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

文档序号:2718683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将在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的调整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LED(发光二极管)头的写头被用在诸如数字多功能外围设备(MFP)、打印机和传真机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中,并定位和安装在离感光鼓预定间隔处,以得到高质量图像。
然而,很难组装大规模生产的图像形成设备使得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变得完全相同,并且在组装时会产生一些偏差。因此,必须在组装后在每台设备中调整写头的位置,使得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落在一定的容差范围内,以得到具有预定质量的图像。
因此,在诸如MFP的传统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中,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设置了调整LED头的机构。在图像形成设备的生产线中,将诸如CCD的光电变换器安装在感光体安装位置上,并通过从CCD输出检测LED曝光点形状和使用专用夹具来调整LED头位置,来执行调整工作。
另一方面,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中,感光体是消耗品,并且由于感光体安装位置的个体差异,感光体表面和LED头之间的距离会产生偏差。在LED头中内嵌的透镜具有仅±0.1mm的焦点深度,并且如果偏差超过焦点深度,除非在更换感光体后,执行焦点调整,使得从LED头发射的光的焦点与感光体表面一致,否则无法获得期望的图像质量。
因为上述专用夹具设备大且昂贵,所以在服务人员到消费者的地点来调整LED头的位置时无法使用该专用夹具,并且因为通过执行测试打印和视觉检查打印线宽度来调整位置,所以该操作实际上占用时间长并且调整精度低。
考虑到上述情况,已知一种抓斗式(clamshell)图像形成设备,其可在LED头的下部打开。因为抓斗式图像形成设备可在LED头的下部打开,所以当以预定距离来定位写头和感光鼓时,可轻易地调整写头的安装位置。
日本专利特开第2001-13004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使用通过引入与感光体表面接触的接触杆来保持LED头和感光体表面之间距离恒定的LED头,而减少在电子照相记录设备中校正扫描线的位置偏移时产生的焦点偏移。日本专利特开第2003-17307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技术,这种技术能够调整写头与感光鼓之间的距离,和写头从主体设备的侧部相对于感光鼓的扫描倾斜。
如果用户在使用期间必须更换消耗品或调整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部件,则由技术熟练的“服务人员”执行该操作。按照惯例,已经强调必须将服务人员的维护转换成“用户维护”,并且由于即使当用户更换部件时打印质量不会恶化并且设备不会受损,在例如处理工具的一部分部件的情况下引入“用户维护”。然而,在部件是电子照相模式的核心的情况下,操作依赖于“服务人员维护”。
具体地,关于会影响打印质量的如使用激光的光学单元和LED头等的图像写入部件的安装调整,不仅因为在工厂出货时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后,在安装位置使用打印图像来执行点直径调整需要非常熟练,而且从对打印质量有影响的观点来看,该操作都被视为“服务人员维护”的必须项目。除上述维护外,每次更换静电潜像载体(感光体)时,必须执行如光学单元和LED头等的图像写入部件的安装调整,因为调整操作困难,在通常处理中,在更换感光体时已经省略了调整。
近年来,随着图像形成设备形成较高质量的图像,打印分辨率从传统的300dpi增加到600和1200dpi,即使对于熟练的服务人员,也难以采用传统调整技术响应这样的增加。作为参考,在1200dpi的情况下,一个点的点直径通常为12至13μm,这是无法识别的。
由于包括感光体的感光鼓的偏心、变形、直径偏差等原因,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距离根据旋转角度而变化。因此,如果在写头和感光体之间距离最大的位置执行间隔调整,在其它位置写头和感光鼓之间的距离变得太小;相反,如果在写头与感光鼓之间距离最小的位置执行间隔调整,在其它位置写头与感光鼓之间的距离变得太大;在二者中的任一种情况下,都无法进行最佳间隔调整。
在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时,如果从调节部件延伸的直线偏移,从而该直线不与鼓旋转轴的中心线相交,即,如果调节部件的位置从感光鼓沿副扫描方向偏移,则施加到感光体的曝光点的形状不是正圆形,并且在感光体上无法形成清晰的潜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间隔的方法,其中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使非熟练用户能容易地并且确定地检查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以高精度地调整间隔的调整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间隔的方法,该图像形成设备在感光鼓位于预定旋转位置时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以便即使在感光鼓中产生可接受的偏心、变形、直径偏差等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在感光鼓的旋转一周中,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变得太小或太大,并防止造成感光体表面超出写头的焦深范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间隔的方法,该图像形成设备在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时,校正调节部件与感光鼓之间的在副扫描方向的偏移,并且随后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以精确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将在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距离调整成为基准间隔,调整机构包括调节部件、移动机构和反向移动机构,其中调节部件沿感光体的方向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节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移动机构使调节部件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使调节部件与感光体接触;并且反向移动机构在调节部件与感光体接触后,将调节部件与写头一起沿与感光体相反的方向整体地移动预定距离,以将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设置成基准间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从导电性的存在来检测调节部件和感光体之间的接触的接触检测机构;和执行接触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通知的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调节部件与设置在感光体的两端的导电非图像区域接触,并且移动机构和反向移动机构可独立地移动写头的两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当调整写头与感光鼓之间的间隔时,在感光体被旋转的同时,使调节部件与感光体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将在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调整机构包括沿感光体的方向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节写头与感光鼓之间间隔的调节部件;将具有预定厚度的垫片安装到感光体的机构;将调节部件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到使调节部件与垫片接触的移动机构;和在调节部件与垫片接触后去除垫片的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从导电性的存在来检测调节部件与垫片之间的接触的接触检测机构;和执行接触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通知的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调节部件与安装到感光体两端的垫片接触,并且移动机构可以独立地移动写头的两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