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8445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 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有机发光装置与液晶显示器(LCD)被期望作为平板显示装置。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装置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和用于将电流供应给有 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薄膜晶体管(TFT)。
显示器中使用的TFT的类型根据有源层的类型包括多晶硅TFT和非晶硅 TFT。采用多晶硅TFT的有机发光装置由于各种优点被广泛使用,但是该TFT 的制造工艺复杂并且具有低的均匀性。然而,采用非晶硅TFT的有机发光装 置能够容易地被用于形成宽的屏幕,并且与采用多晶硅TFT的有机发光装置 相比,显示器具有相对少的制造工艺。
随着有机发光装置的尺寸的增大,提供相同亮度所需的电流的消耗增力口。 然而,因为由于增加的消耗电流导致在传输高驱动电压的过程中产生电压降, 因此屏幕显示均匀性劣化并产生串扰。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通过在传输驱动电压的过程中避免产生电压降,将驱 动电压更稳定地提供给有机发光装置而具有提高的屏幕显示均匀性的优点的 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包括显示区域 和外围区域;驱动电压线,形成在显示区域中;第一驱动器,附于外围区域; 驱动电压传输单元,将来自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电压传输到驱动电压线,并包 括形成在不同层的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在接触区域中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 通过用于暴露第一布线的多个第一接触孔和用于暴露第二布线的多个第二接 触孔相互连接,在接触区域中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分界线是弯曲的。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连接构件,用于通过多个第一接触孔和多个第二接触 孔连接第 一布线和第二布线。
第一布线可被布置得比第二布线低。
分界线可具有布置在垂直边并沿关于所述垂直边的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 凸出部分和多个凹进部分。
分界线可具有多对凸出部分和多对凹进部分,所述每对凸出部分和每对 凹进部分关于中心垂直线位于相反的方向。
分界线可具有闭合曲线。
分界线可具有关于闭合曲线彼此相对的成对的凹进部分对。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在显示区域形成的多根扫描信号线和与所述扫描信号 线相交的多根数据线。
第 一布线可由与扫描信号线或数据线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第二布线可由与扫描信号线或数据线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连接构件可由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
驱动电压传输单元可沿外围区域形成。
接触区域可关于显示区域与第 一驱动器相对。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第二驱动器,用于将扫描信号施加到扫描信号线。 第二驱动器可与基底集成。
第二驱动器可^皮划分为两个部分,所述两个部分;f皮此相对且显示区域布 置在它们之间。
第 一驱动器可将数据电压施加到数据线。
显示装置还可包括形成在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之间的绝缘层。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包括 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驱动电压线,形成在显示区域中;第一驱动器,附于 外围区域;驱动电压传输单元,将来自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电压传输到驱动电 压线,并包括形成在不同层的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在接触区域中第一布线 和第二布线通过用于暴露第一布线的多个第一接触孔和用于暴露第二布线的 多个第二接触孔相互连接,在接触区域中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分界线是弯 曲的。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4是供一种制造包括多个像素的显示装置的方法,所 述方法包括在基底上形成第一布线;在第一布线上形成绝缘层;在绝缘层
上形成第二布线;在第二布线上形成钝化层;在钝化层中形成暴露第二布线的第一接触孔;在钝化层和绝缘层中形成暴露第一布线的第二接触孔;和形成通过第一接触孔和第二接触孔连接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连接构件,其中, 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将驱动电压传输到所述像素,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分 界线是弯曲的。
