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差膜,偏振片及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6490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相位差膜,偏振片及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相位差膜,偏振片及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技术区域本发明是有关相位差膜、偏振片及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更详细为,有关抑制偏振片漏光及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正面对比度的相位差膜、偏振片及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先前相位差片有与偏振片贴合型或直接与PVA粘接型(兼具偏振片保护薄膜的结构)等,但为了减少部件数及降低部件成本,偏振片保护薄膜具有相位差板功能型逐渐成为主流(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为了赋予该薄膜的相位差功能需进行拉伸处理,但为了抑制偏振片尺寸变化,需尽可能保持较高的拉伸方向及垂直方向的弹性模量。因此拉伸时聚合物主链不要以同方向过度并列,而需要成为拉伸方向及垂直方向都残留某种程度取向的状态。即相位差膜中薄膜拉伸方向与偏光膜的吸收轴方向略为垂直的类型。先前该薄膜贴合在偏振片上,或作为偏振片保护薄膜使用时,为了抑制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的收缩,需尽可能提高拉伸方向及垂直方向的弹性模量。但一般偏振片保护薄膜及相位差板等的弹性模量范围,例如膜厚80pm时为5000MPa以下的情况下,既使提高弹性模量对于偏振片收缩也不会有多大帮助,反而成为拉伸时薄膜中残留变形的原因,结果由于过份地提高弹性模量也只能得到与本来的目的相反的结果。近来要求液晶电视的正面对比度高于先前的,因此出现各种不仅提高偏振片的偏光度,也能控制相位差膜的透明性、透湿性、相位差值及降低表面薄膜防眩处理等要求及提案(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3、4)。正面对比度为正面白显示光量与黑显示光量的比,故使白光量上升或减少黑光量时对比度会上升。关于相位差膜,除了上述内容以外,例如还要考虑通过抑制薄膜浊度以抑制黑显示漏光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5)。但先前所公开的技术未必一定能提高对比度,反而出现对比度下降的现象。另外,曾公开了使纤维素酯薄膜的机械方向及垂直于机械方向的方向的弹性模量为一定范围时,可提供调整厚度方向相位差值及面内相位差值在该范围的纤维素酯薄膜。但并未揭示通过控制弹性模量之比可否改善正面对比度(例如参考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l]特开2003-270442号公才艮[专利文献2]特开2005_55601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5-17435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3_222713号公报[专利文献5]特开平7_294736号公报[专利文献6]特开2001-100039号公才艮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偏振片漏光及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正面对比度的相位差膜、偏振片及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之一是一种相位差膜,其特征在于,其是长条形的相位差膜,在薄膜的宽度方向具有慢轴,薄膜面内的慢轴方向的弹性模量Ss,与薄膜面内的快轴方向(与Ss垂直的方向)的弹性模量Sf满足下述式(l)的关系,且589nm的面内相位差值Ro为30至100nm,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为70至300nm,Rt/Ro为2至5。式(l)1.26gss/£fS2.60图l是在拉伸步骤的拉伸角度的说明图。图2是示出用于本发明的拉幅步骤一例的概略图。图3是用于本发明方法的拉幅拉伸装置(10a)—例的模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上述课题由下列方案实现。l.一种相位差膜,该膜是长条形相位差膜,并在薄膜的宽度方向具有慢轴,且薄膜面内的慢轴方向的弹性模量ss,与薄膜面内的快轴方向(与&垂直的方向)的弹性才莫量Sf满足下述式(l)的关系,在589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Ro为30至100nm,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为70至300nm,Rt/Ro为2至式(l)1.26Sss/sf^2.60Ro=(nx—ny)xdRt={(nx+ny)/2-nz}xd(式中,nx为薄膜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薄膜面内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为薄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为薄膜的厚度(nm))。2.上述1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弹性模量^及Sf满足式(2)、(3)的关系;式(2)700^£s-£-2450式(3)100S(ss+sf)xd$500,其中s:[MPa],d:[mm]。3.上述1或2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主成分为纤维素酯,该纤维素酯含有选自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中的至少1种。4.上述1至3中任何1项所述的相位差膜,其含有迟延控制剂。5.上述1或2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主成分为环烯烃类聚合物。6.上述1或2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主成分为聚碳酸酯类聚合物。7.上述1至3中任何1项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主成分为聚乙烯醇缩醛类聚合物。8.上述1或2所述的相位差膜,该相位差膜包括支持物和在支持物上设置的光学各向异性层,且该相位差膜具有光轴。9.一种偏振片,其包括起偏器和设置在起偏器的至少一面上的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差膜,并使相位差膜的慢轴与起偏器的透光轴垂直或平行。10.—种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为,使用上述9所述的偏振片。按照本发明可提供抑制偏振片漏光及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正面对比度的相位差膜、偏振片及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中所述的对比度没有特殊规定时是指正面对比度。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正面对比度。正面对比度是指,显示装置整体的正面对比度,而不是部分位置的局部对比度。例如也包含四角落对比度降低,或边缘发生漏光而降低对比度的现象,但这些现象发生于局部,因此不同于作为本发明中提高对象的正面对比度。本发明所述的正面对比度是指,显示面整体的对比度,与改善例如在特定条件(例如湿热、干燥的耐久试验等)下局部性地对比度变差的所谓动态现象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机理,故与本发明的内容不一致。本发明所述的提高正面对比度是可实现抑制漏光的原因,而大多可以抑制,例如上述动态现象或局部发生情形起因于光弹性模量的对比度下降所使用的机理等完全不同于本发明。下面将详细说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为长条形的相位差膜,其特征为,薄膜的宽度方向具有慢轴,且薄膜面内的慢轴方向的弹性模量Ss与薄膜面内的快轴方向(垂直于^的方向)的弹性模量Sf满足下述式(l)的关系。式(l)1.26Sss/sfS2.60有关上述课题经本发明者们专心探讨的结果发现,为了抑制黑显示时画面整体漏光而提高正面对比度时,使相位差膜的拉伸方向及与其垂直方向的弹性模量具有积极性的各向异性时可以得到惊人的效果,而完成了本发明。这一点被认为是,在拉伸方向通过使构成薄膜的聚合物快速取向,则可抑制聚合物本身及添加剂产生微晶(或结晶化)或产生微空隙,聚合物与添加剂发生微观相分离等,因此可抑制不必要的漏光。为了制作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在制造后述的相位差膜中,优选采用下列制造条件进行,但并不限于这些条件。从流延支持物上剥离薄膜到进行拉伸期间,可有效抑制与拉伸方向略垂直的方向的拉伸或收缩。具体而言,下列方法是有效的,即,降低剥离及搬运张力、以20°C以下的冷风接触剥离后的薄膜使其硬化并在除去剥离张力状态下积极干燥、在薄膜拉伸过程中使薄膜的温度为玻璃化转变点-3(TC至玻璃化转变点-rc的范围。另外,下列方法也是有效的,即,在拉伸后的干燥或热处理过程中在薄膜的玻璃化转变点-5。C以下且100。C以上的温度下进行10分钟~60分钟的热处理、及以环境气置换率为12次/小时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其他的有效方法是,在拉伸时施给薄膜的力是拉伸部分的每lm不足1.96xl03N。[测定弹性模量Ss及Sf]以阿贝折射率计(1T)测定薄膜试样的平均折射率,并测定慢轴方向、与慢轴垂直的方向的弹性模量^及Sf。例如其为TD方向拉伸的相位差膜时,一般是以慢轴为TD方向,与慢轴垂直的方向为MD方向(长度方向)。此时,可依据JISK7127测定各试样的MD方向及TD方向的弹性模量。以慢轴为TD方向,及以垂直于慢轴的方向为MD方向时,将各试样于23±2°C、50±5%RH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后,将各试样的MD方向及TD方向分别作为长度方向裁成宽10mmx长200mm长方形,再使用MiniBear(、;二《7)公司制的TG-2KN型拉伸试验器,以夹紧压为0.25MPa、标线间距离为100土10mm,安装该长方形试样后,以拉伸速度100±10mm/min进行拉伸。其次由所得拉伸应力-变形曲线,弹性模量计算起始点为ION且结束点为30N,其间外插入划出的连接线段,求取MD方向及TD方向的弹性模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以容易制造、对偏光膜的粘接性良好、具有光学上透明性等优异作为必要条件列举时,其中较佳者为聚合物薄膜。本发明中所谓的透明性是指,可见光的透光率为60%以上,较佳为80%上,特佳为卯%以上。只要具有上述性质,则上述聚合物薄膜并无特别限制,例如纤维素二乙酸酯薄膜、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薄膜、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薄膜等纤维素酯类薄膜、聚酯类薄膜、聚碳酸酯类薄膜、聚芳酯类薄膜、聚砜(包含聚醚砜)类薄膜、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玻璃纸、聚偏氯乙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乙烯-乙烯醇薄膜、间规聚苯乙烯类薄膜、聚碳酸酯薄膜、环烯烃类聚合物薄膜(阿东(JSR公司制)、ZEONEX(七、才丰少夕义)、ZEONOR(七、才乂7)(以上为日本瑞翁(七'才^)公司制)、聚曱基戊烯薄膜、聚醚酮薄膜、聚醚酮酰亚胺薄膜、聚酰胺薄膜、氟树脂薄膜、尼龙薄膜、聚曱基丙烯酸曱酯薄膜、丙烯酸类薄膜、聚乙烯醇缩醛薄膜或玻璃板等。其中较佳为纤维素酯类薄膜、环烯烃聚合物薄膜、聚碳酸酯类薄膜、聚砜(包含聚醚砜)类薄膜,但就制造上、成本方面、透明性、接着性等观点上看,本发明特别优选使用纤维素酯类薄膜、环烯烃聚合物薄膜、聚碳酸酯类薄膜、聚乙烯醇缩醛类薄膜。该薄膜可为,熔融流延制膜所得的薄膜,或溶液流延制膜所得的薄膜。另外,本发明的相位差膜较佳为,如特开2000-190385号公报、特开2004-4474号公报、特开2005-195811号公报等所记载的上述薄膜上设置作为聚合物层的聚酰胺或聚酰亚胺等光学各向异性层的聚合物薄膜。[纤维素酯薄膜]作为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主成分优选的纤维素酯,优选纤维素乙酸酯、纤维素丙酸酯、纤维素丁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钛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及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丁酸酯,其中优选使用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酞酸酯及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特别是以乙酰基的取代度为X,以丙酰基或丁酰基的取代度为Y时,优选使用具有X及Y为下列范围的纤维素的混合脂肪酸酯的透明薄膜基材。式(l)2.0^X+Y^2.6式(2)O.l^Y^l.2更佳为2.4^X+YS2.6且1.4^X^2.3的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总酰基取代度X+Y)。其中特佳为2.4^X+YS2.6、1.7^X^2.3且0.1的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总酰基取代度-X+Y)。另外,纤维素的6位取代度较佳为0.75以上,更佳为0.75至0.95。未被酰基取代的部分一般存在羟基。这些纤维素酯可用已知方法合成。作为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使用纤维素酯时,作为纤维素酯的原料纤维素并无特别限制,例如棉绒、木材纸浆(来自针叶树、来自阔叶树)、洋麻等。另外,各自可以采用任意比率混合使用由这些所得的纤维素酯。这些纤维素酯的酰化剂为酸酐(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时,可使用乙酸之类有机酸、二氯曱烷等有机溶剂,及硫酸之类质子性催化剂使与纤维素原料反应而得到。酰化剂为酰氯(CH3COCl、C2H5C0C1、C3H7COCl"t,可使用胺之类碱性化合物作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具体地,可参考特开平10-45804号所记载的方法等合成。另外,本发明所使用的纤维素酯是根据各取代度地混合上述酰化剂量进行反应而得的物质,纤维素酯是这些酰化剂与纤维素分子的羟基反应。纤维素分子为连结大量葡萄糖单元而得的物质,且葡萄糖单元具有3个羟基。该3个羟基中衍生为酰基的数为取代度(mo1。/。)。例如纤维素三乙酸酯则是葡萄糖单元的3个羟基上全部被乙酰基取代(实际为2.6至3.0)。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纤维素酯,特别优选使用如上所述的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或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丁酸酯之类的除了乙酰基以外还键合有丙酸酯基或丁酸酯基的纤维素混合脂肪酸酯。而且,含有丙酸酯基作为取代基的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具有优良耐水性,因而作为液晶图像显示装置用的薄膜是有用的。酰基的取代度的测定方法,可依据ASTM-D817-96的规定进行测定。纤维素酯的数平均分子量为40000至200000,为了加强成型时的机械强度,而且,溶液流延法时得到适当胶浆粘度而优选,更优选为50000至150000。另外,重均分子量(Mw)/^t均分子量(Mn)为1.4至4.5。这些纤维素酯,一般优选的是将称为溶液流延制膜法的纤维素酯溶解液(胶浆)例如由加压模头流延(铸塑)于连续移动的环形金属带,或旋转的金属转筒流延用支持物上通过将胶浆进行制膜的方法而制造。作为这些胶浆制备用的有机溶剂较佳为,能溶解纤维素酯且具有适度沸点的物质,例如二氯曱烷、乙酸曱酯、乙酸乙酯、乙酸戊酯、乙酰乙酸曱酯、丙酮、四氢呋喃、1,3-二氧杂戊环、1,4-二"恶烷、环己酮、曱酸乙酯、2,2,2-三氟乙醇、2,2,3,3-四氟-1-丙醇、1,3-二氟-2-丙醇、1,1,1,3,3,3-六氟-2-曱基-2-丙醇、1,1,1,3,3,3-六氟-2-丙醇、2,2,3,3,3-五氟-1-丙醇、硝基乙烷、1,3-二曱基-2-咪唑啉酮等,但优选二氯曱烷等有机卣化合物、二氧杂戊环衍生物、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乙酰乙酸曱酯等有机溶剂(即良溶剂)。另外,如下列制膜步骤所示,就溶剂蒸发步骤中,将流延用支持物上所形成的片料(胶浆膜)干燥溶剂时,从可防止片料中起泡的观点出发,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的沸点较佳为30至80°C,例如上述记载的良溶剂的沸点各自为,二氯曱烷(沸点40.4°C)、乙酸甲酯(沸点56.32°C)、丙酮(沸点56.3°C)、乙酸曱酯(';弗点76.82。C)等。优选使用上述所记载的良溶剂中的溶解性优良的二氯曱烷、乙酸曱酯。除了上述有机溶剂以外,还优选含有0.1质量%至40质量%的碳原子数l至4的醇类。特别优选含有5至30质量。/。的上述醇类。其因为,将上述记载的胶浆流延于流延用支持物上后,开始蒸发溶剂醇的比率变大时可使片料(胶浆膜)凝胶化,使片料坚硬而作为易由流延用支持物上剥离的凝胶化溶剂使用,或其比率较少时具有促进非氯类有机溶剂的纤维素酯溶解的作用。作为碳原子数1至4的醇,可举出,曱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等。这些溶剂中从胶浆安全性较佳、沸点较低、干燥性良好的观点看,乙醇为佳。更佳为使用相对于二氯曱烷70质量%至95质量%含有乙醇5质量%至30质量%的溶剂。可以使用乙酸曱酯取代二氯曱烷。此时也可以通过冷却溶解法制备胶浆。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使用纤维素酯薄膜时,就柔软性、透湿性及尺寸稳定性的观点而言,又以含有下列增塑剂为佳。可以使用的增塑剂并无特别限制,但为了不使薄膜雾化或不从薄膜中渗出或不挥发,优选具有可以利用氢键等与纤维素衍生物相互作用的官能团的增塑剂。作为这样的官能团,可以举出,羟基、醚基、羰基、酯基、羧酸残基、胺基、亚胺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氰基、硝基、磺酰基、磺酸残基、膦酰基、膦酸残基等,较佳为羰基、酯基、磺酰基。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增塑剂,优选使用磷酸酯类增塑剂、非磷酸酯类增塑剂。作为磷酸酯类增塑剂,可以举出,三苯基磷酸酯、三曱酚磷酸酯、曱酚二苯基磷酸酯、辛基二苯基磷酸酯、二苯基联苯基磷酸酯、三辛基磷酸酯、三丁基磷酸酯等。作为可优选使用的非磷酸酯类增塑剂,例如酞酸酯类增塑剂、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均苯四酸类增塑剂、多元醇类增塑剂、乙醇酸酯类增塑剂、柠檬酸酯类增塑剂、脂肪酸酯类增塑剂、聚酯类增塑剂、多元羧酸酯类增塑剂等,从获得本发明效果方面看,特别优选使用多元醇类增塑剂、聚酯类增塑剂及多元羧酸类增塑剂。多元醇酯优选由2元以上的脂肪族多元醇及单羧酸所形成,且优选分子内具有芳香环或环烷基环的物质。本发明所使用的多元醇由下列通式(1)所示。通式(l)Rl-(OH)n(式中,Rl表示n价的有机基,n表示2以上的正整数)作为优选的多元醇的例子,可以举出如下列所示的物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例子。例如,可以举出,核糖醇、阿拉伯糖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二丁二醇、1,2,4-丁三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己三醇、半乳糖醇、甘露糖醇、3-曱基戊烷-l,3,5-三醇、频那醇、山梨糖醇、三羟曱基丙烷、三羟曱基乙烷、木糖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等。其中又以三羟曱基丙烷、季戊四醇为佳。作为本发明的多元醇酯用的单羧酸并无特别限制,可使用已知的脂肪族单羧酯、脂环族单羧酸、芳香族单羧酸等。又以使用脂环族单羧酸及芳香族单羧酸时可提高透湿性、保留性而优选。较优选的单羧酸的例子可举出如下列所示的物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例子。所使用的脂肪族单羧酸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32的直链或具有支链的脂肪酸。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20,特佳为碳原子数I至IO。使用乙酸时可增加对纤维素酯的相溶性而为佳,较佳为混合使用乙酸及其它单羧酸。作为优选的脂肪族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2-乙基-己烷羧酸、十一烷酸、十二烷酸、十三烷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十九烷酸、花生酸、山嵛酸、巴西棕榈酸、蜡酸、廿七烷酸、褐煤酸、三十烷酸、三十二烷酸等饱和脂肪酸、十一碳烯酸、油酸、山梨糖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油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等。作为优选的脂环族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环戊烷羧酸、环己烷羧酸、环辛烷羧酸或他们的衍生物。作为优选的芳香族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安息香酸、曱苯酸等安息香酸的苯环上导入烷基的物质、联苯基羧酸、萘羧酸、四磷羧酸等具有2个以上苯环的芳香族单羧酸,或其衍生物,特佳为安息香酸。多价醇酯的分子量较佳为300至1500,更佳为350至750。分子量较大时较难挥发而为佳,但就透湿性、对纤维素酯的相溶性而言,又以较小为佳。多元醇酯用的羧酸可为一种或二种以上混合。又多元醇中的OH基可全部酯化或一部分以OH基状态残留也可以。以下示出多元醇酯的具体化合物。<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formula><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formula><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化430本发明的纤维素酯薄膜中多元醇酯含量较佳为1至15质量%,特佳为至10质量%。(聚酯类增塑剂)聚酯类增塑剂并无特别限制,但以使用分子内具有芳香环或环烷基环的指类增塑剂为佳。较佳的聚酯类增塑剂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为下列通式-<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formula>(2)所示的芳香族末端酯类增塑剂。通式(2)B-(G-A)n-G-B(式中,B为苯单羧酸残基,G为碳原子数2至12的亚烷基二醇残基、或石灰原子数6至12的芳基二醇残基或碳原子数4至12的氧亚烷基二醇残基,A为碳原子数4至12的亚烷基二羧酸残基或碳原子数6至12的芳基二羧酸残基,n为l以上的整H)通式(2)中,是由以B所示的苯单羧酸残基和以G所示的亚烷基二醇残基、或氧亚烷基二醇残基或芳基二醇残基,及以A所示的亚烷基二羧酸残基或芳基二羧酸残基所构成的物质,可由与一般的聚酯类增塑剂同样的反应而得到。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聚酯类增塑剂的苯单羧酸成分例如有,安息香酸、对叔丁基安息香酸、邻曱笨酸、间曱苯酸、对曱苯酸、二曱基安息香酸、乙基安息香酸、正丙基安息香酸、氨基安息香酸、乙酰氧基安息香酸等,这些可分别使用1种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作为本发明用的聚酯类增塑剂的碳原子数2至12的亚烷基二醇成分有,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2-丙烷二醇、2-曱基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2,2-二曱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2,2-二乙基-1,3-丙二醇(3,3-二羟曱基戊烷)、2-正丁基-2-乙基-l,3-丙烷二醇(3,3-二羟曱基庚烷)、3-曱基-l,5-戊二醇1,6-己二醇、2,2,4-三曱基-1,3-戊二醇、2-乙基-l,3-己二醇、2-曱基-l,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2-十八烷二醇等,这些二醇可l种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特别是由于对纤维素酯具有优良相溶性的碳原子数2至12的亚烷基二醇为特别优选。