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端口光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946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显示端口光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2月24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6-0022018的权益,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显示端口光连接器,且更具体地,涉及根据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提出的显示端口通信标准而将主机设备与显示设备连接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图1是符合由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提出的显示端口通信标准的普通显示端口系统的框图。下面将参照图1描述该普通显示端口系统。

在显示设备12中包括的控制器121中存储扩展显示标识数据(edid)和显示端口配置数据(dpcd),扩展显示标识数据是显示设备12的配置数据和控制信息,显示端口配置数据是显示设备12的接收条件信息。

主机设备11中包括的控制器111接收在显示设备12中包括的串行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中存储的edid和dpcd,并根据显示端口通信标准而基于edid和dpcd向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传送主信号。该主信号表示包括时钟信号的图像信号。

在传送主信号时,主机设备11的控制器111根据vesa的显示端口通信标准与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建立dpcd通信。下面将概要描述dpcd通信(被称为用于链路训练的通信)。

第一,主机设备11的控制器111基于接收的dpcd向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传送主机设备11的计划传输条件信息。

第二,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基于所接收的传输条件信息接收主信号。

第三,当在接收主信号期间发生错误时,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利用连接信号hpd向主机设备11的控制器111传送表示传输条件不适合控制器121自身的信号,其中hpd为热插拔检测。例如,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向主机设备11的控制器111传送具有包括多个逻辑值“1”和“0”的脉冲串的连接信号hpd。在显示设备12正常工作时,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向主机设备11的控制器111传送具有逻辑值“1”的连接信号hpd。

第四,当利用连接信号hpd生成表示传输条件不适合控制器121的信号时,主机设备11的控制器111修改主机设备11的计划传输条件信息,并将修改后的传输条件信息传送给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

第五,重复执行第二操作至第四操作。

主机设备11中包括的显示端口接口112包括主信号传输单元112m和辅助信号接收单元112s。

主信号传输单元112m将接收自控制器111的并行主信号转换成差分主信号,并将差分主信号作为由八条线组成的四对差分主信号l1+l1-、l2+l2-、l3+l3-和l4+l4-进行传输。

辅助信号接收单元112s从显示设备12接收一对差分辅助信号aux+和aux-(其由两条线组成),根据显示端口通信标准将这对差分辅助信号aux+和aux-转换成并行输入信号,并将该并行输入信号输入至控制器111。关于这种通信,辅助信号接收单元112s根据显示端口通信标准将接收自控制器111的并行输出信号转换成差分辅助信号,并将一对差分辅助信号aux+和aux-(其由两条线组成)传输给显示设备12。

在图1中,标号vd表示从主机设备11和显示设备12中的每一个接收的电源电压,且标号hpd表示从显示设备12传输的热插拔检测信号。由于在显示设备12工作时连接信号hpd指示逻辑“1”状态,所以主机设备11的控制器111可以基于连接信号hpd确定主机设备11是否与显示设备12连接。

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根据显示端口通信标准向主机设备11的控制器111传送所存储的edid和dpcd,并从主机设备11的控制器111接收主信号。

显示设备12中包括的显示端口接口122包括主信号接收单元122m和辅助信号传输单元122s。

主信号接收单元122m根据显示端口通信标准将由八条线组成的四对差分主信号l1+l1-、l2+l2-、l3+l3-和l4+l4-转换成并行输入信号,并将该并行输入信号输入至控制器121。

辅助信号传输单元122s根据显示端口通信标准将接收自控制器121的并行输出信号转换成差分辅助信号,并将由两条线组成的一对差分辅助信号aux+和aux-传输至主机设备11。关于这种通信,辅助信号传输单元122s从主机设备11接收由两条线组成的一对差分辅助信号aux+和aux-,根据显示端口通信标准将这对差分辅助信号aux+和aux-转换成并行输入信号,并将该并行输入信号输入至控制器121。

图2是采用典型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23的显示端口系统的框图。在图2中,与图1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

参考图2,典型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23包括主机侧接口21、显示侧接口22和光缆24。