将在鼓上的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调整机构包括调整部件和检测部件,其中调整部件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并且检测部件与感光鼓接触以检测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检测部件获取感光体最接近写头的感光体上的位置,和感光体离写头最远的感光体上的位置,以将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至所获取的两个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从导电性的存在来检测检测部件与感光鼓之间的接触的接触检测机构;和执行接触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通知的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将在鼓上的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调整机构包括调节部件、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和副扫描方向移动机构,其中调节部件沿感光体的方向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节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检测调节部件的相对于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位置;并且在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和副扫描方向移动机构调整写头的副扫描方向位置后,副扫描方向移动机构沿副扫描方向移动写头,设备使用调节部件来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当写头到达感光体的正上方时,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与感光鼓的旋转轴接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调节部件和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是整体形成的,并与写头一起沿感光体的方向接近或远离地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调节部件的中心轴与使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与感光鼓的旋转轴接触的接触位置之间的距离被设置成比感光鼓的旋转轴的半径大预定距离,并且当检测与旋转轴的接触时,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被移动到远离接触位置预定距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用于排出调节部件的排出部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感光体为鼓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写头是LED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感光体为带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将在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调整机构包括沿感光体的方向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节写头与感光体之间间隔的调节部件,其中在调节部件沿感光体的方向移动并与感光体接触后,调节部件沿与感光体相反的方向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预定尺寸,以将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设置成基准间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将在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调整结构包括将具有预定厚度的垫片安装到感光体的机构,和沿感光体的方向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节写头与感光体之间间隔的调节部件,其中在将垫片安装到感光体,并且沿感光体的方向将调节部件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并与垫片接触后,去除垫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将在鼓上的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调整机构包括调整部件和检测部件,其中调整部件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检测部件与感光体接触以检测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其中检测部件获取感光体最接近写头的感光体上的位置,和感光体最远离写头的感光体上的位置,以将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至所获取的两个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将在鼓上的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调整机构包括调节部件、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和副扫描方向移动机构,其中调节部件沿感光体的方向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节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检测调节部件的相对于感光鼓的副扫描方向位置;并且副扫描方向移动机构沿副扫描方向移动写头,其中在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和副扫描方向移动机构调整写头的副扫描方向位置后,使用调节部件来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数字彩色复印机的整体配置的截面图;
图2是沿图1的P-P线截取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写头调整设备的截面图;图3A是沿图2的Q-Q线截取的图2的截面图;图3B是沿图2的R-R线截取的图2的截面图;图4是写头调整设备的透视图;图5是写头与感光体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放大的部分截面图;图6示出了接触检测机构;图7A至7D示出了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的程序;图8A至8D示出了在图7A至7D中所示的间隔调整的处理中,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屏幕;图9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当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调整写头的扫描倾斜的第二调整机构的透视图;图11A是在本体框架上设置的写入单元的侧视图,示出了在调整扫描倾斜时的动作;图11B是在本体框架上设置的写入单元的侧视图,示出了在排出调整机构时的动作;图12A示出了当调整写头与感光鼓表面之间的间隔时,写头调整设备围绕支撑轴如何旋转并排出;图12B示出了当没有调整写头与感光鼓表面之间的间隔时,写头调整设备围绕支撑轴如何旋转并排出;图13A至13D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的程序;图14A至14D示出了在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的处理中,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屏幕;图15A至15C示出了在感光鼓中产生的不良的形状;图16是沿图1的P-P线截取的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写头调整设备的截面图;图17A和17B示出了可移动的针的配置和可移动针与感光鼓表面之间的关系;
