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铁金属罐自转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4190发布日期:2019-10-08 23:3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覆膜铁金属罐自转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膜铁金属罐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膜铁金属罐自转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覆膜铁金属罐在进行喷绘后,金属罐需要进行表面的固化处理,传统的方式是悬挂金属罐等自动固化,但由于喷绘的是液体,液态在固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会向着低位流动,导致金属罐表面喷绘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覆膜铁金属罐自转固化装置,以解决现有覆膜铁金属罐喷绘后固化不均匀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覆膜铁金属罐自转固化装置,包括转轮支架、自转装置、公转装置和转盘装置,所述自转装置与公转装置位于转轮支架的一侧,所述转盘装置位于转轮支架的另一侧,所述公转装置的活动端与转盘装置的中心相连接,所述自转装置的活动端与转盘装置上的被动摩擦轮相紧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公转装置包括伺服马达、行星减速机、中间连接块和编码器,所述伺服马达和行星减速机相连接,所述伺服马达和行星减速机固定在转轮支架的一侧,所述中间连接块位于转轮支架的另一侧,并与行星减速机相连接,所述编码器与中间连接块相连接,且分别位于转盘装置中心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自转装置包括减速机、靠轮、同步带和张紧轮,所述转轮支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靠轮,所述靠轮的前端位于转轮支架的前侧,其后端位于转轮支架的后侧,靠轮的前端与转盘装置上的被动摩擦轮紧贴,靠轮的后端与同步带相连,所述减速机的活动端与同步带相连,并与左右两侧的靠轮将同步带张紧成倒三角状,所述张紧轮位于同步带上边外侧的中间部位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转盘装置包括被动摩擦轮、若干个真空轴和转盘,所述若干个真空轴沿转盘的外边沿均匀分布,所述若干个真空轴均通过轴座与内边沿的被动摩擦轮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转轮支架的内侧的两边加装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用于覆膜铁金属罐喷绘自转固化的装置,该装置通过转盘装置固定覆膜铁金属罐,自转装置来进行表面的流平,公转装置进行覆膜铁金属罐的转运,有效的解决了覆膜铁金属罐表面固化不均匀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覆膜铁金属罐自转固化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公转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自转装置示意图A;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自转装置示意图B;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转盘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覆膜铁金属罐自转固化装置示意图,主要包括转轮支架1、自转装置2、公转装置3和转盘装置4,自转装置2与公转装置3位于转轮支架1的另一侧,公转装置3的活动端与转盘装置4中心相连接,自转装置2的活动端与转盘装置4上的被动摩擦轮401相紧贴。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用于覆膜铁金属罐喷绘自转固化的装置,该装置通过转盘装置4固定覆膜铁金属罐,自转装置2来进行表面的流平,公转装置3进行覆膜铁金属罐的转运,有效的解决了覆膜铁金属罐表面固化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的公转装置3包括伺服马达301、行星减速机302、中间连接块303和编码器304,伺服马达301和行星减速机302相连接,伺服马达301和行星减速机302固定在转轮支架1的内侧,中间连接块303位于转轮支架1的外侧,并与行星减速机302相连接,编码器304与中间连接块303相连接,且分别位于转盘装置4的两侧。本实施方式中的自转装置2包括减速机201、靠轮202、同步带203和张紧轮204,转轮支架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靠轮202,靠轮202的前端位于转轮支架1的前侧,其后端位于转轮支架1的后侧,靠轮202的前端与转盘装置4上的被动摩擦轮401紧贴,靠轮202的后端与同步带203相连,减速机201的活动端与同步带203相连,并与左右两侧的靠轮202将同步带203张紧成倒三角状,张紧轮204位于同步带203上边外侧的中间位置处。本实施方式中的转盘装置4包括被动摩擦轮401、若干个真空轴402和转盘403,若干个真空轴402沿转盘403的外边沿均匀分布,若干个真空轴402均通过轴座404与内边沿的被动摩擦轮401相连接,为了保证转轮支架1的强度,本实施方式中的转轮支架1的内侧两边加装有加强筋5。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