另外,作为本发明用的芳香族末端酯的碳原子数4至12的氧亚烷基二醇成分有,例如,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等,这些二醇可1种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作为本发明用的芳香族末端酯的碳原子数4至12的亚烷基二羧酸成分有,例如,琥珀酸、马来酸、富马酸、戊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等,这些可各自l种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作为碳原子数6至12的亚芳基二羧酸成分有,邻苯二甲酸、对苯二曱酸、间苯二曱酸、1,5-萘二羧酸、1,4-萘二羧酸等。本发明所使用的聚酯类增塑剂的数均分子量较佳为300至1500,更佳为400至1000。另外,其酸值较佳为0.5mgKOH/g以下,羟基值较佳为25mgKOH/g以下,更佳的酸值为0.3mgKOH/g以下,羟基值为15mgKOH/g以下。下面示出本发明优选的芳香族末端酯类增塑剂的合成例。<样品No.l(芳香族末端酯样品)〉氮气流中将邻苯二甲酸41(H分、安息香酸610份、二丙二醇737份及作为催化剂的四异丙基钛酸酯0.40份一起放入反应容器中搅拌,装上回流冷凝器使过剩的1元醇回流,以130至25(TC连续加热至酸值为2以下后连续除去所生成的水。其次以200至230。C于100至最终4xl02Pa以下的减压下除去馏出成分,然后进行过滤得到具有下列性状的芳香族末端酯类增塑剂。粘度(25。C、mPa.s):43400酸值0.2<样品No2(芳香族末端酯样品)〉除了反应容器中使用邻苯二曱酸410份、安息香酸610份、乙二醇341份及作为催化剂的四异丙基钛酸酯0.35份外,其它与样品No.l完全相同地得到具有下列性状的芳香族末端酯。粘度(25。C、mPa.s):31000酸值0.1<样品No.3(芳香族末端酯样品)>除了反应容器中使用邻苯二曱酸410份、安息香酸610份、1,2-丙烷二醇418份及作为催化剂的四异丙基钛酸酯0.35份外,其它与样品No.l完全相同地得到具有下列性状的芳香族末端酯。粘度(25。C、mPa's):38000酸值0.05<样品No.4(芳香族末端酯样品)>除了反应容器中使用邻苯二曱酸410份、安息香酸610份、1,3-丙烷二醇418份及作为催化剂的四异丙基钛酸酯0.35份外,其它与样品No.l完全相同地得到具有下列性状的芳香族末端酯。粘度(25。C、mPa.s):37000酸值0.05以下示出本发明所使用的芳香族末端酯类增塑剂的具体化合物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化5(<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formula><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formula>本发明适用的多元羧酸类增塑剂可包括2元以上,较佳为2元至20元的多元羧酸及醇的酯。另外,脂肪族多元羧酸较佳为2至20元,芳香族多元羧酸及脂环式多元羧酸较佳的情况为3元至20元。本发明所使用的多元羧酸用下列通式(3)表示。通式(3)Rs(COOH)m(OH)n(式中,R5表示(m+n)价的有机基,m表示2以上的正整数,n表示O以上的整数,COOH基为羧基、OH基为醇性或酚性羟基。)作为优选的多元羧酸的例子,例如可以举出下列所示的物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些。可以优选使用偏苯三酸、均苯三酸、均苯四酸等3元以上的芳香族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琥珀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草酸、富马酸、马来酸、四氢化邻苯二甲酸等脂肪族多元羧酸、酒石酸、羟基丙二酸、苹果酸、种檬酸等羟基多价酸等。特别优选使用羟基多元羧酸等,就提高保留性等观点而言是优选的。作为本发明用的多元羧酸酯化合物中使用的醇并无特别限制,可使用已知的醇及酚类。优选使用,例如,碳原子数1至32的直链或具有支链的脂肪族饱和醇或脂肪族不饱和醇。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20,特佳为碳原子数l至IO。另外,可以优选使用环戊醇、环己醇等脂环式醇或其衍生物、千醇、肉桂醇等芳香族醇或其衍生物等。作为多元羧酸使用羟基多元羧酸时,可使用单羧酸使羟基多元羧酸的醇性或酚性羟基酯化。作为优选的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下列所示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例。作为脂肪族单羧酸可以优选使用,碳原子数1至32的直链或具有支链的脂肪酸,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20,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10。作为优选的脂肪族单羧酸,可以举出,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癸酸、2-乙基-己烷羧酸、十一烷酸、月桂酸、十三烷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十九烷酸、花生酸、山嵛酸、巴西棕榈酸、蜡酸、廿七烷酸、褐煤酸、三十烷酸、三十二烷酸等饱和脂肪酸、十一碳烯酸、油酸、山梨糖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油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等。作为优选的脂环族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环戊烷羧酸、环己烷羧酸、环辛烷羧酸或他们的衍生物。作为优选的芳香族单羧酸的例子,可以举出,安息香酸、曱苯酸等安息香酸的苯环上导入烷基的物质、联苯基羧酸、萘羧酸、四磷羧酸等具有2个以上苯环的芳香族单羧酸,或他们的衍生物。特佳为乙酸、丙酸及安息香酸。多元羧酸酯化合物的分子量并无特别限制,较佳分子量为300至1000,更佳为350至750。又就提高保留性而言,以分子量大为佳,但就透湿性及对纤维素酯的相溶性而言,又以小为佳。本发明用的多元羧酸酯中使用的醇类可为1种或2种以上混合。本发明所使用的多价羧酸酯化合物的酸值较佳为1mgKOH/g以下,更佳为0.2mgKOH/g以下。特佳的多元羧酸酯化合物例子如下所示,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例子。可以举出,例如三乙基柠檬酸酯、三丁基柠檬酸酯、乙酰基三乙基柠檬酸酯(ATEC)、乙酰基三丁基杵檬酸S旨(ATBC)、苯酰基三丁基柠檬酸酯、乙酰基三苯基柠檬酸酯、乙酰基三千基柠檬酸酯、酒石酸二丁酯、酒石酸二乙酰基二丁酯、偏苯三酸三丁酯、均笨四酸四丁酯等。这些增塑剂可单独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增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纤维素衍生物未达1质量%时,会减少降低薄膜透湿度的效果而不优选,而超过20质量%时薄膜会产生增塑剂渗出,而使薄膜物性变差,故较佳为l至20质量%,更佳为6至16质量%,特佳为8至13质量%。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中以使用紫外线吸收剂为佳。就对波长370nm以下的紫外线具有优良吸收能,且具有良好的液晶显示性观点出发,所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较佳为,对波长400nm以上的可见光的吸收少的物质。作为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羟基二笨曱酮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水杨酸酯类化合物、二苯曱酮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镍配位盐类化合物等,但并不限于这些。作为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下述的紫外线吸收剂作为具体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UV-l:2-(2,-羟基-5,-曱基苯基)苯并三唑UV-2: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UV-3:2-(2,-羟基-3,-叔丁基-5,-曱基苯基)苯并三唑UV-4: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UV-5:2-(2,-羟基-3,-(3,,,4,,,5,,,6,,-四氢酞酰亚胺曱基)-5,-曱基苯基)苯并三口坐UV-6:2,2-亚曱基双(4-(l,l,3,3-四曱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UV-7:2-(2,-羟基-3,-叔丁基-5,-曱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UV-8:2-(2H-苯并三唑-2-基)-6-(直链或支链十二烷基)-4-曱基苯酚(TINUVIN171、Ciba制)UV-9:辛基-3-[3-叔丁基-4-羟基-5-(氯-2H-苯并三唑-2-基)苯基]丙酸酯及2-乙基己基-3-[3-叔丁基-4-羟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笨基]丙酸酯的混合物(TINUVIN109、Ciba制)另外,作为二苯曱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示出下述的具体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UV-10:2,4-二羟基二苯曱酮UV-11:2,2,-二羟基-4-曱氧基二苯曱酮UV-12:2-羟基-4-曱氧基-5-磺基二苯曱酮UV-13:双(2-曱氧基-4-羟基-5-苯酰苯基曱烷)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优选使用透明性高且对偏振片及液晶具有优良防止恶化的效果的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及二苯曱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特别优选使用不必要的着色较少的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另外,特开2001-187825所记载的分配系数为9.2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可提高长条形薄膜的表面质量,及具有优良涂布性。特别优选使用分配系数10.1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另外,优选使用特开平6-148430号所记载的通式(1)或通式(2)、特开2002-47357号的通式(3)、(6)、(7)所示高分子紫外线吸收剂(或紫外线吸收性聚合物)、特开2002-169020的段落编号至所记载的紫外线吸收性共聚聚合物。市售的高分子紫外线吸收剂如PUVA-30M(大塚化学(抹)制)等。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中可使用防氧化剂。其因为,高温高湿状态下放置液晶图像显示装置等时,有时会造成偏振片保护薄膜劣化,而上述偏振片保护膜中含有防氧化剂时,例如,具有可防止及减緩偏振片保护薄膜中残留溶剂量的卣素、磷酸类增塑剂的磷等引起的偏振片薄膜分解的作用。作为该防氧化剂优选使用位阻酚类化合物,例如,可举出,2,6-二^k丁基对曱酚、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曱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4-双-(正辛硫基)-6-(4-羟基-3,5-二叔丁基苯胺基)-1,3,5-三。秦、2,2-硫基-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N,N,-六亚曱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匕卜"口〉少大7;、卜'、))、1,3,5-三曱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辛基)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三聚异氰酸酯等。特佳为2,6-二叔丁基对曱盼、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三乙二醇_双[3-(3-叔丁基-5-曱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另外,例如,也可并用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肼等肼类金属钝化剂或三(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等磷类加工稳定剂。这些化合物的添加量相对于纤维素衍生物按质量比计优选lppm至1.0%,更优选10至1000ppm。为了赋予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滑动性,又以使用微粒为佳。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中添加的微粒的1次平均粒径较佳为20nm以下,更佳为5至16nm,特佳为5至12nm。相位差膜中含有该微粒形成的粒径0.1至5pm的2次粒子是优选的,平均粒径更佳为0.1至2pn,特佳为0.2至0.6pm。由此,可于薄膜表面形成高0.1至l.Ojam的凹凸,因此可赋予薄膜表面适当的滑动性。用于本发明的微粒的1次平均粒径的测定,可使用透过型电子显微镜(倍率50万至200万倍)进行观察,观察粒子100个后,测定粒径求取平均值作为1次平均粒径。作为微粒的表观比重较佳为70g/升以上,更佳为卯至200g/升,特佳为100至200g/升。表观比重越大,越可制作高浓度分散液,以改善雾度及凝聚物为佳,另外,特别是按照本发明制备高固体成分浓度的胶浆时为佳。1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0nm以下、表观比重为70g/升以上的二氧化硅孩i粒,例如,可通过将气化四氯化硅与氢混合的混合物于1000至1200。C的空气中燃烧而得到。另外可使用例如以艾洛吉(7工口夕A)200V、艾洛吉R972V(以上为日本艾洛吉(抹)制)商品名市售的这些产品。上述记载的表观比重是指,以一定量量筒采取二氧化硅微粒测定当时的重量,再以下列式子算出的值。表观比重(g/升)=二氧化硅质量(g)/二氧化硅的容积(升)作为制备本发明用的微粒分散液的方法,可举出,例如以下所示的3种类型。《制备方法A》搅拌混合溶剂及微粒后,使用分散机进行分散。将其制成微粒分散液。将该微粒分散液加入胶浆液中并进行搅拌。《制备方法B》搅拌混合溶剂及微粒后,使用分散机进行分散。将其制成微粒分散液。另外将少量的纤维素三乙酸酯加入溶剂中搅拌溶解。向其中加入上述微粒分散液并进行搅拌。将其制成微粒添加液。以联机型混合器将微粒添加液及胶浆液充分混合。《制备方法C》将少量纤维素三乙酸酯加入溶剂中搅拌溶解。向其中加入微粒再使用分散机进行分散。将其制成微粒添加液。以联机型混合器将微粒添加液及胶浆液充分混合。制备方法A具有二氧化硅微粒的分散性优良的优点、制备方法C具有二氧化硅微粒难以再凝聚的优点故优选。其中,上述记载的制备方法B可同时具有二氧化硅微粒的分散性优良及二氧化硅微粒难以再凝聚等优点故是优选的制备方法。《分散方法》将二氧化硅微粒与溶剂等混合后再分散时,二氧化硅浓度较佳为5质量%至30质量%,更佳为10质量%至25质量%,最佳为15至20质量%。分散浓度较高时倾向于降低对添加量的液体浊度,因此可改善雾度及凝聚物而为佳。所使用的溶剂可为低级醇类,较佳如曱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等。低级醇以外的溶剂并无特别限制,但以使用纤维素酯制膜时所使用的溶剂为佳。二氧化硅微粒对纤维素酯的添加量,相对于纤维素酯IOO.质量份优选二氧化硅微粒为0.01质量份至5.0质量份,更优选为0.05质量份至l.O质量份,最优选为0.1质量份至0.5质量份。添加量较多时可具有优良的动摩擦是数,但添加量较少时可减少凝聚物。所使用的分散机可为一般分散机。分散机大致区分为介质分散机及非介质分散机。二氧化硅微粒的分散中使用降低浊度的非介质分散机为佳。介质分散机可以举出,球磨机、砂磨机、Dyno磨(夕4乂;、A,商品名)等。非介质分散机有,超音波型、离心型、高压型等,但本发明中以高压分散装置为佳。高压分散装置是,使微粒及溶剂混合而成的组合物高速通过细管中,形成高剪切及高压状态等特殊条件的装置。以高压分散装置处理时,优选的是,例如于管径1至200(Him的细管中,且以装置内部的最大压力条件为9.807MPa以上,更优选的是19.613MPa以上。另夕卜,此时优选的是,最高到达速度可达1OOm/秒以上,传热速度可达420kJ"、时以上。关于上述高压分散装置,可以举出,MicrofluidicsCorporation公司制超高压均化机(商品名(T4夕口7yk4夕'、if))或那诺麦(大乂^>fif)公司制那诺麦(大乂7^ff),其它的也可举出,层磨(T7卜!J7)型高压分散装置例如,伊滋密(4乂S7-卜、'T;>大卩)制均化机、三和机械(抹)公司制UHN-01等。另外,将含有微粒的胶浆以直接接触流延支持物的方式进行流延,可得到平滑性高、雾度低的薄膜,故优选。流延后剥离干燥再巻成滚筒状,其次设置硬涂层及防反射层等功能性薄膜。一般至加工或出货期间,为了防止污染及静电引起的灰尘附着等而保护制品时,通常是采用包装加工。该包装材料只要能达到上述目的则无特别限制,但优选不妨碍薄膜中残留溶剂挥发的材料。具体地,可以举出,聚乙烯、聚酯、聚丙烯、尼龙、聚苯乙烯、纸、各种不织布等。更优选使用纤维成为交叉网状材料。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优选含有延迟控制剂而进行延迟调整的。(棒状化合物)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优选含有,其溶液的紫外线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Xmax)短于250nm的更短波长的棒状化合物作为延迟控制剂。就延迟控制剂的功能观点,棒状化合物优选至少具有1个芳香族环,更优选至少具有2个芳香族环。棒状化合物以具有直线状分子结构为佳。该直线状分子结构是指,热力学上最稳定的结构中棒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为直线性。热力学上最稳定结构可由结晶结构解析或分子轨道计算求得。例如使用分子轨道计算软件(例如WinMOPAC2000、富士通(抹)制)计算分子轨道,可以求取化合物的生成热最小时的分子结构。分子结构为直线性是指,前述计算所得的热力学上最稳定结构中,分子结构的角度为140度以上。棒状化合物优选显示液晶性的。棒状化合物更优选通过加热而显示液晶性(具有热致液晶性)。液晶相优选向列相或蝶状相。作为棒状化合物较佳如,下列通式(4)所示的反-1,4-环己烷二羧酸酯化合物。通式(4)Ar'-L'-Ar2式(4)中,A—及A各自独立地为芳香族基。本说明书中芳香族基包含芳基(芳香族性烃基)、取代芳基、芳香族性杂环基及取代芳香族性杂环基。其中芳基及取代芳基优于芳香族性杂环基及取代芳香族性杂环基。芳香族性杂环基的杂环一般为不饱和状。芳香族性杂环较佳为5员环、6员环或7员环,更佳为5员环或6员环。芳香族性杂环一般具有最多的双键。杂原子较佳为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更佳为氮原子或硫原子。芳香族性杂环例子中,包括呋喃环、噻吩环、吡咯环、喁唑环、异喁唑环、噻唑环、异噻唑环、口米唑环、吡唑环、呋咱环、三唑环、吡喃环、吡,定环、p达口秦环、嘧咬环、吡。秦环及1,3,5-三溱环。芳香族基的芳香族环优选苯环、呋喃环、噻吩环、吡咯环、哺唑环、瘗唑环、咪唑环、三唑环、吡啶环、嘧啶啉及吡唤环,特别优选苯环。取代芳基及取代芳香族性杂环基的取代基的例子中,包含卣原子(F、Cl、Br、1)、羟基、羧基、氰基、氨基、烷基氨基(例如曱基氨基、乙基氨基、丁基氨基、二曱基氨基)、硝基、磺基、氨基曱酰基、烷基氨基曱酰基(例如N-曱基氨基曱酰基、N-乙基氨基曱酰基、N,N-二曱基氨基曱酰基)、氨磺酰基、烷基氨磺酰基(例如N-曱基氨磺酰基、N-乙基氨磺酰基、N,N-二甲基氨磺酰基)、脲基、烷基脲基(例如N-曱基脲基、N,N-二曱基脲基、N,N,N,-三甲基脲基)、烷基(例如曱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庚基、辛基、异丙基、仲丁基、叔戊基、环己基、环戊基)、链烯基(例如乙烯基、烯丙基、己烯基)、炔基(例如乙炔基、丁炔基)、酰基(例如曱酰基、乙酰基、丁酰基、己酰基、月桂酰基)、酰氧基(例如乙酰氧基、丁酰氧基、己酰氧基、月桂酰氧基)、烷氧基(例如曱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戊氧基、庚氧基、辛氧基)、芳氧基(例如苯氧基)、烷氧羰基(例如曱氧羰基、乙氧羰基、丙氧羰基、丁氧羰基、戊氧羰基、庚氧羰基)、芳氧羰基(例如苯氧羰基)、烷氧羰基氨基(例如丁氧羰基氨基、己氧羰基氨基)、烷基硫基(例如曱基硫基、乙基硫基、丙基硫基、丁基硫基、戊基硫基、庚基硫基、辛基硫基)、芳基硫基(例如苯硫基基)、烷基磺酰基(例如曱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丙基磺酰基、丁基磺酰基、戊基磺酰基、庚基磺酰基、辛基磺酰基)、酰胺基(例如乙酰胺基、丁酰胺基、己酰胺基、月桂酰胺基)及非芳香族性杂环基(例如吗啉基、吡嗪基)。作为取代芳基及取代芳香族性杂环基的取代基,优选卣原子、氰基、羧基、羟基、氨基、烷基取代氨基、酰基、酰氧基、酰胺基、烷氧羰基、烷氧基、烷基硫基及烷基。烷基氨基、烷氧羰基、烷氧基及烷基硫基的烷基部分及烷基可另具有取代基。烷基部分及烷基的取代基的例子中,包括卣原子、羟基、羧基、氰基、氨基、烷基氨基、硝基、磺基、氨基曱酰基、烷基氨基甲酰基、氨磺酰基、烷基氨磺酰基、脲基、烷基脲基、链烯基、炔基、酰基、酰氧基、烷氧基、芳氧基、烷氧羰基、芳氧羰基、烷氧羰基氨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烷基磺酰基、酰胺基及非芳香族性杂环基。作为烷基部分及烷基的取代基优选卣原子、羟基、氨基、烷基氨基、酰基、酰氧基、酰胺基、烷氧羰基及烷氧基。式(4)中,L'是从亚烷基、亚链烯基、亚炔基、二价饱和杂环基、-O-、-co-及其组合物中所选出的二价连结基。亚烷基可具有环状结构。作为环状亚烷基优选环亚己基,特别优选1,4-环亚己基。链状亚烷基中直链状亚烷基优于具有支链的亚烷基。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1至20,较优选1至15,更优选1至10,特优选1至8,最优选1至6。亚链烯基及亚炔基中具有链状结构优于具有环状结构,具有直链状结构更优于具有支链的链状结构。亚链烯基及亚炔基的碳原子数优选2至10,较优选2至8,更优选2至6,特优选2至4,最优选2(亚乙烯基或亚乙炔基)。二价饱和杂环基优选具有3员至9员杂环。杂环的杂原子优选氧原子、氮原子、硼原子、硫原子、硅原子、磷原子或锗原子。饱和杂环的例子中,包括p底口定环、口底,秦环、吗淋环、吡p各纟克环、。米哇烷环、四氢呋喃环、四氢吡喃环、1,3-二哺烷环、1,4-二"恶烷环、四氢噻吩环、1,3-p塞唑烷环、1,3-噹哇烷环、1,3-二氧杂戊环、1,3-二硫杂戊环及1,3,2-二-恶硼戊环(l,3,2-v才《廿水口,>)。特别优选的二价饱和杂环基为哌嗪-l,4-二鸢尾烯、1,3-二嗜、烷-2,5-二鸢尾烯及1,3,2-二哺硼烷-2,5-二秀尾烯。组合而得的二价连结基的例子如下所示。L-1:-O-CO-亚烷基-CO-O画L-2:-COO-亚烷基-0-CO陽L-3:-0-C0-亚链烯基-C0-O1^4:-<:0-0-亚链烯基-0-(:0-L-5:-O-CO-亚炔基-CO-O-L-6:-CO-0-亚炔基-0-COL-7:-O-CO-二价饱和杂环基-CO-O-L-8:-CO-O-二价饱和杂环基-O-CO-通式(4)的分子结构中,夹持L^的A—及A一所形成的角度优选140度以上。作为棒状化合物更优选下列通式(5)所示的化合物。通式(5)Ar'-L2-X-L3-Ar2式(5)中Ar"及A—各自独立地为芳香族基。芳香族基的定义及例子与式(4)的A一及Ar2相同。式(5)中1^及1各自独立地为选自亚烷基、-O-、-CO-及这些的组合物中的二价连结基。亚烷基具有链状结构优于环状结构,又以具有直链状结构优于具有支链的链状结构。亚烷基的碳原子较佳为1至10,又以1至8为佳,更佳为1至6,特佳为1至4,最佳为1或2(亚曱基或亚乙基)。17及W特佳为-o-co-或-co-o-。式(5)中X为1,4-环亚己基、亚乙晞基或亚乙炔基。下面示出式(4)所示化合物的具体例。