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纳体容纳容器、液体供应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54095阅读:来源:国知局
自由伸缩地设置有依次支承从排纸口 31依次排出的纸张P的排纸盘32。
[0079]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主体壳体25内的左端部具有:前侧开口的具有矩形箱状的保持器壳体34;以及被设置于保持器壳体34内的底壁(后壁)的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中空的供墨针35。
[0080]各供墨针35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贯穿保持器壳体34的侧壁。在各供墨针35的后端部连接有可挠性的墨水供应管36的一端侧,墨水供应管36的另一端侧与记录头28连接。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式打印机12中,这四个供墨针35构成为从左侧向右侧依次分别被供应青色墨水、品红色墨水、黄色墨水、黑色墨水。
[0081]并且,在以墨水的颜色为基准的情况下,保持器壳体34中的从左侧向右侧的各供墨针35的排列顺序与容器主体20内的从后侧向前侧的各墨水容纳体17的排列顺序相同。并且,各墨水容纳体17和各供墨针35以被供应的各色的墨水相对应的方式由作为构成墨水供应装置15的一部分的流路部件的一例的可挠性的连接管37连接。
[0082]因此,从墨水供应装置15的各墨水容纳体17经由各连接管37被供应给各供墨针35的各墨水经由各墨水供应管36被供应给记录头28。
[0083]接着,对壳体18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0084]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8的盖体21构成在容器主体20侧具有开口部40的、在前后方向上长且比容器主体20浅的有盖矩形箱状。盖体21经由铰链部41与容器主体20的后表面的上端部连结。因此,盖体21在被进行开闭动作的情况下以铰链部41为支点转动。即,盖体21从容器主体20的前侧被打开,在容器主体20的前侧被关闭。另外,在盖体21封闭容器主体20的开口部19的状态下,开口部40与开口部19相配合。
[0085]如图3和图5所示,有底矩形箱状的容器主体20包括:作为与喷墨式打印机12对置的壁的右侧壁45 ;与右侧壁45对置的左侧壁46 ;与右侧壁45以及左侧壁46正交的后侧壁47和前侧壁48 ;以及与右侧壁45、左侧壁46、后侧壁47以及前侧壁48正交的底壁49。
[0086]并且,在与底壁49对置的一侧设置有开口部19。S卩,开口部19与底壁49对置,并且在重力方向上被形成在底壁49的上方。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壁45、左侧壁46、后侧壁47以及前侧壁48分别构成了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另外,容器主体20中的右侧壁45与左侧壁46之间的距离比墨水容纳体17的上端侧(一端侧)的宽度短。
[0087]容器主体20包括:形成底壁49的有底矩形箱状的底壁形成部件50 ;形成侧壁的右侧一半并且呈近似U字状弯曲的板状的右侧壁形成部件51 ;形成侧壁的左侧一半并且呈近似U字状弯曲的板状的左侧壁形成部件52 ;以及构成开口部19的周缘部的、下侧开口的中空地构成矩形框状的缘部件53。
[0088]并且,容器主体20通过将作为分割部件的一例的右侧壁形成部件51和作为分割部件的一例的左侧壁形成部件52组合而构成。S卩,容器主体20的侧壁通过将作为被左右分割的两个分割部件的右侧壁形成部件51以及左侧壁形成部件52组合而被构成。
[0089]左侧壁形成部件52的上下方向的宽度比右侧壁形成部件51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宽若干。因此,在缘部件53的下端部以及底壁形成部件50的上端部中的、与左侧壁形成部件52和右侧壁形成部件51的接触部分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阶梯差54。
[0090]另外,左侧壁形成部件52由透明的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因此,容纳于容器主体20的内部的各墨水容纳体17能够从容器主体20的外部通过左侧壁形成部件52目视确认。另夕卜,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左侧壁形成部件52构成了目视确认部。
[0091]如图3和图5所示,在缘部件53的右内侧面根据墨水容纳体17的数量形成有向内侧(左侧)突出的右突出部5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为四种颜色,在配置在最后侧的墨水容纳体17由于不需要右突出部55,因此形成有三个右突出部55。各右突出部55被配置为在前后方向上为相等间隔。各右突出部55与后述的各舌片部70?72的形状相匹配,构成下侧开口的近似有盖三角箱状。在此情况下,各右突出部55从上侧观察构成近似三角形状,在突出的三角形的两个边中,与前侧的边相比后侧的边短。
[0092]缘部件53的上面中的在各右突出部55的前侧重叠的位置和右后的角部分别形成有作为在后述的支承部件92中支承墨水容纳体17的支承部的一例的右凹部56。这四个右凹部56在前后方向上被等间隔地配置,构成与支承部件92的一部分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在各右凹部56的底面的中央部形成有切口凹部56a。
[0093]另外,在各右突出部55中的后侧的面和缘部件53的右内侧面中的右前的角部附近,形成有作为从下端向上方延伸的插通部的一例的切口部57。各墨水容纳体17侧的连接管37能够分别插通这四个切口部57。另外,各切口部57在前后方向上被等间隔地配置。
