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带有聚硅氧烷脱模剂的无衬热转印标签上打印的方法

文档序号:250576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带有聚硅氧烷脱模剂的无衬热转印标签上打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发明所属领域本发明一般来说涉及无衬热转印标签和在其上打印的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能够改善油墨向无衬标签的脱模层上的转印和固着的打印方法。
对相关技术的描述传统的有衬热转印标签包括一个底物、有或没有接受油墨的顶层、有或没有主要用于卷曲控制和粘合剂固着的底层。粘合剂背层由背纸覆盖。这种背纸中一般含有聚硅氧烷脱模剂以便促进背纸从标签上脱离。
制备有衬热标签的最后步骤包括将标签折扇状折叠成连续的一堆、覆盖该标签或将连续的标签条绕成卷以便贮藏和随后的使用。背纸,最终为废品,却占据卷大小和重量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增加了与运输、贮存和装卸相关的成本,并且带来环境和处理的问题。
无衬标签的开发减轻了许多上述问题。典型的无衬标签包括一个底物、一个带有聚硅氧烷脱模剂的接受油墨的顶层和一个粘合剂底层。因此,标签的底表面具有粘合剂,而其上表面具有脱模涂料。这种结构可以允许标签自行卷起,消除了有衬标签相应的成本和浪费。
经常希望向标签上打印不同的标记。向有衬热转印标签上的打印是通过使热转印色带经过打印头进行的。部分以蜡或树脂为基础的油墨涂层转印到底物上以形成图像。转印的油墨与纸纤维接触并在一定程度上吸附或固着到底物上以防止打印上的标记脱落。
向无衬热转印标签上的热打印通常是通过将油墨从热转印色带转印到涂有脱模物质的表面上而实现的。这种方法存在问题,因为脱模层极少或不能使油墨物质固着。因此,油墨不能被吸附到底物上,如果油墨都转印,基本上处于脱模层的表面上,很容易被抹掉或刮掉。
此外,热转印打印通常通过使用“近边”(near edge)打印头来完成,在此将对“近边”打印头作较详细的描述。这种打印发生于一个平面上,在该平面上打印点加热色带。因此油墨转印发生在相对长的距离之间,一般从施热点起2mm。当向聚硅氧烷脱模材料打印时,这种长距离会使油墨再冷却,使油墨或者根本不能从色带上转印或重又转印回色带上。此外,使用近边打印头向含有聚硅氧烷的材料打印的传统方法不能获得打印性能的适当的平衡,所说的打印性能包括图像密度、图像明晰度以及耐抹或耐刮性能。
因此,需要有一种热转印打印的方法,该方法能使图像转印到无衬标签的脱模涂层上,并且这些图象在脱模涂层上不能被轻易抹掉或刮掉。
本发明概述本发明涉及能够克服上述许多缺点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改善油墨从色带的转印、改善图像的明晰度,以及改进油墨在无衬标签的聚硅氧烷脱模层上的固着。本发明的方法还能够较容易地从无衬标签卷上剥离永久或可移压敏粘合剂。
为了达到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正如此处具体和广义的描述,本发明包括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所说的无衬标签材料具有一个底物,该底物在第一侧面有一粘合剂层,并且在第二侧面有一脱模层。本发明方法包括使无衬标签材料和一涂有油墨的热转印色带经过一个热打印器的步骤。色带移径热打印器的加热转印元件。该加热转印元件设置在热打印器的一个边缘上。加热色带,使油墨达到熔融或流动状态。油墨在其熔融态或流动状态转印到无衬标签材料的脱模层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法包括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的无衬标签材料具有一个底物,在其第一侧面有一粘合剂层,并且在第二侧面有一脱模层。该方法包括将无衬标签材料和一涂有油墨的热转印色带经过一热打印器的步骤。色带移经热打印器的加热转印元件。该加热转印元件设置在热打印器的一个边角上。加热色带使油墨达到熔融或流动状态。油墨在其熔融态或流动状态转印到无衬标签材料的脱模层上。
本发明还进一步涉及一种无衬标签,该标签具有一个底物,在该底物的第一侧面有一粘合剂层,在底物的第二侧面有一聚硅氧烷脱模层。所述标签的制备方法包括使无衬标签与一个以树脂为基础的涂有油墨的热转印色带经过一个热打印器的步骤。色带和无衬标签移经热打印器的加热转印元件。该加热转印元件设置在热打印器的一个边缘或一个边角上。加热色带使油墨达到熔融或流动状态。油墨在其熔融态或流动状态转印至无衬标签的脱模层上。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在下文的描述中予以说明,以及从下文描述中可明显看出或在实践本发明中可以了解到。通过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具体指出的要素及其结合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实现本发明的优点。
应该理解的是,前文的总体描述和下文的具体描述都只是示范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包括在本说明书中的附图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说明书一起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的说明