主机侧接口21连接至主机设备11的主信号(l1+至l4-)端子和辅助信号(aux+、aux-和hpd)端子。

显示侧接口22连接至显示设备12的主信号(l1+至l4-)端子和辅助信号(aux+、aux-和hpd)端子。

光缆24将主机侧接口21与显示侧接口22连接。

主机侧接口21包括主机侧主接口21b和主机侧辅助接口21a。

主机侧主接口21b连接至主机设备11的主信号(l1+至l4-)端子。

主机侧辅助接口21a连接至主机设备11的辅助信号(aux+、aux-和hpd)端子。

显示侧接口22包括显示侧主接口22b和显示侧辅助接口22a。

显示侧主接口22b连接至显示设备12的主信号(l1+至l4-)端子。

显示侧辅助接口22a连接至显示设备12的辅助信号(aux+、aux-和hpd)端子。

待从主机侧主接口21b传输至显示侧主接口22b的主信号l1+至l4-是作为光信号传输的。

在主机侧辅助接口21a与显示侧辅助接口22a之间的辅助信号(aux+、aux-和hpd)是作为光信号传输的。

这样的典型显示端口光连接器具有以下问题。

第一、在edid和dpcd作为一对差分辅助信号aux+和aux-进行远距离传输时或者在建立dpcd通信时,会产生噪声且会出现信号衰减。

第二、典型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仅具有唯一的图像传输功能,且不具有与用户的通信功能。因此,当由于图像传输问题而导致显示质量劣化时,无法解决这种劣化。

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信息对于本发明人而言在作出本发明构思之前是已知的,或者是在作出本发明构思的过程中获得的技术信息。因此,其可能包含不构成对于本国公众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一种能够在传输扩展显示标识数据(edid)和显示端口配置数据(dpcd)时或者在建立dpcd通信时防止噪声产生和信号衰减出现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一种能够解决由于图像传输问题引起的显示质量降低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

其它方面将在以下说明中进行部分阐述,且其中部分根据该说明将能够明白,或者可通过实施所提出的实施例而习知。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显示端口光连接器根据由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提出的显示端口通信标准将主机设备与显示设备连接,且包括主机侧接口、显示侧接口和光缆。

主机侧接口可以连接至主机设备的主信号端子和辅助信号端子。

显示侧接口可以连接至显示设备的主信号端子和辅助信号端子。

光缆可以将主机侧接口与显示侧接口连接。

主机侧接口可以包括主机侧主接口和主机侧辅助接口。

主机侧主接口可以连接至主机设备的主信号端子。

主机侧辅助接口可以连接至主机设备的辅助信号端子。

显示侧接口可以包括显示侧主接口和显示侧辅助接口。

显示侧主接口可以连接至显示设备的主信号端子。

显示侧辅助接口可以连接至显示设备的辅助信号端子。

主机侧辅助接口通过与外部设备通信而存储显示设备的edid和dpcd,并且当主机侧辅助接口连接至主机设备的辅助信号端子时,主机侧辅助接口而非显示设备可以向主机设备提供edid和dpcd。

当显示侧辅助接口与显示设备的辅助信号端子连接时,显示侧辅助接口而非主机设备可以从显示设备读取edid和dpcd并存储所读取的edid和dpcd,且在与显示设备进行dpcd通信的同时控制显示侧主接口的操作。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由主机侧辅助接口而非显示设备向主机设备提供edid和dpcd。由显示侧辅助接口而非主机设备在与显示设备进行dpcd通信的同时控制显示侧主接口的操作。

因此,可以从光缆中去除辅助连接线。因此,可以防止当edid和dpcd作为差分辅助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时或者当建立远距离dpcd通信时出现的噪声生成和信号衰减。另外,由于不需要辅助连接线,所以显示端口光连接器经济便宜。

第二、主机侧辅助接口与外部设备通信。因此,用户的计算机或终端可以与主机侧辅助接口通信。因此,当由于图像传输问题而导致显示质量劣化时,可以解决这种劣化。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调整主机侧辅助接口的dpcd通信程序而调整主机设备的传输条件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实施例描述,将明白且更容易理解以上和/或其他方面。在附图中:

