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984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这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以某种电子照相成像方式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例子包括静电复印机、静电打印机(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或类似装置)、传真机和字处理机。
上述处理盒为一个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上,它包括静电感光元件和充电装置,显影装置或清洁装置。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上,它可以包括静电感光元件和至少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上,可以包括一个静电感光元件和至少一个显影装置。
采用处理盒形式,可以由使用者进行有效地维修或保养操作,这样,可显著地改进操作性能,因此,处理盒形式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照相领域中。
如图23所示,处理盒45包括一个支承显影辊18的显影装置框架43和一个调色剂储存容器46,它们通过超声波焊彼此连接。支承感光鼓11、充电辊12和清洁刮板14的清洁框架47,由销钉49与显影单元连接。在清洁框架47和显影装置框架43之间有一个压簧42。这样,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彼此靠近,它们之间有隔离辊。
在处理盒形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需要大容量的显影剂(调色剂)储存容器和大的除去调色剂容器,以延长需要更换处理盒的时间周期。
当增加显影剂储存容器的容量时,显影剂的重量相应地增加。因此,施加到显影剂容器的力也增加,并引起小的变形。这可能引起显影辊和感光鼓之间定位误差变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和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即使增加显影剂(调色剂)的储存量,图像的质量也保持稳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定位准确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提高了静电感光鼓和显影元件之间的定位精度。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和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以简单的结构在静电感光鼓和显影元件之间提供弹力。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上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一个支承静电感光鼓的鼓框架,和一个显影(在所述静电感光件上)的静电潜象的显影元件;一个支承所述显影元件的显影框架,其中在所述的显影框架的一个纵长向端提供有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向所述显影元件的长度方向突出并与一个导向元件接合,其中,所述的突出部分沿导向元件向所述的鼓框架移动,且其中所述的显影框架在另一个纵长向端与所述的鼓框架旋转连接,其中所述显影元件支承在所述显影框架上,以向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运动;一个弹性元件,用于将所述的突出部分沿所述导向部分推向所述鼓框架。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处理盒在垂直于处理盒长度方向的平面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在垂直于处理盒的平面的示意垂直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处理盒的示意性透视和剖面图,并描述了处理盒的一般结构。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处理盒的示意透视图,并描述了处理盒的一般结构。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处理盒分解的基本部分的示意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处理盒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处理盒侧视示意图。
图8,(a)和(b)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处理盒的一个基本部分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描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处理盒的驱动系统的图表。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垂直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分解的处理盒平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盒的水平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盒的侧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密封元件的前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元件的透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垂直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垂直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盒的垂直剖视图。
图19是说明处理盒从成像装置中装入或取出的透视图。
图20是处理盒推进器装备齿轮的透视图。
图21是图20的B-B平面的推进器带齿轮的剖视图。
图22是图20的A-A平面的推进器带齿轮的剖视图。
图23是传统处理盒的一个例子的垂直剖视图。
参考图1-9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在这些实施例中,“长度方向”意思是垂直于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且平行于记录介质平面的方向。(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盒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给这个处理盒设有一个静电感光元件,和一个作用在静电感光元件上的处理装置。例如,处理装置具有用于对静电感光元件外周表面充电的充电装置,对形成在静电感光元件上的静电潜象显影的显影装置,用于除去残留在静电感光元件外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清洁装置。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盒包括鼓形的静电感光元件11(下文,为“静电感光鼓);作为充电元件的充电辊12;包括作为显影元件的显影辊18和显影刮板26的显影装置;作为清洁元件的清洁刮板14;和整体放置前述元件在内的壳体。处理盒15可拆卸地装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27中(下文,为“装置主要部件”)。
