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釉下转移花纸及其制备方法和陶瓷釉下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4744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釉下转移花纸及其制备方法和陶瓷釉下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釉下装饰技术,主要涉及用于陶瓷制品的釉下转移花纸及其制备和陶瓷釉下的应用。
背景技术
陶瓷装饰目前分为两种一类为湿法分离转移花纸(即水转移)的装饰将印刷在载纸上的装饰层通过湿水转贴在需装饰的陶瓷制品表面,然后施釉进行釉烧。这种花纸图案印刷在多孔性载纸上,故难以确保图案的完整性。在该载纸上印刷难度较高,因为多孔性载纸(俗称为棉纸)较薄,不太适于机械印刷。此花纸的保质期不长,因它本身的配料多为一种含糖物质,花纸存放久了此含糖物质自然风化,从而无法再转移到坯体上,或者是转移到坯体上时装饰层扩散。此花纸只适于做一些简单的LOGO标志,制作较丰富色彩的图案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二类为解决以上花纸的不足,采用的一种釉上装饰技术,它的优点在于图案不受多少颜色的限制,比如四色花纸等,但是此花纸的局限性必须在釉坯上贴花,此花纸具有一定的弹力,对生产而言会增加一笔陶瓷烧成的成本。
综上所述,两类花纸共同的缺点在于都为水转移花纸,花纸一旦不小心与水结合将会脱落,从而不能恢复原有的状态,以致花纸报废。湿水法分离花纸时间太久或储存不好,装饰层将会扩散或图案变形,它的局限性在于只能印刷一些要求不高的图案,像上述所讲的针对一些简单LOGO标,那么釉上装饰可以做到相对完美,它的前提条件必须在釉坯上贴花,相对陶瓷工厂而言多一次烧成的成本,并且不一定能通过陶瓷方面的检测。还有釉上装饰花纸基本上会受气温的影响,冬天较为明显,花纸在这个时候特脆,没有弹力,像一些弧度较大的产品在这种气候里无法操作,这也是此花纸的严重不足。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直接粘贴(不需水转移)和不受任何颜色限制的完全适于陶瓷制品的釉下转移花纸。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釉下转移花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釉下转移花纸的陶瓷釉下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釉下转移花纸,其包括依次层叠的底纸、防静电膜、脱离剂层、墨料层、不干胶层和隔离纸,所述墨料层的墨料由水性调墨油或油性调墨油与色料及稳定溶剂配置而成。在脱离剂层和墨料层之间还可以设置起保护作用的罩层。
所述墨料层的墨料可以由水性调墨油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配置而成水性调墨油为33%-52%;色料为 32%-52%;稳定溶剂为 8%-26%;所述的墨料层也可以由油性调墨油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配置而成油性调墨油为30%-50%;色料 为33%-54%;稳定溶剂为 8%-27%。
所述的水性调墨油是由粘性物与水的混合组成的流动液体;油性调墨油是由丙烯酸树脂、高沸点芳香族溶剂、介面活动剂及添加剂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粘性体。
所述的色料至少由基础色料的红色、黄色、兰色、绿色和黑色中的一种所组成,即可以根据不同的花色图案,选择一种基础色料或由多种基础色料的混合料作为印制花色图案的颜料。
所述的稳定溶剂是业内常用的,其主要是由KNa、CaO、ZnO、MgO AL2O3、SiO2配置而成。
本发明釉下转移花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将防静电膜与一具有抗拉强度的底纸复合成适于机械印刷作业的复合纸;在复合纸的防静电膜表面上,先涂复一层脱离剂,再将根据需要配置好的墨料在脱离剂层的表面丝网印制图案,然后在墨料图案的表面涂复一层不干胶;在不干胶层的表面附吸一隔离纸。
本发明釉下转移花纸在陶瓷釉下的应用,其包括下列步骤先将复合纸的底纸与防静电膜分开,除去底纸;再将釉下转移花纸上的隔离纸撕去,并将带有不干胶的一面直接粘在素坯体需装饰部位的表面上;用弹性物体在防静电膜外表面上擦拭,以致防静电膜脱落,使得墨料图案层留在素坯体的表面;然后用撕下的隔离纸附在墨料图案层的表面上用力擦拭,使墨料图案层与素胚体之间的空气完全排出,以致墨料图案粘牢于素胚体上;最后烤色,施釉后釉烧。
