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液晶显示器基底上印刷珠隔离体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095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液晶显示器基底上印刷珠隔离体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制造液晶显示器(“LCD”)的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液晶显示器基底的预定位置上印刷珠隔离体的设备。
背景技术
LCD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平板显示器类型之一。LCD包括在两个透明板或基底之间插入的液晶层,具有在其上上形成的多个场产生电极。LCD通过对所述电极选择性地施加电压重新排列液晶层的分子的取向而控制透过液晶层的光线。
LCD的上部和下部基底通过在其周边的密封剂相互结合,密封剂密封基底之间的液晶材料。上部和下部基底通过隔离体而在空间上相互分离,隔离体保持在基底之间选定的“单元间隙”。隔离体既可以是以不规则图案随机散布在两个基底之间的一般为球形的“珠隔离体”,也可以是在基底之间以均匀图案布置的“柱隔离体”。
柱隔离体通过在显示器的滤色器阵列面板上涂覆光敏膜,并且随后在膜上进行曝光和显影工艺而形成,从而在对应于例如沟道单元、栅极线、存储电极线、和遮光构件的面板上形成希望的不透明图案。由于在柱隔离体的形成期间需要另外的光刻工艺,所以显示器单元的生产成本比使用珠隔离体的显示器高。此外,与塑料基珠隔离体不同,柱隔离体具有相对低的弹性,并且因而导致相对较小的LC填充裕量。因而,柱隔离体的使用可以导致某些问题,例如LC填充失效、和“污迹(smear)”失效,其中隔离体或在上部面板的下表面上的膜破裂。
然而,在随机分布的珠隔离体的情形,隔离体可以起外来粒子的作用,其引起光线从面板泄漏并且恶化其对比度。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研制了在LCD基底的预定位置上“印刷”珠隔离体的设备。然而,随着基底尺寸的增加,必须增加所述设备的隔离体供给基底和转移辊子的尺寸。此外,当隔离体供给基底向转移辊子转移隔离体时,未转移到辊子的隔离体可以留在隔离体供给基底的凹形处。因而,当下一次隔离体从转移辊子转移到LCD基底时,因为隔离体可以沉积在两个或更多的层上,所以可以引起制造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LCD面板基底的预定位置上印刷珠隔离体的设备,该设备克服了现有技术隔离体印刷设备的上述和其它问题。
在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包括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多个凹形的隔离体供给辊子,和将包含多个隔离体的均匀体积的墨水装入各个凹形的装置。传递辊子布置得与隔离体供给辊子相邻并且与其平行,并且为了联动例如通过齿轮与所述供给辊子连接,相对于隔离体供给辊子反向转动,且辅助辊子布置得与转移辊子分开并与其平行。
循环转移带被支承在供给和辅助辊子上,用于在其上的循环运动,并且具有布置得在转动的隔离体辊子的外表面的切线方向上运动并且与之具有相同速度的外表面,从而使在供给辊子的凹形内的相应体积的墨水从供给辊子转移到转移带的外表面上。
具有安装在其上的LCD基底或阵列面板的基底支承板布置为使基底在运动的转移带的外表面的切线方向运动并且与转移带的外表面具有相同的速度,从而将在转移带上的相应体积的墨水从转移带转移到基底上的精确选定位置上。
所述设备还包括隔离体供给装置,将含隔离体的墨水混合物的测定量分配到隔离体供给辊子上。
所述设备还包括布置在隔离体供给辊子附近并且连接所述隔离体供给辊子的第一清洁单元。第一清洁单元包括将空气喷射到隔离体供给辊子中的空气喷嘴,起去除在供给辊子上未被转移到转移带上的隔离体墨水的作用。
所述设备还包括布置在辅助辊子附近的第二清洁单元,用于去除未转移到LCD基底的在转移带上的隔离体墨水。第二清洁单元还包括将空气喷射到转移带中的空气喷嘴。