图18A至18C示出了在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调整写头的安装位置的方法;图19示出了在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调节部件、定位部件,以及感光鼓之间的关系;图20示出了在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使用的调节部件和定位部件的接触检测机构;图21A是与沿图16的P-P线截取的截面图相对应的,在副扫描方向的写头的移位操作的侧视图;图21B是与沿图16的Q-Q线截取的截面图相对应的,在副扫描方向的写头的移位操作的侧视图;图22A至22E示出了调节部件与感光鼓的旋转轴之间的偏移的校正方法;图23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图24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变更的图像形成设备;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数字彩色复印机的整体配置的截面图。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在主体的上部中的原稿台111和操作板,并包括在主体内部的图像读取部分110和图像形成部分210。在原稿台111的上表面上,设置并支持对原稿台111可打开/可闭合的与原稿台111具有预定的位置关系的双面自动原稿进给器(RADF)112。
图像形成设备1是电子照相数字彩色复印机,该数字彩色复印机可复印彩色图像,使用图像读取部分110读取放置在原稿台111上的原稿的图像,或通过双面自动原稿进给器112进给的原稿的图像,并使用图像形成部210的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站Pa、Pb、Pc、Pd,在记录纸100上再现读取的原稿的图像。第一图像形成站Pa在记录纸100上再现原稿图像的黑色成分的图像;第二图像形成站Pb在记录纸100上再现原稿图像的青色成分的图像;第三图像形成站Pc在记录纸100上再现原稿图像的洋红色成分的图像;并且第四图像形成站Pd在记录纸100上再现原稿图像的黄色成分的图像。第一至第四图像形成站Pa、Pb、Pc、Pd具有相同的配置,并被总称为图像形成站P。
图像形成站P是在记录纸100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单元,图像形成站P包括圆柱形感光鼓222、充电装置223、显影装置224、转印放电装置225,和清洁装置226,其中圆柱形感光鼓222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框架内被可旋转地并且水平地支撑;充电装置223对感光体均匀地充电;显影装置224将调色剂附着到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上,用于显影;转印放电装置225将在感光体表面上的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100;并且清洁装置226去除在感光鼓222的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将充电装置223、显影装置224、转印放电装置225,和清洁装置226沿感光鼓222的旋转方向顺序设置。进给记录纸100的转印进给带215被设置在感光鼓222与转印放电装置225之间,并由进给辊214、216驱动,以在箭头Z的方向进给记录纸100。感光鼓222围绕在与纸张表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以箭头F的方向旋转。
图像形成站P包括作为写头的LED头227。LED头227被设置在感光鼓222上,使得其纵向方向与感光鼓222的轴方向基本平行,LED头227位于沿着感光鼓222的旋转方向设置的充电装置223和显影装置224之间,并将光施加到由充电装置223充电的感光体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
图5是写头与感光体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放大的部分截面图。LED头227包括LED基板单元231、自聚焦透镜组232,和基座部件,其中基板单元231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发射根据图像数据调制的点光,并在底板上形成直线形状;自聚焦透镜阵列232使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聚焦在感光鼓222的表面上;并且基座部件是LED头227的框架。基座部件在LED头227的纵向延伸,并由刚度高的金属块制成。因为LED头227产生热,基座部件由热传导性好的铝制成。因此,可抑制LED头227产生的热。因为基座部件使用了铝,LED头227可具有足够的刚度,并且LED头可被配置以较轻的重量。基座部件的两端从LED头227的两端突出,构成头支撑部2。
在LED头227中内嵌的自聚焦透镜阵列232的实例中,如果自聚焦透镜具有4mm的焦距,将每个自聚焦透镜与感光鼓222的感光体表面之间的间隔设置成4mm,并且由于感光鼓222的尺寸精度,在感光体表面的位置必须预先考虑±0.5mm的误差。然而,为保持一定的打印质量,不管感光体表面的位置如何,自聚焦透镜至感光体表面必须保持±0.1mm的焦深。因此,当更换感光鼓222时,必须设置LED头227的位置必须被设置成使得对于每个感光鼓222,LED头227和感光体表面之间的间隔是,例如,4±0.1mm。
图2是沿图1的P-P线截取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写头调整设备的截面图。图3A和3B是图2的截面图;图3A是沿图2的Q-Q线截取的;并且图3B是沿图2的R-R线截取的。图4是写头调整设备的透视图。写头调整设备3保持LED头227,调整LED头227和感光鼓222之间的距离,并且调整LED头227相对于感光鼓222的扫描倾斜。扫描倾斜的调整是将绕着感光鼓222的旋转轴的圆柱表面上LED头227的纵向方向,调整成变为与感光鼓222的轴方向平行。写头调整设备3的两个纵向端被固定到支撑感光鼓222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框架上。
写头调整设备3包括支撑轴4、移动部件5、框架部件6、调节部件7和弹簧8,其中支撑轴4与感光鼓222基本平行;移动部件5沿着支撑轴4可移动地设置,以基本平行于感光鼓222的轴移动;框架部件6由支撑轴4支撑,并包括第一至第三框架20至22;调节部件7设置在LED头227的两端,以与移动部件5接触,并移动以与感光鼓的非感光区域接触;弹簧8对调节部件7朝向移动部件5和框架部件6施力。写头调整设备3包括第一调整机构9,该第一调整机构9包括间隔调整螺杆30,该间隔调整螺杆30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框架附近,即,在框架部件6的两个纵向端,以调整LED头227和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H,并且设备3的一端包括第二调整机构10,该第二调整机构10包括调整螺杆42,以调整LED头227相对于感光鼓222的扫描倾斜。
在下文的描述中,如图2所示,X轴方向是感光鼓222的轴方向;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并且是从感光鼓222的轴朝向移动部件5的方向;并且Z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在该实施例中,X轴和Y轴方向是水平方向并且Z轴方向是竖直方向。
(第一调整机构9)调节部件7被固定到在LED头227处的两端的头支撑部2上,是沿与LED头227的纵向(图2的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针形状的部件,并且被形成为导电部件。调节部件7沿Y轴方向延伸,以在作为Y轴方向一端的上端处与移动部件5接触,并在作为Y轴方向另一端的下端处穿过框架部件6并与感光鼓222的非感光涂覆部234a、234b的表面接触。调节部件7包括设置在LED头227的一端的第一调节部件7a和设置在LED头227的另一端的第二调节部件7b。
如果假设基准间隔A是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形成图像时保持的LED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并且H是在调节部件7的下端接触(触摸)感光鼓222的表面时,LED头227与感光鼓222的表面之间的间隔,选择用于调整的预定义的间隔B以建立B=A-H。
为设置在LED头227的两端的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二者设置移动部件5。移动部件5包括第一移动部件5a和第二移动部件5b,其中第一移动部件5a与设置在LED头227的一端处的调节部件7a接触,并且第二移动部件5b与设置在LED头227的另一端的第二调节部件7b接触。将移动部件5可移动地设置成与沿支撑轴4的感光鼓222的轴基本平行。具体地,通过将支撑轴4插入到第一和第二移动部件5a、5b中来设置第一和第二移动部件5a、5b,并且第一和第二移动部件5a、5b被弹簧11朝支撑轴4的轴方向的两端施力。弹簧11是盘簧,并且通过将支撑轴4插入到它们中而设置。
移动部件5包括倾斜面15,该倾斜面15沿感光鼓222的轴方向,即,X轴方向倾斜。倾斜面15在移动部件5上朝向感光鼓222形成,即,在移动部件5的下部。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移动部件5a和第二移动部件5b包括具有不同倾斜方向的倾斜面。也就是说,第一移动部件5a的倾斜面15从支撑轴4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向上形成,并且第二移动部件5b的倾斜面从支撑轴4的另一端朝向一端向上形成。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移动部件5的倾斜面,可在X轴方向建立LED头227。在第一移动部件5a中,形成在一个点处与第一调节部件7a接触的倾斜面15。在第二移动部件5b中,第二移动部件5b包括在两个或多于两个点处与第二调节部件7b接触的下部中的凹陷部16,并且倾斜面15形成于凹陷部16的底部上。在该实施例中,凹陷部16被形成为沿X轴方向的沟状。通过这种方式将凹陷部16设置成与第二调节部件7b接触,可通过在凹陷部16的底部形成的倾斜面15和凹陷部16的侧面来定位调节部件7。
