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印刷机的压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1509发布日期:2020-10-30 21:0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印刷机的压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板印刷机的压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高速机械印刷主要有平印(胶印)、凹印和凸印(柔印和树脂版印刷)三种,而这三种印刷工艺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刷压力,印刷压力是印刷机设计和油墨向承印物表面转移的基础,它不仅是实现印刷过程的根本保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印刷的质量。在印刷过程中,印刷的压力轻与重,调节掌握的程度是否准确,将直接决定着图文转印和印刷网点的再现情况的优劣程度,是将印版上的油墨顺利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关键。

由于机械运转过程中的震动和磨损,印刷压力会不断变化,操作人员必须时刻观察印刷结果,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印刷压力,即使如此也极容易造成同一批印刷物前后的印刷效果有差异,尤其是年代久或保养欠缺的机器更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板印刷机的压力调节装置,包括:机架、印刷台、滑轨和印刷机;

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穿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第一放置台,所述第一放置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架;

所述机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上穿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第二放置台,所述第二放置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架;

所述滑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连接,所述印刷机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置台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置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置台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置台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上穿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面上连接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放置台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置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置台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放置台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四丝杆,所述第四丝杆上穿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面上连接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印刷台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均为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印刷物放至印刷台上,调节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使得印刷机滑动至印刷物上时,能抵接印刷物的表面,然后控制滑块来回滑动,带动印刷机对印刷物进行印刷,当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放置台至最顶端和第二气缸驱动第二放置台至最顶端时,印刷机的高度还低于印刷物的实际厚度,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转动,使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向上向上移动,进而继续提高印刷机的高度,使得印刷机能位于印刷物的上方且抵接印刷物的表面,然后控制滑块来回滑动,带动印刷机对印刷物进行印刷。也就是说,通过调节印刷机的具体高度来调节印刷机对印刷物的印刷压力,能有效地提高印刷物的优良率,且能一直处于高效的印刷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板印刷机的压力调节装置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放置台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放置台的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平板印刷机400的压力调节装置,包括:机架100、印刷台200、滑轨300和印刷机400,所述机架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10,所述第一电机110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丝杆111,所述第一丝杆111上穿设有第一支撑板112,所述第一支撑板112上设置有第一气缸500,所述第一气缸500的气杆驱动连接第一放置台700,所述第一放置台7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架710。

所述机架10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20,所述第二电机120的输出轴连接第二丝杆121,所述第二丝杆121上穿设有第二支撑板122,所述第二支撑板122上设置有第二气缸600,所述第二气缸600的气杆驱动连接第二放置台800,所述第二放置台80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架810,所述滑轨3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7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810连接,所述印刷机400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300上。

具体地,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且第一电机110、第二电机120、第一气缸500、第二气缸600和印刷机400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轨300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印刷机400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上,也就是说,将印刷物放至印刷台200上,通过控制器同时调节第一气缸500和第二气缸600,使得印刷机400滑动至印刷物上时,能抵接印刷物的表面,然后控制滑块来回滑动,带动印刷机400对印刷物进行印刷,当第一气缸500驱动第一放置台700至最顶端和第二气缸600驱动第二放置台800至最顶端时,印刷机400的高度还低于印刷物的实际厚度,此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110和第二电机120同时转动,使得第一支撑板112和第二支撑板122向上向上移动,进而继续提高印刷机400的高度,使得印刷机400能位于印刷物的上方且抵接印刷物的表面,然后控制滑块来回滑动,带动印刷机400对印刷物进行印刷。也就是说,通过调节印刷机400的具体高度来调节印刷机400对印刷物的印刷压力,能有效地提高印刷物的优良率,且能一直处于高效的印刷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置台700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板720,所述第一转动板7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置台700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7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置台700铰接,所述第一放置台700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三电机730,所述第三电机730的输出轴连接第三丝杆740,所述第三丝杆740上穿设有第一连接块750,所述第一连接块750的一面上连接第一支撑杆760,所述第一支撑杆76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75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板7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760与所述第一连接块750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放置台800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板820,所述第二转动板8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置台800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板8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置台800铰接,所述第二放置台800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四电机830,所述第四电机830的输出轴连接第四丝杆840,所述第四丝杆840上穿设有第二连接块850,所述第二连接块850的一面上连接第二支撑杆860,所述第二支撑杆860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块85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板820转动连接。也就是说,第三电机730和第四电机830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第一转动板720转动至与第一放置台700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转动板820转动至与第二放置台800位于同一平面上,使得印刷机400在印刷具有一定厚度的印刷物时能更快速地到达第一放置台700和第二放置台800所在的平面上,能更快地进行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印刷台200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均为伸缩杆。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对印刷物进行固定,且第一定位杆能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并通过第一插销进行固定,第二定位杆能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并通过第二插销进行固定,使得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能根据具体印刷物的宽度和高度作出对应的调节。使得在印刷的过程中能对印刷物进行很好地固定。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