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管道封堵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0815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气管切开管道封堵训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切开管道封堵训练器。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呼吸肌排痰功能良好,则需要拔管,在拔管前需先行试行部分堵管24小时,如患者无呼吸困难及发热,再进行全都堵管24-48小时,然后根据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及缺氧情况决定拔管或延长堵管的时间。目前临床上没有专门的封堵训练器,医护人员常常采用自制的橡胶塞、软木塞、胶布、棉签、纱布卷等简陋的工具试堵。不仅制作繁琐,浪费时间,而且亦存在消毒不彻底,引起院内感染,或者工具脱落入气管导致意外风险的发生。并且封堵效果也不确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气管切开管道封堵训练器,其操作时间缩短,方便简单,气管封堵准确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气管切开管道封堵训练器,包括管状本体以及位于管状本体内用于封堵管道的堵管片,所述管状本体的一轴端设有两个沿轴向延伸的缺口,该缺口末端为圆弧,所述堵管片设置在管状本体的内腔中,与管状本体间隙配合,所述堵管片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径向延伸的转臂,堵管片的两转臂均位于经过堵管片圆心的同一直线上,堵管片的两转臂分别位于管状本体的两缺口中,管状本体设有缺口的一轴端套有固定套将堵管片轴向定位在管状本体中,所述管状本体上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沿圆弧分布有若干定位孔,若干定位孔所在圆弧的圆心位于转臂的轴心线上,所述堵管片的一转臂上设有定位支耳,所述定位支耳设有固定孔,所述定位支耳与定位板的定位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将堵管片周向固定在管状本体中。

设有定位支耳的转臂上设有手柄。

所述管状本体的轴端安装有透气罩。透气罩与管状本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如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所述管状本体与气管切开导管为一个整体结构。

所述管状本体与气管切开导管进气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套为胶套,所述管状本体通过胶套与气管切开导管的进气端固定连接。

所述管状本体通过螺纹与气管切开导管的进气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由于本气管切开管道封堵训练器,包括管状本体以及位于管状本体内用于封堵管道的堵管片,所述堵管片设置在管状本体的内腔中,与管状本体间隙配合,所述堵管片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径向延伸的转臂,堵管片的两转臂分别位于管状本体的两缺口中,转动堵管片上的转臂即可实现不同程度的堵管,实现堵管的可调节,可以实现全堵管、半堵管、1/3堵管等操作。调节好堵管片后将定位支耳与定位板的定位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将堵管片周向固定在管状本体中,不存在脱落的风险,且其操作时间缩短,方便简单,气管封堵准确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本实用新型用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在拔管前的试行堵管,有利于观察患者是否可以过渡为口鼻呼吸,是否适合拔管,从而使患者顺利拔管。

所述管状本体的轴端安装有透气罩,防止异物掉入气管,且当患者咳痰时,痰液喷射到透气罩中,不会污染病房环境,透气罩与管状本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以随时更换透气罩,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管道封堵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管道封堵训练器的全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管道封堵训练器的全堵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1为管状本体,11为缺口,2为堵管片,3为转臂,31为定位支耳,4为定位板,41为定位孔,5为透气罩,6为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气管切开管道封堵训练器,包括管状本体1以及位于管状本体内用于封堵管道的堵管片2,所述管状本体的一轴端设有两个沿轴向延伸的缺口11,该缺口末端为圆弧,所述堵管片设置在管状本体的内腔中,与管状本体间隙配合,所述堵管片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径向延伸的转臂3,堵管片的两转臂均位于经过堵管片圆心的同一直线上,堵管片的两转臂分别位于管状本体的两缺口中,管状本体设有缺口的一轴端套有固定套将堵管片轴向定位在管状本体中,所述管状本体上设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下端设有缺口。所述定位板上沿圆弧分布有若干定位孔41,若干定位孔所在圆弧的圆心位于转臂的轴心线上,所述堵管片的一转臂上设有定位支耳31,所述定位支耳设有固定孔,所述定位支耳与定位板的定位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将堵管片周向固定在管状本体中。设有定位支耳的转臂上设有手柄。所述管状本体的轴端安装有透气罩5。透气罩与管状本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如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所述管状本体的一轴端设置缺口,另有轴端设置透气罩。所述管状本体与气管切开导管可以为一个整体结构。 当然,所述管状本体与气管切开导管进气端可以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如所述管状本体可以通过螺纹与气管切开导管的进气端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胶套等将管状本体与气管切开导管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所述固定套为胶套6,所述管状本体通过胶套6与气管切开导管的进气端固定连接。

将堵管片放入管状本体中,堵管片上的转臂位于管状本体的缺口中,手握转臂将堵管片移动到缺口末端,并在管状本体上套上胶套,将堵管片轴向定位在管状本体中,转动堵管片上的转臂即可实现不同程度的堵管,实现堵管的可调节,可以实现全堵管、半堵管、1/3堵管等操作。调节好堵管片后将定位支耳与定位板的定位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将堵管片周向固定在管状本体中,不存在脱落的风险,且其操作时间缩短,方便简单,气管封堵准确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