将框架部件6设置成覆盖LED头227。框架部件6包括位于纵向的一端处的第一框架20、在纵向的另一端处的第二框架21,和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第三框架22。通过弯曲一个金属板部件,一体构造第一至第三框架20至22。将通孔设置在框架部件6的两个纵向端,即,第一框架20和第二框架21,并将支撑轴4插入通孔,以支撑框架部件6。
框架部件6由支撑轴4可旋转地支撑。将锁定部25设置在面对感光鼓222的框架部件6的侧面,即,框架部件6的下部,并与调节部件7的Y轴方向中的另一端(下端)接触。锁定部25形成于第三框架22中。第一锁定部25a是与设置在LED头227的一端处的第一调节部件7a接触的框架部件6的一端处的锁定部25,并且第二锁定部25b是与设置在LED头227的另一端处的第二调节部件7b接触的框架部件6的另一端处的锁定部25。
第一锁定部25a和第二锁定部25b具有不同的形状。第一锁定部25a配置成在Z轴方向前端具有基本为U形的切口,并且可通过第一锁定部25a在Z轴方向将第一调节部件7a的下端定位。第二锁定部25b配置成在Z轴方向前端具有锲形(基本为V形)的切口,并且可通过第二锁定部25b在X轴和Y轴方向将第二调节部件7b的下端定位。尽管在该实施例中,锁定部25是由朝向写入单元的前侧打开的切口形成的,但是锁定部25也可由通孔或具有切口的凹陷部来形成。
调节部件7a、7b是针形的导电部件,并且其尖端在LED头227和感光体之间的间隔的调整处理期间,接触(触摸)感光鼓222的两端附近的非感光体涂覆部234a、234b。感光鼓222的非感光体涂覆部234a、234b是,例如,保持感光体层的感光体保持部件中的没有感光体层的导电部,也可以是感光鼓的旋转轴。接触(触摸)检测机构可用电力检测调节部件7的尖端是否与感光鼓222的表面的导电部接触。
图6示出了接触检测机构。由铝管组成的底部与感光鼓222的旋转轴用电力连接,并且如果调节部件7的尖端没有与在感光鼓222表面上的非感光体涂覆部234接触,则高电平信号(电压Vcc)被输出到输出端236。在LED头227的调整处理中,如果调节部件7的尖端与感光鼓222的非感光体涂覆部234接触,则接触检测机构的输出端236被接地,并且低电平信号(电压0)被输出到输出端。可通过从接触检测机构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端236a和236b获得的信号,来在视觉或听觉上通知调节部件7a、7b与感光鼓222的表面的接触。
现将描述采用写头调整设备3调整LED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的操作。尽管下文中的描述是基于使用写头调整设备3的一端(前侧)的第一调整机构9的调整操作,调整可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基于在另一端(后侧)的第一调整机构9。
图7A至7D示出了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的程序;图8A至8D示出了在图7A至7D中所示的间隔调整的处理中,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屏幕;针F表示前调节部件7a;针R表示后调节部件7b;符号“o”指示调节部件与感光鼓接触;并且符号“x”指示没有接触。
(第一处理)为了在调整LED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时,保持LED头227与感光鼓222的表面之间充分大的间隔,使用间隔调整螺杆30将第一移动部件5a和第二移动部件5b朝向支撑轴4的端部移动,以将LED头227保持在高位。例如,如图7A所示,使LED头227与感光鼓222的表面之间的间隔X大于基准间隔A。也就是说,将LED头227远离感光鼓222的表面移动基准间隔A或大于基准间隔A。如图8A的“针Fx”和“针Rx”所示,调整屏幕指示调节部件7a、7b不与感光鼓222接触。
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将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等的位于图像形成设备中设置的操作板上的显示设备用作在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与感光鼓222的表面接触时在视觉上进行显示的机构。在图8A至8D中所示的显示设备以调整LED头与感光鼓之间的间隔的模式,在操作板上的液晶显示板上显示调整屏幕。在第一处理中,因为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没有接触(触摸)感光鼓222,如图8A所示,显示器指示第一调节部件(前针F)7a和第二调节部件(后针R)7b没有接触。
(第二处理)在图2中,使用间隔调整螺杆30将第一移动部件5a朝向支撑轴4的中央移动;第一调节部件7a被移动得更接近感光鼓222;并且第一调节部件7a的尖端与感光鼓222的非感光体涂覆部234a接触。如图7B所示,在该时刻,在第一移动部件5a的一侧,LED头227与感光鼓222表面之间的间隔是H=A-B,并且比预期的基准间隔A小预定的值B。因为从LED头227的一端突出的第一调节部件7a与感光鼓222接触,并且第二调节部件7b从LED头227的另一端突出,不与感光鼓222接触,如图8B中所示,操作板显示“针Fo”和“针Rx”。
(第三处理)与第二处理类似,使用间隔调整螺杆30将第二移动部件5b朝向支撑轴4的中央移动;将第二调节部件7b移动得更接近感光鼓222;并且第二调节部件7b的尖端与感光鼓222的非感光体涂覆部234b接触。如图7C中所示,在该时刻,在第二移动部件5b一侧,LED头227与感光鼓222表面之间的间隔是H=A-B,并且比基准间隔A小预定的值B,并且LED头227与感光鼓222表面之间的间隔在整个长度上是A-B。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皆与感光鼓222接触,如图8C所示,操作板显示“针Fo”和“针Ro”。如上所述,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第二和第三处理。
(第四处理)作为第三处理的操作的结果,在整个长度上,LED头227与感光鼓222表面之间的间隔是A-B,并小于设计值,即,比基准间隔A小距离B。因此,将LED头227远离感光鼓222移动距离B,直至获得预期的基准间隔A。再次拧紧间隔调整螺杆30,以将LED头227的第一运动部件5a朝向支撑轴4的端部移动(到图2的左边),并且再次拧紧间隔调整螺杆30,以将在另一端的第二移动部件5b朝向支撑轴4的端部移动(到图2的右边)。
在第四处理中,基于调整间隔长度B、第一和第二移动部件5a和5b的形状(倾角),以及第一和第二间隔调整螺杆9a和9b的螺距,来计算间隔调整螺杆30的拧紧量,并且例如,将拧紧量确定为将间隔调整螺杆9拧紧半周、一周等。例如,如果第一和第二间隔调整螺杆9a、9b的一周相当于0.2mm的移动距离,可通过将距离B定义成0.2mm来实现该处理。当完成第四处理时,如图7D所示,在整个长度上LED头227与感光鼓222的距离是A。因为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皆没有接触感光鼓222,如图8D所示,操作板显示“针Fx”和“针Rx”。可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的分离操作。
图9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当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将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模式设置成调整写头227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的模式后,低速旋转感光鼓222(步骤1)。将第一调节部件7a移动得更接近感光鼓222的表面;检查接触检测机构的第一输出端236a是否是低电平信号(步骤2);如果输入是低电平信号,如图8B所示,操作板的显示部显示第一调节部件7a与感光鼓222的非感光体涂覆部234a接触(步骤3);然后检查接触检测结构的第二输出端236b的输出是否是低电平信号(步骤4)。
如果在步骤4,第二输出端236b的输出是低电平信号,则如图8C所示,操作板的显示部显示第二调节部件7b与感光鼓222的非感光体涂覆部234b接触(步骤5)。当第一和第二输出端236a、236b的输出端皆变成低电平信号,并且完成调整操作的第一半(步骤6)时,感光鼓222的旋转停止(步骤7),并且再次将间隔调整螺杆30、30拧紧相当于距离B的量,以终止处理。如果在步骤2和4,第一和第二输出端的输出不是低电平信号,因为没有执行如图8B和8C中所示的显示,并且在步骤6没有完成调整输入,程序返回步骤2,以重复相同的处理。
在上述处理的过程中,因为在调整处理期间低速旋转感光鼓222,则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的尖端与没有感光鼓的感光体层的导电区域(非感光体涂覆部234a、234b)接触,并且可从接触表面去除氧化物等,以防止接触失败。
