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54596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像素电极;晶体管,其与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以及像素电极连接;以及共用电极,在断电的序列中使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变动而使晶体管导通,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在开始变动后的第1定时达到第1电位,在第1定时之后的第2定时使共用电极电悬浮。由此,在作为液晶显示装置断电的准备而导通晶体管的情况下,即使伴随着晶体管从导通变为截止而在像素电极中产生电位变动(反冲),DC电压也难以施加到像素。
【专利说明】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当液晶显示装置断电时由残存在像素电极中的电荷对像素(包含像素电极和相 对电极以及由它们夹着的液晶的液晶电容)施加 DC电压时,产生残影、闪烁,液晶显示装置 的可靠性受损。
[0003]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液晶显示装置断电的序列中导通晶体管而 将残存在像素电极中的电荷有目的地放电。
[0004] 现有抟术f献
[0005] 专利f献
[0006] 专利文献1:特开2006-0113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问是页
[0008]
【发明者】们发现,如专利文献1所述,即使在断电的序列中使晶体管导通而进行像 素电极的放电,当晶体管从导通变为截止(晶体管的栅极电极的电位变动)时由于像素周 围的寄生电容在像素电极中也产生电位变动(反冲),由此有DC电压施加到像素(液晶电 容)的问题,特别是在晶体管的截止特性良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通过晶体管的自然 放电被抑制)有可能长时间地施加该DC电压。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液晶显示装置断电的序列中导通晶体管的情况下,即使伴随晶 体管从导通变为截止而在像素电极中产生电位变动(反冲),DC电压也难以施加到像素。
[0010]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 本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像素电极;晶体管,其与数据信 号线、扫描信号线以及像素电极连接;以及共用电极,在断电的序列中使扫描信号线的电位 变动而使晶体管导通,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在开始变动后的 第1定时达到第1电位,在第1定时之后的第2定时使共用电极电悬浮。
[0012] 根据上述构成,在断电的序列中,能在第1定时后使晶体管导通而进行像素电极 的放电。并且,在第2定时使共用电极电悬浮,因此即使伴随着晶体管从导通变为截止而 在像素电极中产生反冲,由于共用电极的电位也会以与像素电极的电位变动对应的方式变 动,所以DC电压难以施加到包含该像素电极的像素。
[0013] 发明效果
[0014] 根据本液晶显示装置,在断电的序列中导通晶体管的情况下,即使伴随着晶体管 从导通变为截止而在像素电极中产生反冲,DC电压也难以施加到像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断电序列的时序图。
[0016]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框图。
[0017] 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等价电路图。
[0018]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断电序列(包含数据信号线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19]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断电序列(包含像素电极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20]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断电序列(包含共用电极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21]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0022] 图8是示出图2的源极驱动器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0023]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向各驱动器的供电状态的一例的时序图。
[0024] 图10是示出图1的断电序列的变形例的时序图。