形成第二组一接触孔的步骤可包括蚀刻钝化层;和蚀刻绝缘层。
可同时执行蚀刻钝化层和蚀刻绝缘层。
所述分界线可具有布置在垂直边并关于所述垂直边的一个方向延伸的多 个凸出部分和多个凹进部分。
所述分界线可具有多对凸出部分和多对凹进部分,所述每对凸出部分和 每对凹进部分关于中心垂直线位于相反的方向。
所述分界线可具有闭合曲线。
所述分界线还可具有关于闭合曲线彼此相对的成对的凹进部分。 第 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可沿基底的边缘形成。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有机发光装置的一个像素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和驱动晶体管的截面的示例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
图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有机发光装置的虚线显示的区域的放大的平面图。
图7是沿图6的线VII-VII截取的截面图。
图8和图9是示出图6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其他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更加全面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 中示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 下,可对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形式的修改。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整个 说明书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的元件。应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 基底的元件被称作在其他元件"之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所述其他元件之 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之 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框图,图2是根据本 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的等效电路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包括显示面板 300、连接到显示面板300的扫描驱动器400和数据驱动器500、连接到数据 驱动器500的灰度电压产生器800以及控制它们的信号控制器600。
显示面板300包括多根信号线GrGn和DrDm;多根驱动电压线(未 示出),用于提供驱动电压Vdd;以及多个像素PX,连接到所述信号线300, 从等效电路图来看,多个像素PX以近似矩阵的形式排列。
信号线GrGn和D「Dm包括多根扫描信号线GrGn,有时也被称为栅极 线,传输扫描信号;数据线DrDm,传输数据电压;和多根驱动电压线(未 示出),传输驱动电压Vdd。扫描信号线G,-Gn大致沿行方向延伸并且通常彼此平行。
驱动电压线大致平行于数据线Dj延伸,驱动电压Vdd被施加到显示面板 300的上端或下端。然而,驱动电压线可平行于扫描信号线Ci延伸。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每个像素PX 包括有机发光元件LD、驱动晶体管Qd、存储电容器Cst以及开关晶体管 Qs。
开关晶体管Qs具有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控制端连接到扫描 信号线G,,所述输入端连接到数据线Dj,所述输出端连接到驱动晶体管Qd。 开关晶体管Qs响应于施加到扫描信号线G,的扫描信号发送施加到数据线A 的数据信号。
驱动晶体管Qd也具有控制端、输入端以及输出端,所述控制端连接到 开关晶体管Qs,所述输入端连接到驱动电压线以接收驱动电压Vdd,所述输 出端连接到有机发光元件LD。驱动晶体管Qd使输出电流Iu)流动,所述电 流ILD具有根据施加到控制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压而改变的大小。
存储电容器Cst连接到驱动晶体管Qd的控制端和输入端之间。存储电容
器Cst充入施加到驱动晶体管Qd的控制端的数据信号,并且即使在开关晶体
管Qs截止之后也维持该数据信号。
有机发光元件LD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其具有连接到驱动晶体管 Qd的输出端的阳极和连接到共电压Vcom的阴极。有机发光元件LD通过根 据驱动晶体管Qd的输出电流ILD发出具有不同强度的光来显示图像。
开关晶体管Qs和驱动晶体管Qd为由非晶硅或多晶硅制成的n沟道场效 应晶体管(FET)。或者,开关晶体管Qs和驱动晶体管Qd中的至少一个可以 为p沟道FET。此外,晶体管Qs和Qd、电容器Cst和有机发光元件LD之 间的连接可以改变。
