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闪烁的阵列衬底及具有其的显示板和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844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少闪烁的阵列衬底及具有其的显示板和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阵列衬底以及具有所述阵列衬底的显示板和显示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闪烁的阵列衬底和具有阵列衬底的显示板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显示设备可以分为透射型、反射型和同时包括透射部分和反射部分的透射反射型。透射型显示设备的优点在于无论周围环境如何,都能显示高品质的图像,反射型显示设备的优点在于不消耗与透射型设备一样多的功率。作为透射型和反射型设备结合的透射反射型显示设备用于高品质地显示图像并减少功率消耗。透射反射型显示设备根据其操作于透射模式还是反射模式而使用不同γ曲线,从而提高显示质量并减少功率消耗。
然而,透射反射型显示设备具有一些缺点。例如,当使用反相驱动方法来驱动液晶显示设备时,相邻线之间的有效电压差产生闪烁。当使用线反相方法时,向相邻两行线施加具有相反极性的电压,使得由两行线之间的有效电压差产生具有水平条纹图样的闪烁。类似地,当使用列反相方法时,由施加了相反极性电压的两个相邻列之间的有效电压差产生了具有垂直条纹图样的闪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实质上用于消除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产生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典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衬底,该阵列衬底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沿实质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线和由扫描线和数据线限定的象素单元。每一个象素单元具有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在一些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阵列衬底包括第一象素单元和与第一象素单元相邻的第二象素单元。第一象素单元具有用于反射第一光线的第一反射区域和用于透射第二光线的第一透射区域。第二象素单元具有用于反射第一光线的第二反射区域和用于透射第二光线的第二透射区域,其中第二反射区域具有不同于第一反射区域大小的大小并且第二透射区域具有不同于第一透射区域大小的大小。例如,第一反射区域和第一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不同于第二反射区域和第二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此外,阵列衬底的整个反射区域和整个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实质上等于第一和第二反射区域之和与第一第二透射区域之和之间的大小比值。
本发明典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板。在一些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板包括第一衬底、第二衬底和液晶层。第一衬底具有第一象素单元和与第一象素单元相邻的第二象素单元。第一和第二象素单元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反射区域与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第二反射区域具有不同于第一反射区域大小的大小并且第二透射区域具有不同于第一透射区域大小的大小。第二衬底与第一衬底相结合以便容纳液晶层。例如,与第一反射区域相对应的液晶层的第一单元间隙不同于与第一透射区域相对应的液晶层的第二单元间隙,并且与第二反射区域相对应的液晶层的第三单元间隙不同于与第二透射区域相对应的液晶层的第四单元间隙。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在一些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和驱动单元。显示单元包括多个象素单元,每一个象素单元具有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其中两个相邻象素在大小比值上与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不同,并且,相邻两个象素的反射区域之和与透射区域之和之间的大小比值实质上等于显示设备的整个反射区域和整个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驱动单元向显示单元提供用于驱动象素的驱动信号。显示单元还包括第一象素单元、沿第一方向与第一象素单元相邻的第二象素单元以及沿第二方向与第一象素单元相邻的第三象素单元。