隔离体优选包括珠隔离体,并且隔离体墨水被转移到具有分别对应于供给辊子内凹形的轴向和周向间距的横向和纵向间距的转移带的表面。隔离体与热固化剂或紫外线固化剂一起装入隔离体供给辊子的凹形内。所述设备还包括刮片,刮片与隔离体供给辊子的表面接触,促使墨水混合物进入凹形内。
本发明的珠印刷设备的典型实施例避免了珠隔离体以层叠方式不利地印刷在LCD基底上,使得设备的隔离体供给基底和转移辊子随着LCD基底尺寸的增加可以保持得相对小,并且使得未被印刷到基底上的隔离体都可以经济地重复使用。
考虑到下述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特别如果这样的考虑结合几个附图的话,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本发明的改善的珠隔离体印刷设备的上述和许多其它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使用相似的参考标号识别在一或多个图中图示的相似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LCD基底隔离体珠印刷设备的典型实施例的示意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典型珠印刷设备的隔离体供给辊子的放大局部细节图,图示了含隔离体墨水在辊子上的沉积。
图3A是图2的隔离体供给辊子的放大的局部细节图,图示了使用刮片将沉积在隔离体供给辊子上的墨水均匀地刮到多个凹形中。
图3B是凹形的隔离体供给辊子的上部透视图,图示隔离体墨水被刮到凹形中。
图4是设备的转移带的部分侧视图,显示隔离体墨水首先从隔离体供给辊子转移到转移带的表面,然后从转移带转移到LCD显示器的阵列面板的表面上。
图5是图示被转移到图4的LCD阵列面板上的隔离体墨水被固化而形成隔离体的部分侧视图。
图6是薄膜晶体管LCD阵列面板的部分俯视图,在阵列面板上使用本发明的典型设备形成多个隔离体。
图7是结合图6的LCD阵列面板的LCD的部分剖面图,沿图6中所取的VII-VII′-VII″线所观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LCD基底隔离体珠印刷设备的典型实施例的示意侧视图。如在图1中所显示,该典型设备包括圆柱形隔离体供给辊子10、与隔离体供给辊子10啮合以便与其一起转动并且转动方向与其相反的转移辊子20、通过转移带25与转移辊子20连接的辅助辊子30、和支承LCD面板200的支承板40,在LCD面板200上的选定位置印刷了多个珠隔离体320。
隔离体供给辊子10包括多个压痕,或凹形11,以预定的轴和周向间距或节距形成于其表面中,如在图3B中所示。隔离体墨水混合物32包括多个珠隔离体320和固化剂321,其在刮入或扫入工艺中装入各个凹形内,如在图3A中所显示。隔离体供给辊子10可以由各种材料制成,包括玻璃、塑料或金属(例如不锈钢)。凹形11具有凹陷的内表面,并且可以通过例如光刻、模制或激光加工方法形成。凹形11以分别与要在显示面板200上形成的隔离体320的希望图案相同的轴向和周向间距形成。装入各凹形11的珠隔离体320的数量可以变化,取决于显示面板200的所需的单元间隙,或面板之间的间距。
转移辊子20位于隔离体供给辊子10和显示面板200之间。转移带25夹置在隔离体供给辊子10和转移辊子20之间。转移带25被支承,用于在转移辊子200和辅助辊子30对应的外表面上的循环运动,并且具有在转动的隔离体供给辊子的外表面的切线方向运动并且与其具有相同速度的外表面。转移带可以由例如具有良好亲水特性的加强硅材料制成。如在图1中所显示,辅助辊子在与转移辊子20相同的方向上转动,两个辊子引起转移带在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上平移,而转移辊子20的转动方向(R2)与隔离体供给辊子10的转动方向(R1)相反。
由于转移带25在隔离体供给辊子10的切线方向上运动,当供给辊子和转移带转动彼此经过时,装入供给辊子10的凹形11中的相应体积的隔离体墨水32被转移到转移带上。另外,如在图1和4中所显示,面板支承板40布置得在转移带的切线方向,即在图1中显示的X方向运动并且与其具有相同的速度,使得当转移辊子和带继续转动时,先前通过供给辊子沉积到转移带表面上的隔离体墨水体随后以如上所述的需要的轴向或周向间距或间隔转移到显示面板200的上表面上。
