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和备有该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85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和备有该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粉体显影剂使通过电子照相记录方式或静电记录方式在感光体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可视像化的图像生成装置中所备有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图像生成装置中,特别是彩色复印机等中所用的串联方式中,显像器的小型化在进展,显影剂的自动排出困难。在现有技术的串联方式中,显影剂的更换例如像实开平1-71757号公报(1989年5月15日公开)中所述的那样,采取一度把显像器从主体拔出后,在排出口朝下的状态下转动联轴器,用手动,或者外部空转来排出的方法。
此外,在特开平6-89061号公报(1994年3月29日公开)中,还提出了自动排出技术。但是,用这种自动排出技术的装置,由于像大型高速机等那样具有大的显像器,所以与搅拌用辊分开,安装排出用辊而进行自动排出。
在采用两成分显像方式的图像生成装置中,从显像器排出不能用的显影剂,把新的显影剂再次填充到显像器而再利用。此时,如果使用者弄错显影剂的更换顺序,或者因误操作而在没有回收准备的状态下排出显影剂,则存在着装置周边被显影剂污染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确保简单的机构和操作性,又可以防止使用者的误操作的可靠性高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是排出并回收用含有调色剂与载体的显影剂的两成分显像方式的显像器中所使用过的显影剂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包括开闭在前述显像器的底部上所形成的显影剂排出口的开闭机构,禁止前述开闭机构的开动作的开动作禁止机构,回收从前述显影剂排出口所排出的显影剂的回收容器,把前述回收容器固定于回收从前述显像器所排出的显影剂的位置的回收容器固定机构;前述开动作禁止机构在前述回收容器被固定于前述回收容器固定机构上时解除前述开闭机构的开动作的禁止。
在上述构成中,由于如果前述回收容器被固定于回收容器固定部上,则开动作禁止部引起的开闭部的开动作的禁止被解除,所以开闭部的开动作成为可能。开闭部是例如板状的部件,使用者可以用手动开闭。在开动作可能的状态下通过开闭部打开显影剂排出口,显像器内的废显影剂排出到外部,回收到回收容器中。
这样一来,由于如果没有把回收容器固定于回收容器固定部则无法打开显影剂排出口,所以可以避免在没能准备用回收容器回收废显影剂的状态下误打开显影剂排出口而洒落显影剂这样的问题。此外,由于在把回收容器固定于回收容器固定部上的状态下回收从显影剂排出口所排出的显影剂,所以在显影剂更换时不用把显像器从图像生成装置的机械拉出即可回收废显影剂。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根据以下所示的描述将会十分显而易见。此外,本发明的好处也将在参照附图的以下的说明中变得明白。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的结构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图2是表示备有具有上述废显影剂回收装置的显像器的图像生成装置的结构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显像器的外观构成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废显影剂回收装置中的上述显像器侧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显像器侧的上述废显影剂回收装置中的小螺钉遮挡部件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废显影剂回收装置中的回收容器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回收容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上述废显影剂回收装置中的废显影剂的排出和回收动作时的显像器的动作的主视剖视图。