化7<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29</formula>化8<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0</formula><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1</formula><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2</formula>化11<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3</formula>具体例(1)至(34)、(41)、(42)、(46)、(47)、(52)、(53),在环己烷环的1位及4位具有2个不对称碳原子、但具体例(l)、(4)至(34)、(41)、(42)、(46)、(47)、(52)、(53)具有对称内消旋型分子结构,因此无光学异构体(光学活性)而仅存在几何异构体(反型及顺型)。具体例(l)的反式型(l-trans)及顺式型(l-cis)如下所示。<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4</formula>化12(1一trans)如上所述,棒状化合物较佳为具有直线性分子结构,因此反式型优于顺体)。同样地对于几何异构体而言也是反式型优于顺式型。就光学异构体而言,无特别优劣之分,可为D、L或外消旋体中的任一种。具体例(43)至(45)中,中心的亚乙烯键可为顺式型及反式型。同上所述理由又以反式型优于顺式型。可以并用2种以上溶液的紫外线吸收光谱中最大吸收波长(Xmax)短于250nm的短波长的棒状化合物。该棒状化合物可参考文献所记载的方法合成。作为文献可举出,Mol.Cryst.Liq.Cryst.,53巻、229页(1979年)、Mo1.Cryst.Liq.Cryst.,89巻、93页(1982年)、Mol.Cryst.Liq.Cryst"145巻、111页(1987年)、Mol.Cryst.Liq.Cryst"170巻、43页(1989年)、J.Am.Chem.Soc"113巻、1349页(1991年)、J.Am.Chem.Soc.,118巻、5346页(1996年)、J.Am.Chem.Soc.,92巻、1582页(1970年)、J.Org.Chem"40巻、420页(1975年)、Tetrahedron,48巻16号、3437页(1992年)。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中以使用特开2005-179638号公报段落编号至的化合物为佳。具体地是以下的化合物。[安息香酸苯基酯化合物]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通式(6)所示化合物。化13<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5</formula>通式(6)中,R。、R1、R2、R3、R4、R5、R6、R7、R9及R"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该取代基适用后述的取代基T。R1、R2、R3、114及115中至少1个表示供电子性基。较佳为R1、W或RS中的1个为供电子性基,更佳为R3、为供电子性基。供电子性基是指Hammet的叩值为0以下的基团,优选使用Chem.Rev.,91,165(1991)所记载的Hammet的cip值为0以下的基团,更优选使用-0.85至0的基团。例如,可以举出,烷基、烷氧基、氨基、羟基等。作为供电子性基较佳为烷基及烷氧基,更佳为烷氧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12,又以碳原子数1至8为佳,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6,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4)。作为R1较佳为氢原子或供电子性基,又以烷基、烷氧基、氨基及羟基为佳,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4的烷基、碳原子数1至12的烷氧基及羟基,特佳为烷氧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12,又以碳原子数1至8为佳,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6,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4),最佳为曱氧基。作为W较佳为氢原子、烷基、烷氧基、氨基及羟基,又以氢原子、烷基及烷氧基为佳,更佳为氢原子、烷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4,更佳为曱基)、烷氧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12,又以碳原子数1至8为佳,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6,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4)。特佳为氢原子、甲基及曱氧基,最佳为氢原子。作为R较佳为氢原子或供电子性基,又以氢原子、烷基、烷氧基、氨基及羟基为佳,更佳为烷基及烷氧基,特佳为烷氧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12,又以碳原子数1至8为佳,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6,特佳为碳原子数l至4)。最佳为正丙氧基、乙氧基及曱氧基。作为RA较佳为氢原子或供电子性基,又以氢原子、烷基、烷氧基、氨基及羟基为佳,更佳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至4的烷基、碳原子数1至12的烷氧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12,又以碳原子数1至8为佳,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6,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4),特佳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至4的烷基、碳原子数1至4的烷氧基,最佳为氢原子、曱基及曱氧基。作为RS较佳为氢原子、烷基、烷氧基、氨基及羟基,又以氢原子、烷基及烷氧基为佳,更佳为氢原子、烷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4,更佳为曱基)、烷氧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12,又以碳原子数1至8为佳,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6,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4)。特佳为氬原子、曱基及甲氧基。最佳为氢原子。R6、R7、W及R^较佳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至12的烷基、碳原子数l至12的烷氧基及卣原子,又以氢原子及卣原子为佳,更佳为氢原子。RG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作为RG较佳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至4的烷基、碳原子数2至6的炔基、碳原子数6至12的芳基、碳原子数1至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至12的芳氧基、碳原子数2至12的烷氧羰基、碳原子数2至12的酰胺基、氰基、羰基或卣原子。通式(6)中又以下列通式(7)为佳。下面将详细说明通式(7)所示化合物。化14<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6</formula>(式中R1、R2、R3、R4、R5、R6、R7、R9及R1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R1、R2、R3、114及115中至少1个表示供电子性基。)RS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至4的烷基、碳原子数2至12的炔基、碳原子数6至12的芳基、碳原子数1至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至12的芳氧基、碳原子数2至12的烷氧羰基、碳原子数2至12的酰胺基、氰基、羰基或由原子,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适用后述的取代基T。另外,该取代基可再被取代。作为RS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4的烷基、碳原子数2至12的炔基、碳原子数6至12的芳基、碳原子数1至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数2至12的烷氧羰基、碳原子数2至12的酰胺基及氰基,又以碳原子数2至12的炔基、碳原子数6至12的芳基、碳原子数2至12的烷氧羰基、碳原子数2至12的酰胺基及氰基为佳,更佳为碳原子数2至7的炔基、碳原子数6至12的芳基、碳原子数2至6的烷氧羰基、碳原子数2至7的酰胺基及氰基,特佳为笨基乙炔基、苯基、对氰基苯基、对曱氧基苯基、苯酰胺基、正丙氧羰基、乙氧羰基、曱氧基羧基及氰基。通式(7)中又以下列通式(7-A)为佳。化15—般式(7—A)通式(7-A)中,R1、R2、R4、R5、R6、R7、R8、R9及R10各个与通式(7)中的这些的定义相同,且较佳范围也相同。通式(7-A)中,R"表示碳原子数1至12的烷基,R"所示的烷基可为直链也可以是分支链状,还可具有取代基,但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12的烷基,又以碳原子数1至8的烷基为佳,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6的烷基,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4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通式(7)中又以下列通式(7-B)为佳。化16一般式(7—B)(式中R2、R4、R5、R6、R7、119及R"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R8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至4的烷基、碳原子数2至12的炔基、碳原子数6至12的芳基、碳原子数1至12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至12的芳氧基、碳原子数2至12的烷氧羰基、碳原子数2至12的酰胺基、氰基、羰基或卤原子,R"表示碳原子数1至12的烷基,R。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l至4的烷基。)通式(7-B)中R2、R4、R5、R6、R7、R8、R9、R"及R11与通式(7-A)中的这些的定义相同,且较佳范围也相同。通式(7-B)中,R。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4的烷基,较佳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又以氢原子、曱基及乙基为佳,更佳为氢原子或曱基,特佳为曱基。通式(7-B)中又以下列通式(8)或(7-C)为佳。(式中,R2、R4、R5、R"及R^与通式(7-B)中的这些的定义相同,且较佳范围也相同,X表示碳原子数2至7的炔基、碳原子数6至12的芳基、碳原子数2至6的烷氧羰基、碳原子数2至7的酰胺基、氰基。)通式(8)中,X为碳原子数2至7的炔基、碳原子数6至12的芳基、碳原子数2至6的烷氧羰基、碳原子数2至7的酰胺基及氰基,较佳为苯基乙炔基、笨基、对氰基苯基、对曱氧基苯基、苯酰胺基、碳原子数2至4的烷氧羰基及氰基,更佳为苯基、对氰基苯基、对曱氧基苯基、碳原子数2至4的烷氧羰基及氰基。下面将说明通式(7-C)化17<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9</formula>般式(7—C)通式(7-C)中,R2、R"及RS与通式(7-B)中的这些的定义相同,且较佳范围也相同,但任1个都可以是用-01113表示的基(1113为碳原子数1至4的烷基),较佳为R4、RS为-OR"表示的基,更佳为114为-01113表示的基。R6、R7、R8、R9、R1Q、R"及R"与通式(7-B)中的这些的定义相同,且较佳范围也相同。1113表示碳原子数1至4的烷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又以乙基及曱基为佳,更佳为曱基。通式(7-C)中更佳为通式(7-D)。化19一般式(7—D)(式中,R2、R5、R6、R7、R8、R9、R10、R11及R12与通式(7-C)中的这些的定义相同,且较佳范围也相同。)R"表示碳原子数1至4的烷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3的烷基,又以乙基及曱基为佳,更佳为曱基。通式C7-D)中又以下列通式CZ-E)为佳。化20<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0</formula>一般式(7—E)(式中,R8、R11、R"及R"与通式(7-D)中的这些的定义相同,且较佳范围也相同,112()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R^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适用后述取代基T。另外R2Q可取代在直接键连结的苯环的每个位置,但R"不能多个存在。R^较佳为氢原子或取代基的全部原子数中减去氢后的构成原子数为4以下的取代基,又以氢原子或取代基的全部原子数中减去氢后的构成原子数为3以下的取代基,更佳为氢原子或取代基的全部原子数中减去氢后的构成原子数为2以下的取代基,特佳为氢原子、曱基、曱氧基、卤原子、曱酰基及氰基,最佳为氢原子。下面将说明上述的取代基T。作为取代基T,可以举出,例如,烷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12,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8,例如,可以举出,曱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正辛基、正癸基、正十六烷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等);链烯基(较佳为碳原子数2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2至12,特佳为碳原子数2至8,例如,可以举出,乙烯基、烯丙基、2-丁烯基、3-戊烯基等);炔基(较佳为碳原子数2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2至12,特佳为2至8,例如,可以举出,丙炔基、3-戊炔基等);芳基(较佳为碳原子数6至30,更佳为碳原子数6至20,特佳为碳原子数6至12,例如,可以举出,苯基、对曱基笨基、萘基等);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较佳为碳原子数0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O至IO,特佳为碳原子数0至6,例如,可以举出,氨基、曱氨基、二曱氨基、二乙氨基、二苄氨基等);烷氧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12,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8,例如,可以举出,曱氧基、乙氧基、丁氧基等);芳氧基(较佳为碳原子数6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6至16,特佳为6至12,例如,可以举出,苯氧基、2-萘氧基等);酰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12,例如,可以举出,乙酰基、苯酰基、曱酰基、三曱基乙酰基等);烷氧羰基(较佳为石友原子数2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2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2至12,例如,可以举出,曱氧羰基、乙氧羰基等);芳氧羰基(较佳为碳原子数7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7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7至10,例如,可以举出,苯氧羰基等);酰氧基(较佳为碳原子数2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2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2至10,例如,可以举出,乙酰氧基、苯酰氧基等);酰胺基(较佳为碳原子数2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2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2至10,例如,可以举出,乙酰胺基、苯酰胺基等);烷氧羰基胺基(较佳为碳原子数2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2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2至12,例如,可以举出,甲氧羰基胺基等);芳氧羰基胺基(较佳为碳原子数7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7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7至12,例如,可以举出,苯氧羰基胺基等);磺酰胺基(较佳为碳原子数l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l至12,例如,可以举出,曱烷磺酰胺基、苯磺酰胺基等);胺磺酰基(较佳为碳原子数0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0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0至12,例如,可以举出,胺磺酰基、曱基胺磺酰基、二曱基胺磺酰基、苯基胺磺酰基等);氨基曱酰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12,例如,可以举出,氨基曱酰基、曱基氨基曱酰基、二乙基氨基曱酰基、苯基氨基曱酰基等);烷基硫基(较佳为碳原子数l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12,例如,可以举出,曱基硫基、乙基硫基等);芳基硫基(较佳为碳原子数6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6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6至12,例如,可以举出,苯硫基基等);磺酰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12,例如,可以举出,曱磺酰基、对曱苯磺酰基等);亚磺酰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12,例如,可以举出,曱烷亚磺酰基、苯亚磺酰基等);脲基(较佳为碳原子数l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12,例如,可以举出,脲基、曱基脲基、苯基脲基等);磷酸酰胺基(较佳为碳原子数l至20,更佳为碳原子数1至16,特佳为碳原子数1至12,例如,可以举出,二乙基磷酸酰胺基、苯基磷酸酰胺等);羟基;巯基;卣原子(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氰基;磺基;羧基;硝基;氧肟酸基;亚磺基;肼基;亚氨基;杂环基(较佳为碳原子数1至30,更佳为1至12,作为杂原子,例如氮原子、氧原子、碌^原子,具体地,可以举出,例如咪唑基、吡啶基、喹啉基、呋喃基、哌啶基、吗啉基、苯并嗜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噻唑基等);曱硅烷基(较佳为碳原子数3至40,更佳为碳原子数3至30,特佳为碳原子数3至24,例如,可以举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等)等。这些取代基可再被取代。另外,取代基为2个以上时可相同或相异。另外,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相互连结成环。下面将举具体例详细说明通式(6)所示的化合物,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具体例。<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3</formula>化22<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4</formula><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5</column></row><table><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2</formula>化25<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7</formula><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8</formula>化27<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49</formula>化28<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0</formula>A—63A—65,OH本发明通式(6)所示的化合物可由取代安息香酸及笨盼衍生物的一般酯化反应合成,且可采用任何能形成能键的反应。例如,可以举出'将取代安息香酸官能基转换为酸卣化物后,与苯酚缩合的方法,及使用缩合剂或催化剂使取代安息香酸与苯酚衍生物脱水缩合的方法等。考虑制造步骤等时以将取代安息香酸官能基转变为酸闺化物后,与苯酚缩合的方法为佳。作为反应溶剂,可举出,烃类溶剂(可以举出,较佳为曱苯、二曱苯)、醚类溶剂(可以举出,较佳为二曱基醚、四氢呋喃、二喁烷等)、酮类溶剂、酯类溶剂、乙腈、二曱基曱酰胺、二曱基乙酰胺等。这些溶剂可单独或数种混合使用,作为反应溶剂较佳为曱苯、乙腈、二曱基曱酰胺、二曱基乙酰胺。反应温度较佳为0至150°C,又以0至100。C为佳,更佳为0至90。C,特佳为20至卯。C。本反应以不使用碱为佳,但使用碱时可为有机碱或无机碱,较佳为有机碱,例如吡啶、叔烷基胺(可以举出,较佳为三乙基胺、乙基二异丙基胺等)。下面将具体记载本发明的化合物的合成法,但本发明并不受以下的具体例的任何限制。[合成例1:合成例示化合物A-1]将3,4,5-三甲氧基安息香酸24.6g(0.116摩尔)、曱苯100ml及N,N-二曱基曱酰胺lml加热至60。C后,緩緩滴入亚硫酰氯15.2g(0,127摩尔),60。C下加热2小时。其后緩緩滴入4-氰基苯酚15.1g(0.127摩尔)预先溶解于乙腈50ml中的溶液,结束滴液后60。C下加热搅拌3小时。再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然后以乙酸乙酯及水进行分液操作,将所得有机相使用硫酸钠去除水分后,再减压馏去溶剂,将乙腈100ml加入所得固体物中进行重结晶操作。将乙腈溶液冷却至室温,再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到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ll.Og(收率11%)。而且,用'H-NMR(400MHz)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H-NMR(CDCl3)53.50(br,9H),7.37(d,2H),7.45(s,2H),7.77(s,2H)、质谱m/z314(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72~173°C。[合成例2:合成例示化合物A-2]将2,4,5-三曱氧基安息香酸106.1g(0.5摩尔)、甲苯340ml及二曱基曱酰胺lml加热至60。C后,緩缓滴入亚硫酰氯65.4g(0.55摩尔),65至70。C下加热2小时。其后緩緩滴入4-氰基苯酚71.5g(0.6摩尔)预先溶解于乙腈150ml的溶液,结束滴液后80至85。C下加热搅拌2小时。再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以乙酸乙酯(1L)及水进行分液操作,将所得有机相使用硫酸镁去除水分后,再减压馏去约500ml的溶剂。加入曱醇1L进行重结晶操作。