例如,显示单元包括第一象素单元、沿第一方向与第一象素相邻的第二象素单元以及沿第二方向与第一象素单元相邻的第三象素单元。当驱动器向第一和第二象素提供具有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并向第三象素单元提供具有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时,从第一象素单元引出(exiting)的光线量大于(或小于)从第二象素单元引出的光线量。当驱动器向第一和第三象素单元提供具有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并向第二象素单元提供具有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时,从第一象素单元引出的光线量大于(或小于)从第三象素单元引出的光线量。
根据本发明,当使用线相驱动方法时,可以减少具有水平条纹图样的闪烁,并且当使用列反相驱动方法时,可以减少具有垂直条纹图样的闪烁。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部分阵列衬底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1的线1-1’的液晶显示板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了具有图1的阵列衬底的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框图;图4A到4D是示出了图3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线反相(lineinversion)方案的波形图;图5是示出了图3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线反相方案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当操作在透射模式中时图5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发光特性;图7示出了当操作在反射模式中时图5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发光特性;图8是示出了图3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列反相方案的示意图;图9示出了当操作在透射模式中时图8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发光特性;图10示出了当操作在反射模式中时图8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发光特性;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典型实施例的部分阵列衬底的平面图;图12是示出了具有图11的阵列衬底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线反相方案的示意图;图13示出了当操作在透射模式中时图12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发光特性;图14是示出了用于具有图11的阵列衬底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列反相方案的示意图;以及图15示出了当操作在透射模式中时图14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发光特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部分阵列衬底的平面图。
参考图1,阵列衬底包括由n个扫描线和m个数据线限定的n×m个象素。具体地,阵列衬底包括第一象素110、沿第一方向与第一象素110对齐的第二象素120以及沿第二方向与第一象素110对齐的第三象素130。
第一象素110包括第一开关元件TFT1、第一储能电容器(未示出)、以及电连接到第一液晶电容器(未示出)的一端的第一象素电极117。
第一开关元件TFT1具有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扫描线SLn-1相连的第一栅极111、与第一数据线DLj-1相连的第一源极113以及与第一象素电极117相连的第一漏极114。第一储能电容器(未示出)具有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未示出)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第一象素电极117的第二端,在相同层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一栅极111。储能电容器具有沿第一象素117的边缘部分形成的第一电极以增加孔径比。在各个象素中的储能电容器彼此电连接。
第一象素电极117具有其中设置了用于反射第一光线的反射盘118的第一反射区域R1和用于透射第二光线的第一透射区域T1。如在此所用,“第一光线”包括在例如自然光、前光等的环境中的光线,“第二光线”包括形成部分显示设备的背光组件。为了演示简化,本说明假设“第一光线”是自然光,尽管其不局限于此。