图1是普通显示端口系统的框图;

图2是采用典型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的显示端口系统的框图;

图3是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的显示端口系统的框图;

图4是图3所示显示端口光连接器中包括的主机侧辅助接口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5是图3所示显示端口光连接器中包括的显示侧辅助接口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6是图4所示主机侧辅助接口中包括的主机侧双向转换器或图5所示显示侧辅助接口中包括的显示侧双向转换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图6中的串行差分信号和串行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的波形图;

图8是图4所示主机侧辅助接口中包括的主机侧控制器的操作算法的流程图;

图9是图5所示显示侧辅助接口中包括的显示侧控制器的操作算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采用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的示例;

图11是图3所示显示端口光连接器中包括的主机侧主接口的内部结构的框图;且

图12是图3所示显示端口光连接器中包括的显示侧主接口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及附图提供用于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且可以省略本发明中对于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部分。

本说明书及附图并非提供用于限制目的,且本发明构思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应当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最适当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含义和构思来理解。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因此将略去其描述。

图3是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33的显示端口系统的框图。在图3中,与图1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

参考图3,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33包括主机侧接口31、显示侧接口32和光缆34。

主机侧接口31连接至主机设备11的主信号(l1+至l4-)端子和辅助信号(aux+、aux-和hpd)端子。

显示侧接口32连接至显示设备12的主信号(l1+至l4-)端子和辅助信号(aux+、aux-和hpd)端子。

光缆34将主机侧接口31与显示侧接口32连接。

主机侧接口31包括主机侧主接口31b和主机侧辅助接口31a。

主机侧主接口31b连接至主机设备11的主信号(l1+至l4-)端子。

主机侧辅助接口31a连接至主机设备11的辅助信号(aux+、aux-和hpd)端子。

显示侧接口32包括显示侧主接口32b和显示侧辅助接口32a。

显示侧主接口32b连接至显示设备12的主信号(l1+至l4-)端子。

显示侧辅助接口32a连接至显示设备12的辅助信号(aux+、aux-和hpd)端子。

待从主机侧主接口31b传输至显示侧主接口32b的主信号l1+至l4-是作为光信号传输的。

在主机侧辅助接口31a与显示侧辅助接口32a之间的辅助信号aux+、aux-和hpd是作为光信号传输的。

在图3中,标号shec表示在主机侧辅助接口31a和外部设备(未示出)之间的通信信号,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格式的通信信号。主机侧辅助接口31a通过与外部设备通信而存储显示设备12的扩展显示标识数据(edid)和显示端口配置数据(dpcd)。当主机侧辅助接口31a连接至主机设备11的辅助信号端子时,由主机侧辅助接口31a而不是显示设备12向主机设备11提供edid和dpcd。

当显示侧辅助接口32a与显示设备12的辅助信号端子连接时,由显示侧辅助接口32a而非主机设备11从显示设备12读取edid和dpcd并存储所读取的edid和dpcd,且在与显示设备12建立dpcd通信的同时控制显示侧主接口32b的操作。在图3中,标号sdco表示从显示侧辅助接口32a输入至显示侧主接口32b的控制信号。在图3中,标号sdec表示在显示侧辅助接口32a和外部设备(未示出)之间的通信信号,例如usb格式的通信信号。显示侧辅助接口32a与外部设备(未示出)之间的通信会随后参照图5进行描述。

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33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由主机侧辅助接口31a而非显示设备12向主机设备11提供edid和dpcd。另外,由显示侧辅助接口32a而非主机设备11在与显示设备12建立dpcd通信的同时控制显示侧主接口32b的操作。

因此,可以从光缆34中去除辅助连接线。因此,可以防止当edid和dpcd作为差分辅助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时或者当建立远距离dpcd通信时发生的噪声生成和信号衰减。另外,由于不需要辅助连接线,所以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33经济便宜。换而言之,光缆34将主机侧主接口31b与显示侧主接口32b连接。