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125.4g(收率80%)。另外,使用1H-NMR(400MHz)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H陽画R(CDCl3)S3.91(s,3H),3.93(s,3H),3.98(s,3H),6.59(s,1H),7.35(d,2H),7.58(s,1H),7.74(d,2H)、质谱m/z314(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16°C。[合成例3:合成例示化合物A-3]将2,3,4-三曱氧基安息香酸10.1g(47.5毫摩尔)、曱苯40ml及二曱基曱酰胺0.5ml加热至80。C后,緩緩滴入亚硫酰氯6,22g(52.3毫摩尔),80。C下加热搅拌2小时。其后緩緩滴入4-氰基苯酚6.2g(52.3毫摩尔)预先溶解于乙腈20ml中的溶液,结束滴液后80至85。C下加热搅拌2小时,再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以乙酸乙酯及水进行分液操作,将得到的有机相使用硫酸钠去除水分后,再减压馏去溶剂,加入曱醇50ml进行重结晶操作。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11.9g(收率80%)。另外,使用'H-NMR(400MHz)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H-NMR(CDCl3)S3.50(br,9H),7.37(d,2H),7.45(s,2H),7.77(s,2H)、质谱m/z314(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02至103°C。[合成例4:合成例示化合物A-4]将2,4,6-三曱氧基安息香酸25.0g(118毫摩尔)、曱苯100ml及二曱基曱酰胺lml加热至60。C后,緩緩滴下亚硫酰氯15.4g(129毫摩尔),60。C下加热搅拌2小时。其后緩緩滴入4-氰基苯酚15.4g(129毫摩尔)预先溶解于乙腈50ml中的溶液,结束滴液后80至85。C下加热搅拌4.5小时,再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以乙酸乙酯及水进行分液操作,所得有机相使用硫酸钠去除水分后,再减压馏去溶剂。加入甲醇500ml及乙腈100ml进行重结晶操作。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10.0g(收率27。/。)。而且,用质语分析确认化合物。质谱m/z314(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72至173。C。[合成例5:合成例示化合物A-5]将2,3-二曱氧基安息香酸15.0g(82.3毫摩尔)、曱苯60ml及二曱基曱酰胺0.5ml加热至60。C后,緩緩滴入亚硫酰氯10.7(90.5毫摩尔),60。C下再加热搅拌2小时。其后緩緩滴入4-氰基苯酚10.8g(90.5毫摩尔)预先溶解于乙腈30ml中的;容液,结束滴液后70至80。C下加热搅拌7小时。再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异丙醇90ml,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12.3g(收率53%)。另外,用质镨分析确认化合物。质谱m/z284(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04°C。[合成例6:合成例示化合物A-6]除了将合成例5中的2,3-二曱氧基安息香酸变更为2,4-二曱氧基安息香酸外,其它与合成例5同样的方法合成。另外用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质谱m/z284(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34至136°C。[合成例7:合成例示化合物A-7]将2,5-二曱氧基安息香酸25.0g(137毫摩尔)、曱苯100ml及二甲基曱酰胺l.Oml加热至60。C后,緩缓滴入亚硫酰氯18.0g(151毫摩尔),60。C下再加热搅拌2小时。其后緩緩滴入4-氰基苯酚18.0g(151毫摩尔)预先溶解于乙腈50ml中的溶液,结束滴液后70至8CTC下加热搅拌7.5小时。再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以乙酸乙酯及饱和食盐水进行分液操作,将所得有机相使用硫酸钠去除水分后,再减压馏去溶剂,以硅胶柱色谱仪(己烷-乙酸乙酯(9/1、V/V))进行精制操作,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18.8g(收率48。/。)。另外用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质谱m/z284(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79至80°C。[合成例8:合成例示化合物A-8]除了将合成例5中的2,3-二曱氧基安息香酸变更为2,6-二曱氧基安息香酸外,其它同合成例5的方法同样地进行合成。另外,使用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质谱m/z284(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30至131°C。[合成例9:合成例示化合物A-ll]除了将合成例2中的4-氰基苯酚71.5g变更为4-氯苯酚76.9g外,其它同合成例2的方法相同地得到目的物。另外使用'H-NMR(400MHz)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H-NMR(CDCl3)S3.90(s,3H),3.94(s,3H),3.99(s,3H),6.58(s,1H),7.15(d,2H),7.37(d,2H),7.56(s,1H),质谱m/z323(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27至129°C。[合成例10:合成例示化合物A-12]将2,4,5-三曱氧基安息香酸45.0g(212毫摩尔)、曱苯180ml及二曱基曱酰胺1.8ml加热至60。C后,緩緩滴入亚硫酰氯27.8g(233毫摩尔),60。C下加热搅拌2.5小时。其后緩緩添加4-羟基安息香酸曱酯35.4g(233毫摩尔)预先溶解于二曱基曱酰胺27ml中的溶液,80。C下加热搅拌3小时后,再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曱醇270ml,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64.5g(收率88%)。另外以'H-NMR(400MHz)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H-固R(CDCl3)53.95(m,9H),3.99(s,3H),6.57(s,1H),7.28(d,2H),7.57(s,1H),8.11(d,2H),质谱m/z347(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21至123。C。[合成例11:合成例示化合物A-13]将2,4,5-三曱氧基安息香酸20.0g(94.3毫摩尔)、曱苯100ml及二曱基曱酰胺lml加热至60。C后,緩緩滴入亚硫酰氯12.3g(104毫摩尔),60。C下加热搅拌3.5小时。其后緩缓添加4-苯基苯酚17.7g(104毫摩尔)预先溶解于曱苯150ml中的溶液,80。C下加热搅拌3小时后,再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曱醇250ml,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21.2g(收率62%)。另外以'H-NMR(400MHz)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H-画R(CDCb)53.93(s,3H),3.96(s,3H),3.99(s,3H),6.59(s,1H),7,26-7.75(m,IOH),质谱:m/z365(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31~132°C。[合成例12:合成例示化合物A-14]将2,4,5-三曱氧基安息香酸12.9g(61毫摩尔)、甲苯50ml及二曱基曱酰胺0.6ml加热至60。C后,緩緩滴入亚硫酰氯8.0g(67毫摩尔),60。C下再加热搅拌3.5小时。其后緩緩添加4-苯氧基苯酚17.7g(104毫摩尔)预先溶解于乙腈25ml中的溶液,80。C下加热搅拌3小时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曱醇100ml,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21.6g(收率93%)。另外,以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质谱m/z381(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91至92匸。[合成例13:合成例示化合物A-15]除了将合成例2中的4-氰基苯酚71.5g变更为苯酚56.4g外,其它与合成例2的方法相同地得到目的化合物。并以'H-NMR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H-丽R(CDCl3)53.91(s,3H),3.93(s,3H),3.99(s,3H),6.58(s,1H),7.19匿7.27(m,3H),7.42(m,2H),7.58(s,1H),质谱m/z289(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05~108°C。[合成例14:合成例示化合物A-16]除了将合成例2中的4-氰基苯酚71.5g变更为4-曱氧基苯酚74.4g外,其它与合成例2的方法相同地得到目的化合物。并以'H-NMR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H-NMR(CDCl3)S3.84(s,3H),3.92(s,3H),3,93(s,3H),3.99(s,3H),6,58(s,1H),6.92(d,2H),7.12(d,2H),7.42(m,2H),7.58(s,1H),质谱m/z319(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02~103°C。[合成例15:合成例示化合物A-17]除了将合成例2中的4-氰基苯酚71.5g变更为4-乙基苯酚73.3g外,其它与合成例2的方法相同地得到目的化合物。并以"H-NMR(400MHz)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质谱m/z317(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70至71°C。[合成例16:合成例示化合物A-24]将4-乙氧基安息香酸27.3g(164毫摩尔)、曱笨108ml及二曱基曱酰胺lml加热至60。C后,緩緩滴入亚硫酰氯21.5g(181毫摩尔),60。C下加热搅拌2小时。其后緩緩添加4-乙氧基苯酚25.0g(181毫摩尔)预先溶解于乙腈50ml中的溶液,80。C下加热搅拌4小时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曱醇100ml,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30.6g(收率65%)。并以'H-NMR(400MHz)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H-NMR(CDCl3)M.48-1.59(m,6H),4.05(q,2H),4.10(q,2H),6.89-7.00(m,4H),7.10(d,2H),8.12(d,2H),质谱m/z287(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13~114°C。[合成例17:合成例示化合物A-25]将4-乙氧基安息香酸24.7g(149毫摩尔)、曱苯100ml及二曱基甲酰胺lml加热至60。C后,緩緩滴入亚硫酰氯19.5g(164毫摩尔),60。C下加热搅拌2小时。其后緩緩加入4-丙氧基苯酚25.0(165毫摩尔)预先溶解于乙腈50ml中的溶液,80。C下加热搅拌4小时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曱醇100ml,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将曱醇100ml加入所得固体中进行重结晶操作,过滤回收所得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33.9g(收率76。/。)。并以'H-NMR(400MHz)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H-NMR(CDCl3)S1.04(t,3H),1.45(t,3H),1.82(q,2H),3.93(q,2H),4.04(q,2H),6.89-7.00(m,4H),7.10(d,2H),8.12(d,2H),质谱m/z301(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07°C。[合成例18:合成例示化合物A-27]除了将合成例16(A-24的合成)中的4-乙氧基安息香酸27.3g变更为4-丙氧基安息香酸29.5g外,其它与合成例16(合成A-24)的方法相同地合成。并以质i普分析确认化合物。质谱m/z301(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88至89°C。[合成例19:合成例示化合物A-28]除了将合成例17(A-25的合成)中的4-乙氧基安息香酸24.7g变更为4-丙氧基安息香酸26.8g外,其它与合成例17(合成A-25)的方法同样地合成。并以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质谱m/z315(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92。C。[合成例20:合成例示化合物A-40]将2,4-二曱氧基安息香酸20.0g(109毫摩尔)、曱苯80ml及二曱基曱酰胺0.8ml加热至60。C后,緩緩滴入亚硫酰氯14.4g(121毫摩尔),60。C下加热搅拌3.5小时。其后缓緩加入4-苯基苯酚20.5g(121毫摩尔)预先溶解于二曱基曱酰胺50ml中的溶液,80。C下加热搅拌6小时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曱醇100ml,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31.7g(收率86%)。又以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质谱m/z335(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61至162°C。[合成例21:合成例示化合物A-42]将2,4-二曱氧基安息香酸30.0g(165毫摩尔)、曱苯120ml及二曱基曱酰胺1.2ml加热至60。C后,緩緩滴入亚硫酰氯21.6g(181毫摩尔),60。C下加热搅拌2小时。其后緩緩加入4-羟基安息香酸曱酯27.6g(181毫摩尔)预先溶解于二曱基曱酰胺40ml中的溶液,80。C下加热搅拌6小时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曱醇140ml,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24.4g(收率47%)。并以'H-NMR(400MHz)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质谱m/z317(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22至123°C。[合成例22:合成例示化合物A-51]氮环境室温下搅拌2,4,5-三曱氧基安息香酸4-碘苯酯20.7g(50毫摩尔)、乙块基苯5.61g(55毫摩尔)、三乙基胺27.8ml(200毫摩尔)及四氢呋喃40ml,再加入氯化亚铜114mg(0.6毫摩尔)、三苯基膦655mg(2.5毫摩尔)及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351mg(0.5毫摩尔),60。C下加热搅拌6小时。然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水400ml。过滤所得结晶后以甲醇160ml进行重结晶操作,得黄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17.2g(收率89%)。另外,以'H-NMR(400MHz)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H-NMR(CDCl3)S3.92(s,3H),3.95(s,3H),楊(s,3H),6.58(s,1H),7.22(m,2H),7.32(m,3H),7.53-7.62(m,5H),质谱m/z389(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29~130°C。[合成例23:合成例示化合物A-52]将2,4,5-三曱氧基安息香酸42.4g(0.2摩尔)、4-羟基苯曱醛26.8g(0.22摩尔)、曱苯170ml及N,N-二曱基曱酰胺1.7ml加热至80。C后,緩緩滴入亚硫酰氯26.0g(0.22摩尔),80。C下加热6小时。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以乙酸乙酯、水及饱和食盐水进行分液操作,将所得有机相使用硫酸钠去除水分后,减压馏去溶剂,将异丙醇240ml加入所得固体物中进行重结晶操作。将溶液冷却至室温,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40.8g(收率65%)。而且,以'H-NMR(400MHz)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關MR(CDCl3)53.92(s,3H),3.95(s,3H),楊(s,3H),6.58(s,1H),7.34(d,2H),7.59(s,1H),8.17(d,2H),质谱m/z317(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03~105°C。[合成例24:合成例示化合物A-53]将磷酸二氩钠3.93g(25.2毫摩尔)溶解于水5ml中形成的溶液滴入2,4,5-三曱氧基安息香酸4-曱酰基苯酯40g(126毫摩尔)及乙腈400ml中,然后经20分钟滴入35%过氧化氢水18.3g,其后经20分钟滴入和光纯药制纯度80%亚氯酸钠14.1g(126毫摩尔)溶解于水43ml中形成的溶液,然后室温下搅拌4.5小时。其次加入水100ml,冷却至10°C。滤取所得结晶,再以曱醇500ml进行重结晶操作,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25.4g(收率60%)。另外,以'H-NMR(400MHz)及质谙分析确认化合物。'H-NMR(CDCl3)S3.92(s,3H),3.95(s,3H),4.00(s,3H),6.59(s,1H),7.40(d,2H),7.57(s,1H),7.96(d,2H),10.0(s,1H),质谱m/z333(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88~189°C。[合成例25:合成例示化合物A-54]将2,4,5-三甲氧基安息香酸5.00g(23.5毫摩尔)、安息香酸(4-羟基)酰替笨胺5.52g(23.5毫摩尔)、乙腈50ml及N,N-二曱基曱酰胺l.Oml加热至70。C后,緩緩滴入亚硫酰氯3.4g(28.5毫摩尔),70。C下加热3小时。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曱醇50ml,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8.1g(收率840/。)。另外,以'H-NMR(400MHz)及质谱分析确认化合物。'H-NMR(CDCl3)53.92(s,3H),3.95(s,3H),4.00(s,3H),6.60(s,1H),7.12-8.10(m,10H),质谱m/z408(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89~190°C。[合成例26:合成例示化合物A-56]将2-羟基-4,5-二曱氧基安息香酸8.50g(42.8毫摩尔)、4-氰基苯酚5.62g(42.8毫摩尔)、甲苯45ml及N,N-二曱基曱酰胺0.5ml加热至7(TC后,緩緩滴入亚硫酰氯5.6g(47.1毫摩尔),80。C下加热3小时。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曱醇50ml,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5.8g(收率45%)。并且,以'H-NMR(400MHz)分析确认化合物。'H-NMR(CDCl3)53.92(s,3H),3.97(s,3H),6.67(s,1H),7.38(m,3H),'7.77(d,2H),10.28(s,1H),质谱m/z333(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45~146°C。[合成例27:合成例示化合物A-57]将2-羟基-4,5-二曱氧基安息香酸8.50g(42.8毫摩尔)、4-羟基安息香酸甲酯7.17g(42.8毫摩尔)、曱苯45ml及N,N-二曱基曱酰胺0.5ml加热至70。C后,緩缓滴入亚硫酰氯6.1g(51.2毫摩尔),80。C下加热3小时。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甲醇50ml,过滤回收所析出的结晶,得白色结晶状目的化合物6.9g(收率49%)。另外,以'H-NMR(400MHz)分析确认化合物。lH-NMR(CDCl3)53.92(s,3H),3,97(s,6H),6.55(s,1H),7.3l(d,2H),7.41(s,1H),8.16(d,2H),10.41(s,1H),质谱:m/z333(M+H)+,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28°C。[合成例28:合成例示化合物A-58]除了以香草酸取代氰基苯酚外,其它同合成例2的方法合成。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201至203。C。[合成例29:合成例示化合物A-62]除了以4-乙氧基-2-曱氧基安息香酸取代2,4,5-三曱氧基安息香酸外,其它同合成例10的方法合成。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88至89°C。[合成例30:合成例示化合物A-63]除了以4-羟基-2-曱氧基安息香酸取代2,4,5-三曱氧基安息香酸外,其它同合成例10的方法合成。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08至113°C。[合成例31:合成例示化合物A-65]除了以4-羟基-2-曱氧基安息香酸取代2,4-二曱氧基安息香酸外,其它同合成例2的方法合成。所得化合物的熔点为142至144°C。本发明的通式(6)、(7)、(7-A)至(7-E)、(8)所示的任何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相对于纤维素其添加量较佳为0.1至20质量%,又以0.5至16质量°/。为佳,更佳为1至12质量。/。,特佳为2至8质量%,最佳为3至7质量%。另外,作为延迟控制剂,可以优选使用具有1,3,5-三。秦环的化合物。具有1,3,5-三。秦环的化合物,其中,优选下述通式(9)所示化合物。化29一般式(9)<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9</formula>通式(9)中,X'为单键、-NRr、-O-或-S-;乂2为单键、-NRr、-O-或-S-;X"为单键、-NR6-、-O-或-S-;R1、112及113为烷基、链烯基、芳基或杂环基而R4、Rs及R6为氢原子、烷基、链烯基、芳基或杂环基。通式(9)所示化合物特别优选的是三聚氰胺化合物。三聚氰胺化合物,在通式(9)中,X、x2及X3各自为-NR4-、-NR5-及-NR6-,或X1、X"及XS为单键,且r1、r"及r为氮原子上具有游离原子价的杂环基。-X'-R1、-X2-RHr3,优选是相同的取代基。R1、r2及R3特别优选芳基。R4、R5及R6特别优选的是氢原子。上述烷基,作为链状烷基优于环状烷基。又以直链状烷基优于具有支链的链状烷基。烷基的碳原子数较佳为1至30,又以1至20为佳,更佳为1至10,特佳为1至8,最佳为1至6。该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卤原子、烷氧基(例如曱氧基、乙氧基、环氧乙氧基等各种基)或酰氧基(例如丙烯酰氧基、曱基丙烯酰氧基等的各种基)。上述链烯基,作为链状链烯基优于环状链烯基。又以直链状链烯基优于具有支链的链状链烯基。链烯基的碳原子数较佳为2至30,又以2至20为佳,更佳为2至10,特佳为2至8,最佳为2至6。链烯基可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的具体例,可以举出,卤原子、烷氧基(例如,曱氧基、乙氧基、环氧乙氧基等各种基)或酰氧基(例如,丙烯酰氧基、曱基丙烯酰氧基等各种基)。