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驱动反射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760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电驱动反射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显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电驱动反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成像一般采用的是液晶透射在屏幕上成像。该种液晶透射对光源的利用率低,只能达到10%左右,无法实现高亮度画面。而等离子电视的能耗惊人,足有300W,且核心元件必需进口。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光源利用率低、造价昂贵、结构复杂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光源利用率高、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压电驱动反射成像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压电材料在高变电压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的原理,采用直接反射。具有压电驱动反射器和折射器,压电驱动反射器里的主件压电驱动元件呈对应双排设置,一端装在壳体内壁另一端悬空,悬空端设有镜面反射端,外壳的一面设有光入口狭缝,相对应的另一面设有有效光线出口。折射器的可转动多面棱镜表面设置有不同的色彩,从而构成一种压电驱动反射成像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制成的压电驱动反射成像装置,由于光源是通过光入口狭缝进入,可以隔离出多余的杂乱光线,只把有用的光进入到镜面反射端,而镜面反射端把光通过另一面的狭小缝隙有效光线出口反射出去,而部分压电材料通过电压控制发生变形,使这部分入射光线无法反射到另一边的有效光出口。只有反射出去的光线到达折射器的多面棱镜上,经多面棱镜的折射,在终端屏幕上形成了一行像素,光的利用率可达90%以上。当我们把视频信号处理成红、绿、蓝三基色信号,用它们来控制压电材料的不断变形,再通过多面棱镜由电机带动不断匀速转动,把像素一行行折射到终端屏幕上,就可得到一幅完整的图像。除光源和电机消耗100W左右的电外,其它电子元件的能耗微不足道,核心部件完全可以国产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光源利用率高、节约能源、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国产化等显著优点。
结构附图及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压电驱动反射成像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


图1为压电驱动反射器的主视图。
图2为压电驱动反射器的A-A剖视图。
图3为压电驱动反射器的侧视图。
图4为折射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参见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压电驱动反射成像装置由压电驱动器和折射器组成。压电驱动反射器包括外壳1、压电驱动元件2、镜面反射端3、压电驱动元件2呈双排对应,一端装在外壳1的内壁上,另一端悬空,镜面反射端3装在压电驱动元件2的悬空端,每个压电驱动元件2上设一个,呈直线排列。外壳1的一个面上设有光入口狭缝4,相应的另一面设有有效光线出口5,该入口和出口呈外高内低的斜形口。折射器包括多面棱镜6、转轴7、底座8。转轴7上部装在多面棱镜6的内孔,下部装在底座8上,转轴7相对底座8可转动。多面棱镜6采用6个面,其表面分别为红、绿、蓝相间设置。折射器的多面棱镜6与压电驱动反射器的有效光线出口5相平行,多面棱镜6长于有效光线出口5,可确保有效光线的折射。
权利要求1.一种压电驱动反射成像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压电驱动反射器、折射器,压电驱反射器的主件压电驱动元件[2]呈对应双排设置,一端装在壳体[1]的内壁上,另一端悬空,悬空端设有镜面反射端[3],外壳[1]的一而设有光入口狭缝[4],相应的另一面设有有效光出口[5],折射器的可转动多面棱镜[6]的表面设置有不同的色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压电驱动反射成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折射器的多面棱镜[6]其表面分别为红、绿、蓝三色相间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压电驱动反射成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光入口狭缝[4]、有效光出口[5]均呈外高内低的斜形口。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压电驱动反射成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镜面反射端[3]在每个压电驱动元件[2]上设置一个,呈直线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光学显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压电驱动反射成像装置。主要特点是采用压电驱动反射器直接反射,由压电驱动反射器有效光线出口反出的光,经折射器的多面棱镜的折射,在终端屏幕上形成一行像素,光的利用率可达90%以上。通过多面棱镜每个镜面的不同红、绿、蓝三色的,把像素一行行折射到终端屏幕上,可得到一幅完整图像,核心部件完全可以国产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光源利用率高、节约能源、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国产化等显著优点。
文档编号G02B27/00GK2724026SQ20042001009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4日
发明者徐敏, 唐建 申请人:徐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