显影辊18是由金属材料,如铝、不锈钢等形成的圆柱元件,包括不导电的磁辊(未显示)。
参考图2,该处理盒15装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C中,用于形成图像。
纸S由该装置底部的纸盒6通过传输辊7供给。在纸S传输的同时,感光鼓11根据图像数据由曝光装置8曝光。结果,在感光鼓11上形成静电潜象。然后,储存在调色剂储存容器16中的显影剂(下文,为“调色剂”)由显影刮板26摩擦充电,且显影剂被带到显影辊18的外表面上。然后,由于向作为显影元件的显影辊18施加显影偏压而把调色剂供给感光鼓11。结果,对应于静电潜象,调色剂形成的图像(下文,为“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11上。接下来,这个调色剂图像通过作用在转印辊9的偏压(电压)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纸S上。然后,纸S传送到固定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装置10。然后,纸S由排纸辊1排放进入该装置顶侧的发送装置2。同时,残留在感光辊11上的调色剂在图像转印后,由作为清洁元件的清洁刮板14除去。除去的调色剂由除去调色剂运送元件115送到除去调色剂存储箱5的后面。应该注意的是,上述感光鼓曝光前,感光鼓111由作为充电元件的充电辊充电。(处理盒框架的结构)图3和4示出处理盒框架的透视图。图3显示装配前的处理盒框架。图4示出装配后的处理盒框架。
处理盒15包括三个框架;一个清洁装置框架13作为整体支承感光鼓11、充电辊12,和清洁刮板14的鼓框架;一个整体支承显影辊18和显影刮板(在图3中未显示,在图4中由标号26表示)的显影装置框架17;和一个具有存储调色剂的调色剂储存部分16d的调色剂储存框架16。另外,这个实施例中的处理盒15包括一对侧盖19和20,它们固定在清洁装置框架13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的纵长向端,一起支承框架13和16。显影装置框架17由清洁装置框架13支承。
清洁刮板14用小螺钉固定到清洁装置框架13上。充电辊12通过轴承(未显示)由纵长向端旋转支承。再参考图1,在清洁装置框架13中,旋转地放置去除调色剂传送元件115,该元件用于将清洁刮板14去除的调色剂传送到去除调色剂容纳箱5中。此外,在清洁装置框架13中,感光鼓11由凸缘部分可旋转地支承,也就是,感光鼓11的纵长向端部分由一对轴承22a、22b支承。调色剂储存框架16中存有调色剂,并包括一对调色剂传送件113和114(图1),用于向显影辊18传送所储存的调色剂。这些调色剂传送元件可以提供调色剂搅拌功能。
下面对显影装置框架17进行详细描述。
前述的侧盖19和20大到足以与处理盒15的主要横截面(在垂直与感光鼓11长度方向的一个横截面)尺寸相匹配。它们位于处理盒15的纵长向端(也就是感光鼓11长度方向的端印),一对一地覆盖,并固定到清洁装置框架13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上。采用这种安排,侧盖19和20一同整体地支承清洁装置框架13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侧盖19和20上的孔19a和20a分别与清洁装置框架13中的感光鼓11的旋转轴对准。在侧盖19中的孔13a中,即图的前面所示的提供有清洁装置框架13的侧盖,压入配合轴承22a。而且,轴25a穿过侧盖19的孔19a、轴承22a和凸缘11a的中心孔11a1由清洁装置框架13旋转地支承感光鼓11的一个纵长向端。采用这种安排,侧盖19由轴承22a精确地定位,提高了侧盖19与感光鼓11的位置关系的精度。另外,侧盖19上有定位元件19b,并且其位置处于在连接到侧盖19之后尽可能远离感光鼓11的位置,它与清洁装置框架13的侧壁13c上提供的定位部分13b接合。结果,根据侧盖19相对于感光鼓11的中心或轴线x的旋转方向固定侧盖19的位置。然后,将侧盖19固定在侧壁13c上,也就是,清洁装置框架13的纵长向端的壁上。调色剂储存框架16有一对圆柱定位部分16a和16b,它们从侧壁16d的一端突出,即,在调色剂储存框架16长度方向的调色剂储存框架16的纵长向端壁。这些定位部分16a和16b固定在定位装置19c和19d中,也就是,在侧盖19提供的相应的孔相对于侧盖19精确地定位调色剂储存框架16。然后,调色剂储存框架16与侧盖19彼此固定。另一个宽盖20同样固定到彼此精确地定位的调色剂储存框架16和清洁装置框架13上。使用下面描述的方法定位显影装置框架17。轴承22(22a和22b)是成对元件用于相对于装置主要部件27定位处理盒15。(连接调色剂储存框架和显影装置框架)为了从调色剂储存框架16向显影辊18供给调色剂,调色剂储存框架16和显影装置框架17设有开口16c(图1)和17a。另外,显影装置框架17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彼此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即它们的内部空间通过开口17a和16c彼此连接,两个框架之间设置有作为柔性密封元件的密封元件21。如上所述,相对于侧盖19和20固定调色剂储存框架16的位置,而相对于清洁装置框架13固定显影装置框架17的位置。因此,框架16和17彼此以某种方式连接以允许它们彼此相对枢转,以吸收两个框架的尺寸误差。当处理盒15装入装置主要部件27中时,通过支承感光鼓11的清洁装置框架13相对于装置主要部件27的盒安装空间固定处理盒15的位置。调色剂储存框架16在有调色剂的使用开始时和调色剂空的使用结束之间,调色剂储存框架16的重量不同。因此,使用柔性元件作为密封元件21的材料。采用这种设置,即使调色剂储存框架16,或侧盖19和20中之一和两个都发生变形,该变形也能被吸收。
图18是装有不同于上述密封元件21的密封元件的处理盒的垂直剖面图。
作为柔性密封装置的密封元件60由弹性材料形成,例如泡沫合成树脂(例如,泡沫氨基甲酸乙脂),低硬度的橡胶,硅胶等。密封元件60为有大的开口60a的一片板的形式。安装完密封元件60后,开口60a与两个开口17a和16c都对准。开口60a的大小与两个开口17a和16c大致相等。将密封元件60既粘贴到显影装置框架17的表面也粘贴到调色剂储存框架16的表面,即两个彼此相对的表面,或两个表面。密封元件60没有粘到调色剂储存框架16的部分上,当拉出调色剂封条24时,调色剂封条24穿过对应上述的区域。
在完成处理盒15的装配后,密封元件60的厚度大于显影装置框架17的表面17g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的表面16f之间的距离。
因此,在完成处理盒15的装配后,密封元件60如图18所示由相对表面17g和16f压缩。由密封元件60的压缩所产生的反作用力起到使显影辊18的间隔辊18b保持压到感光鼓11上的压力作用。因此,希望密封元件60产生的反作用力尽可能小。
通过提供上述的结构,由调色剂的重量产生的负载施加到侧盖19和20上,而不是施加到由显影装置框架17支承的显影辊上。因此。感光鼓11没有承受调色剂重量所产生的负载,所以,即使调色剂储存框架16中的调色剂量增加,也能形成稳定的图像。(显影装置框架的结构)参考图3、5、6和7,来描述显影装置框架的结构。图3表示显影装置框架装配前的状态。图5、6和7是描述包括施加在显影装置框架上的压力的显影装置框架的结构。
包括磁辊18a、显影刮板26(图1)、和磁密封(未显示)的显影辊18连接到显影装置框架17上。磁辊18a穿过显影辊18长度方向的中心孔,并且在每个纵长向端由显影装置框架17不旋转地支承。显影辊18和磁辊18a之间保持间隙。显影辊18在每个纵长向端由显影装置框架17可旋转地支承。为了给显影辊18供电,给显影辊18提供电连接。另外,显影辊18的两个纵长向端部都装配有环18b(间隔环)(图3),以保持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的外周表面之间的预定距离。
