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015阅读:75来源:国知局
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发光结构、触控导电结构及驱动结构。该发光结构包括阴极、阳极及夹于该阴极与该阳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该触控导电结构电连接该阳极,用于侦测施加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上的触摸动作。该驱动结构电连接该发光结构,用于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以及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该触控导电结构。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结构较为简单。
【专利说明】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通常是在有机电致发光式显示面板上通过黏 接等方式附加一触控屏来实现。然而,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式显示面板及触控屏一般具有独 立的驱动电路结构,并且分别需要通过一软性电路板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上,可见,这种有机 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较复杂,不符合现有触控显示面板日益集成化及轻薄化的 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0004] -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不面板,其包括发光结构、触控导电结构及驱动结构。 该发光结构包括阴极、阳极及夹于该阴极与该阳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该触控导电结构电 连接该阳极,用于侦测施加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上的触摸动作。该驱动结构 电连接该发光结构,用于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以及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该触控 导电结构。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中,该触控导电结构电 连接该阳极,该驱动结构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以及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该触控 导电结构,使得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结构与触控驱动结构集成在一 起,从而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较为简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电路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是图1所示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导电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 图。
[0008] 图3是图1所示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剖面示意图。
[0009]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 发光结构 11 触控导电结构 12 驱动结构 13 软性电路板 14 阳极 111 阴极 112 有机发光层 113 第一薄膜晶体管 131 第二薄膜晶体管 132 存储电容 133 栅极线 134 数据线 135 功率线 136 像素 150 第一导电线路 121 第二导电线路 122 第一行像素组 150a 第二行像素组 150b 第一端 150c 第二端 150d 信号传输线 141 第一基板 101 第二基板 102 介电层 103 封胶体 104 栅极绝缘层 137 第一隔离层组 138 第二隔离层组 139 钝化层 130 栅极 G 源极 S 漏极 D 沟道层 160 导通孔 105、170、17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结构示意图。该有机 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式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发光结构11、触控导电结构12、驱动结构13、及软性电路板 14。该发光结构11包括阴极112、阳极111及夹于该阴极112与该阳极111之间的有机发 光层113。该触控导电结构12电连接该阳极111,用于侦测施加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 显示面板10上的触摸动作。该驱动结构13电连接该发光结构11,用于提供显示驱动信号 至该发光结构11以及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至该触控导电结构12。该软性电路板14电连接该 驱动结构13,用于传输各种驱动信号至该驱动结构13。其中,该驱动结构13可以交替输出 该显示驱动信号及该触控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11与该触控导电结构12。
[0011] 该驱动结构13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131、第二薄膜晶体管132、存储电容133、栅 极线134、数据线135、及功率线136。该数据线135及该功率线136相互平行且与该栅极 线134垂直绝缘相交。该数据线135、该功率线136与该栅极线134交叉定义复数呈矩阵 排布的像素150。每一像素150对应包括一发光结构11、一存储电容133、一第一薄膜晶体 管131及一第二薄膜晶体管132。其中,该第一薄膜晶体管131的栅极连接该栅极线134, 该第一薄膜晶体管131的源极连接该数据线135,该第一薄膜晶体管131的漏极经由该存储 电容133连接该功率线136。该第二薄膜晶体管132的栅极连接该第一薄膜晶体管131的 漏极,该第二薄膜晶体管132的漏极连接该发光结构11的阳极111及该触控导电结构12, 该第二薄膜晶体管132的源极连接该功率线136。
[0012] 该栅极线134、数据线135、功率线136还分别经由信号传输线141连接至该软性 电路板14,而该触控导电结构12系经由该驱动结构13连接该软性电路板14,从而该触控 导电结构12无需再单独连接软性电路板14。
[0013] 该触控导电结构12包括第一导电线路121及与该第一导电线路121绝缘的第二 导电线路122,该第一导电线路121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2分别连接二不同像素150的发光 结构11的阳极111。具体地,该第一导电线路121及该第二导电线路122相邻设置且均沿该 像素矩阵行的方向延伸,该第一导电线路121对应至少一行像素150且与该行像素150其 中之一的发光结构11的阳极111连接,该第二导电线路122对应至少一行像素150且与该 行像素150其中之一的发光结构11的阳极111连接。在一种实施例中,定义与该第一导电 线路121对应的至少一行像素150为第一行像素组150a,定义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2对应 的至少一行像素150为第二行像素组150b,该第一行像素组150a与该第二行像素组150b 包括第一端150c及与该第一端150c相反的第二端150d,该第一导电线路121连接该第一 行像素组150a的第一端150c的最外侧的像素150的发光结构11的阳极111,该第二导电 线路122连接该第二行像素组150b的第二端150d的最外侧的像素150的发光结构11的 阳极111。
[0014]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2是图1所示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的触控导 电结构1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第一导电线路121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2均呈梳状,且该 第一导电线路121的梳状与该第二导电线路122的梳状交错啮合。该第一导电线路121与 该第二导电线路122电容耦合使得该触控导电结构12形成电容式触控电路结构。
