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机和凹版印刷方法_2

文档序号:9552643阅读:来源:国知局
050]20取纸滚筒
[0051]21链轮
[0052]22出纸链
[0053]23堆纸台
[0054]25墨斗装置
[0055]26墨斗辊
[0056]27传墨辊
[0057]28串墨辊
[0058]29着墨辊
[0059]30墨斗
[0060]31油墨挡板
[0061]32底板
[0062]33墨斗键
[0063]34墨斗键支承台
[0064]35保持杆
[0065]36支点销
[0066]37碟形弹簧
[0067]38墨斗键开闭用螺杆
[0068]39齿轮机构
[0069]40控制装置
[0070]41印刷开始开关
[0071]42墨斗辊驱动电机(墨斗辊驱动单元)
[0072]43墨斗键调整电机(墨斗键调整单元)
[0073]44着墨辊离合装置
[0074]45薄片体供给装置
[0075]I油墨
[0076]P板(印版)
[0077]W纸(薄片状物)
[0078]C积存油墨
[0079]G墨斗键与墨斗辊的缝隙
[0080]T油墨装置的各种棍上的油墨I旲厚
【具体实施方式】
[0081]以下,根据实施例并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凹版印刷机进行详细说明。
[0082]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间接凹版印刷机的整体概略结构图,图2为油墨装置部的放大图,图3为墨斗装置部的详图,图4A?图4E为各种墨斗回墨的控制框图,图5为墨斗回墨的说明图,图6为应用于直接凹版印刷机的例子的说明图。
[0083]图1中整体用附图标记1A示出的间接凹版印刷机大致包括:将叠放的作为薄片体的纸W(参照图7) —张张地供给的供纸装置2、对供给的纸W进行印刷的印刷部3、排出印刷完成的纸W的出纸装置4。从供纸装置2 —张张地向供纸板11供给的纸W利用省略图示的套准装置,被限制天地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而由摆动装置12的叼纸牙叼取。
[0084]印刷部3大致包括:作为三倍径滚筒的压印滚筒13、与该压印滚筒13对置且沿周向安装有三枚印版的作为三倍径滚筒的印版滚筒(凹版滚筒)14、与该印版滚筒14对置的作为四倍径滚筒的油墨集合滚筒15、与该油墨集合滚筒15对置的作为单一滚筒的五个模版(chablon)滚筒(部分印版滚筒)16、向这些模版滚筒16供给油墨的油墨装置17。
[0085]图1中的附图标记18为与压印滚筒13对置的传纸滚筒,将从摆动装置12交接来的纸W向压印滚筒13的叼纸牙交接。附图标记19为与印版滚筒14的印版接触的擦拭辊。附图标记20为与压印滚筒13对置的取纸滚筒,在与该取纸滚筒20同轴设置的链轮(未图示)和设置于出纸装置4后部的链轮21之间,张紧架设有出纸链22。
[0086]在如此构成的间接凹版印刷机1A中,从供纸装置2送出至供纸板11上的纸W,从摆动装置12经由传纸滚筒18被交接至压印滚筒13的叼纸牙进行输送。同时,各油墨装置17的油墨经由模版滚筒16转印至油墨集合滚筒15,并供给至印版滚筒14的版面上,供给的油墨的多余部分由擦拭辊19除去。
[0087]因此,被压印滚筒13的叼纸牙叼取并输送的纸W在经过压印滚筒13和凹版滚筒14之间时被进行印刷,并交接至出纸链22的出纸牙,利用出纸链22的行进而被输送,进而落下并叠放于堆纸台23上。
[0088]接下来,使用图2和图3对作为本发明特征的油墨装置和墨斗装置进行说明。所述油墨装置17如图2所示,大致包括墨斗装置25、与构成该墨斗装置25的墨斗辊26接触且被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传墨辊27、与该传墨辊27接触并且被支承为旋转自如且沿轴向移动自如的串墨辊28、与该串墨辊28和所述模版滚筒16接触的两个着墨辊29。从墨斗辊26到着墨辊29的所有辊(本实施例中的墨斗辊26、传墨辊27、串墨辊28、着墨辊29)利用摩擦力被带动旋转。
[0089]着墨辊29被保持成在接合位置(图2中用实线示出)和脱离位置(图2中用虚线示出)之间移动自如,在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着墨辊29与串墨辊28和模版滚筒16接触,在所述脱离位置处,所述着墨辊29保持与串墨辊28接触,但脱离模版滚筒16。
[0090]所述墨斗装置25如图3所示,由墨斗30和墨斗辊26构成,所述墨斗30用于蓄积油墨I,所述墨斗辊26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该墨斗30的前方。墨斗30由左右一对(在图3中的纸面前后方向成对)油墨挡板31、底板32、墨斗键33和墨斗棍26的周面包围而成,在其内部蓄积油墨I。