本发明利用防静电膜替代传统载纸来承载印制色彩丰富的墨料图案,选择业内技术人员熟知的陶瓷物料,通过合理配置得出能适合各类素胚体烧结温度及施釉、釉烧工艺的墨料,彻底改变了传统花纸墨料的材料,并使得花纸墨料具有更高的稳定性。通过印刷在墨料层表面的不干胶水,可以快速的将釉下转移花纸墨料层直接粘贴于素胚体上,从面省略了传统花纸通过水转移才能贴在坯体上的工序,真正达到了操作方便且不受天气温度的影响。由于墨料图案的色彩丰富,陶瓷加工时,不需要工人手绘加工,而在素胚体上贴花后,可以直接施釉、釉烧完成陶瓷的制作,省去了一次增花工序,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发明釉下转移花纸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墨料配比表;图3为本发明釉下转移花纸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釉下转移花纸在陶瓷釉下应用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法图1示出了本发明釉下转移花纸剖面结构,所述的釉下转移花纸,包括依次层叠的底纸1、防静电膜2、脱离剂层3、墨料层4、不干胶层5和隔离纸6。其中的墨料层的墨料由水性调墨油或油性调墨油与色料及稳定溶剂配置而成。为了使色料层处于稳定状态,也可以在脱离剂层2和墨料层3之间还可以设置一层起保护作用的罩层(图中未示)。
所述的墨料可以由水性调墨油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配置而成水性调墨油为33%-52%;色料为32%-52%;稳定溶剂为8%-26%;所述的墨料可以由油性调墨油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配置而成油性调墨油为30%-50%;色料为33%-54%;稳定溶剂为8%-27%。
所述的防静电膜可以是现有的PE膜,脱离剂可以是现有的胶膜,而隔离纸可以是现有的离型纸。水性调墨油可以是由业内常用的粘性物(如,美胶等)与水混合组成的流动液体;而油性调墨油可以是业内常用的由丙烯酸树脂、高沸点芳香族溶剂、介面活动剂及添加剂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粘性体。不干胶层主要是由丙烯酸脂乳液组成白色或淡黄色膏状的可以丝印的粘性物。根据图案花色的不同,所述的色料可以根据花色图案的需要,采用陶瓷材料常用的基础色料的红色、黄色、兰色、绿色和黑色中的一种或由几种基础色料调配而成的混合色料。所述的稳定溶剂是业内常用的,其主要是由KNa、CaO、ZnO、MgO AL2O3、SiO2配置而成。
传统花纸印刷墨料采用烧结温度800度的色料,这种温度的色料可以直接从色料供应商处购买,不需进一步调整,只提供所需色料的烧结温度,不用添加任何的稳定剂。本发明釉下转移花纸中使用的墨料,可以根据陶瓷本身烧结的温度而调配相适应的物料。即不同温度的色料将配合不同温度的稳定溶剂,如白云土陶瓷需加入白云土烧结温度的稳定溶剂。陶瓷基础色料大部分都是共用的,只要合理配置稳定溶剂就可以制得适应各种陶瓷烧结温度的墨料。另外,将墨料调制适用于丝网印刷的糊状体,也要合理配置调墨油的计量,调墨油可以从花纸行业的供应商处购买。通常采用常规方法将色料、稳定溶剂及调墨油均匀调和。墨料的稀或稠以满足印刷为宜,即印刷后,油墨中的水份便于慢慢蒸发,而形成所述的墨料层。
如图2所示,为用于不同陶瓷烧结温度的苹果花色的墨料重量配比表。其中的色料由单黄色、单绿色、单红色,咖啡色(20%黑+80%红)配制而成。用于白云土坯体的墨料调配烧结温度为980-1050度、半瓷质胚体墨料调配烧结温度为1080-1180度、全瓷质胚体墨料调配烧结温度为1200-1250度。墨料的配置是这样进行的先用电子秤按色料的配置秤料,倒入容器混合;再按照墨料重量配比表添加相应比例的调墨油和稳定溶剂;最后将所有的成份均匀调合。
有了上述的防静电膜、脱离剂、墨料、不干胶和隔离纸这些基本材料,就可以根据下列步骤(如图3所示)来制备本发明的釉下转移花纸(1)、将防静电膜与一具有抗拉强度的表面光滑的底纸复合成适于机械印刷作业的复合纸;(2)、在复合纸的的防静电膜表面上,先印刷一层脱离剂;(3)、再在脱离剂层表面印刷一层罩层(根据情况该罩层也可以不要);(4)、将配置好的墨料分色,并在罩层的表面丝网印制图案;(5)、然后在墨料图案的表面印刷一层不干胶;(6)、在不干胶层的表面吸附一隔离纸。
有了釉下转移花纸,就可以根据下列步骤(如图4所示),将该花纸应用于陶瓷釉下(1)、先将复合纸的底纸与防静电膜分开,除去底纸;(2)、再将釉下转移花纸上的隔离纸撕去,并将带有不干胶的一面直接粘在陶瓷素坯体需装饰部位的表面上;(3)、用橡胶擦等弹性物体在防静电膜外表面上擦拭,以致防静电膜脱落,使得墨料图案层留在素坯体的表面;(4)、然后用撕下的隔离纸附在墨料图案层的表面上用力擦拭,使墨料图案层与陶瓷素胚体之间的空气完全排出,以致墨料图案粘牢于陶瓷素胚体上;(5)、最后烤色,施釉后釉烧。
本发明的釉下转移花纸重点是在湿法转移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的突破,改变了花纸的材质及对色料的稳定性进行了调整及改进。本发明釉下转移花纸的出现,第一解决了以前湿法转移的不足,即由水转改为粘贴,可用于所有不同土质的陶瓷素烧坯。同样在素坯上操作比前者图案更逼真,印刷方面比前者较好印,图案不受颜色多少限制,印刷难度可以得到控制。第二解决了陶瓷工厂的瓶颈部分,在目前处于陶瓷行业手绘人工的欠缺的同时,此花纸代替了手工,达到手工的效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相比传统花纸减少了一次烧成的成本。