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022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
而液晶显示器(LCD)的结构将晶胞(CRYSTAL CELL)夹装在两片导电的玻璃板的内以构成一液晶板,并于液晶板的后方装设彩色滤光片而组成一液晶显示板,再于液晶显示板的后方装设背光模组(如图8所示),该背光板模组a由反射片a1、导光板a2扩散片a3及棱镜片a4等重叠组成,而得藉由灯管b使光源射入导光板a2中,使该背光模组a得将光线照在液晶显示板c上,俾以显示昼面。
而习知用以均匀分布光源的导光板,于一透明的压克力板以印刷的方式印制得网点(PATTERN),以期光源进A导光板时得以平均分配光源,以达传递扩散光线的目的;然而习知的导光板,以压克力平板裁切所需尺寸后,再于压克力板印制网点,因此其必须经过裁切、除静电、印刷与清洁等多次以上的加工程序后,才能进行背光模组的组装,故增加制造成本,且制程中的可变因素相当多,容易产生粉尘附着,造成良率大量下降的缺失。
又,传统导光板上的网点以印刷的方式均匀的印制在其表面上,该网点所能达到的导光效果有限,使得远离光源部份的光度较小,因而容易造成影像昼面的亮度不均一的情况,同样会降低其影像显示品质。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包括有一导光板及复数灯管所组成,在导光板上设有该灯管,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其中的一表面上设有复数线条单轴向导光刻纹,该单轴向导光刻纹以不同密度成型,在距离该灯管较近处,密度较疏、间距较大,而距离该灯管较远处,密度较密、间距较小。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该导光板于正、背面上各设有复数线条单轴向导光刻纹,且该正、反面上的单轴向导光刻纹互成交叉,以及各单轴向导光刻纹以不同密度成型,在距离光源较近处,刻纹密度较疏、间距较大,而距离光源较远处,其密度较密、间距较小。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该导光板的单轴向导光刻纹为咬花、喷砂或凸凹点构造。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该导光板的背面为一斜面。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该导光板构造上的射料点设置于导光板重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包括有一导光板及复数灯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对应于灯管的入光面表面上设有复数线条单轴向导光刻纹,该单轴向导光刻纹与导光板一体成型,且其刻纹密度相同、间距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该单轴向导光刻纹以不同密度成型,在距离灯管较近处,密度较疏、间距较大,而距离灯管较远处,密度较密、间距较小。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该单轴向导光刻纹以咬花、喷砂或凸凹点。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该导光板构造上的射料点设置于导光板重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可降低薄膜使用量,且得简化制程,因而降低制造成本且可提高导光板的光学效果。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导光板实施例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导光板实施例立体图。
图4为图3的侧面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射料点位置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于入光面加设刻纹实施例图。
图7本实用新型各种刻纹型式示意图。
图8为习知显示器模组构件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能更加明了,兹配合下列各图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至少于背光模组10中具有一导光板11及一反射片12,而该导光板11的正面或背面上设有导光刻纹结构,得藉由灯管20光源由入光面13射入导光板11,使该导光板11的导光结构,将光线由反射面14反射在液晶显示板30上,俾以显示昼面;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11的导光刻纹结构设于背面的横向单向导光刻纹11a,如图2所示。
根据上述的构造,由于该导光板11上用以反射及分散光线的单向导光导光刻纹11a一体成形,致可提高该产品的生产良率(较习知技术约增加8~13%良率),且该单向导光刻纹11a的疏密与深浅度得视聚光效果调整,即在距离灯管(图中未示)较近处,密度较疏、间距较大,而距离灯管较远处,密度较密、间距较小;俾使该导光板反射面14上任一点均能反射出近等值的光度,因而得提高导光板的光学效果,进而能提高辉度及品质。
再者,该导光板11的背面得制成一斜面,而为一楔型板状,因而得以减少整体的重量。
请再参阅图3及图4,该导光板11上用以反射光线的导光刻纹结构为一体成形在导光板11正、背表面上,而其中的一平面上成形有水平的单向导光刻纹11a,在另一斜面上行成有垂直的单向导光刻纹11b,致正、背两面的导光刻纹11a与11b互呈90度交叉,藉该前后纵横方向交错的刻纹,以达反射与扩散光线的目的。
而由于上述水平单向导光刻纹11a及垂直单向导光刻纹11b直接成型在背光板11的正、背表面上,因而得简化制造程序,以降低制造成本,故得提高市场竞争性。
又该导光板11上的垂直单向导光刻纹11b及水平单向导光刻纹11a直接成型,故不需再经由二次加工,因而得以提高生产速度,降低制造成本,且该导光板11则利用其上所设的导光刻纹结构,以取代习知的棱镜片及一扩散片构造,因而可节省一棱镜片及一扩散片构造,进而降低部材成本(约可节省20~40%的材料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性的目的。
另外,该导光板11上所设的单轴向导光刻纹构造,其在设计时亦可藉由喷砂、蚀刻成形不规则状导光结构弥补光学缺点;以及该导光板11在射出成型时,其中的射料点16位置设于该导光板11背面(斜面)的重心位置上,可节省入光面镜面加工制程,以改善传统由入光面13或出光面15置射料点需作二次加工的缺点。
亦或在导光板11的入光面13以刻纹方式形成聚光结构,以增加其导光效果(如图6所示),以及前述刻纹构造的形状亦得为如图7的各种形状。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应用实施方式,提供参考。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构造往昔所无,且确实能达成上述的效果,理已具备实用新型专利的要件,依法提出实用申请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包括有一导光板及复数灯管所组成,在导光板上设有该灯管,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其中的一表面上设有复数线条单轴向导光刻纹,该单轴向导光刻纹以不同密度成型,在距离该灯管较近处,密度较疏、间距较大,而距离该灯管较远处,密度较密、间距较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于正、背面上各设有复数线条单轴向导光刻纹,且该正、反面上的单轴向导光刻纹互成交叉,以及各单轴向导光刻纹以不同密度成型,在距离光源较近处,刻纹密度较疏、间距较大,而距离光源较远处,其密度较密、间距较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单轴向导光刻纹为咬花、喷砂或凸凹点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背面为一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构造上的射料点设置于导光板重心位置。
6.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包括有一导光板及复数灯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对应于灯管的入光面表面上设有复数线条单轴向导光刻纹,该单轴向导光刻纹与导光板一体成型,且其刻纹密度相同、间距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单轴向导光刻纹以不同密度成型,在距离灯管较近处,密度较疏、间距较大,而距离灯管较远处,密度较密、间距较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单轴向导光刻纹以咬花、喷砂或凸凹点。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构造上的射料点设置于导光板重心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导光板改良构造。包括有一导光板及复数灯管所组成,在导光板上设有该灯管,该导光板其中的一表面上设有复数线条单轴向导光刻纹,该单轴向导光刻纹以不同密度成型,在距离该灯管较近处,密度较疏、间距较大,而距离该灯管较远处,密度较密、间距较小。从而,可降低薄膜使用量,且得简化制程,因而降低制造成本且可提高导光板的光学效果。
文档编号G02F1/13GK2554656SQ02241638
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1日
发明者蔡金土 申请人:禾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