如在图1和2中所图示,用于为隔离体供给辊子10提供隔离体墨水32的隔离体墨水供给装置50布置在隔离体供给辊子10附近。隔离体供给装置50的作用是以测定量将隔离体墨水32分配到隔离体供给辊子10上。如上所述,隔离体墨水32以混和物形式分配,混合物包括多个隔离体珠320和用热或紫外线能量在显示面板200上硬化且固定珠隔离体320的固化或硬化剂321。
珠隔离体320优选包括可以形成聚合体的丙稀酸基有机化合物,和具有低介电常数的有机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苯环丁烯(benzocyclobutene BCB)、cytop、和全氟环丁烯(perfluorocyclobutene PFCB)的。
如在图1和3A中所示,刮片5布置在隔离体供给装置50和隔离体供给辊子10附近。刮片5接触隔离体供给辊子10的表面并且促使隔离体墨水32进入隔离体供给辊子10的表面内的凹形11内,隔离体墨水32已通过供给装置50沉积在隔离体供给辊子10的表面上。因而刮片5起的作用是像刮板或橡皮刷一样促使隔离体墨水32进入凹形11,同时收集未进入辊子的凹形11的多余的隔离体墨水32。
如在图1中所图示,第一清洁单元60布置在隔离体供给辊子10附近。第一清洁单元60包括空气喷嘴65,将空气喷射到与供给装置50和刮片5相对的隔离体供给辊子10一侧上。第一清洁单元60还包括连接隔离体供给装置50的进气口55。空气喷嘴65的作用是去除未被迫使进入隔离体供给辊子10的凹形11,以及未从隔离体辊子转移到转移带25上的所有多余的隔离体墨水32。由于清洁单元去除了残留在隔离体供给辊子10上的所有隔离体墨水32,所以避免了隔离体墨水32以双层沉积在显示面板200上。另外,由于进气口55吸入通过空气喷嘴65从隔离体辊子10的表面去除的隔离体墨水32并且将其返回隔离体供给装置,所以未使用的隔离体墨水由此回收,被隔离体供给装置50复用。
如在图1中所显示,第二清洁单元70布置在辅助辊子30附近。第二清洁单元70也包括将空气喷射到转移带25上的空气喷嘴75。由第二清洁单元70喷射到转移带25上的空气去除所有在转移带25上未从带转移到显示面板200上的隔离体墨水32。
现将参照附图描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典型隔离体印刷设备的一种LCD的制造方法。图2是图示将隔离体墨水沉积到隔离体供给辊子上的放大详细图。图3A是图示使用刮片促使沉积在隔离体供给辊子上的隔离体墨水进入在供给辊子表面内的凹形内布置的多个均匀体积的墨水的详细图。图3B是显示凹形的隔离体供给辊子的透视图,隔离体墨水的各个体积被刮到凹形中。图4是图示均匀体积的隔离体墨水被转移的详细的图,隔离体墨水首先从隔离体供给辊子转移到转移带的表面,然后从转移带转移到显示面板的表面上。图5图示了被转移到阵列面板200上的隔离体墨水体,其例如通过施加热或紫外线(UV)辐射而被固化,从而形成均匀高度的固化的隔离体。
如在图2中所显示,隔离体供给装置50分配测定量的隔离体墨水32到隔离体供给辊子10上,同时辊子在逆时针方向(R1)转动,如在所述,液态隔离体墨水混合物包括多个珠隔离体320和热或紫外线固化剂321。
如在图3A中所显示,通过刮片5促使隔离体墨水进入隔离体供给辊子10表面的凹形内。如在图3A和3B中所显示,珠隔离体320团聚在一起在刮片的边缘形成小珠,并且随后与固化剂321一起被刮片刮入凹形11内。单个的隔离体320的尺寸优选小于凹形11的直径,从而使得例如6至7个的隔离体320被装入各个凹形内。
如在图4中所显示,随着隔离体供给辊子10与转移辊子10连接以相反方向联合转动,且在逆时针方向(R1)转动,分别装载在隔离体供给辊子10的凹形11内的均匀体积的隔离体墨水32与在切线方向运动的转移带25的表面接触并且被转移到其上,隔离体墨水32暂时以对应于供给辊子中的凹形的周边节距的下网(down-web)节距,和以对应于所述凹形的轴向节距的横网(cross-web)节距附在转移带25上。如上所述,未被转移到转移带25上而是残留在隔离体供给辊子10的表面或凹形内的任何隔离体墨水32被第一清洁单元60去除,并且由隔离体供给装置50通过进气口50回收,在后续面板上复用。