[0025]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断电序列(包含数据信号线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26]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断电序列(包含像素电极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27]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断电序列(包含共用电极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28]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断电序列(包含数据信号线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29]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断电序列(包含像素电极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30]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断电序列(包含共用电极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31]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框图。
[0032] 图18是图17的一部分的等价电路图。
[0033]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断电序列的时序图。
[0034]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断电序列(包含CS配线和共用电极的电位变动)的时 序图。
[0035]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0036] 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框图。
[0037] 图23是图22的一部分的等价电路图。
[0038] 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断电序列的时序图。
[0039] 图25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断电序列(包含数据信号线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40] 图26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断电序列(包含CS配线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41] 图27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断电序列(包含像素电极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42] 图28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断电序列(包含共用电极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43] 图29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0044] 图30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框图。
[0045] 图31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断电序列的时序图。
[0046] 图32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断电序列(包含数据信号线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47] 图33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断电序列(包含CS配线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48] 图34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断电序列(包含像素电极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49] 图35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断电序列(包含共用电极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50] 图36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例的框图。
[0051] 图37是示出实施方式6中的向各驱动器的供电状态的一例的时序图。
[0052] 图38是示出图30的断电序列的变形例的时序图。
[0053] 图39是示出氧化物半导体的特性的图。
[0054] 图40是示出各实施方式中的向各驱动器的供电状态和扫描信号线电位的相关的 一例的时序图。
[0055] 图41是示出各实施方式中的向各驱动器的供电状态和扫描信号线电位的相关的 另一例的时序图。
[0056] 图42是示出参考例的断电序列的时序图。
[0057] 图43是示出参考例的断电序列(包含共用电极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0058] 图44是示出参考例的断电序列(包含像素电极的电位变动)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如下所述基于图1?图4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60] 〔实施方式1〕
[0061] 图2是示出本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等价电路图。 如图2、图3所示,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LCD具备:包含2个基板(未图示)和被这 2个基板夹着的液晶层(未图示)的液晶面板LCP、显示控制电路DCC、源极驱动器SD、栅极 驱动器GD、共用电极驱动器CMD、电源电路PWC以及电源控制电路PCC。