下面参照图3和图4详细描述图2示出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二极 管LD和驱动晶体管Qd的结构。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有机发光装置的一个像素的有才几发光二极管和驱 动晶体管的截面的一个示例的截面图,图4是才艮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 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
控制端电极124形成在绝缘基底110上。优选地,控制端电极124由铝 金属(例如,铝(Al)或铝合金)、银金属(例如,4艮(Ag)或银合金)、铜 金属(例如,铜(Cu)或铜合金)、钼金属(例如,钼(Mo)或钼合金)、铬 (Cr)、钛(Ti)或铊(Ta)制成。然而,控制端电极124可具有包括物理特 性不同的两个导电层(未示出)的多层结构。两个导电层中的一层可由具有 低的电阻率的金属(例如,铝金属、银金属或铜金属)制成,以减小信号延 迟或电压降。另一导电层可由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和与其他材料(特别是 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铟锌(IZO))的电接触特性的材料(例如,钼金属、 铬、钛或铊)制成。这样的组合的好的示例可包括^^下层和铝(合金)上 层或者铝(合金)下层和钼(合金)上层。然而,控制端电极124可由各种 其他金属或导体制成。控制端电极124的侧面以从30度至80度范围的倾斜 角相对于基底110的表面倾斜。
由氮化硅(SiNx )等制成的绝缘层140形成在控制端电极124上。
由例如氢化非晶硅(a-Si为非晶硅的缩写)或多晶硅制成的半导体层154 形成在绝缘层140上。
一对欧姆接触163和165形成在半导体层154上,所述一对欧姆接触163 和165由诸如掺杂有高浓度n型杂质的n+氢化非晶硅或硅化物的材料制成。
半导体层154和欧姆接触163和165的侧面相对于基底110的表面倾斜, 其倾斜角的范围为30度至80度。
输入端电极173和输出端电极175形成在欧姆接触163和165以及绝缘 层140上。优选地,输入端电极173和输出端电极175由难熔金属(例如, 钽、钛、铬和钼金属)制成。输入端电极173和输出端电极175可具有包括 下层(未示出)和上层(未示出)的多层结构,所述下层由难熔金属制成, 所述上层由低电阻率材料制成,并位于下层之上。多层结构的示例包括铬 或钼(合金)下层和铝上层的双层以及钼(合金)下层、铝(合金)中层和 钼(合金)上层的三层。输入端电极173和输出端电极175的侧面也可像控 制端电极124那样以大约30度至80度倾斜。
输入端电极173和输出端电极175彼此分离,并分别位于控制端电极124 的对应的一侧。控制端电极124、输入端电极173和输出端电极175与半导 体层154 —起构成驱动晶体管Qd,驱动晶体管Qd的沟道形成在输入端电极 173和输出端电极175之间的半导体层154中。
欧姆接触163和165分别只存在于下半导体层154与上面的输入端电极 173和输出端电极175之间,执行降低它们之间的接触电阻的功能。半导体 层154具有没有被输入端电极173和输出端电极175覆盖而暴露的部分。
钝化层180形成在输入端电极173、输出端电极175、半导体层154的暴 露部分以及绝缘层140上。钝化层180由无机绝缘体(例如,氮化硅SiNx和 氧化硅Si02)、有机绝缘体或低介电常数的绝缘体制成。优选地,所述低介电 常数的绝缘体的介电常数为4.0或更小,所述低介电常数的绝缘体包括例如 通过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形成的a-Si:C:O或a-Si:O:F。钝化 层180可由有机绝缘体中具有感光性的有机绝缘体制成,其表面可以是平坦 的。此外,钝化层180可具有下无机层和上有机层的双层结构,以在保护半 导体层154的暴露部分的同时具有有机层的优点。接触孔185形成在钝化层 180中,暴露输出端电极175。
像素电极191形成在钝化层180上。像素电极191通过接触孔185物理 地并电地连接到输出端电极175,像素电极191由透明的导电材料(例如,ITO 或IZO)或具有优良的反射率的金属(例如,铝或银合金)制成。
分隔件360也形成在钝化层180上。分隔件360像堤一样围绕像素电极 191的外围区域并限定了开口,分隔件360由有机绝缘材料或无机绝缘材料
制成。
有机发光构件370形成在像素电极191上,并且有机发光构件370形成 在被分隔件360围绕的开口之内。
如图4所示,有机发光构件370具有多层结构,除了发射层EML以夕卜, 该多层结构还包括用于提高发射层EML的发光效率的附加层。附加层包括用 于调节电子和空穴的平衡的电子传输层ETL和空穴传输层HTL,以及用于巩 固电子和空穴的注入的电子注入层EIL和空穴注入层HIL。附加层可#1省略。
共电极270形成在分隔件360以及有机发光构件370上,以施加共电压 Vcom。共电极270由透明的导电材料(例如,ITO或IZO)或包括4丐(Ca)、 钡(Ba)、铝(Al)和银(Ag)的反射金属制成。
不透明的像素电极191和透明的共电极270^皮应用到用于向着显示面板 300的上部的方向显示图像的顶部发射型有机发光装置,透明的像素电极191 和不透明的共电极270被应用到用于向着显示面板300的下部的方向显示图 像的底部发射型有机发光装置。
像素电极191、有机发光构件370和共电极270构成图2所示的有机发 光二极管LD,像素电极191成为阳极而共电极270成为阴极,或者像素电极 191成为阴极而共电极270成为阳极。有机发光二极管LD 4艮据有机发光构件 370的材料发射一种原色的光。所述原色包括例如红色、绿色和蓝色的三原 色,以三原色的空间组合显示期望的颜色。
再次参照图1,灰度电压产生器800产生与像素PX的亮度有关的多个参 考灰度电压。参考灰度电压的数目小于全部灰度的数目。
扫描驱动器400连接到扫描信号线(GrGn)以将扫描信号施加到扫描信 号线(GrGn),所述扫描信号包括用于导通开关晶体管Qs的高电压Von和用 于截止开关晶体管Qs的低电压Voff的组合。