第二、主机侧辅助接口31a与外部设备通信。因此,用户的计算机或终端可以与主机侧辅助接口31a通信。因此,当由于图像传输问题而导致显示质量劣化时,可以解决这种劣化。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调整主机侧辅助接口31a的dpcd通信程序而调整主机设备11的传输条件。

根据本实施例,主机侧辅助接口31a包括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主机侧串行通信接口,且存储经由主机侧串行通信接口输入的程序以及根据存储的程序进行操作。

主机侧辅助接口31a根据dpcd从主机设备11接收传输条件信息。当经由串行通信接口与外部设备通信时,主机侧辅助接口31a向外部设备传送传输条件信息。

显示侧辅助接口32a包括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显示侧串行通信接口,并存储经由显示侧串行通信接口输入的程序以及根据存储的程序进行操作。

显示侧辅助接口32a在经由显示侧串行通信接口与外部设备通信时根据dpcd接收传输条件信息,根据接收的传输条件信息而设置待采用的传输条件,并向显示设备12传送待采用的传输条件。另外,显示侧辅助接口32a根据待采用的传输条件来控制显示侧主接口32b的操作,并根据从显示设备12接收的、指示存在不适当的信号而改变待采用的传输条件。

根据本实施例,用户的计算机或终端可以与显示侧辅助接口32a通信。因此,当由于图像传输问题而导致显示质量劣化时,可以解决这种劣化。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显示侧辅助接口32a的传输控制程序而调整显示侧主接口32b的传输条件。

图4是图3所示主机侧辅助接口31a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在图4中,与图3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下面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主机侧辅助接口31a的内部结构和操作。

主机设备11的辅助信号端子包括辅助正(+)信号端子401、辅助负(-)信号端子402、电源端子403和连接信号端子404。

主机侧辅助接口31a包括主机侧存储器47、主机侧解码器44、主机侧编码器45、主机侧双向转换器43、主机侧控制器46和双向开关41。

主机侧解码器44根据公知的曼彻斯特ii方法执行解码。

主机侧编码器45根据公知的曼彻斯特ii方法执行编码。

主机侧双向转换器43根据显示端口通信标准将来自辅助正(+)信号端子401和辅助负(-)信号端子402的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转换成8比特并行输入信号,并将该8比特并行输入信号输入至主机侧解码器44。另外,主机侧双向转换器43根据显示端口通信标准将来自主机侧编码器45的8比特并行输入信号转换成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并将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分别输出至辅助正(+)信号端子401和辅助负(-)信号端子402。

主机侧控制器46包括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的主机侧串行通信接口46s。主机侧控制器46通过与外部设备通信而将显示设备12的edid和dpcd存储在主机侧存储器47中。另外,主机侧控制器46在从主机侧解码器44接收8比特并行输入信号的同时将edid和dpcd输出至主机侧编码器45。

主机侧控制器46将经由主机侧串行通信接口46s输入的程序存储在主机侧存储器47中,并根据存储的程序进行操作。主机侧控制器46根据dpcd经由主机侧解码器44接收主机设备11的传输条件信息。当通过串行通信接口46s与外部设备通信时,主机侧控制器46将传输条件信息传送给外部设备。

双向开关41将接收自连接信号端子404的连接信号hpd输入至主机侧控制器46,并将接收自主机侧控制器46的连接信号hpdout输出至连接信号端子404。

图5是图3所示显示侧辅助接口32a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在图5中,与图3中相同的标号代表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下面将参考图3和图5描述显示侧辅助接口32a的内部结构和操作。

显示设备12的辅助信号端子包括辅助正(+)信号端子501、辅助负(-)信号端子502、电源端子503和连接信号端子504。

显示侧辅助接口32a包括显示侧存储器57、显示侧解码器54、显示侧编码器55、显示侧双向转换器53、显示侧控制器56和and门(与门)51。

显示侧解码器54根据公知的曼彻斯特ii方法执行解码。

显示侧编码器55根据公知的曼彻斯特ii方法执行编码。

显示侧双向转换器53根据显示端口通信标准将接收自辅助正(+)信号端子501和辅助负(-)信号端子502的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转换成8比特并行输入信号,并将该8比特并行输入信号输入至显示侧解码器54。另外,显示侧双向转换器53根据显示端口通信标准将接收自显示侧编码器55的8比特并行输入信号转换成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并将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分别输出至辅助正(+)信号端子501和辅助负(-)信号端子502。