图9是表示上述废显影剂回收装置中的用来进行废显影剂的自动排出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果基于图1至图9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以下所述。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图像生成装置之一例的图。
图2中所示的图像生成装置100是根据从外部所传达的图像数据,对记录用纸(片材)形成多色和单色的图像的彩色串联方式的图像生成装置。这种图像生成装置100由曝光单元1,显像器2a~2d,感光体鼓3a~3d,带电器5a~5d,清洁单元4a~4d,中间转印带7,中间转印带单元8,定影单元12,用纸移送路9,供纸托盘10,排纸托盘15等来构成。
在图像生成装置100中所处理的图像数据对应于采用黑(K)、蓝(C)、红(M)、黄(Y)各色的彩色图像。因而,如图2中所示,显像器2a、2b、2c、2d,感光体鼓3a、3b、3c、3d,带电器5a、5b、5c、5d,清洁单元4a、4b、4c、4d分别设置四个以便形成对应各色(K、C、M、Y)的四种潜像。而且,由这些部件,构成对应于各色(K、C、M、Y)的四个图像站Sa、Sb、Sc、Sd。再者,各标号的“a”对应于黑色,“b”对应于蓝色,“c”对应于红色,“d”对应于黄色。此外,各图像站Sa~Sd实质上具有相同的构成。
感光体鼓3a~3d配置于图像生成装置100的上部。
带电器5a~5d是用来使感光体鼓3a~3d的表面均一地带电到规定的电位的带电机构,使用使半导体性橡胶的辊子接触旋转于感光体鼓3的辊子带电方式的带电器。而且,在本例中,在黑色(K)的图像站Sa上配置带电器5a,在其他蓝(C)、红(M)、黄(Y)各色的图像站Sb、Sc、Sd上分别配置带电器5b、5c、5d。
这里,黑色(K)的带电器5a,和蓝(C)、红(M)、黄(Y)各色的带电器5b、5c、5d上,采用壳体宽度为14mm的相同形状。进而,带电器5a、5b、5c、5d谋求通用化以便在处理速度不同的其他机种的图像生成装置中也可以使用。
此外,在配置于黑色的图像站Sa的带电器5a上,供给分别来自个别的高压电源的高压电力。从这些高压电源向带电器5a、5a的高压输出的通·断通过高压电源(未画出)的低压一次侧的切换来控制。
再者,作为带电器,除了辊子带电或刷子带电等接触型的带电器之外,也可以用栅控式电晕器型带电器等电晕带电器。
曝光单元1具有通过根据所输入的图像数据对带电后的感光体鼓3a~3d进行曝光,在该各感光体鼓3a~3d的表面上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的功能。在曝光单元1中,用备有激光照射部1a和反射镜1b等的激光扫描单元(LSU)。再者,作为曝光单元1,也可以用把发光元件排列成阵列状的例如EL或LED写入头等。
显像器2a~2d由各色(K、C、M、Y)的调色剂把在各个感光体鼓3a~3d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像化。清洁单元4a~4d去除·回收显像·图像转印后的残留于感光体鼓3a~3d的表面的调色剂。
中间转印带单元8配置于感光体鼓3a~3d的上方。中间转印带单元8备有中间转印辊6a~6d,中间转印带7,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中间转印带张紧机构73,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这些中间转印辊6a~6d,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中间转印带张紧机构73等张挂中间转印带7,在箭头B方向上旋转驱动中间转印带7。
中间转印辊6a~6d能够旋转地支承于转印带单元8的中间转印带张紧机构73的中间转印辊安装部上(未画出),给予用来把感光体鼓3a~3d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转印偏压。
中间转印带7分别设置成接触于感光体鼓3a~3d,通过依次重叠地把各感光体鼓3a~3d上所形成的各色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在中间转印带7上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像(多色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带7用厚度100~150μm左右的薄膜形成环状。再者,在后述的单色印刷之际,仅黑色(K)的感光体鼓3a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
从感光体鼓3a~3d向中间转印带7的调色剂像的转印由接触于中间转印带7的里侧的中间转印辊6a~6d来进行。在中间转印辊6a~6d上,为了转印调色剂像而施加有高电压的转印偏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高电压)。