图1示出了传统的近边热打印头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了热转印色带和无衬标签材料的另一传统的近边热打印头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了热转印色带和无衬标签材料的用于本发明方法中的真边打印头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了热转印色带和无衬标签材料的用于本发明方法中的角边打印头的侧视图。
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下面将具体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例子在附图中予以说明。在所有附图中尽可能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
本发明涉及在无衬标签的脱模涂层上打印的方法。相对于更普遍使用的“近边”打印(“near edge”printing),本发明方法在“真边”(true edge)或“角边”(corner edge)打印中,使用特殊的聚硅氧烷脱模涂料和热转印色带。
近边设计是在彩色打印器和条形码打印器中最常使用的打印头。在传统的近边打印中,加热转印元件接近热打印头的边缘,但是不在边缘上。油墨的转印发生在距施热点大约为2mm的相对长的距离之间。结果,在色带从纸上被剥离的时间内,色带的油墨容易冷却,从而妨碍了使油墨有效地转印到有聚硅氧烷涂层的表面上。下文中还将更具体地描述传统的近边打印头的例子。
真边打印头和角边打印头将加热转印元件的打印点分别设置在打印头的边缘上或边角上,在接触距离为约0.2-约0.5mm范围内将油墨从色带转印到底物上。这种与传统的近边打印相比显著缩小的距离减少了油墨再固化以及不能从色带上转印的可能性。下文中也将更具体地描述真边打印头和角边打印头的例子。
除使用角边打印头和真边打印头之外,本发明的打印方法优选使用以树脂或以蜡/树脂为基础的热转印色带,与较传统的以蜡为基础的材料相比,能够增加油墨的固着性并且增加油墨的耐抹和耐刮性能。
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以树脂和以蜡/树脂为基础的热转印色带分别含有5-25%和50-75%的蜡。与之对比,传统的蜡色带含有多达85%的蜡。在每种情形下,颜料的浓度通常为5-20%,而树脂材料构成色带组合物的其余部分。
此外还发现,在真边或角边打印中,当将某些聚硅氧烷脱模材料与上述的以蜡/树脂或以树脂为基础的色带结合使用时,有特别好的效果。下文中将对色带和脱模材料的优选的特性作更具体的描述。
图1,3和4分别说明了传统的“近边”、“真边”和“角边”热打印头。使用图1中特定的标号,近边打印头10包括一个热槽12,通常为铝制的,一个热敏电阻14,电容器16和18,皮线电路(flex circuit)20和一个薄片连接器22。一个环氧盖层28覆盖在驱动器IC30上。第二个环氧盖层32将皮线电路20与陶瓷基体26相连。一个加热转印元件24置于陶瓷基体26上,接近打印头基体26的边缘34。通常,加热转印元件24距边缘34大约2mm。
图2显示了打印头10的操作方式。如图所示,一热转印色带40和无衬标签材料42沿箭头方向通过加热转印元件24。如前所述,油墨的转印发生在大约为2mm的相对长的距离之间,如距离A所示。这一长的接触距离容易使油墨再转印回色带上。
此外,近边打印头的驱动器集成电路通常会产生非线性的材料轨迹。因此,用于近边打印头的材料必须是柔顺的。
如图3所示的真边打印头是比近边打印头更为有效的打印头。真边打印头50包括一个热槽52,一个热敏电阻54,一个连接器56和一个硅垫圈58。驱动器IC60被一个环氧盖层62和一个IC盖板64覆盖着。加热转印元件66设置在基体68的圆形边缘67上。基体68从热槽52的边缘伸出。
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基体68的边缘67呈圆形。而扁平真边设计在本领域也是已知的。由于其成本和在很小的表面上应用陶瓷基体的难度以及达到扁平真边设计宽度范围内的平坦性的难度,真边打印头较贵并且制备较困难。
然而,真边打印头具有显著的优点。无衬标签材料,在图3中以标号70表示,如箭头13所示经过一个线性轨迹。因此,真边打印头适合用于向非柔顺的表面上打印,例如塑料卡、智能RAM卡以及其它硬的表面。
在真边打印头中,油墨从热转印色带,例如图3中所示的热转印色带72,上的转印发生在约0.2至约0.5mm的转印距离内,如距离C所示。与近边打印头的情形相比,这种色带与无衬标签间接触面积的显著减少,减小了油墨转印回色带的倾向性。
角边打印头,作为近边设计和真边设计的杂交,提供了与真边打印头类似的优点。图4说明了一个典型的角边打印头100,它包括一个热槽102,一个基体104,一个皮线电路106和一个被环氧盖层110覆盖并压在一焊接泵112之上的驱动器IC108。
基体104的边缘115的一角113被研磨成一个角度,一般为约25度。加热转印元件114设置在打印头基体104的研磨角113上。在操作过程中,热转印色带和无衬标签材料分别沿箭头D和E的方向通过加热转印元件114。
与真边打印头一样,角边打印头提供了一个线性的材料轨迹并显著缩小了施热点与色带剥离点之间的距离,减小了油墨再冷却以及不从色带向被聚硅氧烷徐覆的表面转印的倾向性。
可用于向无衬标签上打印的可购买到的打印器的例子包括TEC B-472和B-572型打印器。