第二象素120与第一象素沿第一方向相邻。第二象素120包括第二开关元件TFT2、第二储能电容器(未示出)以及电连接到第二液晶电容器(未示出)的一端的第二象素电极127。第二开关元件TFT2具有与第一扫描线SLn-1相连的第二栅极121、与相邻于第一数据线DLj-1的第二数据线DLj相连的第二源极123以及与第二象素电极127相连的第二漏极124。第二储能电容器(未示出)具有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未示出)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第二象素电极127的第二端,在相同层上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栅极121。第二象素电极127具有形成了用于反射第一光线的反射盘128的第二反射区域R2和用于透射第二光线的第二透射区域T2。
第一反射区域R1和第一透射区域T1之间的大小比值(R1∶T1)不同于第二反射区域R2和第二透射区域T2之间的大小比值(R2∶T2)(即R1∶T1≠R2∶T2)。然而,第一和第二反射区域R1和R2之和与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T1和T2之和之间的大小比值((R1+R2)∶(T1+T2))等于阵列衬底的整个反射区域ER和整个透射区域ET之间的大小比值(ER∶ET)(即(R1+R2)∶(T1+T2)=ER∶ET)。
第三象素130与第一象素110相邻。第三象素130包括第三开关元件TFT3、第三储能电容器(未示出)和电连接到第三液晶电容器(未示出)的一端的第三象素电极137。
第三开关元件TFT3具有与第二扫描线SLn相连的第三栅极131、与第一数据线DLj-1相连的第三源极133以及与第三象素电极137相连的第三漏极134。第三储能电容器(未示出)具有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未示出)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第三象素电极137的第二端,在相同层上形成第一电极与第三栅极131。第三象素电极137具有设置了用于反射第一光线的反射盘138的第三反射区域R3和用于透射第二光线的透射区域T3。
第一反射区域R1和第一透射区域T1之间的大小比值(R1∶T1)不同于第三反射区域R3和第三透射区域T3之间的大小比值(R3∶T3)(即R1∶T1≠R3∶T3)。然而,第一和第三反射区域R1和R3之和与第一和第三透射区域T1和T3之和之间的大小比值((R1+R3)∶(T1+T3))等于阵列衬底的整个反射区域ER和整个透射区域ET之间的大小比值(ER∶ET)(即(R1+R3)∶(T1+T3)=ER∶ET)。
图2是沿图1的线1-1’的液晶显示板的截面图。
参考图1和2,液晶显示板具有阵列衬底100、滤色衬底200和位于阵列衬底100和滤色衬底200之间的液晶层300。
阵列衬底100包括在透明衬底101上形成的栅极金属层,以便形成沿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扫描线SL和开关元件TFT的栅极111。沟道层112是在栅极111上形成的。沟道层112包括有源层112a和电阻接触层112b。
阵列衬底100包括源极和漏极金属层,以便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线DL和开关元件TFT的源极和漏极113和114。在源极和漏极金属层上形成第一钝化层103和绝源层104。形成绝源层104的图样,以便形成象素的反射区域R1和透射区域T1。更具体地,蚀刻透射区域T1中的绝源层104,以便在反射区域R1中留下绝源层104。此外,在绝源层1C4的部分上形成接触孔116。在反射区域R1中的绝源层104的表面形成凹凸的图样,以便增加入射到其上的光线的反射率。
阵列衬底100具有透明的电极层,以便形成经由接触孔116与漏极114连接的象素电极117。在象素电极117的反射区域R1上形成保护层105。在保护层105上形成反射盘118。即,在象素电极117的反射区域R1之上形成反射盘118。
象素电极117是能够透射光线的透明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TO)、氧化铟锌(IZO)等的金属氧化物可用于象素电极117。
滤色衬底200包括透明衬底201,在其上形成了限定象素区域的黑色矩阵层(black matrix layer)(未示出)。在由黑色矩阵层限定的象素区域上形成彩色象素层203。在黑色矩阵层和彩色象素层203上形成用于保护和平面化的第二钝化层(未示出)。在第二钝化层上形成共同电极层(未示出)。
液晶层300位于阵列衬底100和滤色衬底200之间。通过液晶层300的光线透过率,随施加到阵列衬底的象素电极117的供给电压和施加到彩色过滤衬底200的共同电极层(未示出)的供给电压之间的电压差而变化。
在反射区域R1中的单元间隙d1(即液晶层300的厚度)、在形成接触孔116的区域中的单元间隙d2以及在透射区域T1中的单元间隙d3彼此不同。可以单元间隙d1、d2和d3具有d1<d2<d3的关系。
特别地,当指定液晶层300的液晶分子的反射率各向异性为Δn时,在反射区域R1处的液晶单元具有Δnd1的反射特性,在接触孔116处的液晶单元具有Δnd2的反射率特性,并且在透射区域T1处的液晶单元有Δnd3的反射率特性。