中间转印辊6a~6d以直径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为基础,其表面用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例如EPDM,发泡聚氨酯等)来覆盖。由该导电性的弹性材料可以对中间转印带7均可地施加高电压。再者,虽然在本例子中,作为转印电极使用中间转印辊6a~6d,但是除此以外也可以用刷子等。
像以上这样,在各感光体鼓3a~3d上对应于各色相的显像化的静电像在中间转印带7上叠层,成为输入到装置的图像信息。这样一来所叠层的图像信息通过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靠后述的配置于记录用纸与中间转印带7的接触位置的转印辊11转印到记录用纸上。
此时,中间转印带7与转印辊11在规定辊缝处压接,并且在转印辊11上施加用来把调色剂转印到记录用纸的电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进而,转印辊11为了定长地得到上述辊缝,最好是用硬质材料(金属等)形成转印辊11或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的某一方,用弹性辊等的材料(例如弹性橡胶辊或发泡性树脂辊)形成另一方。
此外,像上述那样,由于通过与感光体鼓3a~3d的接触附着于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或者,未因转印辊11在记录用纸上进行转印而残存于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在下道工序中成为发生调色剂的混色的原因,所以构成为靠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去除·回收。
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作为接触于中间转印带7的部件,例如清洁部件备有清洁刮片。该清洁刮片接触的中间转印带7靠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从里侧支承。
供纸托盘10是用来蓄积图像形成中使用的记录用纸(纪录片材)的托盘,设在图像生成装置100的曝光单元1的下侧。此外,设在图像生成装置100的上部的排纸托盘15是印面朝下放置印刷完了的记录用纸的托盘。进而,折叠自如地设在图像生成装置100的侧壁的手插供纸托盘20是用来在图像生成装置100的侧方进行手插的记录用纸的供给的托盘。
此外,在图像生成装置100上设有用来把供纸托盘10的记录用纸经由转印部11或定影单元12送到排纸托盘15的、大致垂直形状的用纸移送路S。进而,在从供纸托盘10和手插供纸托盘20到排纸托盘15的用纸移送路S附近配置着拾取辊16、17,调整辊14,转印辊11,定影辊12,移送记录用纸的移送辊21~28等。
移送辊21~28是为了促进和辅助记录用纸的移送而使用的小型的辊子,沿着用纸移送路S设置多个。移送辊27、28是用来在进行两面复印时,为了翻转在单面上转印了图像的记录用纸的记录面,把记录用纸从设在定影单元12的侧方的用纸移送路S的翻转排纸路径移送到调整辊14的辊子。
拾取辊16设在供纸托盘10的用纸取出侧端部,拾取辊17设在手插供纸托盘20的用纸取出侧端部。拾取辊16是把记录用纸从供纸托盘10逐张供给到用纸移送路S的引进辊。拾取辊17是把记录用纸从手插供纸托盘20逐张供给到用纸移送路S的引进辊。
调整辊14是暂时保持移送到用纸移送路S的记录用纸的辊子。这种调整辊14以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像的前端与记录用纸的前端对齐的定时把记录用纸移送到转印辊11。
定影辊12备有加热辊12a,加压辊12b等。这些加热辊12a和加压辊12b夹着记录用纸旋转。
此外,加热辊12a通过基于来自未画出的温度检测器的信号的控制设定成规定的定影温度,通过与加压辊12b一起热压固记录用纸,熔融、混合并压接转印到记录用纸的多色调色剂像,使之对记录用纸热定影。
再者,多色调色剂像定影后的记录用纸靠移送辊22、23移送到用纸移送路S的翻转排纸路径,以翻转了的状态(多色调色剂像朝下),排出到排纸托盘15上。
接下来,就根据本发明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
首先,就废显影剂回收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这种结构由显像器2(在以下的说明中显像器2a~2d共同地称为“显像器2”)的一部分与图3和图4中所示的回收容器300组成。
