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喷码水性油墨吸收红外干燥速度的三防热敏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8007发布日期:2019-09-20 21:3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喷码水性油墨吸收红外干燥速度的三防热敏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敏纸,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喷码水性油墨吸收红外干燥速度的三防热敏纸。



背景技术:

所谓热敏纸,是指在普通纸基上涂敷微粒粉末并以薄膜相隔,在受热条件下薄膜融化从而粉末混合起显色反应,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分离提纯、人工器官、药物控制以及仿生科学等技术领域。然而现有技术中在热敏纸上采用水性油墨喷码时,字迹成型时间长、成型不稳定,文字内容难以辨认,且纸张本身强度低、不易信息保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喷码水性油墨吸收红外干燥速度的三防热敏纸,通过光感端子的设置有效实现油墨吸收红外干燥速度的提升,缩短字迹成型时间,保证字迹成型稳定和辨识程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喷码水性油墨吸收红外干燥速度的三防热敏纸,包括中间芯层、同时固定设置于中间芯层上下两侧的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固定设置于第一隔热层上表面的热敏层、固定设置于热敏层上表面的第一增强层、固定设置于第一增强层上方的第一缓冲层、固定设置于第一缓冲层上表面的第二缓冲层、以及固定设置于第二缓冲层上方的上表层;固定设置于第二隔热层下表面的第二增强层、固定设置于第二增强层下表面的下表层;所述热敏层与所述第一增强层之间、所述第一增强层与所述第一缓冲层之间为锯齿状接触,且在热敏层齿尖的上表面与第一增强层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标签,在热敏层齿根的上表面与第一增强层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腔体,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标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敏层的锯齿状的齿尖和齿根之间的连接斜面上等间距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光感端子、在所述第一增强层的锯齿状的齿尖等间距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光感端子、以及在连接所述第一增强层的齿尖和齿根之间的连接斜面上还等间距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光感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签为射频识别标签,所述第二标签为二维码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感端子、第二光感端子、以及第三光感端子的截面形状分别设置为半圆形,且所述第一光感端子与所述第三光感端子的截面尺寸分别相等,所述第二光感端子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光感端子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光感端子中位于两侧位置的第二光感端子的截面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增强层包括上增强层和下增强层,且所述上增强层向下伸出有锯齿,所述下增强层向上伸出有锯齿,且通过上增强层的锯齿的齿尖部卡入下增强层的锯齿的齿根部、下增强层的锯齿的齿尖部卡入上增强层的锯齿的齿根部的形式实现所述上增强层与所述下增强层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增强层与所述下增强层之间的卡合位置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四光感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光感端子设置于所述上增强层的连接锯齿状的齿尖与齿根的斜面与所述下增强层的连接锯齿状的齿尖与齿根的斜面之间,且第四光感端子与所述上增强层的斜面和所述下增强层的斜面之间涂覆有粘接剂。

进一步地,所述上增强层及所述下增强层的齿尖和齿根分别设置为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冲层向下伸出的锯齿状的齿尖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以及上表层选用透明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标签与所述第二标签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标签位于所述第二标签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光感端子的设置有效提高纸张在水性油墨喷码结束后接收红外照射时的照射量和温度,从而促进实现油墨吸收红外干燥速度的提升,缩短字迹的成型时间,保证字迹成型稳定和辨识程度。

(2)热敏层与其上第一增强层、第一增强层与其上的第一缓冲层、第二缓冲层采用锯齿状接合并相互固定,增大了单位长度截面内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敏纸内部锯齿状各层之间固定后的稳定性。

(3)纸张内部同时集成有射频识别标签和二维码标签,不会因外界挤压变形造成磨损,有利于信息的长久保存;