数据驱动器500连接到数据线(DrDm),通过对从灰度电压产生器800 接收的参考灰度电压分压产生数据电压,并将产生的^:据电压施加到数据线 (DA )。
信号控制器600控制扫描驱动器400、数据驱动器500和灰度电压产生 器800的操作。
驱动装置400、 500、 600和800中的每一个可与信号线(G广Gn、 D广Dj 和TFT的开关元件Q —起集成到基底110上。或者,驱动装置400、 500、600和800可以以至少一个IC芯片的形式直接设置在基底110上,通过设置 在柔性印刷电路膜(未示出)上或者设置在单独的印刷电^各板(PCB)(未示 出)上以载带封装(TCP)的形式附到基底110。此外,驱动装置400、 500、 600、和800可集成在单个芯片中,在此情况下,它们中的至少一个或构成它 们的至少一个电路元件可被设置在单个芯片的外部。
以下详细描述有机发光装置的操作。
信号控制器600从外部图形控制器(未示出)接收输入图像信号R、 G 和B及用于控制输入图像信号R、 G和B的显示的输入控制信号。输入图像 信号R、 G和B包括每个像素PX的亮度信息,所述亮度具有给定数目(例 如,1024 (=20), 256 (=2"或64 ( =26))的灰度。输入控制信号包括例如 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主时钟MCLK和数据使能信号 DE。
信号控制器600通过根据显示面板300的操作条件基于输入控制信号适 当地处理输入图像信号R、 G和B来产生输出图像信号DAT,并产生扫描控 制信号C0NT1、 it据控制信号C0NT2等。信号控制器600将扫描控制信号 C0NT1发送到扫描驱动器400,并将数据控制信号CONT2和输出图像信号 DAT发送到数据驱动器500。
扫描控制信号CONTl包括用于命令高电压Von的扫描开始的扫描起始 信号STV和至少一个用于控制高电压Von的输出周期的时钟信号。扫描控制 信号CONTl还可包括用于限制栅极导通电压Von的持续时间的输出使能信 号OE。
数据控制信号CONT2包括用于通知用于一行像素PX的数字图像信号 DAT的传输开始的水平同步起始信号STH和用于将模拟数据电压施加到数据 线(D广Dm)的加载信号LOAD和数据时钟信号HCLK。
灰度电压产生器800产生参考灰度电压,并将参考灰度电压提供给数据 驱动器500。
数据驱动器500通过将参考灰度电压分压产生全部灰度的灰度电压。当 数据驱动器500根据来自信号控制器600的数据控制信号CONT2接收用于 一行像素PX的输出图像信号DAT并选择与输出图像数据DAT对应的灰度电 压时,数据驱动器500将数字图像信号DAT转换为模拟数据电压,然后将所 述模拟数据电压施加到相应的数据线(D1-Dm )。扫描驱动器400根据来自信号控制器600的扫描控制信号CONT1将施 加到扫描信号线(G1-Gn)的扫描信号转换为高电压Von。连接到扫描信号线 (G1-Gn)的开关晶体管Qs导通,以将施加到数据线(D1-Dm)的数据电压施 加到相应的像素PX的驱动晶体管Qd的控制端。
施加到驱动晶体管Qd的数据电压被充入到电容器Cst中,从而即使开关 晶体管Qs被截止,充入的电压也被保持。被施加数据电压的驱动晶体管Qd 导通,以输出具有基于该数据电压的值的输出电流Iu)。有机发光元件LD根 据驱动电流In)的大小发射可改变强度的光,从而相应的像素PX显示图像。
在一个水平周期(或"1H")(水平同步信号Hsync和数据使能信号DE 的周期)之后,数据驱动器500和扫描驱动器400对下一行像素PX重复相 同的操作。以这样的方式,在一帧内通过顺序地将扫描信号施加到所有的扫 描线(G1-G。),从而将数据电压施加到所有的像素PX。在结束一帧之后开始 下一帧,在所述下一帧重复相同的操作。
参照图5至图7,下面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传输驱 动电压的结构。
图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有机发光装置中用虛线显示的区域的放大视图,图7是沿图6 的线vn-vn截耳又的截面图。
参照图5,有机发光装置包括有机发光面板100。有机发光面板100包括 显示区域lll,基本上用于显示图像;外围区域112,包括围绕显示区域lll 的部分112a至112d。
包括各TFT的多个像素、多根扫描信号线121、多根数据线171以及多 才艮驱动电压线172形成在显示区域111中。
外围区域112#1划分为环绕显示区域111的下区域112a、上区域112b、 左区域112c和右区域112d。
构成扫描驱动器400的第一扫描驱动器400a和第二扫描驱动器400b分 别形成在左区域112c和右区域112d中。第一扫描驱动器400a和第二扫描驱 动器400b连接到多根扫描信号线121中的每根的两端。扫描驱动器400与 TFT以及多根信号线121、 171和172—起被集成在基底IIO上。或者,可使 用利用TCP或膜上芯片(COF)在其上设置驱动电路芯片的柔性印刷电路膜 来实现扫描驱动器400。
驱动器700和柔性PCB 650附到下区域112a。驱动器700包括柔性印 刷电路膜710、设置在柔性印刷电路膜710上的驱动芯片720、将驱动芯片 720连接到柔性印刷电路膜710的端部以构成焊盘的多根连接线730。
驱动芯片720包括电压产生器(未示出)、灰度电压产生器800、凝:据 驱动器500以及信号控制器600。
电压产生器产生基础电压,并基于所述基础电压产生和输出驱动显示装 置所必须的电压,例如,用于导通像素PX的开关元件Q的栅极导通电压Von、 用于截止开关元件Q的栅极截止电压Voff、参考电压GVDD以及施加到驱动 电压线172的驱动电压Vdd和共电压Vcom。
驱动器700可以以至少一个驱动IC芯片( 一个芯片)的形式直接设置在 显示面板300上,驱动器700可与信号线121、 171和172以及TFT开关元 件一起集成在基底110上。
柔性PCB 650附在驱动器700的一侧的周围。柔性PCB 650包括位于驱 动器700的相对侧的突出物660。突出物660是用于输入来自外部的信号的 部分,并且突出物660与驱动芯片700用信号线连4^。