上述芳基较佳为苯基或萘基,特佳为苯基。芳基可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的具体,例如,包括卣原子、羟基、氰基、硝基、羧基、烷基、链烯基、芳基、烷氧基、链烯氧基、芳氧基、酰氧基、烷氧羰基、链烯氧羰基、芳氧羰基、氨磺酰基、烷基取代氨磺酰基、链烯基取代氨磺酰基、芳基取代氨磺酰基、磺酰胺基、氨基曱酰基、'烷基取代氨基曱酰基、链烯基取代氨基曱酰基、芳基取代氨基曱酰基、酰胺基、烷基硫基、链烯基硫基、芳基硫基及酰基。所述烷基与上述烷基的定义相同。烷氧基、酰氧基、烷氧羰基、烷基取代氨磺酰基、磺酰胺基、烷基取代氨基曱酰胺、酰胺基、烷基硫基及酰基的烷基部分也与上述烷基的定义相同。所述链烯基与上述链烯基的定义相同。链烯氧基、酰氧基、链烯氧羰基、链烯基取代氨磺酰基、磺酰胺基、链烯基取代氨基曱酰基、酰胺基、链烯基硫基及酰基的链烯基部分与上述链烯基的定义相同。作为上述芳基的具体,例如,可以举出,苯基、a-萘基、(3-萘基、4-曱氧基苯基、3,4-二乙氧基苯基、4-辛氧基苯基或4-十二烷氧基苯基等各种基。芳氧基、酰氧基、芳氧羰基、芳基取代氨磺酰基、磺酰胺基、芳基取代氨基曱酰基、酰胺基、芳基硫基及酰基的部分例与上述芳基的定义相同。X1、乂2或《为-顺-、-O-或-S-时的杂环基,优选具有芳香族性。作为具有芳香族性的杂环基中的杂环,一般为不饱和杂环,较佳为具有最多双键的杂环。杂环又以5员环、6员环或7员环为佳,更佳为5员环或6员环,最佳为6员环。杂环中的杂原子较佳为N、S或O等各种原子,特佳为N原子。作为具有芳香族性的杂环特佳为吡啶环(作为杂环基,例如,2_吡啶基或4-吡咬基等各种基)。该杂环基,可具有取代基。杂环基的取代基例子同上述芳基部分的取代基的例子是相同的。X1、乂2或XS为单键时的杂环基,优选的是氮原子上具有游离原子价的杂环基。氮原子上具有游离原子价的杂环基较佳为5员环、6员环或7员环,更佳为5员环或6员环,最佳为5员环,杂环基可具有多个氮原子。另外,杂环基中的杂原子也可具有氮原子以外的杂原子(例如O原子、S原子)。杂环基可具有取代基。杂环基的取代基具体例同上述芳基部分的取代基的具体例相同的定义。下面示出氮原子上具有游离原子价的杂环基的具体例。<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61</formula>化31<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62</formula>具有1,3,5-三。秦环的化合物的分子量较佳为300至2000。该化合物的沸点较佳为260。C以上。沸点可使用市售的测定装置(例如TG/DTA100,精工电子工业(抹)制)测定。下面示出具有1,3,5-三。秦环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尚且,以下所示的多个R为相同的基。化32<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62</formula>(1)丁基(2)2-曱氧基-2-乙氧基乙基(3)5-十一碳烯基(4沐基(5)4-乙氧羰基苯基(6)4-丁氧基苯基(7)对联苯基(8)4-吡啶基(9)2-萘基(攀曱基苯基(11)3,4-二曱氧基苯基(12)2-吹喃基化33化34(14)(79)R"V丫。、RN丫N(14沐基(15)3-乙氧羰基笨基(16)3-丁氧基笨基(17)间联苯基(18)3-苯硫基苯基(19)3-氯苯基(20)3-苯酰苯基(21)3-乙酰氧基苯基(22)3-苯酰氧基苯基(23)3-苯氧羰基苯基(24)3-曱氧基苯基(25)3-苯胺基苯基(26)3-异丁酰氨基苯基(27)3-苯氧羰基氨基苯基(28')3-(3-乙基脲基)苯基(29>3-(3,3-二乙基脲基)苯基(30:>3-曱基苯基(31:>3-苯氧基苯基(32:>3-羟基苯基(33:)4-乙氧羰基苯基(34:)4-丁氧基苯基(35:)对联苯基(36:>4-苯硫基苯基(37:>4-氯苯基(38:>4-苯酰苯基(39:)4-乙酰氧基苯基(4o:>4-苯酰氧基苯基(4i:)4-苯氧羰基苯基(42:H-曱氧基苯基(43、>4-苯胺基苯基(44,)4-异丁酰氨基苯基(45)4-苯氧羰基氨基苯基(46)4-(3-乙基脲基)苯基(47)4-(3,3-二乙基脲基)苯基(48)4-曱基苯基(49)4-苯氧基笨基(50)4-羟基苯基(51)3,4-二乙氧羰基苯基(52)3,4-二丁氧基苯基(53)3,4-二苯基苯基(54)3,4-二苯硫基苯基(55)3,4-二氯苯基(56)3,4-二苯酰基苯基(57)3,4-二乙酰氧基苯基(58)3,4-二苯酰氧基苯基(59)3,4-二苯氧羰基苯基(60)3,4-二曱氧基苯基(61)3,4-二苯胺基苯基(62)3,4-二曱基苯基(63)3,4-二苯氧基苯基(64)3,4-二羟基苯基(65)2-萘基(66)3,4,5-三乙氧羰基苯基(67)3,4,5-三丁氧基苯基(68)3,4,5-三苯基苯基(69)3,4,5-三苯硫基苯基(70)3,4,5-三氯苯基(71)3,4,5-三苯酰苯基(72)3,4,5-三乙酰氧基苯基(73)3,4,5-三苯酰氧基苯基(74)3,4,5-三苯氧羰基苯基(75)3,4,5-三曱氧基苯基(76)3,4,5-三苯胺基苯基(77)3,4,5-三曱基苯基(78)3,4,5-三苯氧基苯基(79)3,4,5-三羟基苯基化35(80)(145)<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66</formula>(80)苯基(81)3-乙氧羰基苯基(82)3-丁氧基苯基(83)间联苯基(84)3-苯硫基苯基(85)3-氯苯基(86)3-苯酰苯基(87)3-乙酰氧基苯基(88)3-苯酰氧基苯基(89)3-苯氧羰基苯基(90)3-曱氧基笨基(91)3-苯胺基苯基(92)3-异丁酰基胺基苯基(93)3-苯氧羰基胺基苯基(94)3-(3-乙基脲基)苯基(95)3-(3,3-二乙基脲基)苯基(96)3-曱基苯基(97)3-苯氧基苯基(98)3-羟基苯基(99)4-乙氧羰基苯基(100)4-丁氧基苯基(101)对联苯基(102)4-苯硫基苯基:103)4-氯苯基:104)4-苯酰苯基:105)4-乙酰氧基苯基:106)4-苯酰氧基苯基107)4-苯氧羰基苯基:108)4-曱氧基苯基109)4-苯胺基苯基110)4-异丁酰基胺基苯基111)4-苯氧羰基胺基苯基112)4-C3-乙基脲基;)苯基113)4-(3,3-二乙基脲基)苯基114)4-曱氧基苯基115)4-笨氧基苯基116)4-羟基苯基117)3,4-二乙氧羰基苯基118)3,4-二丁氧基笨基119)3,4-二苯基苯基120)3,4-二苯硫基苯基121)3,4-二氯苯基122)3,4-二苯酰苯基123)3,4-二乙酰氧基苯基124)3,4-二苯酰氧基苯基125)3,4-二苯氧羰基苯基126)3,4-二曱氧基苯基127)3,4-二苯胺基苯基128)3,4-二甲基笨基129)3,4-二苯氧基苯基130)3,4-二羟基苯基131)2-萘基132)3,4,5-三乙氧羰基苯基133)3,4,5-三丁氧基苯基(134)3,4,5-三苯基苯基(135)3,4,5-三苯硫基苯基(136)3,4,5-三氯苯基(137)3,4,5-三苯酰苯基(138)3,4,5-三乙酰氧基苯基(139)3,4,5-三苯酰氧基苯基(140)3,4,5-三苯氧羰基苯基(141)3,4,5-三曱氧基苯基(142)3,4,5-三苯胺基苯基(143)3,4,5-三曱基苯基(144)3,4,5-三苯氧基苯基(145)3,4,5-三羟基苯基化36<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68</formula>(146)苯基(147)4-乙氧羰基苯基(148)4-丁氧基苯基(149)对联苯基(150)4-苯硫基苯基(151)4-氯苯基(152)4-苯酰苯基(153)4-乙酰氧基苯基(154)4-苯酰氧基苯基(155)4-苯氧羰基苯基(156)4-曱氧基苯基(157)4-苯胺基苯基(158)4-异丁酰基胺基苯基(159)4-苯氧羰基胺基苯基(160)4-(3-乙基脲基)苯基(161)4-(3,3-二乙基脲基)苯基(162)4-曱基苯基(163)4-苯氧基苯基(164)4-羟基苯基化37(165)(183)166)4-乙氧羰基苯基167)4-丁氧基苯基168)对联苯基169)4-笨硫基苯基170)4-氯苯基171)4-苯酰苯基172)4-乙酰氧基苯基173)4-笨酰氧基苯基174)4-苯氧羰基苯基175)4-曱氧基苯基176)4-苯胺基苯基177)4-异丁酰氨基苯基178)4-苯氧羰基氨基苯基179)4-(3-乙基脲基)苯基(180)4-(3,3-二乙基脲基)苯基(181)4-曱基苯基(182)4-苯氧基苯基(183)4-羟基苯基化38(184)(202)7HY丫、N丫N一NHR(184)苯基(185)4-乙氧羰基苯基(186)4-丁氧基苯基(187)对联笨基(188)4-苯硫基苯基(189)4-氯苯基(190)4-苯酰苯基(191)4-乙酰氧基苯基(192)4-苯酰氧基苯基(193)4-苯氧羰基苯基(194)4-曱氧基苯基(195)4-苯胺基苯基(196)4-异丁酰基胺基苯基(197)4-苯氧羰基胺基苯基(198)4-(3-乙基脲基)苯基(199)4-(3,3-二乙基脲基)苯基(200)4-曱基苯基(201)4-苯氧基苯基(202)4-羰基苯基化39(203卜(221)HW、RN丫NR(203)苯基(204)4-乙氧羰基苯基(205)4-丁氧基苯基(206)对联苯基(207)4-苯硫基苯基(208)4-氯苯基(209)4-苯酰苯基(210)4-乙酰氧基苯基(211)4-苯酰氧基苯基(212)4-苯氧羰基苯基(213)4-甲氧基苯基(214)4-苯胺基苯基(215)4-异丁酰氨基苯基(216)4-苯氧羰基氨基苯基(217)4-(3-乙基脲基)苯基(218)4-(3,3-二乙基脲基)苯基(219)4-曱基苯基(220)4-苯氧基苯基(221)4-羟基苯基化40(222卜(419)HHVY、RN丫N(222)苯基(223)4-丁基笨基(224)4-(2-曱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225)4-(5-壬烯基)苯基(226)对联苯基(227)4-乙氧羰基苯基(228)4-丁氧基苯基(229)4-曱基苯基(230)4-氯苯基(231)4-笨硫基苯基(232)4-苯酰苯基(233)4-乙酰氧基笨基(234)4-笨酰氧基苯基(235)4-笨氧羰基苯基(236)4-曱氧基笨基(237)4-笨胺基笨基(238)4-异丁酰氨基苯基(239)4-苯氧羰基氨基苯基(240)4-(3-乙基脲基)苯基(241)4-(3,3-二乙基脲基)苯基(242)4-笨氧基苯基(243)4-羟基苯基(244)3-丁基苯基(245)3-(2-曱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246)3-(5-壬烯基)苯基(247)间联苯基(248)3-乙氧羰基苯基(249)3-丁氧基苯基(250)3-曱基苯基(251)3-氯苯基(252)3-苯硫基苯基(253)3-苯酰基苯基(254)3-乙酰氧基苯基(255)3-苯酰氧基苯基(256)3-苯氧羰基苯基(257)3-曱氧基苯基(258)3-苯胺基苯基(259)3-异丁酰氨基苯基(260)3-苯氧羰基氨基苯基(261)3-(3-乙基脲基)苯基(262)3-(3,3-二乙基脲基)苯基(263)3-苯氧基苯基(264)3-羟基笨基(265)2-丁基苯基(266)2-(2-曱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267)2-(5-壬烯基)苯基(268)邻联苯基(269)2-乙氧羰基苯基(270)2-丁氧基苯基(271)2-曱基笨基(272)2-氯笨基(273)2-苯硫基苯基(274)2-苯酰基苯基(275)2-乙酰氧基苯基(276)2-苯酰氧基苯基(277)2-苯氧羰基苯基(278)2-曱氧基苯基(279)2-苯胺基苯基(280)2-异丁酰基胺基苯基(281)2-苯氧羰基胺基苯基(282)2-(3-乙基脲基)苯基(283)2-(3,3-二乙基脲基)苯基(284)2-苯氧基苯基(285)2-羟基苯基(286)3,4-二丁基苯基(287)3,4-二(2-曱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288)3,4-二笨基苯基(289)3,4-二乙氧羰基苯基(290)3,4-二(十二烷氧基)苯基(291)3,4-二曱基苯基(292)3,4-二氯苯基(293)3,4-二笨酰基笨基(294)3,4-二乙酰氧基苯基(295)3,4-二曱氧基苯基(296)3,4-二-N-曱基氨基苯基(297)3,4-二异丁酰氨基苯基(298)3,4-二笨氧基苯基(299)3,4-二羟基苯基(300)3,5-二丁基苯基(301)3,5-二(2-曱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302)3,5-二笨基苯基(303)3,5-二乙氧羰基笨基(304)3,5-二(十二烷氧基)苯基(305)3,5-二甲基苯基(306)3,5-二氯苯基(307)3,5-二苯酰基苯基(308)3,5-二乙酰氧基苯基(309)3,5-二曱氧基苯基(310)3,5-二-N-曱基胺基苯基(311)3,5-二异丁酰基胺基苯基(312)3,5-二苯氧基苯基(313)3,5-二羟基苯基(314)2,4-二丁基苯基(315)2,4-二(2-曱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316)2,4-二苯基苯基(317)2,4-二乙氧羰基苯基(318)2,4-二(十二烷氧基)苯基(319)2,4-二曱基苯基(320)2,4-二氯苯基(321)2,4-二苯酰基苯基(322)2,4-二乙酰氧基苯基(323)2,4-二曱氧基苯基(324)2,4-二-N-曱基胺基苯基(325)2,4-二异丁酰基胺基苯基(326)2,4-二笨氧基苯基(327)2,4-二羟基苯基(328)2,3-二丁基笨基(329)2,3-二(2-曱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330)2,3-二苯基苯基(331)2,3-二乙氧羰基苯基(332)2,3-二(十二烷氧基)苯基(333)2,3-二曱基苯基(334)2,3-二氯苯基(335)2,3-二苯酰基苯基(336)2,3-二乙酰氧基苯基(337)2,3-二曱氧基苯基(338)2,3-二-N-曱基胺基苯基(339)2,3-二异丁酰基胺基苯基(340)2,3-二苯氧基苯基(341)2,3-二羟基苯基(342)2,6-二丁基苯基(343)2,6-二(2-曱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344)2,6-二苯基苯基(345)2,6-二乙氧羰基苯基(346)2,6-二(十二烷氧基)苯基(347)2,6-二甲基苯基(348)2,6-二氯苯基(349)2,6-二苯酰基苯基(350)2,6-二乙酰氧基苯基(351)2,6-二曱氧基苯基(352)2,6-:-N-曱基氨基苯基(353)2,6-二异丁酰氨基苯基(354)2,6-二苯氧基苯基(355)2,6-二羟基苯基(356)3,4,5-三丁基苯基(357)3,4,5-三(2-曱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358)3,4,5-三苯基苯基(359)3,4,5-三乙氧羰基苯基(360)3,4,5-三(十二烷氧基)笨基(361)3,4,5-三甲基苯基(362)3,4,5-三氯苯基(363)3,4,5-三笨酰基苯基(364)3,4,5-三乙酰氧基苯基(365)3,4,5-三曱氧基苯基(366)3,4,5-三-N-曱基氨基苯基(367)3,4,5-三异丁酰氨基苯基(368)3,4,5-三苯氧基苯基(369)3,4,5-三羟基苯基(370)2,4,6-三丁基苯基(371)2,4,6-三(2-曱氧基-2-乙氧基乙基)苯基(372)2,4,6-三苯基苯基(373)2,4,6-三乙氧羰基苯基(374)2,4,6-三(十二烷氧基)苯基(375)2,4,6-三曱基苯基(376)2,4,6-三氯苯基(377)2,4,6-三苯酰基苯基(378)2,4,6-三乙酰氧基苯基(379)2,4,6-三曱氧基苯基(380)2,4,6-三-N-曱基氨基苯基(381)2,4,6-三异丁酰氨基苯基(382)2,4,6-三苯氧基苯基(383)2,4,6-三羟基苯基(384)五氟苯基(385)五氯苯基(386)五曱氧基苯基(387)6-N-曱基氨磺酰基-8-曱氧基-2-萘基(388)5-N-曱基氨磺酰基-2-萘基(389)6-N-苯基氨磺酰基-2-萘基(390)5-乙氧基-7-N-甲基氨磺酰基-2-萘基(391)3-曱氧基-2-萘基(392)1-乙氧基-2-萘基(393)6-^苯基氨磺酰基-8-曱氧基-2-萘基(394)5-曱氧基-7-N-笨基氨磺酰基-2-萘基(395)1-(4-曱基苯基)-2-萘基(396)6,8-二-N-曱基氨磺酰基-2-萘基(397)6-N-2-乙酰氧基乙基氨磺酰基-8-曱氧基-2-萘基(398)5-乙酰氧基-7-N-笨基氨磺酰基-2-萘基(399)3-苯酰氧基-2-萘基(400(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10(41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乙酰基胺基-l-萘基2-曱氧基-l-萘基4-苯氧基-l-萘基5-N-曱基氨磺酰基-l-萘基3-N-曱基氨基曱酰基-4-羟基-1-萘基5-曱氧基-6-N-乙基氨磺酰基-l-萘基7-十四烷氧基-l-萘基'4-(4-曱基苯氧基)-l-萘基6-N-曱基氨磺酰基-l-萘基3-N,N-二曱基氨基曱酰基-4-曱氧基-1-萘基5-曱氧基-6-N-苄基氨磺酰基-l-萘基3,6-二->^-苯基氨磺酰基-1-萘基曱基乙基丁基辛基十二烷基2-丁氧基-2-乙氧基乙基苄基4-曱氧基千基<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79</formula>化42(<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80</formula>(430)甲基(431)乙基(432)丁基(433)辛基(434)十二烷基(435)2-丁氧基-2-乙氧基乙基(436)苄基(437)4-曱氧基苄基C4H9(n)IHN丫NNH(430)(437)R,TITRN丫N,N、RRR-:N乂化43<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81</formula>化44(442)(443)<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82</formula>本发明中作为具有1,3,5-三嗪环的化合物也可以使用三聚氰胺聚合物。三聚氰胺聚合物优选通过下述通式(10)所示三聚氰胺化合物与羰基化合物的聚合反应而合成。化45<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83</formula>上述合成反应过程中,R11、R12、R13、R14、R"及R"为氢原子、烷基、链烯基、芳基或杂环基。所述烷基、链烯基、芳基、杂环基及这些的取代基同上述通式(4)所说明的各基及这些的取代基定义是相同的。三聚氰胺化合物与羰基化合物的聚合反应与一般三聚氰胺树脂(例如三聚氰胺曱醛树脂等)的合成方法是相同的。另外,也可使用市售的三聚氰胺聚合物(三聚氰胺树脂)。三聚氰胺聚合物的分子量较佳为2千至40万。三聚氰胺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的具体例如下所示。<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84</formula>MPMPMPMPMPMPMPMPMPMPMP、H9MPCFi3MP.MP'4H9MP4H9MP4H9MPCH3MP1819202122232425262728R13:R13、R13、R13、R13、R13、R13、R13:RI3、R13、R13、CH2OH;R"、R1S、R16:CH20—i—C4H9R14、R16:CH20—i—C4H9;R15:CH2OHR16:CH20—i—C4H9;R14、R15:CH2OHR14、R15:CH2OH;R16R14、R16:CH2OH;R15R14:CH2OH;R15、R16R16:CH2OH;R14、R15CH2OH;R14、R15、R16R14、R16:CH20—n—C4H9;R15:CH2OHR16:CH20—n—C4HS;R14、R15:CH2OHR14:CH2OH;R15:CH2OCH3;R16:CH20—n—CCH2〇一n—C4H9CH2〇—n—C4H9CH20—n—C4H9CH20—n—C4H9CH20—n—C4H9—29:R13、R14:CH2OH;R15:CH20—n—C4H9;R16:CH2030:R13、R16:CH2OH;R14:CH2OCH3;R15:CH20—n—C31:R13:CH2OH;R14、R15:CH2OCH3;R16:CH2〇一n—C32:R13:CH2OH;R14、R16:CH2OCH3;R15:CH20—n—C33:R13:CH2〇H;R14:CH2OCH3;R15、R16:CH2〇一n—C34:R13:CH2OH;R14、R15:CH2〇一n—C4H9;R16:CH2〇35:R13、R14:CH2OCH3;R'5:CH2OH;R16:CH20—n—CMP—36:R13、R16:CH2OCH3;R14:CH2OH;R15:CH20—n—C4H9MP—37:R13:CH2OCH3;R14、R15:CH2OH;R16:CH20—n—C凡MP—38:R13、R16:CH2〇—n—C4Hg;R14:CH2OCH3;R15:CH2OHMP—39:R13:CH2OH;R14:CH2OCH3;R15:CH2〇—n—C4H9;R16:CH2NHCOCH=CH2MP—40:R13:CH2OH;R14:CH2OCH3;R15:CH2NHCOCH=CH2;R16:CH20—n—C4H9MP—41:R13:CH2OH;R14:CH20—n—C4H9;R15:CH2NHCOCH=CH2;R16:CH2OCH3MP—42:R13:CH2OCH3;R14:CH2OH;R15:CH2〇—n—C4H9;R16:CH2NHCOCH=CH2MP—43:R13:CH2OCH3;R14:CH2OH;R1S:CH2NHCOCH=CH2;R16:CH20—n—C4H9MP—44:R13:CH20—n—C4H9;R14:CH2OCH3;R15:CH2OH;R16:CH2NHCOCH=CH2MP—45:R13:CH2OH;R14:CH2OCH3;R15:CH2NHCO(CH2)7CH=CH(CH2)7CH3;R16:CH2NHCOCH=CH2MP_46:R13:CH2OH;R14:CH2OCH3;R1S:CH2NHCOCH=CH2;R16:CH2NHCO(CH2)7CH=CH(CH2)7CH3MP—47:R13:CH2OH;R14:CH2NHCO(CH2)7CH=CH(CH2)7CH3;R15:CH2NHCOCH=CH2;R16:CH2OCH3MP—48:R13:CH2OCH3;R14:CH2OH;R15:CH2NHCO(CH2)7CH=CH(CH2)7CH3;R16:CH2NHCOCH=CH2MP—49:R13:CH2OCH3;R14:CH2OH;R15:CH2NHCOCH:CH2;R16:CH2NHCO(CH2)7CH=CH(CH2)7CH3MP—50:R13:CH2NHCO(CH2)7CH=CH(CH2)7CH3;R14CH2OCH3;R15:CH2OH;R16:CH2NHCOCH=CH化47(MP—51)(MP—100)H3r"'tt、r"W丫N一N、R1S、r14MP—51MP—52MP—53MP—54MP_55MP—562)7CH3MP—57MP—58MP—59MP—60MP—61MP—62R13、R14、R15、R16R13、R"、R15、R16R13、R"、R15、R16R13、R14、R15、R16R13、R14、RI5、R16R13、R14、R15、R16CH2OHCH,OCH,CH20—i—C4HSCH2〇一n—C4H9CH2NHCOCH=CH2CH2NHCO(CH2)7CH=CH(CHR13、R14、R15:CH2OH;R16R13、R14、R16:CH2OH;R15R13、R14:CH2OH;R15、R16R13、R16:CH2OH;R14、R15R13:CH2OH;R14、R15、R16CH,OCH,CH2OCH3CH2OCH3CH,OCH,CH2OCH3RI3、R14、R16:CH2OCH3;R15:CH2OHC-CINHHHclcl:o、MPMPMPMPMPMPMPMPMPMPMPMPMPMPMPMPMPMP4H9MPMPMP345678902345678R13、R13、R13、R13、R13、R13:R13、R13、R13、R13、R13、R13、R13:R13、R13、R13、R16:CH2OCH3;R"、R15:CH2OHCH20—CH2〇一CH2〇CH'O—CH20.—C4H9一C凡—C4H9—C4H9一C,H。