[0062] 液晶面板LCP具备:扫描信号线G1?Gn、数据信号线SL、像素电极PE、晶体管(薄 膜晶体管,TFT) TR以及共用电极COM。晶体管TR的栅极电极与扫描信号线G1连接,源极电 极与数据信号线SL连接,漏极电极与像素电极PE连接,如图3所示,像素 Pix的像素电极 PE和共用电极COM以及液晶层构成像素电容(液晶电容)Clc。此外,在晶体管TR的栅极 电极(扫描信号线G1)和晶体管TR的漏极电极(像素电极PE)之间形成有寄生电容Cgd。
[0063] 源极驱动器SD驱动数据信号线SL,栅极驱动器⑶驱动扫描信号线G1?Gn,共用 电极驱动器CMD驱动共用电极C0M,显示控制电路DCC包含时序控制器、视频处理电路而构 成,控制源极驱动器SD、栅极驱动器GD以及共用电极驱动器CMD。电源控制电路PCC根据 来自用户、系统的指示来控制电源电路PWC。电源电路PWC接受电源控制电路PCC的控制而 向源极驱动器SD、栅极驱动器GD以及共用电极驱动器CMD提供各种电源电压。
[0064] 在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1所示,在时刻Ta有断电的指示的情况下, 在时刻Tc (第1定时)同时扫描扫描信号线G1?Gn而导通晶体管TR,并且将接地电位Vgd 输出给数据信号线SL和共用电极COM,之后在时刻Tf (第2定时)使共用电极COM电悬浮。 [0065] 图4?图6中示出图1的详细(时刻Tb以后的序列)情况。此外,液晶面板LCP 是常黑的,晶体管TR为N沟道型,设为栅极截止电位VGL<负电位¥叩<接地电位Vgd<& 驱动时最低灰度级电位VSL <显示中心电位Vcom (通常显示时的共用电极的电位)< 晶体 管的阈值电位Vth <规定电位Vst <正驱动时最高灰度级电位VSH <栅极导通电位VGH。 [0066] 首先,从时刻Tb到时刻Tc(第1定时)使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升起到比晶体管 的阈值电位vth还高的电位(第1电位,例如栅极导通电位VGH)而导通晶体管TR,并且将 接地电位Vgd(第3电位)输出给数据信号线SL和共用电极COM。
[0067] 接着在时刻Te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转为下降,在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达到规定 电位Vst (第2电位)的时刻Tf (第2定时)使共用电极COM电悬浮(高阻抗)。
[0068] 接着当在时刻Tg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低于晶体管的阈值电位Vth时,晶体管TR 截止。而且,在从时刻Tg到时刻Ti的期间,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从晶体管的阈值电位Vth 降低到接地电位Vgd。在从时刻Tg到时刻Ti的期间,晶体管TR截止(晶体管TR的源极电 极和像素电极PE间的电阻值非常高),因此由于寄生电容Cgd,像素电极PE的电位从接地 电位Vgd降低到负电位Vng (反冲,参照图5)。另一方面,在该期间共用电极COM是电悬浮 的,因此共用电极COM的电位也从接地电位Vgd降低到负电位Vng(参照图6)。
[0069] 在时刻Ti以后,共用电极COM为悬浮状态,因此通过自然放电其电位慢慢地向接 地电位Vgd上升(参照图6)。另外,该期间晶体管TR截止,因此伴随着共用电极COM慢慢 地上升,像素电极PE的电位也从负电位Vng慢慢地上升(参照图5、6)。
[0070] 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时刻Tf使共用电极COM电悬浮,由此有即使在晶体管TR截 止的时刻Tg以后产生像素电极PE的电位变动(反冲),像素电极PE和共用电极COM间的 电位差也几乎不改变(DC电压难以施加到像素 Pix)的效果。
[0071] 此外,图40?图42是示出在时刻Tf使共用电极COM不电悬浮的情况的参考图, 由于像素电极PE的电位变动(反冲),在晶体管TR截止的时刻Tg以后,在断电后(到通过 晶体管TR的自然放电结束为止)还将DC电压施加到像素电极PE和共用电极COM间(像 素 Pix)。特别是,在晶体管TR的半导体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例如,包含铟、镓以及锌的氧 化物半导体InGaZnOx的情况下,如后所述导通/截止特性非常良好而不容易自然放电,因 此DC电压长时间施加到像素 Pix。换句话说,在晶体管TR的半导体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的 情况下,本实施方式1的效果显著。
[0072] 在图7、图8中示出用于实现实施方式1断电序列的一具体例。如图7所示,在共 用电极驱动器CMD中设置有共用电位输出电路CM0C,共用电位输出电路CM0C接受显示控制 电路DCC的指示,在时刻Tb将向共用电极COM的输出从显示中心电位Vcom转换为接地电 位Vgd。而且,电源控制电路PCC监视从电源电路PWC输入给栅极驱动器GD的电源电位,当 其达到由电源电路PWC产生的规定电位Vst (参照图5、6)时,将该情况通知给显示控制电 路DCC。并且,根据接受该通知(来自电源电路PWC的电源电位达到规定电位Vst)的显示 控制电路DCC的指示,共用电位输出电路CM0C将向共用电极COM的输出从接地电位Vgd转 换为高阻抗Hiz。
[0073] 此外,如图8所示,在源极驱动器SD中,基于从电源电路PWC提供的多个电位(供 电电位)生成从与黑对应的最低灰度级电位V(B)到与白对应的最高灰度级电位V(W)的各 灰度级电位(正驱动用和负驱动用),但是也能使该多个供电电位中的1个与上述规定电位 Vst相等(共用)。