驱动电压传输单元70形成在上区域112b、左区域112c、右区域112d和 下区域112a部分中。更详细地讲,驱动电压传输单元70电连接到附到下区 域112a的驱动器700的连接线730,形成为从下区域112a的两个部分中的每 个沿着左区域112c和右区域112d包围扫描驱动器400a和400b,并形成在整 个上区域112b中。驱动电压传输单元70在上区域112b中连接到多根驱动电 压线172中的每根。驱动电压传输单元70将驱动器700的电压产生器中产生 的驱动电压Vdd传输到驱动电压线172。
参照图5、图6和图7,驱动电压传输单元70包括布置在不同层中的第 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
第一布线71形成在基底110上,可被布置在与扫描信号线121或数据线 171/驱动电压线172相同的层中,并且可由与制成扫描信号线121或凄t据线 171/驱动电压线172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布线71直接电连接到驱动 电压线172。
绝缘层140形成在第一布线71上。
第二布线72形成在绝缘层140上,第二布线72可布置在与扫描信号线 121或数据线171/驱动电压线172相同的层中,并且可由与制成扫描信号线
121或数据线171/驱动电压线172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一布线71和第 二布线72通过布置在它们之间的绝缘层140彼此绝缘。
钝化层180形成在第二布线72和绝缘层140的暴露部分上。用于暴露第 一布线71的第一接触孔187和用于暴露第二布线72的第二接触孔188形成 在钝化层180中。
连接构件87形成在钝化层180上。连接构件87形成在与Y象素电极191 相同的层中,并且由与制成像素电极19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连接构件 87通过第一接触孔187和第二接触孔188电连接到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 72。
连接构件87以及第一接触孔187和第二接触孔188通常形成在上区域 112b中。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电连接的区域被称为接触区域CA,如 图6所示。
在接触区域CA中,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的分界线73包括 一条 垂直边73a、多个凹进部分73c以及多个凸出部分73d。凹进部分73c和凸出 部分73d关于垂直边73a在一个方向上形成,凹进部分73c和凸出部分73d 交替地设置。换言之,分界线73包括沿X轴延伸的多个部分和沿Y轴延伸 的多个部分。如图6所示,分界线73具有与字母"E"相似的形状。短语"分 界线"仅是为了说明性目的,用于示出布线的几何构造。
第一接触孔187和第二接触孔188形成在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的 分界线73周围的多个位置一部分,第一接触孔187和第二接触孔188彼此邻 近且分界线73布置在它们之间。
如果驱动电压传输单元70形成在布线71和72的两个层中,则更高的电 压可被有效地传输而不需要加宽布线的宽度。
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中的每个从驱动器700接收驱动电压Vdd。 然而,由于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中仅第一布线71连接到驱动电压线 172,因此应在将驱动电压Vdd施加到驱动电压线172之前^f吏第一布线171 和第二布线172电连接。此外,因为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是由不同材 料制成的,因此当将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互相电连接时,有必要使由 于驱动电压Vdd的电压降造成的电流差相同。然而,由于用于连接第一布线 71和第二布线72的连接构件87的电阻,导致可能难以平稳地供应驱动电流 Vdd。
如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之间的
分界线73以弯曲的形式而不是直线形式形成,则分界线73的长度可被进一 步延长。因此,用于连接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的第一接触孔187和第 二接触孔188的凄t目增加,第一接触孔187和第二接触孔188之间的距离变 窄,从而由于连接构件87的电阻造成的驱动电压Vdd降低的现象可被最小化。
现在,将参照图8和图9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图8和图9的显示装置的驱动电压传输单元也包括设置在不同层中 的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在上区域112b互 相电连接。然而,图8和图9中的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的分界线74和 75具有与图7中的分界线73不同的形式,以下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参照图8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布线71和第 二布线72也与接触区域CA相接触,接触区域CA中的分界线74具有弯曲 的形状。