在反射区域R1和透射区域T1中的单元间隙具有最佳间距,该间距根据位于液晶层300的上部和下部和这两部分的光膜的条件而变化。然而,在反射区域R1中的单元间隙d1小于在透射区域T1中的单元间隙d3。例如,在反射区域R1中的单元间隙d1是在透射区域T1中的单元间隙d3的一半。
图3是示出了具有图1的阵列衬底的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框图。
参考图3,液晶显示设备包括定时控制器410、数据驱动器420、扫描驱动器430、驱动电压产生单元440和液晶板450。
定时控制器410根据从外部源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号(CONTL)401来产生第二、第三和第四控制信号412、413和414以便控制液晶显示设备。具体地,第一控制信号401包括主时钟信号MCLK、水平同步信号HSYNC、数据使能信号DE和垂直同步信号VSYNC。第二控制信号412包括水平同步开始信号STH、反相信号RVS和负载信号TP以便控制数据驱动器420。第三控制信号413包括扫描开始信号STV、时钟信号CK和输出使能信号OE以便控制扫描驱动器430。第四控制信号包括主时钟信号MCLK和反相信号RVS以便控制驱动电压产生单元440。
数据驱动器42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执行对数据信号411的信号处理,并且将处理的信号输出到液晶板450。具体地,定时控制器410从外部源接收数据信号(DATA)402,并且根据数据使能信号DE,向数据驱动器420提供框架单元(frame unit)中的数据信号402,作为数据信号411。数据驱动器420将数据信号411转换为灰度级电压并且将灰度级电压输出到液晶板450的多个数据线。根据液晶显示设备的反相方法,灰度级电压具有第一极性和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
当使用线反相方法时,与液晶板450的第一扫描线相连的象素被充电到具有第一极性的电压,并且与第二扫描线相连的象素被充电到具有第二极性的电压。第二扫描线是与第一扫描线相邻的扫描线。即,象素电压的极性逐线地交替变化,以使每隔一个扫描线具有相同的极性。
在列反相方法中,与液晶板450的第一数据线相连的象素被充电到具有第一极性的电压,并且与第二数据线相连的象素被充电到具有第二极性的电压。第二数据线与第一数据线相邻。即,象素电压的极性逐线地交替变化,以使每隔一个数据线具有相同的极性。
扫描驱动器430根据第三控制信号413产生多个扫描信号,以便将扫描信号输出到液晶板450。
驱动电压产生单元440根据第四控制信号产生扫描电压(VON和VOFF)433、公共电压(VCOM、VST)445和参考灰度级电压(VREF)442等。扫描电压(VON和VOFF)被提供给扫描驱动器430,并且公共电压(VCOM、VST)被提供给液晶板450的液晶电容器CLC和储能电容器CST。参考灰度级电压(VREF)被提供给数据驱动器420。
液晶板450具有多个数据线DL、实质上垂直于数据线DL的多个扫描线SL和由数据线和扫描线限定的多个象素区域。在象素区域中,形成了开关元件TFT、液晶电容器CLC和储能电容器CST。
液晶板450是具有反射区域ER和透射区域ET的透射反射型板。即,每一个象素具有反射区域R和透射区域T。液晶板450的第一象素的反射区域R1和透射区域T1之间的大小比值(R1∶T1)与相邻于第一象素的第二象素的反射区域R2和透射区域T2之间的大小比值(R2∶T2)不同(即R1∶T1≠R2∶T2)。然而,第一和第二反射区域R1和R2之和与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T1和T2之和之间的大小比值((R1+R2)∶(T1+T2))等于液晶板450的整个反射区域ER和整个透射区域ET之间的大小比值(ER∶ET)(即(R1+R2)∶(T1+T2)=ER∶ET)。
图4A到4D是示出了图3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线反相方案的波形图。
参考图3到4D,定时控制器410从外部源接收到数据信号(DATA),并且根据数据使能信号DE将框架单元中的数据信号420提供给数据驱动器420,作为数据信号411。数据驱动器420将数据信号402转换为灰度级电压以便将灰度级电压输出到液晶板450的多个数据线。与第一数据1L_DATA相对应的灰度级电压具有第一极性,并且与第二数据2L_DATA相对应的灰度级电压具有第二极性。例如,第一极性对应于正极(+),而第二极性对应于负极(-)。
当第一数据1L_DATA被输出到液晶板450时,扫描驱动器430将第一扫描信号S1输出到第一扫描线,以便激活液晶板450的象素。
图5是示出了图3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线反相方案的示意图。
参考图5,与液晶板450的第一扫描线SL1相连的象素P11、P12、…、P1M被充电到具有第一极性(例如(+))的电压,并且与相邻于第一扫描线SL1的第二扫描线SL2相连的象素P21、P22、…、P2M被充电到具有第二极性(例如(-))的电压。类似地,与液晶板450的各个扫描线相连的象素按照交替方式被分别充电到相反极性的电压。
图6示出了当操作在透射模式中时图5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发光特性。
参考图5和6,第一象素P11的第一反射区域R11和第一透射区域T11之间的大小比值(R11∶T11)不同于沿行方向与第一象素P11相邻的第二象素P12的第二反射区域R12和第二透射区域T12之间的大小比值(R12∶T12)(即R11∶T11≠R12∶T12)。例如,第一透射区域T11小于第二透射区域T12。
