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收容容器、液体收容容器单元、液体喷射系统、液体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268420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24所示,各墨水罐9的墨水注入部101通过开口 251暴露于第2盒体7的外侧。因此,操作者在墨水罐9收容于第2盒体7的状态下,能够越过第2盒体7而将墨水从墨水注入部101注入墨水罐9内。
[0188]如图25所示,第2盒体7设于支撑框架32的Z轴方向侧。第2盒体7以能够嵌合于支撑框架32的方式构成。第2盒体7具有第I壁261、第2壁262、第3壁263和第4壁264。第I壁261与支撑框架32的底部201相对。4个开口 251形成于第I壁261。第2壁262、第3壁263及第4壁264分别与第I壁261交叉。第2壁262、第3壁263及第4壁264分别从第I壁261向-Z轴方向侧,即向支撑框架32侧突出。另外,第I壁261?第4壁264分别不限定于平坦的壁,也可为包含凹凸的壁。
[0189]第2壁262和第3壁263沿Y轴互相相对。第2壁262位于第3壁263的Y轴方向侧。第4壁264设于第I壁261的X轴方向侧,并与第2壁262及第3壁263分别交叉。4个窗口部21形成于第4壁264。在第2盒体7中,由第I壁261、第2壁262、第3壁263和第4壁264所包围的区域表现为第2盒体7的内侧。
[0190]在第I壁261上设有多个突出部281。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4个突出部281。4个突出部281设于第2盒体7的内侧。4个突出部281从第I壁261向支撑框架32侧,即从第I壁261向-Z轴方向突出。4个突出部281分别呈板状,并沿X轴延伸。4个突出部281沿Y轴排列。4个突出部281分别设于4个墨水罐配置区域205。即,I个墨水罐配置区域205设有I个突出部281。
[0191]如图26所示,在平视墨水罐9的第7壁87时,突出部281设于与第7壁87重合的区域。另外,在图26中,为了简单易懂地表示结构,图示了将突出部281从第2盒体7上横截的状态。墨水罐9中,第7壁87上设有多个肋状部283。多个肋状部283从第7壁87向Z轴方向突出。多个肋状部283分别沿Y轴延伸。突出部281位于多个肋状部283的Z轴方向侧,与多个肋状部283交叉。
[0192]如果将墨水罐9配置于支撑框架32的墨水罐配置区域205,将第2盒体7嵌合于支撑框架32,则能够将墨水罐9收容于支撑框架32和第2盒体7之间。此时,如以图26中的A-A线横截墨水罐9、支撑框架32和第2盒体7时的截面图即图27所示,墨水罐9的墨水注入部101的侧壁133插入第2盒体7的开口 251的内侧。另外,在图27中,表示了以穿过墨水罐9的2个凸部185的XZ面和穿过墨水注入部101的XZ面横截墨水罐9、支撑框架32和第2盒体7的状态。
[0193]如果将墨水罐9收容于支撑框架32和第2盒体7之间,如上所述,墨水罐9的被支承部183 (图14)抵接于支撑框架32的2个载置部221 (图16)。此外,在墨水罐9的2个凸部185的每一个中,如图27中的B部的放大图即图28所示,凸部185的-Z轴方向中的最端部285抵达支撑框架32的凹部223内的底部286。由此,确定相对于支撑框架32的墨水罐9沿Z轴的位置。另外,此时,在凹部223和凸部185之间隔有空隙。此外,凹部223的Z轴方向中的最端部287和墨水罐9的第I壁81之间隔有空隙。此外,此时,在支撑框架32的第I卡合部225和墨水罐9的第I被卡合部187之间也沿Z轴隔有空隙。在下文中,第I卡合部225和第I被卡合部187之间中的沿Z轴的空隙量表示为距离Kl。
[019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8所示,设定凸部185的最端部285抵达凹部223内的底部286,并且凹部223的最端部287和墨水罐9的第I壁81之间隔有空隙。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设定,例如,也能够采用凹部223的最端部287与墨水罐9的第I壁81抵接,并且凸部185的最端部285和凹部223内的底部286之间隔有空隙的设定。在该设定中,确定相对于支撑框架32的墨水罐9的沿Z轴的位置。
[0195]此外,如图27中的C部的放大图即图29所示,在墨水罐9中,肋状部283和突出部281之间隔有空隙。在下文中,肋状部283和突出部281之间的沿Z轴的空隙量表示为距离K2。距离K2能够看作是从墨水罐9到第2盒体7的Z轴方向中的距离。此外,墨水罐9的2个凸部185的每一个中,最端部285和最端部287之间的沿Z轴的距离表示为距离K3。
[0196]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Z轴方向的力作用于墨水罐9,则墨水罐9相对于支撑框架32的位置会在Z轴方向上变化。这是由于,利用第2卡合部227和第2被卡合部191的卡合难以巩固墨水罐9和支撑框架32之间的固定力。可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罐9相对于支撑框架32的位置在Z轴方向上变化时,墨水罐9的肋状部283 (图29)能够抵接第2盒体7的突出部281。由此,能够限制Z轴方向中墨水罐9的位移量。