随着转移辊子20连续地在顺时针方向转动(R1),暂时附在转移带25表面上的隔离体墨水32与显示面板200接触并且被转移到其上,显示器面板200通过面板支承板40在运动的转移带的切线方向运动并且与之具有相同的速度,如在图1和4中所图示。因而,一定体积的墨水32被沉积在分别对应于供给辊子中的凹形的轴向和周边间距的精确的选定位置上。未被转移到显示面板200上而留在转移带25上的任何墨水32被第二清洁单元清除,如上所述。
图4图示了隔离体墨水32被转移到显示面板200上,在显示面板200上已经形成了了遮光构件220、滤色器230、保护膜250、公共电极270和配向层21。但是,应当理解,如果需要,隔离体墨水32可以在配向层21形成之前形成在面板上。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隔离体320可以被非常精确地沉积在对应于遮光构件220的区内,以避免从显示器漏光。
如在图5中所示,与固化剂321一起被转移的隔离体320通过施加例如热或紫外线被固化,并且由此在选定位置与显示面板200牢固地结合。
如在图7中所图示,在下面的LCD组装工艺中,其上布置了固化的隔离体320的上面板200被向下压到下面板100上并且与其接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通过结合上述连续转动的隔离体供给辊子10、转移辊子20、和辅助辊子30,本发明的设备可以与任意尺寸的显示基底相容,并且因而消除了现有技术的印刷设备与大显示器相容所需的相对较大的隔离体供给基底和转移辊子的需求。
图6是LCD薄膜晶体管(TFT)阵列面板的局部俯视图,其中隔离体通过本发明的典型隔离体珠印刷设备形成。图7是沿图6中所取的VII-VII′-VII″线所观看的包括TFT阵列面板的LCD剖面图。
如在图6中所显示,阵列面板包括多条栅极线121和多条存储电极线131,形成于由例如玻璃、塑料之类制成的透明电绝缘基底110上。栅极线121起传递栅极信号的作用并且通常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各栅极线121包括多个向下凸出的栅电极124和具有与其它的层或外部驱动电路连接的宽的区的端部129。产生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电路(未图示)可以安装在粘接在基底110上的柔性印刷电路膜(未图示)上,可以直接安装在基底110上,或可以与基底110集成。当栅极驱动电路与基底110集成时,栅极线121可以直接连接栅极驱动电路。
存储电极线131具有施加到其上的预定电压,并且基本平行于栅极线121延伸。各个存储电极线131位于两条相邻的栅极线121之间,并且布置得相对于两条栅极线121中的上面的一条,更靠近于两条栅极线121中的下面的一条。各存储电极线131包括向上和向下延伸的存储电极137。然而,存储电极线131的形状、尺寸和布置之类可以与所显示的有多种的变化。
栅极线121和存储电极线131可以由例如铝(Al)或铝合金的铝基金属、例如银(Ag)或银合金的银基金属、例如铜(Cu)或铜合金的铜基金属、例如钼(Mo)或钼合金的钼基金属、铬(Cr)、钽(Ta)、钛(Ti)之类制成。作为替代,可以具有包括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两个导电层的多膜结构。导电层之一可以使用具有低电阻的金属,例如铝基金属或铜基金属制成,以便减小信号延迟和电压降。与上述不同,另一导电层可以使用具有与ITO(氧化铟锡)和IZO(氧化铟锌)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和电接触性能的材料,例如钼基金属、铬、钽、钛之类材料形成。优选的组合实例可以包括下部铬膜和上部铝(合金)膜,和下部铝(合金)膜和上部钼(合金)膜。然而,应当理解,栅极线121和存储电极线131可以由上述材料之外的各种不同的金属或导体形成。
栅极线121和存储电极线131的侧壁与基底110的表面倾斜。倾斜角可以在大约30°至大约80°的范围内。由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SiOx)制成的栅绝缘层140形成于栅极线121和存储电极线131上。