(第二调整机构10)图10是调整写头的扫描倾斜的第二调整机构的透视图;图11A是在本体框架上设置的写入单元的侧视图;图11A示出了在调整扫描倾斜时的运动;并且图11B示出了在调整机构被排出时的运动。第二调整机构10是LED头227相对于感光鼓222的扫描倾斜,并且第一本体框架45包括框架突出部分60,该框架突出部分60向外突出,与框架部件6的支撑板40相对。框架突出部分60可与第一本体框架45一体配置,并且弹簧61被安装到框架突出部分60,并在预定方向向框架部件6施力。设置在第一本体框架45的框架突出部分60上的弹簧61对扫描倾斜调整螺杆42朝向框架突出部60施力。
现将描述采用第二调整机构10进行的LED头227相对于感光鼓222的扫描倾斜的调整。当框架部件6的另一端被固定到第二本体框架50时,第一固定螺杆47被松开,第一固定螺杆47将框架部件6的一端固定到第一本体框架45。如果扫描倾斜调整螺杆42被转动并朝向框架突起部分60推进,扫描倾斜调整螺杆42受到框架突起部分60阻碍,并且框架部件6的上端70受到沿远离框架突起部分60的方向的作用。因为框架部件6被支撑轴4可转动地支撑,框架部件6围绕支撑轴4可扭转地转动,并且框架部件6的下端71受到图11A的箭头F3方向的转动力。因此,框架部件6围绕支撑轴4被扭曲。
当框架部件6可扭转地被转动时,在框架部件6内保持的LED头227围绕基准侧摆动或转动,其中基准侧是第二调节部件7b一侧。因此,可使LED头227的纵向方向与围绕感光鼓222的轴的圆柱表面上的感光鼓222的轴方向平行。尽管已经描述了在箭头F1方向推进扫描倾角调整螺杆42的情况,如果以箭头F1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扫描倾斜调整螺杆42,则可反向扭曲框架部件6。通过如上述围绕支撑轴4可扭转地转动框架部件6,第二调整机构10可使LED头227的纵向方向与围绕感光鼓222的轴的圆柱表面上的感光鼓222的轴方向平行,并且可调整LED头227相对于感光鼓222的扫描倾斜。
因为在第一实施例中,支撑轴4可旋转地支撑保持写头调整设备3的框架部件6(第一至第三框架20至22),可将手动操作杆安装到支撑轴4,以手动地逆着弹簧61施加的力旋转到合适的角度。
图12A和12B示出了写头调整设备如何围绕支撑轴转动并被排出;图12A是在调整写头与感光鼓表面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图12B是在不调整间隔的情况下。如上述,该实施例的写头调整设备包括在LED头227的头支撑部2处的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并且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的下端和感光鼓表面之间的间隔显著小于LED头与感光鼓之间的间隔。因此,当更换感光鼓时,在移走感光鼓并安装新感光鼓222的操作的时候,如果感光鼓与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接触,则会损坏感光鼓222表面的感光体层并/或使调节部件7变形。
因此,如果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写头调整设备中更换感光鼓222,则将如图12A中所示的位置的写头调整设备转动到合适的角度(例如,90度),如图12B所示。旋转写头调整设备的机构可用电力或手动地操作,并且可通过将手动操作杆62a、62b安装到支撑轴4的两端或一端,以手动转动并驱动支撑轴4,来简单地实现。因此,当通过手动操作杆62将写头调整设备移动到升起位置,并通过例如将手动操作杆62锁定到本体框架而保持该位置时,在写头调整设备以下的空间大开,在移走和安装感光鼓时,可避免感光鼓222表面的感光体层的损坏和调节部件7的变形。
<第二实施例>
图13A至13D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的步骤。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在调节部件7a、7b与感光鼓的非感光体涂覆部234a、234b接触后,调节部件7与LED头227一起沿远离感光体的方向移动预定间隔(B)。另一方面,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将垫片235a、235b安装到与感光鼓上的非感光体涂覆部234相对应的位置的机构,其中垫片235a、235b具有相当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描述的预定间隔的厚度;将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与写头整体地朝向感光体移动,以与垫片235a、235b接触的移动机构;和在调节部件7a、7b与垫片235a、235b接触后去除垫片235a、235b的机构。图6中所示的接触检测机构可检测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是否与垫片235a、235b接触。
图14A至14D示出了在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的处理中,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屏幕;符号“o”指示调节部件7(7a、7b)与垫片235(235a、235b)接触;并且符号“x”指示没有接触。在下文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共同的组成元件将不会示出和描述。
(第一处理)当调整LED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时,为保持LED头227与感光鼓222的表面之间充分大的间隔,使用间隔调整螺杆60将第一移动部件5a和第二移动部件5b朝向支撑轴4的端部移动,以将LED头227保持在如图13A所示的上位处,并且垫片安装机构将具有厚度(B)的垫片235a安装到感光鼓222的左端。在第一处理中,因为第一调节部件7a不与垫片235a接触,并且第二调节部件7b不与垫片235b接触,调整屏幕显示“针Fx”和“针Rx”,如图14A所示。
(第二处理)使用间隔调整螺杆30将第一移动部件5a朝向支撑轴4的中央移动;将第一调节部件7a移动得更接近感光鼓222;并且第一调节部件7a的尖端与垫片235a接触,如图13B所示。在该时刻,因为插入具有厚度(B)的垫片235a,所以在第一移动部件5a一侧,写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是期望的基准间隔A。因为第一调节部件7a与垫片235a接触,并且第二调节部件7b没有与垫片235b接触,液晶显示板显示“针Fo”和“针Rx”,如图14B所示。然后,垫片去除机构去除垫片235a。
(第三处理)在垫片安装机构将垫片235b安装到感光鼓222的右端后,使用间隔调整螺杆30将第二移动部件5b朝向支撑轴4的中心移动;将第二调节部件7b移动得更接近垫片235b;并且第二调节部件7b的尖端与垫片235b接触,如图13C所示。因为第一调节部件7a没有与垫片235a接触并且第二调节部件7a与垫片235b接触,液晶面板显示“针Fx”和“针Ro”,如图14C所示。在该时刻,在第二移动部件5b一侧,LED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是期望的基准间隔A。第二处理和第三处理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
(第四处理)垫片去除机构去除垫片235b。如上述去除垫片235a、235b,并且LED头227与感光鼓222表面之间的间隔在整个宽度上变成基准间隔A,如图13D所示。因为第一调节部件7a没有与垫片235a接触,并且第二调节部件7b没有与垫片235b接触,所以液晶面板显示“针Fx”和“针Rx”,如图14D所示。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涉及由于某种原因在感光鼓222中产生偏心,并且写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在感光鼓的旋转一周中周期性波动时,写头的安装位置的调整。尽管所希望的是在感光鼓222旋转一周期间,在写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没有波动,但是如果波动范围落在预定范围内,可使用感光鼓222来获得预定的图像质量。
图15A至15C示出了在感光鼓中产生不良的形状。在图15A的感光鼓中产生的不良形状的情况下,尽管感光鼓222的直径应该是虚线所示的理想形状,但是如实线所示,直径较大(或较小),没有落在预定公差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在图像形成设备中不能使用感光鼓222。在图15B的情况下,因为鼓旋转轴222a被偏心地安装到感光鼓222,所以在感光鼓222的旋转一周中产生规则的波动。在图15C的情况下,因为感光鼓222变形,所以在旋转一周中感光鼓222波动,并且如果感光鼓222变形成所示的椭圆形状,则波动的频率变成图15B中的情况的一半。
在图15B和15C的情况下,必须调整并安装写头227,使得在感光鼓222的旋转一周期间,写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不会变得太大或太小。也就是说,当在写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执行间隔调整时,感光鼓222的位置必须是最大间隔位置和最小间隔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图16是沿图1的P-P线截取的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写头调整设备的截面图。因为第三实施例的图像调整设备是基于具有与图1和图2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部相同配置的图像形成部,所以将主要描述其它部分的配置。