另外,本发明在真正意义上突破了通过陶瓷方面铅镉检测问题,从而在传统花纸上真正做到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釉下转移花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底纸、防静电膜、脱离剂层、墨料层、不干胶层和隔离纸,所述墨料层的墨料由水性调墨油或油性调墨油与色料及稳定溶剂配置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釉下转移花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料层的墨料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配置而成水性调墨油为33%-52%;色料为 32%-52%;稳定溶剂为 8%-26%;或油性调墨油为30%-50%;色料为 33%-54%;稳定溶剂为 8%-2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釉下转移花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性调墨油是由粘性物与水的混合组成的流动液体;油性调墨油是由丙烯酸树脂、高沸点芳香族溶剂、介面活动剂及添加剂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粘性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釉下转移花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料至少由基础色料的红色、黄色、兰色、绿色和黑色中的一种所组成。
5.一种釉下转移花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将防静电膜与一具有抗拉强度的底纸复合成适于机械印刷作业的复合纸;在复合纸的防静电膜表面上,先涂复一层脱离剂,再将根据需要配置好的墨料在脱离剂层的表面丝网印制图案,然后在墨料图案的表面涂复一层不干胶;在不干胶层的表面吸附一隔离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釉下转移花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墨料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配置而成水性调墨油为 33%-52%;色料为 32%-52%;稳定溶剂为 8%-26%;或油性调墨油为30%-50%;色料为 33%-54%;稳定溶剂为 8%-2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釉下转移花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料至少由基础色料的红色、黄色、兰色、绿色和黑色中的一种所组成。
8.一种釉下转移花纸在陶瓷釉下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先将釉下转移花纸上的隔离纸撕去,并将带有不干胶的一面直接粘在素坯体需装饰部位的表面上;用弹性物体在防静电膜外表面上擦拭,以致防静电膜脱落,使得墨料图案层留在素坯体的表面;然后用撕下的隔离纸附在墨料图案层的表面上用力擦拭,使墨料图案层与素胚体之间的空气完全排出,以致墨料图案粘牢于素胚体上;最后烤色、施釉后釉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釉下转移花纸在陶瓷釉下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墨料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配置而成水性调墨油为33%-52%;色料为 32%-52%;稳定溶剂为 8%-26%;或油性调墨油为30%-50%;色料为 33%-54%;稳定溶剂为 8%-2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釉下转移花纸在陶瓷釉下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料至少由基础色料的红色、黄色、兰色、绿色和黑色中的一种所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陶瓷制品的釉下转移花纸,其包括依次层叠的底纸、防静电膜、脱离剂层、墨料层、不干胶层和隔离纸,所述墨料层的墨料由水性调墨油或油性调墨油与色料及稳定溶剂配置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釉下转移花纸的制备方法以及这种花纸在陶瓷釉下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合理配置出的适合各类素胚体烧结温度及施釉、釉烧工艺的墨料,使得花纸墨料具有更高的稳定性。通过墨料层表面的不干胶水,快速的将釉下转移花纸墨料层直接粘贴于素胚体上,工艺简化,不受天气温度的影响。另外,不需要工人手绘加工,可以直接施釉、釉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44C1/17GK101070033SQ20071007416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8日
发明者占国华 申请人:占国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