

当打标完成的工件经环形线回转至动力箱附近时,人工或机械手将工件从线上取出放入周转箱内。

工作原理:

环形线为链板线,u形托架为u形支架,两叉脚(顶部内开档87.5mm)分列链板线(链宽63mm)两侧,u形托架设在双行程气缸之上,并用螺母紧固;感应气缸a、b、c在同一平面上,感应气缸a为紧凑型气缸(行程15mm),感应气缸b、c为标准气缸,行程都为80mm,满足对工件87mm长度的侧面阻挡需要,感应气缸a、b活塞杆中心距为1.5倍工件厚度(18mm),感应气缸b、c活塞杆中心距为2-3倍工件厚度,感应气缸a用于从端面顶紧工件,感应气缸b、c用于从侧面挡住工件,感应气缸a、b、c活塞杆端都设有尼龙套,用于接触工件时保护工件表面;两顶紧气缸为双杆缸,设于支承板上,互相垂直布置,支承板设于打标机的工作台上,其上设有长方形缺口,正对u形托架的上方,缺口边上方设“7”字形挡板,用于在顶紧气缸作用下对工件定位、夹紧,顶紧气缸设于缺口另外两边上;支承板下端面上设有支架,用螺栓与支承板紧固在一起,支架上设有三个光电传感器,分别对着气缸a、b、c位置,环形线由四个支脚支撑(支架),链板线由电机通过动力箱驱动,逆时针转动。

总体传感器与气缸的控制策略是:当光电传感器c检测到感应气缸c处无工件时,感应气缸b活塞杆缩回,感应气缸a活塞杆缩回,感应气缸c活塞杆伸出;当光电传感器c检测到感应气缸c处有工件时,感应气缸b活塞杆伸出,同时,感应气缸a将活塞杆缩回;当感应气缸c处无工件感应,感应气缸b处有工件时,感应气缸a活塞杆顶出,感应气缸b活塞杆缩回,放行所拦工件,感应气缸c活塞杆伸出,挡住工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线自动打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结构紧凑,操作性能出色,提高产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u形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环形线自动打标装置,包括机架1和工件2,还包括控制箱3,所述的机架1的上部设有环形线4,所述的环形线4中设有可移动的链板线5,所述的环形线4上设有打标组件,所述的工件2位于链板线5中;

所述的打标组件包括支承板6和紫外线打标机7,所述的支承板6的底部设在支架23上,所述的机架1中设有推动工件2向上位移至支承板6的双行程气缸8,所述的支承板6上设有与工件2呈活动定位的顶紧气缸,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与链板线5中的工件2呈配接式分布的感应气缸,所述的支架3上设有与感应气缸呈对应式分布的光电传感器,所述的紫外线打标机7与支承板6上的工件2呈活动式触接;

所述的控制箱3控制打标组件。

所述的环形线4上设有电机10,所述的电机10通过动力箱11驱动链板线5进行转动。

所述的感应气缸包括感应气缸a12、感应气缸b13和感应气缸c14,所述的感应气缸a12、感应气缸b13和感应气缸c14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的感应气缸a12与工件2的端面呈活动式顶紧,所述的感应气缸b13、感应气缸c14与工件2的侧面呈活动式顶紧;所述的光电传感器包括光电传感器a15、光电传感器b16和光电传感器c17,所述的感应气缸a12与光电传感器a15呈感应式分布,所述的感应气缸b13与光电传感器b16呈感应式分布,所述的感应气缸c14与光电传感器c17呈感应式分布。

所述的感应气缸a12与感应气缸b13的活塞杆中心距为1.5倍工件厚度,所述的感应气缸b13与感应气缸c14的活塞杆中心距为2~3倍工件厚度。

所述的机架1中设有横档18,所述的双行程气缸8固定在横档18中,所述的双行程气缸8通过u形托架19推动工件2进行上下位移,所述的u形托架19的内开档间距为87.5mm,所述的支承板6上设有与工件2呈活动式挡接的挡板20。

所述的顶紧气缸包括顶紧气缸a21和顶紧气缸b22,所述的顶紧气缸a21与顶紧气缸b22互相垂直分布。

一种环形线自动打标装置的操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电机通过动力箱驱动链板线逆时针转动,人工或机械手将工件放入链板线上动力箱附近处,工件被逆时针回转并带近感应气缸a时,光电传感器a检测到工件,但此时光电传感器b、c未检测到工件,感应气缸a、b放行工件,至感应气缸c将工件挡住,通过plc程序控制,驱动双行程气缸上行,双行程气缸上部的u形托架托住工件上行80mm,工件通过支承板的缺口,在顶紧气缸的作用下,将工件顶紧在挡板上,启动打标机先进行顶部圆弧面(a)打标,当圆弧面标识完成后,顶紧气缸a和顶紧气缸b松开,继续驱动双行程气缸向上提升,u形托架将工件提升20mm(工件a、b面之间的距离),打标两侧台阶面(b)处的标识,此时若第二只工件至感应气缸a处,由于感应气缸b处无工件,感应气缸a放行,感应气缸b将工件挡住,第三只及后续工件都被挡在第二只工件之后,当第一只工件完成所有标识后,两个顶紧气缸放松,双行程气缸下行,u形托架带动工件下行,直至将工件放在链板线上,随线逆时针回转;当光电传感器c检测到感应气缸c处无工件时,会通过plc程序控制,感应气缸b放行工件,其活塞杆缩回,同时感应气缸a活塞杆顶出,将第三只工件顶住,第二只工件放行到感应气缸c处,当光电传感器c检测到感应气缸c处有工件时,感应气缸b活塞杆伸出,同时,感应气缸a将活塞杆缩回;第二只工件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打标,如此循环;

当打标完成的工件经环形线回转至动力箱附近时,人工或机械手将工件从线上取出放入周转箱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