图3是表示显像器2的外观的主视图。虽然图3示出显像器2的前面,但是这里所谓“前面”是使用者向着图像生成装置100的操作侧的面,维修等中通过打开门成为能够开放。图4是图2的A-A线向视剖视图。
如图3和图4中所示,显像器2在其主体部200的下方设有排出口挡板210和回收容器安装部220。
作为开闭机构的排出口挡板210由水平轴部210a,和前面部210b组成。该排出口挡板210设成能够在图4的箭头方向上拉出和推入。
水平部210a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板状,在显像器2的正常使用时(电子照相装置100工作时),如图4中单点划线所示,配置于显影剂不漏出设在主体部200的底面的显影剂排出口200a地封固位置。显影剂排出口200a在底面处的显像器2的前侧形成。借此,由于显影剂排出口200a靠近后述的回收容器300的安装位置,所以可以加大后述的排出斜坡221的倾斜,可以使显影剂的排出容易。此外,在显像器2的底面处的显影剂排出口200a的后侧(深侧),形成未画出的调色剂补给口。
前面部210b设在显像器2的前面侧,相对水平部210a垂直向下延伸地形成。前面部210b是其下端位于后述的开口壁部223a的稍稍上方,不覆盖其开口部223a地形成。
作为回收容器固定机构的回收容器安装部220隔着上述水平部210a作为显像器2的一部分设在显像器2的下侧。这种回收容器安装部220包括排出斜坡221,排出口挡板222,前面壁部223,回收容器保持部224和基体部225。
基体部225平行于显像器2的底面,而且与该底面隔着上述水平部210a设置,虽然未画出,但是固定于显像器2上。
排出斜坡221设在基体部225的上侧。该排出斜坡221具有从前述显影剂排出口200a的最深侧的端部延伸到回收容器安装部220的前面侧的倾斜面,成为把从显影剂排出口200a所排出的废显影剂引到显像器2外部的通路。该排出斜坡221的开口端部(前面侧)在排出口挡板210处于关闭显影剂排出口200a的状态(单点划线所示的状态)时被前面部210b覆盖。
排出口挡板保持部222设在基体部225上,具有作为固定机构的固定用小螺钉240螺纹接合的孔(未画出)。固定用小螺钉240在以其头部推入前面部210b的状态下螺纹接合于排出口挡板保持部222上,借此,上述排出口挡板210以封闭显影剂排出口200a的状态固定保持于回收容器安装部220上。
前面壁部223在排出斜坡220a的开口端部的稍下方形成。该前面壁部223在排出斜坡221的开口端部的侧面具有用来插入后述的回收容器300处的爪部302的前端部302a(参照图6和图7)的开口部223a。这样一来,通过并排设置开口部223a与排出斜坡221的开口端部,可以抑制回收容器安装部220向下方的大型化。
回收容器保持部224设置在基体部225下端的下方,与前面壁部223留出规定的间隔(间隙)而形成。该回收容器保持部224具有在上述开口部的形成位置有开口的凹部224a。
在前面壁部223与回收容器保持部224之间的间隙中,在开口部223a的后背位置插入小螺钉遮挡部件400。作为固定解除/非解除机构的小螺钉遮挡部件400如图5中所示,由细长形成的主体部400a,和从主体部400a的下端部在主体部400a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固定部400b组成。主体部400a以笔直延伸的状态配置于上端部覆盖固定用小螺钉240的头部的位置,而且从前面壁部223露出。借此,小螺钉遮挡部件400在爪部302未结合于开口部233a的状态下挡住固定用小螺钉240的头部。此外,固定部400b固定于回收容器保持部224的下端面。作为挠性部件的小螺钉遮挡部件400最好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例如杜邦公司的マイラ一フイルム(商品名))等具有挠性的材料薄薄地形成(例如,厚度大约0.1~0.3mm的薄膜状)。
图6是表示回收容器300的构成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回收容器300的构成的立体图。
回收容器300如图6和图7中所示,具有用来收容废显影剂的上方开口的箱状的容器主体301。此外,在向容器主体301处的回收容器安装部220的安装侧面的上端部上设有爪部302和接触部303。
作为容器侧结合部的爪部302由前端部302a与支承部302b组成。前端部302a在回收容器300如图3中所示安装在回收容器安装部220而固定于显像器2的下方的状态下,卡止(结合)于作为固定侧结合部的前述开口部223a上,而且在从排出斜坡221所排出的废显影剂可以通过的位置上形成其侧方。此外,前端部302a成为上端部突出的钩子状(突起状),以便卡止于前面壁部223的内侧端面处的开口部223a的周缘上。此外,前端部302a在前面部分具有倾斜面以便向开口部223a内的插入变得容易。进而,爪部302为了向开口部223a的前端部302a的插拔容易,而且为了备有回收容器300的保持强度,故具有适当的挠性。