然而,在向无衬标签的脱模层真边或角边打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虽然油墨通常能够转印,但是它们易于被抹掉或刮掉。申请人发现通过使用某些优选的聚硅氧烷脱模材料和树脂或蜡/树脂热转印色带可以在角边打印或真边打印中加强油墨向无衬标签的脱模层上的转印和固着。
带有丙烯酸酯交联基团的聚硅氧烷脱模材料显示出较大的打印接受性的亲合力。聚硅氧烷配方是基于使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通过乙烯基与以不同的间隔加成到PDMS主链上的丙烯酸酯的反应而熟化。丙烯酸酯基团向分子中引入了极性,增加了分子向底物的固着性。相对于链端,大多数聚硅氧烷的链体上都含有丙烯酸酯基团。人们相信,在将该聚硅氧烷向底物上涂覆时,该聚硅氧烷分子能够在涂覆时和涂覆后“旋转”。这种旋转使低表面能的二甲基基团暴露在外。丙烯酸酯基团倾向于朝向纸张取向,由此增进了分子向纸张的粘结和固着。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包括一种聚硅氧烷脱模材料,该材料有较低的分子量和相对于PDMS基团较高含量的丙烯酸酯基团。人们相信,这种关系在将聚硅氧烷脱模材料向底物上涂覆时会阻碍聚硅氧烷分子的旋转。结果,大部分的丙烯酸酯基团保留其朝向脱模涂层表面、远离底物的方向的取向。由此显著增加了油墨的固着性。
本发明人发现,虽然向聚硅氧烷脱模混合物中混入具有较低丙烯酸酯官能度的较高分子量的聚硅氧烷会改进聚硅氧烷层的脱模性能,但是这种较高分子量的聚硅氧烷妨碍油墨的固着。PDMS中高含量的甲基基团的存在被认为会污染纸张表面,并且妨碍油墨的充分固着。
用于交联的丙烯酸酯基团可以被外加的其它物质,例如丙烯酸酯改进,而依然保持可以接受的可印性、油墨固着性和脱模水平。其它传统材料也可以存在于聚硅氧烷组成中,例如改性剂、增链剂等。
必须实现有效的打印固着和粘合剂脱模之间的平衡。在向无衬标签角边或真边打印中可实现这种平衡的优选的聚硅氧烷脱模涂料是由弗吉尼亚州霍普韦尔的戈尔德施米特化学公司制造的RC-711紫外可熟化聚硅氧烷。其它适用的混合物包括RC-705、RC-706、RC-708、RC-710和RC-712聚硅氧烷涂料以及来自同一制造商的具有相似特性的其它聚硅氧烷涂料。
戈尔德施米特RC-711具有下面的分子式
其中m为大约40,n为大约8至大约12。应该理解的是,其中重复的二甲基和丙烯酸酯基团不是必须连在一起出现,而是可以无规地分散于分子中。这种丙烯酸酯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具有高官能度的较短链的聚合物。这种材料与一些较少丙烯酸酯化的聚合物相比,倾向于具有更高的脱模性能。这种材料经常被用作聚硅氧烷混合物中难得的脱模组分。此外,它在分子链间及分子链内高密度的交联提供了增强的向底物的固着性。并且,由于相对于PMDS单元较大比例的丙烯酸酯单元的存在,当被涂覆到底物上时,RC-711具有大量的朝向该层表面取向的丙烯酸酯基团,因此提供了增强的油墨固着性。
除了上述的丙烯酸酯化聚二甲基硅氧烷之外,戈尔德施米特RC-711聚硅氧烷还含有光引发剂以帮助熟化该组合物。RC-711中特殊的光引发剂是Darocur1173,是从汽巴嘉基公司可购得的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不过,可以使用本领域所知的任何可有效熟化聚硅氧烷的光引发剂。
这种脱模组合物可以在被涂到底物上之后,通过在一种高氮的气氛(其中氧的含量优选保持在低于50ppm)中暴露于紫外光下而被熟化。如果氧气的含量超过50ppm,不能达到完全的熟化。紫外熟化可以通过,例如,将被脱模剂涂覆的底物通过一个“H”型灯(可从马里兰州罗克维尔的熔炼体系公司购得),通过的速度优选为约100fpm至约700fpm,更优选为约300fpm,波长优选为约200nm至约350nm,更优选为较接近大约350nm。作为紫外熟化的替换方法,可用电子束辐射使脱模组合物在底物上熟化。
如上所述,某些热转印色带被发现对在无衬标签上角边或真边打印特别有效。特别是以树脂或蜡/树脂为基础的色带,相对于较常用的以蜡为基础的色带,能够增强油墨向膜模涂层上的固着,提供较高的耐抹和耐刮性。这部分是由于树脂和蜡/树脂色带与蜡色带相比具有更高的熔点。热转印彩色带中的油墨的典型的熔点在60-100℃范围,而蜡/树脂和树脂色带的典型的熔点在该范围的上半部分,即熔点为80-100℃。
优选使用能较快熔融并且较慢冷却的色带,因为这样可以提供充分的耐抹和耐刮性能。当使用低功率装置时,这种色带能够在剥离点提供更多的熔融油墨。用于热转印色带的树脂的例子包括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松香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醚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烃树脂、醋酸乙烯-氯乙烯树脂和丁醛树脂。
一个热转印色带基本上由4层组成一个厚度约为0.1μm的背涂层,一个约3.5-6.0μm厚的基膜,一层约0.1μm厚的底漆以及一个厚度为约3.0至5.0μm的油墨层。必要时,还可在油墨上面加一个顶涂层以促进与接受材料的粘结。
背徐层防止聚酯膜贴到打印头上、降低摩擦系数、控制色带的起皱并减少静电。底漆控制油墨的剥落,限定光泽度,并保证油墨脱模的一致性及图像的耐久性。
对在无衬标签的脱模层上角边打印或真边打印特别有效的可购买到的色带包括Ricoh B110AF,Limak’s R-2Prime和Armar APR-4。其它实验色带,包括Limak’S P-3也可能是特别有效的。
Ricoh和Limak色带的基础材料由一个聚醚膜组成。Ricoh色带的传递密度高于1.2,热灵敏度高于15mj/mm2,图像密度高于1.2。其打印头图像在高达50℃的温度下具有耐抹性和耐热性。