显示侧控制器56包括显示侧串行通信接口56s,并根据接收自显示侧解码器54的8比特并行输入信号读取edid和dpcd且将读取的edid和dpcd存储在显示侧存储器57中。另外,显示侧控制器56而非主机设备11在与显示设备12建立dpcd通信的同时控制显示侧主接口32b的操作。

根据本实施例,显示侧控制器56将经由显示侧串行通信接口56s输入的程序存储在显示侧存储器57中,并根据存储的程序进行操作。

显示侧控制器56在经由显示侧串行通信接口56s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时根据dpcd接收传输条件信息,根据接收的传输条件信息来设置待采用的传输条件,并将待采用的传输条件传送至显示侧编码器55。另外,显示侧控制器56根据待采用的传输条件来控制显示侧主接口32b的操作,并根据接收自显示侧解码器54的指出不适当的信号来改变待采用的传输条件。

当来自电源端子503的电源电压vd和来自连接信号端子504的连接信号hpd均为逻辑“1”状态时,and门51将具有逻辑值“1”的信号输入至显示侧控制器56。

图6是图4所示主机侧双向转换器43或图5所示显示侧双向转换器53的内部结构的框图。下面将参考图4至图6描述主机侧双向转换器43或显示侧双向转换器53的内部结构和操作。

主机侧双向转换器43或显示侧双向转换器53包括减法器61、串并转换器62、并串转换器64和差分信号发生器63。

减法器61通过从接收自辅助正(+)信号端子401或501的串行差分信号aux+减去接收自辅助负(-)信号端子402或502的串行差分信号aux-而生成串行输入信号aux。

串并转换器62根据显示端口通信标准将接收自减法器61的串行输入信号aux转换成8比特并行输入信号,并将该8比特并行输入信号输入至主机侧解码器44或显示侧解码器54。

并串转换器64根据显示端口通信标准将接收自主机侧编码器45或显示侧编码器55的8比特并行输入信号转换成串行输出信号aux。

差分信号发生器63将接收自并串转换器64的串行输出信号aux转换成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并将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分别输出至辅助正(+)信号端子401或501和辅助负(-)信号端子402或502。

图7a和图7b是示出图6中的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和串行输入与输出信号aux之间的关系的波形图。图7a示出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的波形。图7b示出串行输入与输出信号aux的波形。

参考图6和图7a及图7b,输入至辅助正(+)信号端子401或501和辅助负(-)信号端子402或502的或者从其接收的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具有低正电势vd-或高正电势vd+(基于中间正电势vcm),且其极性相反。换而言之,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的电势之间的差是恒定电势差vdiff。

对于输入至串并转换器62的串行输入信号aux或者由并串转换器64输出的串行输出信号aux而言,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之间的中间正电势vcm是0v(伏特),其为地电势。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的低正电势vd-和高正电势vd+分别对应于负电势和正电势。

在这种状态下,通过在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当中从辅助信号aux+减去辅助信号aux-而获得待输入至串并转换器62的串行输入信号aux。因此,串行输入信号aux的脉冲高度2vdiff是串行差分信号aux+和aux-之间的电势差vdiff的两倍。