[0091]此外,保持杆35以沿墨斗辊26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于墨斗键支承台34。墨斗键33接近墨斗辊26的周面配置,并沿墨斗辊26的轴线方向排列设置多个。支点销36形成为与保持杆35相同的长度,墨斗键33利用碟形弹簧37的反弹力被牵拉,并借助支点销36保持于保持杆35。墨斗键33设置有与支点销36的滑动接触面滑动接触的形成圆弧状的凹槽(未图示)。
[0092]因此,墨斗键33以支点销36的滑动接触面为摆动支点摆动自如地支承于保持杆35。此外,通过使各墨斗键33摆动,使墨斗键33与墨斗辊26的周面之间的缝隙变化,从而调整油墨供给量。各墨斗键33利用各自对应的墨斗键开闭用螺杆38的进退移动(参照箭头E-D)而摆动。墨斗键开闭用螺杆38分别借助齿轮机构39被传递墨斗键调整电机(墨斗键调整单元)43的旋转,从而进退。
[0093]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具备控制装置40,该控制装置在印刷机运转之后到对纸W实施印刷之前的规定时间,驱动控制前述的墨斗键调整电机43和后述的墨斗辊驱动电机(墨斗辊驱动单元)42,以便关闭所述各墨斗键33并驱动所述墨斗辊26旋转,并且在此时对使前述的着墨辊29向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移动的后述的着墨辊离合装置44进行驱动控制。
[0094]S卩,如图4A所示,由微机等构成的控制装置40输入有来自操作人员所操作的印刷开始开关41的信号,并且在该信号输入后的规定时期(换言之,印刷机缓动运转时的规定期间),朝向墨斗辊驱动电机42、墨斗键调整电机43和着墨辊离合装置44输出驱动信号。此外,着墨辊离合装置44可以使用由气缸、托架等构成的在专利文献1等中公知的结构。
[0095]由于如此构成,所以在印刷机运转之后到对纸W实施印刷之前,墨斗装置25中的墨斗键33利用墨斗键调整电机43并借助墨斗键开闭用螺杆38而被关闭(墨斗键33的开度被设定为零),并且利用墨斗辊驱动电机42以规定时间、规定旋转速度驱动墨斗辊26、传墨辊27、串墨辊28和着墨辊29旋转。
[0096]在此,当墨斗键33的开度被设定为零时,墨斗键33不与墨斗辊26接触。墨斗键33与墨斗辊26的缝隙G极为接近零(狭小),从墨斗30向墨斗辊26流出的油墨I虽然不为零,但量极少,油墨I在墨斗辊26的周面形成极薄的膜状(参照图5)。
[0097]由此,墨斗混26上的油墨I返回到墨斗30的底板32上(将此称为“墨斗回墨”)。换句话说,即使油墨装置17形成有积存油墨,油墨装置17中的墨斗混26、传墨混27、串墨辊28、着墨辊29上的油墨I也几乎都向蓄积于墨斗30的油墨I返回,因此该墨斗辊26、传墨辊27、串墨辊28、着墨辊29上的油墨I被较薄地平整(复位)。
[0098]接着,在印刷机运转之后到对纸W实施印刷之前且在所述“墨斗回墨”之后,所述控制装置40对墨斗键调整电机43进行驱动控制,以使墨斗键33与墨斗辊26的缝隙G成为与图案信息和印刷速度对应的键开度。
[0099]其结果,在印刷机缓动运转之后的稳定运转时,利用均匀的油墨膜厚T实施良好的印刷。即,能够消除形成在墨斗辑26上的积存油墨所引起的缺陷。
[0100]另外,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墨斗回墨”时,利用着墨辊离合装置44使着墨辊29脱离模版滚筒16,因此在油墨装置17的从墨斗辊26到着墨辊29的所有辊(本实施例中的墨斗辊26、传墨辊27、串墨辊28、着墨辊29)中实施所述“墨斗回墨”,因此在油墨装置17中油墨膜厚T被均匀地平整。
[0101]此外,在所述“墨斗回墨”之后,由于墨斗键33与墨斗辊26的缝隙G成为适合于图案信息和印刷速度的键开度,因此无积存油墨,能够以适于随后进行的印刷的油墨膜厚T进行印刷。
[0102]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40构成为:在印刷机稳定运转时(换言之,在实施印刷的状态下),如果油墨装置17的各种辊(本实施例中的墨斗辊26、传墨辊27、串墨辊28、着墨辊29)上的油墨膜厚T超出规定的厚度,则控制装置40对前述的墨斗键调整电机43和墨斗辊驱动电机(墨斗辊驱动单元)42进行驱动控制,以便持续规定时间关闭所述各墨斗键33 (相对于所述墨斗辊26接近移动)并驱动所述墨斗辊26旋转,并且在此时控制装置40对着墨辊离合装置44进行驱动控制,以使前述的着墨辊29不从模版滚筒16脱离而是保持接触的状态。
[0103]S卩,如图4B所示,由微机等构成的控制装置40输入有来自操作人员所操作的复位开关(输入开关)41a的信号,并且在该信号输入后持续规定时间朝向墨斗辊驱动电机42、墨斗键调整电机43和着墨辊离合装置44输出前述的驱动信号。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