由氢化非晶硅(“a-Si”)多晶硅或类似材料制成的多个线形半导体151形成在栅绝缘层140上。线形半导体151通常在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包括向栅电极124延伸的多个凸起154。半导体151具有在栅极线121和存储电极线131附近形成的展宽部,布置展宽部以覆盖栅极线121和存储电极线131。
在半导体151上形成多个线和岛型电阻接触161和165。电阻接触161和165可以使用例如以高浓度掺杂n型杂质的n+氢化非晶硅或硅化物的材料形成。线形电阻接触161具有多个凸起163。各凸起163和岛型电阻接触165形成相关对并且分别布置在半导体151的相关的凸起154之一上。
岛型半导体151和电阻接触161和165的侧壁也与基底110的表面倾斜。倾斜角可以在大约30°至80°的范围内。
多条数据线171和多个漏电极175形成于电阻接触161和165以及栅绝缘层140上。数据线171的作用是传输数据信号。栅极线171通常在纵向方向延伸并且与栅极线121和存储电极线131交叉。各条数据线171包括多个向栅电极124延伸的源电极173,和具有与其它层或外部驱动电路连接的宽区的端部179。产生数据信号的数据驱动电路(未图示)可以安装在结合在基底110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可以直接安装在基底110上,或直接集成在基底110上,数据线171可以直接连接数据驱动电路。
漏电极175与数据线171分开,并且布置得在相对于栅电极124的源电极173的对面。各个漏电极175包括一宽端部和一柱形端部。宽端部覆盖存储电极137,柱形端部部分被弯曲的源电极173包围。
栅电极124、源电极173和漏电极175与半导体151的凸起154一起形成薄膜晶体管(TFT)。在源电极173和漏电极175之间的凸起154上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沟道。
数据线171和漏电极175可以由难熔金属形成,例如钼、铬、钽、或钛,或其合金,并且可以具有包括难熔金属膜(未图示)和低电阻导电层(未图示)的多膜结构。这些多膜结构的实例可以包括下部铬或钼膜和上部铝(合金)膜的双膜,下部钼(合金)膜、中间铝(合金)膜、和上部钼膜(合金)膜的三膜等。然而应当理解,数据线171和漏电极175可以由上述列举的金属或导体之外的各种不同的金属或导体形成。
数据线171的侧壁和漏电极175还可以具有与基底110表面大约30°至80°的倾斜角。电阻接触161和165仅存在于在电阻接触161和165下面的半导体151,和在电阻接触161和165上面的数据线171和漏电极175之间,起减小其间接触电阻的作用。在多数位置,线形半导体151比数据线171窄。然而,如上所述,在其与栅极线121相交处半导体151具有较大的宽度,由此平滑了表面的轮廓线。因此可以避免数据线171短路。半导体151包括未完全被数据线171和漏电极175覆盖的部分,并且因而例如在源电极173和漏电极175之间被暴露。
在数据线171、漏电极175以及被暴露的半导体151上形成钝化层180。钝化层180可以使用无机绝缘体、有机绝缘体或类似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具有平的平面表面。无机绝缘体的实例可以包括氮化硅和氧化硅。有机绝缘体可以具有光敏性和大约4或更小的介电常数。作为替代,钝化层180可以具有下部无机膜和上部有机膜的双膜结构,使得钝化层保护暴露的半导体151部分,同时保持有机膜的杰出的绝缘特性。
多个接触孔182和185形成于钝化层180内,数据线171的端部179和漏电极175通过接触孔182和185分别被暴露。多个接触孔181形成于钝化层180和栅绝缘层140内,栅极线121的端部129通过接触孔181被暴露。
多个像素电极191和多个接触辅件81和81形成于钝化层180上。多个像素电极191和多个接触辅件81和82可以使用透明导电材料,例如ITO或IZO,或反射金属,例如铝、银、铬、或其合金形成。
像素电极191通过接触孔185物理和电连接漏电极175,像素电极191具有从漏电极175施加到其上的数据电压。对其施加数据电压的像素电极191与另一显示面板(未图示)的对其施加公共电压的公共电极270一起产生电场,由此确定在两个电极191和270之间的液晶层(未图示)的分子的方向。根据上述确定的液晶分子的方向,通过液晶层的光线的偏振发生变化。像素电极191和公共电极270构成电容器(即“液晶电容器”)。既便在相关TFT关闭之后,电容器仍保持施加到其上的电压。