R14、R15:CH2OH;R16R14、R16:CH2OH;R15R14:CH2OH;R15、R16R16:CH2OH;R14、R15CH2OH;R"、R16、R16R14、R16:CH20_i—C4H9;R15:CH2OHR16:CH20—i—C4H9;R14、R15:CH2OHR14、R15:CH2OH;R15:CH20—n—C4H9R14、R16:CH2OH;R15R14:CH2OH;R15、R16R16:CH2OH;R14、R15CH2OH;R14、R15、R16R14、R16:CH20—n—C4H9;R15:CH2OHR16:CH20—n—C4H9;R14、R15:CH2OHR14:CH2OH;R15:CH2OCH3;R16:CH20—n—CCH20_n—C4HgCH2〇一n—C4H9CH20—n—C4H9CH2Q—n—C4H9—79:R13、R14:CH2OH;R15:CH20—n—C4H9;R16:CH2Q—80:R13、R16:CH2OH;R14:CH2OCH3;R15:CH2〇一n—C—81:R13:CH2OH;R14、R15:CH2OCH3;R16:CH20—n—C—82:R13:CH2OH;R14、R16:CH2OCH3;R15:CH20_n—C83:R13:CH2OH;R14:CH2OCH3;R15、R16:CH2Q_n—C4H9MP—84:R13:CH2OH;R14、R15:CH20—n—C4H9;R16:CH20CH3MP—85:R13、R14:CH2OCH3;R15:CH2OH;R16:CH20—n—C4H9MP—86:R13、R16:CH2OCH3;R14:CH2OH;R1S:CH20—n—CMP—87:R13:CH2OCH3;R14、R1S:CH2OH;R16:CH20—n—C4H9MP—88:R13、R16:CH20—n—C4H9;R14:CH2OCH3;R15:CH2OHMP—89:R13:CH2OH;R14:CH2OCH3;R15:CH20—n—C4H9;R16:CH2NHCOCH=CH2MP—90:R13:CH2OH;R14:CH2OCH3;R15:CH2NHCOCH=CH2;R16:CH20—n—C4H9MP—91:R13:CH2OH;R":CH20—n—C4H9;R15:CH2NHCOCH=CH2;R16:CH2OCH3MP—92:R13:CH2OCH3;R14:CH2OH;R15:CH2〇—n—C4H9;R16:CH2NHCOCH=CH2MP—93:R13:CH2OCH3;R14:CH2OH;R15:CH2NHCOCH=CH2;R16:CH20—n—C4H9MP—94:R13:CH20—n—C4H9;R14:CH2OCH3;R1S:CH2OH;R16:CH2NHCOCH=CH2MP—95:R13:CH2OH;R14:CH2OCH3;R15:CH2NHCO(CH2)7CH=CH(CH2)7CH3;R16:CH2NHCOCH=CH2MP—96:R13:CH2OH;R14:CH2OCH3;R15:CH2NHCOCH=CH2;R16:CH2NHCO(CH2)7CH=CH(CH2)7CH3MP—97:R13:CH2OH;R14:CH2NHCO(CH2)7CH=CH(CH2)7CH3;R15:CH2NHCOCH=CH2;R16:CH2OCH3MP—98:R13:CH2〇CH3;R14:CH2OH;R1S:CH2NHC〇(CH2)7CH=CH(CH2)7CH3;R16:CH2NHCOCH=CH2MP-99:R13:CH2OCH3;R14:CH2OH;R15:CH2NHC〇CH=CH2;R16:CH2NHCO(CH2)7CH=CH(CH2)7CH3MP—100:R13:CH2NHCO(CH2)7CH=CH(CH2)7CH3;R14:CH2OCH3;R15:CH2OH;R16:CH2NHCOCH=CH化481(MP—101)(MP—150)MP—101R13、R"、R15、R16CH2OHMP—102RI3、R"、R15、R16CH2OCH3MP—103R13、R"、R15、R16CH20—i—C4H9MP—104R13、R"、R15、R16CH20—n—C4H9MP—105R13、R"、R15、R16CH2NHCOCH=CH2MP—106.R13、R"、R15、R16CH2NHCO(CH2)7CH=CH(CH2)7CH:R15、R14<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1</formula>C4H9MP—131:R13:CH2OH;R14、R15:CH2OCH3;R16:CH20—n—C4H9MP—132:R13:CH2OH;R14、R16:CH2OCH3;R15:CH20—n—C4H9MP—133:R13:CH2OH;R14:CH2OCH3;R15、R16:CH20—n—C4H9MP—134:R13:CH2OH;R"、R15:CH20—n—C4H9;R16:CH2OCH3MP—135:R13、R14:CH2OCH3;R15:CH2OH;R16:CH20—n—C4H9MP—136:R13、R16:CH2OCH3;R14:CH2OH;R15:CH20—n—C4H9MP—137:R13:CH2OCH3;R14、R15:CH2OH;R16:CH20—n—C4H9MP—138:R13、R16:CH20—n—C4H9;R14:CH2OCH3;R15:CH,OHMP—139:R13:CH2OH;R14:CH2OCH3;R15:9;R16:CH2NHCOCH=CH2MP—140:R13:CH2OH;R14:CH2OCH3;R15:=CH2;R16:CH2〇一n—C4H9MP—141:R13:CH2OH;R14:Ct^O—n—C^H!OCH=CH2;R16:CH2OCH3MP—142:R13:CH2OCH3;R14:CH2OH;R15:9;R16:CH2NHCOCH=CH2MP—143:R13:CH2OCH3;R14:CH2OH;R15:CH20—n—C4HCH2NHCOCH;R15:CH2NHCCH20—n—C4HCH,NHCOCH=CH2;R16:CH20—n—C4H3MP—144:R13:CH20—n—C4H9;R4:CH2OCH3;R15:CH20H;R16:CH2NHCOCH=CH2MP—145:R13:CH2OH;R14:CH2OCH3;R15:CH2NHCO(CH2)7CH=CH(CH2)7CH3;R16:CH2NHCOCH=CH2MP—146:R13:CH2OH;R14:CH2OCH3;R15:CH2NHCOCH=CH2;R16:CH2NHCO(CH2)7CH=CH(CH2)7CH3MP—147:R13:CH2OH;R14:CH2NHCO(CH2)7CH=CH(CH2)7CH3;R15:CH2NHCOCH=CH2;R16:CH2OCH3MP—148:R13:CH2OCH3;R14:CH2OH;R15:CH2NHCO(CH2)7CH=CH(CH2)7CH3;R16:CH2NHCOCH=CH2MP—149:R13:CH2OCH3;R14:CH2OH;R15:CH2NHC〇CH=CH2;R16:CH2NHCO(CH2)7CH=CH(CH2)7CH3MP—150:R13:CH2NHCO(CH2)7CH=CH(CH2)7CH3;R]4:CH2OCH3;R15:CH2OH;R16:CH2NHCOCH=CH化49(MP—151)(MP—200)<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3</formula>MP—151:R13、R"、R15、R16:CH2OHMP—152:R13、R"、R15、R16:CH2OCH3MP—154:R13、R"、R15、R16:CH2〇—n—C4H9MP—155:R13、R"、RI5、R16:CH2NHCOCH=CH2MP—156:R13、R14、R1S、R16:CH2NHCO(CH2)7CH=CH(C2)7CH3MP—157:R13、R14、R15:CH2OH;R16:CH2OCH3MP—158:RI3、R"、R16:CH2OH;R15:CH2OCH3MP—159R13、R14:CH2OH;R15、R16:CH2OCH3MP—160R13、R16:CH2OH;R14、R15:CH2OCH3MP—161R13:CH2OH;R14、R15、R16:CH2OCH3MP—162R13、R"、R16:CH2OCH3;R15:CH2OHMP—163R13、R16:CH2OCH3;R14、R15:CH2OHMP—164R13、R14、R15:CH2OH;R'6:CH20—i—C4H9MP—165R13、R14、R16:CH2OH;R15:CH20—i—C4H9MP—166R13、R14:CH2OH;R15、R16:CH20—i—C4H9MP—167R13、R16:CH2OH;R14、R15:CH20—i—C4H9MP—168R13:CH2OH;R14、R15、R16:CH20—i—C4H9MP—169R13、R14、R16:CH20—i—C4H9;R15:CH2OHMP—170R13、R16:CH20—i—C4H9;R14、R15:CH2OHMP_171RI3、R"、R15:CH2OH;R16:CH2〇—n—C4H9MP—172R13、R14、R16:CH2OH;R15:CH2〇—n—C4H9MP—173R13、.R14:CH2OH;R15、R16:CH20—n_C4H9MP—174R13、R16:CH2OH;R"、R15:CH20—n—C4H9MP—175R13:CH2OH;R14、R15、R16:CH20—n-C4H9MP—176R13、R"、R16:CH2〇—n—C4H9;R15:CH2OHMP—177R13、R16:CH20—n—C4H9;R"、R15:CH2OHMP—178R13、R14:CH2OH;R15:CH2OCH3;R16:CH2〇一n—C4H9MP—179OCH3MP—180C4H9MP—181C4H9MP—182C4H9MP—183C4H9MP—184〇CH3MP—185C4H9MP_186C4H9MP—187C4H9MP—188H2OHR13、R13R3R14:CH2OH;R15:CH20—n—C4H9;R16:CH2R16:CH2OH;R14:CH2OCH3;R15:CH2〇—n-R13:CH2OH;R14、R15:CH2OCH3;R16:CH20—nR13:CH2OH;R14、R16:CH2OCH3;R15:CH20—nR13:CH2OH;R14:CH2OCH3;R15、R13:CH2OH;R14、R15:CH20—n—R13、R14:CH2OCH3;R15:CH2OH;R16:CH,O—nC4H9jR16:CH2RI3、R16:CH2OCH3;R14:CH2OHCH2OCH3;R14、R15:CH2OHR16:CH,O—n—R15:CH2〇一n—R16:CH,O—nR13、R16:CH2Q—n—C4H9;R14:CH2OCH3;R15:CMP—18916R13CH2OH;R14:CH2OCH3;R15:CH2〇—n—C4H9;R16:CH2NHCOCH=CH2MP—190:R13:CH2OH;R14:CH2OCH3;R15:CH2NHCOCH=CH2;R16:CH2〇—n—C4H9MP—191:R13:CH2OH;R14:CH20—n—C4H9;R15:CH2NHCOCH=CH2;R16:CH2OCH3MP—192:R13:CH2OCH3;R14:CH2OH;R15:CH20—n—C4H9;R16:CH2NHCOCH=CH2MP—193:R13:CH2OCH3;R14:CH2OH;R15:CH2NHCOCH=CH2;R16:CH20—n—C4H9MP—194:R13:CH20—n—C4H9;R14:CH2OCH3;R15:CH2〇H;R16:CH2NHCOCH=CH2MP—195:R13:CH2OH;R14:CH2OCH3;R15:CH2NHCO(CH2)7CH=CH(CH2)7CH3;R16:CH2NHCOCH=CH2MP—196:R13:CH2OH;R14:CH2OCH3;R15:CH2NHCOCH=CH2;R16:CH2NHCO(CH2)7CH=CH(CH2)7CH3MP—197:R13:CH2OH;R14:CH2NHCO(CH2)7CH=CH(CH2)7CH3;R15:CH2NHCOCH=CH2;R16:CH2OCH3MP—198:R13:CH2OCH3;R14:CH2OH;R15:CH2NHCO(CH2)7CH=CH(CH2)7CH3;R16:CH2NHC〇CH=CH2MP—199:R13:CH2OCH3;R14:CH2OH;R15:CH2NHCOCH=CH2;R16:CH2NHCO(CH2)7CH=CH(CH2)7CH3MP—200:R13:CH2NHCO(CH2)7CH=CH(CH2)7CH3;R14:CH2OCH3;R15:CH2OH;R16:CH2NHCOCH=CH2本发明中,也可使用组合2种以上上述重复单元所得的共聚物,也可并用2种以上均聚物或共聚物。另外,也可并用2种以上具有1,3,5-三嗪环的化合物,也可并用2种以上圆盘状化合物(例如具有1,3,5-三嗪环的化合物与卟啉骨架的化合物)。这些添加剂相对于光学薄膜优选含有0.2至30质量%,特别优选含有1至20质量%。(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特征为,在长条形薄膜的宽度方向具有薄膜面内的慢轴,且薄膜面内的慢轴的弹性模量Ss及与所述慢轴垂直的方向(与&垂直的方向)的弹性模量£f满足下列式(l)的关系。式(l)<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6</formula>另外,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上述弹性模量Ss及Sf优选满足下列式(2)、(3)的关系。式(2)700^Ss-s一2450式(3)100$(ss+sf)xd$500式中es及Sf的单位为MPa。另外,d表示薄膜的膜厚,而在式(3)中的单位为mm。式(l)的值低于1.26时,会在树脂中非常小的区域引起聚合物分子的取向混乱,故推测会产生消偏性,因此本发明的正面对比度提高的效果将会不足。另外,该值超过2.60时,树脂中易引起微小空隙及微结晶化,因此易破坏薄膜面内的慢轴的弹性模量,及与上述慢轴垂直的方向的弹性模量的平衡性而容易发生故障等。故为了使薄膜面内的慢轴的弹性模量,及与上述慢轴垂直的方向的弹性模量取得平衡,两者的弹性模量的关系及弹性模量之差优选满足式(2)及式(3)。另外由于该范围明显提高正面对比度,故而特别优选。推断其因为,于拉伸方向快速使构成薄膜的聚合物取向时,可抑制聚合物本身或添加剂产生微结晶(或结晶化)或微小空隙,又可抑制聚合物及添加剂的微观相分离等,因此可抑制不必要的漏光。另外本发明者们发现,为了提高本发明目的的正面对比度,重要的是尽可能减少配置于偏光膜及液晶盒之间构成薄膜的聚合物的变形。如上所述,对于拉伸膜,使构成薄膜的聚合物迅速地取向而尽可能除去产生漏光的原因也是重要的,按同样理由,就正面对比度的观点而言,薄膜的膜厚是重要的,因此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膜厚较佳为lOOpm以下。薄膜的膜厚变厚时,不仅上述产生漏光的要素随膜厚在增加,特别是超过100pm时随着膜厚增加更有容易漏光倾向。故膜厚更佳为8(Hmi以下。另外,本发明的相位差膜通过施力于薄膜(具体例如拉伸、收缩、滑动等)而显示相位差,但如上所述以减少因拉伸引起的变形为佳。因此在通过緩和因拉伸引起的变形那样的耐久试验(特别是湿热耐久试验,例如80°C90%RH及85°C85°/。RH等)中的尺寸变化率小者为佳,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伸展、收缩亦相同)。为了满足上述要素,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优选满足式(3)的要点。使用薄膜具有变形那样的制造方法时,将造成产生上述漏光的原因。薄膜具有变形时,在消除变形的方向上,发生例如收缩、伸长等形状改变,薄膜具有的变形可由适当条件下的尺寸变化量、膜厚及弹性模量的乘积来表示。有关变形的尺寸变化条件因薄膜组成而异,但23。C55。/。RH的弹性模量(慢轴方向的弹性模量及与慢轴垂直的方向的弹性模量之和)及膜厚的乘积为上述范围内者,将满足作为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条件,且是关联到减少薄膜变形、提高对比度的条件。式(3)的值小于100时,作为偏振片保护薄膜在抑制偏光膜收缩的性能不足,大于500时会增加相位差膜本身的变形量,而降低所得的对比度。又考虑平衡性时较佳为200-400。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制造,可采用以下工序进行将纤维素酯及上述增塑剂等添加剂溶解于溶剂中制备胶浆的步骤、将胶浆流延于带状或转筒状的金属支持物上的步骤、将流延的胶浆制胶片并干燥的步骤、从金属支持物上剥离的步骤、拉伸步骤、再干燥步骤、将所得薄膜热处理的步骤及冷却后巻取的步骤。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固体成分中优选含有纤维素酯70至95质量%。其次说明制备胶浆的步骤。胶浆中纤维素酯的浓度高时,可减少流延于金属支持物上后的干燥负荷,故优选,但纤维素酯浓度过高时,会增加过滤时的负荷,而降低过滤精度。因此同时兼顾两者的浓度较佳为10至35质量%,更佳为15至25质量%。本发明胶浆中使用的溶剂可以单独或2种以上并用,但就生产效率而言,又以混合使用纤维素酯的良溶剂及不良溶剂为佳,就纤维素酯的溶解性而言又以良溶剂较多为佳。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混合比率较佳的范围为,良溶剂70至98质量%、不良溶剂2至30质量%。良溶剂及不良溶剂的定义各自为,能单独溶解所使用的纤维素酯的视为良溶剂,单独使用仅能膨胀或不溶解的视为不良溶剂。因此,由于纤维素酯的酰基取代度而改变为良溶剂或不良溶剂,例如以丙酮为溶剂时,对纤维素酯的乙酸酯(乙酰基取代度2.4)、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酸为良溶剂,但对纤维素的乙酸酯(乙酰基取代度2.8)则为不良溶剂。本发明所使用的良溶剂并无特别限制,可举出,二氯曱烷等有机卣化合物、二氧杂戊环类、丙酮、乙酸曱酯、乙酰乙酸曱酯等,特佳为二氯曱烷或乙酸曱酯。另夕卜,本发明所使用的不良溶剂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优选使用曱醇、乙醇、n-丁醇、环己烷、环己酮等。另外,以胶浆中含有水O.Ol至2质量%为佳。制备上述记载的胶浆时,可使用一般方法作为纤维素酯的溶解方法。组合加热及加压时可在常压下加热至沸点以上。在常压下溶剂的沸点以上且加压下溶剂不沸腾范围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的同时进行搅拌溶解时,由于可预防凝胶及称为疙瘪的块状未溶解物产生故优选。优选使用的方法是,将纤维素酯与不良溶剂混合而湿润或膨胀后,再加入良溶剂而溶解的方法。加压可采用压入氮气等非活性气体的方法,或通过加热使溶剂的蒸气压上升的方法。加热又以由外部进行为佳,例如使用套管型的加热方式易控制温度,故优选。就纤维素酯的溶解性观点而言,添加溶剂时的加热温度以高为佳,但加热温度过高时须增加必要的压力导致生产性变差。加热温度较佳为45至120°C,又以60至ll(TC为佳,更佳为70。C至105°C。调整压力以使在设定温度下溶剂不沸腾。另外冷却溶解法也可优选使用,由此在乙酸曱酯等溶剂中可溶解纤维素酯。其后可使用滤纸等适当滤材过滤纤维素酯溶液。作为滤材优选为了去除不溶物等的绝对过滤精度较小的物质,但绝对过滤精度太小时有易产生滤材阻塞的问题。因此绝对过滤精度优选为0.008mm以下的滤材,更优选为0.001至0.008mm的滤材,特优选为0.003至0.006mm的滤材。滤材的材质并无特别限制,可使用一般滤材,但优选使用纤维不易脱落的聚丙烯、特佛隆(注册商标)等塑料制滤材,或不锈钢等金属制滤材。通过过滤优选去除、减少原料纤维素酯中所含的不純物,特别是亮点异物。亮度异物是指,以交叉尼科尔(夕口--A)状态配置2枚偏振片后,将纤维素酯薄膜置于其间,使接触来自一个偏振片侧的光,同时从另一偏振片侧观察时,可看到来自相反侧漏光的点(异物),优选点径O.Olmm以上的亮点数为200个/cm2以下,又以100个/cm2以下为较优选,更优选为50个/cm2以下,特优选为0至10个/cn^以下。又以O.Olmm以下的亮点4交少为佳。胶浆过滤可采用一般方法进行,但以常压下溶剂的沸点以上且加压下溶剂不沸腾范围的温度下加热同时过滤的方法,但优选过滤前后的滤压之差(差压)上升小。优选的温度为45至120°C,更优选为45至7(TC,特优选为45至55°C。优选滤压小的。滤压优选为1.6MPa以下,更优选为1.2MPa以下,特优选为l.OMPa以下。接着说明胶浆流延。流延(浇铸(Cast))步骤中的金属支持物较佳为表面经镜面加工的材料,作为金属支持物,优选使用不锈钢带或铸物表面经镀覆加工的转筒。浇铸的幅宽可为l至4m。流延步骤的金属支持物的表面温度设定为-50。C至溶剂沸腾但不起泡的温度以下。温度高胶片的干燥速度快,故优选,但过高胶片起泡,或有时使平面性变差。作为支持物的温度优选在O至IO(TC范围适当决定,更优选5至30。C。或者,通过冷却使胶片凝胶化在含有多量残留溶剂的状态从转筒上剥离也是优选的。控制金属支持物的温度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使用吹温风或冷风的方法、以温水接触金属支持物的背侧的方法。因使用温水的方法可有效热传导,故可于较短时间使金属支持物达到一定温度而优选。使用温风时考虑溶剂的蒸发潜热会降低胶片温度的情形下,可使用溶剂沸点以上的温风,即可防止起泡同时又可使用高于目的温度的温度的风。特别优选的是从流延到剥离期间变更支持物的温度及干燥风的温度,可有效地进行干燥。为了使纤维素酯薄膜显示良好的平面性,从金属支持物上剥离胶片时的残留溶剂量较佳为10至150质量%,更佳为20至40质量°/。或60至130质量%,特佳为20至30质量°/。或70至120质量%。另外,该金属支持物上的剥离位置的温度较佳为-50至40。C,更佳为10至4(TC,最佳为15至3(TC。本发明的残留溶剂量是用下列式子定义。残留溶剂量(质量%)=((M-N)/N)xi00式中M为胶片或薄膜制造中或制造后的任意时刻所采取的试样质量,N为M在115。C下加热1小时后的质量。又纤维素酯薄膜的干燥步骤中,从金属支持物上剥离胶片后需再干燥,使残留溶剂量干燥达到0.5质量%以下。薄膜干燥步骤中一般采用辊干燥方式(在上下配置的多数辊上使胶片交互通过而进行干燥的方式),或以拉幅器方式搬运胶片同时干燥的方式。从上述金属支持物上剥离时,因剥离张力及其后的搬运张力而使胶片纵方向拉伸,因此本发明中从流延支持物上剥离胶片时以尽可能降低剥离及搬运张力的状时又以接触20。C以下的冷风急速地使胶片固化而优选。下面以图2说明本发明制作相位差膜用的拉伸步骤(亦称为拉幅步骤)的一例。图2中步骤A是把持由未图示的胶片搬运步骤DO运送来的胶片的步骤,其次的步骤B中是以图1所示的拉伸角度在宽度方向(垂直于胶片进行方向的方向)上拉伸胶片,步骤C为结束拉伸后以持续把持胶片的状态进行搬运的步骤。从流延支持物上剥离胶片后步骤B开始之前和/或步骤C不久,以设置切除胶片宽度方向的端部用的分切机为佳。特佳为于步骤A开始不久设置切除胶片端部用的分切机。对宽度方向进行相同拉伸时,比较步骤B开始之前切除胶片端部的场合和不切除胶片端部的条件时,前者可更有效改良光学慢轴的分布(也称为取向角分布)。据推断这是因为,可有效抑制了从残留溶剂量较多时剥离至宽度拉伸步骤B之间的长度方向上无意图的拉伸。拉幅步骤中,优选制作具有改善取向角分布用的意图性不同的温度区块。另夕卜,不同温度区块间以不引起各区块互相千扰的方式设置中性区为佳。另外,可以多阶段性地分次实施拉伸操作,较佳在流延方向、宽度方向实施双轴拉伸。另外,进行双轴拉伸时,可同时进行双轴拉伸,或阶段性地实施。此时的阶段性地是指,例如,可以依序进行拉伸方向不同的拉伸,或多阶段性分次进行同一方向的拉伸,且在其任一阶段也可加入不同方向的拉伸。为了得到本发明的特佳效果,干燥同时搬运从金属支持物上剥离的胶片时,再以销针或夹子等把持胶片两端的拉幅器方式进行宽度方向拉伸,如此可赋予规定的相位差。此时可仅拉伸宽度方向,也可同时双轴拉伸。拉伸倍率较佳为1.05至2倍,更佳为1.15至1.5倍。同时双轴拉伸时可收缩纵方向,收缩程度可为0.8至0.99,较佳为0.9至0.99。又以拉伸横方向及拉伸或收缩纵方向后的面积为1.12倍至1.44倍为佳,更佳为1.15倍至1.32倍。该值可由纵方向的拉伸倍率x横方向的拉伸倍率求取。另外,本发明中的「拉伸方向」一般是指,进行拉伸操作时直接施加拉伸应力的方向,但多阶段性进行双轴拉伸时可为最终拉伸倍率较大一方(即一般为慢轴的方向)。将胶片的宽度方向拉伸时,已知会使胶片的宽度方向的取向角分布变差。因此为了使Rt及Ro值具有一定比率,且能以良好的取向角分布状态进行宽度拉伸,在步骤A、B、C中存在优选的胶片温度的相对关系。将步骤A、B、C结束时的胶片温度分别设定为Ta°C、Tb°C、Tc°C时,优选Ta^Tb-10。另外,优选Tc^Tb。更优选Ta^Tb-10,且Tc至Tb。为了使取向角分布良好,步骤B的胶片升温速度较佳为0.5至1(TC/秒的范围。步骤B的拉伸时间以短时间为佳。但就胶片的均匀性观点看,需规定最低限度的必要拉伸时间范围。具体地,较佳为1至10秒,更佳为4至10秒。另外,步骤B、步骤C的温度有效的是,该薄膜温度为玻璃化转变点-30至-rC的范围,较佳为100至16(TC。上述的拉幅步骤中热传导系数可为一定也可变化。热传导系数较佳为具有41.9至419xl03J/m2hr的范围的热传导系数,更佳为41.9至209.5x103J/m2hr的范围,最佳为41.9至126xl03J/m2hr的范围。上述步骤B中对宽度方向的拉伸速度可一定也可变化。拉伸速度以50至500%/min为佳,更佳为100至400。/。/min,最佳为200至300%/min。控制上述步骤B中最初的10cm中的应力时可得本发明的效果而优选,更优选控制在100至200N/mm的范围。就提高胶片均匀性的观点而言,拉幅步骤中,优选减少环境气氛下的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拉幅步骤中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较佳为士5。C以内,更佳为土2。c以内,最佳为士rc以内。通过减少上述温度分布,可期待减少胶片的宽度上的温度分布。步骤C中,以使宽度方向松弛为佳。具体地,以将胶片幅宽调整为相对于前步骤拉伸后的最终胶片幅宽为95至99.5%为更佳。为了更精确对本发明的聚合物进行取向,优选使用通过拉幅器左右把持装置可左右各自独立地控制胶片的把持长度(把持开始至把持结束的距离)的拉幅器。拉幅器拉伸装置中可左右独立控制胶片左右两端被把持部分的长度,而使胶片的把持长度左右不同的装置,具体地,例如如图3所示。图3是示出制造本发明所使用的聚合物薄膜时,优选使用的拉幅器拉伸装置(10a)—例的模式图。在同一图中左右改变拉幅器拉伸装置(10a)的左右把持装置(夹子)(2a)、(2b)的把持开始位置,即左右改变夹子闭合装置(3a)、(3b)的设置位置,而通过左右改变把持开始位置,可以改变薄膜(F)的左右把持长度,如此可于拉幅器(10a)内对树脂薄膜(F)产生扭力而矫正拉幅器(10a)以外的因搬运造成的位置偏差,因此既使延长从剥离到拉幅器的搬运距离也能有效防止胶片产生蛇行或纠结(少k)及皱折。图中的拉幅器拉伸装置(10a)为示意说明,但一般是利用环状链带所形成的左右一对旋转驱动装置(轮状链)(la)、(lb)的1列状态具备的多个夹子(2a)、(2b),其中把持薄膜(F)的左右两端部而张紧的链往返路径侧直线移动部的夹子(2a)、(2b)是以逐次离开薄膜(F)的宽度方向地设置左右链(la)、(lb)的轨道,以使薄膜(F)的宽度方向拉伸。图3中,4a为左侧夹子开启装置,4b为右侧夹子开启装置。为了更精确矫正本发明的皱折、纠结、变形等,又以附加防止长条形薄膜蛇行的装置为佳,较佳如使用特开平6-8663号所记载的边缘位置控制辊(亦称为EPC),及中央位置控制辊(亦称为CPC)等蛇行修正装置。这些装置是以气动传感器或光传感器检测薄膜边缘,基于该情报控制搬运方向,使薄膜边缘及宽度方向的中央位于一定的搬运位置,作为该执行器,具体地,对线路方向左右(或上下)分配1至2根导向辊及带驱动的平面扩展辊以修正蛇行,或薄膜左右设置小型的2根1组的夹送辊(薄膜正反面各设置1根,位于薄膜两侧),用其夹持张紧薄膜而修正蛇行(交叉导向方式)。