给显影装置框架17提供一个臂部分17c,它在驱动侧,也就是,显影辊18的一个纵长向端,从这端驱动显影辊18。在这个臂部分17c的端部提供有一个孔17d,它的中心起枢轴中心的作用。显影装置框架17由清洁装置框架13枢轴支承,这样,感光鼓11的中心轴和显影辊18的中心轴彼此平行。更特别的是,销钉17d1固定在显影装置框架17的孔17d和清洁装置框架13的孔(未显示)中,这样,显影装置框架17则以孔17d的中心为枢轴。此外,如上所述,清洁装置框架13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彼此固定不动地固定。因此,显影装置框架17相对于调色剂储存框架16可以移动。接着,参考图16,拉伸螺旋弹簧36的钩子分别固定在清洁装置框架13和显影装置框架17的弹簧支撑突起13d和17f周围,通过它们的纵长向端相应地提供保持显影辊18压向感光鼓11的压力。这里应注意的是,就感光鼓11的长度方向而言,孔17d位于感光鼓11的驱动侧。驱动侧是指处理盒15在装置主要部件27中时接受驱动力的一侧。非驱动侧是指就静电感光鼓11的长度方向而言对着驱动侧的一侧。
另外,给显影装置框架17的非驱动侧提供一个突出元件17e,它由螺钉17e2固定在显影装置框架17上,并向显影辊18的旋转轴方向突出。这个突出元件17e处于保持压向感光鼓11的压力之下,同时保持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的旋转轴彼此平行。清洁装置框架13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的纵长向端,在非驱动侧,由用螺钉100连接到其上的侧盖19遮盖。
在另一侧,或驱动侧,清洁装置框架13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的纵长向端,由侧盖20遮盖,侧盖20使用螺钉100连接其上(图3)。
相反,清洁装置框架13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固定在侧盖19和20上。另外,显影装置框架17相对于清洁装置框架13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移动,显影装置框架17的一个纵长向端由清洁装置框架13支承,另一端由侧盖19支承。(显影辊压力系统)突出元件17e的端部17e1插入作为导向部分的槽19e中,该槽位于侧盖19上。槽19e向感光鼓11的旋转轴延伸,允许突出元件17e向感光鼓11的旋转轴移动。在槽19e中,设置有作为弹性元件的压缩螺旋弹簧23b,和作为压紧元件的滑动片23a,它在槽19e的长度方向可以滑动,这样通过滑动片23a将力作用到突出元件17e上。
另外,这个槽19e起定位元件的作用,用来控制允许显影辊18(显影装置框架17)移动的方向。也就是说,由于突出元件17e的移动方向由槽19e的内表面控制,所以只允许显影辊18在平行于所述槽19e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当处理盒15受到装置主要部件27的驱动力时,该力施加在齿轮105b和107b(图9)上,上述齿轮分别连接到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的纵长向端,在平行于孔17e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移动齿轮105b和107b,使它们彼此啮合(不产生向齿轮105b和107b彼此分开的方向作用力)。也就是说,将齿轮105b和107b设置成使它们之间的作用的横向线的延长线趋于接近孔17d。另外,孔17d的中心线和感光鼓11的旋转轴设置在相对于横向作用线的同侧。此外,感光辊18在前述的压缩螺旋弹簧23b的作用力下,保持压向感光鼓11。
可以将上面描述的实施例概括如下。
可拆卸地装入成像装置主要部件27的处理盒15包括静电感光鼓11;使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象显影的显影元件的显影辊18;作为支承静电感光鼓11的框架的清洁装置框架13;和支承显影辊18的显影装置框架17。显影装置框架17提供有突出元件17e,它连接到显影辊18的一个纵长向端,并向显影辊18的长度方向突出。突出元件17e固定在作为导向部分的槽19e中,可以在槽9e中沿朝向、或离开清洁装置框架13的方向移动。显影装置框架17与清洁装置框架13在显影辊18的另一纵长向端枢轴连接。显影辊18由显影装置框架17支承,能够在垂直于其旋转轴的方向移动。处理盒15进一步包括作为弹性元件的压缩螺旋弹簧23b,以产生保持突出元件17e压向清洁装置框架13的压力,同时,允许突出元件17e在垂直于突出元件17e的中心轴方向在槽19e中移动。
作为导向元件的槽19e提供有凹口19e1,突出元件17e的端部17e1固定其中。在凹口19e1中,作为弹性元件的螺旋弹簧23b固定成以下方式,即借助螺旋弹簧23b的弹力,使突出元件17e保持压向清洁装置框架13。采用这种设置,显影辊18压在静电感光鼓11上,是靠显影辊18和静电感光鼓11的外周表面之间插入一对隔离辊18b。隔离辊一对一地固定在显影辊18纵长向端周围。
在螺旋弹簧23b的端部,连接着作为压力元件的滑动片23a。滑动片23a与突出元件17e的平坦部17e3接触,由于螺旋弹簧23b的弹力作用,压着突出元件17e。螺旋弹簧23b安装在槽19e中,允许在槽19e中滑动。
将突出元件17e设置成它的轴线大致与显影辊18的旋转轴对准。
显影装置框架17通过显影辊18的另一纵长向端由清洁装置框架13旋转支承,在远离显影辊18的旋转轴的位置也由显影装置框架17旋转支承,由穿过显影装置框架17和清洁装置框架13安装的销钉17d1将其固定。
另外,在显影辊18的另一纵长向端,显影装置框架17和清洁装置框架13之间的拉伸弹簧36拉紧,拉伸弹簧36的一端与显影装置框架17连接,而另一端与清洁装置框架13连接。
在作为第一侧盖的侧盖19向内的表面,提供有槽19e,它被连接到清洁装置框架13和显影装置框架17的纵长向端,它们每个的纵长向端。
有必要将调色剂储存框架16和显影装置框架17连接,以使调色剂不从调色剂储存框架16的开口16c和显影装置框架17的开口17a之间的接合处泄漏。另一方面,显影装置框架17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需要彼此相对枢转。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密封元件21的尺寸与两个开口部分的移动范围的尺寸相匹配,密封元件21放置在调色剂储存框架16的开口部分和显影装置框架17的开口部分之间,以防止调色剂泄漏。密封元件21夹紧在两个开口部分之间,密封元件21的开口与开口16c和17a对准。希望将密封元件21的形状不产生阻止显影装置框架17运动的力;更特别的是,提供至少一个折弯,或膜盒的形式。也可在开口16c或17a周围表面设置一个围绕开口的槽,并装入O-形圈以密封调色剂储存框架16和显影装置框架17之间的连接处,同时允许两个框架之间的间隙改变。
在这个实施例中,密封元件21由合成橡胶形成,并设置有两个折弯(未显示),以减小密封元件21总的回弹。然而,不必将密封元件21的材料限制为合成橡胶。它可以是有优良柔性的任何材料,例如,泡沫氨基甲酸乙脂、低硬度的橡胶、硅胶等。如果用于密封元件21的材料回弹力小,与那些提供有折弯的元件效果相同,即,也可以获得没有这种结构或形状的膜盒形式的密封元件21形状。(驱动系统)图9是是描述本实施例中驱动链的图表。
箭头X表示处理盒15装入装置主要部件27的方向。
提供在装置主要部件27中的驱动动力源101和102(例如,电动马达)与联轴器103和104连接。当处理盒15装入装置主要部件27时,联轴器103和104分别与处理盒15中提供的联轴器105a和16a啮合。联轴器105a和106a分别随着输入齿轮105b和106b旋转。联轴器106a由一个轴承116c支承。联轴器105a与齿轮105b是一整体,或是齿轮凸缘105的一个整体部分。齿轮凸缘105由一个轴承116b支承。
下面,描述处理盒的驱动系统。
齿轮凸缘105固定在感光鼓11的一个纵长向端。齿轮凸缘107固定在显影辊18的一个纵长向端。齿轮凸缘105与齿轮105b整体形成。同样,齿轮凸缘107与齿轮107b整体形成。轴承凸缘119固定到感光鼓11的另一个纵长向端。轴承凸缘120固定到显影辊18的另一个纵长向端。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是它们各自的单元。齿轮105b与套筒齿轮107b啮合。
当联轴器103由装置主要部件27内提供的驱动动力源101的驱动力旋转时,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旋转。感光鼓单元由轴承116b和117b旋转支承。显影辊18由显影装置框架17旋转支承。另外,显影辊18旋转,同时保持一个最佳间隙,间隙由上述隔离辊18b离感光鼓11的外周表面距离提供。轴承116b和117b为清洁装置框架13所提供的孔自身的表面,或是固定到清洁装置框架13上的轴承22(图5)。凸缘105和109的轴颈部分105c和119b分别安装在轴承116b和117b中。