[019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罐9相对于支撑框架32的位置在Z轴方向上变化时,墨水罐9的第I被卡合部187 (图28)能够抵接支撑框架32的第I卡合部225。由此,能够限制Z轴方向上墨水罐9的位移量。由此,能够省略用于将墨水罐9安装于支撑框架32的螺丝钉等的部件,因此易于削减部件数。此外,由于能够省略用于将墨水罐9安装于支撑框架32的部件,因此能够减少将墨水罐9安装于支撑框架32的工夫。
[019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K2比距离K3更短。由此,即使墨水罐9相对于支撑框架32或第2盒体7的位置在Z轴方向上偏离,也能够在凸部185从凹部223脱落前通过第2盒体7来限制墨水罐9。由此,能够抑制墨水罐9相对于支撑框架32或第2盒体7的位置从所定范围内脱离。
[019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Kl比距离K3更短。由此,即使墨水罐9相对支撑框架32或第2盒体7的位置在Z轴方向上偏离,也能够在凸部185从凹部223上脱落前通过支撑框架32来限制墨水罐9。由此,能够抑制墨水罐9相对于支撑框架32或第2盒体7的位置从所定范围内脱离。
[020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凸部185插入凹部223内,因此能够限制墨水罐9相对于支撑框架32或第2盒体7的位置在X轴方向或-X轴方向、Y轴方向或-Y轴方向上变化的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凸部185分别插入2个凹部223,因此例如,容易防止墨水罐9以凸部185A(图14)插入凹部223为中心而相对支撑框架32转动。
[020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第I被卡合部187位于较第3壁83更靠近第4壁84的区域。此外,第2被卡合部191位于较第4壁84更靠近第3壁83的区域。由此,通过位于较第3壁83更靠近第4壁84的区域的第I被卡合部187和位于较第4壁84更靠近第3壁83的区域的第2被卡合部191,能够限制墨水罐9相对支撑框架32的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其结果为,容易提高墨水罐9相对支撑框架32的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的精度。
[020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连接部115位于较第3壁83更靠近第4壁84的区域。此外,第I被卡合部187位于较第3壁83更靠近第4壁84的区域。由于第I被卡合部187及连接部115中的任一个都位于较第3壁83更靠近第4壁84的区域,因此可以认为连接部115位于第I被卡合部187的附近。在此,在墨水罐9的部位中越是靠近第I被卡合部187的部位,墨水罐9相对支撑框架32的在Z轴方向中的位置的精度就越高。因此,如果连接部115位于第I被卡合部187的附近,则连接部115相对支撑框架32的在Z轴方向中的位置的精度会提高。其结果为,容易防止由相对支撑框架32的连接部115在Z轴方向中的位置差异导致的连接部115和供给管43的连接不良的发生。
[020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第I被卡合部187位于较第3壁83更靠近第4壁84的区域。而且,第4壁84包含具有透光性的视认部。由此,第I被卡合部187位于靠近包含视认部的第4壁84的区域,因此容易提高视认部相对支撑框架32的在Z轴方向中的位置的精度。
[020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第I被卡合部187隔着第I部分181而位于与第2被卡合部191相反的一侧。由此,利用隔着第I部分181位于相反两侧的第I被卡合部187和第2被卡合部191,能够限制墨水罐9相对支撑框架32的在Z轴方向中的位置。其结果为,容易提高墨水罐9相对支撑框架32的在Z轴方向中的位置的精度。
[020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2个凸部185设于墨水罐9,并且2个凹部223设于支撑框架32的结构。但是墨水罐9及支撑框架32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作为墨水罐9及支撑框架32的结构,例如,也能够采用将2个凸部185设于支撑框架32,并且2个凹部223设于墨水罐9的结构。而且,作为墨水罐9及支撑框架32的结构,例如,也能够采用将2个凸部185中的I个和2个凹部223中的I个设于墨水罐9,并且2个凸部185中的另I个和2个凹部223中的另I个设于支撑框架32的结构。在任一个结构中,都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凸部185的个数及凹部223的个数不限定于各2个。作为凸部185的个数及凹部223的个数,也能够采用各I个或各3个以上。