这些装置修正蛇行的原理为,薄膜行走中例如向左偏时前者方式是利用辊使其向右倾的方法,后者的方法是以右侧1组夹持辊夹紧而往右张紧。又以薄膜剥离点至拉幅器拉伸装置间至少设置1台这些防蛇行装置为佳。拉幅步骤处理后较佳为,设置后干燥步骤(以下称为步骤D1)。步骤D1的胶片搬运张力受胶浆物性、剥离时及步骤DO的残留溶剂量、步骤D1的温度等影响,但较佳为120至200N/m,更佳为140至200N/m,最佳为140至160N/m。为了防止步骤D1中胶片往搬运方向拉伸,较佳设置张力切除辊。将胶片干燥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一般可使用热风、红外线、加热辊、微波等进行,但就简便性而言,以热风为佳。胶片干燥步骤中的干燥温度优选薄膜的玻璃化转变点-5。C以下、IO(TC以上,进行10分钟以上60分钟以下的热处理是有效的。在干燥温度较佳为100至200。C,更佳为IIO至160。C下进行。特佳为以105至155°C,环境气置换率12次/小时以上,较佳为12至45次/小时的环境气下搬运同时进行热处理。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为了得到本发明的弹性模量关系,以正电子湮灭寿命法求取的自由体积半径较佳为0.250至0.350nm,特佳为0.250至0.310nm。该自由体积是指,纤维素树脂分子链未占有的空隙部分。其可使用正电子湮灭寿命法测定。具体地,将正电子射入试样后测定达到湮灭所需时间,由该湮灭寿命通过非破坏性观察原子空孔、自由体积大小及数浓度等相关情报而求得。<以正电子湮灭寿命法测定自由体积半径>按照下述测定条件测定正电子湮灭寿命和相对强度。(测定条件)正电子线源22NaCl(强度1.85MBq)Y线;险测器塑料制闪烁器+光电子增倍管装置时间解析力290ps测定温度23°C总计数数100万计数试样尺寸20mmxl5mm的切片20枚重迭厚度约2mm。试样于测定前经24小时真空干燥。照射面积约lOmm())每1通道的时间:23.3ps/ch依据上述测定条件实施正电子湮灭寿命测定,以非线形最小二乘法进行3成分解析,由湮灭寿命最小的开始设定为t1、t:2、t3,且将与此对应的强度设定为Il、12、13(11+12+13=100%)。接着由寿命最长的平均湮灭寿命T3,用下述式子求取自由体积半径R3(nm)。据推断i;3对应空孔的正电子湮灭,t3越大空孔尺寸越大。t3=(1/2)[1-(R3/(R3+0.166))十(l/2兀)sin(2兀R3/(R3+0.166))]-l式中0.166(nm)相当于从空孔壁浸出的电子层厚度。将以上的测定重复2次,求取其平均值。正电子湮灭寿命法例如可参考MATERIALSTAGEvol.4,No.52004p21-25、Tovay-vesearchcenterTHETRCNEWSNo.80(Ju1.2002)pp20-22、r分析,1988,pp.11-20」所揭示的「以正电子湮灭法评价高分子的自由体积J。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自由体积半径较佳为0.250至0.310nm,更佳为0.270至0,305nm。使该相位差膜的自由体积半径成为较佳范围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用下述方法控制这些。由正电子湮灭寿命法求耳又的自由体积半径为0.250至0.310nm的相位差膜可如下获得将至少含有纤维素衍生物及增塑剂的胶浆流延制作胶片,在含有溶剂的状态下拉伸后,干燥到残留溶剂量不到0.3%,得到纤维素树脂薄膜,再将其在105至155。C于环境气置换率为12次/小时以上,较佳为12至45次/小时的环境气下搬运同时处理,由此可得到具有良好自由体积半径的偏振片保护薄膜。环境气置换率,设定为热处理室的环境气容量为V(m"及新鲜空气(Fresh-air)送风量为FA(mVhr)时,用下述式子求取的每单位时间热处理室的环境气被Fresh-air置换的次数。Fresh-air是指,送入热处理室的风中的非循环再利用的风,且不包含挥发溶剂或增塑剂等,或去除了挥发性溶剂或增塑剂的新鲜风。环境气置换率FA/V(次/小时)另外,为了制作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又以干燥后的热处理步骤中,赋予薄膜厚度方向0.5kPa以上10kPa以下的压力为佳,较佳如使用夹持辊均匀施加压力。赋予厚度方向的压力时又以充分干燥后实施为佳,此时可从薄膜两面施加0.5kPa以上10kPa以下的压力,由此可控制相位差膜的自由体积或全自由体积参数。具体方法如,使用平行的二台夹持辊对薄膜施加压力的方法。另外也可使用压延辊的方法。加压时的温度较佳为105至155°C。规定热处理后巻取前设置切边机切除端部可得良好巻姿而优选。更优选对宽度两端部进行滚花加工。滚花加工可以通过挤压接触加热后的压花辊而形成。该压花辊上形成细小凹凸,将其挤压接触时可于薄膜上形成凹凸而使端部膨松。本发明相位差膜的宽度两端部的滚花高度较佳为4至20(im,宽度较佳为5至20mm。另外,本发明中,上述滚花加工较佳于薄膜制膜过程中,结束干燥后巻:取前实施。另外可以优选使用通过共流延法形成多层结构的相位差膜。相位差膜为多层结构时可具有含增塑剂的层,该层可为芯层、皮层或两者。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表面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较佳为0.001至lpm。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膜面内方向中的用下列式子所定义的589nm的面内相位差值Ro为30至100nm,较佳为50至100nm。另外,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为70至300nm,较佳为100至250nm。特佳为Rt/Ro为2至5的范围。Ro、Rt及相位差膜的宽度方向与慢轴的交叉角eo(。)可使用自动双折射率计测定。使用自动双折射率计KOBRA-21ADH(王子计测机器(抹)制),于23°C、55。/。RH环境下测定纤维素酯薄膜的589nrn的双折射率后,求取折射率nx、ny及nz,根据下式算出Ro及Rt。Ro=(nx—ny)xdRt={(nx+ny)/2-nz}xd(式中,nx为薄膜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薄膜面内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为薄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为薄膜厚度(nm)。)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膜厚较佳为10至200jam,更佳为10至200fim,特佳为20至50pm。一般相位差膜的膜厚较厚时易增大相位差,但对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薄膜具有相位差机能,更由于使用薄的相位差膜,因此可减少偏振片整体的膜厚而降低制作偏振片时受干燥、经时保存的影响。透湿性作为依据JISZ0208(25°C、90。/。RH)测定的值,较佳为200g/m2.24小时以下,更佳为10至180g/m2.24小时以下,特佳为160g/m2.24小时以下。特别是膜厚20pm至60pm下透湿性在上述范围内为佳。本发明的长条形相位差膜具体是指100m至10000m左右的长度,一般制成巻状形态。另外,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宽度较佳为lm以上,更佳为1.4m以上,特佳为1.4m至4m。[环烯烃聚合物薄膜]下面说明本发明优选使用的环烯烃聚合物薄膜。本发明所使用的环烯烃聚合物,包括含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树脂。优选的环烯烃聚合物,是使环状烯烃聚合或共聚合所得的树脂。作为环状烯烃,可以举出,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四环十二碳烯、乙基四环十二碳烯、亚乙基四环十二碳烯、四环[7.4.0.110,13.02,7]十三-2,4,6,11-四烯等多环结构的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环丁烯、环戊烯、环己烯、3,4-二曱基环戊烯、3-曱基环己烯、2-(2-曱基丁基)-l-环己烯、环辛烯、3a,5,6,7a-四氢-4,7-桥亚曱基-lH-茚、环庚烯、环戊二烯、环己二烯等单环结构的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等。这些环状烯烃上可具有极性基作为取代基。作为极性基,可以举出,羟基、羧基、烷氧基、环氧基、缩水甘油基、羟基羰基(才《〉力^求-A基)、羰基、氨基、酯基、羧酸酐基等,特佳为酯基、羧基或羧酸酐基。优选的环烯烃聚合物可以是使环状烯烃以外的单体加成共聚而得的物质。作为可加成共聚的单体,可举出,乙烯、丙烯、l-丁烯、1-戊烯等的乙烯,或a-烯烃-l,4-己二烯、4-曱基-l,4-己二烯、5陽曱基-l,4-己二烯、1,7-辛二烯等的二烯等。环状烯烃可由加聚反应或易位(乂夕七〉义)开环聚合反应而得。可于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聚合。作为加聚用催化剂,例如,可举出,含有钒化合物及有机铝化合物的聚合催化剂等。作为开环聚合用催化剂,可举出,由钌、铑、钯、锇、铱、柏等金属的卣化物、硝酸盐或乙酰丙酮化合物,以及还原剂所形成的聚合催化剂;或者,由钛、钒、锆、、乌、钼等金属的卣化物或乙酰丙酮化合物,及有机铝化合物所形成的聚合催化剂。聚合温度、压力等并无特别限制,一般可以-50。C至100。C的聚合温度、0至490N/cm2的聚合压力聚合。本发明所使用的环烯烃聚合物较佳为,将环状烯烃聚合或共聚合后进行加氢反应,使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变为饱和键的产物。加氢反应可于已知的氬化催化剂存在下,吹入氢而进行。作为氢化催化剂,可举出,乙酸钴/三乙基铝、镍乙酰丙酮酸盐(二:/,^7七f乂k7七卜大-卜)/三异丁基铝、二茂钛二氯化物(f夕乂七>夕夕口卩卜、、)/正丁基锂、二茂锆二氯化物(夕/":1乂七>、,'夕口ij卜、、)/仲丁基锂、四丁氧基钛酸酯/二曱基镁等过渡金属化合物/烷基金属化合物的组合物所形成的均一体系催化剂;镍、把、铂等不均一体系金属催化剂;镍/二氧化硅、镍/硅藻土、镍/氧化铝、钯/碳、4巴/二氧化硅、钯/硅藻土、钇/氧化铝等金属催化剂负载在载体上所形成的不均一体系固体负载催化剂等。或者,作为环烯烃聚合物也可举出下列降水片烯类聚合物。降水片烯类聚合物较佳为,具有降冰片烯骨架作为重复单元,作为其具体例,可以优选使用特开昭62-252406号公才艮、特开昭62-252407号^>才艮、特开平2-133413号公报、特开昭63-145324号公报、特开昭63-264626号公报、特开平1-240517号公报、特公昭57-8815号公报、特开平5-39403号公报、特开平5-43663号公报、特开平5-43834号公报、特开平5-70655号公报、特开平5-279554号公报、特开平6-206985号公报、特开平7-62028号公报、特开平8-176411号公报、特开平9-241484号公报等所记载的物质,但并不限于这些。另夕卜,这些可以1种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并用。本发明中,上述降冰片烯类聚合物中,又以具有下列结构式(I)至(IV)中任何1种重复单元为佳。化50上述结构式(I)至(IV)中,A、B、C及D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l价有机基。另外,上述降水片烯类聚合物中较佳为,使之用下列结构式(V)或(VI)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l种,和可与其共聚的不饱和环状化合物进行易位聚合所得到的聚合物加氢而得的加氢聚合物,化51(V)aJ<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9</formula>上述结构式中A、B、C及D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1价有机基。上述A、B、C及D并无特别限制,较佳为氢原子、面原子、l价有机基或通过由至少2价的连结基连结有机基,这些可相同或相异。A或B及C或D可形成单环或多环结构。其中上述至少2价的连结基,是指含有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所代表的杂原子,可以举出,例如,醚、酯、羰基、氨基曱酸酯、酰胺、硫醚等,但并不限于这些。另外,通过上述作为连结基的有机基可再被取代。另外,作为可与降冰片烯类单体共聚合的其它单体,可使用,乙烯、丙晞、l-丁烯、l-戊烯、l-己烯、l-辛烯、l-癸烯、l-十二碳烯、l-十四碳烯、l-十六碳烯、l-十八碳烯、l-二十碳烯等碳原子数2至20的a-晞烃及他们的衍生物;环丁烯、环戊烯、环己烯、环辛烯、33,5,6,73-四氢-4,7-桥亚曱基-111-茚等环烯烃及他们的衍生物;1,4-己二烯、4-甲基-l,4-己二烯、5-曱基-1,4-己二烯、1,7-辛二烯等非共轭二烯等。其中较佳为a-烯烃,特佳为乙烯。使用。将降水片烯类单体和可与其共聚合的其它单体加成聚合时,加成聚合物中来自降水片烯类单体的结构单元与来自其它可共聚合单体的结构单元的比例,以质量比计一般可按30:70至99:1,较佳50:50至97:3,更佳70:30至95:5的范围适当选择。对合成后聚合物的分子链中所残留的不饱和键进行加氢反应而饱和化时,就耐光恶化及耐候恶化性等观点而言,又以加氢率90%以上为佳,更佳为95%以上,特佳为99%以上。此外,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环烯烃聚合物,可以举出,特开平5-2108号公报段落编号至所记载的热塑性饱和降水片烯类树脂、特开2001-277430号公报段落编号至所记载的热塑性降冰片烯类聚合物、特开2003-14卯l号公报段落编号至所记载的热塑性降冰片烯类树脂、特开2003-139950号公报段落编号至所记载的降冰片烯类树脂组合物、特开2003-161832号公报段落编号至所记载的降冰片烯类树脂、特开2003-195268号公报段落编号至所记载的降水片烯类树脂、特开2003-211589号公报段落编号至含有脂环式结构聚合物树脂、特开2003-211588号公报段落编号至所记载的降冰片烯类聚合物树脂或乙烯基脂环式烃聚合物树脂等。具体地,可以优选使用,日本杰欧(七、才乂)0朱)制杰欧斯(七'才丰才'7夕只)、杰欧那(七、净乂7)、JSR(抹)制阿顿(7-卜乂)、三井化学(林)制阿佩洛(7、A)(APL8008T、APL6509T、APL6013T、APL5014DP、APL6015T)等。本发明所使用的环烯烃聚合物的分子量可根据使用目的适当选择,但以环己烷溶液(聚合物树脂不溶解时为曱苯溶液)的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聚异戊二烯或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一般为5000至500000,较佳为8000至200000,更佳为10000至100000的范围时,可高度平^f成型物的积4成强度及成型加工性而优选。另外,相对于环烯烃聚合物IOO质量份以0.01至5质量份的比例添加低挥发性防氧化剂时,可有效防止成型加工时的聚合物分解或着色。作为防氧化剂较佳为,20。C的蒸气压为10-Spa以下,特佳为1(^Pa以下的防氧化剂。蒸气压高于1(r卞a的防氧化剂于挤压成型时会有起泡,及高温时会有防氧化剂从成型品表面挥发扩散的问题。作为本发明可使用的防氧化剂,例如,可举出下列所示的物质,其中可1种或数种组合使用。位阻酚类2,6-二叔丁基-4-曱基苯酚、2,6-二叔丁基苯酚、4-羟基曱基-2,6-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a-曱氧基对二曱基苯酚、2,4-二叔戊基苯酚、叔丁基间曱酚、4-叔丁基苯酚、苯乙烯化苯酚、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2,4-二曱基-6-叔丁基苯酚、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3,5-二叔丁基-4-羟基千基膦酸酯-二乙基酯、4,4,-双酚、4,4,-双-(2,6-二叔丁基苯酚)、2,2,-亚曱基-双-(4-曱基-6-叔丁基苯酚)、2,2,-亚曱基-双-(4-曱基-6-a-曱基环己基苯酚)、4,4,-亚曱基-双-(2-曱基-6-叔丁基苯酚)、4,4,-亚曱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1,1,-亚曱基-双-(2,6-二叔丁基萘酚)、4,4,-亚丁基-双-(2,6-二叔丁基-间曱酚)、2,2,-硫基-双-(4-曱基-6-叔丁基苯酚)、二邻曱酚硫醚、2,2,-硫基-双-(2-曱基-6-叔丁基苯酚)、4,4,-硫基-双-(3-曱基-6-叔丁基苯酚)、4,4,-硫基_双_(2,3-二仲戊基苯酚)、1,1,-硫基-双-(2-萘酚)、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醚、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4-双-(正辛基硫基)-6-(4-羟基-3,5-二叔丁基苯胺基)-l,3,5-三嗪、2,2-硫基-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2-硫双(4-曱基-6-叔丁基苯酚)、N,N,-六亚曱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千基膦酸乙基)钙、1,3,5-三曱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千基)苯、三乙二醇-双[3-(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3,5-三曱基-2,4,6-三(3,5-二叔丁基_4-羟基千基)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三聚异氰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二苯基)丙酸酯]等。氨基笨酚类正丁基对氨基苯酚、正丁酰基对氨基苯酚、正壬酰基对氨基苯酚、正月桂酰基对氨基苯酚、正硬脂酰基对氨基苯酚、2,6-二叔丁基-01-二曱基氨基对曱酚等。氢醌类氢醌、2,5-二叔丁基氢醌、2,5-二叔戊基氢醌、氢醌曱基醚、氢醌单千基醚等。磷酸酯类三磷酸酯(卜卩水X77^卜)、三(3,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三(壬基苯基)磷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磷酸酯、2-乙基己基辛基磷酸酯等。其它2-巯基苯并噻唑锌盐、二儿茶酚硼酸盐-二邻曱苯基胍盐、镍-二曱基二硫基氨基曱酸盐、镍-五亚曱基二硫基胺基甲酸盐(二:v夕^f!^乂7f"才力A^4-卜)、巯基苯并咪唑、2-巯基苯并咪唑锌盐等。环烯烃聚合物薄膜必要时也可含有一般塑料薄膜中所使用的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可以举出,热稳定剂、耐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静电剂、润滑剂、增塑剂及填充剂等,其含量可在不损害本发明目的的范围选择。环烯烃聚合物薄膜的成型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使用加热熔融成型法、溶液流延法等任何方法。更详细而言,加热熔融成型法可分类为,挤出成型法、加压成型法、气胀成型法、注射成型法、吹塑成型法、拉伸成型法等,但这些方法中为了获得优良机械强度、表面精确度等的薄膜,则优选挤出成型法、气胀成型法及加压成型法,最优选挤出成型法。成型条件可根据使用目的及成型方法适当选择,使用加热熔融成型法时,料筒温度一般设定为150至400°C,较佳为200至350°C,更佳为230至33(TC的范围。树脂温度过低时会使流动性变差,而使薄膜产生损害及偏差,又树脂温度过高时会担心因树脂的热分解而产生空隙及银色条紋,或薄膜变黄等的成型不良。薄膜的厚度一般为5至300|im,较佳为10至200nm,更佳为20至lOOjim。厚度太薄时叠层时难处理,又太厚时需加长叠层后的干燥时间而降低生产性。环烯烃聚合物薄膜的表面润湿张力较佳为40mN/m以上,更佳为50mN/m以上,特佳为55mN/m以上。表面润湿张力为该范围时,可提高薄膜与偏光膜的粘接强度。为了调整表面润湿张力,例如可实施电暈放电处理、吹入臭氧、紫外线照射、火焰处理、化学药品处理及其它已知的表面处理。拉伸前的片厚度需为50至500)im左右的厚度,又以厚偏差越小越好,即全面为±8%以内,较佳为±6%以内,更佳为±4%以内。为了将上述环烯烃聚合物薄膜作为本发明的相位差膜时,可同上述纤维素酯薄膜的制造方法相同地制作,且可通过至少将片在单轴方向拉伸而得到。而且,实质的单轴拉伸,例如,在不影响分子取向的范围拉伸后,为了使分子取向也可以是在单轴方向拉伸的双轴拉伸。拉伸时优选使用上述拉幅器装置等。拉伸倍率为1.1至IO倍,较佳为1.3至8倍。只要在该范围,则可得到所希望的延迟。拉伸倍率太低时无法提高延迟的绝对值而无法得到规定值,但太高时易破裂。拉伸一般是于构成片的树脂的Tg至Tg+50°C,较佳为Tg至Tg+40。C的温度范围下进行。拉伸温度太低时易破裂,但太高时由于无法分子取向,故无法得到所希望的相位差膜。上述所得的薄膜可利用拉伸使分子取向,可具有所希望大小的延迟。本发明的589nm的面内相位差值Ro为30至100nm,较佳为40至70nm。另外,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为70至300nm,较佳为100至250nm。延迟可由拉伸前片的延迟、拉伸倍率、拉伸温度及拉伸取向薄膜的厚度来控制。拉伸前的片具有一定厚度时,拉伸倍率越大的薄膜越倾向加大延迟的绝对值,因此通过变更拉伸倍率可得到具有所需延迟的拉伸取向薄膜。又以延迟的偏差越小越好,本发明的环烯烃聚合物薄膜是,波长589nm的延迟偏差一般为±50nm以内,较佳为±30nm以下,更佳为士20nm以下的小偏差的薄膜。延迟的面内偏差值及厚度不均,除了使用拉伸前的这些值较小的片之外,可利用下述方法来减小,即,通过在拉伸时对片均等地施加应力的方法。因此较佳于均匀温度分布下,且在控制温度较佳为土5。C以内,更佳为士2。C以内,特佳为士0.5。C以内的环境下拉伸。[聚碳酸酯类薄膜]作为可使用于制作聚碳酸酯类薄膜的聚碳酸酯类树脂有各种各样,但就化学性质及物性的观点而言,又以芳香族聚碳酸酯为佳,特佳为双酚A聚碳酸酯。其中可以举出的是,优选使用双酚A上导入苯环、环己烷环或脂肪族烂基等的双酚A衍生物,但特别优选使用在中央碳上非对称性地导入这些基酯。例如优选使用双酚A的中央碳的2个曱基被苯环取代的产物、双酚A得的聚碳酸酯。具体地,是由4,4,-二羟基二苯基链烷或其卣素取代物通过光气法或酯交换法而得的产物,例如,可以举出,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4,4,-二羟基二苯基乙烷、4,4,-二羟基二苯基丁烷等。由本发明所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所形成的相位差膜,可混合^f吏用聚苯乙烯类树脂、曱基丙烯酸曱酯类树脂或纤维素乙酸酯类树脂等透明树脂,也可以在纤维素乙酸酯类薄膜的至少单面上叠层聚碳酸酯树脂。本发明所使用的聚碳酸酯类薄膜的制作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即可使用挤出法所得的薄膜、溶剂流延法所得的薄膜,压延法所得的薄膜等中的任何薄膜。'本发明可利用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等任一种,且可采用同纤维素酯薄膜的较佳制造方法相同的制造方法,得到满足本发明的弹性模量^及弹性模量ef的式(l)的关系,且满足面内及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的范围的聚碳酸酯类薄膜。本发明所使用的聚碳酸酯类薄膜可以使用玻璃化连接点(Tg)为ll(TC以上,吸水率(以23。C水中、24小时的条件测定的值)为0.3%以下的薄膜。更优选使用Tg120。C以上、吸水率0.2%以下的薄膜。(偏振片)偏振片可使用一般方法制作。较佳为对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背面进行碱皂化处理后,使用完全急化型聚乙烯醇水溶液贴合于经碘溶液中浸渍拉伸而制作的偏光膜的至少单面上。另一面可使用该薄膜,或使用其它偏振片保护薄膜。优选使用市售的纤维素酯薄膜(例如Konicaminotathac(--力(乂A夕夕少夕)KC8UX、KC4UX、KC5UX、KC8UY、KC4UE、KC4UY、KC12UR、KC8UCR画3、KC8UCR-4、KC8UCR-5、KC8UY-HA、KC8UX匿RHA、KC8UX-RHA-N,以上为Konicaminotaopt(3二力、;乂A夕才7°卜)(才朱)制,富士达("7^夕7夕)TDS0UF、T80UZ、TR0UZ、防反射薄膜(富士相片(富士:74/r厶)cv纯景(夕y7匕"--)1;人)富士照相相片(富士写真:7o厶)(林)制)等。对本发明相位差膜的另一面所使用的偏振片保护薄膜较佳为,面内延迟值Ro为0至20nm、Rt为-50至50nm的光学上各向同性的偏振片保护薄膜。该偏振片保护薄膜又以具有厚8至20pm的硬涂层或防眩层为佳,例如优选使用具有特开2003-114333号公报、特开2004-203009号公报、2004-354699号公报、2004-354828号公报等所记载的硬涂层或防眩层的偏振片保护薄膜。更佳为该硬涂层或防眩层上叠层防反射层、防污层等。或者,更优选使用兼具光学补偿薄膜的偏振片保护薄膜,所述光学补偿薄膜具有使碟状液晶、棒状液晶、胆甾醇状液晶等液晶化合物取向所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例如可以用特开2003-98348所记载的方法形成光学各向异性层。