[0074] 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9所示,从电源电路PWC向各驱动器D(⑶/SD/CMD)的供电在 时刻Ta停止,利用各驱动器D (GD/SD/CMD)的残留电压进行时刻Ta?时刻Ti的序列。可 是,也可以进行从电源电路PWC向各驱动器的供电到时刻Ti为止。
[0075] 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0所示,能将从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升起的时刻Tc到时 亥IJTC(时刻Tc以后时刻Tf以前)的期间设为黑显示期间。在黑显示期间,将Vcom(第4 电位)输出给共用电极C0M,另一方面,将比Vcom靠正侧的黑显示电位VB(第5电位)和比 Vcom靠负侧的黑显示电位Vb (第5电位)交替输出给数据信号线,在黑显示期间结束的时 亥lj TC,将接地电位Vgd输出给数据信号线SL和共用电极COM。
[0076] 〔实施方式2〕
[0077] 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如图2那样。在实施方式1中,不限于在扫描 信号线G1的电位从栅极导通电位VGH开始下降后的时刻Tf使共用电极COM电悬浮。如图 11?13所示,也可以在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于时刻Tc达到栅极导通电位VGH后,从栅极 导通电位VGH开始下降的时刻Te之前的时刻(例如,在图13的时刻Td)使共用电极COM 电悬浮。
[0078] 〔实施方式3〕
[0079] 实施方式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如图2那样。在实施方式1中,不限于在扫描 信号线G1的电位达到晶体管的阈值电位Vth前的时刻Tf使共用电极COM电悬浮。如图 14?16所示,也可以在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于时刻Tg达到晶体管的阈值电位Vth后,达 到接地电位Vgd的时刻Ti之前的时刻(例如,在图16的时刻Th)使共用电极COM电悬浮。
[0080] 〔实施方式4〕
[0081]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18是图17的一部分的 等价电路图。如图17、图18所示,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LCD为在图2的液晶面板中 增加 CS配线CSL的构成,CS配线CSL和像素电极PE以及被它们夹着的绝缘层(例如,栅 极绝缘膜和沟道保护膜)构成保持电容Ccs。此外,CS配线CSL与共用电极COM电连接,由 共用电极驱动器CMD驱动。
[0082] 在实施方式4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19所示,在时刻Ta有断电的指示的情况 下,在时刻Tc (第1定时)同时扫描扫描信号线G1?Gn而导通晶体管TR,并且将接地电位 Vgd输出给数据信号线SL以及共用电极COM和CS配线CSL,之后在时刻Tf (第2定时)使 共用电极COM和CS配线CSL电悬浮。
[0083] 图20中示出图19的详细(时刻Tb以后的序列)情况。首先,使扫描信号线G1 的电位从时刻Tb到时刻Tc (第1定时)升起到栅极导通电位(VGH)而导通晶体管TR,并且 将接地电位Vgd输出给数据信号线SL以及共用电极COM和CS配线CSL。
[0084] 接着在时刻Te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转为下降,在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达到规定 电位Vst的时刻Tf (第2定时)使共用电极COM和CS配线CSL电悬浮(高阻抗)。
[0085] 接着当在时刻Tg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低于晶体管的阈值电位Vth时,晶体管TR 截止。而且,在从时刻Tg到时刻Ti的期间,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从晶体管的阈值电位Vth 降低到接地电位Vgd。在从时刻Tg到时刻Ti的期间,晶体管TR截止(晶体管TR的源极电 极和像素电极PE间的电阻值非常高),因此由于寄生电容Cgd,像素电极PE的电位从接地 电位Vgd降低到负电位Vng (反冲)。另一方面,在该期间共用电极COM和CS配线CSL是电 悬浮的,因此共用电极COM和CS配线CSL的电位也从接地电位Vgd降低到负电位Vng(参 照图20)。
[0086] 在时刻Ti以后,共用电极COM和CS配线CSL为悬浮状态,因此通过自然放电其电 位慢慢地向接地电位Vgd上升(参照图20)。另外,晶体管TR截止,因此伴随着共用电极 COM和CS配线CSL慢慢地上升,像素电极PE的电位也从负电位Vng慢慢地上升(参照图 20)。
[0087] 在本实施方式4中,在时刻Tf使共用电极COM和CS配线CSL电悬浮,由此有即使 在晶体管TR截止的时刻Tg以后产生像素电极PE的电位变动(反冲),像素电极PE和共用 电极COM间的电位差也几乎不改变(DC电压难以施加到像素 Pix)的效果。
[0088] 图21中示出用于实现图19、20断电序列的一具体例。图21的构成为在图7的构 成中将共用电极驱动器CMD的输出与共用电极COM和CS配线CSL连接的构成。
[0089] 〔实施方式5〕
[0090] 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如图22那样。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IXD 为在图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增加 CS配线CSL和驱动CS配线CSL的CS驱动器CSD的构成, 显示控制电路DCC还控制CS驱动器CSD。另外,电源电路PWC接受电源控制电路PCC的控 制,还向CS驱动器CSD提供各种电源电压。此外,如图23所示,在实施方式5中,CS配线 CSL和像素电极PE以及被它们夹着的绝缘层(例如,栅极绝缘膜和沟道保护膜)构成保持 电容Ccs,但是CS配线CSL和共用电极COM独立地被驱动。