应该理解的是,在使用本发明方法打印的无衬标签中,既可以使用永久压敏粘合剂,也可以使用可移压敏粘合剂。永久粘合剂是最有用的。能够实现脱模性和对起皱的高粘性之间的适合的平衡的可购买到的永久粘合剂包括Henkel粘合剂HM-6420和HM-105。其它已知的具有相似特性的永久粘合剂也是适用的。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实质的情况下,显然可以对本发明的打印方法和无衬标签进行多种改进和变化。
通过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和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实践,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说明书应该理解为只是示范性的,而本发明的真正的范围和实质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该无衬标签材料具有一个带有第一和第二侧面的底物,底物的第一侧面上具有粘合剂层,底物的第二侧面上具有脱模层,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无衬标签材料和涂有油墨的热转印色带通过一个热打印器;将热转印色带移经热打印器的加热转印元件,该加热转印元件设置在热打印器的一个边缘上;加热热转印色带使油墨达到熔融态或流动态;和使油墨在其熔融态或流动态转印至无衬标签材料的脱模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无衬标签上打印的方法,其中在油墨转印步骤中热转印色带与无衬标签材料之间的接触距离的范围为约0.2至约0.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热转印色带是以树脂为基础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热转印色带是以蜡/树脂为基础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油墨具有在约80℃至约100℃范围内的熔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脱模层是以聚硅氧烷为基础的组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脱模材料是丙烯酸酯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该脱模材料具有丙烯酸酯基团对聚二甲基团的高比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下述分子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m为大约40,n的范围为大约8至大约1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交联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交联是链间和链内的交联。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交联是通过将聚硅氧烷脱模材料暴露于紫外光中实现的。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交联是通过将聚硅氧烷脱模材料暴露于电子束辐射中实现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粘合剂是永久粘合剂。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粘合剂是可移粘合剂。
16.一种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该无衬标签材料具有一个带有第一和第二侧面的底物,在底物的第一侧面上具有粘合剂层,在底物的第二侧面上具有脱模层,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无衬标签材料和涂有由墨的热转印色带通过一个热打印器;将热转印色带移经热打印器的加热转印元件,该加热转印元件设置在热打印器的一个边角上;加热热转印色带使油墨达到熔融或流动状态;和使油墨在其熔融态或流动态转印至无衬标签材料的脱模层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在油墨转移步骤中热转印色带与无衬标签材料之间的接触距离的范围为约0.2至约0.5mm。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热转印色带是以树脂为基础的。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热转印色带是以蜡/树脂为基础的。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油墨具有在约80℃至约100℃范围内的熔点。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脱模层是以聚硅氧烷为基础的组合物。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脱模材料是丙烯酸酯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该脱模材料具有丙烯酸酯基团对聚二甲基硅氧烷基团的高比例。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具有下述分子式