通过组合本发明的偏振片使用时,可得到平面性优良且具有稳定的视场角扩大效果的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偏振片主要构成要素的偏光膜是指,仅能通过一定方向的偏波面的光的元件,目前已知的代表性的偏光膜,有聚乙烯醇类偏光薄膜,其为聚乙烯醇类薄膜经碘染色的产物及经双色性染料染色的物。所使用的偏光膜为,将聚乙烯醇水溶液制膜,并将其单轴拉伸和染色,或染色后再单轴拉伸之后,优选经硼化合物进行耐久性处理的产物。该偏光膜的面上贴合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单面可形成偏振片。优选以主成分为完全皂化聚乙烯醇等的水系接着剂贴合。另外,乙烯改性聚乙烯醇也优选用作偏光膜。偏光膜的膜厚优选5至30|iim,特优选10至25}im。(显示装置)由使用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偏振片所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与一般的偏振片相比显示出更高的显示质量而被使用。特别是使用于多畴型液晶显示装置,更优选在利用双折射模式的多畴型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更能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多畴化也适用于提高图像显示的对称性,目前已有各种方式的报导r置田、山内液晶,6(3),303(2002)」。该液晶显示单元如「山田、山原液晶,7(2),184(2003)」所示,但并不限于这些。本发明的偏振片可有效使用于垂直取向模式代表的MVA(Multi-domeinVerticalAlignment)模式,特别是4分割的MVA模式,及利用电极配置而多畴化的已知的PVA(PatternedVerticalAlignment)模式、融合电极配置及螯合(力4,A)能的CPA(ContinuousPinwheelAlignment)模式中。另外,有关在OCB(OpticalCompensatedBend)中的使用,曾公开了具有光学上双轴性的薄膜的提案「T.Miyashita,T.Uchida:J.SID,3(1),29(1995)」中,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偏振片在显示品质方面也可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偏振片只要能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则液晶模式及偏振片的配置都不受限制。本发明的相位差膜,其中优选使用于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特别优选用于MVA(Multi-domeinVerticalAlignment)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单元的显示质量较佳为,人观察时左右对称。因此显示单元为液晶显示单元时,实质上优先考虑观察侧的对称性再进行多畴化。畴分割时可采用已知的方法,例如2分割法,较佳为4分割法,又可考虑已知液晶模式的性质而决定。又液晶显示装置可也作为彩色化及动画显示用的装置应用,本发明的显示质量可通过改善对比度及提高偏振片耐受性,因此不易出现疲态可忠实显示移动图像。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为,只在液晶单元的单面上配置使用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偏振片,或配置于双面上。此时使偏振片所含的本发明的相位差膜以位于液晶单元侧的方式使用时可提高显示质量。实施例下面举出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1[测定薄膜的慢轴的角度]使用王子计测机器制KOBRA21ADH测定。即为了正确地了解所运送方向的角度,切取样品,再正确地置于样品托板上进行测定。测定方法按照与Rt及Ro的测定相同地进行。[测定弹性模量Ss、Sf]使用阿贝折射率计(1T)测定薄膜试样的平均折射率,测定慢轴方向及垂直于慢轴的方向的弹性模量Ss、sf。例如薄膜为TD方向(宽度方向)拉伸的相位差膜的场合,一般慢轴为TD方向,垂直于慢轴的方向为MD方向(长度方测定。慢轴为TD方向、垂直于慢轴的方向为MD方向时,将各试样置于23±2°C、50土5。/。RH的环境下24小时后,由各试样的MD方向及TD方向分別成为长度方向地裁出宽1Ommx长200mm的长方形,再使用MiniBear(S二弋7)公司制的TG-2KN型拉伸试验机,以夹紧压0.25MPa、标线间距离100士10mm的条件设置上述长形形试样,以拉伸速度100±1Omm/min进行拉伸。接着由所得的拉伸应力-变形曲线,以弹性模量算出开始点为ION、以结束点为30N,及其间外插入划出的连接线段,求取MD方向及TD方向的弹性模量。[测定相位差值Ro及Rt]使用阿贝折射率计(1T)及分光光源测定薄膜试样的平均折射率。另外,使用市售测;徵计测定薄膜厚度。使用自动双折射计KOBRA-21ADH(王子计测机器(抹)制)对于置于23°C、55。/。RH环境下24小时的薄膜,在同一环境下,波长589nm下进行薄膜的延迟测定。将上述平均折射率及膜厚放入下列式子求取面内相位差值Ro、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同时也测定慢轴方向。Ro=(nx—ny)xdRt={(nx+ny)/2-nz}xd(式中,nx为薄膜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薄膜面内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为薄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为薄膜的厚度(nm)。)《制作相位差膜》(制作相位差膜101)对于纤维素酯,使用改变表1所示取代度及取代基种类的物质。[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7</column></row><table><^效粒分散液〉微粒(AER0SIL(7工口夕A)R972V(日本艾洛吉股份公司制)(一次粒的平均径16nm、表观比重90g/升)11质量份乙醇89质量份使用溶解棒搅拌混合50分钟混合上述成分后,以层磨机(Manton-Ganlin,t>卜y:f、-卩>)进行分散。<樣£^立添加液>将纤维素酯A添加到放入了二氯甲烷的溶解罐中,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后,使用安积滤纸(株)制的安积滤纸No.244过滤。将过滤后的纤维素酯溶液充分搅拌,同时向其中緩緩加入上述微粒分散液。其次以磨碎机(attritor,7卜,4夕-)将二次粒子磨碎成粒径为一定大小地进行分散。使用日本精线(抹)制的Finemet(:77>f7乂、7卜)NF过滤,制得微粒添加液。二氯曱烷99质量份纤维素酯A4质量份微粒分散液ll质量份制备下列组成的主胶液。首先将二氯曱烷及乙醇放入加压溶解桶中。对于加入了溶剂的加压溶解桶边搅拌边投入纤维素酯A,将其加热搅拌同时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增塑剂及紫外线吸收剂并使之溶解。其次使用安积滤纸(抹)制的安积滤纸No.244将其过滤,制得主胶浆液。加入主胶浆液100质量份及微粒添加液5质量份,使用联机式混合机(东k静止型管内混合机ffi-Mixer,SWJ)充分混合后,接着使用带状流延装置均匀流延于宽2m的不锈钢板带支持物上。其次以剥离张力130N/m、残留溶剂量100质量%、冷风温度20。C的条件从不锈钢板带支持物上剥离,再以截断剥离部分张力的部分(辊)与施加其后的搬运张力的部分(辊)之间形成速度差的状态进行搬运。接着使用拉幅器把持胶片,使从图2的B步骤开始至10cm位置的应力为170N/mm、温度为140°C、拉伸倍率为20%的条件进行拉伸,拉伸后维持其宽度的状态下以13(TC进行热处理20分钟使宽方向的张力緩和再解开宽度把持,其后再于设定为125°。的第3干燥区内进行30分钟搬运而进行干燥,制得宽1.4m,且端部具有宽lcm、高8pm的滚花的膜厚80lam相位差膜101。<主力交浆的组成〉二氯曱烷390质量份乙醇80质量份纤维素酯A100质量份增塑剂三羟曱基丙烷三苯曱酸酯5质量份增塑剂乙基酞酰乙基乙醇酸酯5.5质量份紫夕卜线吸收剂Tinuvin(f只tT7)109(CibaspecialtyChemicals(fA、-〉^/1^r4少;、力/"义)(抹)制)l质量份紫外线吸收剂吉奴敏171(吉巴斯(抹)制)l质量份(制作相位差膜102至125、136、139至141)除了将胶浆液的组成(纤维素酯)、膜厚、剥离张力、剥离时残留溶剂量、冷风条件、B步骤开始至10cm位置的应力、温度及拉伸倍率变更为表2至表4所记载的那样以外,其它与上述的制作相位差膜102至125、136、139至141的操作相同地进行。另外,相位差膜121是以添加5质量份作为延迟控制剂用的具有1,3,5-三。秦环的化合物的下列化合物D取代上述2种增塑剂。另夕卜,相位差膜122是以添加5质量份作为延迟控制剂的棒状化合物的例示化合物A-18取代上述2种增塑剂。化52(制作环烯烃类聚合物薄膜l26至l28)氮气氛围下以室温将1-己烯1.2份、二丁基醚0.15份、三异丁基铝0.30份加入反应器内于脱水后的环己烷500份中混合后,保持45。C下,同时2小时连续加入含有三环[4.3.0.12,5]癸-3,7-二烯(二环戊二烯,以下简称为DCP)2(H分、1,4-桥亚甲基-l,4,4a,9a-四氢芴(以下简称为MTF)140份及8-曱基_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以下简称为MTD)40份的降冰片烯类单体混合物,以及六氯化鵠(0.7%曱苯溶液)40份进行聚合。其后将丁基缩水甘油基醚1.06份及异丙醇0.52份加入聚合溶液中使聚合催化剂不活化以停止聚合反应。其次相对于含有所得的开环聚合物的反应溶液100份添加环己烷270份,再加入作为氢化催化剂用的镍-氧化铝催化剂(日挥化学公司制)5份,以氬加压至5MPa后,边搅拌边加温至20(TC后,再反应4小时,得到含有DCP/MTF/MTD开环聚合物氢化聚合物20%的反应溶液。过滤去除氢化催化剂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分别添加软质聚合物(Kuraray(夕,k)公司制,歇普顿(Septon,七/卜》)2002),及防氧化剂(Cibasc公司制,Irganoxs(;(f乂少夕7)1010)并使之溶解(相对于每IOO份聚合物均为0.1份)。接着使用圆筒型浓再以熔融状态由挤出机以单丝状挤出氩化聚合物,冷却后颗粒化再回收。由聚合后溶液中所残智的降冰片烯类组成(用气相色谱法)计算聚合物中的各降冰片烯类单体的共聚合比率,结果为DCP/MTF/MTD=10/70/20几乎等于添加组成。该开环聚合物加氢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31,000,分子量分布(Mw/Mn)为2.5,加氢率为99.9%,Tg为134。C。使用空气流通的热风干燥器以7(TC将所得开环聚合物加氢物颗粒干燥2小时以去除水分。其次使用具有模口宽1.5m的衣架型T模头的单轴挤压机(三菱重工业股份公司制,螺杆径90mm、T模的模口部件材质为碳化鴒,对熔融树脂的剥离强度为44N),将该颗粒熔融挤押成型,制得长2500m、厚60nm的环状烯烃树脂薄膜。挤押成型是于10000级以下的净化室内,以熔融树脂温度240。C、T模头温度240。C的成型条件下进行。对于该薄膜与相位差膜101同样操作,以剥离张力105N/m、残留溶剂量10质量%、冷风温度23。C的条件进行剥离,使用拉幅器把持胶片两端部,再以图2的B步骤开始至10cm位置的应力为135N/m、温度为160°C、拉伸倍率为24%的条件进行拉伸,其后分切所得环状烯烃树脂薄膜的两端,加工为宽1.4m,得到膜厚50(im的相位差膜126。另外,巻取时一起巻取作为保护薄膜用的聚酯薄膜。同样地按表3所记载的条件制作膜厚60^m、80jim的相位差膜127及128。(制作聚碳酸酯类薄膜129至131)<月交浆组合物〉聚碳酸酯树脂(粘均分子量4万,双酚A型)100质量份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1.0质量份二氯曱烷430质量份曱醇卯质量份将上述组合物投入密闭容器中,加压下保持80。C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胶浆组合物。其次过滤该胶浆组合物后,冷却保持于33°C,再均勻流延于不锈钢板带上。33。C干燥5分钟。同相位差膜101—样,以剥离张力120N/m、残留溶剂量45质量%、冷风温度23。C的条件从不锈钢板带上剥离,再使用拉幅器把持胶片两端部,以图2的B步骤开始至10cm位置的应力为140N/mm、温度125。C、拉伸倍率为21%的条件进行拉伸,拉伸处理后制得宽L4m、膜厚50pm的相位差膜129。同样地按表3所记载的条件制作膜厚65pm、70pm的相位差膜130及131。(制作支持物上设置聚合物层的相位差膜132至134)其次,将微粒添加液5质量份加入相位差膜101所使用的主胶浆液100质量份中,以在线混合机(东k静止型管内混合机Hi-Mixer,SWJ)充分混合,然后使用带状流延装置均匀流延于宽2m的不锈钢板带支持物上。以剥离张力130N/m、残留溶剂量100质量%、冷风温度20。C的条件从不锈钢板带支持物上剥离,以所制得的纤维素酯薄膜作为支持物,再使用微型照相凹版涂布机涂布下列聚合物层,干燥后,同相位差膜101—样的操作使用拉幅器连同支持物一起在宽度方向进行拉伸处理。此时是以图2的B步骤开始至10cm位置的应力为170N/mm、温度为145°C、拉伸倍率为15%的条件进行拉伸,制得宽1.4m、膜厚60,的相位差膜129。同样地按表3所记载的条件制作膜厚70(im、80pm的相位差膜130及131。<聚合物层>使用微型照相凹版涂布机将2,2,-双(3,4-二羧基苯基)六氟丙烷酸酐及2,2,-双(三氟曱基)-4,4,-二氨基联苯所合成的重均分子量5.9万的聚酰亚胺15质量%的环己酮溶液涂布于上述纤维素酯薄膜上,干燥后形成膜厚6pm的聚合物层。(聚乙烯醇缩醛薄膜)80。C下将PVA(皂化度98%、聚合度1800、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抹)制NH-18)19.07g(0.43mo1单元)溶解于二曱基亚砜362.3g中,溶解后冷却至40°C,再向其中滴入2,4,6-三曱基苯曱醛11.55g(77.9mmol)及1,1-二乙氧基乙烷16.37g(138.5mmol)(使PVA的羟基当量相对于2,4,6-三曱基苯曱醛及1,1-二乙氧基乙烷的总量为0.5当量)并使之溶解。再加入对曱苯磺酸1水合物6.75g(35.5mmo1),4CTC下搅拌4小时得反应溶液。搅拌水及曱醇的混合溶液(水乙醇(工夕/-A)(容量比)=1:2)3000ml中溶解碳酸氢钠11.28g(106.5mmol)而得的溶液边搅拌边投入上述反应溶液,析出白色聚合物。过滤收集该白色聚合物后,将其溶解于四氢呋喃600g中,再以二乙基醚3000ml进行再沈淀。其后过滤收集通过该沉淀而析出的聚合物,以50。C真空干燥15小时后得聚合物25.0g。该聚合物的聚合度为1800,Tg为115卩。将上述得到的聚合物溶解于N,N-二曱基亚砜中,以流延法制膜。将该薄膜干燥,再以13(TC进行与搬运方向垂直方向的25%拉伸处理,得相位差膜135。(液晶涂布薄膜)于相位差膜123上设置O.lprn的明胶层,以距其上成为0.2pm的膜厚那样涂布溶液l,干燥后进行磨光处理,制得薄膜。溶液1接着制作BASF制PARIOCOLORLC242的200质量份及MEK(曱基乙基酮)的800份的溶液后,将其涂布再以75。C干燥。其后以50。C热处理35秒,再使用高压水银灯以365nm的能量为400mJ/m2的条件进行硬化,得液晶涂布薄膜137。(制作比较例的相位差膜138、142至144)比较例的相位差膜142及144为,使用相位差膜101的胶浆,同样地通过带状流延装置进行流延后,以剥离时张力为60N/m、残留溶剂为15质量%的状态,与冷风45。C的风接触并剥离,再以表4的条件进行拉伸处理。比较例138、143为,使用相位差膜111的胶浆,同样地通过带状流延装置进行流延后,以表4的条件进行剥离及拉伸。水甲醇1质量%98质量%1质量%[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3</column></row><table>[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4</column></row><table>CE:纤维素酯薄膜、COP:环烯烃聚合物薄膜PC:聚碳酸酯薄膜[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5</column></row><table>《评价》对于制得的相位差膜101至144,进行相位差值Ro、Rt的测定,及弹性模量Ss、Sf的测定,求取(Ss/Sf)值、(Ss-Sf)值及((Ss+Sf)xd)的值,结果如表5所示。(表中s:[MPa],d:[m])。其次使用制得的相位差膜101至144并按下述要领制作偏振片,再实施下列评价。《制作偏振片》下面,使用各相位差膜101至144制作偏振片。将厚120pm的聚乙烯醇薄膜单轴拉伸(温度110°C、拉伸倍率5倍)后,将其浸渍于含碘0.075g、碘化钾5g及水100g的水溶液中60秒后,再浸渍于含碘化钾6g、硼酸7.5g及水100g的68。C的水溶液中。将其水洗、干燥后得到偏光膜。其次按照下列步骤1至5贴合偏光膜和上述相位差膜101至144、作为背面側纤维素酯薄膜的防反射薄膜KC8UX-RHA(科尼卡0二力《乂>夕才7°卜)(抹)制),制得偏振片。步骤1:浸渍于50。C的1摩尔/L氢氧化钠溶液中60秒后水洗再干燥,得到了将贴合偏光膜的一侧皂化了的相位差膜101至125、129至137,及背面侧的纤维素酯薄膜。另外,以等离子体处理取代皂化处理使相位差膜126至131亲水化。步骤2:将上述偏光膜浸渍于固体成分2质量%的聚乙烯醇接着剂槽中1至2秒。步骤3:轻拭除去步骤2附着于偏光膜上过剩的接着剂后,将其放置于步骤1处理后的纤维素酯薄膜上,再以防反射层成为外侧地进行叠层、配置。步骤4:以压力20至30N/cm2、搬运速度约2m/分的条件贴合步骤3叠层后的相位差膜、偏光膜及纤维素酯薄膜试样。步骤5:80。C干燥机中将步骤4制得的贴合了偏光膜、纤维素酯薄膜及相位差膜101至144的试样干燥2分钟,得偏振片101至144。《制作液晶显示装置》剥离市售的液晶TV(夏普(Sharp々弋-7°)制Aquos(7夕才只)32AD5)的偏振片后,将上述制得的偏振片101至144分别贴合于液晶盒的玻璃面上。此时的偏振片贴合的朝向是,相位差膜的面成为位于液晶盒侧那样地,且与预先贴合的偏振片为同一方向上朝向吸收轴地进行,而分别制作液晶显示装置101至144。《评价》(评价正面对比度)在23。C、55。/。RH环境下,点亮液晶TV的背光灯后原状态放置30分钟再测定。测定时使用ELDIM公司制EZ-Contrastl60D,测定液晶TV的白显示及黑显示的正面亮度,再以其比值作为正面对比度。值越高对比度越优良。上述评价结果如表5及表6所示。表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7</column></row><table>[表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8</column></row><table>由表5及表6得知,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正面对比度为700以上,相对于比610低的比较例的相位差膜,可明显提高正面对比度。实施例2除了进行下列加热处理外,其它与实施例1的相位差膜101同样操作,制作相位差膜201。〈力口热处理〉使用拉幅器拉伸后,在利用上下配置的多个辊的搬运干燥步骤中以105。C的干燥风干燥胶片,干燥至残留溶剂量为0.3质量%而得到薄膜后,于110。C及环境气置换率25次/小时的环境氛围气内将所得薄膜再热处理20分钟,同时以多段设置的夹持辊对薄膜的厚度方向进行10kPa压力的加压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再巻取,制得相位差膜201。除了按照表7所记载的条件变更加热处理温度、环境气置换率、有无加压处理等以控制自由体积半径外,其它相同地制作相位差膜202至205。上述加热处理步骤的环境气置换率,在设定热处理室的环境气容量为V(m3),设定Fresh-air送风量为FA(mVhr)时,由下式求取的每单位时间内用Fresh-air置换环境气的次数。环境气置换率-FA/V(次/小时)〈利用正电子湮灭寿命法求取的自由体积半径的测定〉以上述正电子湮灭寿命法测定各相位差膜的自由体积半径。《评价》对制得的相位差膜201至205实施实施例1的正面对比度评价。以上的评价结果如表7所示。[表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9</column></row><table>制得的相位差膜201至205是利用上述加热、加压处理将自由体积半径调整为本发明的较佳范围(0.250至0.310nm),因此可看到提高正面对比度的效果。实施例3除了将实施例1所使用的拉幅器拉伸装置变更为,图3所示的可左右各自能独立地控制胶片把持长度(把持开始至把持结束的距离)的拉幅器拉伸装置外,其它以相同操作制作相位差膜,再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液晶显示装置的正面对比度,从结果可知,该相位差膜可将正面对比度提高至与实施例1的相位差膜同等或同等以上的水平。产业上利用可能性按照本发明可提供抑制偏振片漏光、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正面对比度的相位差膜、偏振片及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长条形相位差膜,其中,薄膜的宽度方向具有慢轴,薄膜面内的慢轴方向的弹性模量εs,与薄膜面内的快轴方向(垂直于εs的方向)的弹性模量εf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且589nm处的面内相位差值Ro为30至100nm,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为70至300nm,Rt/Ro为2至5;式(1)1.26≤εs/εf≤2.60Ro=(nx-ny)×dRt={(nx+ny)/2-nz}×d,式中,nx为薄膜面内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薄膜面内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为薄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d为薄膜厚度(nm)。2.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弹性模量Ss、Sf满足式(2)、(3)的关系;式(2)700Sss-sf$2450式(3)100^(Ss+Sf)xd^500,其中e:[MPa],d:[mm〗。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主成分为纤维素酯,该纤维素酯含有选自纤维素乙酸酯或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中的至少1种。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含有延迟控制剂。.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主成分为环烯烃类聚合物。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主成分为聚碳酸酯类聚合物。6.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主成分为聚乙烯醇缩醛类聚合物。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相位差膜,该相位差膜包括支持物和在支持物上设置的光学各向异性层,且该相位差膜具有光轴。8.一种偏振片,其包括起偏器和设置在起偏器的至少一面上的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差膜,并使相位差膜的慢轴与起偏器的透光轴垂直或平4亍。9.—种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其使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偏振片。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相位差膜,其特征在于,长条形相位差膜中,薄膜的宽方向具有慢轴,且薄膜面内的慢轴方向的弹性模量ε<sub>s</sub>,和薄膜面内的快轴方向(与ε<sub>s</sub>垂直的方向)的弹性模量ε<sub>f</sub>满足下述式(1)的关系,且589nm的面内相位差值Ro为30至100nm,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为70至300nm,Rt/Ro为2至5。式(1)1.26≤ε<sub>s</sub>/ε<sub>f</sub>≤2.60。文档编号G02B5/30GK101283298SQ20068003757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申请日期2006年10月3日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2日发明者梅田博纪,葛原宪康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