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墨水瓶的吸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07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墨水瓶的吸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墨水瓶的吸液装置。目前,人们使用的各种墨水瓶,一般采用螺旋盖的小瓶盛装。这种结构的墨水瓶,对使用者经常出现倾倒瓶后污染桌面,另外,墨水瓶不盖时,容易造成墨水挥发,更大的缺限是,使用者用钢笔、蘸笔吸水时,瓶内水多则易污染笔杆,水少则不易吸到。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并在瓶倒后墨水不易流出,吸水时不会污染笔杆的一种用于墨水瓶的吸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解决的方案是,在常用的墨水瓶口内紧紧配装用塑料制成的圆柱形吸液体,吸液体的顶盖和底面中心位置分别设有吸液口和空气进气孔,吸液体的底面即进气孔外的一周固定着仍用塑料制成的螺旋式气囊管,囊管上端圆周壁上连接着中间带孔的气压塑料板,该气压板上固定的喇叭形液井管内壁设有间距均匀的压力台,液井管的下端接有通向瓶内的细长吸液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是结构简单,可一次注塑而成,易加工,成本低;二是瓶内盛装的墨水不易挥发,瓶倒后不会倒流,因此,既可节水又省笔尖,特别对使用者的手指,笔杆和桌面等办公环境再不会出现污染的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论述。由
图1所示,在墨水瓶(1)口紧紧配装的圆柱形吸液体(2)上端固定着直径稍大于瓶口端面的顶盖(3),顶盖中间设有吸液口(4),吸液体的底面中心位置设有进气孔(10),孔外一周的底面固定着螺旋式塑料气囊(9),囊管内装有的喇叭形液井管(8)与囊管上端固定的塑料气压板(7)相接,该气压板中间又设有通向液井的吸液孔(5),喇叭形液井管内壁设有间距均匀的笔头压力台(6),井管下端接有通向瓶内的吸液管(11)。
当瓶内盛装墨水后,将与瓶口紧配的吸液装置塞入瓶口,使瓶内呈封闭状态,瓶倒后,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使瓶内墨水不会通过细长的吸液管(11)流出。吸液时,只要把笔尖插入喇叭形液井(8)内,笔头上端较粗的部位自然卡在液井内壁的压力台(6)上,这时,笔杆向下稍有压力,即可带动液井管上端连接的压力板(7)向下运动,压缩螺旋气囊管(9)使空气通过进气孔(10)进入瓶内上部,在气压作用下,瓶内液体通过吸液管(11)进入液井管下部的空腔内供吸用。吸液完毕后,气囊在无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然恢复原状,并把剩余液体吸入瓶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墨水瓶的吸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墨水瓶(1)口紧紧配装的圆柱形吸液体(2)是用塑料制成,该吸液体的底面设有进气孔(10),进气孔外的一周固定着仍用塑料制成的圆柱形螺旋气囊管(9),囊管上端固定的气压板(7)上连接着喇叭形液井管(8),液井管下端接有通向瓶内的吸液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墨水瓶的吸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井管(8)内壁设有间距均匀的笔头压力台(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墨水瓶的吸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液体顶盖(3)和螺旋气囊管(9)上端固定的气压板(7)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笔尖插向液井管内的吸液口(4)和(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墨水瓶的吸液装置,其特征是在常用的墨水瓶口配装用塑料制成的圆柱形吸液体,该吸液体的顶盖和底面分别设有吸液口和进气孔,底面进气孔外的一周固定着螺旋式气囊管,囊管上端固定着带孔的气压板,气压板圆孔一周连接的喇叭形液井管内壁设有间距均匀的压力台,液井管下端连接着通向瓶内的吸液管。
文档编号B43L25/00GK2173716SQ9324391
公开日1994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4日
发明者徐寰 申请人:徐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