支承部302b包括从前端部302a水平延伸的水平部,和从该水平部向下延伸的垂直部。上述水平部具有能够插过开口部223a的粗细(断面形状)。
爪部302通过形成为这种形状,具有把小螺钉遮挡部件400推入凹部224a的功能,以及把回收容器300固定保持于回收容器安装部220上的功能。借此,可以谋求把回收容器300安装于图像生成装置100的主体上用的装设性的提高,回收容器300本身的自重引起的从图像生成装置100的主体的脱落的防止,显影剂的重量引起的回收容器300的脱落的防止。
接触部303设在爪部302的下端部的稍下方,在与爪部302处的插入开口部223a侧的前端部同一方向上突出地呈方形而形成。此外,接触部303如图1中所示,形成在爪部302插入凹部224a的状态下,接触于回收容器保持部224的下端面的位置上。
接下来,就废显影剂回收装置的废显影剂的排出和回收的过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回收容器300安装于显像器2上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首先,在显影剂的排出时,在把具有前述结构的显像器2装入图像生成装置100的状态下,安装回收容器300。
如图1中所示,在回收容器300的安装中,把爪部302的前端部302a从开口部223a插入凹部224a。借此,前端部302的上端部分卡止于前面壁部223的内侧端面处的开口部223a的周缘上,并且支承部302b处的水平部的下端面接触于前面壁部223处的开口部223a的上端缘,借此爪部302固定保持(结合)于前面壁部223上。另一方面,在爪部302如上所述固定保持的状态下,接触部303接触于回收容器保持部224的下端面。
借此,成为靠爪部302与接触部303夹住回收容器保持部224的状态,回收容器300固定保持于回收容器保持部224上。此外,在这种状态下,小螺钉遮挡部件400靠前端部302a推入凹部224a内。借此,小螺钉遮挡部件400的上端部分降低,固定用小螺钉240的头部露出。
接着,取下固定用小螺钉240,排出口挡板210移动自如时,拉动排出口挡板210。借此,显影剂排出口200a打开,确保从显像器2向回收容器300的废显影剂的排出通路。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8中所示,空驱动显像器2(不把显影剂供给到感光体鼓3a~3d的驱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设在显像器2的显像槽内的两个螺杆250相互在相反方向上旋转,显影剂一边被搅拌一边在显像槽内循环。作为移送机构的螺杆250,例如,可以用前述特开平6-8906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种螺杆。由螺杆250所移送并循环的显影剂一达到显像器2的底部,就从显影剂排出口200a排出,在排出斜坡221上滑落而回收到回收容器300。这样一来,废显影剂的排出和回收作业结束。
为了空驱动显像器2,也可以在检测到显影剂排出口200a完全打开时,自动地使螺杆250旋转。用于此的控制系统,具体地说,如图9中所示,采用传感器260、控制部261、驱动电路262和显像器2。
作为开状态检测机构的传感器260在检测到显影剂排出口200a完全打开时输出检测信号。传感器260例如是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的光传感器,发光部安装于显影剂排出口200a的最前面侧附近,与对着它的回收容器安装部220处的上端面的任意位置的某一方,受光部安装于另一方。这种光传感器如图1中所示,在排出口挡板210完全打开显影剂排出口200a的状态下,通过由受光部接受从发光部所发出的光,输出电平从“L”变化成“H”,检测到显影剂排出口200a完全打开。
作为移送驱动控制机构的控制部261例如也可以利用控制图像生成装置100的总体的控制装置当中的控制显像器2的部分。该控制部261一收到来自传感器260的检测信号,就把用来驱动螺杆驱动用的未画出的电动机的控制指示送到驱动电路262,以便仅使螺杆250旋转。
通过备有上述这种控制系统,使用者一拉出排出口挡板而完全打开显影剂排出口200a,就自动地进行显像器2的空驱动,自动地进行废显影剂的排出和回收。因此,使用者不必为了空驱动而进行别的操作。
在采用两成分显像方式的显像装置中,由于显影剂之中所含有的载体历时劣化,所以为了针对规定的累积打印张数维持良好的图像质量,必须进行显影剂的更换与保养。这种更换作业,沿着排出并回收此前使用的显影剂,把新品的显影剂填充到显影剂排空的显像装置这样的工序来进行。在前述显影剂排出上,在现有技术的方法中,暂时从图像生成装置100取出显像器2,取下密封显像器2的盖子,手动地排出显影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把回收容器300安装于显像器2上,可以不从图像生成装置100取下显像器2地进行上述作业,此外,通过在安装回收容器300的状态下空驱动显像器2可以排出显影剂。借此,可以谋求显影剂更换作业的效率提高和简化。