[0091] 在实施方式5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24所示,在时刻Ta有断电的指示的情况 下,在时刻Tc (第1定时)同时扫描扫描信号线G1?Gn而导通晶体管TR,将接地电位Vgd 输出给数据信号线SL和共用电极COM,并且将抵销电位Vmi输出给CS配线CSL。而且,在 时刻Tf (第2定时)使共用电极COM电悬浮后将接地电位Vgd输出给CS配线CSL。
[0092] 图25?图28中示出图24的详细(时刻Tb以后的序列)情况。首先,使扫描信 号线G1的电位从时刻Tb到时刻Tc(第1定时)升起到栅极导通电位(VGH)而导通晶体管 TR,并且将接地电位Vgd输出给数据信号线SL以及共用电极C0M,另一方面,将比接地电位 Vgd低的抵销电位Vmi输出给CS配线CSL。
[0093] 接着在时刻Te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转为下降,在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达到规定 电位Vst的时刻Tf (第2定时)使共用电极COM电悬浮(高阻抗)。
[0094] 接着当在时刻Tg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低于晶体管的阈值电位Vth(晶体管TR截 止)后,在(例如,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达到Vcom)时刻Th将接地电位Vgd输出给CS配 线CSL。此外,在从时刻Tg到时刻Ti的期间,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从晶体管的阈值电位 Vth降低到接地电位Vgd。
[0095] 在从时刻Tg到时刻Ti的期间,晶体管TR截止(晶体管TR的源极电极和像素电极 PE间的电阻值非常高),因此由于寄生电容Cgd,像素电极PE的电位从接地电位Vgd降低, 但是在该期间中受到CS配线CSL的电位上升的影响(抵销效果),不下降到图5的负电位 Vng (参照图27)。另一方面,在该期间使共用电极COM电悬浮,因此共用电极COM的电位也 从接地电位Vgd降低,但是不下降到负电位Vng(参照图28)。
[0096] 在时刻Ti以后,共用电极COM为悬浮状态,因此通过自然放电其电位慢慢地向接 地电位Vgd上升(参照图28)。另外,晶体管TR截止,因此伴随着共用电极COM慢慢上升而 像素电极PE的电位也慢慢上升(参照图27、28)。
[0097] 在本实施方式5中,在时刻Tf使共用电极COM电悬浮,由此有即使在晶体管TR截 止的时刻Tg以后产生像素电极PE的电位变动(反冲),像素电极PE和共用电极COM间的 电位差也几乎不改变(DC电压难以施加到像素 Pix)的效果。另外,利用通过在时刻Th以 后使CS配线电位提高得到的抵销效果能使反冲本身减小。
[0098] 图29中示出用于实现实施方式5的断电序列的一具体例。如图29所示,在CS驱 动器CSD中设置有CS电位输出电路CS0C,CS电位输出电路CS0C接受显示控制电路DCC的 指示,在时刻Tb将向CS配线的输出从显示中心电位Vcom转换为抵销电位Vmi。而且,电源 控制电路PCC监视从电源电路PWC输入给栅极驱动器⑶的电源电位,当其达到例如Vcom 时,将该情况通知给显示控制电路DCC。并且,根据接受该通知(来自电源电路PWC的电源 电位达到Vcom)的显示控制电路DCC的指示,CS电位输出电路CSOC将向CS配线CSL的输 出从抵销电位Vmi转换为接地电位Vgd。此外,共用电极驱动器CMD与图7相同。
[0099]〔实施方式6〕
[0100] 图30是示出本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如图3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 示装置IXD具备:包含2个基板(未图示)和被这2个基板夹着的液晶层(未图示)的液 晶面板LCP、显示控制电路DCC、源极驱动器SD、栅极驱动器⑶、CS驱动器CSD、电源电路PWC 以及电源控制电路PCC。
[0101] 液晶面板LCP具备:扫描信号线G1?Gn、数据信号线SL、像素电极PE、晶体管(薄 膜晶体管,TFT) TR以及共用电极COM。晶体管TR的栅极电极与扫描信号线G1连接,源极电 极与数据信号线SL连接,漏极电极与像素电极PE连接,像素电极PE和共用电极COM以及 液晶层构成像素电容(液晶电容)Clc。另外,CS配线(保持电容配线)CSL和像素电极PE 以及被它们夹着的绝缘层(例如,栅极绝缘膜和沟道保护膜)构成保持电容Ccs。此外,在 晶体管TR的栅极电极(扫描信号线G1)和晶体管TR的漏极电极(像素电极PE)之间形成 有寄生电容。
[0102] 源极驱动器SD驱动数据信号线SL,栅极驱动器⑶驱动扫描信号线G1?Gn,CS驱 动器CSD驱动CS配线CSL (相对于共用电极COM独立驱动CS配线CSL),显示控制电路DCC 包含时序控制器、视频处理电路而构成,控制源极驱动器SD、栅极驱动器GD以及CS驱动器 CSD。电源控制电路PCC根据来自用户、系统的指示控制电源电路PWC。电源电路PWC接受 电源控制电路PCC的控制而向源极驱动器SD、栅极驱动器GD以及CS驱动器CSD提供各种 电源电压。
[0103]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31所示,在时刻Ta有断电的指示的情况 下,在时刻Tc (第1定时)同时扫描扫描信号线G1?Gn而导通晶体管TR,将接地电位Vgd 输出给数据信号线SL和共用电极COM,并且将抵销电位Vmn输出给CS配线CSL。而且,在 时刻Th将接地电位Vgd输出给CS配线CSL。
