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90618发布日期:2020-02-22 02:1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尤其是指一种以喷印方式于玻璃进行表面处理,使玻璃外观呈现金属质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按,智能手机已进入成熟的阶段,各家手机品牌在功能评比上已大同小异,使得手机的外型抢眼吸睛与否决定消费者购买换机的意愿;而由于人体的手心是向内具有弧度,使得3d曲面后壳的曲线结构设计正好能符合人体工程学,加之其弧形边缘的触控功能,可大大的提升消费者的握感体验,使得其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在智能手机上,且随着3d曲面结构设计在智能手机应用上的流行,如何增强3d曲面结构件的表面装饰性能,也再次引起了整个产业的高度关注。

另,由于一般用户普遍认为塑料机壳材质较为低档,使得金属、玻璃、陶瓷等超硬材质得到了更多智能手机厂商们的认可;而由于玻璃具有轻薄、透明洁净等特点,且随着新通讯技术的使用临近及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金属机壳的屏蔽效果成为重大瓶颈,加上玻璃的加工成形性较佳,使得玻璃材质制作的机壳已开始取代其它材料。

机壳由其它材料转换为玻璃,影响行业产能供应的不仅仅是结构件主体的生产工艺转变那么简单,如何装饰玻璃表面内容,并让其融入到整个智能手机的设计语言中同样十分重要,要在玻璃表面上进行装饰图案处理难度很高,一直是行业的共识,更何况现在行业中需要解决的是工艺难度更高的3d玻璃曲面印刷工艺,也因此盖板加工厂的3d玻璃曲面印刷工艺成熟程度及产能效率,即成为相关厂商重点关注的项目之一。

其中,于该3d玻璃曲面利用印刷进行表面处理的方式,由于印刷一般是应用于平面物体的表面处理,使得当将印刷应用于3d玻璃曲面的表面处理,即需要经过多次套印,不仅花费时间长,且因搭接缝的不可避免而会有影响美观、浪费涂料的情况发生。另,虽有业者利用真空镀膜方式对3d玻璃曲面进行表面处理;然而,真空镀膜不仅速度慢,且其镀膜成本高,加上镀膜的膜厚较厚,会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机的散热,使得真空镀膜同样无法应用在3d玻璃曲面的大量生产。

缘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再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将欲进行喷墨打印的玻璃清洁干净,且予以烘干;

于该玻璃表面喷印油墨底层;

待于该玻璃表面所喷印的该油墨底层干燥后,于该油墨底层上喷印金属油墨层;

待于该玻璃表面所喷印的该金属油墨层干燥后,于该金属油墨层上喷印透明保护油墨层。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在所述的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中,该油墨底层是利用喷印方式将墨点喷印于玻璃表面,利用调整该墨点喷印的密度改变该油墨底层的颜色深浅。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在所述的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中,进一步利用调整该墨点喷印的密度令该油墨底层呈现出渐层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在所述的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中,该油墨底层的组成包括有0.1~4.0wt.%的颜料、2.0~4.0wt.%的分散剂、5.0~25.0%的树脂及剩余重量百分比的溶剂。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在所述的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中,该油墨底层进一步加入有0.5~3.5wt.%的添加剂。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在所述的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中,该金属油墨层的组成包含有1.0~5.0wt.%的纳米银颗粒、0.1~3.0wt.%的分散剂、0.1~15.0wt.%的树脂及剩余重量百分比的溶剂。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在所述的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中,该金属油墨层的组成包含有0.5~1.5wt.%的纳米铝颗粒、0.1~2.0wt.%的分散剂、0.1~15.0wt.%的树脂及剩余重量百分比的溶剂。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在所述的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中,该金属油墨层进一步加入有0.1~5.0wt.%的添加剂。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在所述的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中,该透明保护油墨层的组成包含有5.0~30.0wt.%的树脂及70.0~95.0wt.%的溶剂。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在所述的以喷墨工艺将玻璃喷印成具金属外观的方法中,该透明保护油墨层进一步加入有0.1~5.0wt.%的添加剂。