在接触区域CA中,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的分界线74包括多个凹 进部分74b和多个凸出部分74c。凹进部分74b和凸出部分74c基于虚拟垂直 中心线74a在两个方向上形成,并被交替地设置。也就是说,分界线74具有 类似于字符"王"的形状。
第一接触孔187和第二接触孔188在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的分界 线74的周围形成多个, 一部分第一接触孔187和第二才妻触孔188彼此邻近且 分界线74布置在它们之间。
参照图9,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 也与接触区域CA相接触,接触区域CA中的分界线75具有弯曲的形状,即, 具有在X方向延伸的一些部分和在Y方向延伸的一些部分。
在接触区域CA中,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的分界线75包括中心 闭合曲线(closed bent line) 75a、多个凹进部分75b、多个凸出部分75c和水 平边75d。凹进部分75b在关于具有矩形形状的闭合曲线75a在两个方向上形 成,水平边75d设置在闭合曲线75a和多个垂直凹进部分75b的下面。即, 分界线75具有类似于字符"丑"的形状。
第一接触孔187和第二接触孔188在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的分界 线75的周围形成多个,部分第一接触孔187和第二接触孔188彼此邻近且分
界线75布置在它们之间。
此外,第一布线71和第二布线72的分界线可以形式为以各种形式弯曲, 以增加第一接触孔187和第二接触孔188的数目。
根据本发明,通过避免在传输驱动电压的过程中产生电压降,驱动电压 被更加稳定地传输到有机发光装置,从而可提高屏幕的均匀性。
尽管已经结合当前被当作是实际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 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地,意在覆盖包括在权利要 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布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驱动电压线,形成在显示区域中;第一驱动器,位于外围区域中;驱动电压传输单元,连接在第一驱动器和驱动电压线之间,所述驱动电压传输单元适合于将来自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电压传输到驱动电压线,其中,所述驱动电压传输单元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其中,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通过用于暴露第一布线的第一组多个第一接触孔和用于暴露第二布线的第二组多个第二接触孔在接触区域中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组多个接触孔和所述第二组多个接触孔沿分界线隔开,其中,所述分界线包括沿第一轴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沿不同的第二轴延伸的第二部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分界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联合,使得分界线为E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分界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联合,使得分界线为"王"形或"丑"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导电的连接构件,通过多个第 一接触孔和多个第二接触孔连接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布线被布置成与基底的表 面相距第一距离,第二布线被布置成与基底的表面相距不同的第二距离。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分界线具有沿关于所述垂直边 的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凸出部分和多个凹进部分。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分界线具有多对凸出部分和多 对凹进部分,所述每对凸出部分和每对凹进部分关于垂直中心线位于相反的 方向上。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分界线具有为矩形的闭合曲线。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分界线还具有关于闭合曲线彼 此相对的成对的凹进部分。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显示区域的多根扫描信号线和与所述扫描信号线相交的多根数据线。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布线包含与扫描信号线 或数据线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12、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二布线由与扫描信号线或 数据线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13、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连接构件由透明的导电材料制成。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驱动电压传输单元沿外围区 域形成。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接触区域和第一驱动器位于 显示区域的相对的边缘上。
