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1860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可实现静电防护又不影响触控精度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图2示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内嵌式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包括一彩色滤光基板200、一阵列基板 202、一触控传感层 208、一第一绝缘层(first insulat1n layer) 216、一静电屏蔽层(shielding layer) 218、一第二绝缘层(second insulat1n layer) 220、一共通电极层(common electrode layer) 212和一密封胶(sealant) 201。例如,触控传感层208采用氧化铟锡(ITO)材质制作而成。
[0035]详细而言,触控传感层208设置于彩色滤光基板200的下方。第一绝缘层216设置于触控传感层208的下方。静电屏蔽层218设置于第一绝缘层216的下方。第二绝缘层220设置于静电屏蔽层218的下方。共通电极层212设置于第二绝缘层220的下方。密封胶201用于粘结相对设置的彩色滤光基板200以及阵列基板202,从而形成一密闭空间。透过该密闭空间来密封夹持位于上述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密封胶201具有导电能力,静电屏蔽层218经由密封胶201电性親接至阵列基板202上的接地焊垫(grounding pad)GND0
[0036]在一具体实施例,第一绝缘层216向上包覆触控传感层208,使得触控传感层208与静电屏蔽层218电性隔离。此外,由于第一绝缘层216包覆触控传感层208,使得触控传感层208的侧边也不会与密封胶201电性导通。
[0037]在一具体实施例,共通电极层212的边缘与密封胶201的内壁之间具有一预设间距,该预设间距大于零。换言之,透过共通电极层212的适当内缩,可避免共通电极层212接触具有导电能力的密封胶201。
[0038]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在触控传感层208与液晶层之间形成一接地的静电屏蔽层218,以避免外界的静电电荷干扰。此外,利用第一绝缘层216电性隔离触控传感层208与静电屏蔽层218,并利用第二绝缘层220电性隔离静电屏蔽层218与共通电极层212,由于静电屏蔽层218设置在触控传感层208的下方,当使用者透过触控传感层208上方的保护玻璃进行触控操作时,静电屏蔽层218并不会遮蔽触控传感层中的投射电场,因此也不会影响到触控的精度和灵敏度。
[0039]图3示出图2的内嵌式触控面板的一可替换实施例。
[0040]将图3与图2进行比较,其主要区别是在于,图3的内嵌式触控面板中,密封胶201掺杂有金球(Au ball),如图3中的Ball标识。如此一来,静电屏蔽层218藉由密封胶201内的金球电性耦接至阵列基板202上的接地焊垫GND。
[0041]图4示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内嵌式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2]参照图4,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包括一滤光基板200、位于滤光基板下方的黑矩阵层206、一触控传感层208、一第一绝缘层216、一彩色滤光层(包括红色滤光片R、绿色滤光片G和蓝色滤光片B)、一静电屏蔽层218、一第二绝缘层220、一共通电极层212、一光阻间隔物(photo spacer) 214以及阵列基板202。
[0043]其中,黑矩阵206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彩色滤光片的交界区域并位于触控传感层208的上方,以避免发生混色情形。光阻间隔物214设置于任意不同颜色的相邻滤光片之间,诸如绿色滤光片G与蓝色滤光片之间,或者,蓝色滤光片B与红色滤光片之间。触控传感层208位于黑矩阵层206的下方。共通电极层212位于彩色滤光层的下方,光阻间隔物214位于共通电极层212的下方。与图2和图3不同的是,图4的静电屏蔽层218与黑矩阵206的图案与位置——对应。
[0044]在一具体实施例,共通电极层212包括朝向液晶层一侧的凹陷部,用于容置上述光阻间隔物214。
[0045]采用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包括彩色滤光基板、阵列基板、触控传感层、第一绝缘层、静电屏蔽层、第二绝缘层、共通电极层和密封胶,其触控传感层设置于彩色滤光基板的下方,第一绝缘层设置于触控传感层的下方,静电屏蔽层设置于第一绝缘层的下方,第二绝缘层设置于静电屏蔽层的下方,共通电极层设置于第二绝缘层的下方,密封胶用于粘结彩色滤光基板以及阵列基板从而密封夹持在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在触控传感层与液晶层之间形成一接地的静电屏蔽层,以避免外界的静电电荷干扰。而且,由于静电屏蔽层设置在触控传感层的下方,当使用者透过触控传感层上方的保护玻璃进行触控操作时,静电屏蔽层并未遮蔽触控传感层中的投射电场,因此也不会影响到触控的精度和灵敏度。
[0046]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彩色滤光基板和一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式触控面板还包括: 一触控传感层,设置于所述彩色滤光基板的下方; 一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触控传感层的下方; 一静电屏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下方; 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静电屏蔽层的下方; 一共通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下方;以及 一密封胶,用于粘结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以及所述阵列基板,从而密封夹持在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其中,所述密封胶具有导电能力,所述静电屏蔽层经由所述密封胶电性耦接至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接地焊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掺杂有金球,所述静电屏蔽层藉由所述密封胶内的金球电性耦接至所述接地焊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向上包覆所述触控传感层,使得所述触控传感层与所述静电屏蔽层电性隔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传感层为氧化铟锡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式触控面板还包括多个彩色滤光片以及设置在相邻彩色滤光片之间的黑矩阵,其中,所述静电屏蔽层与所述黑矩阵的位置——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矩阵设置在所述触控传感层的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通电极层包括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凹陷部,用于容置一光阻间隔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通电极层的边缘与所述密封胶的内壁之间具有一预设间距,所述预设间距大于零。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色滤光基板和阵列基板;触控传感层,设置于彩色滤光基板的下方;第一绝缘层,设置于触控传感层的下方;静电屏蔽层,设置于第一绝缘层的下方;第二绝缘层,设置于静电屏蔽层的下方;共通电极层,设置于第二绝缘层的下方;以及密封胶,用于粘结上述两基板。静电屏蔽层经由具有导电能力的密封胶电性耦接至阵列基板上的接地焊垫。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触控传感层与液晶层之间形成一接地的静电屏蔽层,以避免外界的静电电荷干扰。此外,静电屏蔽层设置在触控传感层的下方,当使用者在触控传感层上方进行触控操作时,静电屏蔽层并未遮蔽触控传感层中的投射电场,因而不会影响到触控精度。
【IPC分类】G09F9/35, G06F3/041, G02F1/1333, G06F3/044
【公开号】CN105139775
【申请号】CN201510661317
【发明人】徐炜智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