因此,透射通过第一象素P11的光线量少于透射通过第二象素P12的光线量。透射通过第一象素P11和第二象素P12的光线量与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T11和T12之间的大小比值成正比。沿扫描线彼此相邻的第一和第二象素P11和P12的发光特性看起来像是操作于点反相(dotinversion)方法中。点反相驱动技术包括将数据电压施加到象素电极,以使相邻列线或相邻行线的两个象素电极的极性彼此相反。使用点反相可以减少闪烁。
图7示出了当操作在反射模式中时图5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发光特性。
参考图5和7,第一象素P11的第一反射区域R11和第一透射区域T11之间的大小比值(R11∶T11)与相邻于第一象素P11的第二象素P12的第二反射区域R12和第二透射区域T12之间的大小比值(R12∶T12)不同(即R11∶T11≠R12∶T12)。例如,第一反射区域R11大于第二反射区域R12。
因此,从第一象素P11反射的光线量大于从第二象素P12反射的光线量,并且反射光线量的比值与第一和第二反射区域R11和R12之间的大小比值成正比。即,沿扫描线相邻的第一和第二象素P11和P12的发光特性看起来像是操作于点反相方法中。
在此,第一和第二反射区域R11和R12与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T11和T12之间的大小比值实质上与阵列衬底的整个反射区域ER和整个透射区域ET之间的大小比值相等(即(R1+R2)∶(T1+T2)=ER∶ET)。
图8是示出了图3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列反相方案的示意图。
参考图8,与液晶板450的第一数据线DL1相连的象素P11、P21、…、PN1被充电到具有第一极性(例如(+))的电压,并且与相邻于第一数据线DL1的第二数据线DL2相连的象素P12、P22、…、PN2被充电到具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例如(-))的电压。类似地,与液晶板450的各个数据线的相连其它象素被充电到交替极性的电压,产生了列反相。
图9示出了当操作在透射模式中时图8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发光特性。
参考图8和9,第一象素P11的第一反射区域R11和第一透射区域T11之间的大小比值(R11∶T11)与沿列方向与第一象素P11相邻的第二象素P21的第二反射区域R21和第二透射区域T21之间的大小比值(R21∶T21)不同(即R11∶T11≠R21∶T21)。例如,第一透射区域T11小于第二透射区域T21。
因此,透射通过第一象素P11的光线量少于透射通过第二象素P21的光线量。透射通过第一象素P11和第二象素P21的光线量与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T11和T12之间的大小比值(T11∶T21)成正比。沿数据线相邻的第一和第二象素P11和P21的发光特性看起来像是操作于点反相方法下。
图10示出了当操作在反射模式中时图8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发光特性。
参考图8和图10,第一象素P11的第一反射区域R11和第一透射区域T11之间的大小比值(R11∶T11)与沿列方向与第一象素P11相邻的第二象素P21的第二反射区域R21和第二透射区域T21之间的大小比值(R21∶T21)不同(即R11∶T11≠R21∶T21)。例如,第一反射区域R11大于第二反射区域R21。
因此,由第一象素P11反射的光线量大于由第二象素P21反射的光线量。由第一象素P11和第二象素P21反射的光线量与第一和第二反射区域R11和R12之间的大小比值(R11∶R21)成正比。因此,沿数据线相邻的第一和第二象素P11和P21的发光特性看起来像是操作于点反相方法下。
第一和第二反射区域R11和R12之和与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T11和T12之和之间的大小比值等于阵列衬底的整个反射区域ER和整个透射区域ET之间的大小比值(即(R1+R2)∶(T1+T2)=ER∶ET)。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典型实施例的部分阵列衬底的平面图。
参考图11,阵列衬底包括由2N个扫描线和M/2个数据线限定的N×M个象素。阵列衬底包括第一象素510、沿第一方向与第一象素510对齐的第二象素520以及沿第二方向与第二象素520对齐的第三象素530。
第一象素510包括第一开关元件TFT1、第一存储电容器(未示出)和电连接到第一液晶电容器(未示出)的一端的第一象素电极。第一开关元件TFT1包括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扫描线SLn相连的第一栅极511、与第一数据线DLj相连的第一源极513以及与第一象素电极517相连的第一漏极。
第一储能电容器(未示出)具有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未示出)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第一象素电极517的第二端,在相同的层上形成第一电极与第一栅极511。第一储能电容器具有沿第一象素电极517的边缘部分形成的第一电极,以增加孔径比。在各个象素中的储能电容器彼此电连接。