[0094]在缘部件53的左内侧面根据墨水容纳体17的数量形成向内侧(右侧)突出的左突出部5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是四种颜色,由于配置在最前侧的墨水容纳体17不需要左突出部58,因此形成三个左突出部58。各左突出部58被配置在在前后方向上比各右突出部55稍微向前侧错开的位置处。各左突出部58以在前后方向上等间隔的方式被配置。各左突出部58构下侧开口的近似有盖三角箱状。在这种情况下,各左突出部58从上侧观察构成近似三角形状,在突出的三角形的两条边中,与前侧的边相比后侧的边长。
[0095]缘部件53的上面中的在各左突出部58的后侧重叠的位置和左前的角落部分别形成有作为在后述的支承部件92中支承墨水容纳体17的支承部的一例的左凹部59。这四个左凹部59在前后方向上被等间隔地配置,构成与支承部件92的一部分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在各左凹部59的底面上的中央部上形成有切口凹部59a。并且,各左凹部59在以相对于左右方向小于90度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是30度)交差的方向上与各右凹部56对置。
[0096]如图6和图7所示,在右侧壁形成部件51的内侧面的上端部上的靠前的位置形成有作为能够插入各连接管37的插入部的一例的容器侧插穿孔61。右侧壁形成部件51被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六根)螺丝62从容器主体20的内侧安装到主体壳体25的左侧壁25a 上。
[0097]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和图8所示,右侧壁形成部件51通过由六根螺丝62与左侧壁25a和在左侧壁25a的内侧在前后方向上被隔开间隔配置的两个矩形形状的金属板部件63 一起紧固来被安装到主体壳体25的左侧壁25a上。
[0098]如图9所示,在与主体壳体25的左侧壁25a上的容器侧插通孔61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各连接管37插通的主体壳体侧插通孔64。并且,如图4和图6所示,下游端侧被连接到各供墨针35上的各连接管37在主体壳体侧插通孔64和容器侧插通孔61插通,该各连接管37的上游端侧被配置在容器主体20内。
[0099]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从右侧壁形成部件51的内侧面上的容器侧插通孔61的下侧至前侧的位置处第一管支承部65以与容器侧插通孔61隣接的方式被设置,所述第一管支承部65支承插通容器侧插通孔61的各连接管37之中与黑色墨水对应的一个连接管,是L字板状。另外,在右侧壁形成部件51的内侧面的上端部上的容器侧插通孔61的后侧,彼此在前后方向上平行地延伸的四条板状的肋以在上下方向上为等间隔的方式向左水平地突出设置。
[0100]这四条肋它们的前端彼此对齐,从下向上依次为第一肋66、第二肋67、第三肋68、第四肋69。在前后方向上第一肋66的长度比第二肋67的长度短,在前后方向上第二肋67的长度比第三肋68的长度短。另外,在前后方向上第三肋68的长度和第四肋69的长度相同。
[0101]在第一肋66、第二肋67和第三肋68的后端,作为比这些肋66?68向内侧(左方)较大地水平突出的板状的支持部的一例的第一舌片部70、第二舌片部71、以及第三舌片部72分别被一体地设置。通过第一舌片部70?第三舌片部72支持各连接管37上的各墨水容纳体17侧的端部来抑制各连接管37下垂。各舌片部70?72在前后方向上以彼此成等间隔的方式被配置,越朝向后方左右方向的宽度越宽。在这种情况下,各舌片部70?72以与缘部件53的各右突出部55 (参考图5)对应的方式被配置。各舌片部70?72被上述的各右突出部55覆盖。
[0102]形成于第一肋66和第二肋67之间的槽为支承各连接管37之中与黄色墨水对应的一个连接管的第二管支承部73。形成于第二肋67和第三肋68之间的槽为支承各连接管37之中与品红色墨水对应的一个连接管的第三管支承部74。形成于第三肋68和第四肋69之间的槽为支承各连接管37之中与青色墨水对应的一个连接管的第四管支承部75。
[0103]从而,如图3、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第四管支承部65、73?75在容器侧插通孔61和容纳于容器主体20内的各墨水容纳体17之间对各连接管37进行引导。S卩,经过第一?第四管支承部65、73?75的连接管37经由容器侧插通孔61伸到容器主体20的外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一?第四管支承部65、73?75构成引导部。
[0104]另外,第一?第四管支承部65、73?75的长度根据从引导的各连接管37被连接的墨水容纳体17至容器侧插通孔61的距离而彼此不同。即,在第一?第四管支承部65、73?75各自的长度中,第四管支承部75最长,其次第三管支承部74长,再次第二管支承部73长,第一管支承部65最短。
[0105]在第三管支承部74上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上设置有上下一对突起76,所述突起76是用于抑制在第三管支承部74内被拉绕并支承的连接管37从第三管支承部74脱落的脱落抑制部的一例。
[0106]另外,在第四管支承部75上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上设置有上下一对突起76,所述突起76用于抑制在第四管支承部75内被拉绕并支承的连接管37从第四管支承部75脱落。并且,各对突起76陷入到被拉绕到第三管支承部74和第四管支承部75上的连接管37些许。各突起76以与肋66?69在内侧方向(左右方向)上以相同的宽度成近似立方体形状的方式被形成。
[0107]在右侧壁形成部件51的内侧面的上端部的前后方向上的第一舌片部70和容器侧插通孔61之间以在上下方向上夹着第一肋66?第四肋69的方式形成有作为补足部的一例的一对通孔77。在右侧壁形成部件51的内侧面的上端部的前后方向上的第一舌片部70和第二舌片部71之间以在上下方向上夹着第二肋67?第四肋69的方式形成有一对通孔77。
[0108]在右侧壁形成部件51的内侧面的上端部的前后方向上的第二舌片部71和第三舌片部72之间以在上下方向上夹着第三肋68和第四肋69的方式形成有一对通孔77。并且,在于第二管支承部73?第四管支承部75内分别拉绕连接管37的状态下,在各对通孔77中穿过金属丝78成环状连结该金属丝78的端部,由此在第二管支承部73?第四管支承部75内分别可靠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