此外,由于如果不是靠爪部302把小螺钉遮挡部件400推入凹部224a内,使固定用小螺钉240的头部露出,取下固定用小螺钉240的状态,则无法操作排出口挡板210,所以可以防止误操作引起的显影剂的排出。因此,可以避免显影剂洒落到图像生成装置100的周围。而且,把小螺钉遮挡部件400推入凹部224a内,使固定用小螺钉240露出的结构,作为爪部302可以设在回收容器300侧。借此,显像器2没有必要设置用来使固定用小螺钉240露出的挡板等机构,结构上和动作上不产生障碍。
这里,就本实施方式的总括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在用含有调色剂与载体的显影剂的两成分显像方式的显像装置中所使用的排出并回收废显影剂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中,备有开闭在前述显像器的底部所形成的显影剂排出口的开闭部,禁止前述开闭部的开动作的开动作禁止部,回收从前述显影剂排出口所排出的显影剂的回收容器,以及把前述回收容器固定于回收从前述显像器所排出的显影剂的位置的回收容器固定部,前述开动作禁止部在前述回收容器被固定于前述回收容器固定部上时则解除前述开闭部的开动作的禁止。
本实施方式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像以上这样,构成为如果未把回收容器固定于回收容器固定部则无法使开闭部开动作而打开显影剂排出口。借此,可以防止误操作引起的显影剂的排出。因此,由于可以防止错误的显影剂排出引起的,显影剂向机械或周围撒落,所以提供操作性优良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成为可能。
在前述废显影剂回收装置中,最好是前述开动作禁止部包括在关闭前述显影剂排出口的状态下固定前述开闭部的固定部,和在前述回收容器未固定于回收容器固定部的状态下阻止解除前述固定部的固定状态、在前述回收容器固定于回收容器固定部的状态下允许解除前述固定部的固定状态的固定解除/非解除部。
在这种构成中,在前述回收容器未固定于回收容器固定部的状态下,由于靠固定解除/非解除部来阻止解除固定部的固定状态,所以开闭部在封闭显影剂排出口的状态下被固定。另一方面,在回收容器固定于回收容器固定部的状态下,由于允许靠固定解除/非解除部,解除前述固定部的固定状态,所以使用者可以通过解除该固定状态而使开闭部开动作。借此,由于固定部的解除是必要的,所以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误动作。
在前述废显影剂回收装置中,最好是前述回收容器具有结合于前述回收容器固定部的突起状的容器侧结合部,前述固定部是把前述开闭部固定于前述回收容器固定部的小螺钉,前述固定解除/非解除部是具有挠性的挠性部件,配置于前述容器侧结合部结合于前述回收容器固定部的固定侧结合部的背后,在前述容器侧结合部未结合于前述固定侧结合部的状态下遮挡前述小螺钉的头部,在前述容器侧结合部结合于前述固定侧结合部的状态下被前述容器侧结合部推入而通过变形使前述小螺钉的头部露出。
在这种构成中,由于固定部是小螺钉,所以解除固定状态的操作仅是取下小螺钉,该作业所需的工作量是轻微的。此外,由于固定解除/非解除部是上述那种挠性部件,所以可以用由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成的薄膜状的部件,可以简化结构和降低成本。
前述废显影剂回收装置,最好是前述开闭部备有检测打开前述显影剂排出口的开状态检测部,和如果检测到前述显影剂排出口打开、则驱动在前述显像器内搬送显影剂的搬送部的驱动控制部。
在这种构成中,如果由开状态检测部检测到开闭部打开前述显影剂排出口,则由移送驱动控制部驱动移送部。于是,由移送部移送到显影剂排出口的显影剂从显影剂排出口排出到外部。因此,使用者就不需要为了排出显影剂而进行指示移送部的驱动的操作,此外还可以防止误动作。
本发明的图像生成装置,由于备有前述某种构成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所以可以没有误动作地容易地进行废显影剂的回收。此外,彩色复印机等中所用的串联方式给予显像器的空间很小,特别要求小型化。在用这种串联方式的显像器中也是,通过备有上述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在显像器本身上不必为了废显影剂回收没有而设置新的机构(例如,显影剂排出用斜坡等),或变更机构,利用现有的搅拌·循环辊等,即可提供适应小型化的显影剂更换系统。