第一象素电极517具有在其中设置了用于反射第一光线的反射盘518的第一反射区域R1和用于透射第二光线的第一透射区域T1。上文限定了“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
第二象素520与第一象素沿第一方向相邻。第二象素520包括第二开关元件TFT2、第二存储电容器(未示出)和电连接到第二液晶电容器(未示出)的一端的第二象素电极527。第二开关元件TFT2具有与位于第一扫描线SLn之前的扫描线SLn-1相连的第二栅极521、与第一数据线DLj相连的第二源极523和与第二象素电极527相连的第二漏极524。第二储能电容器(未示出)具有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未示出)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第二象素电极527的第二端,在相同层上形成第一电极与第二栅极521。第二象素电极527具有设置了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盘528的第二反射区域R2和用于反射第二光线的第二反射区域T2。
第一象素单元510的第一反射区域R1和第一透射区域T1之间的大小比值(R1∶T1)与第二象素单元520的第二反射区域R2和第二透射区域T2之间的大小比值(R1∶T1≠R2∶T2)不同(即R1∶T1≠R2∶T2)。然而,第一和第二反射区域R1和R2之和与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T1和T2之和之间的大小比值(R1+R2∶T1+T2),等于阵列衬底的整个反射区域ER和整个透射区域ET之间的大小比值(ER∶ET)(即(R1+R2)∶(T1+T2)=ER∶ET)。
第三象素530与第一象素510沿第二方向相邻。第三象素520包括第三开关元件TFT3、第三储能电容器(未示出)和电连接到第三液晶电容器(未示出)的一端的第三象素电极537。
第三开关元件TFT3具有与第二扫描线SLn+2相连的第三栅极531、与第一数据线DLj相连的第三源极533和与第三象素电极537相连的第三漏极534。第三储能电容器(未示出)具有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未示出)的第一端和电连接到第三象素电极537的第二端,在相同层上形成第一电极与第三栅极531。第三象素电极537具有其中形成了用于反射第一光线的反射盘538的第三透射区域R3和用于透射第二光线的第三透射区域T3。
第一象素单元510的第一反射区域R1和第一透射区域T1的之间的大小比值(R1∶T1)与第三反射区域R3和第三透射区域T3之间的大小比值(R3∶T3)不同(即R1∶T1≠R3∶T3)。然而,第一和第三反射区域R1和R3之和与第一和第三透射区域T1和T3之和之间的大小比值(R1+R3∶T1∶T3)等于阵列衬底的整个反射区域ER和整个透射区域ET之间的大小比值(ER∶ET)(即(R1+R3)∶(T1+T3)=ER∶ET)。
此外,第一到第三反射区域R1到R3之和与第一到第三透射区域T1到T3之和之间的大小比值((R1+R2+R3)∶(T1+T2+T3))等于阵列衬底的整个反射区域ER和整个透射区域ET之间的大小比值(ER∶ET)(即(R1+R2+R3)∶(T1+T2+T3)=ER∶ET)。
图12是示出了适于具有图11的阵列衬底的液晶显示设备的行反相方案的示意图,并且图13示出了当操作在透射模式中时图12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发光特性。
参考图12和图13,与第(n-1)和第n个扫描线SLn-1和Sln相连的象素P11、P12、…、P1M被充电到具有第一极性(例如正极(+))的电压。与第(n+1)和第(n+2)个扫描线SLn+1和SLn+2相连的象素P21、P22、…、P2M被充电到具有第二极性(例如负极(-))的电压。
第一象素P11的第一反射区域R11和第一透射区域T11之间的大小比值(R11∶T11)与沿行方向与第一象素P11相邻的第二象素P12的第二反射区域R12和第二透射区域T12之间的大小比值(R12∶T12)不同(即R11∶T11≠R12∶T12)。例如,第一透射区域T11小于第二透射区域T12,以使透射通过第一象素P11的光线量相对地小于透射通过第二象素P12的光线量。因此,彼此相邻的第一和第二象素P11和P12的发光特性看起来像是操作于点反相方法中。
当液晶显示设备操作在透射模式中时,图13的发光特性示出了在点反相方法中操作的视觉效果。此外,当液晶显示设备操作在反射模式中时,可以实现在点反相方法中操作的视觉效果。
图14是示出了适于具有图11的阵列衬底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列反相方案的示意图,以及图15示出了当操作在透射模式中时图14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发光特性。
参考图14和图15,第一象素P11的第一反射区域R11和第一透射区域T11之间的大小比值(R11∶T11)不同于沿列方向与第一象素P11相邻的第二象素P21的第二反射区域R21和第二透射区域T21之间的大小比值(R21∶T21)。例如,第一透射区域T11小于第二透射区域T21,以使透射通过第一象素P11的光线量少于透射通过第二象素P21的光线量。因此,沿数据线彼此相邻的第一和第二象素P11和P21的发光特性看起来像是操作于点反相方法中。