本发明所提供的该方法以喷印方式于玻璃进行表面处理,使玻璃外观呈现金属质感,不仅能更为快速进行表面处理,达到多样化、全彩及渐层等效果,节省一般印刷工艺所需的制版开版费用及时间,并由于喷印后的油墨底层、金属油墨层及透明保护油墨层厚度较薄,可减少油墨的使用,除降低成本外也较符合环保,且如此组合的涂层经烘烤后可以满足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相关性能测试,提高了应用的领域,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喷墨打印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首先,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喷墨打印方法流程示意图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下列步骤:

a.将欲进行喷墨打印的玻璃清洁干净,且予以烘干。

b.于该玻璃表面喷印为彩色或单一颜色的油墨底层,该油墨底层的组成包括有0.1~4.0wt.%的颜料、2.0~4.0wt.%的分散剂、5.0~25.0%的树脂及剩余重量百分比的溶剂,且该溶剂可为72.9~92.9wt.%,并可于该油墨底层中加入0.5~3.5wt.%的添加剂,该颜料可由喷墨端以青色[cyan]、洋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或黑色[black]等颜色所喷出的任一种颜色或组成的颜色,令该油墨底层利用喷印方式将墨点喷印于玻璃表面,使得可利用调整墨点喷印的密度改变该油墨底层的颜色深浅,并可令该油墨底层呈现出渐层效果。

c.待于该玻璃表面所喷印的该油墨底层干燥后,于该油墨底层上喷印金属油墨层,该金属油墨层的组成包括有纳米银颗粒或纳米铝颗粒、分散剂、树脂、溶剂及添加剂,当该金属油墨层欲达到光泽银[silver,ag]效果时,其组成包含有1.0~5.0wt.%的纳米银颗粒、0.1~3.0wt.%的分散剂、0.1~15.0wt.%的树脂及剩余重量百分比的溶剂,且该溶剂可为83.9~98.8wt.%,并可加入0.1~5.0wt.%的添加剂;另当该金属油墨层欲达到光泽铝[aluminiun,al]效果时,其组成包含有0.5~1.5wt.%的纳米铝颗粒、0.1~2.0wt.%的分散剂、0.1~15.0wt.%的树脂及剩余重量百分比的溶剂,且该溶剂可为84.4~99.3wt.%,并可加入0.1~5.0wt.%的添加剂。

d.待于该玻璃表面所喷印的该金属油墨层干燥后,于该金属油墨层上喷印透明保护油墨层,该透明保护油墨层的组成包含有5.0~30.0wt.%的树脂及70.0~95.0wt.%的溶剂,并可加入0.1~5.0wt.%的添加剂。

而该油墨底层与该金属油墨层的该分散剂可为丙烯酸共聚体、含颜料亲和基团高分子共聚体、高分子聚氨酸与聚胺酰胺、带酸性颜料亲和基团的共聚醋的烷醇胺、高分子量共聚体磷酸酯、烃基官能羧酸酯等任一种或数种所组合。