接下来,将描述调色剂传送装置113和114的驱动。
把驱动力从输入齿轮106b传输到调色剂传送元件114。调色剂传送元件114直接与齿轮106b的轴相连。通过与输入齿轮106b啮合的惰轮108和与惰轮108啮合的调色剂传送齿轮109,把驱动力传输到调色剂传送元件113。惰轮108由轴108a旋转支承。因此,当输入齿轮106b旋转时,由于调色剂传送齿轮元件114和113的轴颈部分分别由轴承116b和116e、轴承117c和117d旋转支承,它们随着输入齿轮106b旋转。
此外,在设置清洁装置框架13以收集去除的调色剂的去除调色剂箱5中,设置一个羽毛状的调色剂传送元件115,用于传送从感光鼓11除去的调色剂。这个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115通过轴承116a和117a、由清洁装置框架13旋转支承。在调色剂传送元件115的一个纵长向端,固定一个输入齿轮112。这个齿轮112通过惰轮111c、111b和111a间接与输出齿轮110啮合。
输出齿轮110固定在调色剂传送元件114的另一个纵长向端(非驱动侧)。惰轮11a、11b和11c通过轴承部分117e、117f、117g由轴部分旋转支承。因此,当调色剂传送元件114旋转时,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115随着调色剂传送元件114旋转。也就是说,齿轮106b受到的驱动力通过调色剂传送元件114传输到调色剂传送元件的另一纵长向端。之后,驱动力通过在另一纵长向端(在非驱动侧)的齿轮111a、111b、111c和112传输到传送元件115。驱动系统元件的上述位置设置保证驱动力通过驱动系统有效地传送到驱动侧和非驱动侧两侧。
如上所述,整个处理盒15的驱动力传输分别与以下驱动系统共享,即,用于将驱动力传输到感光鼓11和显影辊18的驱动系统,和用于将驱动力传输到调色剂传送元件和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的驱动系统,分别从驱动动力源101和102向它们传送驱动力。
除了上述的结构设置外,根据将驱动力从调色剂传送元件114的外部传输到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115,可以想象到以下的设置(1)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115由提供有相同结构的调色剂传送元件113传输的驱动力驱动;(2)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115通过齿轮传动链,由输入齿轮106b和109,及惰轮108的任何一种方式传输驱动力来驱动;或(3)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115由连接到惰轮108的轴的一端的惰轮驱动,惰轮108延伸到非驱动侧。
上述的实施例可以概括如下。
可拆卸地装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要部件27的处理盒15包括静电感光鼓11;显影形成在感光鼓11上的静电潜象的作为显影元件的感光辊18;用于储存显影静电潜象用的显影剂t的作为显影剂存储部分的调色剂储存部分16d;调色剂传送元件113和114,作为显影剂传送元件,用于将储存在调色剂储存部分16d中的调色剂t传送到配置有显影辊18的位置;作为第一驱动力传输装置的联轴器105a和输入齿轮105b的组合,用于接受从装置主要部件27来的旋转静电感光鼓11的驱动力,并在处理盒15装入静电感光元件主要部件27时将该驱动力传给静电感光鼓11;作为第二驱动力传输装置的联轴器106a和输入齿轮106b的组合,用于接受从装置主要部件27来的驱动调色剂传送元件的驱动力,并在处理盒15装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主要部件27时,传送该接受的驱动力给调色剂传送元件,其中用于驱动联轴器106a和齿轮106b的驱动系统,和用于驱动联轴器105a和齿轮106b的驱动系统彼此独立。
联轴器105a和联轴器106a从装置主要部件27接受驱动力的位置,根据处理盒15装入装置主要部件27的方向,位于处理盒的引导端,假设沿平行于静电感光鼓1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将处理盒15装入装置主要部件27。
此外,处理盒15包括作为清洁元件的清洁刮板114,用于去除残留在静电感光鼓11上的显影剂,和作为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的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115,用于传送由清洁刮板114除去的静电感光鼓11上的显影剂。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115受到联轴器106a接受的装置主要部件27的驱动力而旋转。
从装置主要部件27接受的联轴器106a的驱动力,通过调色剂传送元件114被传送到调色剂传送元件114的另一纵长向端,然后,在调色剂传送元件114的另一纵长向端,被传送到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115。
在调色剂传送元件114的另一纵长向端,安排了多个齿轮111a、111b、111c和112,且通过调色剂传送元件114传输到这一侧的驱动力,通过多个齿轮111a、111b、111c和112传输到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115。
从装置主要部件27接受的联轴器105a的驱动力,通过齿轮107b被传输到显影辊18。由于这个驱动力,显影辊18被旋转驱动。此外,当处理盒15装入到装置主要部件27中时,作为前述的盒联轴器的联轴器106a,与作为装置主要部件27的主要部件联轴器的联轴器104啮合,以接受驱动力,而作为前述的盒联轴器的联轴器105a与作为装置主要部件27的主要部件联轴器的联轴器103啮合,以接受驱动力。
装置主要部件27设有作为主要部件的第一驱动力传输元件的联轴器103,和作为主要部件的第二驱动力传输元件的联轴器104。
由于提供以上结构的设置,包含在用于显影的调色剂的传送中的驱动系统的旋转不规则和振动,和除去的调色剂不会直接传送到直接包含在图像形成中的用于旋转驱动感光鼓和显影辊的驱动系统。因而,可阻止受到间距不规则或振动、或不清楚造成的不规则跟踪产生的图像的形成。
特别是,随着调色剂储存容器容量的增加(例如,相当于生产大约30000个A4标准复印足够的调色剂的容量),施加在驱动调色剂传送元件的系统的负载量增加。此外,可能随着调色剂传送元件的数量增加到三个,四个等,则变得很容易产生驱动力传输不规则跟踪。因此,将驱动系统分成多个子系统的上述驱动系统的结构是有益的。
另外,随着调色剂储存容器容量的增加,施加在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的负载也增加。并且,在清洁装置框架实际充满除去的调色剂时将驱动系统分成多个子系统的驱动系统则变得有益。
另外,驱动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的驱动力输入系统,和驱动显影的调色剂的驱动力输入系统,整体成为一个单元,简化了用于连接装置主要部件和处理盒的联轴器的结构,又很容易安排齿轮等,从节约空间的角度看具有优点。
通常,调色剂传送系统和调色剂搅拌系统,由显影辊的齿轮直接与调色剂传送系统和搅拌系统的齿轮啮合而驱动。然而,在这个实施例中,前者和后者的齿轮之间没有发生直接接合。因此,即使由于调色剂储存容器容量的增加使施加到调色剂传送系统和调色剂搅拌系统的负载增加,也不必增加用于驱动显影辊18的齿轮105b和107b的强度。因此,可以使用低模数齿轮用于驱动力传输。采用这种结构,不会发生由于鼓齿轮105b和套筒齿轮107b彼此啮合时的间距不规则而产生有上述不规则的图像。
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清洁装置框架和调色剂储存框架彼此整体地由侧盖固定。因此,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和显影调色剂传送元件可被精确地连接和驱动。