图15的发光特性示出了当液晶显示设备操作于透射模式中时执行点反相方法的视觉效果。此外,当液晶显示设备操作于反射模式中时,实质上可以实现执行点反相方法的视觉效果。在此,第一和第一反射区域R11和R21之和与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T11和T21之和之间的大小比值(R11+R21∶T11+T21)等于阵列衬底的整个反射区域ER和整个透射区域ET之间的大小比值((R11+R21)∶(T11+T21)=ER∶ET)。
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彼此相邻的第一和第二象素具有不同的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此外,第一和第二象素的反射区域与第一和第二象素的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等于阵列衬底的整个反射区域和整个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
因此,当行反相方法被用于液晶显示设备时,液晶显示设备可以实现在点反相方法中操作的视觉效果,并且减少了水平条纹的闪烁。此外,当列反相方法被用于液晶显示设备时,液晶显示设备可以实现象操作在点反相方法中的视觉效果,并减少垂直条纹的闪烁。
已经说明了本发明典型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不局限于在上述说明中提出的特定细节,在不脱离下文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阵列衬底,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沿实质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线以及由扫描线和数据线限定的象素单元,每一个象素单元具有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所述阵列衬底包括第一象素单元,具有用于反射第一光线的第一反射区域和用于透射第二光线的第一透射区域;以及与第一象素单元相邻的第二象素单元,具有用于反射第一光线的第二反射区域和用于透射第二光线的第二透射区域,其中第二反射区域具有不同于第一反射区域大小的大小并且第二透射区域具有不同于第一透射区域大小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衬底,其特征在于,第一象素单元和第二象素单元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衬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区域和第一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与第二反射区域和第二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衬底,其特征在于,阵列衬底的整个反射区域和整个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实质上与第一和第二反射区域之和和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之和之间的大小比值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衬底,其特征在于,第一象素单元还包括与第一扫描线和第一数据线相连的第一开关元件,并且第一开关元件是在第一反射区域中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衬底,其特征在于,第二象素单元还包括与第一扫描线和相邻于第一数据线的第二数据线相连的第二开关元件,并且第二开关元件是在第二反射区域中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衬底,其特征在于,第二象素单元还包括与相邻于第一扫描线的第二扫描线和第一数据线相连的第二开关元件,并且第二开关元件是在第二反射区域中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衬底,其特征在于,第一象素单元还包括与第一扫描线和第一数据线相连的第二开关元件,第二象素单元还包括与第二扫描线和第一数据线相连的第二开关元件,并且其中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分别是在第一和第二反射区域中形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阵列衬底,其特征在于,第二扫描线在第一扫描线之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衬底,还包括配置用于与第一象素单元对齐的第三象素单元,具有用于反射第一光线的第三反射区域以及用于透射第二光线的第三透射区域,其中第三反射区域的大小不同于第一反射区域的大小并且第三透射区域的大小不同于第一透射区域的大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阵列衬底,其特征在于,第三象素单元还包括与第三扫描线和第一数据线相连的第三开关元件,并且第三开关元件是在第三反射区域中形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阵列衬底,其特征在于,第三扫描线是在第一扫描线之后的扫描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阵列衬底,其特征在于,第三扫描线是在第一扫描线之前的扫描线。
