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后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678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及其后壳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后壳。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用于固定显示屏的后壳。对于大尺寸显示装置的后壳,由于一次注塑成型的成本太高,因此一般由多个壳体拼接而成。

相关技术中,该多个壳体中,相邻两个壳体的边缘处均设置有螺钉孔,拼接时需要将两个壳体的螺钉孔进行对位,然后再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但是,在对两个壳体的螺钉孔进行对位时,壳体之间容易发生相对位移,螺钉不易安装,壳体的拼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壳体拼接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后壳。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后壳,所述显示装置后壳包括:至少两个壳体;

所述至少两个壳体中,第一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凸起部,第二壳体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部对应的凹陷部,所述凸起部能够滑入所述对应的凹陷部中,并卡入所述对应的凹陷部;

所述凸起部中设置有第一螺钉孔,所述凹陷部中设置有第二螺钉孔,当所述凸起部卡入在所述凹陷部中时,螺钉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螺钉孔和所述第二螺钉孔,以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后壳。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后壳,该显示装置后壳包括至少两个壳体;该至少两个壳体中,第一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凸起部,第二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凹陷部,并且该凸起部中设置有第一螺钉孔,该凹陷部中设置有第二螺钉孔,当该凸起部卡入在该凹陷部中时,螺钉能够穿过该第一螺钉孔和该第二螺钉孔,以固定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因此,在对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后壳进行拼接时,通过将第一壳体上的凸起部卡入至第二壳体上的凹陷部中,可以对待拼接的两个壳体进行预定位,避免安装螺钉时两个壳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保证螺钉孔的准确对位,从而提高壳体的拼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壳体内侧边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壳体内侧边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壳体外侧边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壳体外侧边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壳体外侧边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1和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后壳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和图1-2,该显示装置后壳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壳体。示例的,该后壳可以为电视机的外壳,如图1-1所示,该显示装置后壳可以包括两个壳体01和02,且该两个壳体01和02可以沿电视机竖直方向的轴线对称(即该两个壳体可以分别为电视机的左后壳和右后壳);或者,该两个壳体还可以为沿电视机水平方向的轴线所划分成的两个壳体(即该两个壳体可以分别为电视机的上后壳和下后壳);又或者,如图1-2所示,该显示装置后壳也可以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三个壳体01、02和03。本发明实施例对该显示装置后壳所包括的壳体个数,以及各个壳体的设置方位不做具体限定。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壳体内侧边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和图3,该至少两个壳体中,第一壳体01的边缘设置有凸起部011;参考图2,该第二壳体02的边缘设置有与该凸起部011对应的凹陷部021。其中,凸起部011能够滑入该对应的凹陷部012中,并卡入该对应的凹陷部021。也即是,该凹陷部012可以作为滑轨引导凸起部011滑入,并卡入在该凹陷部中。该滑入式拼接的方法较为简单,拼接的效率较高。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壳体内侧边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壳体外侧边缘的示意图。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凸起部011中可以设置有第一螺钉孔10,从图5可以看出,凹陷部021中可以设置有第二螺钉孔20。当该凸起部011卡入该凹陷部021中时,螺钉能够穿过该第一螺钉孔10和该第二螺钉孔20,以固定该第一壳体01和该第二壳体02。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后壳,该显示装置后壳中的第一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凸起部,第二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凹陷部,并且该凸起部中设置有第一螺钉孔,该凹陷部中设置有第二螺钉孔,当该凸起部滑入并卡入在该凹陷部中时,螺钉能够穿过该第一螺钉孔和该第二螺钉孔,以固定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因此,在对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后壳进行拼接时,通过将第一壳体上的凸起部卡入至第二壳体上的凹陷部中,可以对待拼接的两个壳体进行预定位,避免安装螺钉时两个壳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保证螺钉孔的准确对位,从而提高壳体的拼接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该显示装置后壳是由多个壳体拼接而成的,因此每个壳体的尺寸可以较小,故每个壳体可以均为一次成型结构,并且每个壳体可以均由塑料通过一次注塑成型。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壳体边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第二壳体02的边缘可以呈台阶状,该第二壳体02的边缘中凸出的台面020上设置有该凹陷部021,且凹陷部021的凹陷方向与该凸出的台面020相互垂直。也即是,该凹陷部021向第二壳体02的内侧凹陷,相应的,该凸起部011向第一壳体01的内侧凸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二壳体02边缘凸出的台面与该第二壳体02外表面的高度差可以根据该第一壳体01的厚度进行设置,以保证将该第一壳体01与第二壳体02拼接后,两个壳体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也即是,保证该两个壳体的拼接处无段差,或者段差小于预设值。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壳体外侧边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和图7可以看出,该第一壳体01的边缘还可以设置有插舌012。示例的,如图7所示,该插舌012可以为一条状结构。且插舌012面积最大的平面与该第一壳体01面积最大的平面相互垂直,也即是,插舌012可以向该第一壳体01的内侧延伸。相应的,参考图6,该第二壳体02的边缘还设置有插槽022。示例的,该插槽可以为一矩形槽。该插舌012用于插入至该插槽022中,以固定该两个壳体。