本发明的形态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如上所述,由于提供容易进行废显影剂的排出和回收的构成,所以可以很好地适应采用用调色剂与载体的磁刷显像法的两成分显像方式的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电子式照相方式的图像生成装置的废显影剂的排出和回收用的结构部。
本发明可在不脱离其主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种种形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在充其量只不过是举例表示,不能狭义地解释,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所示,在说明书文本中没有任何约束。进而,属于权利要求书的均等范围的变形或变更、处理,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发明的详细的说明的项目中所进行的具体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不过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能狭义地解释成仅限定于这种具体例,可在本发明的精神与下面所述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种种变更地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废显影剂回收装置,排出并回收用含有调色剂与载体的显影剂的两成分显像方式的显像器中所使用过的废显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开闭在前述显像器的底部上所形成的显影剂排出口的开闭机构,禁止前述开闭机构的开动作的开动作禁止机构,回收从前述显影剂排出口所排出的显影剂的回收容器,把前述回收容器固定于回收从前述显像器所排出的显影剂的位置的回收容器固定机构;前述开动作禁止机构在前述回收容器被固定于前述回收容器固定机构上时解除前述开闭机构的开动作的禁止。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开动作禁止机构包括在关闭前述显影剂排出口的状态下固定前述开闭机构的固定机构,和在前述回收容器未固定于回收容器固定机构上的状态下阻止解除前述固定机构的固定状态、在前述回收容器固定于回收容器固定机构上的状态下允许解除前述固定机构的固定状态的固定解除/非解除机构。
3.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回收容器具有结合于前述回收容器固定机构上的突起状的容器侧结合部;前述固定机构是把前述开闭机构固定于前述回收容器固定机构上的小螺钉;前述固定解除/非解除机构是具有挠性的挠性部件,配置于前述容器侧结合部结合于前述回收容器固定机构上的固定侧结合部的背后,在前述容器侧结合部未结合于前述固定侧结合部上的状态下遮挡前述小螺钉的头部,在前述容器侧结合部结合于前述固定侧结合部上的状态下被前述容器侧结合部推入而通过变形使前述小螺钉的头部露出。
4.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开闭机构备有开状态检测机构和输送驱动控制机构,所述开状态检测机构检测是否打开了前述显影剂排出口,在检测到前述显影剂排出口已打开时,所述输送驱动控制机构驱动在前述显像器内搬送显影剂的搬送机构。
5.一种图像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中所述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
6.一种图像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废显影剂回收装置。
全文摘要
废显影剂回收装置排出并回收用含有调色剂与载体的显影剂的两成分显像方式的显像器中所使用的废显影剂。这种显影剂回收装置备有开闭在前述显像器的底部所形成的显影剂排出口的开闭部,禁止前述开闭部的开动作的开动作禁止部,回收从前述显影剂排出口所排出的显影剂的回收容器,以及把前述回收容器固定于回收从前述显像器所排出的显影剂的位置的回收容器固定部。此外,如果前述回收容器被固定于前述回收容器固定部上,则前述开动作禁止部解除前述开闭部的开动作的禁止。
文档编号G03G15/06GK1763659SQ20051011414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8日
发明者芳本祐典, 石黑康之, 久保田宏, 川人宽司, 山口淳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