[0104] 图32?图35中示出图31的详细(时刻Tb以后的序列)情况。首先,使扫描信 号线G1的电位从时刻Tb到时刻Tc升起到栅极导通电位(VGH)而导通晶体管TR,将接地电 位Vgd输出给数据信号线SL以及共用电极C0M,另一方面,将比接地电位Vgd低的抵销电位 Vmn输出给CS配线CSL。之后在时刻Te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转为下降。
[0105] 接着当在时刻Tg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低于晶体管的阈值电位Vth(晶体管TR截 止)后,在(例如,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达到Vcom)时刻Th将接地电位Vgd输出给CS配 线CSL。此外,在从时刻Tg到时刻Ti的期间,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从晶体管的阈值电位 Vth降低到接地电位Vgd。
[0106] 在从时刻Tg到时刻Ti的期间,晶体管TR截止(晶体管TR的源极电极和像素电 极PE间的电阻值非常高),因此由于寄生电容Cgd,像素电极受到扫描信号线G1降低的影 响,但是该影响被该期间中CS配线CSL的电位上升的影响抵销(参照图33),像素电极PE 的电位几乎不改变(参照图34)。
[0107]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晶体管TR截止后使CS配线电位提高,能大致抵销伴随着 晶体管TR的截止(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的降低)的像素电极PE的电位变动(反冲)。此 夕卜,关于抵销电位Vmn,只要设定为基于像素周围的电容(包含Clc、Ccs、其它寄生电容)以 及Vth和Vgd的电位差等,实质上抵销反冲即可。
[0108] 此外,图40?图42是示出不进行CS配线CSL的电位控制的情况的参考图,由于 像素电极PE的电位变动(反冲),在晶体管TR截止的时刻Tg以后,在断电后(到通过晶 体管TR的自然放电结束为止)也将DC电压施加到像素电极PE和共用电极COM间(像素 Pix)。特别是,在晶体管TR的半导体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例如,包含铟、镓以及锌的氧化 物半导体(InGaZnOx)的情况下,如后所述导通/截止特性非常良好而不容易自然放电,因 此DC电压长时间施加到像素 Pix。换句话说,在晶体管TR的半导体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的 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显著。
[0109] 图36中示出用于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断电序列的一具体例。如图36所示,在CS驱 动器CSD中设置有CS电位输出电路CSOC,CS电位输出电路CS0C接受显示控制电路DCC的 指示,在时刻Tb将向CS配线的输出从显示中心电位Vcom转换为抵销电位Vmn。而且,电源 控制电路PCC监视从电源电路PWC输入给栅极驱动器⑶的电源电位,当其达到Vcom时,将 该情况通知给显示控制电路DCC。并且,根据接受该通知(来自电源电路PWC的电源电位达 到Vcom)的显示控制电路DCC的指示,CS电位输出电路CS0C将向CS配线CSL的输出从抵 销电位Vmn转换为接地电位Vgd。
[01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7所示,从电源电路PWC向各驱动器D(GD/SD/CSD)的供电 在时刻Ta停止,利用各驱动器D (GD/SD/CSD)的残留电压进行时刻Ta?时刻Ti的序列。可 是,也可以进行从电源电路PWC向各驱动器的供电到时刻Ti为止。
[01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8所示,能将从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升起的时刻Tc到时 亥IJTC(时刻Tc以后时刻Th以前)的期间设为黑显示期间。在黑显示期间,将黑显示电位 (正侧为VB,负侧为Vb)赋予给数据信号线,在时刻TC,将接地电位Vgd输出给数据信号线 SL和共用电极C0M,并且将抵销电位Vmn输出给CS配线CSL。
[0112] 如上所述,图30?图38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像素电 极;晶体管,其与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以及像素电极连接;以及电容配线(例如,CS配 线),其形成像素电极和电容,在断电的序列中使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变动而使晶体管导通, 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在开始变动后的第1定时达到第1电位,之后在第1定时改变变动的方 向而在第2定时达到第2电位,在第2定时,与从第1电位到第2电位的方向反向地变动电 容配线的电位。
[0113] 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上述晶体管的沟道为N型,第2电位比第 1电位低。另外,也能为如下构成:上述第2电位比接地电位高。另外,也能为如下构成:上 述第2电位比通常显示时的共用电极的电位高。另外,也能为如下构成:上述第2电位比晶 体管的阈值电位低。另外,也能为如下构成:在第2定时,将电容配线的电位从比接地电位 低的电位变动为接地电位。
[0114] 〔关于上述各实施方式〕