图16中所示的写头调整设备3包括支撑轴4、移动部件5、框架部件6、移动导销11a、11b和弹簧8,其中支撑轴4位于与感光鼓222基本平行的位置;移动部件5可移动地沿支撑轴4设置,以基本平行于感光鼓222的轴移动;框架部件6由支撑轴4支撑,并且包括第一至第三框架20至22;移动导销11a、11b设置在LED头227的两端并与移动部件5接触,并由第三框架22的第一锁定部25a、25b锁定和引导;并且弹簧8对移动导销11a、11b朝向移动部件5和框架部件6施力。写头调整设备3包括第一调整机构9和第二调整机构10,其中第一调整机构9包括间隔调整螺杆30,该间隔调整螺杆30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框架附近,即,在框架部件6的两个纵向端处,以调整LED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H,并且第二调整机构10包括扫描倾斜调整螺杆,用于调整LED头227相对于感光鼓222的扫描倾斜。将LED头227的头支撑部2设置成具有可移动针12a、12b,可移动针12a、12b可在轴方向自由移动,邻近移动导销11a、11b。
图17A和17B示出了可移动针的配置和可移动针与感光鼓表面之间的关系。可移动针12a、12b是由导电部件构成的,并且其上部加宽部分通过弹簧被安装到可移动针安装部13,并在伸出方向被弹簧施力,其中可移动针安装部13形成于LED头227的头支撑部2中。设置可移动针12a、12b的长度,使得在如图17A所示,当针最大程度突出时,LED头227与感光鼓222表面之间的间隔变成A-B。因此,可移动针12a、12b可根据感光鼓222表面的位置(LED头227与感光鼓222表面之间的间隔)移动,并且其尖端与感光鼓222的非感光体涂覆部接触,如图17A或17B所示。可使用图6所示的接触检测机构来检测可移动针12a、12b是否与感光鼓222的非感光体涂覆部接触。
图18A至18C示出了在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调整写头的安装位置的方法。在图18A至18C中,用虚线示出的圆C1是理想的感光鼓,并且用实线示出的椭圆是感光鼓222,其表示被偏心地安装的椭圆感光鼓的一个实例。在图18A中,用虚拟用户线示出的圆C2是围绕感光鼓222的旋转轴222a的圆,其半径为可移动针和旋转轴222a之间的距离L,并且可移动针12与位于感光鼓222中的圆C2之外的部分接触。下文中将做出对写头的安装位置的调整方法的描述,其中该调整方法使用导电时间显示机构,该导电时间显示机构计算并显示感光鼓每旋转一周的导电(接触)时间相对于感光鼓的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的百分比。
(第一处理)当缓慢旋转感光鼓222时,间隔调整螺杆30被拧紧,使可移动针12缓慢地朝向感光鼓222移动。当可移动针12与感光鼓222的最大直径部分接触时,如图18A所示,导电时间显示机构显示在感光鼓222旋转一周期间存在一个导电时段,如图18A的左部所示。
(第二处理)进一步拧紧间隔调整螺杆30,以使可移动针12移动得更接近感光鼓222,并且显示器指示在感光鼓222旋转一周期间存在两个导电时段,如图18B的左部所示。
(第三处理)当将可移动针12进一步移动得更接近感光鼓222时,感光鼓222旋转一周的大部分变成导电时段,并且显示器指示只有感光鼓222的直径最小的部分没有与可移动针12接触,如图18C的左部所示。关于第一处理至第三处理,记录用于移动可移动针12的可移动针12的移动距离,即,用于拧紧间隔调整螺杆30的旋转量。
(第四处理)因为在完成第三处理时,可移动针12和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是最小距离,所以可移动针12沿相反的方向移动可移动针12的移动距离的一半,并保持在中间点。也就是说,如果在第一处理至第三处理中间隔调整螺杆30被拧紧十周,则将间隔调整螺杆30松开五周。
<第四实施例>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描述中,当调整LED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时,感光鼓的旋转轴222a是调节部件7的中心轴的延伸。然而,如果感光鼓的中心线偏移并且不是调节部件7的中心轴的延伸,则在偏移量增加时,将LED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设置成小于预期间隔。因此,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提供了在调整LED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时,消除调节部件7与感光鼓之间的位置偏移的机构。
图19示出了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调节部件、定位部件,和感光鼓之间的关系。将LED头227的调节部件7设置有与调节部件7结合在一起的定位部件14。如图19所示,调节部件7和定位部件14处于这样的位置关系在感光鼓222的旋转轴222a是调节部件7的延伸时,在定位部件14的一个侧面与旋转轴222a之间存在距离D。
图20示出了在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使用的用于调节部件和定位部件的接触检测机构。图20中所示的接触检测机构可检测定位部件14的一个侧面是否与感光鼓222的旋转轴222a接触。当将LED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调整成期望间隔时,首先使用在副扫描方向平移定位部件14和LED头227的机构执行调整,然后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将LED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调整成预期间隔。
图21A和21B是在副扫描方向平移写头的操作的侧视图;图21A是沿图16的P-P线截取的截面图所对应的示图;并且图21B是沿图16的Q-Q线截取的截面图所对应的示图。LED头227通过支撑轴4被可旋转地安装到框架部件6的内部,框架部件6包括第一至第三框架20至22,并且框架部件6通过支撑轴4被可旋转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一和第二本体框架45、50。可通过松开第一和第二固定螺杆47、52,在相对于感光鼓222的副扫描方向执行位置调整,其中第一和第二固定螺杆47、52通过调整在基本为椭圆的拉长的孔48中的位置,并通过拧紧螺杆,而将框架部件6可移动地安装到第一和第二本体框架45、50。
图22A至22E示出了调节部件与感光鼓的旋转轴之间的偏移的校正方法。
(第一处理)如果感光鼓222的旋转轴222a不是调节部件7的延伸,如图22A所示,则图20中所示的接触检测机构检测到定位部件14不与感光鼓222的旋转轴222a接触。
(第二处理)如果在第一处理中,检测到感光鼓222的旋转轴222a不是调节部件7的延伸,使用图21A和21B中所示的副扫描方向平移LED头的机构,来移动LED头227,直至通过使用调节螺杆47、52使定位部件14接触旋转轴222a为止,如图22B所示。
(第三处理)然后如图22C所示,LED头远离旋转轴222a移动,使得在定位部件14的一个侧面和感光鼓222的旋转轴222a之间存在距离D。
(第四处理)因为当完成第三处理时,在LED头227和感光鼓222之间的位置关系中建立了预定关系,所以方法前进到将LED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调整到预期间隔的处理,并且使用在图20中示出的调节部件7和接触检测机构,采用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执行的相同的调整方法,将LED头227和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H设成A-B,如图22D所示。
(第五处理)为将LED头227与感光鼓222之间的间隔H设置成预期的基准间隔A,采用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执行的相同的调整方法,将LED头227从感光鼓222离开距离B,如图22E所示。
<第五实施例>
图23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是使用感光带和中间转印带来替代包括感光鼓的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在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LED头227基于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发射光;每个黄色、洋红、青色,和黑色的显影单元241在感光带244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其中感光带244在带支撑辊242、243之间延伸;用于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顺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5;在全部的调色剂图像被重叠并转印后,在从纸张进给盒进给的记录纸上执行批量转印;并且在批量转印后,定影装置定影图像,以完成全色图像。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写头调整设备相同的写头调整设备3;内嵌的LED头227包括调节部件7(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并且如下文通过使用调节部件7,可调节LED头227与感光带244表面之间的间隔。