16、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连 接到扫描信号线。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二驱动器与基底集成。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二驱动器被划分为两个部 分,所述两个部分彼此相对,且显示区域布置在它们之间。
19、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驱动器将数据电压施加到数据线。
2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之 间的绝缘层。
21、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基底,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 驱动电压线,形成在显示区域中; 第一驱动器,位于外围区域中;驱动电压传输单元,连接在第一驱动器和驱动电压线之间,所述驱动电 压传输单元适合于将来自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电压传输到驱动电压线,其中,所述驱动电压传输单元包括位于不同层的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其中,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通过用于暴露第一布线的第一组多个第一接 触孔和用于暴露第二布线的第二组多个第二接触孔在接触区域中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组多个接触孔和所述第二组多个接触孔沿分界线隔开,其中,第 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分界线在接触区域中是弯曲的。
22、 一种制造包括多个像素的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基底上形成第一布线; 在第一布线上形成第一绝缘层; 在绝缘层上形成第二布线; 在第二布线上形成第二绝缘层;在第二绝缘层中形成暴露第二布线的第 一组接触孔;在第 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中形成暴露第 一布线的第二组接触孔,其中,第一组接触孔和第二组接触孔沿第一组^接触孔和第二组接触孔中间的分界线被隔开;和形成通过第 一组接触孔和第二组接触孔连接第 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连接构件,其中,所述分界线是弯曲的。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第二组接触孔的步骤包括 蚀刻第二绝缘层;和蚀刻第一绝缘层。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同时执行蚀刻第二绝缘层和蚀刻 第一绝缘层。
25、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界线具有布置在垂直边处 并关于所述垂直边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凸出部分和多个凹进部分。
26、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界线具有多对凸出部分和 多对凹进部分,所述每对关于中心垂直线位于相反的方向上。
27、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界线具有为矩形的闭合曲线。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界线还具有关于闭合曲线 彼此相对的成对的凹进部分。
29、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沿基底的边缘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驱动电压线,形成在显示区域中;第一驱动器,附于外围区域;驱动电压传输单元,将来自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电压传输到驱动电压线,并包括形成在不同层的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在接触区域中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通过用于暴露第一布线的多个第一接触孔和用于暴露第二布线的多个第二接触孔相互连接,并且在接触区域中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分界线是弯曲的。
文档编号G09G3/30GK101174380SQ20071014929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3日
发明者宋泳录, 崔凡洛, 朴庆泰, 郑光哲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