该油墨底层、该金属油墨层与该透明保护油墨层的该树脂可为有机树脂或无机树脂或两者的混合树脂。

该油墨底层、该金属油墨层与该透明保护油墨层的该溶剂可为醇类、多元醇类、醇醚类、醇醚酯类等任一种或数种所组合,该醇类有乙醇(ethanol)、异丙醇(isopropylalcohol)、正丁醇(n-butylalcohol)、异丁醇(isobutylalcohol)、3-甲氧基-3-甲基-1-丁醇(3-methoxy-3-methyl-1-butanol)等;该多元醇类有乙二醇(ethyleneglycol)、1,2-丙二醇(1,2-propanediol)、1,3-丙二醇(1,3-propanediol)、丙三醇(glycerol)、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2-ethyl-2-(hydroxymethyl)-13-propanediol)、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butyl-2-ethyl-1,3-propanediol)、2,2-二甲基-1,3-丙二醇(2,2-dimethylpropane-1,3-diol)、1,2-丁二醇(1,2-butyleneglycol)、1,3-丁二醇(1,3-butyleneglycol)、2,3-丁二醇(2,3-butyleneglycol)、2,2-二甲基-1,3-丙二醇(2,2-dimethyl-1,3-propanediol)、1,5-戊二醇(1,5-pentanediol)、2-甲基-2,4-戊二醇(2-methyl-1,4-pentadiene)、2,4-二甲基-1,5-戊二醇(2,4-diethyl-2,4-pentanediol)、2-丁烯-1,4-二醇(2-butene-14-diol)、2,5-己二醇(2,5-hexanediol)、2,5-二甲基-2,5-己二纯(2,5-dimethylhexane-2,5-diol)、2-乙基-1,3-己二醇(2-ethyl-1,3-hexanediol)等;该醇醚类有乙二醇二甲醚(ethyleneglycoldimethylether)、四乙二醇二甲醚(tetraethyleneglycoldimethylether)、二丙二醇二甲醚(dipropyleneglycoldimethylether)、二乙二醇二丁醚(diethyleneglycoldibutylether)、二乙二醇单丁醚(diethyleneglycolmonobutylether)、二乙二醇二甲醚(diethyleneglycoldimethylether)、乙二醇二乙醚(ethyleneglycoldiethylether)、二乙二醇二乙醚(diethyleneglycoldiethylether)、二乙二醇甲乙醚(diethyleneglycolmethylethylether)、丙二醇二甲醚(propyleneglycoldimethylether)、三乙二醇二甲醚(triethyleneglycoldimethylether)、乙二醇叔丁醚(ethyleneglycoltertiarybutylether)、乙二醇丁醚(ethyleneglycolmonobutylether)、丙二醇叔丁醚(propyleneglycoltertiarybutylether)、二乙二醇叔丁醚(diethyleneglycoltertiarybutylether)、丙二醇甲醚(propyleneglycolmonomethylether)、丙二醇甲丙醚(propyleneglycolmethylpropyleneether)、丙二醇甲丁醚(propyleneglycolmethylbutylether)、二丙二醇甲丁醚(dipropyleneglycolmethylbutylether)、二丙二醇甲丙醚(dipropyleneglycolmethylpropyleneether)等;该醇醚酯类则有乙二醇乙醚醋酸酯(ethyleneglycolmonoethyletheracetate)、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diethyleneglycolmonobutyletheracetate)、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diethyleneglycolmonoethyletheracetate)、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ropyleneglycolmethyletheracetate)、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dipropyleneglycolmethyletheracetate)、乙二醇丁醚醋酸酯(ethyleneglycolmonobutyletheracetate)等。

该油墨底层、该金属油墨层与该透明保护油墨层的该添加剂则可为流平剂、消泡剂等,该流平剂主要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溶液、烷基改性有机硅氧烷溶液、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丙烯酸醋溶液、含oh基聚丙烯酸醋共聚物溶液等;该消泡剂主要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等。

如此一来,使得于该玻璃表面利用喷印该油墨底层及该金属油墨层的表面处理,且利用喷印该透明保护油墨层对该油墨底层及该金属油墨层具有保护效果,即能于该玻璃表面呈现出具有金属质感的美观效果。

藉由以上所述,本发明的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手段相较之下,本发明主要是以喷印方式于玻璃进行表面处理,使玻璃外观呈现金属质感,不仅能更为快速进行表面处理,达到多样化、全彩及渐层等效果,节省一般印刷工艺所需的制版开版费用及时间,并由于喷印后的油墨底层、金属油墨层及透明保护油墨层厚度较薄,可减少油墨的使用,除降低成本外也较符合环保,且如此组合的涂层经烘烤后可以满足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相关性能测试,提高了应用的领域,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