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媒体智能互动教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3591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媒体智能互动教学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专利属于智能教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媒体智能互动教学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教室,通常采用黑板作为主要教学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投影仪和电脑逐渐取代了黑板,成为了主流教学工具,但科技的日益更替,这种教学也不能满足现在学生需求,需要一种更加智能的教室,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并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针对性强,利用传感器和电器原件对学生考勤进行自动统计,同时利用3D图像技术进行更加生动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于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新型多媒体智能互动教学设备,包括:教学终端,时钟视窗,显示屏,开关,一键考勤按钮,灯控开关,安装板,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考勤控制模块,体温记录模块,灯控模块,3D成像模块,图像处理模块,计时模块和触摸反馈模块,所述教学终端顶部设置有所述时钟视窗,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教学终端的正面,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开关,所述一键考勤按钮和所述灯控开关设置在所述开关的一侧,所述教学终端内部设置有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有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所述考勤控制模块、所述体温记录模块、所述灯控模块、所述3D成像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所述计时模块和所述触摸反馈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有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新型多媒体智能互动教学设备,包括:教学终端,时钟视窗,显示屏,开关,一键考勤按钮,灯控开关,安装板,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考勤控制模块,体温记录模块,灯控模块,3D成像模块,图像处理模块,计时模块和触摸反馈模块,所述教学终端顶部设置有所述时钟视窗,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教学终端的正面,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开关,所述一键考勤按钮和所述灯控开关设置在所述开关的一侧,所述教学终端内部设置有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有所述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所述考勤控制模块、所述体温记录模块、所述灯控模块、所述3D成像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所述计时模块和所述触摸反馈模块,所述数据处理 模块分别连接有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灯控模块与安装在教室内部的传感器连接,传感器能够检测教室内部亮度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所述灯控模块,控制教室灯光的变化,所述体温记录模块与教室门上的红外线体温仪连接,红外线体温仪将检测进入教室每个人的体温,并将信息传递给所述体温记录模块进行记录,便于用户查看,所述考勤控制模块与教室门上的指纹识别装置连接,教室门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学生在进入教室时,首先要进行指纹识别,所述考勤控制模块将信息进行记录,并向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反馈,用户能够通过所述一键考勤按钮进行快捷查看,所述3D成像模块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将处理好的图像信息传递给所述3D成像模块,经处理后通过摄像头进行立体显示,提高教学效率。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控模块与安装在教室内部的传感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灯控模块与安装在教室内部的传感器连接,传感器能够检测教室内部亮度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所述灯控模块,控制教室灯光的变化。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体温记录模块与教室门上的红外线体温仪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体温记录模块与教室门上的红外线体温仪连接,红外线体温仪将检测进入教室每个人的体温,并将信息传递给所述体温记录模块进行记录,便于用户查看。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考勤控制模块与教室门上的指纹识别装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考勤控制模块与教室门上的指纹识别装置连接,教室门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学生在进入教室时,首先要进行指纹识别,所述考勤控制模块将信息进行记录,并向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反馈,用户能够通过所述一键考勤按钮进行快捷查看。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设置为:所述3D成像模块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3D成像模块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将处理好的图像信息传递给所述3D成像模块,经处理后通过摄像头进行立体显示,提高教学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媒体智能互动教学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专利灯控模块与安装在教室内部的传感器连接,传感器能够检测教室内部亮度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灯控模块,控制教室灯光的变化。

(2)本发明专利体温记录模块与教室门上的红外线体温仪连接,红外线体温仪将检测进入教室每个人的体温,并将信息传递给体温记录模块进行记录,便于用户查看。

(3)本发明专利考勤控制模块与教室门上的指纹识别装置连接,教室门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学生在进入教室时,首先要进行指纹识别,考勤控制模块将信息进行记录,并向数据 处理模块进行反馈,用户能够通过一键考勤按钮进行快捷查看。