(4)上增强层与下增强层之间也采用锯齿状接触实现相互卡合,并在卡合位置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四光感端子,在保证连接牢固的同时实现同时提高接收的红外照射时的照射量和温度,从而促进实现油墨吸收红外干燥速度的提升,设置齿尖和齿根为圆角,在保证了内部强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内部柔性接触,提高使用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喷码水性油墨吸收红外干燥速度的三防热敏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喷码水性油墨吸收红外干燥速度的三防热敏纸,包括中间芯层1、同时固定设置于中间芯层1上下两侧的第一隔热层2和第二隔热层3、固定设置于第一隔热层2上表面的热敏层4、固定设置于热敏层4上表面的第一增强层5、固定设置于第一增强层5上方的第一缓冲层6、固定设置于第一缓冲层6上表面的第二缓冲层7、以及固定设置于第二缓冲层7上方的上表层8;固定设置于第二隔热层3下表面的第二增强层9、固定设置于第二增强层9下表面的下表层10;热敏层4与第一增强层5之间、第一增强层5与第一缓冲层6之间为锯齿状接触,且在热敏层4齿尖的上表面与第一增强层5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在第一腔体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标签11,在热敏层4齿根的上表面与第一增强层5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腔体,在第二腔体内固定设置有第二标签12;在热敏层4的锯齿状的齿尖和齿根之间的连接斜面上等间距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光感端子13、在第一增强层5的锯齿状的齿尖等间距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光感端子14、以及在连接第一增强层5的齿尖和齿根之间的连接斜面上还等间距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光感端子15,通过光感端子的设置有效提高纸张在水性油墨喷码结束后接收红外照射时的照射量和温度,从而促进实现油墨吸收红外干燥速度的提升,缩短字迹的成型时间,保证字迹成型稳定和辨识程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矩形,从而便于将矩形的第一标签11和第二标签12容纳于其内部。

具体地,第一标签11为射频识别标签,第二标签12为二维码标签,从而既方便机器在生产线上流水线操作时进行识别,另一方面也方便使用者直接通过自身的智能移动设备对纸张信息进行识别。

具体地,第一光感端子13、第二光感端子14、以及第三光感端子15的截面形状分别设置为半圆形,从而便于每个光感端子在水性油墨喷码结束后接收红外照射时的照射范围,有效促进并实现油墨吸收红外干燥速度的提升,作为优选,第一光感端子13与第三光感端子15的截面尺寸分别相等,第二光感端子14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光感端子14的截面尺寸大于第二光感端子14中位于两侧位置的第二光感端子14的截面尺寸,以提高在第一标签11位置处的油墨吸收红外干燥的速度。

具体地,第二增强层9包括上增强层91和下增强层92,且上增强层91向下伸出有锯齿,下增强层92向上伸出有锯齿,且通过上增强层91的锯齿的齿尖部卡入下增强层92的锯齿的齿根部、下增强层92的锯齿的齿尖部卡入上增强层91的锯齿的齿根部的形式实现上增强层91与下增强层92之间的固定,从而增大了单位长度截面内的上增强层91和下增强层9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热敏纸内部锯齿状各层之间固定后的稳定性。

具体地,在上增强层91与下增强层92之间的卡合位置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第四光感端子16,在保证连接牢固的同时实现同时提高接收的红外照射时的照射量和温度,从而促进实现油墨吸收红外干燥速度的提升。

具体地,第四光感端子16设置于上增强层91的连接锯齿状的齿尖与齿根的斜面与下增强层92的连接锯齿状的齿尖与齿根的斜面之间,且第四光感端子16与上增强层91的斜面和下增强层92的斜面之间涂覆有粘接剂,从而进一步提高上增强层91、第四光感端子16、下增强层92之间的粘结强度。

具体地,上增强层91及下增强层92的齿尖和齿根分别设置为圆角,在保证了热敏纸内部上增强层91与下增强层92连接强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内部上增强层91与下增强层92之间的柔性接触,提高使用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地,第一缓冲层6设置于第二缓冲层7向下伸出的锯齿状的齿尖部,且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第一缓冲层6的强度大于第二缓冲层7的强度,将内部强度更高的第一缓冲层6设置于第二缓冲层7向下伸出的锯齿状的齿尖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第一增强层5和第二缓冲层7之间的支撑强度。

具体地,第一缓冲层6、第二缓冲层7、以及上表层8选用透明材质,从而便于从上表层外侧观察时进行直接外观观察以及机器和智能设备进行扫描识别。

具体地,第一标签11与第二标签12交错设置,方便外观进行观察且避免距离过紧造成视觉混淆,且第一标签11位于第二标签12的上方,避免位于同一层对热敏纸内部结构同一层造成的损坏。

具体地,上表层8和下表层10选用防水、放油、耐磨损材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