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94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LCD)的背光组件,且特别涉及该背光组件的结构。
背景技术
传导式以及反射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使用背光组件以从液晶面板的后侧(亦即相反于使用者的一侧)提供光线。公知的背光组件的架构包括直下式背光组件与侧光式背光组件。直下式背光组件中,光源直接在显示区域的后方发光。侧光式背光组件中,光源则在液晶面板的侧边发光而提供光线至显示区域。
美国专利编号U.S.6,339,418号公开一种公知的侧光式背光组件,其包括一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的管状荧光灯管。灯管可延伸至导光板的三侧(即U字形灯管),由导光板将灯管射出的光线重新引导。
在其它公知的侧光式背光组件中,可在导光板的侧边放置多个灯管,以增加液晶面板的亮度。图1是另一公知的侧光式背光组件的平面图。背光组件50包括一导光板10,其侧边设有L字形灯管20。通常,两个L字形灯管可以包覆矩形导光板10的四个侧边,而分别以电极端子22中断于导光板10的两个角落12。因此,导光板10的至少两个角落区域12并未充分被灯管的发光区域所覆盖,而无法得到足够的光线。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公知的做法将一反射图案(未图标)设置于导光板10的底部。然而,这样的配置仍然无法得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当前需要在于一种可对整个显示区域提供较佳辉度的背光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结构。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组件,背光组件包括一壳体、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导光板、一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侧边的第一组灯管、一设置于该第一组灯管与该导光板的间隙处或基本上部份并列于第一组灯管的第二组灯管、以及至少一覆盖于该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导光板的每一角落基本上对应于该第一组灯管或该第二组灯管的弯曲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组灯管可部份重迭于第二组灯管。第一组灯管与第二组灯管可设置于不同平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导光板的形状基本上为矩形,且灯管为L字形。在另一实施例中,灯管包括荧光灯管。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几个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图1是公知的背光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2A是应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图。
图2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平面图。
图2C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荧光灯管的示意图。
图2D是图2B的区域2D的剖面图。
附图符号说明10~导光板;12~角落;20~L字形灯管;22~电极端子;50~背光组件;100~液晶显示装置;110~液晶显示面板;120~驱动印刷电路;200~背光组件;210~壳体;220~灯管;220a~第二组灯管;220b~第一组灯管;
224~电极;226~放电气体;228~荧光材料;230~导光板;232~侧边;234~出光面;240~光学膜片;250~光防护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申请人针对公知的液晶显示装置加以测试,发现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以及角落的辉度较低。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增进辉度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
图2A是应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图,而图2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平面图。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10与背光组件200的组合。液晶显示面板110可由公知的多层架构形成,其由两基底夹住一液晶层(未图示)。驱动印刷电路120可接合于液晶显示面板110,以驱动影像的显示。
背光组件200包括一壳体210,其内包括有设置于导光板230的侧边的灯管220、光学膜片240;导光板230设置于壳体210上,其形状基本上为矩形。光学膜片240包括光扩散板及/或分光膜等,覆盖于导光板230。另外,还可设置一覆盖光学膜片240以及导光板230周边的灯管220a与220b所占据的周边区域的光防护层250,以防止漏光。
灯管220a与220b分为两组,第一组灯管220b设置于导光板230的侧边,而第二组灯管220a设置于第一组灯管220b与导光板的间隙处或第二组灯管220a基本上部份并列于第一组灯管。第一组灯管220b与第二组灯管220a均可为L字形灯管。在一实施例中,灯管220a与220b可为荧光灯管(fluorescent lamps)。如图2C所示,荧光灯管220内含有放电气体226,受到电极224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电子触发时,即会产生辐射而撞击荧光材料228,因此受到激发的荧光材料228产生可见光。这样的荧光灯管是公知的,是针对附图加以说明的,但本发明的特征可应用不同型式的灯管结构。
灯管220a与220b发出的光线照射于导光板230的侧边232,然后经由导光板230的出光面234导引朝向液晶显示面板110。液晶显示面板110是由驱动印刷电路120驱动而控制由背光组件200所射出的光线以显示影像。
图2A以及图2B的范例中,导光板230的形状基本上为矩形,且每一灯管是为L字形,包括一弯曲部222,且两端具有电极224。为确保液晶显示面板110的整体显示区域得到充分的光线,第一组灯管220b与第二组灯管220a设置成彼此重迭,使得导光板230的每一角落基本上至少对应于一个灯管的弯曲部。
图标的实施例中,四个L字形灯管220a与220b彼此互相重迭而围绕着矩形的导光板230的四个侧边。导光板230的每个角落基本上面对至少一个灯管220的弯曲部222。如图2D所示,第一组灯管220b与第二组灯管220a可设置于平行导光板230的不同平面上,使得第一组灯管220b与第二组灯管220a不会阻挡到另一相邻灯管的光线路径。
上述背光组件的灯管配置使得导光板230的任一侧边都可从灯管220接收到足够的光线,因此可以防止任何光线不足的区域。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重迭配置的图示仅说明一种灯管沿导光板侧边配置的独特方法,其可产生多个变形例,使得导光板的每一侧边基本上都面对一灯管的发光区域。
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包括一壳体;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导光板;一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侧边的第一组灯管;一设置于该第一组灯管与该导光板的间隙处的第二组灯管;以及至少一覆盖于该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形状基本上为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灯管或该第二组灯管包括L字形灯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每一角落基本上对应于该第一组灯管或该第二组灯管的弯曲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灯管与该第二组灯管设置于不同平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灯管基本上部份并列于该第二组灯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灯管与该第二组灯管设置于不同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覆盖于该导光板的周边区域的光防护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灯管与该第二组灯管包括荧光灯管。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一对应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组件,且该背光组件包括一导光板、一第一组灯管以及一第二组灯管,其中该第一组灯管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侧边,以及该第二组灯管设置于该第一组灯管与该导光板的间隙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灯管或第二组灯管包括L字形灯管。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覆盖于该导光板的周边区域的光防护层。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每一角落基本上对应于该第一组灯管或该第二组灯管的弯曲部。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灯管与该第二组灯管设置于不同平面上。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灯管基本上部份并列于该第二组灯管。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灯管与该第二组灯管设置于不同平面上。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的形状基本上为矩形。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灯管与该第二组灯管包括荧光灯管。
全文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组件,其中背光组件包括一壳体、一设置于该壳体上的导光板、一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侧边的第一组灯管、一设置于该第一组灯管与该导光板的间隙处或基本上部分并列于第一组灯管的第二组灯管、以及至少一覆盖于该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
文档编号G02F1/13GK1603911SQ200410092570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日
发明者高克嘉, 陈志光, 林信吾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