例如,在时刻t1和时刻t2之间获得具有逻辑值“0”的信号,且在时刻t2和时刻t3获得具有逻辑值“1”的信号。

差分信号发生器63以相反顺序执行上述处理。

图8是图4所示主机侧控制器46的操作算法的流程图。下面将参考图3、图4和图8描述图8的操作算法。

首先、在操作s801中,主机侧控制器46首先使双向开关41的控制信号hpdcon进入状态“1”使得双向开关41进入输入状态。

在操作s802中,主机侧控制器46确定与主机设备11或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

在操作s831中,如果主机侧控制器46直到过了上限时间时也没有与主机设备11或外部设备连接,则主机侧控制器46结束控制操作。

在操作s802中,当来自电源端子403的电源电压vd为逻辑“1”状态且来自双向开关41的连接信号hpdin为逻辑“0”状态时,主机侧控制器46确定其已与主机设备11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s811中,主机侧控制器46将双向开关41的控制信号hpdcon改为状态“0”,且在操作s812中生成处于状态“1”的连接输出信号hpdout。

接下来,在操作s813和s814中,主机侧控制器46根据接收自主机设备11的控制信号将edid和dpcd传送给主机设备11,直到edid和dpcd各自传输完成。

接下来,在操作s815中,主机侧控制器46从主机设备11接收传输条件信息,然后在操作s816中向主机设备11传输指出不适当的信号。

在操作s802中,当主机侧控制器46通过串行通信接口46s与外部设备连接时,主机侧控制器46的操作如下。

首先,在操作s821中,主机侧控制器46接收显示设备12的edid。

接下来,在操作s822中,主机侧控制器46将接收的edid存储在主机侧存储器47(例如串行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中。

接下来,在操作s823中,主机侧控制器46接收显示设备12的dpcd。

接下来,在操作s824中,主机侧控制器46将接收的dpcd存储在主机侧存储器47中。

在操作s825和s826中,主机侧控制器46执行通信,直到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结束。用户的计算机或终端作为外部设备可以与主机侧控制器46通信。因此,当由于图像传输问题而导致显示质量劣化时,可以解决这种劣化。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调整主机侧控制器46的dpcd通信程序而调整主机设备11的传输条件。

图9是图5所示显示侧控制器56的操作算法的流程图。下面将参考图3、图5和图9描述图9的操作算法。

首先,在操作s901中,显示侧控制器56确定与显示设备12或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

在操作s931中,如果显示侧控制器56直到过了上限时间时也没有与显示设备12或外部设备连接,则显示侧控制器56结束控制操作。

在操作s901中,当来自and门51的输入信号处于逻辑“1”状态时,显示侧控制器56确定其已与显示设备12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显示侧控制器56执行如下处理。

首先,在操作s911中,显示侧控制器56读取显示设备12的edid。

接下来,在操作s912中,显示侧控制器56将读取的edid存储在显示侧存储器57中。

接下来,在操作s913中,显示侧控制器56读取显示设备12的dpcd。

接下来,在操作s914中,显示侧控制器56将读取的dpcd存储在显示侧存储器57中。

在操作s915至操作s918中,显示侧控制器56与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进行dpcd通信。换而言之,显示侧控制器56执行用于“链路训练”的通信。现在将详细描述该处理。

首先,在操作s915中,显示侧控制器56根据存储的dpcd将待采用的传输条件信息传送给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另外,在操作s916中,显示侧控制器56根据待采用的传输条件信息控制显示侧主接口32b的操作。

因此,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基于所接收的传输条件信息而接收主数据。

当在接收主数据期间发生错误时,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利用连接信号hpd生成指出传输条件不适合控制器121自身的不当指示信号。例如,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生成具有包括多个逻辑值“1”和“0”的脉冲串的连接信号hpd。

因此,当在操作s917中从and门51接收具有包括多个逻辑值“1”和“0”的脉冲串的不当指示信号时,在操作s918中,显示侧控制器56修改待采用的传输条件信息,并将修改的待采用的传输条件信息传送给显示设备12的控制器121。

dpcd通信操作s916至s917被重复执行。

在操作s901中,当显示侧控制器56通过串行通信接口56s与外部设备连接时,显示侧控制器56的操作如下。

首先,在操作s921中,显示侧控制器56根据dpcd从外部设备接收传输条件信息。

接下来,在操作s922中,显示侧控制器56根据dpcd设置待采用的传输条件信息。

在操作s923和s924中,显示侧控制器56执行通信,直到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结束。用户的计算机或终端作为外部设备可以与显示侧控制器56通信。因此,当由于图像传输问题而导致显示质量劣化时,可以解决这种劣化。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显示侧控制器56的传输控制程序而调整显示侧主接口32b的传输条件。