[0015] 请参阅图3,图3是图1所示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的剖面示意图,可以 理解地,由于剖面角度受限,该剖面示意图仅示出一像素的部分剖面结构。该有机电致发光 式触控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2、介电层103及封胶体104。该介电 层103中设置有导通孔105。该驱动结构13设置于该第一基板101上,该发光结构11设置 于该驱动结构13远离该第一基板101的一侧,该介电层103设置于该发光结构11远离该 驱动结构13的一侧,该触控导电结构12设置于该介电层103远离该发光结构11的一侧, 且该触控导电结构12通过该介电层103中的导通孔105与该发光结构11中的阳极111连 接,该第二基板102设置于该触控导电结构12远离该第一基板101 -侧,该第二基板102 为封装盖版且通过封胶体104连接该第一基板101,从而该第一基板101与该第二基板102 将该触控导电结构12、该发光结构11及该驱动结构13封装于其间。
[0016] 该驱动结构13还包括栅极绝缘层137、第一隔离层组138、第二隔离层组139及钝 化层130,该第一薄膜晶体管131及该第二薄膜晶体管132包括沟道层160,该第一隔离层 组138设置于该第一基板101上,该沟道层160设置于该第一隔离层组138上,该栅极绝缘 层137设置于该沟道层160上,该栅极G (如第二薄膜晶体管132的栅极)设置于该栅极绝 缘层137上,该第二隔离层组139设置于该栅极G及该栅极绝缘层137上,该源极S及该漏 极D设置于第二隔离层组139且分别通过该第二隔离层组139中的导通孔170与该沟道层 160连接,该钝化层130设置于该源极S、该漏极D及该第二隔离层组139上,该阳极111设 置于该钝化层130上且通过该钝化层130中的导通孔172连接至该漏极D,该有机发光层 113及该阴极112依序设置于该阳极111上。
[0017] 另外,该第一薄膜晶体管131及第二薄膜晶体管132至少其中之一为低温多晶硅 (LTPS)薄膜晶体管。该有机发光层113可以包括电洞传输层、有机层、及电子传输层等。该 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为顶发光式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该发光结构 11发出的光线依序经由该驱动结构13及该第一基板101提供给面板观看者。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中,该触控导电结构 12电连接该阳极111,该驱动结构13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11以及提供触控驱 动信号至该触控导电结构12,使得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的显示驱动结构与 触控驱动结构集成在一起,从而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10较为简单。
[0019] 此外,该触控导电结构12经由介电层103形成在该发光结构11上,使得触控导电 结构12与发光结构11集成在同一面板上,相较于现有的通过胶体额外附加触控屏的有机 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集成性更高,厚度明显较低,符合触控显示面板日益轻薄化的 发展趋势。
【权利要求】
1.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 包括: 发光结构,其包括阴极、阳极及夹于该阴极与该阳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 触控导电结构,其电连接该阳极,用于侦测施加到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上 的触摸动作;及 驱动结构,其电连接该发光结构,用于提供显示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以及提供触控 驱动信号至该触控导电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结构交替 输出该显示驱动信号及该触控驱动信号至该发光结构与该触控导电结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电致发光 式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电连接该驱动结构的软性电路板,该触控导电结构经由该发光结构 及该驱动结构电连接该软性电路板。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电致发光 式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基板及介电层,该介电层中设置有该介电层的导通孔,该驱动 结构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该发光结构设置于该驱动结构远离该第一基板的一侧,该介电 层设置于该发光结构远离该驱动结构的一侧,该触控导电结构设置于该介电层远离该发光 结构的一侧,且该触控导电结构通过该介电层中的导通孔与该发光结构中的阳极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电致发光 式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基板及封胶体,该第二基板设置于该触控导电结构远离该第一 基板一侧,该第二基板为封装盖版且通过封胶体连接该第一基板,从而该第一基板与该第 二基板将该触控导电结构、该发光结构及该驱动结构封装于其间。
6.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结构 包括栅极线、数据线、功率线、存储电容、第一薄膜晶体管及第二薄膜晶体管,该栅极线与该 数据线及该功率线绝缘相交,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该栅极线,该第一薄膜晶体管 的源极连接该数据线,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经由该存储电容连接该功率线,该第二薄 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发光结构 的阳极及该触控导电结构,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该功率线。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薄膜晶体 管及第二薄膜晶体管至少其中之一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结构还包 括栅极绝缘层、第一隔离层组、第二隔离层组及钝化层,该第一薄膜晶体管及该第二薄膜晶 体管包括沟道层,该第一隔离层组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该沟道层设置于该第一隔离层组 上,该栅极绝缘层设置于该沟道层上,该栅极设置于该栅极绝缘层上,该第二隔离层组设置 于该栅极及该栅极绝缘层上,该源极及该漏极设置于第二隔离层组且分别通过该第二隔离 层组中的导通孔与该沟道层连接,该钝化层设置于该源极、该漏极及该第二隔离层组上,该 阳极设置于该钝化层上且通过该钝化层中的导通孔连接至该漏极,该有机发光层及该阴极 依序设置于该阳极上。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栅极线、数据 线、功率线还分别经由信号传输线连接至该软性电路板。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导电结构 包括第一导电线路及与该第一导电线路绝缘的第二导电线路,该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 面板还定义有复数像素,每一像素对应一发光结构,该第一导电线路与该第二导电线路分 别连接二不同像素的发光结构的阳极。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平面上,该复数 像素呈矩阵排布,该第一导电线路及该第二导电线路相邻设置且均沿该像素矩阵行的方向 延伸,该第一导电线路对应至少一行像素且与该行像素其中之一的发光结构的阳极连接, 该第二导电线路对应至少一行像素且与该行像素其中之一的发光结构的阳极连接。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定义与该第一 导电线路对应的至少一行像素为第一行像素组,定义与该第二导电线路对应的至少一行像 素为第二行像素组,该第一行像素组与该第二行像素组包括第一端及与该第一端相反的第 二端,该第一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一行像素组的第一端的最外侧的像素的发光结构的阳极, 该第二导电线路连接该第二行像素组的第二端的最外侧的像素的发光结构的阳极。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线 路与该第二导电线路均呈梳状,且该第一导电线路的梳状与该第二导电线路的梳状交错啮 合。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有机电致发光 式触控显示面板为顶发光式有机电致发光式触控显示面板,该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线依序 经由该驱动结构提供给面板观看者。
【文档编号】G09G3/32GK104102373SQ201310159730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廖金阅, 简良能 申请人:业鑫科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