另外,只有支承显影元件,如显影辊的显影元件的显影装置框架是枢轴地支承的,这样它能随着感光鼓转动。因此,容易使鼓齿轮105b和套筒齿轮107b彼此连接而驱动它们。
旋转驱动除去调色剂传送元件115的力是从驱动调色剂传送元件的驱动系统输出的。因此,即使感光鼓以高速度旋转,也容易以常规的旋转速度继续传送除去的调色剂。(用于冷却的空气通道结构)图8是沿着感光鼓定位的齿轮传动链示意图。图8(a)是移去侧盖的处理盒的侧视图,而图8(b)是处理盒的侧视图,其中侧盖的轮廓用虚线表示。在清洁装置框架13中设置有用于向除去调色剂箱5的后部传送所收集的除去的调色剂的传送元件115。当将处理盒15的结构设置成使传送元件115从感光鼓11接受驱动力时,必须大传速比地降低旋转速度。然而,如果设置为从调色剂传送元件114传输驱动力,则不必大传速比地减低速度。因此,容易获得合适的旋转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将齿轮111b和111c安排在感光鼓11的附近,穿过调色剂储存框架16和显影装置框架17(图8、(a))。
在这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感光鼓附近温度增高,空气通道19f固定在侧盖16上,在感光鼓的附近(图8、(b))。更特别的是,给齿轮111b和111c分别提供多个长口24a和24b,其间隔部分形成多个轴流叶片,以通过空气通道19b强力地排除、或吸入空气。采用这种安排,不会发生用于冷却内部的空气通道19受到齿轮111b和111c的阻碍。
下面,参考图20、21和23,描述冷却空气通道的结构。图20是齿轮11c的透视图。齿轮111b和齿轮111c,除了前者的螺旋齿方向、螺旋空气通道的方向与后者相反外,它们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以齿轮111c作为参考例描述空气通道的结构。图21是图20中所示的齿轮111c的B-B部分的截面展开,是在垂直于齿轮111c的旋转轴的圆柱面上,而图22是图20所示的齿轮111c在A-A面的剖面图。
齿轮111c是螺旋齿轮。在连接有包括螺旋齿的边缘部分11c2、和轴套部分111cl的圆盘部分111c3中,设有多个长口24a,它们以相等的间隔在齿轮111c的径向延伸。在圆盘部分111c3的表面和侧盖19的向内表面19h之间提供一定量的距离。因此,通过空间29得到连续的侧盖19的空气通道19h和长口24a。齿轮111c由从侧盖19的向内表面延伸进的轴19G可旋转地支承,垂直于感光鼓15的长度方向;通过轴套111c1的中心孔放置轴19G。轴19G的端部安装有一个止动环(未显示)以阻止齿轮111C在轴向移动。边缘部分111c2的对外表面111c4离侧盖19的向内表面19h非常近。需要使侧盖19的向内表面19h和边缘部分的向外表面111c4之间尽可能有小的空气流动。因此,它们可以错综复杂地被形成于是它们之间的间隙为迷宫形。
根据齿轮111c的径向方向每个长口24a和空气通道19f的长度和位置是匹配的。
参考图21,在相邻的两个长口24a之间的间隔处有螺旋叶片24g;由螺旋叶片24g分开相邻的两个长口24a。希望将长口24a形成象轴流风扇的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间隔空间,这样,齿轮111c获得移动空气的空气动力学效果。然而,齿轮111c旋转速度相对慢,所以,齿轮111c的叶片可以简单有成角地构成度。在齿轮111c的圆盘部分111c3,即对于齿轮111c的径向来说边缘111c2的内侧上的齿轮111c部分,提供这些长口24a,同时构成一个推进器。
参考图20和21,当齿轮111c沿箭头标志24c表示的方向旋转时,轴向方向的空气向箭头标志24d表示的方向流动。然后,空气通过空间29向空气通道19f流动,且通过侧盖19的空气通道19f排除处理盒15中的空气。
从图中明显看出,冷却空气通道结构允许所有长口24a的空气流同时流过空间29。因此,所有叶片24d有助于产生空气流。
如果叶片24g的表面24f的方向相反,即使齿轮111c的转动方向保持相同,空气流的方向也相反。因此,表面24f的方向应该在考虑了元件的位置安排和冷却空气通道的一般结构时,根据是否有益于冷却效率而确定。
螺旋齿轮111c的齿24e的斜角应平行于叶片24g的表面24f的斜角度。这样安排,齿24e和叶片24g就齿轮111c的轴向空气流而言是相同的。此外,在齿轮111c是由树脂模制的情况下,这样的安排有益于模式形成。在齿轮111c的齿24e和叶片24g构成为使它们在齿轮111c轴向输送空气的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在边缘111c2的向外表面和侧盖119的向内表面之间提供有允许空气通过的间隙。并且,除了齿轮111c与对应物啮合的部分外,沿着齿轮111c的外周表面,提供一个起吹风机箱作用的元件盖。
如上所述,在成像过程中,齿轮111b和111c旋转,因而,使处理盒15的内部空间通风。也除去了由定影装置等装置产生的热量。另外,提供给装置主要部件27使其自然通风的通风孔,或借助如风扇(未显示)等的通风装置。(处理盒的其他实施例)参考图10、11和21,下面描述不同于前面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处理盒的实施例。
图11和12是根据本发明处理盒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且从上部可以看到显示的处理盒结构。
参考图11,提供有调色剂储存部分的调色剂储存框架116,通过将侧盖119(119a和119b)的销钉119c装入调色剂储存框架116的孔或相应的定位凸台116a中,使其相对于侧盖119a和119b精确定位,并固定。清洁装置框架113,通过使定位凸台113b与侧盖119a和119b的定位销钉119d接合,使其相对于侧盖119a和119b精确定位并固定。接着,清洁装置框架113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16被此整体地固定。
参考图10,显影装置D的显影装置框架117由插在清洁装置框架113的孔113a中的销钉支承,能以孔113a的中心为枢轴转动,同时支承显影辊118和显影刮板112。在清洁装置框架113的弹簧支撑突起113c和显影装置框架117的弹簧支撑突起117f之间,拉伸螺旋弹簧112如图13所示被拉伸。在拉伸螺旋弹簧122的回弹力的作用下,在成像区外的间隔环118b保持压在感光鼓11上。在显影辊118的纵长向端一对一提供了间隔环18b,且它们的半径大于显影辊118一个显影间隙的值(大约300μm)。
采用这种安排,在显影装置框架117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16之间提供间隙。另外,调色剂储存框架116的结构为,当处理盒处于装置主要部件中时,它的底腔是近似水平的。
在这个实施例中,显影装置D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16之间的间隙是密封的。更特别的是,显影装置D和框架116的开口117b和116c分别允许调色剂通过,它们通过一个形状象波纹膜盒的作为密封元件的柔性元件120连接。作为柔性密封元件的柔性元件120分别通过连接部分120a和120b,焊接或粘接到框架116和117上。
必须连接柔性元件120以便在调色剂通过框架116的开口116c,和框架117的开口117c时只阻止调色剂泄漏,因此,可以提供框架116和117一个阳和一个阴连接器,分别围绕开口116c和117b,且它们之间的接合处由密封元件密封,假设连接器能吸收框架116和117彼此之间的位移。
参考图14,柔性元件120的形状象围绕开口117b和116c的带。
框架116和117的彼此相对的表面116d和17c,分别是相对彼此大致平行的平面。它们分别围绕开口116c和117b。柔性元件120的连接部分120a固定到表面116d,且柔性元件120的连接部分120b固定到表面117c。将这些连接部分120a和120b固定到表面116d和表面117c的方法是热焊接或粘接。也可能使用紧固元件(未显示)紧固连接部分120a和120b,例如,防磨板,和将紧固元件拧到表面116d和表面117c上。