图10示出采用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33的示例。在图10中,与图3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下面将参考图3和图10描述图10的示例。

参考图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字图像传输装置73包括与主机设备11连接的主机侧接口31,与显示设备12连接的显示侧接口32,以及将主机侧接口31与显示侧接口32连接的光缆34。

主机侧辅助接口31a与管理员的计算机1041进行通信以诊断主机侧接口31的操作状态,将诊断结果传送给管理员的计算机1041,并控制主机侧接口31的操作。而且,管理员的通信终端1043可以通过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1042与管理员的计算机1041通信。

因此,管理员利用其计算机1041或其通信终端1043来诊断主机侧接口31的操作状态并控制主机侧接口31的操作。

另外,显示侧辅助接口32a与管理员的计算机1051进行通信以诊断显示侧接口32的操作状态,将诊断结果传送给管理员的计算机1051,并控制显示侧接口32的操作。

而且,管理员的通信终端1053可以通过isdn1052与管理员的计算机1051通信。

因此,管理员利用其计算机1051或其通信终端1053来诊断显示侧接口32的操作状态并控制显示侧接口32的操作。

图11是图3所示显示端口光连接器33的主机侧主接口31b的内部结构的框图。下面将参考图3和图11描述主机侧主接口31b的内部结构和操作。

主机侧主接口31b包括四个减法器1101至1104以及四个电光转换器1111至1114。

这四个减法器1101至1104将接收自主机设备11的主信号端子的差分主信号l1+至l4-分别转换成单个主信号l1至l4。

换而言之,减法器1101至1104通过分别从接收自主机设备11的主正(+)信号端子的差分主正(+)信号l1+、l2+、l3+和l4+中减去从接收自主机设备11的主负(-)信号端子的差分主负(-)信号l1-、l2-、l3-和l4-而生成单个主信号l1至l4。

这四个电光转换器1111至1114分别将接收自四个减法器1101至1104的单个主信号l1至l4转换成光信号l1i至l4i,并通过光纤线路将光信号l1i至l4i传送至显示侧主接口32b。

图12是图3所示显示端口光连接器33的显示侧主接口32b的内部结构的框图。下面将参考图3和图12描述显示侧主接口32b的内部结构和操作。

显示侧主接口32b包括四个电光转换器1201至1204以及四个差分信号发生器1211至1214。

这四个电光转换器1201至1204将从主机侧主接口31b通过其光纤线路接收的光信号l1i至l4i转换成主数据信号l1至l4。

差分信号发生器1211至1214分别将分别从电光转换器1201至1204接收的主数据信号l1至l4转换成差分主数据信号l1+至l4-。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效果。

首先,由主机侧辅助接口而非显示设备向主机设备提供edid和dpcd。由显示侧辅助接口而非主机设备在与显示设备执行dpcd通信的同时控制显示侧主接口的操作。

因此,可以从光缆中去除辅助连接线。因此,可以防止当edid和dpcd作为差分辅助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时或者当建立远距离dpcd通信时发生的噪声生成和信号衰减。另外,由于不需要辅助连接线,所以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端口光连接器经济便宜。

其次,主机侧辅助接口与外部设备通信。因此,用户的计算机或终端可以与主机侧辅助接口通信。因此,当由于图像传输问题而导致显示质量劣化时,可以解决这种劣化。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调整主机侧辅助接口的dpcd通信程序而调整主机设备的传输条件。

另外,用户的计算机或终端可以与显示侧辅助接口通信。因此,当由于图像传输问题而导致显示质量劣化时,可以解决这种劣化。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显示侧辅助接口的传输控制程序而调整显示侧主接口的传输条件。

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方面的各种修改。

应当理解,所述示例性实施例应当以描述性意义来理解,而非用于进行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