可选的,参考图3和图7,该第一壳体01的边缘还设置有卡扣013,其中卡扣013可以为一弯折结构;参考图6,该第二壳体02的边缘还设置有卡扣槽023,其中卡扣槽023可以为一矩形槽。该卡扣013用于卡接在该卡扣槽023中,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该两个壳体拼接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3、图6和图7所示,该第一壳体01的边缘还设置有定位柱014,该第二壳体02的边缘还设置有定位孔024,该定位柱014用于插入在该定位孔024中。从图3和图7中可以看出,该定位柱014向该第一外壳01的内侧延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图3、图4和图7中可以看出,该第一壳体01的边缘可以交错设置有该凸起部011、插舌012、卡扣013和定位柱014。相应的,参考图5和图6,该第二壳体02的边缘可以交错设置有该凹陷部021、插槽022、卡扣槽023和定位孔024。并且,为了保证壳体拼接后的稳定性,该第一壳体01的边缘可以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多个插舌、多个卡扣以及多个定位柱;相应的,该第二壳体02的边缘可以对应设置有多个凹陷部、多个插槽、多个卡扣槽和多个定位孔。

通过该凸起部、螺钉、插舌、卡扣和定位柱的固定可以对该两个壳体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共六个自由度进行限位(该各个方向是以显示装置的显示平面为基准),从而可以有效减小显示装置后壳拼接处的闪缝和断差;此外,通过增加插舌、卡扣和定位柱,还可以减少壳体拼接时所需使用的螺钉个数,提高拼接效率。

例如,对于75寸机型的显示装置的后壳,采用相关技术中的拼接方案,相邻的壳体需要通过9颗螺钉进行固定,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相邻两个壳体可以仅用6颗螺钉进行固定,显示装置后壳的装配效率能够提升30%。

进一步的,从图3、图4和图7中还可以看出,第一壳体01的边缘,对应于该凸起部011的位置处还形成有弧形凸台11;相应的,参考图5和图6,第二壳体02的边缘,对应于该凹陷部20的位置处还形成有弧形凹槽21。该第一壳体01上的弧形凸台11可以卡入在该第二壳体02的弧形凹槽21内,同样可以起到预定位和限位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后壳,该显示装置后壳中的第一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凸起部,第二壳体的边缘设置有凹陷部,并且该凸起部中设置有第一螺钉孔,该凹陷部中设置有第二螺钉孔,当该凸起部卡入在该凹陷部中时,螺钉能够穿过该第一螺钉孔和该第二螺钉孔,以固定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因此,在对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后壳进行拼接时,通过将第一壳体上的凸起部卡入至第二壳体上的凹陷部中,可以对待拼接的两个壳体进行预定位,避免安装螺钉时两个壳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保证螺钉孔的准确对位,从而提高壳体的拼接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如图1至图7任一所示的显示装置后壳。该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或者电脑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