柔性元件120在垂直于表面120a和120b的横截面的形状是一致的。更特别的是,参考图10和15,就横截面而言,柔性元件120的L形状的向外护套部分120c和L形状的向内护套部分120d是之字形连接的。另外,向内护套部分120d和向外护套部分120c彼此重叠,方向平行于开口116d和117c的面。也就是说,柔性元件120有两个折弯k。根据这种结构安排,即使相互面对的表面116d和117c的距离变化,或表面116d和117c在平行于它们的面的方向相对于彼此移位,或表面116d和117c变得彼此不平行,或产生混合前面的位移,柔性元件120弯曲成象膜盒,吸收该位移,以保持密封开口116c和117d之间的通道。另外,由于柔性元件120是波纹膜盒形式,对于一个或多个前述位移产生的阻力非常小。因此,柔性元件120并不影响由拉伸螺旋弹簧122产生的间隔环118b和感光鼓111之间的接触压力。
此外,当框架116充满调色剂时,框架116中的调色剂的重量可能使侧盖119变形,结果,相对表面116d和117c将彼此相对地移位。柔性元件120能够处理这种情况。随着框架116中的调色剂量的减少,这种变形改变。结果,相对表面116d和117c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改变。但是,也可通过柔性元件120解决这种位移。
装置主要部件27的前后壁提供有一个导轨(未显示)。
另外,处理盒115设置一对轴状的圆柱突起(未显示),它通过侧盖119的孔119e和119f从清洁装置框架113一对一地突出,且它们的轴线与感光鼓111的旋转轴对准。当处理盒15装入装置主要部件27时,由于这些圆柱突起与装置主要部件27的定位突起(未显示)接合,处理盒15相对于装置主要部件27的位置是固定的。由于框架116比较大,且从感光鼓111的中心到框架116的重心的距离比较远,处理盒15在关于感光鼓11的旋转轴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方向产生很大力矩。结果,图10箭头A表示的处理盒15的点与装置主要部件27相接触,并保持接触,固定地保持处理盒115的状态。
关于前面的说明,希望柔性元件120的材料是与用在框架113和116上的材料特性相同的弹性体。在这个实施例中,苯乙烯树脂用作框架材料,且苯乙烯弹性体用作柔性元件120的材料。这种组合对连接而言是极佳的。其它的材料,如橡胶、氨基甲酸乙脂、硅胶等也可用作柔性元件120的材料。可以使用粘接剂或双面胶带连接作为连接柔性元件120的装置。可不用这些粘接装置,可以用机械连接装置。例如,使用夹紧元件夹紧柔性元件120。显然,可以混合使用两种连接装置。
至于模制柔性元件的方法,可以使用注射模制或压缩模制。另外,可以热压片状材料。
为了减小柔性元件120的反作用力,如图10所示,在大约平行于纸S传送方向的方向上,柔性元件120构成为,使折弯k和k之间的部分、折弯k和连接部分120a之间的部分、和折弯k和连接部分120b之间的部分平行于纸的传送方向。然而,柔性元件120可以弯折成使前述的部分垂直于纸的传送方向。
另外,柔性元件120的折弯宽度w,或相对的两个折弯之间的距离确定为,在允许框架117和116彼此相对移动的范围内不失去柔性元件的弹性。对着开口116c的柔性元件120的开口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比开口116c大,而对着开口117b的柔性元件120的开口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比开口117b大。
图17示出一个柔性元件120的例子,它只有单个折弯k。即使柔性元件120只设置一个折弯k,它也能解决框架116和117彼此之间的位移,只要与从连接部分120b到折弯k的宽度w一样长的位移足够大。
在本发明前面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其垂直剖面图描述柔性元件120的膜盒部分,然而,当从水平剖视图显示时,折弯K突出的方向与它在垂直剖视图中突出的方向正相反。例如,在图16向内突出的折弯从水平剖视图看时向外突出。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概括如下。
可拆卸地装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27中的处理盒15(115)包括静电感光鼓11(111);对形成在感光件11(111)上的静电潜象显影的显影元件的感光辊18(118);提供给调色剂储存框架16(116)用于储存显影感光辊18(118)的静电潜象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储存部分的调色剂储存部分16a(116a);作为鼓框架支承静电感光鼓11(111)的清洁装置框架13(113);支承显影辊18(118)和枢轴连接到调色剂储存框架16(116)的显影装置框架17(117);第一端盖,用于在清洁装置框架13(113)和显影装置框架17(117)的每个纵长向端处,同时支承清洁装置框架13(113)和显影装置框架17(117)的侧盖19(119a);和第二端盖,用于在清洁装置框架13(113)和显影装置框架17(117)的每个另外的纵长向端处,同时支承清洁装置框架13(113)和显影装置框架17(117)的侧盖20(119b)。
显影装置框架17(117)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116)彼此相连,插入密封元件21至60,或柔性元件120,并且将柔性密封元件粘贴到显影装置框架17(117)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116)。
密封元件60是一个中空元件,有通孔60a。通孔60a的一端对着开口16c,作为设在调色剂储存框架16上的供应出口,通孔60a的另一端对着开口17a,作为提供给显影装置框架17的供应入口。开口16c是将储存在调色剂储存部分16a的显影剂t向显影辊18输送的开口。开口17a是显影剂t通过开口16c后回到显影装置框架17的开口。至于密封元件60,其通孔60a的一端由围绕孔60a的开口的表面粘贴到调色剂储存框架16上,且通孔60a的另一端由围绕孔60a的开口的表面粘贴到显影装置框架17上。
密封元件21和柔性元件120在分别粘贴到显影装置框架17和117的表面b,和分别粘贴到调色剂储存框架16和116的表面之间至少有一个折弯k。密封元件21和柔性元件120是波纹膜盒的形式,其一端分别粘贴到调色剂储存框架16和116,而另一端分别粘贴到显影装置框架17和117上。
柔性密封元件21和60是由弹性材料、纸或胶片形成的。
密封元件21和60的材料,与柔性元件120的材料是泡沫氨基甲酸乙脂、酯类树脂、或聚亚安酯树脂。
侧盖19设一个手柄29,在将处理盒15(115)装入、或取出装置主要部件时,操作者抓住它。以平行于静电感光鼓11(11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将处理盒15(115)装入、或取出装置主要部件27。
给侧盖19(119)提供孔19a(119f),静电感光元件11(111)的轴25(125)从该孔突出。静电感光元件11(111)的一个纵长向端由清洁装置框架13(113)由轴25(125)支承。当处理盒15(115)装入装置主要部件27时,处理盒15(115)相对于装置主要部件27的位置被固定。
在调色剂储存框架16(116)的顶表面设有一个手柄30。顶表面指的是当处理盒15(115)装入装置主要部件27时朝上的表面。手柄30是移动处理盒15(115)时操作者抓持的部分。
清洁装置框架13(113)有一个曝光开口131(1131),在处理盒15(115)装入装置主要部件27后,以成像数据调制的一束光从装置主要部件27通过该开口投射到静电感光鼓11(111)上。
在清洁装置框架13(113)中,设置有作为给静电感光鼓11(111)充电的充电元件的充电辊12(112)和作为去除残留在静电感光鼓11(111)上的显影剂的清洁元件的清洁刮板14(114)。
用螺钉100将侧盖19和20(119a和119b)固定在清洁装置框架13(113)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116)上。
用树脂将侧盖19和20(119a和119b)固定在清洁装置框架13(113)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116)上。
在侧盖19设置槽19e,它可移动地支承显影装置框架17纵长向端的一端的突出元件17e。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突出元件17e是显影装置框架17的整体部分。调色剂储存框架16(116)装有显影剂t。