像素电极191和连接像素电极191的漏电极175与存储电极线131交叠。其中像素电极190和电连接像素电极190的漏电极175与存储电极线131交叠的电容器被称为“存储电容器”。存储电容器操作以提高液晶电容器的保持能力。
接触辅件81和82分别通过接触孔181和182连接到栅极线121的端部129和数据线171的端部179。接触辅件81和82起补偿在栅极线121的端部129和数据线171的端部179与外部设备之间结合的作用,以及保护作用。在像素电极191上形成确定液晶分子取向的下配向层9。
参照图7,显示器的公共电极面板包括由玻璃、塑料或类似材料制成的透明电绝缘基底210,基底以预定距离布置在下配向层9上方并且与其相互分开。遮光构件220,例如黑矩阵,以矩阵形式形成于绝缘基底210上。遮光构件220起划分像素区的作用。用于代表显示图像所必需的三原色的滤色器230,例如红、绿、和蓝(“RGB”)滤色器,形成于遮光构件220之间并且部分与遮光构件220交叠。红、绿和蓝滤色器可以以条形形成。作为替代,滤色器可以对于各个像素单独形成。
为了保护遮光构件220和滤色器230,在遮光构件220和滤色器230上形成保护膜250。保护膜250可以使用有机绝缘材料形成。保护膜250起避免滤色器230暴露和提供平坦显示表面的作用。如果合适的话,可以选择性地省略保护膜250。
在保护膜250上形成公共电极270,并且公共电极270由透明导体制成,例如ITO或IZO,并且与像素电极191一起起形成电场的作用。上配向层21在公共电极270上形成。
如在图6和7中所图示,多个珠隔离体320形成并且布置在对应于遮光构件220的位置的上配向层21上。多个珠隔离体320形成均匀的单元间隙并且提高了分开两个显示基底的弹性力,由此避免了否则当压力施加到显示面板200上时可以导致的“污迹失效”的出现。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典型LCD珠隔离体印刷设备使用连续转动的隔离体供给辊子、转移辊子、辅助辊子和循环转移带,以与任何尺寸的LCD面板相容,并且因而消除了与大面板相容的大隔离体供给基底和转移辊子的需要。
另外,布置在隔离体供给辊子附近的第一清洁单元去除残留在隔离体供给辊子凹形内的任何隔离体,从而避免隔离体在显示面板上双层沉积。此外,连接隔离体供给装置的进气口使得隔离体可以被有效地复用。
此外,布置在辅助辊子附近的第二清洁单元去除残留在转移带上的任何隔离体,从而还起到避免隔离体在面板上双层沉积的作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材料、设备、配置和方法进行许多修改、替代和改变。据此,本发明不应限于在此图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因为实施例本质上仅是示范性的,而是本发明应当相当于权利要求及其功能等同物。
本申请要求月2005年7月1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5-006226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引入于此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LCD隔离体印刷设备,包括隔离体供给辊子,在其外表面中具有多个凹形;装置,用于将包含多个隔离体的均匀体积的墨水装载进各个供给辊子凹形;转移辊子,布置在所述隔离体供给辊子附近并且与其平行,与所述隔离体供给辊子连接用于与其联动,与所述隔离体供给辊子转动方向相反;辅助辊子,离开所述传递辊子并且与之平行布置;和循环转移带,具有分别由所述辅助辊子和供给辊子支承的对端,用于在所述辊子上的循环运动,其中所述转移带具有布置得在所述转动的隔离体供给辊子外表面的切线方向运动并且与之具有相同的速度的外表面,从而将在所述供给辊子各凹形内的相应体积的墨水从所述供给辊子转移到所述转移带的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还包括一