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印刷滚筒及将印刷元件贴附于该印刷滚筒的方法

文档序号:8590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陶瓷印刷滚筒及将印刷元件贴附于该印刷滚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滚筒,特别是用于陶瓷印刷的滚筒,虽然它也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平面体的印刷。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将印刷元件贴附于印刷滚筒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进行陶瓷印刷的主要构件是一个可以适应各种供墨技术的印刷滚筒,该滚筒通过其外表面或外筒套上的印刷元件来传输瓷釉到待印陶瓷上,并且可以对其接触的大量陶瓷进行印刷,通常采用的是凸版印刷或凹版印刷的方式。
一些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上述印刷滚筒的特殊构造,包括欧洲专利EP645223号,EP677334号,EP671253号和西班牙专利P-8700992号等。在这些专利文件中,均有一个硬质的结构用于支撑若干个弹性层,通常并且首选是两个弹性层,被外层以筒套的方式包围,严格意义上,该外层是印刷元件的组成部分。
目前,有两种方法可将印刷元件帖附于滚筒的软垫层或弹性层。
一种方法是采用硬质的固定物或捆绑物将印刷元件的两端固定于滚筒的表面,使其覆盖整个滚筒表面。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滚筒的旋转与陶瓷的通过并不精确同步的话,前述硬质的固定物或捆绑物可能会损坏陶瓷。并且,使用者在更换印刷元件时程序复杂,很不方便。
另一种将印刷元件帖附于滚筒的软垫层或弹性层的方法是化学胶合,使印刷元件与滚筒弹性层胶合于一体。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不允许更换印刷元件,因为它已永久性地与滚筒的表面融合为一体。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瓷砖印刷滚筒,以及将印刷元件贴附于该印刷滚筒的方法,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简化印刷元件帖附于滚筒弹性表面的程序,既避免采用机械帖附,又可以达到与化学胶合一样高的稳定度,同时保持印刷元件的可移动性,使得使用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安装和拆卸印刷元件。
本发明的印刷滚筒是这样实现的印刷滚筒包括硬质圆筒体,以及一个或多个包围圆筒体的弹性层,圆筒体用于支撑弹性层并携带其旋转。印刷滚筒的两端有封盖,封盖中央有通孔。圆筒体与弹性层之间形成环绕的密封气室,气室两端被封盖所密封。封盖上有气嘴,所述的气嘴的内口与密封气室连通。当使用真空泵时,密封气室里的气体通过气嘴排出,在大气压力下,弹性层的直径减小。这样,圆套状的印刷元件可以套装在印刷滚筒的外表面。套装完成以后,通过气嘴使密封气室与大气连通,被压缩的弹性层逐渐恢复原状,其直径增大后对圆套状的印刷元件产生放射性侧压。这样,印刷元件被牢固地贴附在印刷滚筒的外表面。当密封气室被再次真空时,印刷元件可以方便的取出。
当有多个弹性层时,亦可以在弹性层之间形成密封气室。
可在所述的密封气室中填充多孔的高弹性材料,该弹性材料在真空时被压缩,而在解除真空后恢复原状。
所述的气嘴包括贯穿封盖的气孔,气孔内口连接密封气室,外口连接一真空管。
所述的印刷滚筒两端的封盖为冠状封盖,其冠状部分呈向外的台阶状。这样的设计不仅仅可以更好地固定弹性层,还可以使印刷滚筒的端部直径逐步缩小,方便套入印刷元件。
所述的封盖也可是圆形封盖,其直径小于真空状态时的印刷滚筒的外直径。另有刚性圆环固定在封盖内侧附近,弹性层的外表面,其直径小于真空状态时的印刷滚筒的外直径。这样,弹性层在印刷滚筒的端口附近直径变小,并形成向内的小圆弧,方便套入印刷元件。
印刷元件的内径小于非真空状态的印刷滚筒的外围直径。
本发明的将印刷元件贴附于印刷滚筒的方法是这样实现的a.印刷滚筒包括硬质圆筒体,以及一个或多个包围圆筒体的弹性层,在圆筒体与弹性层之间建立环绕的密封气室,或者是在多个弹性层之间建立环绕的密封气室;密封气室内可填充多孔的高弹性材料;b.在所述的密封气室内制造真空,以压缩弹性层的外围直径;c.将圆套状的印刷元件沿轴心方向套在已收缩的印刷滚筒的外表面;d.解除密封气室的真空,使弹性层恢复原状,此时,弹性层直径增大,并对印刷元件产生放射性侧压,从而使印刷元件被牢固地贴附在印刷滚筒的外表面;e.在所述的密封气室内制造真空,以压缩弹性层的外围直径,此时可方便地沿轴心方向取下印刷元件。