[0115]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作为液晶面板的晶体管,优选使 用半导体层采用所谓的氧化物半导体的TFT。作为该氧化物半导体,例如,能例举包含 铟、镓以及锌的氧化物半导体(InGaZnOx)。图39中示出使用氧化物半导体的TFT、使 用 a_Si (amorphous silicon :非晶娃)的 TFT 以及使用 LTPS (Low Temperature Poly Silicon :低温多晶硅)的TFT的各自的特性。在图39中,横轴(Vg)为向各TFT提供的栅 极电压的值,纵轴(Id)为各TFT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值(在图中示为"TFT-on"的期间 表示TFT处于导通状态的期间,示为"TFT-off"的期间表示TFT处于截止状态的期间)。如 图39所示,与使用a-Si的TFT相比,使用氧化物半导体的TFT的导通电流值/截止电流值 为1000倍以上,具有非常优异的导通/截止特性。
[0116] 即使用氧化物半导体的TFT的截止状态时的漏电流为使用a-Si的TFT的百分之 一程度,几乎不产生漏电流,截止特性非常优异。另一方面,由于截止特性非常优异,断电时 电荷长时间残留于像素的可能性变高。
[0117]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向各驱动器D(GD/SD/CSD)的供电在 时刻Ta停止,因此,例如,向栅极驱动器提供的电源电位GPW如图40所示维持到时刻Te为 止但是在时刻Te以后由于自然放电而降低。此外,在该电源电位GPW在时刻Tb已经降低 的情况下,成为图41那样。在图41的情况下,使扫描信号线G1的电位从时刻Tb到时刻 Tc (第1定时)升起到比晶体管的阈值电位Vth高的电位(第1电位,比栅极导通电位VGH 低的电位)而使晶体管TR导通。
[0118] 本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像素电极;晶体管,其与数据信 号线和扫描信号线以及像素电极连接;以及共用电极,在断电的序列中使扫描信号线的电 位变动而使晶体管导通,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在开始变动后 的第1定时达到第1电位,在第1定时之后的第2定时使共用电极电悬浮。
[0119] 根据上述构成,在断电的序列中,能在第1定时后使晶体管导通而进行像素电极 的放电。并且,在第2定时使共用电极电悬浮,因此即使伴随着晶体管从导通变为截止而 在像素电极中产生反冲,由于共用电极的电位也会以与像素电极的电位变动对应的方式变 动,所以DC电压也难以施加到包含该像素电极的像素。
[0120]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上述晶体管的沟道为N型,扫描信号线的电 位在第1定时达到第1电位后转为下降,之后在第2定时达到第2电位。
[0121]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上述第2电位比接地电位高。
[0122]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上述第2电位比通常显示时的共用电极的 电位高。
[0123]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上述第2电位比晶体管的阈值电位高。
[0124]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具备驱动共用电极的共用电极驱动器,上述 共用电极驱动器具备在第2定时将共用电极的电状态从非悬浮转换为悬浮的输出电路。
[0125]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具备驱动数据信号线的源极驱动器和电源 电路,上述第2电位与从电源电路向源极驱动器提供的多个电位中的1个相等。
[0126]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第2定时的紧前的共用电极的电位为第3电 位。
[0127]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在第2定时的紧前将上述第3电位输出给数 据信号线。
[0128]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在第1定时之后,共用电极的电位暂时为第 4电位后为上述第3电位。
[0129]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在第1定时之后,暂时将第5电位输出给数 据信号线后将上述第3电位输出给数据信号线。
[0130]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通过使共用电极的电位为上述第4电位并 且从数据信号线向上述像素电极写入上述第5电位,使包含该像素电极的像素为黑显示。
[0131]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具备与上述像素电极形成电容的电容配线, 在上述第2定时使上述电容配线电悬浮。
[0132]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上述晶体管的半导体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
[0133]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中,能为如下构成:上述氧化物半导体包含铟、镓以及锌。
[0134] 在本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在液晶显示装置断电的序列中使扫描信号线的 电位变动而使晶体管导通,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像素电极; 晶体管,其与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以及像素电极连接;以及共用电极,上述液晶显示装 置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在开始变动后的第1定时达到第1电位,在第 1定时之后的第2定时使共用电极电悬浮。