[020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墨水注入部101位于较第3壁83更靠近第4壁84的区域。此外,第I被卡合部18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I壁81中Z轴方向上与墨水注入部101重合的区域。即,第I被卡合部187的至少一部分与墨水注入部101重合。根据该结构,在将盖143从墨水注入部101上向Z轴方向取下时,容易通过朝-Z轴方向作用于第I被卡合部187的反作用来抵消作用于墨水罐9的Z轴方向的力。由此,容易防止在将盖143从墨水注入部101上取下时,墨水罐9在Z轴方向上移位。
[0207]另外,作为容易防止在将盖143从墨水注入部101上取下时,墨水罐9在Z轴方向上移位的结构,例如,如图30所示,也能够采用以第2盒体7的开口 251在-Z轴方向上限制墨水注入部101的结构。在如图30所示的结构中,以包围开口 251的侧壁291在-Z轴方向中的端部来限制墨水注入部101的侧壁133。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第2盒体7直接限制墨水注入部101向Z轴方向的移位,因此容易有效地防止在将盖143从墨水注入部101上取下时,墨水罐9在Z轴方向上移位。
[0208]此外,作为容易防止在将盖143从墨水注入部101上取下时,墨水罐9在Z轴方向上移位的结构,例如,如图31所示,也能够采用以第2盒体7直接限制墨水注入部101的侧壁133在Z轴方向中的端部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第2盒体7的侧壁291插入侧壁133的内侧。在图31所示的例子中,容易有效地防止在将盖143从墨水注入部101上取下时,墨水罐9在Z轴方向上移位。
[0209]此外,作为容易防止在将盖143从墨水注入部101上取下时,墨水罐9在Z轴方向上移位的结构,例如,也能够采用图32所示的例子。在该例子中,与图31所示的例子相比,墨水注入部101的侧壁133的内壁和第2盒体7的侧壁291的内壁之间的断层差减小。在图32所示的例子中,也容易有效地防止在将盖143从墨水注入部101上取下时,墨水罐9在Z轴方向上移位。此外,根据该结构,与图31所示的例子相比,容易防止在将盖143从墨水注入部101上取下时,盖143卡于第2盒体7。因此,与图31所示的例子相比,在图32所示的例子中,容易将盖143从墨水注入部101上取下。
[0210]在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7中的D部的放大图即图33所示,在第2盒体7和支撑框架32中,支撑框架32的隔壁203B的一部分嵌合于与隔壁203B的一部分相对的第2盒体7的一部分。在隔壁203B的一部分和第2盒体7的一部分的嵌合部293中,隔壁203B的一部分的内壁311和第2盒体7的一部分的内壁313在第I边界315处抵接。隔壁203B的一部分的内壁311和第2盒体7的一部分的内壁313构成隔开收容有墨水罐9的空间的壁的内侧面。此外,在隔壁203B的一部分和第2盒体7的一部分的嵌合部293中,隔壁203B的一部分的外壁321和第2盒体7的一部分的外壁323在第2边界325处抵接。隔壁203B的一部分的外壁321和第2盒体7的一部分的外壁323构成隔开收容有墨水罐9的空间的壁的外侧面。
[0211]而且,支撑框架32的凹部207中从邻接于隔壁203B的嵌合部293的部分的底部到第I边界315的高度Hl比从底部到第2边界325的高度H2更低。换言之,第I边界315的高度Hl与第2边界325的高度H2相比,第2边界325的高度H2更高。因此,例如,在从墨水注入部101溢出的墨水沿着支撑框架32和第2盒体7嵌合的内侧面滴落时,沿着内侧面滴落的墨水容易通过第I边界315到达凹部207内。这是由于,沿着内侧面滴落的墨水难以从第I边界315回到较第I边界315的高度位置更高的第2边界325。由此,容易防止从墨水注入部101溢出的墨水漏出至墨水罐单元5的外部。其结果为,容易防止墨水导致的脏污的发生。
[021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盒体7与支撑框架32的嵌合中,隔壁203B的一部分内壁311和第2盒体7的一部分内壁313于第I边界315处抵接。此外,隔壁203B的一部分外壁321与第2盒体7的一部分外壁323在第2边界325处抵接。但是第2盒体7与支撑框架32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作为第2盒体7和支撑框架32的结构,例如,如图34所示,也能够采用隔壁203B的一部分内壁311在Z轴方向中的端部331与第2盒体7的一部分内壁313在-Z轴方向中的端部332之间隔开空隙的结构。此外,也能够采用隔壁203B的一部分外壁321在Z轴方向中的端部333和第2盒体7的一部分外壁323在-Z轴方向中的端部334之间隔开空隙的结构。在此情况下,端部331和端部332之间的空隙的区域被定义为第I边界315。此外,端部333和端部334之间的空隙的区域被定义为第2边界325。