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具有在其上安装的基底,并且布置为在所述运动的转移带的外表面的切线方向运动并且与其外表面具有相同的速度,从而将在所述转移带各凹形内的墨水从所述转移带转移到所述基底的选定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还包括分配所述墨水到隔离体供给辊子外表面上的隔离体供给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设备,还包括刮片,所述刮片布置在所述隔离体供给辊子的外表面附近,并且设置来促使在所述隔离体供给辊子外表面上的墨水进入其凹形处。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还包括布置在所述隔离体供给辊子附近并且连接所述隔离体供给辊子的第一清洁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清洁单元包括将空气喷射到所述隔离体供给辊子上的空气喷嘴。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还包括布置在辅助辊子附近的第二清洁单元,用于去除残留在所述转移带上的隔离体。
8.根据权利要求6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清洁单元包括将空气喷射到所述转移带上的空气喷嘴。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隔离体是珠隔离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隔离体供给辊子的凹形在空间上以对应的轴向和周向节距相互分离,并且其中各体积的墨水以相同的节距从所述隔离体供给辊子转移到所述转移带的外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墨水包括所述隔离体和热固化或紫外线固化剂的混合物。
12.一种在LCD基底的选定位置上印刷隔离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在其外表面具有多个凹形的旋转圆柱形隔离体供给辊子;将包含多个隔离体和固化剂的一定体积的混合物装入所述凹形内;使转移带的外表面在所述转动的隔离体供给辊子的外表面的切线方向运动并且与之具有相同的速度,从而使在各个所述供给辊子的凹形内的墨水转移到所述转移带的外表面上;并且使液晶显示器基底的表面在所述运动的转移带的外表面的切线方向上运动并且与之具有相同的速度,从而使在所述转移带的外表面上的墨水转移到液晶显示器基底表面的选定位置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隔离体供给辊子的外表面去除未从所述辊子转移到所述转移带的任何墨水。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转移带的外表面去除未从所述带转移到所述LCD基底的任何墨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液晶显示器的基底上印刷隔离体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在其外表面中形成了多个凹形的隔离体供给辊子。包含隔离体的多个均匀体积的墨水被装入所述凹形内,然后从所述供给辊子转移到转移带上,转移带借助布置的转移辊子和辅助辊子在供给辊子的切线方向上运动。然后液晶显示器基底在所述运动的转移带的切线方向上运动,使得在所述转移带上的墨水转移到所述基底的预定位置上。所述设备的连续转动特征使得它与任何尺寸的液晶显示器面板都相容,无需大的隔离体供给基底和转移辊子,并且避免了在所述基底上不利的隔离体的多层沉积。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896849SQ200610101128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1日
发明者成秉勋, 徐奉成, 全栢均, 许政旭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