将安装有LED头227的调节部件7朝向感光带244移动,并使其与感光带244接触,并将LED头277与感光带244之间的间隔设置成A-B,其比基准间隔A小预定间隔B。图6中所示的接触检测设备检测到调节部件7与感光带244接触。将调节部件7与LED头227一起,沿与感光带244相反的方向移动预定间隔B。通过对设置在感光带244的两侧上的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来执行上述操作,可在感光带的整个宽度上将LED头227与感光带244之间的间隔设成基准间隔A。
图24示出了第五实施例的变形的图像形成设备。与图23中所示的第五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对比,变形的图像形成设备在调整LED头227与感光带244表面之间的间隔的机构和方法方面有所不同。在该实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在LED头227所位于的感光带244部分的背面上设置带背面按压支撑部件246,从而从背面沿感光带244的方向按压感光带244。可如下文通过使用调节部件7(第一和第二调节部件7a、7b)和带背面按压支撑部件246来调整LED头227与感光带244表面之间的间隔。
使用带背面按压支撑部件246将感光带244朝向LED头227推出相当于上述间隔B的距离。然后将调节部件7与LED头227一起沿感光带244的方向移动,以使调节部件7与感光带244接触。图6中所示的接触检测设备检测到调节部件7与感光带244接触。可通过恢复带背面按压支撑部件246使感光带244返回到初始状态,来将LED头227与感光带244表面之间的间隔设置成基准间隔A。
根据本发明,可获得以下优势。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中,因为调整机构将写头与感光体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A),并且调整机构包括调节部件,该调节部件与写头整体移动预定距离,以调节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即使不熟练的用户也能容易地检查并非常精度地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
在本发明中,当调节部件与感光体接触时,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被设置成比基准间隔(A)小预定尺寸(B);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用于将调节部件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使调节部件与感光体接触;包括反向移动机构,反向移动机构用于在调节部件与感光体接触后,沿与感光体相反的方向将调节部件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预定尺寸(B);并且,因此,即使不熟练的用户也能容易地检查和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
在本发明中,当调节部件与安装到感光体的厚度为预定尺寸(B)的垫片接触时,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被设置成基准间隔(A)的长度;包括用于将垫片安装到感光体的机构;包括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用于将调节部件与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使调节部件与垫片接触;包括用于在调节部件与垫片接触后移走垫片的机构;并且,因此,即使不熟练的用户也能容易地检查和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
在本发明中,接触检测机构用电力检测到调节部件与感光体或垫片接触,以执行检测结果的通知,因此,即使不熟练的用户也能容易地检测调节部件与感光体或垫片之间的接触,并且容易地检查和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
在本发明中,包括用于撤走调节部件的撤走机构,并且,因此,在更换感光体时,可防止针状调节部件接触和损坏感光体表面或者调节部件变形。
在本发明中,当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时,在旋转感光体时,使调节部件与感光体保持部件接触,因此,可防止由于附着在感光体保持部件和调节部件的表面上的氧化物、异物等引起的接触失败。
在本发明中,当调节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时,在写头与感光体之间距离最大的感光鼓的旋转位置和写头与感光体之间距离最小的感光鼓的旋转位置之间的中间旋转位置处执行间隔调整,因此,在感光鼓旋转一周期间,可将感光体表面调整成在写头的焦深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当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时,可通过在校正调节部件与感光鼓之间在副扫描方向的偏移从而将施加到感光体的曝光点的形状调整成正圆形之后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来精确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
在本发明中,调节部件的中心轴线与使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与感光体的旋转轴接触的接触位置之间的距离被设置成比感光鼓的旋转轴的半径(C)大预定距离(D);当检测到与旋转轴的接触时,将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远离接触位置移动预定距离(D);并且,因此,可防止由于长时期高精度调整写头与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而产生的磨损。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调整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调整机构将在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节部件,其沿所述感光体的方向与所述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节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移动机构,使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使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感光体接触;和反向移动机构,在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感光体接触后,所述反向移动机构使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写头一起沿与所述感光体相反的方向整体移动预定距离,以将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设置成所述基准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接触检测机构,其从导电性的存在来检测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接触;和执行所述接触检测机构的所述检测结果的通知的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调节部件与设置在所述感光体两端的导电非图像区域接触,并且所述移动机构和所述反向移动机构可独立地移动所述写头的两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当调整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时,在旋转所述感光体时,使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感光体接触。
5.一种包括调整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调整机构将在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沿所述感光体的方向与所述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节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的调节部件;将具有预定厚度的垫片安装到所述感光体的机构;使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使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垫片接触的移动机构;和在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垫片接触后,将所述垫片移走的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接触检测机构,其从导电性的存在检测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垫片之间的接触;和执行所述接触检测机构的所述检测结果的通知的机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调节部件与安装在所述感光体的两端的所述垫片接触,并且所述移动机构可独立地移动所述写头的两端。