24.如权利要求23的所述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m是大约40,n的范围为大约8至大约12。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交联的。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交联是链间和链内的交联。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交联是通过将聚硅氧烷脱模材料暴露于紫外光中实现的。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交联是通过将聚硅氧烷脱模材料暴露于电子束辐射中实现的。
2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粘合剂是永久粘合剂。
3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在无衬标签材料上打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粘合剂是可移粘合剂。
31.一种无衬标签,包括一个带有第一和第二侧面的底物,在底物的第一侧面上具有粘合剂层,在底物的第二侧面上具有脱模层,该标签通过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将无衬标签与一个以树脂为基础的涂有油墨的热转印色带通过一个热打印器;将色带和无衬标签移经打印器的加热转印元件,该加热转印元件设置在热打印器的一个边缘或一个边角上;加热色带使油墨达到熔融态或流动态;使油墨在其熔融态或流动态转印至无衬标签的第二侧面。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所述的加热转印元件设置在热打印器的边缘上。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所述的加热转印元件设置在热打印器的一个边角上。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在油墨转印步骤中热转印色带与无衬标签材料之间的接触距离的范围为大约0.2至大约0.5mm。
3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所述的油墨具有在约80℃至约100℃范围内的熔点。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所述的脱模层是以聚硅氧烷为基础的组合物。
37.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所述的脱模材料是丙烯酸酯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该脱模材料具有丙烯酸酯基团对聚二甲基硅氧烷基团的高比例。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有下述分子式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m是大约40,n的范围为大约8至大约12。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交联的。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所说的交联是链间和链内的交联。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所说的交联是通过将聚硅氧烷脱模材料暴露于紫外光中实现的。
43.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所说的交联是通过将聚硅氧烷脱模材料暴露于电子束辐射中实现的。
4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所述的粘合剂是永久粘合剂。
45.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衬标签,其中所述的粘合剂是可移粘合剂。
全文摘要
一种在无衬标签材料的脱模层上打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无衬标签材料和涂有油墨的热转印色带通过一个热打印器,将色带移经打印器的加热转印元件,该加热转印元件设置在热打印器的一个边缘或一个边角上。然后加热色带使油墨达到熔融或流动状态。油墨在其熔融态或流动态转印至无衬标签材料的脱模层上。一些以蜡/树脂和树脂为基础的热转印色带和聚硅氧烷脱模涂层被发现对向无衬标签材料上角边及真边打印时加强油墨的转印和固着特别有效。
文档编号B41M5/41GK1187159SQ96194605
公开日1998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6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7日
发明者史蒂夫·J·皮斯特罗, 陈新 申请人:穆尔商用表格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