14.一种显示板,包括第一衬底,包括第一象素单元和与第一象素单元相邻的第二象素单元,第一和第二象素单元分别有第一和第二反射区域以及第一和第二透射区域,其中第二反射区域有不同于第一反射区域大小的大小并且第二透射区域有不同于第一透射区域大小的大小;液晶层;以及与第一衬底相结合以便容纳液晶层的第二衬底。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板,其特征在于,第二衬底包括在各个象素单元中的滤色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反射区域中的液晶层的第一单元间隙不同于在第一透射区域中的液晶层的第二单元间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单元间隙小于第二单元间隙。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板,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反射区域中的液晶层的第三单元间隙不同于在第二透射区域中的液晶层的第四单元间隙。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板,其特征在于,第三单元间隙小于第四单元间隙。
20.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单元,具有多个象素单元,每一个象素单元都具有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其中两个相邻象素的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是不同的,其中相邻两个象素的反射区域之和和透射区域之和之间的大小比值实质上等于显示单元的整个反射区域和整个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以及驱动单元,配置用于向显示单元提供用于驱动象素的驱动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显示单元还包括第一象素单元、沿第一方向与第一象素单元对齐的第二象素单元以及沿第二方向与第一象素对齐的第三象素单元。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驱动器向第一和第二象素单元提供具有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并且向第三象素单元提供具有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时,从第一象素单元引出的光线量大于从第二象素单元引出的光线量。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驱动器向第一和第二象素单元提供具有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并且向第三象素单元提供具有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时,从第一象素单元引出的光线量小于从第二象素单元引出的光线量。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驱动器向第一和第三象素单元提供具有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并且向第二象素单元提供具有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时,从第一象素单元引出的光线量大于从第三象素单元引出的光线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驱动器向第一和第三象素单元提供具有第一极性的数据信号并且向第二象素单元提供具有第二极性的数据信号时,从第一象素单元引出的光线量小于从第三象素单元引出的光线量。
全文摘要
一种阵列衬底,具有第一象素单元和与第一象素单元相邻的第二象素单元。第一象素单元有用于反射第一光线的第一反射区域和用于透射第二光线的第一透射区域,并且第二象素单元具有用于反射第一光线的第二反射区域和用于透射第二光线的第二透射区域,其中第二反射区域具有不同于第一反射区域大小的大小,并且第二透射区域具有不同于第一透射区域大小的大小。第一反射区域和第一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不同于第二反射区域和第二透射区域之间的大小比值。因此,可以减少由于反相驱动方法而产生的闪烁。
文档编号G09G3/36GK1755471SQ2005101071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日
发明者尹荣男, 朴熔汉, 李明姬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