处理盒15(115)的装配方法如下。
用于可拆卸地装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27的处理盒15(115)的装配方法,包括(a)将静电感光鼓11(111)连接到作为鼓框架的清洁装置框架13(113)的鼓连接步骤;(b)将显影装置框架17(117)和调色剂存储框架16(116)连接成,允许它们关于彼此可枢轴转动的框架连接步骤;(c)显影元件连接步骤,用于将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辊18(118)连接到显影装置框架17(117)上,显影辊18(118)是显影形成在静电感光鼓11(111)上的静电潜象的装置;(d)显影剂填充步骤,用于向调色剂储存框架16(116)填充显影剂t;(e)第一端盖连接步骤,用于将作为第一端盖的侧盖19(119e),连接到清洁装置框架13(113)和显影装置框架17(117)的框架13(113)和17(117)的每个纵长向端;(f)第二端盖连接步骤,用于将作为第二端盖的侧盖20(119b),连接到清洁装置框架13(113)和显影装置框架17(117)的框架13(113)和17(117)的每个另外的纵长向端。
在框架连接步骤中,将显影装置框架17(117)和调色剂储存框架16(116)相互连接成,允许它们相对于彼此枢转,在两个框架之间插入作为柔性元件的密封元件21(60)或柔性密封元件120,使柔性元件的一端连接到显影装置框架17(117),而柔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到调色剂储存框架16(116)上。
在第一端盖连接步骤和第二端盖连接步骤中,使用螺钉将侧盖19(119a)和侧盖20(119b)连接到清洁装置框架13(113)和显影装置框架17(117)上。
在第一端盖连接步骤和第二端盖连接步骤中,使用树脂将侧盖19(119a)和侧盖20(119b)连接到清洁装置框架13(113)和显影装置框架17(117)上。
在显影剂填充步骤中,通过设置在调色剂储存框架16(116)的一个纵长向端的显影剂填充开口(未显示),将显影剂t填充到的调色剂储存框架16(116)的显影剂储存部分。(主要部件中的处理盒安装空间)图19是设置在装置主要部件17中的处理盒安装空间的透视图。当打开装置主要部件17的前门(未显示)时,可看见通向处理盒安装空间71的入口。
在处理盒安装空间71的对面侧壁中,一对一提供有一对导轨72和73,它们沿垂直于纸s传送的方向延伸,并平行于纸S的表面。导轨72和73实际彼此平行,并实际上也在同一水平位置,即,在水平平面中。
在处理盒15(115)的长度方向,处理盒被推进、或拉出上述处理盒安装空间71;在与处理盒安装空间71的相应导轨72和73接合的导轨部分15a(115a)和15b(115b)的作用下,处理盒15(115)可拆卸地装入装置主要部件17中。
根据前述的实施例,显影装置框架的一端是可旋转的,而另一端由导向装置导向,显影辊被一个弹性元件推向静电感光辊。通过这样做,提高了显影辊相对于静电感光辊的定位精度。因而,可使静电感光辊和显影辊之间的间隙稳定。
如前所述,根据本发明,能提高静电感光辊和显影辊之间的定位精度。
虽然这里参考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阐述的细节,且本申请用于包含属于改进目的或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变型和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上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支承静电感光鼓的鼓框架,和使形成在所述静电感光鼓上的静电潜象d显影的显影元件;支承所述显影元件的显影框架,其中所述显影框架在其一个纵长向端提供有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向所述显影装置的长度方向突出,并与一个导向元件接合,其中,所述的突出部分沿该导向元件向所述的鼓框架移动,且其中所述的显影框架在另一纵长向端与所述的鼓框架旋转连接,其中所述显影元件由所述显影框架支承,以向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运动;弹性元件,用于将所述突出部分沿所述导向部分推向所述鼓框架。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元件有一个放置所述突出部分的自由端的凹部,并且所述的弹性元件以螺旋弹簧的形式设在该凹部,所述的突出部分被推向所述鼓框架,这样一个显影辊形式的所述显影元件被推向其间带有隔离辊的所述静电感光鼓,所述隔离辊设置在所述显影辊部分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每一端。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有一个安装在其一个自由端的推动元件,其中所述推动元件与所述的突出部分的平部接触,以通过所述螺旋弹簧的弹力推动所述的突出部分,其中所述推动元件与一个槽滑动接合,这样所述螺旋弹簧安装在所述凹部以便移动。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分基本与所述的显影元件同轴。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框架,通过与所述显影框架和所述鼓框架接合的销钉,在所述显影元件另一纵长向端,在远离所述显影元件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处,与所述显影框架旋转连接。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处理盒,进一步包括一个在所述显影元件另一纵长向端、在所述显影框架和所述鼓框架之间拉伸的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有与所述显影框架连接的一端,和与所述鼓框架连接的另一端。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设在第一端盖的内部,该端盖设置在所述鼓框架和所述显影框架的每一个的一个纵长向端上。
8.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上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使形成在所述静电感光鼓上的静电潜象显影的显影元件;支承所述静电感光鼓的鼓框架;支承所述显影元件的显影框架,其中在所述显影元件的一个纵长向端提供有突出部分,该部分向所述显影元件的长度方向突出,且所述突出部分与一个导向元件接合,其中,所述的突出部分沿所述导向部分向所述鼓框架移动;弹性元件,用于将所述突出部分沿所述导向元件推向所述鼓框架;设置在所述显影框架的一个纵长向端的第一端盖,其中所述导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的内部;和一个设置在所述鼓框架和所述显影框架每个的另一纵长向端的第二端盖。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元件有一个放置所述突出部分的自由端的凹部,并且所述的弹性元件以螺旋弹簧的形式提供在该凹部中,所述的突出部分被推向鼓框架,这样一个显影辊形式的所述显影元件被推向其间带有隔离辊的所述静电感光鼓,所述隔离辊设置在所述显影辊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每一端。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有一个安装在其一个自由端的推动元件,且其中所述推动元件与所述的突出部分的平部接触,以通过所述螺旋弹簧的弹力推动所述的突出部分,其中所述推动元件与一个槽滑动接合,这样所述螺旋弹簧安装在所述凹部以便移动。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分基本与所述的显影元件同轴。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框架,通过一个与所述显影框架和所述鼓框架接合的销钉,在所述显影元件另一纵长向端,在远离所述显影元件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处,与所述显影框架旋转连接。