四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1所示滚筒的一端端口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2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印刷滚筒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1.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印刷滚筒包括一个中空的硬质圆筒体1,其两端有一对封盖2,封盖2的中央有一通孔。圆筒体1外包围有两个的弹性层5和6,圆筒体1与弹性层5和6之间形成了密封气室3。封盖2上有一可与外界连通的气孔4,气孔4的内口与密封气室3连通,气孔4的外口连接一真空管。密封气室3是位于一对重叠的弹性层5和6之下的,这样弹性层5和6就可以从侧面包围密封气室3。通过与气孔4连接的真空管可以控制空气的出入。
这样,当连接真空泵时,密封气室3内的气体通过气孔4排出,并逐步达到真空状态。弹性层5和6随之向内变形,印刷滚筒的外围直径就会因此缩小。此时关闭真空管,就可以很轻易地将印刷元件套入。再打开真空管,密封气室3内的真空状态不复存在,滚筒逐步恢复原来的周长,同时对印刷元件的整个内侧面产生一种发射性的压力,这样就对该印刷元件形成了一个牢固和有效的支撑或绑定。
如要更换印刷元件,只要重新连接真空泵,使密封气室3产生相应的真空直至印刷滚筒的外直径变小,这样印刷元件就可以取出。
印刷滚筒两端的封盖2为冠状封盖,其冠状部分构成向外的一个或多个台阶7。这样的设计不仅仅可以更好地固定弹性层,还可以使印刷滚筒的端部直径逐步缩小,方便套入印刷元件。
所述的封盖2也可是圆形封盖,其直径小于真空状态时的印刷滚筒的外直径。而冠状封盖上的台阶7被一刚性圆环所代替。该圆环固定在原台阶7的位置,即封盖2内侧附近,弹性层5和6的外表面。圆环直径小于真空状态时的印刷滚筒的外直径。这样,弹性层5和6在印刷滚筒的端口附近直径变小,并形成向内的小圆弧,方便套入印刷元件。
印刷元件是薄片管状结构,没有任何硬质的连接点,可由任何惯常用于印刷技术的材料做成,比如感光树脂、硅树脂、橡胶等等,这个管状结构的内周长要小于非真空状态的印刷滚筒的外周长。
2.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印刷滚筒包括一个中空的硬质圆筒体1,其两端有一对封盖2,封盖2的中央有一通孔。圆筒体1外包围有内弹性层5和外弹性层6,内弹性层5与外弹性层6之间形成密封气室3,密封气室3内填充有多孔的高弹性材料。封盖2上有一可与外界连通的气孔4,气孔4的内口通过气管8与密封气室3连通,气孔4的外口连接一真空管。密封气室3是位于一对弹性层5和6之间的,这样弹性层5和6就可以从侧面包围密封气室3。通过与气孔4连接的真空管可以控制空气的出入。
这样,当连接真空泵时,密封气室3内的气体通过气孔4排出,并逐步达到真空状态。密封气室3内的高弹性材料被压缩,外弹性材料层6随之向内变形,印刷滚筒的外围直径就会因此缩小。此时关闭真空管,就可以很轻易地将印刷元件套入。再打开真空管,密封气室3内的真空状态不复存在,滚筒逐步恢复原来的周长,同时对印刷元件的整个内侧面产生一种发射性的压力,这样就对该印刷元件形成了一个牢固和有效的支撑或绑定。
如要更换印刷元件,只要重新连接真空泵,使密封气室3产生相应的真空直至印刷滚筒的外直径变小,这样印刷元件就可以取出。
权利要求
1.一种陶瓷印刷滚筒,包括硬质圆筒体(1),以及一个或多个包围圆筒体的弹性层(5),印刷滚筒的两端有封盖(2),封盖(2)中央有通孔,其特征在于圆筒体(1)与弹性层(5)之间形成环绕的密封气室(3),密封气室(3)两端被封盖(2)所密封,一端封盖(2)上有气嘴(4),气嘴(4)的内口与密封气室(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陶瓷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气室(3)中填充有多孔的高弹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一种陶瓷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嘴(4)包括贯穿封盖(2)的气孔,气孔内口连接密封气室(3),外口连接一真空管。