[0213]作为第2盒体7和支撑框架32的结构的一例,能够采用端部331和端部332之间隔开空隙,并且端部333和端部334之间也隔开空隙的结构。此外,作为第2盒体7和支撑框架32的结构的其他例子,也能够采用端部331和端部332之间隔开空隙,并且使端部333和端部334抵接的结构。此外,作为第2盒体7和支撑框架32的结构的其他例子,也能够采用使端部331和端部332抵接,并且端部333和端部334之间隔开空隙的结构。在上述任一个例子中,如果端部333位于端部332的Z轴方向侧,则能够得到容易防止墨水漏出至墨水罐单元5的外部的效果。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第2盒体7与盖部相对应,支撑框架32与支承部相对应,Z轴方向与第I方向相对应,X轴方向与第2方向相对应。
[0214](第2实施方式)如图35所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射系统100具有打印机3和墨水罐单元400。墨水罐单元400固定于打印机3的外周。对于打印机3,由于其与第I实施方式结构相同,因此简化图示,并且省略详细的说明。在下文中,对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附上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图35中,附有互相正交的坐标轴XYZ轴。对在此以后的示意图也根据需要附上XYZ轴。图35中的XYZ轴及图35以后的图中的XYZ轴以图1中的XYZ轴为准。
[0215]墨水罐单元400具有第2盒体401和墨水罐403。此外,和第I实施方式相同,墨水罐单元400具有图中未示出的供给管43。打印机3的第I盒体6和第2盒体401构成液体喷射系统100的外壳。第2盒体401包含盒体本体404和盖体405。盒体本体404设有窗口部21。操作者能够通过窗口部21确认墨水罐403。与墨水罐403的窗口部21相对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透光性。在墨水罐403上,与窗口部21相对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用作可以确认墨水量的视认部。
[0216]如图36所示,盖体405形成为能够相对盒体本体404沿Y轴滑动的结构。如果使盖体405相对盒体本体404向-Y轴方向滑动(下面,表现为打开盖体405的样子),则墨水罐403的墨水注入部101会露出。操作者在打开盖体405而使墨水注入部101露出的状态下,能够从墨水注入部101将墨水注入墨水鍾403内。
[0217]第I盒体6和第2盒体401分体构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7所示,能够将第2盒体401从第I盒体6上分离。第2盒体401利用安装螺钉407而结合于第I盒体6。墨水罐403配置于第I盒体6和第2盒体401之间。墨水罐403具有沿Z轴排列的2个壁第I壁411及第2壁412。此外,墨水罐403具有沿X轴排列的2个壁第3壁413及第4壁414。而且,墨水罐403具有沿Y轴排列的2个壁第5壁415及第6壁416。
[0218]第I壁411及第2壁412沿Z轴相对。第2壁412位于第I壁411的Z轴方向。第3壁413及第4壁414沿X轴相对。第4壁414位于第3壁413的X轴方向。第3壁413及第4壁414分别与第I壁411及第2壁412双方交叉。第5壁415及第6壁416沿Y轴相对。第6壁416位于第5壁415的Y轴方向。第5壁415及第6壁416分别与第I壁411及第2壁412双方交叉。
[0219]墨水罐403的第4壁414形成有2个孔421。2个孔421形成为从第4壁414向第3壁413侧形成凹状的朝向。2个孔421被限制于第4壁414内。即,2个孔421没有贯通第4壁414。因此,2个孔421未到达墨水罐403内的墨水收容部。此外,打印机3的第I盒体6上,与墨水罐403相对的部位设有抵接部423。抵接部423从第I盒体6向墨水罐403侧突出,呈肋状。
[0220]如图38所示,第2盒体401设有2个轴部425和突出部427。突出部427沿窗口部21的边缘设为环状。突出部427包围窗口部21。突出部427向第2盒体401的内壁429的靠墨水罐403—侧,即向-X轴方向突出。另外,内壁429为第2盒体401的内壁中面对打印机3侧的内壁。2个轴部425设于内壁429,朝向内壁429的靠墨水罐403 —侧,即向-X轴方向突出。2个轴部425位于隔着窗口部21相反的两侧。2个轴部425朝向突出部427的靠墨水罐403 —侧突出。
[0221]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液体喷射系统100中,如图35中E-E线上的截面图即图39所示,墨水罐403被第I盒体6和第2盒体401沿X轴夹持。第2盒体401的突出部427抵接于墨水罐403的第4壁414。由此,墨水罐403被第2盒体401朝-X轴方向按压。另一方面,墨水罐4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