(4)本发明专利3D成像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连接,图像处理模块将处理好的图像信息传递给3D成像模块,经处理后通过摄像头进行立体显示,提高教学效率。

(5)本发明专利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专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教学终端,2—时钟视窗,3—显示屏,4—开关,5—一键考勤按钮,6—灯控开关,7—安装板,8—数据传输模块,9—数据处理模块,10—数据存储模块,11—考勤控制模块,12—体温记录模块,13—灯控模块,14—3D成像模块,15—图像处理模块,16—计时模块,17—触摸反馈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专利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新型多媒体智能互动教学设备,包括:教学终端1,时钟视窗2,显示屏3,开关4,一键考勤按钮5,灯控开关6,安装板7,数据传输模块8,数据处理模块9,数据存储模块10,考勤控制模块11,体温记录模块12,灯控模块13,3D成像模块14,图像处理模块15,计时模块16和触摸反馈模块17,教学终端1顶部设置有时钟视窗2,显示屏3设置在教学终端1的正面,显示屏3的下方设置有开关4,一键考勤按钮5和灯控开关6设置在开关4的一侧,教学终端1内部设置有安装板7,安装板7安装有数据传输模块8、数据处理模块9、数据存储模块10、考勤控制模块11、体温记录模块12、灯控模块13、3D成像模块14、图像处理模块15、计时模块16和触摸反馈模块17,数据处理模块9分别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8和数据存储模块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新型多媒体智能互动教学设备,包括:教学终端1,时钟视窗2,显示屏3,开关4,一键考勤按钮5,灯控开关6,安装板7,数据传输模块8,数据处理模块9,数据存储模块10,考勤控制模块11,体温记录模块12,灯控模块13,3D成像模块14,图像处理模块15,计时模块16和触摸反馈模块17,教学终端1顶部设置有时钟视窗 2,显示屏3设置在教学终端1的正面,显示屏3的下方设置有开关4,一键考勤按钮5和灯控开关6设置在开关4的一侧,教学终端1内部设置有安装板7,安装板7安装有数据传输模块8、数据处理模块9、数据存储模块10、考勤控制模块11、体温记录模块12、灯控模块13、3D成像模块14、图像处理模块15、计时模块16和触摸反馈模块17,数据处理模块9分别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8和数据存储模块10,灯控模块13与安装在教室内部的传感器连接,传感器能够检测教室内部亮度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灯控模块13,控制教室灯光的变化,体温记录模块12与教室门上的红外线体温仪连接,红外线体温仪将检测进入教室每个人的体温,并将信息传递给体温记录模块12进行记录,便于用户查看,考勤控制模块11与教室门上的指纹识别装置连接,教室门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学生在进入教室时,首先要进行指纹识别,考勤控制模块11将信息进行记录,并向数据处理模块9进行反馈,用户能够通过一键考勤按钮5进行快捷查看,3D成像模块14与图像处理模块15连接,图像处理模块15将处理好的图像信息传递给3D成像模块14,经处理后通过摄像头进行立体显示,提高教学效率。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设置为:灯控模块13与安装在教室内部的传感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控模块13与安装在教室内部的传感器连接,传感器能够检测教室内部亮度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灯控模块13,控制教室灯光的变化。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设置为:体温记录模块12与教室门上的红外线体温仪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体温记录模块12与教室门上的红外线体温仪连接,红外线体温仪将检测进入教室每个人的体温,并将信息传递给体温记录模块12进行记录,便于用户查看。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设置为:考勤控制模块11与教室门上的指纹识别装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勤控制模块11与教室门上的指纹识别装置连接,教室门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学生在进入教室时,首先要进行指纹识别,考勤控制模块11将信息进行记录,并向数据处理模块进9行反馈,用户能够通过一键考勤按钮5进行快捷查看。

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设置为:3D成像模块14与图像处理模块15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3D成像模块14与图像处理模块15连接,图像处理模块15将处理好的图像信息传递给3D成像模块14,经处理后通过摄像头进行立体显示,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本发明专利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