[0135]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基于技术常识对上述实施方式做适当变更或将它们 组合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
[0136] 工业h的可利用件
[0137]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适用于例如各种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机。
[0138] 附图标记说明
[0139] IXD液晶显示装置
[0140] TR 晶体管
[0141] COM 共用电极
[0142] SL 数据信号线
[0143] CSL CS配线(存储电容配线)
[0144] G1?Gn扫描信号线
[0145] SD源极驱动器
[0146] ⑶栅极驱动器
[0147] AM有源矩阵基板
[0148] LCP液晶面板
[0149] PE像素电极
[0150] DCC显示控制电路
[0151] PWC 电源电路
[0152] PCC电源控制电路
【权利要求】
1.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具备: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像素电极;晶体管,其与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以及 像素电极连接;以及共用电极,在断电的序列中使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变动而使晶体管导通,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在开始变动后的第1定时达到第1电位, 在第1定时之后的第2定时使共用电极电悬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的沟道为N型, 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在第1定时达到第1电位后转为下降,之后在第2定时达到第2电 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电位比接地电位高。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电位比通常显示时的共用电极的电位高。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电位比晶体管的阈值电位高。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驱动共用电极的共用电极驱动器, 上述共用电极驱动器具备在第2定时将共用电极的电状态从非悬浮转换为悬浮的输 出电路。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驱动数据信号线的源极驱动器和电源电路, 上述第2电位与从电源电路向源极驱动器提供的多个电位中的1个相等。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2定时的紧前的共用电极的电位为第3电位。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2定时的紧前将上述第3电位输出给数据信号线。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1定时之后,共用电极的电位暂时为第4电位后为上述第3电位。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1定时之后,暂时将第5电位输出给数据信号线后将上述第3电位输出给数据信 号线。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共用电极的电位为上述第4电位并且从数据信号线向上述像素电极写入上述 第5电位,使包含该像素电极的像素为黑显示。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上述像素电极形成电容的电容配线, 在上述第2定时使上述电容配线电悬浮。
14. 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1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晶体管的半导体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氧化物半导体包含铟、镓以及锌。
16. -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在液晶显示装置断电的序列中使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变动而使晶体管导通,上述液晶显 示装置具备: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像素电极;晶体管,其与数据信号线、扫描信号线以 及像素电极连接;以及共用电极,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 扫描信号线的电位在开始变动后的第1定时达到第1电位, 在第1定时之后的第2定时使共用电极电悬浮。
【文档编号】G09G3/20GK104094344SQ201380007229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1日
【发明者】齐藤浩二, 岩本明久, 尾崎正实, 植畑正树, 中田淳, 西村智彦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