8.一种包括调整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调整机构将在鼓上的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整部件,其与所述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整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和检测部件,其与所述感光鼓接触,以检测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所述检测部件获取所述感光体变得与所述写头最近的所述感光体上的位置和所述感光体变得离所述写头最远的所述感光体上的位置,以将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调整成所获取的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接触检测机构,其从导电性的存在来检测所述检测部件与所述感光鼓之间的接触;和执行所述接触检测机构的所述检测结构的通知的机构。
10.一种包括调整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调整机构将在鼓上的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节部件,其沿所述感光体的方向与所述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节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其在所述副扫描方向检测所述调节部件相对于所述感光鼓的位置;和副扫描方向移动机构,其沿所述副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写头,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和所述副扫描方向移动机构调整所述写头的副扫描方向位置后,所述设备使用所述调节部件来调整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当所述写头到达所述感光体的正上方时,所述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与所述感光鼓的旋转轴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调节部件和所述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一体形成,并与所述写头一起沿接近或远离所述感光体的方向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调节部件的中心轴和使所述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与所述感光鼓的所述旋转轴接触的接触位置之间的距离被设置成比所述感光鼓的所述旋转轴的半径大预定距离,并且当检测到与所述旋转轴接触时,将所述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远离所述接触位置移动所述预定距离。
14.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排出所述调节部件的排出机构。
15.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感光体为鼓形。
16.如权利要求1、5、8和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写头是LED头。
1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感光体为带状。
18.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所述设备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将在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沿所述感光体的方向与所述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节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其中在所述调节部件沿所述感光体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感光体接触后,所述调节部件沿与所述感光体相反的方向与所述写头一起整体移动预定尺寸,以将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设置成所述基准间隔。
19.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所述设备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将在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将具有预定厚度的垫片安装到所述感光体的机构,和沿所述感光体的方向与所述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节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的调节部件,其中在将所述垫片安装到所述感光体,并且将所述调节部件沿所述感光体的方向与所述写头一起移动并与所述垫片接触后,去除所述垫片。
20.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所述设备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将在鼓上的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与所述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整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的调整部件,和与所述感光体接触以检测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的检测部件,其中所述检测部件获得所述感光体变得最接近所述写头的所述感光体上的位置和所述感光体变得离所述写头最远的所述感光体上的位置,以将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调整成所获得的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2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调整方法,所述设备包括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将在鼓上的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节部件,其沿所述感光体的方向与所述写头一起整体移动,以调节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其检测在所述副扫描方向,所述调节部件相对于所述感光鼓的位置;和副扫描方向移动机构,其沿所述副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写头,其中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位置检测部件和所述副扫描方向移动机构调整所述写头的副扫描方向位置后,使用所述调节部件用于调整所述写头与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所述间隔。
全文摘要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将在感光体上写入光学图像的LED头与感光鼓之间的间隔调整成基准间隔(A),并且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到LED头的调节部件。在LED头和感光鼓之间的间隔调整中,将LED头与调节部件整体移动,直至调节部件与感光鼓接触。在该点,LED头与感光鼓之间的间隔是(A-B)。将LED头和调节部件沿与感光鼓相反的方向移动距离(B)。结果,LED头与感光鼓之间的间隔被设置成基准间隔(A)。
文档编号G03G15/00GK1979353SQ200610163379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5日
发明者福留正一, 小田步, 元山贵晴, 冈田知彦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