4.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一种陶瓷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滚筒两端的封盖(2)为冠状封盖,其冠状部分呈向外的台阶状(7)。
5.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一种陶瓷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盖(2)为圆形封盖,其直径小于真空状态时的印刷滚筒的外直径,还有刚性圆环固定在封盖内侧附近,弹性层(5)的外表面,其直径小于真空状态时的印刷滚筒的外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一种陶瓷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印刷元件的内径小于非真空状态的印刷滚筒的外围直径。
7.一种陶瓷印刷滚筒,包括硬质圆筒体(1),以及包围圆筒体的内弹性层(5)和外弹性层(6),印刷滚筒的两端有封盖(2),封盖(2)中央有通孔,其特征在于内弹性层(5)与外弹性层(6)之间形成环绕的密封气室(3),密封气室(3)两端被封盖(2)所密封,一端封盖(2)上有气嘴(4),气嘴(4)的内口与密封气室(3)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一种陶瓷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气室(3)中填充有多孔的高弹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
7或8所述的一种陶瓷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嘴(4)包括贯穿封盖(2)的气孔,气孔内口连接密封气室(3),外口连接一真空管。
10.根据权利要求
7或8所述的一种陶瓷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滚筒两端的封盖(2)为冠状封盖,其冠状部分呈向外的台阶状(7)。
11.根据权利要求
7或8所述的一种陶瓷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盖(2)为圆形封盖,其直径小于真空状态时的印刷滚筒的外直径,还有刚性圆环固定在封盖内侧附近,外弹性层(6)的外表面,其直径小于真空状态时的印刷滚筒的外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
7或8所述的一种陶瓷印刷滚筒,其特征在于印刷元件的内径小于非真空状态的印刷滚筒的外围直径。
13.一种将印刷元件贴附于印刷滚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印刷滚筒包括硬质圆筒体,以及一个或多个包围圆筒体的弹性层,在圆筒体与弹性层之间建立环绕的密封气室,或者是在多个弹性层之间建立环绕的密封气室;密封气室内可填充多孔的高弹性材料;b.在所述的密封气室内制造真空,以压缩弹性层的外围直径;c.将圆套状的印刷元件沿轴心方向套在已收缩的印刷滚筒的外表面;d.解除密封气室的真空,使弹性层恢复原状,此时,弹性层直径增大,并对印刷元件产生放射性侧压,从而使印刷元件被牢固地贴附在印刷滚筒的外表面;e.在所述的密封气室内制造真空,以压缩弹性层的外围直径,此时可方便地沿轴心方向取下印刷元件。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印刷滚筒,以及一种将印刷元件贴附于该印刷滚筒的方法。印刷滚筒包括圆筒体以及包围圆筒体的弹性层,圆筒体与弹性层之间形成密封气室,或者是多个弹性层之间形成密封气室,密封气室通过气嘴可与外界连通或关闭。密封气室真空时,弹性层的直径减小,印刷元件可以套装在印刷滚筒的外表面。解除密封气室真空后,弹性层恢复原状,其直径增大后对印刷元件产生放射性侧压。这样,印刷元件被牢固地贴附在印刷滚筒的外表面。当密封气室被再次真空时,印刷元件可以方便的取出。本发明简化了印刷元件的安装程序,既避免采用机械帖附,又可以达到与化学胶合一样高的稳定度,同时保持印刷元件的可移动性。
文档编号B41M1/34GK1994737SQ200610131884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7日
发明者曼纽·罗卡·贝拉 申请人:卡特拉克.罗麦地卡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