1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的处理盒,进一步包括一个在所述显影元件另一纵长向端、在所述显影框架和所述鼓框架之间拉伸的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有与所述显影框架连接的一端,和与所述鼓框架连接的另一端。
1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元件支承在所述显影框架上,用于向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运动。
15.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上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静电感光鼓;支承所述静电感光鼓的鼓框架,和使形成在所述静电感光元件上的静电潜象显影的显影辊;支承显影辊的显影框架,其中在所述显影框架的一个纵长向端提供有突出部分,该部分向所述显影辊的长度方向突出,且其中所述显影框架通过一个与所述显影框架和所述鼓框架接合的销钉,在所述显影元件另一纵长向端,在远离所述显影元件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处,与所述显影框架旋转连接,其中所述显影辊由所述显影框架支承,向与所述显影辊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运动;设置在所述显影框架的所述一个纵长向端的第一端盖,在所述第一端盖的内部设有凹部,所述突出部分的一个自由端设置在所述凹部中,且所述突出部分沿所述凹部向所述鼓框架移动;设置在所述鼓框架和所述显影框架每个另一纵长向端的第二端盖;沿所述凹部将所述突出部分推向所述鼓框架的螺旋弹簧,其中该螺旋弹簧提供在凹部中并将所述突出部分推向所述鼓框架,这样所述显影元件以显影辊的形式被推向其间带有隔离辊的所述静电感光鼓,所述隔离辊设置在所述显影辊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每一端。
1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有一个安装在其一个自由端的推动元件,且其中所述推动元件与所述的突出部分的平坦部接触,以通过所述螺旋弹簧的弹力推动所述的突出部分,其中所述推动元件与一个槽滑动接合,这样所述螺旋弹簧安装在所述凹部以便移动。
1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部分基本与所述的显影元件同轴。
1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的处理盒,进一步包括一个在所述显影元件的所述另一纵长向端、在所述显影框架和所述鼓框架之间拉伸的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有与所述显影框架连接的一端,和与所述鼓框架连接的另一端。
1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或15的处理盒,进一步包括一种显影静电潜象的显影剂。
20.一种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静电成像装置,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该装置上,所述装置包括(a)静电感光鼓;(b)一个可拆卸地安装该处理盒的安装部分,它包括支承所述静电感光鼓的鼓框架,和使形成在所述静电感光元件上的静电潜象d显影的显影元件;支承显影元件的显影框架,其中在所述显影框架的一个纵长向端设有突出部分,该部分向所述显影元件的长度方向突出,并与一个导向元件接合,其中,所述的突出部分沿该导向元件向所述的鼓框架移动,且其中所述显影框架在另一纵长向端,与所述鼓框架旋转连接,其中所述显影元件由所述显影框架支承,向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运动;弹性元件,用于将所述突出部分沿所述导向部分推向所述鼓框架。(c)供应该记录材料的供应元件。
21.一种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静电成像装置,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该装置上,所述处理盒包括(a)静电感光鼓;(b)一个可拆卸地安装该处理盒的安装部分,它包括使形成在所述静电感光鼓上的静电潜象显影的显影元件;支承所述静电感光鼓的鼓框架;支承所述显影元件的显影框架,其中在所述显影框架的一个纵长向端提供有突出部分,该部分向所述显影元件的长度方向突出,且所述突出部分与一个导向元件接合,其中,所述突出部分沿所述导向部分向所述的鼓框架移动;弹性元件,用于将所述突出部分沿所述导向元件推向所述鼓框架;设置在所述显影框架的一个纵长向端的第一端盖,其中所述导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的内部;设置在所述鼓框架和所述显影框架每个另一纵长向端的第二端盖;和(c)供应该记录材料的供应元件。
22.一种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静电成像装置,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该装置上,所述处理盒包括(a)静电感光鼓;(b)可拆卸地安装该处理盒的安装部分,它包括支承所述静电感光鼓的鼓框架和使形成在所述静电感光元件上的静电潜象显影的显影元件;支承显影辊的显影框架,其中在所述显影框架的一个纵长向端提供有突出部分,该部分向所述显影辊的长度方向突出,其中所述显影框架通过与所述显影框架和所述鼓框架接合的销钉,在所述显影元件的另一纵长向端、在远离所述显影元件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处,与所述显影框架旋转连接,其中所述显影辊由所述显影框架支承,向与所述显影辊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运动;设置在所述显影框架的所述一个纵长向端的第一端盖,在所述第一端盖的内部设有一个凹部,所述突出部分的一个自由端设置在所述凹部中,且所述突出部分沿所述凹部向所述鼓框架移动;设置在所述鼓框架和所述显影框架每个另一纵长向端的第二端盖;一个沿所述凹部将所述突出部分推向所述鼓框架的螺旋弹簧,其中该螺旋弹簧提供在凹部中并将所述突出部分推向所述鼓框架,这样所述显影元件以显影辊形态被推向其间带有隔离辊的所述静电感光鼓,所述隔离辊设置在所述显影辊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每一端上;和(c)供给记录材料的供给元件。
全文摘要
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的主要部件上的处理盒,包括:支承静电感光鼓的鼓框架,和使形成在所述静电感光元件上的静电潜象d显影的显影元件;支承所述显影元件的显影框架,其一纵长向端设有向所述显影元件的长度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分,并与一个导向元件接合,其中,所述的突出部分沿导向元件向所述的鼓框架移动,和其中所述的显影框架在另一纵长向端与所述的鼓框架旋转连接,其中所述显影元件由所述显影框架支承,向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运动;弹性元件,用于将所述突出部分沿所述导向部分推向所述鼓框架。
文档编号G03G21/18GK1278078SQ0012032
公开日2000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0日
发明者鸟羽真二郎, 津田忠之, 佐佐木新一, 宫部滋夫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